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环境监测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计划一、背景介绍。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定量和连续的观测和记录,以了解环境质量的变化和趋势,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目标。

1. 大气环境监测,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以及气象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2. 水环境监测,监测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以及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浊度等。

3. 土壤环境监测,监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如质地、酸碱度等。

4. 噪声环境监测,监测环境中的各种噪声源,包括工业设施、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产生的噪声。

三、监测方法。

1. 传统监测方法,通过设置固定的监测点,采用定点观测的方式进行监测,通常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和仪器。

2. 在线监测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监测网络,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连续监测,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和共享。

3. 无人机监测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监测设备,对大范围、复杂地形的环境进行监测,具有灵活、高效的优势。

四、监测计划。

1. 确定监测点,根据环境监测的目标和要求,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选择监测设备,根据监测目标和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和仪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制定监测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和方法,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频次、监测参数、数据处理方法等。

4. 实施监测计划,按照监测方案和计划,组织实施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5. 数据分析与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编制监测报告,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监测管理。

1. 资源保障,确保监测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保障监测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 质量控制,建立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监测数据的质量管理和评价。

3. 知识培训,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

环境监测答案

环境监测答案

第一章1.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①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②对各个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③为政府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标准,全面展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的监测数据和资料;④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2、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①三高(灵敏度、准确度、分辨率高)②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③多学科、边缘性、综合性、社会性3、环境监测有何特点?①环境监测的技术特点:生产性,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②环境监测的政府行为属性:依法强制性,行为公正性,社会服务性③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4、是分析环境监测的地位与作用环境检测是科学管理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在正确认识环境质量,解决现存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与类型?目的:①评价环境质量②为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服务③预测预报环境质量④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类型:安环境对象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检测、生物监测与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按监测目的分为政府授权的公益型环境监测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按监测区域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按专业部门分为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6、试分析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特点三级: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行业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7、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原则:①以人为本②科学性、政策性③以环境基准为基础,与国家的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④综合效益分析,实用性、可行性⑤因地制宜、区别对待⑥与有关标准、制度协调配套原则⑦采用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⑧便于实施与监督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实际情况,并非越严越好8、环境优先检测有何原则?①对污染物做全面分析,从中选出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不易或不能被微生物所分解而能让动植物发生病变的物质做日常监测,具有生物累积性,三只物质、毒性大的、数量大的作优先监测②需要检测的项目必须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并保证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③监测结果具有可比较的标准或能做正确的解释和判断,否则具有盲目性第二章1、什么叫滴定分析?有几种类型?滴定分析:将被测定的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同时在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指示剂,然后用一种已知准确浓度滴定,并摇动锥形瓶促其进行化学反应,直到指示剂变色停止滴定,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简述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

简述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

简述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
(1)现场调查
包括收集现场的水文地质资料,对监测点进行现场勘察等;
(2)监测计划设计
对监测实施时间、地点以及所需要的工具及相关事宜进行合理安排;
(3)优化布点
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监测点进行监测;
(4)样品采集
选取合理的采样方式与采样工具进行样品采集;
(5)运送保存
结合样品的物化性质对样品进行妥善处理,以防止其在被测定前变质;
(6)分析测试
预估样品中受监测指标的浓度及其他特性,选用合理的实验仪器进行分析; (7)数据处理
包括对现有数据的整理归纳、数据之间的对比以及对不合理数据的深入思考;
(8)综合评价
依据数据处理得出的结果,对监测点污染程度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

简要介绍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

简要介绍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

简要介绍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环境监测是指对自然和人工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观测、测量和评价的过程。

它是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如下:1. 确定监测目标:环境监测的目标通常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噪声等各个方面。

在进行监测前,需要明确监测的目标是什么,以便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2. 设计监测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

这包括确定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参数和监测方法等。

监测方案需要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

3. 选择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方案,选择适合的监测设备。

不同的监测目标需要不同的设备,如大气监测需要气象站、气体分析仪等,水体监测需要水质分析仪器等。

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准确、可靠、稳定的特点。

4. 布设监测点位:根据监测方案,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

监测点位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

同时,监测点位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布设条件和操作便利性。

5. 进行监测操作:根据监测方案,进行监测操作。

这包括采集样品、测量数据等。

在进行监测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分析和评价: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以及与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对比,评价环境质量的优劣和变化趋势。

7. 编制监测报告: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目的、方法、结果和评价等内容,以便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8. 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如果监测发现环境质量存在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改善,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监测目标、设计监测方案、选择监测设备、布设监测点位、进行监测操作、数据分析和评价、编制监测报告以及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执行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详细阐述环境监测机制

详细阐述环境监测机制

详细阐述环境监测机制
环境监测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环保手段,它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技
术对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长期、系统的观测、记录、分析和评价,以了解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趋势的过程。

1. 环境监测的种类
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大气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生
物环境监测、噪声和辐射环境监测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监测
目标和监测方法。

2.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环境质量、预测环境变化趋势,为
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环境问题,防止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

3. 环境监测的步骤
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1 规划设计
根据监测目的、需要的数据种类和精度,进行监测点位布局、
监测频率和时间安排、样品收集和处理方法的规划设计。

3.2 数据收集
按照规划设计的方案,进行实地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数据记录。

3.3 数据处理和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模型建立
和趋势预测。

3.4 结果评价和报告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环境质量的评价,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编
写监测报告。

4. 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未来环境监测将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如遥感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将实现高效、精确、实时的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提
供更强大的支持。

总的来说,环境监测机制是我们对环境进行科学管理,保护生
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监测,提
高监测能力,为保护蓝天绿地,构建美好家园,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简述环境监测的过程

简述环境监测的过程

简述环境监测的过程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壤等因子进行定量化、定性化的监测和分析,以了解环境状况、评价环境质量,并提出环境保护和改善的对策措施的过程。

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目标设定:确定环境监测的目标和范围,明确要监测的环境因子、监测指标和监测参数。

2. 点位选择:根据监测目标和范围,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

监测点位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区域的环境状况。

3. 仪器设备准备:根据监测指标和参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监测。

这些仪器设备包括空气采样器、水采样器、土壤采样器等。

4. 采样和分析:在选择的监测点位上进行采样,采集环境因子的样品,并进行分析。

采样方法应当科学合理,确保样品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5.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样品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浓度、排放量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评价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

6. 结果报告和解释:将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和汇总,并编制监测报告。

报告应当包括监测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以及环境质量评价和建议等内容。

7. 结果应用和控制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和分析,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改善措施,推动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工作。

8. 监测持续性:环境监测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监测,以跟踪环境变化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效果。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报告范文

环境监测报告范文

环境监测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环境监测是对环境中空气、水、土壤以及噪音等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的监测与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与污染程度,并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对城市的环境监测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二、监测对象1.空气2.水质3.土壤质量4.噪音三、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是城市环境监测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选取了城市的不同地点,每个地点分别安装了空气监测设备,连续监测了一个月。

监测结果表明,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在工业园区和交通密集地区出现了一些轻度污染情况,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超过国家标准,但未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

四、水质监测水质是城市环境中另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

我们选取了该城市的主要河流和湖泊进行了水质监测。

结果显示,水质总体良好,均满足国家相关标准,但其中有些城市河流受到了农业和工业废水的影响,硝酸盐和重金属超标,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和环保措施。

五、土壤质量监测土壤质量是评估城市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关系到农产品的安全和人体健康。

我们选取了该城市不同区域的土壤样本进行了监测。

结果显示,总体土壤质量良好,但在一些工业区域和农业区域,铅、镉等重金属元素超标,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和农产品监测。

六、噪音监测噪音是城市环境中的一种污染源,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选取了该城市的主要交通繁忙路段、工厂附近和商业区进行了噪音监测。

结果显示,夜间噪音超过了国家标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休息,需要加强交通管理和噪音治理。

七、总结与建议根据以上监测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该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污染情况,尤其是工业区域和交通密集地区。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废气排放监管,减少工业区的污染物排放。

2.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农业和工业废水入河流的情况。

3.加强土壤修复工作,控制重金属的渗透。

4.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噪音污染。

环境监测简答题

环境监测简答题

三、问答题1、简述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监测手段,监测对象,监测数据的处理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环境监测的追踪性2、测定COD的实验中,在回流过程,如溶液颜色变绿,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COD含量太高,应稀释后再进行回流分析3、简述环境监测所包括的完整的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4、土壤样品酸分解(全分解)有哪几种体系?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硝酸—硫酸—高氯酸、硝酸-硫酸—磷酸5、简述土壤采样点布设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1)、对角线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废(污)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2)、梅花形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3)、棋盘式布点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但土壤较不均匀的地块.(4)、蛇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

(5)、放射状布点法: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

(6)、网格布点法: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

6、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可通过对照试验、空白实验、仪器校准、方法校准等方法消除或减小;而偶然误差是无法消除,只能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减小偶然误差7、电位分析测定F—浓度时,在溶液中加入TISAB的作用是什么?8、气相色谱分析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基本包括六个基本单元:气源系统、进样系统、柱系统、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温控系统。

9、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有哪些类型?参比电极包括标准氢电极(SHE),标准氢电极是最精确的参比电极,是参比电极的一级标准。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参比电极是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参比电极电位恒定,其主要作用是测量电池电动势,计算电极电位的基准。

指示电极金属电极和膜电极两大类,分为金属-金属离子电极,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汞电极,惰性金属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玻璃膜和其他膜电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环境监测
摘要:对控制室内污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标准的实施使得空气监测有法可依,但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实际分析之前,样品和采样处理方法决定着分析结果的质量,非专业适或不合的采样会使可靠正确的测定方法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制定和选择完成准确无误的操作和周密的样品处理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字:室内空气;检测方案;采集样品;样品处理
Abstract: Control indoor pollution has played a big ro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tandards makes air monitoring legal basis, but some of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monitoring should also be taken seriously enough. Before the actual analysis, the samples and sample processing method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correct and reliabl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non-professional fitness or non-sampling makes draw the wrong conclusion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and selection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accurate and careful sample handling procedures.Key words: indoor air; detection program; collect samples; sample handling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因为大量装修材料和新型建筑进入家庭,加之现代建筑物的密闭性。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障人们居住环境的安全,有关部门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及规范,有国家建设部和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还有由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布的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对控制室内污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标准的实施使得空气监测有法可依,但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实际分析之前,样品和采样处理方法决定着分析结果的质量,非专业适或不合的采样会使可靠正确的测定方法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制定和选择完成准确无误的操作和周密的样品处理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二、室内空气检测的样品采集与检测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样品的直接采集,有时也是费用最低的和最简单的方
法。

它完成了样品的采集过程只需要将样品直接引进到容器之中。

采集样品的容器最好使用新的,如使用过的容器,则保证没有前一个样品的残留物影响,必须清洗干净。

1、采样布点[5]
采样点选择。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楼梯地面高度两点八到一点五米内,距墙面不小于零点五米。

检测点应避开通风口和通风道,均匀分布。

布点应考虑现场的立体布局和平面布局,确定采样时可用斜线布点、梅花样布点或交叉点的方法,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下、中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民用建筑检验时应当覆盖受检住宅不同功能的自然间(如起居室、卧室、储藏室、卫生间等)。

在采样的同时,应该在民用建筑工程的上风向采集周围环境空气的空白值(氡除外)。

2、环境检测的准备工作
一个规范的前期准备工作还是现场室内环境抽样检测的准确性、真实性所依赖的。

所以,对于准备受检,完成施工的工程应要求施工单位,清理被检房间内一切杂物,因油漆的保养期一般为七天,根据规范要求,所以强调在进行检测前一小时关闭所有门窗,在工程完工至少七天后进行卫生间、厨房的闭水实验,并且进行环境质量验收。

工作要求监理人员应积极协助质检人员做好检测前的督导与协调准备。

3、样品检测方法
(1)溶剂吸收法。

溶剂吸收法通常是采集气体中某些组分使用吸收液(诸如酸碱等水溶液、或水、有机溶液等)。

当气体样品通过吸收液时,吸收液界面上的被测物质的分子与样品气泡由于化学反应或者溶液作用很快进入吸收液中。

气泡中间的气体分子由于存在极快的运动速度和浓度梯度可以迅速地扩散到液-气界面上,所以,溶液很快吸收整个气泡中被测物质分子,达到浓缩收集样品中某些目标组分的目的。

气体采样装置一般由流量计和、收集器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

(2)蒸馏法。

纯化和分离样品中有机物的常用方法是蒸馏,特别是在样品中存在大量的树脂状杂质时。

在甲醛的测定中和建筑材料的胶粘剂、涂料的甲醛测定用混凝土外加剂氨都用到这个方法。

4、监测项目的选择
衡量室内空气的质量标准有十九项四大类参数,应检测室内环境中常出现的有害物质,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苯、甲醛、氡、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以监督工程施工方对民用建筑工程的材料用量以及选择进行控制。

但对于私人的民用建筑应根据被监测对象的具体情况包括房主可以接受的检测费用额度和室内装饰装修的材料特点来确定具体的监测项目,另外根据不同的季节要求检测可吸人细菌总数、颗粒物等。

总之要针对检测的对象进行选择,监测项目和采样点
数量的确定的选择。

应该从严把关,监督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对于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要能够正确反应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水平,又对于私人物业的检测既要考虑房主的意愿的和现场装饰布局特点。

三、采样和检测过程
贴上标签采集的样品,并在采样记录采样点的大气压、温度、现场情况、以及湿度[1]。

在各种书籍中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对于实验室内检测条件都有讲述和规定,但对于室内环境温度对采样的浓度影响采样时并没有提及。

通过对甲醛检测中不同温度对检测浓度的影响,来反映检测浓度与采样温度的关系。

1、苯的检测及采样[3]
采样方法,在采样地点打开两端孔径至少两毫米的活性炭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抽取二十升的空气,以两点五升每分钟的速度。

采样后,记录采样时的大气压力和温度,并将管道两端套上塑料帽。

2、空气中甲醛检测及采样
采样,以零点五升每分钟流量,用一个内装五毫升的酚试剂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采气十升,并记录采样点的大气压力和温度。

采样后样品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分析。

甲醛要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利用空气中的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吸附在涂有2,4-二硝基苯肼(2,4-DNPH)6201担体上,生成稳定的甲醛腙,用二硫化碳洗脱后,经OV-1色谱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监测器测定是气相色谱法的原理。

以峰高定量, 保留时间定性。

结果表明,采用气相色谱法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进行测定实验,检测限可达0.301mg/m相对误差为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七,证明了,该方法对检测空气中的甲醛是一种快速、可靠、简单的测定方法。

将DNPH与样品中的甲醛衍生化合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检出限可达0.05mg/L。

证明了该方法在测定室内甲醛时干扰小, 准确度高。

红外半导体激光光谱法与采用此方法对图书管内的甲醛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说明气相色谱法对甲醛气体的检测准确度高,检测方便快捷。

四、结语
污染物理化性质有很大的区别,各自的气态物质在空气中的比重各不相同,因此采集的侧重点方法也要有所注意。

根据规范规定,样品的技术及其处理和收集方法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4]。

1、分析目的必须与采样方法保持一致。

2、收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3、在样品处理过程中,这一变化必须是定量的和已知的完成,如果将欲测
定组分进行化学反应时。

4、分析样品制备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和防止欲测定组分发生丢失或者化学变化。

5、所用处理的样品量应与样品处理装置相适应,样品的处理过程应当尽可能简单易行。

目前,现场采集的气体样品代表性也不够,室内空气检测技术尚不完善、不全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检测手段和技术。

这就要求在检测工作中,一定要规范操作过程,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更好地服务社会,多总结经验[4]。

6、在分析样品制备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无关化合物引入制备过程,要避免和防止欲测定组分的污染。

五、参考文献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 卫生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T160.4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4] 杨志琼 装饰装修后房屋内有害物质检测结果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2008 35(5) 853—854
[5] 环境监测/奚旦立 孙裕生主编.—4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