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地理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知识点(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新版)湘教版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谈话法、比较法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

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两个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

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讲授新课]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提问]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范围?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南方地区大体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临东海和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提问]: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2、找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提问]:说出以上四个城市位于南方地区或北方地区?哈尔滨、北京——北方地区;武汉、广州——南方地区。

[活动]:在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

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提问]:哪条河流径流量大?北方地区:河流流量小南方地区:河流流量大[引申]:1、水到0℃以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结冰)那冬季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有何差异呢?南方河流一般不结冰。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西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八年级下册地理的省区。

青藏地4.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平均海拔)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陵。

二.北方地区5.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一)秦岭—淮河线风气候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秦岭—淮河线的地理1.6.年降水量: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800毫米以上。

意义7.作物熟制:以东。

一年两熟到三熟。

℃等温线经过的地)1月0(18.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毫米等降水量线经)800方(2充足、降水丰沛。

﹪,人口约占全国的的2040 过的地方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主。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4)乡”。

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 5.温带落叶阔风气候分界线(5)9.北平原、关中平原。

6.商品粮主要物产:水稻、生猪、柑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6)线(鱼和热带作物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 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分界线7)(10.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安岭、长白山。

洞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8界线()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8.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水田与旱地分界线(9)分界线地区、太湖平原、成都平原、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10珠江三角洲。

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界线11.两熟。

热带作物产区:海南岛、雷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2.州半岛、台湾岛南部、云南省10.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理差异南部。

豆、甜菜、棉花、谷子。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2.耕地类型:旱地。

11. 12.中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0℃>0 <1月平均气温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封冻不封冻河流封冻状况油棕源丰富。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第5章第2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第5章第2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精品课件
北京 开封 洛阳 西安
万 里 长 城
北京天安门
北京天坛
秦兵马俑
洛阳龙门石窟
开封铁塔
主 要 山 脉
北方地 区
主 要 河 流
北方地 区
主 要 地 形 区
请根据《中国年降水量》、《中国温 度带》、《活动积温和作物熟制》等图表, 讨论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及作物熟制。
读图,你能说出北方地区的耕
水稻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小 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

传统运输 陆路 汽车 马车 水路 船
地形、气候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学习目标
一、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 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差异。
二、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自然环境 影响,在生产方面、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明 显差异。
三、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 区
北方地 区
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面积、人口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 南,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 2、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 部或大部;甘肃、宁夏的东南;安徽、江苏 的北部 3、面积:占全国的20% 4、人口:占全国的40%

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古都的位置
课堂小结
北 北方与南方 方 的自然差异

主 导

因 素
北方
南方
地形 平原 高原 山地 平原 高原 盆地 丘陵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湘教版八下地理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介绍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的章节。

本节课通过对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多样性,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地理知识。

但学生对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具体差异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地理现象和概念感到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进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2.难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些差异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深入理解两地的发展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地理现象和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地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案例分析的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中国地图,思考一下,如何划分中国的地理区域?”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重点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

然后展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地的差异。

八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北方地区)课件(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北方地区)课件(新版)湘教版

1
2
3
4
5
6
7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下面是兰兰在某年春 节期间旅游时的所见所闻, 其中在此地理界线以北看到的景象是 ( B ) A.鸟语花香, 空气清新 B.河流结了厚厚的冰 C.细雨蒙蒙, 禾苗茁壮 D.椰林摇曳, 田野碧透
1
2
3
4
5
6
7
3.下图所示都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 A




二、农业 1.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 400~800 毫米, 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 以旱作为主。 2.农产品。
作物熟制 长城以 北 长城以 南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 熟 主要农作物 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 等 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1课时
北方地区




一、概况 1.位置: 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 东临渤海和黄海。 2.范围: 包括东北三省, 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 宁夏两省区的东南部, 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 3.面积、人口: 面积约占全国的 20%, 人口约占全国的 40%。 4.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5.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绵延分布, 是中国 重要的林区。
)
A.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
2
3图中, 能正确表示我国北方地区人口和面积占全国的比例的是 ( C )
解析: 我国北方地区的人口和面积分别约占全国的 40% 和 20% 。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第5章第2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下册第5章第2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精品课件

北方地区的范围
秦岭
秦岭
二、黑土地和黄土地
1. 主要地形单元
本区主要的地形单元有: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辽东丘陵 、 山东丘陵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黑土地
黄土高原
读北京、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明北方 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2. 北方旱作农业的形成原因
1.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多少毫米等降 水量线相吻合?
1. 位置、范围和面积
北方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 以南,秦岭—淮河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 包括东北三 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 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
2. 人口和民族
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 20%, 人口约占全国的 40% ,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聚居在东 北的满族、朝鲜族; 聚居在宁夏、甘肃等地的回族等 。
1. 辽中南工业基地
形成原因 主要工业部门
辽宁
2. 京津唐工业基地
优势 特点
北京
3. 主要城市
六、民俗点滴
由于气候寒冷,所以北方地区在建筑房屋时,都特别注意保暖 防寒 。在农村很多地方习惯于睡火炕 。 黄土高原的居民,因为气候比较干旱,他们便充分地利用当地 深厚的黄土,开挖窑洞居住。这样,既节省了建筑材料,窑洞 又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
(3)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大片已开垦为商品粮基地,目前 还有沼泽地荒原有待开发 。
4. 根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济” 的原则,北方地区在山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有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我国最大的用材林基地;在丘陵地 区(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发展了温带水果,为我国温 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

八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教案(新版)湘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八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教案(新版)湘教版
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湘教版地理教材中的一节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经济发展、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特点,增强对国家地理环境的认知。
学生学习效果
1.地理核心素养:学生将能够通过观察地图、案例等资源,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经济发展、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对国家地理环境的认知。
2.信息素养:学生将能够从课本、地图等渠道获取地理信息,学会整理、分析、运用地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批判性思维:学生将能够对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教学游戏:设计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知识。通过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6.互动式白板:利用互动式白板,教师可以随时调用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信息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白板上进行地理知识的操作和展示,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图片、地图等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同时,通过分析课本中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件2(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件2(新版)湘教版

探究活动三:南方地区的资源及工业
南方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 别是云南省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南方地区中西部的水能资源极为丰 富,具备较为理想的水电开发条件。
探究活动三:南方地区的资源及工业
“南船北马”是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试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
北方传统运输方式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
八年级下册
目标展示
1.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 3.了解南方地区的人口、民族及主要城市。 4.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理解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对工业的影响。
新课导入
南方地区
预习导学
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田为主 交通:铁路、水运发达。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 《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南方地区的气候及农业
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获得的 热量 和 水分 更 多,更有利于作物生长,植被更茂盛。
探究活动二:南方地区的气候及农业
与北方相比,南方河 流水量大, 水能 蕴 长江 洞庭湖
藏量更丰富,无结冰
期, 航运 价值更高。
鄱阳湖
珠江
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长江、珠江等众多大河。
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河网密布,因此以水运为主;而北方 地区气候较为干旱,畜牧业发达,以耐力较好的马匹为交通工具。 目前,南方地区交通便利,有众多的铁路线,长江也为其提供了便利的水运。
总结延伸
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气候: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径流量较大,湖泊众多
南方地区
资源:有色金属,水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具体是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3.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4.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1)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

2)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华北平原有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
故又称黄淮海平原,其与黄土高原一起被称为“黄土地”。

5.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

6.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7.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8.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

9.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10.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11.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12.主要河流: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海河等。

13.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14.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5.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16.耕地类型:旱地。

17.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1)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

2)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3)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18.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19.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20.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二.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地区)
2.临海:东临黄海、东海,南邻南海
3.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4.民族:以汉族为主,本区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5.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6.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7.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南部有小面积的热带季风气候。

8.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9.河流:长江、珠江水量大、汛期长(珠江最长),含沙量小。

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10.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1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12.主要物产: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品和热带作物
13.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
14.热带作物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云南省南部(热带季风气候)。

15.主要热带作物有: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1) 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

2) 海南岛是国内主要的产胶区,天然橡胶的产量要占到全国的六成左右。

16.耕地类型:水田
17.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铜、铝土、钨、汞、锡、锑、铅锌等)
18.主要能源:水能资源丰富
19.主要水电站:三峡、葛洲坝、二滩、龙滩等。

(西北地区的中西部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