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监测工作内容及方法
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杜桂 峰
( 东省 广 汕 头市 55 7 ) 10 1
摘
要 : 文从多个角度研究了环境监测数据 的分析方法 , 本 并对这些方法进行 了效益分析 。
关键词: 境监测 ; 环 数据分析 ; 方法探讨
1 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的方法
11统计规 律分 析 .
…
数 值 , 后 进行 合 理 性 分 析 。 然 进 行 合 理 性 分 析 , 首先 要 了解 是 否 有 新 的污 染源 介 入 , 其 次 是采 样全 过 程 有 无 异 常 , 括 水 质 的颜 色 , 味 、 量 的大 小 包 气 流 等 。与 以往数 据 进 行 比对 , 样 是 否 规 范 , 样 的容 器 是 否达 到 采 采 可用标准等 。再次是实验 室分析, 如查找 显示剂保存 时间是否 过 期, 标准 曲线是否及 时绘制 , 分光光度计是否调零等等 。 对于 气体来说 , 还要考虑采样时的风向, 采样仪器是否校准等 。 1 . 过 监 测 项 目的 性质 对 监 测 值 判 定 . 3通 2 在 同一水样 中有 许多项 目根据 其性质 可 以判定相关 的监 测值是否正确。如总氮 , 是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 中的含氮量 , 如 果 同 一 水 样 监 测 结 果 出现 总 氮 与 氯 氮 、 硝 酸 盐 氮 、 酸 盐 氮 亚 硝 数 据 倒 挂 , 表 明监 测 结 果 是 不 正 确 的 , 要 重 新 分 析 找 出 原 就 需 因; 同样, 还有 总磷与可溶性磷 以及无机磷之 间数据 的倒挂 ; 大 气 中 , 氧 化 物 与 一 氧 化 氮 、 氧 化 氮 , 悬 浮 颗 粒 物 与 可 吸 入 氮 二 总 颗粒物之间数据的倒桂等 , 都是不合理现象 。 1 . 过 了解 污 染 源对 监 测值 进行 判定 .4通 2 监测数据是多种多样的, 不仅仅包括环境 空气、 地表水 、 地 下水等等, 也包 括 点 源 , 如我 们 常 说 的 工业 污染 源 。工业 污 染 源 多种 多样 , 同的行业 有不 同的污 染物产生 , 不 化学需氧量 和氨 氮 只 是 多数 工 业 污 染 源 的共 性 污 染 物 。 此 , 在 日常 工 作 中 要 对 辖 区 内 的污 染 源 或 者 是 重 点 污 染 源 有 所 了解 , 据 行 业 的 不 根 问 , 择 有 针 对 性 的 监 测 项 1来 监 督 污 染 企 业 。 如 国 家 最 新颁 选 7 I 布执行 的制药行业六项标准 , 就是根据 制药行业不同工业生产 工艺和 污染治理技术 的特点 , 分别制 定 了《 发酵类制药工业水 污染物排 放标准》 《 、 提取类 制药工业 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 《 、化 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 中药类制药 工业 水污 染物排 放标 准》 《 、 生物工程 类制 药工业 水污 染物排放 标准》 、 《 装 制 剂 类 制 药 工 业水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混 等
浅谈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 1 】 李 大 尧Ⅸ 林 业生 态工 程 建设 存 在的 问题 分 析 与建 议 ) ) [ J 】 , 《 绿 色科 技 》 2 0 1 1 年1 2 期第1 0 3 页.
综上所 述 , 要 实现林 业生 态工程 的 高效 、 稳定 、 持 续发展 , 还需要 从多 个方 面进行 调整和 完善 。 目前 , 国家 已经将林业 生态 工程建设 纳入为 重点 发展项 目, 并积 极推 进植 树 造林 工作 , 同时 也提 高了林 业 生态 工程 建设 技术 。 参考 文献
什
C hi na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o l o gy R e v i e w
予
●I
工程 建设 稳步 发展 的状 况下 , 也对林 业生态 工程 建设 技术 提 出了更 高的要 求 。 今后林 业 生态 工程 学科 将 要面临 的 以下热 点及 难 点 问题 : 1 、 人工 防 护林 生态 系统 稳定 性维 持 , 2 、 区域 森林 植被 建设 适 宜度 与生 态用 水的 关系 ; 3 、 干旱 地 区林木 水分 生理 , 植被 —— 土壤 水文 生 态过程 ; 4 、 区域性 防护林 恢复 与重 建 的生态 经 济评价 ; 5 、 抗性 植物 材料 的 选择 和繁 育 。
的作用 。 本文 主要 从水 环境 监 测的质 量管 理存 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分 析 两方 面进 行 阐述 。 [ 关键 词] 环 境监 测 质 量 管理 , 问题 ; 对 策 中圈分 类号 : X8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3 ) 3 6 — 42 0 9 — 的准确 性 、 代表性 、 精 密性 及完 整性对 环境 监测 工作 质量 管 理 产生 重大 的影 响 , 另外 , 环境 监 测的质 量管 理与 环境 决策 的科学 性 以及公 正 性 密切 相关 , 所 以对 于提升 我 国水环 境监 测的 质量管 理及 落实 , 更 加高 效的 监 测 手段将 是关乎 我国能 否跻 身一流环 境保护 大 国的主要指 标 。 本 文根据 我 国 目 前 水环 境质量 管理 存在 的缺 陷 , 探讨 了水 环境质 量管 理框 架 , 分析 了个 中的 利 弊, 并 提 出 了治理 措施 。 水环 境监 舅 的质量 管 理 1 、 我 国水 环 境监 测 中存 在 的 问题 1 . I . 缺乏 科学 统筹 管理 我国现 今的 水环 境监 测管理 中 , 还 没有 形成 统一 的管理 体制 , 而是多层 次 、 多部 门分 区 域管 理 , 给 当前 的水环 境监 测 带来 了一 定 的局 限。 以地表水监测为佣, 在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存在行政界限断面 问题 , 网络管 理按 行政隶 属关 系运作 , 条块 管理 现象 严 重 , 监 测方案 不统 一 , 导 致区域 间环境 监 测数据 差异 。 这 种分 工不 明确 也就 导致 了监测 路 线的混 乱 , 部 门之间缺 乏合 作, 导 致资 源利 用 没有 充分 优化 。 、 1 . 2 监测 项 目不 能体 现各 流域水 环 境特 点 缺乏科学有效的调研和行动 , 对 以往的经验过于依赖 , 流域水环境的日常 监测 主 要依 据 《 污水 综 合排 放标 准 ) ) ( G B 8 9 7 8 —1 9 9 6 )和 Ⅸ 地 表水 环境 质 量 标 准》 ( GB 3 8 3 8 —2 0 0 2 ) 两 个 标准 进行 。 统一 规 定的 监 测 因子 没有 体现 不 同 流域 水质状 况和污 染因子 的特点 , 容易 导致 水质监 测项 目与 水环境 状况不 相适 应的 现象 , 使流域 水质 量评估 结果 存在 一 定的偏差 和片 面性 , , 不 利于我们 准确 掌握 水环 境 的污 染情 况 , 达不 到有 效监 测 和控 制的 目的 。 1 . 3 . 缺乏 科学 有效 的分 析方 法 我国水环 境监测领 域还 未达到 一个项 目一个标 准分析方 法的最 低要求 , 分 析方 法适用性 低 , 对于 受纳水环 境质量 标准 与污水排 放标准 控制 的污染物 项 目 存在 不匹配 的情况 。 另外, 水 质分析 方法 缺乏体系 化和 系统化 , 使得 已颁布 的标
浅谈环境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环境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加强环境保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这就给环境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如何加强监管、应对和破解环境问题成为摆在环境保护部门面前的难题和挑战。
本文就环境监管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对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环境监管、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提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监管Abstract: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accelerating the b 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economic output has surpassed Japan, ranking second in the world, but the flipside i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s very serious, which brings great pressure to the environment supervision. How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to break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becomes suspends in fron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o achiev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paper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gulation;一、环境监管工作现状1.1 我国现行的环境监管体制我国现行监管体制,在横向上已经形成了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在纵向上已经形成了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浅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 aj gE v ometl nt igC nr Sai , aj g J n s 0 ,C ia N ni ni n n i r et tt n N ni , i g u2 n r a Mo o n e o n a 1 1 0 3 hn )
创优 质实 验室 和计量认 证工 作 的推动作 用 , 监测 能力 在 使
r n ntlmo io ig qu lt o sr ci n. o me a nt rn aiy c n tu to
Ke y wor : n io me nioi g; q aiy m a g m e ;q a i o r l ds e vr n ntmo trn u lt na e nt u lt c nto y
环境 监 测 质 量 管 理 是 应 用 技 术 手 段 、 理 制 管
度、 措施及 行 政法规 等对 环境监 测过 程进行 监督 和
保证 管理规 定 ( 暂行 ) 等 三项质 量 管理 制 度 , 》 各级
监测 站先后 出台 了水 质检测 实验 室质量 控制 指标 、 大气 监测 质量保 证 规 定 和持 证 上 岗考 核 实 施 细则
质量建设 。
关键词 : 环境 监 测 ; 量 管 理 ; 量 控 制 质 质 中 图分 类 号 : 8 X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i us no n io me tl o i rn ai a a e n s si n E vrn na nt igQu lyM n g me t c o M o t
Absr t: i p rrs me he de e o tac Th spa e e u s t v lpme tp o e s o nvr n n mo ioi g q a i n g me t n t s c u ty, p i s n r c s fe io me t nt rn u lt ma a e n i hi o n r y ont o tt r b e xsi g i he e vr n e a o io ig qu lt na e n , p tfr r o d ie u he p o l mse itn n t n io m ntlm ntrn aiy ma g me t u o wa d s me a v c s,s c s p re ta lkn u h a e c l ids f o n io me a nt rn aiy m a g me y tm , s tu n re tt e e io me t lmo io i uaiy ma g m e y - fe vr n ntlmo io ig qu lt na e nts se e p a d pef c h nvr n n a n trng q l na e nts s t tr ,i e n mpr v he u d r tn n o e t n e sa dig,pa te to o e vr nme tlm o io ig q a iyma g m e ,i r v h o r h nsv n lss ya tn in t n io na ntrn u lt na e nt mp o e te c mp e e ie a ay i a iiy a d lv l p a h u e vs r o eo uaiy ma g me ,c n t nl re tq l y ma g m e y tm , srngh n e v— b lt n e e , ly t e s p r ioy r l fq l na e nt o sa ty pef c uai na e nts se t t te t e n i
浅谈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成 效 。因此 , 我们 应该 充分认 识到 环境 监测 工作 的重 要意 义 。 本文 以基 层环 境监 测工 作 的 实践 为基 础 , 就 当前环 境监 测工 作 中存在 的 问题 进行 分析 , 并提 出 了解 决这 些 问题 的对 策 。 关 键词 : 环境 监 测 ; 监 测技术 ; 监 测管理 中图分 类号 : V 2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成激励性 的培训 机制 。 由于专 业底 子差 , 加 上 缺乏长 效性 的培训 机制 ,专业 素质难 以 提 升 ,尤其 是缺 乏高 素质专 业技术 人才 和 管理 人 , 导致 工作 效果 差 、 效率低 , 难 以满 足环保事业 发展 的需要 。 1 . 5管理 不力 , 监测 质量有 待提 升 是缺 乏全 程控 制意识 。 由于缺乏 全 程 控制 意识 , 质 量意 识淡薄 , 室 内质控方 式 单一 , 方法 陈 旧 , 在现场 监测 中质量 管理 不 到位 , 从而导致监测数据的精确性不高。 二 是现 场监测 能力 差 。由于现 场监测 比实 验 室 内要复杂 得 多 , 具有很 多 的差异性 , 多 变 性 和不可 预料性 , 因此 , 往往难 以监 测 出高 质量 的数据结 果 。 2提高环境 监测水 平 的有 效对 策 2 . 1高度重视 环境监 测 , 加大 经费投入 是政 府财政 应加 大对环 境监 测 的资 金投入 , 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同时, 应该根 据监 测项 目所需 的费用 足额 下拨 专 项经 费 , 以确保监 测工作 的运行 。 二 是根据 国家有 关规 定 , 对 企业进 行环 境保护 评价 、 验收 、监测 ,由企业 按规定 交 纳一定 的 费 用。 三是通 过加大 经费投人 , 切实转 变监测 工作职 能 ,改 变 当前收取 服务 费而 开展监 结语 测工作 的局 面 ,促使 基层监 测 站将更 多 的 综 上所 述 , 环 境监 测是一 项专 业性 、 复 经历放 在本 职工作 上 ,从 而提 高环境 监测 杂性、 系统性的民生工程 , 我们应该提高认 质量 。 识, 更 新理 念 , 创新 方 法 。政 府应该 高 度重 2 . 2改变 运作模 式 , 确保 监测站 工作 的 视 环境监 测 ,加 大经 费投人 ,改变 运作 模 自主性 式, 确 保监 测站工 作 的 自主性 , 提 高环境 监 是地方 政府应 该 明确职 责 ,充 分尊 测 管理水 平 ,加强 队伍建设 ,提高 专 业素 重监测 站 的工 作权 利 ,不 能够 对工作 过程 质 , 从 而达 到提 升环境 监测 质量 , 以满 足人 和工作结 果进 行过 多的行 政干 预 。这 样才 们对 环境 质量监 测 的需要 ,给人 们提 高更 能确 保监 测结果 的真实性 ,也才 能够使 监 清 秀 的山川 , 更 蓝 的天 空 , 更 清澈 的河水 , 测 站为 广大 的企 业 提供真 实 、公 平 的监测 为创建 美丽 中国做 出新的 贡献 。 服务。 二是监测站 自身应该改变运作方式 , 参考 文献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提供工作效率 , 确保监 【 1 ] 温正 堂. 关于 环 境监 测 与 管 理 问题 的探 测数据的准确性。 当发现重大监测情况 , 或 讨们. 北 方环境 , 2 0 1 1 ( 7 ) . 遇到 自身无法解决 的困难时 ,应该积极主 [ 2 ] 余永生. 环境监 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漏洞 动地 给政府 和相关 部 门汇报 ,以争 取政府 与对策 『 J 1 . 北方 环境 , 2 0 1 1 ( 7 ) . 部门 的重视与支 持 。 2 . 3提高 环境监 测管理 水平 是“ 管理出效益“ 同样适合环境监测
浅谈加强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浅谈加强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呢?一、制定合理较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标准是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准确、权威的质量标准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针对监测环节的不同需求,可以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标准体系,如环境监测常规操作规程、环境质量控制标准等,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二、完备的检测设备和实验室管理检测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准确性是监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完善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检测设备的故障率和变异性,保障数据质量;同时,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应该重视,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实行相应管理措施,优化实验室考核和质量监测,确保环境监测的连续性和规范性。
三、加强现场调查和抽样过程的培训作为重要的环境监测过程环节之一,现场调查和抽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重要。
在抽样过程中的误差、样品污染等因素都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应该加强现场调查和抽样工作的培训与管理,如培训现场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素养,保证采样操作的准确性。
四、规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因此,要规范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着重从样品的运输、储存和处理等环节进行监测数据控制。
通过不断完善数据处理流程,可以消除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环境监测的质量水平。
总之,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必须要求严、要求细,借助现代化检测设备和科学管理模式,加强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努力引领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发展和进步。
环境监测质量总结报告

环境监测质量总结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环境监测质量总结报告一、前言环境监测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监测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和环境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将对我们进行的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
二、监测范围我们的监测范围主要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噪音等方面。
针对大气污染,我们监测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包括二氧化硫、颗粒物、一氧化碳等,分析了空气质量状况。
对于水体监测,我们关注了水质、水量以及各种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等情况。
土壤监测主要针对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保障土壤的安全。
我们还对周边地区的噪音情况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噪音在合理范围内。
三、监测方法和技术我们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和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包括传统的采样分析法、在线监测仪器、遥感监测等手段。
传统的采样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并用于验证其他监测手段的准确性。
在线监测仪器则可以实时监测环境质量变化,为环境治理提供及时数据支持。
遥感监测则可以对大范围的区域进行监测,发现问题点,提升监测效率。
四、监测质量评价通过对我们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我们发现我们的监测质量总体上还是比较稳定和可靠的。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采样点选择不够合理,监测仪器的校准不够及时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监测点的选择和仪器的维护和校准工作,提高监测质量。
五、监测结果和建议根据我们的监测结果,我们发现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不同程度地超标,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治理。
比如针对大气污染,应该加强工业排放源的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于水质污染,需要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净化水质;土壤污染方面,应该进行土壤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迁移和传播。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支持和监督,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六、结论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基础工作,我们的环境监测工作在总体上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浅谈环境保护验收监测难点与解决方法

浅谈环境保护验收监测难点与解决方法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检测和监督环境保护工程实施效果的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也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难点与解决方法展开讨论。
一、环境保护验收监测难点1. 数据采集难度大环境保护验收监测需要大量的环境数据,而这些数据的采集过程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
在采集水质监测数据时,需要对水体进行多点采样,并对不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2. 监测设备需求高环境保护验收监测需要用到各种高端的监测设备,比如气体分析仪、水质监测仪等,而这些设备的价格昂贵,给监测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3. 数据分析繁杂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所获得的数据种类繁多,涉及的参数众多,这就给数据的分析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需要相关专业人才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4. 监测成本高由于环境保护验收监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上监测设备的高昂价格和监测数据的分析费用,使得整个监测过程的成本高昂,这不仅给工作单位带来了负担,也给监测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 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面对监测设备需求高的问题,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监测设备,如可携式的水质监测仪、智能化的气体分析仪等,这些设备虽然价格较高,但可以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降低监测成本。
2. 加强监测人员培训针对数据采集难度大和数据分析繁杂的问题,可以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采样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开展监测技术研发针对监测难点,可以加大监测技术研发的力度,推动监测设备的智能化和便携化,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监测成本。
面对监测成本高的问题,可以联合其他相关单位,成立监测合作机制,共同投资购置监测设备,共同进行监测工作,有效降低监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 完善监测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监测管理体系,明确监测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规范监测工作流程,加强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报告,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环境监测工作内容及方法
摘要:环境监测工作对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
的意义。本文就环境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健康
Abstrac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health and improvement of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ll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re discussed.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health
环境监测实行是由国家制定出监测质量标准,各级监测站组织全体职工,
把专业技术、业务管理、思想教育和数理统计、系统工程以及计算机等科学方法
和先进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环境要素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获取能正
确反映环境质量信息的监测数据的系统管理活动。其基本核心是强调以提高人的
工作质量来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使监测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
1.环境监测的工作内容
1.1监测全过程主要包括布点及其优化、采样(或现场测试)及样品的运输
和保管、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综合分析评价等环节,这也就是测取、解释和
运用数据的过程。要保证监测质量,就要搞好这五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同时还要搞
好各个环节质量管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环境监测的工作体系。
1.2各级监测站的质量管理部门可以分为站领导(含总工程师)、室主任(含
主任工程师)和从事具体业务人员的管理。其中每一级都有各自的质量管理内容,
站领导应根据上级的要求侧重于质量决策,制定质量目标、质量计划与方案,并统
一组织,协调安排工作,保证实现总目标;室主任则要实施站里的质量决策,进行质
量方针展开,目标分解和质量计划、方案的执行,按照各自的职能进行具体的业务
技术管理;基层人员则根据自己的具体任务要求实干,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质量保
证、标准或统一分析方法、量值传递等规定,依照各环节质控要求和措施在各自
的岗位上进行具体工作,完成各项任务。这就是说,监测站要按质按量完成环境监
测任务,其工作职能是分散在各部门之中,要保证监测质量,就必须将分散在各部
门的质量职能充分发挥出来,要求各部门都参加。因此,环境监测是全站的管理。
1.3环境监测的所管的范围是监测全过程,要求的是全站的管理,当然要求
全体职工参加。只有通过各级领导、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后勤
人员和其他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才能真正把监测质量搞好。只有做
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和政治素质,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有强
烈的质量意识和事业心,才能保证环境监测质量。
2.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要求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则是通过测取、解释和运用数据能比较真实客观地
反映当地环境质量信息,及时、准确、科学、有针对性地为环境监督服务,从而达
到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水平。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的灵魂。
2.1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的指标是用数据的基本特性来表示的,而工作质量的指标,则是
以质控数据的合格率,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等表示的,若数据的合格率不断
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均较高,站内各项规章制度不但比较健全,且能严
格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都很高,这就意味着工作
质量的提高。
2.2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是指与监测数据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对于数据质量的保证程
度。它涉及到监测站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即是说,监测站内的各级领导、各业务职
能科室和每个职工的工作质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监测结果的质量。工作质量
体现在监测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活动之中。
工作质量是数据质量的保证,数据质量是工作质量的结果。环境监测的质
量管理,不仅是抓数据的质量,更要抓工作质量,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才能保证和
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
3.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
3.1分析方法的影响环境监测方法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完
善的,并非一成不变。同时,不同的环境污染物浓度,在分析时采用的方法也随
之不同。因此,一旦在操作过程中,由于采取了不完善的方法或者搭配不当,就
会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2仪器设备样品在分析过程中,会受到仪器设备的影响而直接使分析结
果带有误差。这是因为仪器设备往往自身会有一定的精确度和灵敏度误差。
3.3现场样品的采集3.3.1监测布点监测工作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步就是监测布点。但是,实际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地理位置、天气状况
以及周边环境等影响,难以实现理论上的监测布点,而只能选取其他可代替的点
位来因地制宜的进行监测。一旦监测布点与要求中的相差较远,或随意的不按规
范布设点位,就会使采集的样品和监测数据出现错误,从而无法反映出真实情况。
3.3.2样品的采集在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中,采样往往被认为工作简单而被忽视,
其实恰恰相反,在环境监测中,如果采样方法不正确或不规范,即使操作者再细
心、实验室分析再精确、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再严格,也不会得出准确
的测定结果。
3.4人员素质的影响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采样、监测以及分
析等人员,这些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工作态度的好坏和责任心的强弱将会直接
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4. 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
4.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与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与
各项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使监测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4.2质量信息工作
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的耳目。一般有来自监测站外部的,也有来自监测内
部的,它是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也是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监测质量的
依据。
4.3标准化工作
标准是以特定的程序和和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
中需要统一制定的技术准则的法规;管理标准是为合理地组织力量,正确指导行
政、经济管理机构行使其计划、监督、指挥、组织、控制等管理职能而制定的准
则,是组织和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手段。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是执行标
准的保证。4.4技术教育与人员培训
环境监测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和贯彻执行都需要人来进行。因此,各级环
保部门应分门别类举办各种类型与不同层次的技术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质量管
理、操作技术、统计分析等业务技术水平,保证监测质量。4.5计量工作
环境监测向社会提供监测数据,有许多采样、测试等分析仪器是属于国
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为此,环境监测必须按计量法要求进行计量认证和对标准
与工作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定或校验,同时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保证量值的统
一和准确可靠,使数据具有公证性。5. 事后控制事后控制是质控过程的终点,把
好最后这一关,可以及时的发现和修正错误,改善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的事后
控制主要是通过数据与记录的控制、内审、管理评审来实现的。5.1数据与记录
的控制数据要真实、完整、准确、可靠,在技术上要经得起推敲。记录指的是实
验室操作的成文依据和测量过程所有成文记录,包括:计划、方法、校准、样品、
环境、仪器和数据处理等。应准确地做好成文记录和数据报告。记录的真实性和
完整性是对实验室诚实的考验。对测量负有责任的人都应在记录和报告上签字,
以表明技术内容的准确性。5.2内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
自我完善的管理手段,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审核,纠正和预防不合格工作,确保质
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并对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5.3管理评审是指为了
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由最高管理层就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正式的评价。通过管理评审对质量体系进行全面
的、系统的检查和评价,确定体系改进内容,推动质量体系持续改进和向更高层
次发展。管理评审由机构负责人实施,每年至少评审一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
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