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解析》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中分校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0分)1.(2分)考察下列每组对象哪几组能够成集合?()(1)比较小的数(2)不大于10的偶数(3)所有三角形(4)高个子男生.A.(1)(4)B.(2)(3)C.(2)D.(3)2.(2分)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①∈R②∉Q③|﹣3|∈N+④|﹣|∈Q.A.1 B.2 C.3 D.43.(2分)已知a=3,A={x|x≥2},则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a∉A B.a∈A C.{a}=A D.a∉{a}4.(2分)设集合A={x|﹣1≤x≤2},B={x|0≤x≤4},则A∩B=()A.{x|0≤x≤2}B.{x|1≤x≤2}C.{x|0≤x≤4}D.{x|1≤x≤4}5.(2分)集合{1,3,5,7,9}用描述法表示出来应是()A.{x|x是不大于9的非负奇数}B.{x|1≤x≤9}C.{x|x≤9,x∈N} D.{x∈Z|0≤x≤9}6.(2分)设A={x|x≤4},a=,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 A B.a⊆A C.{a}∈A D.a∉A7.(2分)若{1,2}⊆A⊆{1,2,3,4,5},则集合A的个数是()A.8 B.7 C.4 D.38.(2分)下面表示同一集合的是()A.M={(1,2)},N={(2,1)}B.M={1,2},N={(1,2)}C.M=∅,N={∅}D.M={x|x2﹣2x+1=0},N={1}9.(2分)设全集U=R,M={x|x≥1},N={x|0≤x<5},则(∁U M)∪(∁U N)为()A.{x|x≥0}B.{x|x<1或x≥5}C.{x|x≤1或x≥5}D.{x|x<0或x ≥5}10.(2分)集合U,M,N,P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M∩(N∪P)B.M∩∁U(N∪P) C.M∪∁U(N∩P) D.M∪∁U(N∪P)11.(3分)设集合A={x|0≤x≤4},B={y|0≤y≤2},则下列对应f中不能构成A到B的映射的是()A. B. C. D.12.(3分)若,则f(3)=()A.2 B.4 C. D.1013.(3分)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①f(x)=与g(x)=x;②f(x)=|x|与g(x)=;③f(x)=x0与g(x)=;④f(x)=x2﹣2x﹣1与g(t)=t2﹣2t﹣1.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④14.(3分)二次函数y=4x2﹣mx+5的对称轴为x=﹣2,则当x=1时,y的值为()A.﹣7 B.1 C.17 D.2515.(3分)下列所给4个图象中,与所给3件事吻合最好的顺序为()(1)小明离开家不久,发现自己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了,于是立刻返回家里取了作业本再上学;(2)小明骑着车一路以常速行驶,只是在途中遇到一次交通堵塞,耽搁了一些时间;(3)小明出发后,心情轻松,缓缓行进,后来为了赶时间开始加速.A.(4)(1)(2)B.(4)(2)(3)C.(4)(1)(3)D.(1)(2)(4)16.(3分)已知函数y=x2﹣2x+3在[0,a](a>0)上最大值是3,最小值是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0<a<1 B.0<a≤2 C.1≤a≤2 D.0≤a≤217.(3分)U={1,2,3,4,5,6,7,8},A={2,3,4,5},则∁U A=()A.{1,6,7,8}B.{1,5,7,8}C.{1,2,3,5,6,7}D.∅18.(3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c<b<a19.(3分)下列函数中,图象与函数y=4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是()A.y=﹣4x B.y=4﹣x C.y=﹣4﹣x D.y=4x+4﹣x20.(3分)下面四个结论:①偶函数的图象一定与y轴相交;②奇函数的图象一定通过原点;③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④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一定是f(x)=0(x∈R),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 B.2 C.3 D.421.(3分)已知f(x)=,则f(﹣2)=()A.9 B. C.﹣9 D.﹣22.(3分)二次函数y=x2﹣2x﹣2的单调减区间是()A.(1,+∞)B.(﹣∞,1)C.(0,1)D.(﹣1,0)23.(3分)函数y=2x+3在区间[1,5]上的最大值是()A.5 B.10 C.13 D.1624.(3分)函数y=log(x﹣2)(5﹣x)的定义域是()A.(3,4)B.(2,5)C.(2,3)∪(3,5)D.(﹣∞,2)∪(5,+∞)25.(3分)若m>0,n>0,a>0且a≠1,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a m)n=a m+n B.=C.log a m÷log a n=log a(m﹣n)D.=26.(3分)设函数f(x)=(2a﹣1)x+b是R上的减函数,则有()A. B. C. D.27.(3分)如果奇函数f(x)在区间[3,7]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那么f (x)在区间[﹣7,﹣3]上是()A.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B.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C.减函数且最小值为﹣5 D.减函数且最大值为﹣528.(3分)已知集合M⊆{2,3,5},且M中至少有一个奇数,则这样的集合M共有()A.5个 B.6个 C.7个 D.8个29.(3分)函数y=log a(3x﹣2)+2的图象必过定点()A.(1,2)B.(2,2)C.(2,3)D.(,2)30.(3分)设函数f(x)=a﹣|x|(a>0且a≠1),f(2)=4,则()A.f(﹣2)>f(﹣1) B.f(﹣1)>f(﹣2) C.f(1)>f(2)D.f(﹣2)>f(2)二、解答题:(31题6分,32题,33题7分)31.(6分)求函数的定义域(1)y=log5(1+x)(2);(3).32.(7分)已知函数f(x)=(x∈(1,5])(1)证明函数的单调性,(2)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3.(7分)已知M={x|﹣2≤x≤5},N={x|a+1≤x≤2a﹣1},若M⊇N,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0分)1.考察下列每组对象哪几组能够成集合?()(1)比较小的数(2)不大于10的偶数(3)所有三角形(4)高个子男生.A.(1)(4)B.(2)(3)C.(2)D.(3)【考点】11:集合的含义.【分析】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由此能求出结果.【解答】解:在(1)中,比较小的数,没有确定性,故(1)不能构成集合;在(2)中,不大于10的偶数,有确定性,故(2)能构成集合;在(3)中,所有三角形,具有确定性,故(3)能构成集合;在(4)中,高个子男生,没有确定性,故(4)不能构成集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确定,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集合中的元素的确定性的合理运用.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①∈R②∉Q③|﹣3|∈N+④|﹣|∈Q.A.1 B.2 C.3 D.4【考点】12: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分析】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实数集、有理数集、正自然数集的性质直接求解.【解答】解:由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得:在①中,∈R,故①正确;在②中,∉Q,故②正确;,故③正确;在③中,|﹣3|=3∈N+在④中,|﹣|=∉Q,故④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的判断,考查注意实数集、有理数集、正自然数集的性质的合理运用,是基础题.3.已知a=3,A={x|x≥2},则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a∉A B.a∈A C.{a}=A D.a∉{a}【考点】12: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分析】集合给出的是数集,给的a是一个元素,看给出的数是不是在给出的数集中即可.【解答】解:元素a的值为3,集合A是由大于等于2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元素a在A中,所以a∈A.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解答的关键是明确给出的元素实数,集合是数集,属基础题.4.设集合A={x|﹣1≤x≤2},B={x|0≤x≤4},则A∩B=()A.{x|0≤x≤2}B.{x|1≤x≤2}C.{x|0≤x≤4}D.{x|1≤x≤4}【考点】1E:交集及其运算.【分析】找出A和B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即可确定出两集合的交集.【解答】解:∵A={x|﹣1≤x≤2},B={x|0≤x≤4},∴A∩B={x|0≤x≤2}.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比较简单,是一道基本题型.5.集合{1,3,5,7,9}用描述法表示出来应是()A.{x|x是不大于9的非负奇数}B.{x|1≤x≤9}C.{x|x≤9,x∈N} D.{x∈Z|0≤x≤9}【考点】15:集合的表示法.【分析】利用集合的表示法直接求解.【解答】解:在A中,{x|x是不大于9的非负奇数},表示的是集合{1,3,5,7,9},故A正确;在B中,{x|1≤x≤9},表示的集合是1≤x≤9的实数集,都B错误;在C中,{x|x≤9,x∈N},表示的集合是{0,1,2,3,4,5,6,7,8,9},故C错误;在D中,{x∈Z|0≤x≤9},表示的集合是{0,1,2,3,4,5,6,7,8,9},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表示法的应用,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集合定义的合理运用.6.设A={x|x≤4},a=,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 A B.a⊆A C.{a}∈A D.a∉A【考点】12: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分析】容易判断,∴a∉A,所以D正确.【解答】解:4=,,即,∴a∉A.故选D.【点评】考查元素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以及描述法表示集合.7.若{1,2}⊆A⊆{1,2,3,4,5},则集合A的个数是()A.8 B.7 C.4 D.3【考点】16:子集与真子集.【分析】集合子集的列举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防止遗漏.【解答】解:集合A有:{1,2},{1,2,3},{1,2,4},{1,2,5},{1,2,3,4},{1,2,3,5},{1,2,4,5},{1,2,3,4,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子集的列举及其个数,属于基础题.8.下面表示同一集合的是()A.M={(1,2)},N={(2,1)}B.M={1,2},N={(1,2)}C.M=∅,N={∅}D.M={x|x2﹣2x+1=0},N={1}【考点】19:集合的相等.【分析】根据集合相等的概念及构成集合元素的情况,可以找到正确选项.【解答】解:A.(1,2),(2,1)表示两个不同的点,∴M≠N,∴该选项错误;B.M有两个元素1,2,N有一个元素点(1,2),∴M≠N,∴该选项错误;C.集合M是空集,集合N是含有一个元素空集的集合,∴M≠N,∴该选项错误;D.解x2﹣2x+1=0得x=1,∴M={1}=N,∴该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集合相等的概念,以及集合元素的构成情况.9.设全集U=R,M={x|x≥1},N={x|0≤x<5},则(∁U M)∪(∁U N)为()A.{x|x≥0}B.{x|x<1或x≥5}C.{x|x≤1或x≥5}D.{x|x<0或x ≥5}【考点】1H: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1D:并集及其运算;1F:补集及其运算.【分析】根据题意,结合补集的意义,可得∁U M与∁U N,进而由并集的意义,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M={x|x≥1},则∁U M={x|x<1};N={x|0≤x<5},则∁U N={x|x<0或x≥5};则(∁U M)∪(∁U N)={x|x<1或x≥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补集、并集的计算,要注意(∁U M)∪(∁U N)的运算的顺序,先求补集,再求并集.10.集合U,M,N,P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M∩(N∪P)B.M∩∁U(N∪P) C.M∪∁U(N∩P) D.M∪∁U(N∪P)【考点】1J: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图形得到以下几个条件:①在集合M内;②不在集合P 内;③不在集合N内.再根据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的定义得到正确答案.【解答】解:根据图形得,阴影部分含在M集合对应的椭圆内,应该是M的子集,而且阴影部分不含集合P的元素,也不含集合N的元素,应该是在集合P∪N的补集中,即在C U(P∪N)中,因此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M∩C U(P∪N),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集合的三种运算:交集、并集、补集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11.设集合A={x|0≤x≤4},B={y|0≤y≤2},则下列对应f中不能构成A到B 的映射的是()A. B. C. D.【考点】3C:映射.【分析】根据映射的定义,对A、B、C、D各项逐个加以判断,可得A、B、C的对应f都能构成A到B的映射,只有D项的对应f不能构成A到B的映射,由此可得本题的答案.【解答】解:A的对应法则是f:x→,对于A的任意一个元素x,函数值∈{y|0≤y≤2},函数值的集合恰好是集合B,且对A中任意一个元素x,函数值y唯一确定,由此可得该对应能构成A到B的映射,故A不符合题意;B的对应法则是f:x→,对于A的任意一个元素x,函数值∈{y|0≤y≤}⊂B,且对A中任意一个元素x,函数值y唯一确定,由此可得该对应能构成A到B的映射,故B不符合题意;C的对应法则是f:x→,对于A的任意一个元素x,函数值∈{y|0≤y≤}⊂B,且对A中任意一个元素x,函数值y唯一确定,由此可得该对应能构成A到B的映射,故C不符合题意;D的对应法则是f:x→,可得f(4)=∉B,不满足映射的定义,故D的对应法则不能构成映射.综上所述,得只有D的对应f中不能构成A到B的映射.故选:D【点评】本题给出集合A、B,要求我们找出从A到B的映射的个数,着重考查了映射的定义及其判断的知识,属于基础题.12.若,则f(3)=()A.2 B.4 C. D.10【考点】3T:函数的值.【分析】直接把函数式中的自变量换成3,即可求得所求的函数值.【解答】解:由可得,则f(3)==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求函数值的方法,直接代入法.13.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①f(x)=与g(x)=x;②f(x)=|x|与g(x)=;③f(x)=x0与g(x)=;④f(x)=x2﹣2x﹣1与g(t)=t2﹣2t﹣1.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④【考点】32: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分析】分别判断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一致,否则不是同一函数.【解答】解:①由﹣2x3≥0得x≤0,即函数f(x)的定义域为(﹣∞,0],则f (x)==﹣x,两个函数的对应法则不相同,不是同一函数.②g(x)==|x|,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相同,是同一函数.③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为(﹣∞,0)∪(0,+∞),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相同,是同一函数.④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相同,是同一函数.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判断的标准就是判断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一致,否则不是同一函数.14.二次函数y=4x2﹣mx+5的对称轴为x=﹣2,则当x=1时,y的值为()A.﹣7 B.1 C.17 D.25【考点】3W: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已知中二次函数y=4x2﹣mx+5的对称轴为x=﹣2,我们可以构造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后,即可求出函数的解析式,代入x=1后,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二次函数y=4x2﹣mx+5的对称轴为x=﹣2,∴=﹣2∴m=﹣16则二次函数y=4x2+16x+5当x=1时,y=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函数的性质,其中根据已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m的值,进而得到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下列所给4个图象中,与所给3件事吻合最好的顺序为()(1)小明离开家不久,发现自己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了,于是立刻返回家里取了作业本再上学;(2)小明骑着车一路以常速行驶,只是在途中遇到一次交通堵塞,耽搁了一些时间;(3)小明出发后,心情轻松,缓缓行进,后来为了赶时间开始加速.A.(4)(1)(2)B.(4)(2)(3)C.(4)(1)(3)D.(1)(2)(4)【考点】3O: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小明所用时间和离开家距离的关系进行判断.根据回家后,离家的距离又变为0,可判断(1)的图象开始后不久又回归为0;由途中遇到一次交通堵塞,可判断中间有一段函数值没有发生变化;由为了赶时间开始加速,可判断函数的图象上升速度越来越快.【解答】解:(1)离家不久发现自己作业本忘记在家里,回到家里,这时离家的距离为0,故应先选图象(4);(2)骑着车一路以常速行驶,此时为递增的直线,在途中遇到一次交通堵塞,则这段时间与家的距离必为一定值,故应选图象(1);(3)最后加速向学校,其距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越来越快,故应选图象(2).故答案为:(4)(1)(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的识别和判断,通过分析实际情况中离家距离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找出关键的图象特征,对四个图象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16.已知函数y=x2﹣2x+3在[0,a](a>0)上最大值是3,最小值是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0<a<1 B.0<a≤2 C.1≤a≤2 D.0≤a≤2【考点】3W: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先求出函数f(x)的最小,正好为了说明[0,a]包含对称轴,当x=0时y=3,根据对称性可知当x=2时y=3,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可求出a的范围.【解答】解:∵函数f(x)=x2﹣2x+3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对称轴x=1,当x=1时函数取得最小值f(1)=1﹣2+3=2,∵y=x2﹣2x+3在[0,a]上最小值为2,∴a≥1;当x=0时y=3 函数y=x2﹣2x+3在(1,+∞)上是增函数,当x=2时y=4﹣4+3=3,当x>2时y>3,∵函数y=x2﹣2x+3在[0,a]上最大值为3,∴a≤2 综上所述1≤a≤2.故选:C.【点评】二次函数是最常见的函数模型之一,也是最熟悉的函数模型,解决此类问题要充分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17.U={1,2,3,4,5,6,7,8},A={2,3,4,5},则∁U A=()A.{1,6,7,8}B.{1,5,7,8}C.{1,2,3,5,6,7}D.∅【考点】1F:补集及其运算.【分析】根据补集的定义写出∁U A即可.【解答】解:U={1,2,3,4,5,6,7,8},A={2,3,4,5},所以∁U A={1,6,7,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补集的定义与应用问题,是基础题.18.数的大小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c<b<a【考点】4B: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分析】指数函数y=()x为减函数,即可判断.【解答】解:因为指数函数y=()x为减函数,﹣0.1<0.1<0.2,∴()﹣0.1>()0.1>()0.2,∴b>a>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9.下列函数中,图象与函数y=4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是()A.y=﹣4x B.y=4﹣x C.y=﹣4﹣x D.y=4x+4﹣x【考点】35: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分析】在指数型函数中,如果两个函数的底数互为倒数,则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对称.【解答】解:由于y=4x,故与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的解析式为y=()x=4﹣x.故选:B.【点评】本题考点是指数函数的图象,考查两个底数互为倒数的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本题考查函数中的一个结论,适用范围较窄,属于基础题.20.下面四个结论:①偶函数的图象一定与y轴相交;②奇函数的图象一定通过原点;③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④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一定是f(x)=0(x∈R),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 B.2 C.3 D.4【考点】3K: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分析】若函数y=f(x)是偶函数,则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解析式有f(﹣x)=f(x),图象关于y轴对称;若函数y=f(x)是奇函数,则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解析式有f(﹣x)=﹣f(x),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根据以上知识依次分析题目中的四个命题作出判断.【解答】解: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但不一定与y轴相交,因此①错误,③正确;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但不一定经过原点,只有在原点处有定义才通过原点,因此②错误;若y=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由定义可得f(x)=0,但不一定x∈R,只要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因此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域、解析式及图象三种特征.21.已知f(x)=,则f(﹣2)=()A.9 B. C.﹣9 D.﹣【考点】4H:对数的运算性质.【分析】利用对数性质和函数性质求解.【解答】解:∵f(x)=,∴f(﹣2)=3﹣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函数性质的合理运用.22.二次函数y=x2﹣2x﹣2的单调减区间是()A.(1,+∞)B.(﹣∞,1)C.(0,1)D.(﹣1,0)【考点】3W: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判断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方程,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二次函数y=x2﹣2x﹣2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所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简单性质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23.函数y=2x+3在区间[1,5]上的最大值是()A.5 B.10 C.13 D.16【考点】34:函数的值域.【分析】直接利用所给函数在区间[1,5]上单调递增得答案.【解答】解:∵函数y=2x+3在区间[1,5]上为增函数,∴当x=5时,函数y=2x+3取得最大值为2×5+3=1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利用一次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最值,是基础的计算题.24.函数y=log(x﹣2)(5﹣x)的定义域是()A.(3,4)B.(2,5)C.(2,3)∪(3,5)D.(﹣∞,2)∪(5,+∞)【考点】33: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分析】直接由对数的运算性质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解得2<x<5且x≠3.(5﹣x)的定义域是:(2,3)∪(3,5).∴函数y=log(x﹣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是基础题.25.若m>0,n>0,a>0且a≠1,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a m)n=a m+n B.=C.log a m÷log a n=log a(m﹣n)D.=【考点】4H:对数的运算性质;44: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及其化简运算.【分析】利用指数和对数的运算法则求解.【解答】解:(a m)n=a mn,故A错误;=,故B错误;log a m÷log a n=log n m≠log a(m﹣n),故C错误;=(mn),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指数和对数的运算法则的合理运用.26.设函数f(x)=(2a﹣1)x+b是R上的减函数,则有()A. B. C. D.【考点】3U: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3F: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单调性由x的系数可得2a﹣1<0,解可得答案.【解答】解:∵函数f(x)=(2a﹣1)x+b是R上的减函数,则2a﹣1<0∴a<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单调性.27.如果奇函数f(x)在区间[3,7]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那么f(x)在区间[﹣7,﹣3]上是()A.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B.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C.减函数且最小值为﹣5 D.减函数且最大值为﹣5【考点】3I:奇函数.【分析】由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一致及奇函数定义可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因为奇函数f(x)在区间[3,7]上是增函数,所以f(x)在区间[﹣7,﹣3]上也是增函数,且奇函数f(x)在区间[3,7]上有f(3)min=5,则f(x)在区间[﹣7,﹣3]上有f(﹣3)max=﹣f(3)=﹣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奇函数的定义及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的关系.28.已知集合M⊆{2,3,5},且M中至少有一个奇数,则这样的集合M共有()A.5个 B.6个 C.7个 D.8个【考点】16:子集与真子集.【分析】确定{2,3,5}的所有子集的个数、不含有奇数的子集的个数,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2,3,5}的所有子集的个数为23=8,不含有奇数的子集的个数为21=2∴满足集合A⊆{2,3,5}且A中至少有一个奇数的集合的个数为8﹣2=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满足条件的集合的子集个数问题,考查逆向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29.函数y=log a(3x﹣2)+2的图象必过定点()A.(1,2)B.(2,2)C.(2,3)D.(,2)【考点】4N: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分析】利用对数概念3x﹣2=1,x=1,log a1=0,y=2,即可得出定点坐标.【解答】解:∵y=log a(3x﹣2)+2,∴3x﹣2=1,x=1log a1=0∴y=2故图象必过定点(1,2)故选:A【点评】本题考察了对数函数的性质,对数的运算,属于容易题.30.设函数f(x)=a﹣|x|(a>0且a≠1),f(2)=4,则()A.f(﹣2)>f(﹣1) B.f(﹣1)>f(﹣2) C.f(1)>f(2)D.f(﹣2)>f(2)【考点】4B: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由函数f(x)=a﹣|x|(a>0且a≠1),f(2)=4,我们不难确定底数a的值,判断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对四个结论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a﹣2=4,a>0得a=,∴f(x)=()﹣|x|=2|x|.又∵|﹣2|>|﹣1|,∴2|﹣2|>2|﹣1|,即f(﹣2)>f(﹣1).故选A【点评】在处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问题时,若对数未知,一般情况下要对底数进行分类讨论,分为0<a<1,a>1两种情况,然后在每种情况对问题进行解答,然后再将结论综合,得到最终的结果.二、解答题:(31题6分,32题,33题7分)31.求函数的定义域(1)y=log5(1+x)(2);(3).【考点】33: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分析】(1)直接由对数式的真数大于0求解;(2)由根式内部的对数式大于等于0求解x的范围得答案;(3)由指数上的分母不为0得答案.【解答】解:(1)由1+x>0,得x>﹣1.∴函数y=log5(1+x)的定义域为(﹣1,+∞);(2)由x﹣5≥0,得x≥5.∴函数的定义域为[5,+∞);(3)要使有意义,则x≠0,∴函数得定义域为(﹣∞,0)∪(0,+∞).【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是基础的计算题.32.已知函数f(x)=(x∈(1,5])(1)证明函数的单调性,(2)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考点】3H: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3E: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分析】(1)函数f(x)=在(1,5]递减,运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设出自变量,作差,变形,定符号和下结论;(2)由单调性可得函数f(x)的最小值,无最大值.【解答】解:(1)函数f(x)=在(1,5]递减,证明:设1<x1<x2≤5,f(x1)﹣f(x2)=﹣=,由1<x1<x2≤5,可得x1﹣1>0,x2﹣1>0,x2﹣x1>0,可得>0,即有f(x1)>f(x2),可得f(x)在(1,5]递减;(2)由(1)可知f(x)=在(1,5]递减,f(x)的最小值为f(5)=,无最大值.【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及证明,以及运用:求最值,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33.已知M={x|﹣2≤x≤5},N={x|a+1≤x≤2a﹣1},若M⊇N,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考点】18: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分析】利用M⊇N建立,不等关系即可求解,注意当N=∅时,也成立.【解答】解:①若N=∅,即a+1>2a﹣1,解得a<2时,满足M⊇N.②若N≠∅,即a≥2时,要使M⊇N成立,则,即,解得﹣3≤a≤3,此时2≤a≤3.综上a≤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集合关系求参数取值问题,注意对集合N为空集时也成立,注意端点取值等号的取舍问题.wkl197822;炫。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一政治(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75分)1.《经济日报》消息,全国优秀少儿报刊《小学生拼音报》向500所小学免费赠报进行文化扶贫。
这里用于文化扶贫的《小学生拼音报》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使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承认C.是商品,因为它供给别人消费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2货币的本质是( )A.一般等价物 B.商品 C.金银 D.人类劳动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庐山居住的别墅向游人开放。
别墅标准间公开报价680元/夜,对旅行社报价为旺季400元/夜,淡季260元/夜。
回答3-4题。
3.在“680元/夜的报价”中,表明货币执行的是()A.支付手段职能B.价值尺度职能 C.流通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4.同一别墅,在旺、淡季的报价却不相同,这反映了()A.竞争使产品价格不断波动 B.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价格因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 D.价格与价值相等是等价交换的要求5.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1年9月9日发行中国金融工会全国委员会成立60周年熊猫加字纪念银币1枚。
该银质纪念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纪念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该纪念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③中国人民银行有权统一发行货币④该纪念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下列选项中,对于增加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A.只要增加纸币发行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C.纸币的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增加量,不会导致通货膨胀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7.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有一个口号在全国叫响:“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如今深圳人又喊出了一个新的口号:“创意就是金钱,创新就是生命”。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15—16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woman do?A.An editor.B.A nurse.C.A housewife.2.What does the sign say?A.NO SMOKING!B.BE CAREFUL!C.NO PHOTOS!3. Where will the woman stop on her way?A.At a cigarette store.B.At a bus station.C.At a gas station.4.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He won’t make much money.B.He may not sell his paintings.C.He won’t be able to buy a new car.5.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Husband and wife.B.Patient and nurse.C.Student and teacher.第二节(共15小题)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How many countries are mentioned in the dialogue?A.Four.B.Three.C.Five.7. Why did the man visit those countries?A.For holidays.B.For work.C.Both A and B.8. In what country do you think the man stayed the longest time?A.France.B.Japan.C.Italy.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4分,共56分。
其中1、3、11、12小题为双项选择题,双项选择全部选对得4分,少选得2分,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物体A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C.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D.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为F sinθ2.如图所示,加装“保护器”的飞机在空中发生事故失去动力时,上方的降落伞就会自动弹出。
已知一根伞绳能承重2000N,伞展开后伞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飞机的质量约为8吨。
忽略其他因素,仅考虑当飞机处于平衡时,降落伞的伞绳至少所需的根数最接近于(图中只画出了2根伞绳,sin370=0.6,cos370=0.8) ( )A.25 B.50 C.75 D.1003.在一次救灾行动中,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无初速投放救灾物品,物品所受的空气阻力与其下落的速率成正比。
若用v、a、t分别表示物品的速率、加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时间,则在物品下落过程中,图中表示其v-t和a-v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4.用40 N的水平力F拉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0 kg的物体,力F作用3 s 后撤去,则第5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 )A.v=6 m/s,a=0 B.v=10 m/s,a=2 m/s2C.v=6 m/s,a=2 m/s2D.v=10 m/s,a=05.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6.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7.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若将它们平移并首尾相接,三个力矢量组成了一个封闭三角形,则物体所受的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A.2F1 B.F2 C.2F3D.08.如图所示,三根相同的绳子末端连接于O点,A、B端固定,C端受一水平力F,当F逐渐增大时(O点位置保持不变),最先断的绳子是A.OA绳 B.OB绳C.OC绳 D.三绳同时断9.如图所示,当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 m/s时,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要使汽车在粗糙的桥面行驶至桥顶时,不受摩擦力作用,则汽车通过桥顶的速度应为(g=10 m/s2)()A.15 m/sB.20 m/sC.25 m/sD.30 m/s10.如图①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②所示.已知v2>v1,则()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11.关于曲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D.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圆心12.一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弹簧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目出来,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由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A.运动员的质量为50.0kgB.运动员第一次离开蹦床的时刻为t=6.0s时刻C.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50.0 m/s2D.运动员离开蹦床跳起的最大高度为5.0.m13.有一均匀的细软链放在光滑木桌面上,它的一端稍露出桌面边缘下时(如图所示),整链运动是()A、保持静止B、匀速下降C、匀加速下降D、变加速下降14.如图所示,两个重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滑块A 和滑块B 的质量分别为m和n。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长者..之意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太子丹恐.惧.
D
.约为婚.姻.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2 分。
瞋.( ch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6— 11 题。
城市牛哞
刘亮程
我是在路过街心花园时, 一眼看见花园中冒着热气的一堆牛粪的。 在城市能见到这种东
成架成架的书, 读过古今中外的所有名著。 被书籍养育的他们, 个个满腹经纶。 我感到惭愧,
感到十分窘迫。 我的家里除了成堆的苞谷棒子, 便是房前屋后的一堆堆牛粪, 我唯一的养分
便是这些牛粪。 小时候在牛粪堆上玩耍, 长大后又担着牛粪施肥。 长年累月地熏陶我的正是
弥漫在空气中的牛粪味儿。 我不敢告诉他们, 我就是在这种熏陶中长大、 并混到文人作家的
2015-2016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 语言知识与应用 ( 15 分,每小题 3 分)
共 39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寥.廓.(li áoku?) 峥.嵘.(zēngr?ng) 彳. 亍.(ch ìchù)
B 、 粗 糙. (c ào)
枯 槁. (g ǎo)
的乘客,目光天真而好奇。我低着头,不敢看它们。我知道它们是被运来干啥的,在卡车缓
缓开过的一瞬, 我听到熟悉的一声牛哞, 紧接着一车牛的眼睛齐刷刷盯住了我: 它们认出我
来了——这不是经常扛一把铁锨在田间地头转悠的那个农民吗,
他不好好种地跑到城里干啥
来了。瞧他挟一只黑包在人群中奔波的样子,跟在乡下时挟一条麻袋去偷玉米是一种架势。
在 ( xīxī)攘攘的人群中,让他们再认不出来。我尽量装得跟人似的,跟一个城里人似
河北省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第一次月考高三年级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值“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孔子提出了如下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一些人把“寡”解为土地财产少当是误读,所谓“寡”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
孔子的“贫”是指土地和财产少。
孔子的“均”应有两解:一是“平均”,如((荀子•君道》:“以礼分施,均编而不偏”;二是“公平”,相当于《管子•形势》所言“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这段话经常被当作儒家宣传平均主义的经典表达加以批判。
有的学者指出,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确实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之一,但孔子“患不均”之正确,并不能证明“不患贫”之合理;“均无贫”不合事实,“不均才贫”更不合逻辑;“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财富分配之均与不均,与财富之多少没有关系。
“不患贫”是危险的,因为“贫”正是“不安”的首要原因;物贫则人争,争则不安;人所争者,正是这不足之物。
“均无贫”彻底的没逻辑,其极端形式是人人都是零,也就不是贫;而人人都是零,均是绝对均了,但贫还是贫。
这番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
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加以解释。
要知道,孔子这段话是针对季康子掌权者之流通过对外战争攻伐等不义手段掠夺土地和人口而讲的,不是泛泛而论。
他分别把“均”、“和”、“安”和“贫”、“寡”、“倾”当作两种价值,“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表面上看是只追求平均、安定而排斥土地和人口的增加,其实不然,他不过是强调通过采用“均”、“和”、“安”的手段和途径达到解决“贫”、“寡”、“倾”的问题。
总之,是利用“均”、“和”、“安”的工具理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目的。
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

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铝的熔点很低,不能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会加快船体的腐蚀速率C.硅酸钠的俗名为玻璃,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D.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2.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B.工业生产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会使水体富营养化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3.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漂粉精的主要成分:CaCl2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Na+的结构示意图: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O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纯铁不容易生锈②钠着火用水扑灭③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离子.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5.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不正确的是()A.2NaCl(熔融)2Na+Cl2↑B.MgO+H2Mg+H2OC.Fe2O3+3CO2Fe+3CO2D.2Ag2O4Ag+O2↑6.下列关于电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电解精炼铜时,粗铜板做阴极C.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做阴极D.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用于生产金属钠和氯气7.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B.18g2H2O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C.24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8.对于在恒容、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H 2(g)+I2(g)2HI(g),能说明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B.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C.容器中气体颜色的深浅不变D.同时间内生成的H2、I2的物质的量相同9.如图用交叉分类法表示了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X Y Z例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A 硫酸铜盐纯净物B 盐酸电解质溶液分散系C 碱性氧化物氧化物化合物D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A.A B.B C.C D.D10.已知某元素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其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5,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1 C.+2 D.+3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B.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C.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D.食醋除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12.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13.Mg(ClO3)2在农业上常用作脱叶剂、催熟剂,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MgCl2+2NaClO3=Mg (ClO3)2+2NaCl.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四种化含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是Mg(ClO3)2B.300K时,MgCl2的溶解度约为55gC.300K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约含有NaCl 36gD.该反应能够进行的条件是生成了沉淀,该沉淀是Mg(ClO3)214.100mL 0.1mol/L的盐酸与50mL 0.2mol/L的氨水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Cl﹣)>c(NH4+)>c(OH﹣)>c(H+)B.c(Cl﹣)=c(NH4+)>c(OH﹣)=c(H+)C.c(H+)+c(NH4+)=c(Cl﹣)+c(OH﹣)D.c(H+)+c(Cl﹣)=c(NH4+)+c(NH3•H2O)+c(OH﹣)15.实验室从海带灰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A.称取3g左右的干海带﹣﹣托盘天平B.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C.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水混合液﹣﹣漏斗D.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碘﹣﹣分液漏斗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制乙酸乙酯时,迅速将乙醇注入浓硫酸中B.手上沾有少量苯酚,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再通入氢气17.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蒸干FeCl3溶液得到FeCl3固体B.用稀硝酸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C.将工业乙醇蒸馏得到96.5%的乙醇D.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18.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N2(g)+O2(g)═2NO(g)△H=+180kJ•mol﹣1则2CO(g)+2NO(g)═N2(g)+2CO2(g)的△H是()A.﹣386 kJ•mol﹣1B.+386 kJ•mol﹣1C.﹣746 kJ•mol﹣1D.+746 kJ•mol﹣119.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CO+H2O⇌HCO3﹣+OH﹣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B.Al3++3H2O⇌Al(OH)3+3H+明矾净水C.TiCl4+(x+2)H2O(过量)⇌TiO2•xH2O↓+4HClD.SnCl2+H2O⇌Sn(OH)Cl↓+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20.下列在限定条件下溶液中的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pH=3的溶液:Na+、Cl﹣、Fe2+、ClO﹣B.与Al反应能产生氢气的溶液:K+、SO42﹣、CO32﹣、NH4+C.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Al3+D.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mol•L﹣1的溶液:K+、Ba2+、Cl﹣、Br﹣二、填空题21.(12分)(2011春•东城区期末)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元素,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 的负一价离子与Y的某种氢化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1)元素X、Y、Z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用元素符号表示).(2)W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化合物A由X、Y、Z三元素共同构成,其浓溶液中通入W的单质时,可产生气体XY2和化合物ZWY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12分)(2012春•门头沟区校级期末)在400℃、101kPa时,NO2(g)+CO(g)⇌NO(g)+CO2(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改变下列条件都可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改变,其中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浓度 b.压强 c.温度 d.催化剂.23.(10分)(2014秋•北京校级期中)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等浓度的CO与H2O,T℃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H2(g)△H<0已知CO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1)从0~4min,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 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为了增大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增大反应物中CO的浓度 b.降低反应温度 c.将密闭容器体积压缩至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3)若不改变反应温度和反应物中CO的起始浓度,使CO的转化率达到90%,则水蒸气的起始浓度至少为.24.有机物B在气态时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45倍;B中含C40%,含H6.7%;B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0.1molB能跟3.2g甲醇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1mol酯和1.8g水;同量的B也能跟4.6g甲酸恰好完全反应,也生成0.1mol酯;在一定条件下B被氧化,其氧化产物跟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煮生成红色沉淀.求B的化学式并写出其结构简式.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铝的熔点很低,不能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会加快船体的腐蚀速率C.硅酸钠的俗名为玻璃,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D.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氧化铝的熔点很高;B.Zn比铁活泼,在原电池中Zn作负极;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名为水玻璃;D.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解答】解:A.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则能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故A错误;B.Zn比铁活泼,在原电池中Zn作负极,则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会保护船体,减少腐蚀,故B错误;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名为水玻璃,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故C错误;D.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则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注重环境保护与污染的处理,明确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及性质决定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2.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B.工业生产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会使水体富营养化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甲醛、苯有毒,氡具有放射性;B.二氧化硫引起酸雨,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C.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使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D.重金属盐有毒.【解答】解:A.甲醛、苯有毒,氡具有放射性,则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故A正确;B.二氧化硫引起酸雨,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则工业生产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C.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使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使水体富营养化,故C正确;D.重金属盐有毒,则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应集中回收处理,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注重环境保护与污染的处理,明确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及性质决定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漂粉精的主要成分:CaCl2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Na+的结构示意图: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O【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漂粉精的主要成分为CaClO;B.结构简式要标明官能团,乙烯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C.钠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1,核外电子总数为10,最外层含有8个电子;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解答】解:A.漂粉精的主要成分为Ca(ClO)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CaCl2,故A错误;B.结构简式要标明官能团,乙烯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正确;C.钠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1,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钠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8,该原子可以表示为:O,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涉及元素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纯铁不容易生锈②钠着火用水扑灭③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离子.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考点】金属的通性.【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分析】①从纯铁不含杂质不能形成原电池反应分析;②从钠是活泼金属易与水发生剧烈反应;③铝是活泼金属,空气中耐腐蚀是表面形成了稳定的氧化物分析;④骨中缺钙引起骨质疏松,血液中缺铁会引起贫血;⑤依据青铜、不锈钢、硬铝的成分和合金的概念分析判断;⑥依据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判断;【解答】解:①纯铁中没有杂质,不容易形成原电池而进行电化学腐蚀,所以不易生锈,故①正确;②钠是活泼金属,和水剧烈反应,所以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故②错误;③铝是活泼金属,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反应进行,故③错误;④骨中缺钙引起骨质疏松,血液中缺铁会引起贫血,故④正确;⑤青铜是铜锡合金、不锈钢是铁铬、镍合金、硬铝是铝硅、镁等形成的合金,故⑤正确;⑥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三价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故⑥正确;综上所述①④⑤⑥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5.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不正确的是()A.2NaCl(熔融)2Na+Cl2↑B.MgO+H2Mg+H2OC.Fe2O3+3CO2Fe+3CO2D.2Ag2O4Ag+O2↑【考点】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分析】依据金属活泼性不同,金属冶炼的方法有: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热还原法: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热分解法: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据此解答.【解答】解:A.钠性质活泼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取,故A正确;B.镁性质活泼应选择电解熔融氯化镁方法制取,故B错误;C.铁性质较不活泼,用还原法制取,故C正确;D.银性质稳定,用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取,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和原理,熟悉金属的活泼性及采用相应的冶炼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关于电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电解精炼铜时,粗铜板做阴极C.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做阴极D.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用于生产金属钠和氯气【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电解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粗铜作阳极;C.电镀时,镀件作阴极;D.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氢气、氯气.【解答】解:A.电解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则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错误;B.电镀时粗铜作阳极,则电解精炼铜时,粗铜板做阳极,故B错误;C.电镀时,镀件作阴极,则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做阴极,故C正确;D.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氢气、氯气,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得到钠和氯气,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及其应用,明确电解中的能量变化及电极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D为易错点.7.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B.18g2H2O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C.24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依据甲烷分子中的质子数计算;B、质量换算为物质的量结合分子结构计算;C、质量换算物质的量,结合镁原子的结构分析计算;D、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条件分析判断;【解答】解:A、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6+1×4)mol=10mol,即10N A;故A 正确;B、18g2H2O物质的量==0.9mol,所含的电子数为0.9mol×10=9mol,故B错误;C、24g镁的原子物质的量为1mol,镁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所以24g镁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N A;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液体,所以22.4L乙醇不是1mo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分子中电子、质子、原子数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条件的应用.8.对于在恒容、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H 2(g)+I2(g)2HI(g),能说明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B.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C.容器中气体颜色的深浅不变D.同时间内生成的H2、I2的物质的量相同【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气体压强始终不变,故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故B错误;C、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所以容器内气体颜色的深浅不变,故C正确;D、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同时间内生成的H2、I2的物质的量始终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不能用压强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9.如图用交叉分类法表示了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X Y Z例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A 硫酸铜盐纯净物B 盐酸电解质溶液分散系C 碱性氧化物氧化物化合物D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A.A B.B C.C D.D【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混合物和纯净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Z包含Y,Y包含X,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A.硫酸铜属于盐,盐属于纯净物;B.盐酸属于电解质溶液,溶液属于分散系;C.碱性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D.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一部分属于离子反应.【解答】解: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Z包含Y,Y包含X,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A.硫酸铜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HCl是电解质,所以盐酸属于电解质溶液,溶液属于分散系,故B正确;C.碱性氧化物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所以碱性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一部分属于离子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学生应能识别常见物质的种类,并能利用其组成来判断物质的类别是解答的关键.10.已知某元素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其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5,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1 C.+2 D.+3【考点】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专题】物质的组成专题.【分析】要想解答好该题,首先要设元素的化合价为x,再结合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书写出其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然后再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结合题干给出的它们的相应的相对分子质量,列方程,计算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设元素的化合价为x(奇数),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其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R2O x和RCl x,并且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公式,可得出:2y+16x=40,y+35.5x=95,联立这两个方程,并解得x≈2.7,不合题意,当x是偶数时,则其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和RCl x,则y+8x=40,y+35.5x=95,解得x=2,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不仅考查了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而且考查了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常见元素(即氧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应用,更考查了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等.它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也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时的比较难一点的一道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理清解题思路,然后大胆地设未知量,列式求解即可.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B.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C.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D.食醋除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漏写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离子反应;B.Cu与稀硫酸不反应;C.亚铁离子、溴离子全部被氧化;D.醋酸、碳酸钙、水、二氧化碳在离子反应中均保留化学式.【解答】解:A.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Mg2++2OH﹣+SO42﹣+Ba2+=BaSO4↓+Mg(OH)2↓,故A错误;B.Cu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不能写出离子反应,故B错误;C.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的离子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C错误;D.食醋除水垢中的碳酸钙的离子反应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2.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考点】中和滴定.【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根据曲线a可以看出盐酸溶液的pH=1,然后求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B、根据曲线P点时pH值来判断酸碱性;C、根据曲线a的pH的变化趋势来判断;D、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可用酚酞或甲基橙做指示剂;【解答】解:A、根据曲线可以看出盐酸溶液的pH=1,pH=﹣lgC(H+)=1,所以C(HCl)=C (H+)=0.1mol/L,故A错误;B、根据曲线可以看出P点时pH=7,说明溶液呈中性,反应恰好完全,故B正确;C、曲线a的pH是由小到大,说明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溶液的曲线,故C错误;D、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可用酚酞或甲基橙做指示剂,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借助于滴定曲线考查了中和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难度不大,关键能从图中要得出信息.13.Mg(ClO3)2在农业上常用作脱叶剂、催熟剂,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MgCl2+2NaClO3=Mg (ClO3)2+2NaCl.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四种化含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是Mg(ClO3)2B.300K时,MgCl2的溶解度约为55gC.300K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约含有NaCl 36gD.该反应能够进行的条件是生成了沉淀,该沉淀是Mg(ClO3)2【考点】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A、依据图象分析判断;B、依据图象可以读出氯化镁的溶解度;C、图象分析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程度不大,图中读出溶解度是100g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溶质的质量;D、相同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小,因此在冷却降温析出Mg(ClO3)2过程中一定会析出氯化钠【解答】解:A、从图象变化分析得到,四种化含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是NaCl;故A错误;B、依据图象分析可以读出,300K时,MgCl2的溶解度约为55g,故B正确;C、依据图象分析,300K时,NaCl 的溶解度约为36g,依据溶解度概念可知是100g水中溶解NaCl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即36g,故C错误;D、反应MgCl2+2NaClO3═Mg(ClO3)2+2NaCl类似于侯德榜制碱法生成NaHCO3的原理,因为NaCl溶解度小而从溶液中析出,使反应向生成Mg(ClO3)2的方向进行;相同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小,因此在冷却降温析出Mg(ClO3)2过程中一定会析出氯化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分析判断掌握,主要考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分析和图象意义,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图表的观察、分析能力.14.100mL 0.1mol/L的盐酸与50mL 0.2mol/L的氨水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Cl﹣)>c(NH4+)>c(OH﹣)>c(H+)B.c(Cl﹣)=c(NH4+)>c(OH﹣)=c(H+)C.c(H+)+c(NH4+)=c(Cl﹣)+c(OH﹣)D.c(H+)+c(Cl﹣)=c(NH4+)+c(NH3•H2O)+c(OH﹣)【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盐酸的物质的量和氨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混合后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能水解,再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进行分析.【解答】解:A、盐酸的物质的量和氨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混合后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能水解,水解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导致溶液呈酸性,即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氯离子的浓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浓度,故A错误;B、盐酸的物质的量和氨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混合后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能水解,水解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导致溶液呈酸性,即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氯离子的浓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浓度,故B错误;C、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存在的阳离子有氢离子和铵根离子,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得出c(H+)+c(NH4+)=c(Cl﹣)+c(OH﹣),故C正确.D、根据物料守恒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n(NH4+)+n(NH3•H2O)=0.01mol,同一溶液中溶液的体积相等,所以c(Cl﹣)=c(NH4+)+c(NH3•H2O),氯化铵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故D错误.故选C.。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上册期中考试题1

高一联考英语试题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第Ⅰ卷(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ich is the quickest way to the airport?A.By taxi.B.By bus.C.By underground.2.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A.In a restaurant. B.In a hotel. C.In the street.3.What can be concluded about Judy?A.Judy came to the party.B.Judy planned the party.C.Judy hasn't appeared yet.4.Who will pay for the dinner?A.The woman. B.The man. C.Both of them.5.What is happening outside?A.It is raining slightly.B.It is raining heavily.C.It is shining.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How many bedrooms are there in the flat?A.One. B.Two. C.Four.7.What will the woman do after the conversation?A.She'll see the flat herself.B.She'll pay for the flat immediately.C.She'll have to look for another flat.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10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分值100分时间12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题2分,共6分)冰冻圈变化对亚洲和我国的水安全有突出影响。
我国冰冻圈作用区是亚洲10条大江、大河(长江、黄河、塔里木河、怒江、澜沧江、伊犁河、额尔齐斯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源区,冰川、冻土和积雪对这些江河水资源的形成与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冰川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表现为:短期内,冰川的加速萎缩可导致河川径流增加,随着冰川的大幅度萎缩,势必引发河川径流的持续减少,不仅减少水资源量,更使冰川失去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导致水资源—生态与环境恶化的连锁反应,进而影响人类发展。
冰冻圈维系着我国西部高寒和干旱区生态系统的稳定。
以冰川、冻土和积雪为核心要素构成的我国冰冻圈系统对高寒和干旱区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冰川变化影响寒区和干旱区河川径流、湖泊湿地等水域的变化,通过水循环的改变,影响生态系统的变化。
由于冻土分布面积广阔,冻融过程中的水量、能量循环对水文、生态和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
冰冻圈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对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气候有重要影响。
冰冻圈作为冻结的水体,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气候变化影响冰冻圈的变化,反之,冰冻圈通过其反照率、温室气体源汇、气溶胶等作用影响气候变化。
冰冻圈的扩展或萎缩会导致参与局地、区域或全球能水循环的能量和水量减少或增加,并伴随着能水平衡的改变使其与气候、水文、环境和生态等之间产生一系列相互作用。
1.下列对第一段有关内容的解读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冰冻圈变化对我国的水安全有突出影响,因为我国冰冻圈作用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区。
B.冰冻圈对水的影响,是指圈内冰川、冻土、积雪对江河水资源的形成与变化的影响。
C.冰川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首先是导致河川径流增加,然后是引发河川径流持续减少。
D.河川径流的持续减少意味着冰川失去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将导致水资源一生态与环境恶化的连锁反应。
2.下列说法支持“冰冻圈维系着我国西部高寒和干旱区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一项是()A.冰川、冻土和积雪对江河水资源的形成与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B.冰川变化影响寒区和干旱区河川径流、湖泊湿地等水域的变化。
C.我国的冰冻圈系统是以冰川、冻土和积雪为核心要素构成的。
D.冰冻圈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气候有重要影响。
3.下列不属于对冰冻圈作用的阐释的一项是()A.冰冻圈变化对水安全有突出影响。
B.冰冻圈作用区是大江、大河的源区。
C.冰冻圈维系生态系统的稳定。
D.冰冻圈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共14分)幽径悲剧季羡林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
这是一条神奇的幽径,而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
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
每到春天,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
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
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
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
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
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
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
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
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
但是,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
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
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
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
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每天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
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
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
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
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
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
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
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
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
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
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4.对“这一棵古藤”的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自然,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
B.他美好,每到春天在一团团的绿叶中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花丛中一点红的意味,他的幽香募得闯入鼻宫,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
C.它古老,他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阅尽人间沧桑,也见证了十年浩劫,也见证了新时代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追逐。
D.它执着,同他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都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被人无端杀害也只能偷偷地哭泣。
5.作者说“人间还不全是荆棘丛”,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选出作者这样说的两个原因(4分)()A.十年浩劫那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年代已经过去,人们不再遭受任意践踏,人生不再像披荆斩棘般艰难,所以作者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B.十年浩劫对真善美的残害已成为历史,世上还余留有真善美,尚可安慰历经浩劫的人的心灵,所以作者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C.在新的时代,劫后余生的真善美又遭遇“愚氓“的残害,令人大失所望、深感悲凉,这更是时代的悲剧,所以作者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
D.在新的时代,劫后余生的人们还要面对各种困难社会上还有很多丑恶的行为,人声仍需要披荆斩棘,所以作者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
6.对文中“愚氓”的特点以及他们砍伐这棵古藤的原因探究不合理的几项是(4分)()A.愚氓是当代社会的名利之徒,他们只看重名利,对真善美愚昧无知。
B.在一个黑白颠倒、善恶混淆的年代,不但任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
C.在一个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年代,愚氓砍伐古藤,无非是认为古藤于名利有关D.古藤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他会走出来显圣的。
7.本文写“一棵古藤”毁于“愚氓”,标题却是幽径悲剧。
联系题目,对文章主题的探究合理的几项是(4分)()A.本文记叙的虽然是一棵古藤罗的悲剧,然而作者把这棵古藤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以及整个燕园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
B.文章通过“一颗古藤”被“愚氓”砍伐的悲剧,表达了对新时代随意破坏环境的陋行的痛恨与无奈。
C.文章通过“我”对“一棵古藤”被“愚氓”砍伐的伤心与无奈,表现了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也体现了作者用于肩负社会责任的生活态度。
D.文章批评了自私、冷漠、无情,只看重个人名利的世态人情,希望人们对自然,对生命多一点宽容、理解、尊重与欣赏。
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每题2分,共8分)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8.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内:同“纳”B.秦时与臣游.游:出游C.吾得兄.事之兄:像兄长那样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谢罪9.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具告以事以:把B.臣为韩王送沛公为:替C.而待将军而:因而 D.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表原因,……的原因10.下列句子不能说明刘邦能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的一项是()A.君安与项伯有故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良认为如果刘邦死去就是自己的不义,所以一定要把项羽要偷袭的事告诉刘邦。
B.作者写刘邦向张良了解项伯的年龄,是为后面的游说作铺垫,反映了刘邦细致、老练的性格。
C.项伯开始从楚军“夜驰之”汉军,结果“复夜”从汉军回楚军,刘邦已先胜一招。
D.这段文字也表现了张良对刘邦的忠诚及处变不惊、足智多谋的性格特征。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13题(共8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2.选出这首诗的文具解说不恰当...的一项(4分)()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二句写了梦境,描写了此人在刀光剑影中抗金杀敌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念念不忘报国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