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山地质工作中环境监测技术
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

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系统、动态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对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是指在建设、开发、生产、关闭和治理过程中,由监测仪器设备、监测网点、监测参数、监测方法、监测行为等组成的系统工程。
I.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的意义1. 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矿山开采、尾矿堆放、采矿爆破等活动会对地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土地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土壤污染等。
如果不能及时监测和预警,就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居住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危害。
2.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对矿山环境的变化进行跟踪和监测,为矿山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
监测数据也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保障矿山地质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监测仪器设备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需要借助各种专业的仪器设备,如地下水位监测仪、土壤污染监测设备、大气污染监测仪等。
这些仪器设备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矿山地质环境的各项指标数据,为监测体系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2. 监测网点监测网点是指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过程中设置的各类监测点位,用于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
监测网点的设置要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合理布局,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监测参数监测参数是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核心内容,包括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土壤酸碱度、大气污染物浓度、噪音等多个指标。
通过监测参数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全面地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
4. 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是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监测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
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可以更好地获取矿山地质环境的数据,为环境保护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5. 监测行为监测行为是指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过程和方法。
采矿业中的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采矿业中的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矿山是人类开采矿物资源的重要场所,然而,长期以来,矿山开采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矿山环境的监测与治理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采矿业中的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一、矿山环境监测技术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航空或卫星遥感图像获取矿山地表信息的技术手段。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捕捉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表的变化情况,帮助监测矿山环境的变化趋势。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矿山信息,对于监测矿山环境的演变十分重要。
2.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手段。
通过构建数字化的地理数据库,可以对矿山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
GIS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矿山环境中的问题,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环境传感器技术环境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矿山环境中的各种指标,如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噪声等。
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矿山周边地区,通过无线传输数据,实现对矿山环境的实时监测。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业主和监管部门了解矿山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矿山环境治理技术1.水资源治理技术矿山开采活动会对周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水资源治理是矿山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的治理技术包括沉淀池、过滤设备、生物处理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矿山废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保护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安全。
2.土地修复技术矿山开采使大量土地被破坏,土壤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植被的正常生长。
土地修复技术可以通过植被恢复、土壤修复等手段,使受到破坏的土地逐渐恢复,并减少土地的进一步退化。
3.废弃物处理技术矿山开采产生大量废弃物,如矿石渣、尾矿等。
这些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废弃物处理技术十分重要。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陆埋、堆置、回填等。
废弃物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充分利用资源。
结论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并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

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是指系统地收集、监测和分析矿区周边地质环境数据的过程,旨在全面了解矿区周边地质环境情况,分析其对矿山开发、生产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矿山开发不会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包括监测设备、监测区域、监测方法、监测指标和监测资料管理等五个方面。
1.监测设备监测设备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监测设备应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选择,并应确保其运行可靠,数据准确。
主要的监测设备包括:地震仪、定位仪、遥感仪器、立体测量仪、水文学仪器、气象仪器、地质钻探设备等。
2.监测区域监测区域是指需要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空间范围。
监测区域应综合考虑矿山开采、生产、废弃物堆放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合理划定监测区域的范围和分布。
3.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是指采用哪些技术手段对监测对象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
监测方法需确保其技术可靠性、精度等。
主要的监测方法包括:在地面上的采样、分析和监测、遥感监测、差分GPS监测、电测探和地震监测等。
4.监测指标监测指标是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需要考虑的各种指标,如岩体稳定性、地面沉降、水文地球化学、大气和水质等。
要根据监测对象及监测目的,确定监测指标,并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标准化的监测方案、指标体系和操作规范。
5.监测资料管理监测资料管理是对监测过程中的数据、文献、报告等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归档、查询、审定和报告等处理过程的总称。
监测数据的及时管理和同步更新,是评价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效果和制定环境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
应采用专门的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安全性。
总之,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减少矿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矿山企业应根据矿山开采、生产、废弃物处理等特点,制定环境监测方案,投入必要的监测设备和人员,并准确监测取样、报告数据,及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
采矿业中的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采矿业中的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然而,采矿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矿山环境。
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的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前景。
一、环境监测技术1. 监测点位的确定环境监测技术的第一步是确定监测点位。
监测点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矿山周围的地质条件、水资源分布、生态系统状态以及人类活动区域等因素。
通过在不同地点进行采样,并使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和设备进行测试,可以及时了解矿山环境的变化情况。
2. 大气污染监测采矿活动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气和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威胁。
因此,大气污染的监测至关重要。
利用气象站和大气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大气中的悬浮粒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重要指标。
同时,也可以通过监控设备监测矿山周围的气味和气体浓度,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3. 水质监测矿山活动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化学物质的渗入、酸性水的产生等。
因此,对水质进行监测是保护矿山环境的重要手段。
水质监测可以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分析测试,以评估水体中的溶解氧、pH值、重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等指标,进而判断矿山活动对水质的影响程度。
二、环境治理技术1. 工艺改进为了降低采矿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矿山企业可以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来减少废弃物和排放物。
例如,采用更加环保的提炼方法、矿石破碎过程中的粉尘管控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2. 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利用矿山活动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矿石渣、尾矿、废水等。
这些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利用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采用科学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如固废处理设备、废水处理设备等,可以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同时,一些废弃物还可以通过再利用、回收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生态恢复与修复通过生态恢复和修复措施,可以还原受到矿山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从而提高矿山环境的可持续性。
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

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是采矿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就采矿业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进行探讨。
一、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法在采矿过程中,地质环境监测是确保矿山运营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质环境监测方法:1.地质勘探:在采矿前进行地质调查和勘探,了解矿床的位置、分布、规模以及地质构造情况。
这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的监测是深部矿山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
通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水文地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地质灾害监测:矿山常常面临岩溶塌陷、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威胁。
因此,进行地质灾害监测,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是确保矿山安全的必要步骤。
4.气象监测:矿山运营过程中,气象因素对矿山环境的影响较大。
进行气象监测,了解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其对矿山的影响程度,可以为矿山运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方法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是考察采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环保策略和措施。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方法:1.环境影响评价(EIA):EIA是评估矿山开发活动对环境带来的潜在影响的一种方法。
通过调查、评价和预测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可以合理规划和管理矿山活动,减少环境损害。
2.矿山区生态功能评估:矿山开发对周边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进行生态系统评估,了解矿山开发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并评估改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有助于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措施。
3.风险评估:采矿业面临各种风险,比如环境污染、人身安全等。
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采矿活动潜在的风险和危害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有助于保障工人和环境的安全。
4.矿山可持续性评估:矿山的可持续性评估是评估矿山开发与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估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矿山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

植物监测技术
利用植物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监 测矿山环境中的重金属、酸碱度等 污染物浓度,评估矿山环境质量。
动物监测技术
利用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状况,监 测矿山环境中的噪声、振动等物理 因素,评估矿山环境对动物的影响 。
03
矿山环境监测方法
遥感监测方法
遥感监测
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遥感设备,对矿山区域进 行大范围、快速的环境监测。
矿山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 矿山环境监测概述 • 矿山环境监测技术 • 矿山环境监测方法 • 矿山环境监测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矿山环境监测概述
矿山环境监测的定义
• 矿山环境监测是指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矿山开发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进 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以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 展。
矿山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保障安全生产
通过实时监测矿山环境,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环境问题 ,有效预防和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对矿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进行监测,可以优化资 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保护生态环境
矿山环境监测可以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进行及时 发现和处理,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保护生态平 衡。
信息化监测技术阶段
智能化监测技术阶段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得矿山环境监测更加 智能化,数据共享和分析能力得到加强, 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依据。
目前,矿山环境监测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 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 应用使得监测更加精准、高效。
02
矿山环境监测技术
矿山地质安全与环境监测技术

矿山地质安全 与环境监测技 术可以提高资 源开发效率, 降低安全风险, 减少环境污染。
矿山地质安全与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 用
监测矿山地质安全:预防地质灾害,保护矿山周边环境
监测环境污染:实时监测污染物排放,控制污染源
生态恢复:利用监测数据,制定针对性的生态恢复方案
资源开发与利用:优化资源开发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Part Five
矿山地质安全与环 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趋势和展望
智能化监测技术发展
智能化监测技术是矿山地质安全与环境监测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自动化、 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智能化监测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预警,减少人工巡检的频率和风险, 提高监测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智能化监测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实现更精准的监测和预测,为矿山 地质安全与环境保护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参与国际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高 矿山地质安全与环境监测的国际话 语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与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的合作, 共同开展矿山地质安全与环境监测 研究
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矿山地质安全与环境监测的 挑战
THANKS
汇报人:
矿山地质安全与环境监 测技术
,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3 矿 山 地 质 安 全 与 环 境 监 测 技术的主要内容
05
矿山地质安全与环境监 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 望
02 矿 山 地 质 安 全 与 环 境 监 测 技术概述
04 矿 山 地 质 安 全 与 环 境 监 测 技术的应用
监测流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 分析与应用
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

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是指通过对矿山周边环境因素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和监控,收集并汇总相关数据信息,以确保矿山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它由监测设备、监测工具、监测方法和监测机构等多方面组成,能够对矿山地质环境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为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设备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设备主要包括测站、测点和传感器等。
监测测站用于定点监测环境要素的变化,并负责接收、存储和传输监测数据。
监测测点则是指在矿山周边环境要素丰富和变化较大的地方设置的观测点,用于监测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
而传感器则是用于实时监测环境因素的仪器,如空气质量检测仪、噪声监测仪、地震监测仪等。
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具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具主要用于检测和采集环境因素的数据信息。
比如大气监测工具用于测量和监控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气候因素,水质监测工具用于测量和监控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土壤监测工具用于测量和监控土壤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等。
三、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法是指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方式。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定点监测、巡检监测和遥感监测等。
定点监测是指通过在特定位置设置监测站和监测测点,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环境因素的变化。
巡检监测是指通过实地巡查和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和检测,以评估矿山地质环境状况。
而遥感监测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矿山周边地区的图像和数据信息,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和监测。
四、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机构是指负责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专门机构或单位。
它们通过组织和实施监测任务,协调监测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分析和评估监测数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常见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包括环境保护部门、矿山安全监测机构和科研机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矿山地质工作中环境监测技术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矿山种类多样,开采条件各异,且矿山企业规模和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差别。
矿山地质工作中的环境检测技术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就矿山地质工作中的环境检测技术的各环节,各项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前言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矿业大国之一,长期以来大规模的矿产开采,出口,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传统的矿业开采技术落后,导致的资源浪费,矿山地区地质环境破坏等问题,也一直都是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矿山种类多样,开采条件各异,且矿山企业规模和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差别。
因此,我国矿业活动诱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多、分布广,主要可以归纳为资源损毁、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三大类。
为了改善我国矿山地质开采造成的恶劣影响,必须要对矿山地区的地质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测。
通过不断的监测及时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的动态变化情况,预测矿山地质环境发展的变化趋势,寻找可行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1 矿山地区环境监测目标和任务
我们对矿山地区进行监测的目标就是通过检测矿山地区的地质环境情况,进一步剖析矿山地区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危害,影响,掌握矿山地区地质环境动态变化,预测矿山的环境发展情况,为我们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整治矿山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监管矿山地区地质环境提供有力的基础资料和数据依据。
工作任务主要包括:1.对单个矿山的地质环境监测,对区域集中开采区或者群采点矿山的地质环境监测。
2.建设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
3.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共享操作。
4. 评价与预测矿山区的地质环境。
5.总结治理矿山地区地质环境的对策,以及管理矿山地区质量环境的相关措施。
6.编制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年报,7.向社会提供矿山地质环境方面的信息服务。
2 矿山地区环境监测内容
2.1对水土流失侵蚀情况的监测,对如水力侵蚀,风力,冻融侵蚀等不同的侵蚀类型区域的侵蚀面积,侵蚀程度,侵蚀量等进行监测。
对水土流失危害的监
测,如水库,湖泊,河道的泥沙淤积量,土地生产力情况,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损失情况等。
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收益的监测,如农田,水土保持林,草地,治沟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泥沙流失,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保护措施的收益监测。
2.2 对固体废弃物及综合利用情况监测,如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年排放量,累计积存量,来源,每年综合利用量,固体废弃物堆的隐患,压占土地面积等情况的监测。
2.3 对各种尾矿库的情况监测,比如尾矿库的数量和规模,每年接纳尾矿的数量,主要隐患,每年综合利用率等情况监测。
2.4 对采空区地面沉(塌) 陷情况的监测,塌陷区的数量,面积,塌陷坑的最大深度,积水深度,塌陷区破环程度的情况监测。
2.5 对山体开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情况监测,包括本年度发生的此类现象的次数,造成的危害,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隐患区数量,正在治理中的隐患点及其数量的情况监测。
2.6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情况监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区域面积及治理的情况监测等。
2.7 矿区地表水体污染的情况监测,废水废液的类型,年产量,年排量,年处理量,排放去向的情况监测,地表水体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及造成的危害,年循环利用率,年处理量的情况监测。
2.8 土壤污染的情况监测,对于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及造成的危害的情况监测。
2.9 地裂缝的情况监测:地裂缝数量、最大地裂缝长度、宽度、深度,地裂缝走向、破坏程度的系列情况监测。
废水废液排放的情况监测:年废水排放量及达标排放量,废水主要有害物质及排放去向,废水年处理量和综合利用量等情况的监测。
地下水的情况监测: ①地下水均衡破坏监测:矿区地下水水位、矿坑年排水量、含水层疏干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等; ②地下水水质污染监测: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
价) 、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的情况监测。
3 矿山地区环境监测方法
3.1 遥感监测法,应用卫星设备和航空遥感,遥测技术对地面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行监测,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较大区域的水土流失实施定期监测。
通常为5-10年进行一次监测,比如全国土壤侵蚀情况的监测,省级及地区土壤的侵蚀情况的监测等等。
3.2 地面监测法,通过实地对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行监测,比如设置标准小区,建立沟道把口站等进行水土流失的情况监测。
3.3 调查监测法,就是对水土流失相关的因素进行调查,如社会经济情况,气象,水文等基础数据等。
调查的方法主要是抽样调查等。
3.4 对于滑坡监测方法,主要包含绝对唯一监测和相对位移监测两种,绝对位移监测发,是最常见的监测方法,用来监测滑坡体测点的三维坐标,从而计算出测点的三维变形位移量,位移方位,位移速率,等数据,主要对地表和地下进行监测。
绝对位移监测法包括大地测量法,GPS测量法,近景摄影监测法等。
相对位移监测法是设定点量来监测崩滑体的重点变形部位点与点之间的相对位移变化,包括张开,闭合,下沉,抬升或者错动等情况。
主要用于裂缝,崩滑带和采空区顶底板等部位的监测方法。
3.5 对于单个矿山的监测方法,可以采用定期到场调查并填表的方法,对于一些重大矿区,应该设立好地下水位,滑坡和地面沉降等固定的专业监测点进行监测。
比如采空区地面塌陷的监测,对于矿区塌陷面积大的,我们采用遥感技术监测,重点矿区,采用高精度gps,钻孔倾斜仪,全站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比如地面和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一般是设置一定的点位,用水准仪,百分表及地震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对于低下岩土体特征的变化可采用伸缩性钻孔桩,钻孔深部应变仪等设备进行监测,比如水点变化的观测常用测量水量,水位的设备监测。
地下洞穴分布及发展状况可使用物探或者钻探的方法进行检查。
对于塌陷前兆现象的监测,包括抽,排地下水引起的泉水干枯,地面积水,人工蓄水引起的地面冒气泡水泡,植物生长异常,建筑物作响或倾斜、地面环形开裂、地下土层垮落声、水点的水量、水位和含沙量的突变以及动物的惊恐异常现象等,都需要严格监测,进行记录,分析地面塌陷的形成发展规律,提早预防、治理。
3.6 对于区域的监测方法主要采用多波段,多时相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解译和预测。
对于矿山地物类型土地与植被破坏,地面塌陷等问题,建立基于遥感波谱的自动识别模型和方法,即可实现地物面积变化自动监测功能。
除了监测以外,我们还需要做好记录,建设便于数据储存和管理的监测管理系统,实现全国互联,共享查询,共享管理,等,根据基础数据建立环境监测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数据的准确性,总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日趋先进,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地貌,选取合适的监测方法对其进行监测,采集最真实准确的数据,为治理环境提供可靠的帮助,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1 ] 潘文灿,钟自然. 矿产资源规划研究[M] .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2 ] 李明立,原振雷,朱嘉伟. 矿山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综合利用探讨
[J ] . 矿产保护与利用,2005 (4) :38- 41.
[3 ] 武强,刘伏昌,李铎. 矿山环境研究理论与实践[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4 ] 国家环境保护局. GB15618 - 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S] .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5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GB3838 -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S] .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