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药理学一篇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药理学基础知识课件

药理学基础知识
学习交流PPT
1
1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绪言 第二部分 药效学
第三部分 药动学 第四部分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学习交流PPT
2
2
第一部分 绪言
学习交流3PPT
3
一.药物
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变过程,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控制生育 (如避孕、坠胎等)的化学物质。
▲药物
●自然界的天然产物及提取的有效成分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基因工程药物等
学习交流PPT
25
25
4. 继发性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指药物发生治疗作用后引起的不良反应.
例子: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的 细菌被消灭,不敏感的细菌乘机大量 繁殖,导致假膜性肠炎,也称菌群交 替症或二重感染
学习交2流6PPT
26
5. 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 下,但仍残存药理效应。
学习交1流8PPT
18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方2 式药
物
作
用
的
局部作用
别 质
全身作用 区
利多卡因 注射液
?
地高辛
学习交1流9PPT
19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择3 性药
物
含义: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 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 较小或不发生作用
的
选 特点
药物与组织器官亲和力的差异; 组织器官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
学习交流6PPT
6
药物 毒物
抗焦虑 镇静、催眠
地西泮
嗜睡、抗惊厥、麻醉
中毒:呼吸抑制、死亡
学习交流PPT
1
1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绪言 第二部分 药效学
第三部分 药动学 第四部分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学习交流PPT
2
2
第一部分 绪言
学习交流3PPT
3
一.药物
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变过程,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控制生育 (如避孕、坠胎等)的化学物质。
▲药物
●自然界的天然产物及提取的有效成分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基因工程药物等
学习交流PPT
25
25
4. 继发性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指药物发生治疗作用后引起的不良反应.
例子: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的 细菌被消灭,不敏感的细菌乘机大量 繁殖,导致假膜性肠炎,也称菌群交 替症或二重感染
学习交2流6PPT
26
5. 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 下,但仍残存药理效应。
学习交1流8PPT
18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方2 式药
物
作
用
的
局部作用
别 质
全身作用 区
利多卡因 注射液
?
地高辛
学习交1流9PPT
19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择3 性药
物
含义: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 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 较小或不发生作用
的
选 特点
药物与组织器官亲和力的差异; 组织器官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
学习交流6PPT
6
药物 毒物
抗焦虑 镇静、催眠
地西泮
嗜睡、抗惊厥、麻醉
中毒:呼吸抑制、死亡
药理学(药学导论)PPT课件

程的调节。
药理学实验数据分析
01
02
03
04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实 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药效学分析
分析药物对生物体生理功能的 影响,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分析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
浓度的动态变化。
毒理学分析
药物政策与管理
药理学为药物政策制定和药品 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药品
质量和安全。
02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药物通过与靶点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这种结合通常是高度特异 性的。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类型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包括激动剂、拮抗剂和调节剂。
药物亲和性与效应的关系
药物的亲和性与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亲和性越高,效应越 强。
药动学相互作用
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中发生的相互作用,影 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 作用时间。
化学相互作用
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 生的化学反应,导致药 物结构变化或产生新的 化合物,从而影响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个体化给药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 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种类繁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生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 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糖肽类等。
药理学实验数据分析
01
02
03
04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实 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药效学分析
分析药物对生物体生理功能的 影响,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分析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
浓度的动态变化。
毒理学分析
药物政策与管理
药理学为药物政策制定和药品 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药品
质量和安全。
02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药物通过与靶点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这种结合通常是高度特异 性的。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类型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包括激动剂、拮抗剂和调节剂。
药物亲和性与效应的关系
药物的亲和性与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亲和性越高,效应越 强。
药动学相互作用
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中发生的相互作用,影 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 作用时间。
化学相互作用
指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 生的化学反应,导致药 物结构变化或产生新的 化合物,从而影响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个体化给药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 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种类繁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生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 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糖肽类等。
药理学重要基础知识ppt课件

3.强度表示:KD,负相关 pD2,正相关,常用
亲和力及内在活性对量效曲线的影响
-
竞争性拮抗剂
•与激动剂互相竞争与受体可逆 性结合的拮抗剂 •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Emax不变 •强度表示:pA2(拮抗指数,实 验求得)
为KD负对数,表示亲和力,值 大,拮抗强
非竞争性拮抗剂
•对激动剂产生不可逆性 拮抗的拮抗剂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不良反应
•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 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 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变态 反应和特异质反应
副作用
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 无关的效应,与选择性低有关
毒性反应
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 性反应,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以及特殊毒性反应(三致:致癌、 致畸、致突变)
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1.药物和受体的结合和解离可逆 [D]+[R] [DR]→...→E
2.受体只有2种形式 [RT]=[R]+[DR]
3.药效是作用达平衡时测定的 解离常数kD=[D][R]/[DR]
4.药物效应与结合受体数成正比
受体动力学参数
1.解离常数:KD,EC50(半效浓度)
效应为最大效应一半时药物摩尔浓度
量效曲线
–以效应为纵坐标,药物浓度 为横坐标所作的曲线
–如将浓度取对数值,曲线为 典型的对称“S”型.
• ECmin • EC50 • Emax • 效价 • 效能
量反应量效曲线
效能与效价
质反应量效曲线
•累加量效曲 线 • EDmin • ED50
TD50 LD50
•频数分布曲 线
治疗指数(TI)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亲和力及内在活性对量效曲线的影响
-
竞争性拮抗剂
•与激动剂互相竞争与受体可逆 性结合的拮抗剂 •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Emax不变 •强度表示:pA2(拮抗指数,实 验求得)
为KD负对数,表示亲和力,值 大,拮抗强
非竞争性拮抗剂
•对激动剂产生不可逆性 拮抗的拮抗剂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不良反应
•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 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 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变态 反应和特异质反应
副作用
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 无关的效应,与选择性低有关
毒性反应
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 性反应,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以及特殊毒性反应(三致:致癌、 致畸、致突变)
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1.药物和受体的结合和解离可逆 [D]+[R] [DR]→...→E
2.受体只有2种形式 [RT]=[R]+[DR]
3.药效是作用达平衡时测定的 解离常数kD=[D][R]/[DR]
4.药物效应与结合受体数成正比
受体动力学参数
1.解离常数:KD,EC50(半效浓度)
效应为最大效应一半时药物摩尔浓度
量效曲线
–以效应为纵坐标,药物浓度 为横坐标所作的曲线
–如将浓度取对数值,曲线为 典型的对称“S”型.
• ECmin • EC50 • Emax • 效价 • 效能
量反应量效曲线
效能与效价
质反应量效曲线
•累加量效曲 线 • EDmin • ED50
TD50 LD50
•频数分布曲 线
治疗指数(TI)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药理学课件ppt(全)

药理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经历了从经验药理学、实验药理学到现代药理学的演变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发展,药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和 拓展。
现状
现代药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在新药研发、 临床用药指导、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药理 学正向着更精准、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靶向药物
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 设计,具有高选择性和低 毒性等特点。
心血管系统药物
抗心绞痛药物
通过增加心肌供氧、减少心肌耗 氧或扩张冠状动脉等方式,缓解
心绞痛症状。
抗高血压药物
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包括利尿、 扩血管、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
通过影响心脏电生理过程,减少或 消除心律失常的发生。
药理学课件ppt全
目录
• 药理学概述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常见药物类型及其作用特点
目录
• 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实践 • 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策略 • 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展
01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定义与任务
药理学定义
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 规律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 供理论依据。
害成分。
07
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展
新药研究方法和策略
1 2
基于靶点的新药研究
利用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等方法预测药物与 靶点的相互作用,指导新药设计和合成。
基于表型的新药研究
通过观察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表型变化,寻找 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而发现新药。
3
基于细胞的新药研究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药物对细胞生长、分化 和凋亡的影响,筛选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候选药 物。
药理学基础教学课件

终结性评价
评价方式:笔试、 实验操作、临床
实践等
评价内容:理论 知识、实践技能、
临床应用等
评价标准:根据 课程目标和教学
大纲制定
评价结果:成绩、 等级、评语等
反馈方式:口头、 书面、网络等
反馈内容:成绩、 建议、改进措施
等
学生反馈与建议
学生对课程内 容的理解和掌 握程度
学生对教学方 法和教学效果 的评价
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
药物不良反应 的定义和分类
药物不良反应 的机制和影响 因素
药物不良反应 的预防和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的监测和管理
药物不良反应 的法律和伦理 问题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
配伍禁忌: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如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等
PBL教学法
概念: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特点: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践和团队合作 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 优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归纳与演绎教学法
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演绎法:通过演绎推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应用和拓展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讨论与交流:通过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THANK YOU
汇报人:XX
帮助学生理解药 物的作用机制和 药理作用
提高学生的药理 学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药理 学思维和实践能 力
适用人群
医学生
药学专业学生
临床医生
药师
医学研究人员
医学爱好者
药理学课件(全)

YOUR LOGO
20XX.XX.XX
药理学课件大纲
,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药 理 学 概 述 03 药 物 代 谢 动 力 学 04 药 物 效 应 动 力 学 05 药 物 相 互 作 用 06 临 床 药 理 学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的定义和目的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吸收速率常数 (K):表示药物 从制剂中释放进入 吸收过程的速率
消除速率常数 (Ke):表示药 物在体内消除的速 率
表观分布容积 (Vd):表示药 物在体内分布的容 量
半衰期(T1/2): 表示药物在体内消 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04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药物的作用机制:指药物如何与 机体相互作用并发挥药效包括药 物与靶点的结合方式、对酶的抑 制或激活等。
响。
文献综述:对 相关文献进行 综述总结药物 相互作用的研 究进展和评价
方法。
06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的定义和目的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应用药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 用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临床药理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 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Fra bibliotek药物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 应
03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药物通过胃肠 道吸收进入血
20XX.XX.XX
药理学课件大纲
,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药 理 学 概 述 03 药 物 代 谢 动 力 学 04 药 物 效 应 动 力 学 05 药 物 相 互 作 用 06 临 床 药 理 学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的定义和目的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吸收速率常数 (K):表示药物 从制剂中释放进入 吸收过程的速率
消除速率常数 (Ke):表示药 物在体内消除的速 率
表观分布容积 (Vd):表示药 物在体内分布的容 量
半衰期(T1/2): 表示药物在体内消 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04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药物的作用机制:指药物如何与 机体相互作用并发挥药效包括药 物与靶点的结合方式、对酶的抑 制或激活等。
响。
文献综述:对 相关文献进行 综述总结药物 相互作用的研 究进展和评价
方法。
06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的定义和目的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应用药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 用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临床药理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 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Fra bibliotek药物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 应
03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药物通过胃肠 道吸收进入血
第一章药理学基础知识优秀课件

原则”制定的药品名称,可作为国家药典收载的法定名 称。 ➢临床用药要注意核对通用名和商品名,防止重复用药。
二、药品的名称与药物的剂型
(二)药物剂型 ➢药物剂型是指根据药物特性和临床用药需要制成的药物
制剂。 ➢不同剂型的药物用药有其特殊要求
三、药品的分类与管理
(一)药品的分类 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处方药(POM)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
甲类和乙类非处方药标识示意图
三、药品的分类与管理
(二)国家基本药物 (三)特殊管理药品 ➢麻醉药品:指连续用药可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包括阿
片类、可卡因类和大麻类等 ➢精神药品: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或抑制
作用,连续应用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包括镇静催眠药、 苯丙胺类中枢兴奋药和致幻药等 ✓依据依赖的程度和危害,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 第二类精神药品
化,是机体对药物反应的表现,对不同的器官具有选择性。 药物效应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的依据,又是临床选择药
物治疗疾病的基础。 药物效应选择性高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好,可以准确
的治疗某种疾病或某一症状。反之,效应广泛的药物副反 应较多。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指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1.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
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部位出现的作用 称为局部作用;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并分布到机体相应的 组织器官而产生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 2.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指药物的原发作用; 间接作用指由直接作用引发的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药物是把“双刃剑”,能防病治疗,但用之不当也会产 生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影响药物的稳定性。药品的保管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 同的方法。 常用药品保管应注意的问题:
二、药品的名称与药物的剂型
(二)药物剂型 ➢药物剂型是指根据药物特性和临床用药需要制成的药物
制剂。 ➢不同剂型的药物用药有其特殊要求
三、药品的分类与管理
(一)药品的分类 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处方药(POM)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
甲类和乙类非处方药标识示意图
三、药品的分类与管理
(二)国家基本药物 (三)特殊管理药品 ➢麻醉药品:指连续用药可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包括阿
片类、可卡因类和大麻类等 ➢精神药品: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或抑制
作用,连续应用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包括镇静催眠药、 苯丙胺类中枢兴奋药和致幻药等 ✓依据依赖的程度和危害,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 第二类精神药品
化,是机体对药物反应的表现,对不同的器官具有选择性。 药物效应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的依据,又是临床选择药
物治疗疾病的基础。 药物效应选择性高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好,可以准确
的治疗某种疾病或某一症状。反之,效应广泛的药物副反 应较多。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指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1.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
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部位出现的作用 称为局部作用;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并分布到机体相应的 组织器官而产生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 2.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指药物的原发作用; 间接作用指由直接作用引发的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药物是把“双刃剑”,能防病治疗,但用之不当也会产 生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影响药物的稳定性。药品的保管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 同的方法。 常用药品保管应注意的问题:
药理学PPT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吸收
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皮肤等 途径进入体内,经过消化、血液循环 等过程进入靶部位。
分布
药物在体内通过血液和组织液的交换, 将药物输送到靶部位或组织中。
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酶的代谢,转化为活 性或无活性的代谢产物。
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尿液、胆汁、 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
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
01
基因组学在药理学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技术用于研究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反应个体差异以及新药靶发现等方面。通过 基因组学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蛋白质组学在药理学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用于研究药物与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修饰以及蛋白质之间的相 互作用等。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更准确地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
药理学的应用领域
临床医学
药理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应 用,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 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合适的药
物进行治疗。
药学
药理学在药学中也有广泛应用,药 剂师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 制,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药物。
公共卫生
药理学在公共卫生领域中也具有重 要作用,通过对流行病学的调查和 研究,可以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和 防治措施。
有力支持。
药物设计和优化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药物分子的 结构进行预测和优化,以提高药物的 活性、选择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计 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为新药研发提供了 高效、精准的途径。
药物优化技术
通过化学修饰和结构改造等方法,对 现有药物进行优化,以提高药物的疗 效、降低不良反应和降低生产成本。 药物优化技术对于开发新药和改进现 有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 不良反应。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变态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 ●继发性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如二重感染。 ●后遗效应:
22
撤药反应 特异质反应 致畸、致癌、致突变
23
第二节 受体理论 和信号传导
一、受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受体是与配体结合的位点 ●特点: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高
11
四、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1. 本草学或/药物学阶段
《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药物书。 《新修本草》(唐代),是我国第一部药
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 《本草纲目》(明代),是我国传统医学
的经典巨著。
12
2. 现代药理学阶段
(1)有效成分的提取:吗啡(1803年)、 咖啡因(1819年)、阿托品(1831年) 等。
亲和力、结构专一性、立体选择性、区域 分布性、亚细胞或分子特征、生物体存在 内源性配体
24
三、受体学说
(一)占领学说 (二)速率学说 (三)变构学说(二态学说)
25
四、受体调节
● 向下调节(衰减性调节):长期使用激 动剂,可使受体数目减少
●向上调节(上增性调节):长期使用拮抗 剂,出现受体数目增加
第一章 绪 论
一、基本概念
1.药物(drug) :是影响机体生理机能 及生化过程的化学物质,用以防治、诊 断疾病。也包括避孕药及保健药。
古代药物:植物、动物、矿物质及 加工品,都不是单纯的化学物质。
现代药物:人工合成品、天然药物 的有效成分及生物制品。
5
2. 食物、药物、毒物关系
有些是药食同源,如 海带、苦瓜等;
药物与毒物间仅存在 量的差异。
药物
食物 毒物
3. 药理学(pharmacology) :是研究 药物与生物体(organism)之间相互 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
6
• 4. 药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 —桥梁学科,多学科融汇。
基础医学
药学 药理学
临床医学
7
二、药理学的内容
1.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 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8
2.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药动学): 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的 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的过程, 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9
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1. 阐明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机制 2.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3. 研究开发新药。 4. 发展中医药。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
2
参考书
杨宝峰主编. 药理学(第七版). 人民卫 生出版社
李端主编.药理学(第6版). 人民卫生出 版社
魏保生主编. 药理学笔记. 科学出版社 王明正主编. 药理学习题集. 军事医学科
学出版社
3
关于考试
平时成绩:40%(出勤、作业、小论文、 上课情况)
考试成绩:60% (闭卷)
4
先进的研究方法。
10
学习方法和要求
● 在分析每类药物共性的基础上,要全面掌握重点 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特性、作用机制、主要用途、 重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 比较鉴别同类的其他药物的特性。
● 学会查阅药理学文献和参考书的方法,以便为今 后掌握更多的药学知识,及时进行新药知识更新, 以适应药理学和新药研究、老药新用、临床合理用 药及药物制剂改革等迅速发展的需要。
(1)药物临床制剂工 艺、质量控制、稳定性;药理、毒 理、动物药动学等研究。
17
• (2)临床研究: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四期:
I期:临床药理和毒性作用(健康志愿者) II期:临床效果的初步探索(治疗效果和不良反
应) <100 III期:治疗的全面评价 >300 IV期:销售后的临床监视期
18
第三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 ●原发作用 ●药物效应
兴奋与兴奋药 抑制与抑制药 抑制或杀灭病原体 补充机体缺乏的必需的物质
19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局部作用:如局部麻醉药引起局麻作 用
●全身作用:又称吸收作用或系统作用, 如地高辛
15
六、新药开发与研究
1、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
药品。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 径、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注册按照新药申请 的程序申报,对于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 径,以及增加新适应症的注册申请获得批准 后不发给新药证书(靶向制剂、缓释、控释 制剂等特殊剂型除外)。
16
2、新药研究过程:
●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
26
五、受体类型
●细胞膜受体: 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 多巴胺受体等 ●胞浆受体: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性激素受体等 ●胞核受体:如甲状腺素受体
含离子通道的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酪氨酸 激酶活性的受体、调解基因表达的受体
27
第三节
药效学概述
一、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20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
(一)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 治疗作用: 指达到防治效果 的作用
●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也称治本。 ●对症治疗:用药物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
消除病因,也称治标。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21
2. 不良反应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 应
(2)作用机理的研究:器官药理学 -受 体的概念-第二信使学说 -化学合成药(磺 胺类、抗生素 )。
13
(3)发展分支学科:基础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分子药理学、中药药理 学、遗传药理学、生化药理学、时辰 药理学等 。 3. 随着化学药的发展,药物的不 良反应日趋严重
14
药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研究 的一般规律,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 (随机、对照、重复、均衡的原则) 和严格的实验操作。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 科!
1
主要内容
§1 总论 4
§2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4
§3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5 §4 内脏系统药理 7
§5激素类药物药理 4
§6 抗病原微生物药理 5 §7 抗寄生虫病药理 1 §8 抗恶性肿瘤药和影响免疫功能药 1 复习 1
●变态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 ●继发性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如二重感染。 ●后遗效应:
22
撤药反应 特异质反应 致畸、致癌、致突变
23
第二节 受体理论 和信号传导
一、受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受体是与配体结合的位点 ●特点: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高
11
四、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1. 本草学或/药物学阶段
《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药物书。 《新修本草》(唐代),是我国第一部药
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 《本草纲目》(明代),是我国传统医学
的经典巨著。
12
2. 现代药理学阶段
(1)有效成分的提取:吗啡(1803年)、 咖啡因(1819年)、阿托品(1831年) 等。
亲和力、结构专一性、立体选择性、区域 分布性、亚细胞或分子特征、生物体存在 内源性配体
24
三、受体学说
(一)占领学说 (二)速率学说 (三)变构学说(二态学说)
25
四、受体调节
● 向下调节(衰减性调节):长期使用激 动剂,可使受体数目减少
●向上调节(上增性调节):长期使用拮抗 剂,出现受体数目增加
第一章 绪 论
一、基本概念
1.药物(drug) :是影响机体生理机能 及生化过程的化学物质,用以防治、诊 断疾病。也包括避孕药及保健药。
古代药物:植物、动物、矿物质及 加工品,都不是单纯的化学物质。
现代药物:人工合成品、天然药物 的有效成分及生物制品。
5
2. 食物、药物、毒物关系
有些是药食同源,如 海带、苦瓜等;
药物与毒物间仅存在 量的差异。
药物
食物 毒物
3. 药理学(pharmacology) :是研究 药物与生物体(organism)之间相互 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
6
• 4. 药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 —桥梁学科,多学科融汇。
基础医学
药学 药理学
临床医学
7
二、药理学的内容
1.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 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8
2.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药动学): 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的 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的过程, 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9
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1. 阐明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机制 2.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3. 研究开发新药。 4. 发展中医药。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
2
参考书
杨宝峰主编. 药理学(第七版). 人民卫 生出版社
李端主编.药理学(第6版). 人民卫生出 版社
魏保生主编. 药理学笔记. 科学出版社 王明正主编. 药理学习题集. 军事医学科
学出版社
3
关于考试
平时成绩:40%(出勤、作业、小论文、 上课情况)
考试成绩:60% (闭卷)
4
先进的研究方法。
10
学习方法和要求
● 在分析每类药物共性的基础上,要全面掌握重点 药物的作用、药动学特性、作用机制、主要用途、 重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 比较鉴别同类的其他药物的特性。
● 学会查阅药理学文献和参考书的方法,以便为今 后掌握更多的药学知识,及时进行新药知识更新, 以适应药理学和新药研究、老药新用、临床合理用 药及药物制剂改革等迅速发展的需要。
(1)药物临床制剂工 艺、质量控制、稳定性;药理、毒 理、动物药动学等研究。
17
• (2)临床研究: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四期:
I期:临床药理和毒性作用(健康志愿者) II期:临床效果的初步探索(治疗效果和不良反
应) <100 III期:治疗的全面评价 >300 IV期:销售后的临床监视期
18
第三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 ●原发作用 ●药物效应
兴奋与兴奋药 抑制与抑制药 抑制或杀灭病原体 补充机体缺乏的必需的物质
19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局部作用:如局部麻醉药引起局麻作 用
●全身作用:又称吸收作用或系统作用, 如地高辛
15
六、新药开发与研究
1、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
药品。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 径、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注册按照新药申请 的程序申报,对于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 径,以及增加新适应症的注册申请获得批准 后不发给新药证书(靶向制剂、缓释、控释 制剂等特殊剂型除外)。
16
2、新药研究过程:
●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
26
五、受体类型
●细胞膜受体: 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 多巴胺受体等 ●胞浆受体: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性激素受体等 ●胞核受体:如甲状腺素受体
含离子通道的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酪氨酸 激酶活性的受体、调解基因表达的受体
27
第三节
药效学概述
一、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20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
(一)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 治疗作用: 指达到防治效果 的作用
●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也称治本。 ●对症治疗:用药物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
消除病因,也称治标。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21
2. 不良反应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 应
(2)作用机理的研究:器官药理学 -受 体的概念-第二信使学说 -化学合成药(磺 胺类、抗生素 )。
13
(3)发展分支学科:基础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分子药理学、中药药理 学、遗传药理学、生化药理学、时辰 药理学等 。 3. 随着化学药的发展,药物的不 良反应日趋严重
14
药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研究 的一般规律,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 (随机、对照、重复、均衡的原则) 和严格的实验操作。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 科!
1
主要内容
§1 总论 4
§2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4
§3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5 §4 内脏系统药理 7
§5激素类药物药理 4
§6 抗病原微生物药理 5 §7 抗寄生虫病药理 1 §8 抗恶性肿瘤药和影响免疫功能药 1 复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