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主题复习(课堂PPT)
合集下载
《山水田园诗鉴赏》-课件--(共27张PPT)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 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 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 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 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 暝(mí 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 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 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 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 居的人。留:居。▲
山 水 田 园 诗 的 思 想 感 情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 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 友的真挚情谊。通过写田园生 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 活的向往。
情感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情感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情感三: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 活的喜爱、向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案示例: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 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 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 怀。
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 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 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2.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 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 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 活气息,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 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
最新山水田园诗高三总复习教学讲义ppt课件

山水田园诗高三总复习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 的诗。
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 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 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 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 佳作。
▪
▪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 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
16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 使用要素是为了生产产品,最终目的是实现最大利润。
产品市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产品的边际收益等 于边际成本; 要素市场,这一原则仍然适用: 边际成本(Marginal Factor Cost)=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 值(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
▪ (二)抒情: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 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 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 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 或者情景交融。
▪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 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 直抒胸臆。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 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 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 ②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 活气息。
▪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 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
▪ 五柳、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 自甘寂寞的情怀)
第六章 分配理论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 的诗。
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 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 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 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 佳作。
▪
▪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 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
16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 使用要素是为了生产产品,最终目的是实现最大利润。
产品市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产品的边际收益等 于边际成本; 要素市场,这一原则仍然适用: 边际成本(Marginal Factor Cost)=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 值(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
▪ (二)抒情: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 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 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 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 或者情景交融。
▪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 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 直抒胸臆。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 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 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 ②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 活气息。
▪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 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
▪ 五柳、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 自甘寂寞的情怀)
第六章 分配理论
山水田园诗词专题ppt课件

• 【作品】: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作品】:宿建德江 • 移舟泊烟渚,[1]日暮客愁新。[2] • 野旷天低树,[3]江清月近人。[4]
• 【作品】:题义公禅房 •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 孟——无陶诗的境界,在恬淡中有热情,孤清而又 亲切。
• 孟浩然山水诗最特别的特色就是清淡,闻一多先生 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 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 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语淡而味终不薄。 • 胡震亨《唐音癸签》: 孟浩然诗祖建安、宗渊
〔《唐诗纪事》〕可见其对意兴的重 视。诗曰: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说明霁 色,城中增暮寒
• 思索: • 唐人的终南山情结 • 唐人眼中的终南山 • 唐诗与终南山
• 2、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把江南 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深厚的思 乡之情,写得极为真切。被明代的胡应麟誉 为“初唐五言律第一〞〔《诗薮》〕。
• 【作品】:秋登兰山寄张五 •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 天边树假设荠,江畔舟如月。 •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作品】:夏日南亭怀辛大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 思索 • 对比解读李白与陈子昂的荆门诗歌 • 李白与陈子昂的生命情调
山水田园诗高三复习ppt课件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
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
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
答:(1)长夏时节,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流淌,清澈灵 动。写出村庄的幽雅宁静美好。(2)老妻画纸,稚子敲针,生 活中的平凡画面,传达出一种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表 现了诗人长久漂泊,终于安定之后的宁静安乐。(3)对江村生 活的满足、庆幸、从容、平静和满足,对功利的无求。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
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
什么样的感情?(4分)
•
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
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
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
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同时借荠菜
花不怕风雨,占有春光坚强蓬勃的形象进行自我
杜甫能够居住在成都草堂,全赖友人的帮助,眼前虽有和乐与
安宁,却是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之上的。字面表达了作者的庆
幸从容平静和满足,却让人感到悲苦凄婉和辛酸。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 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 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 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
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
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
答:(1)长夏时节,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流淌,清澈灵 动。写出村庄的幽雅宁静美好。(2)老妻画纸,稚子敲针,生 活中的平凡画面,传达出一种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表 现了诗人长久漂泊,终于安定之后的宁静安乐。(3)对江村生 活的满足、庆幸、从容、平静和满足,对功利的无求。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
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
什么样的感情?(4分)
•
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
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
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
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同时借荠菜
花不怕风雨,占有春光坚强蓬勃的形象进行自我
杜甫能够居住在成都草堂,全赖友人的帮助,眼前虽有和乐与
安宁,却是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之上的。字面表达了作者的庆
幸从容平静和满足,却让人感到悲苦凄婉和辛酸。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 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 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 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PPT精品课件1(共28张)

山 水 田 园 诗
•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 溢于海。”面对气象万千的自然 风景、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诗 人总会情动于衷,形诸于文。诗 人以景传情,独抒性灵;我们就 要诵其诗,绘其景,品其情。我 们能不能诵读一下之前学过的山 水田园诗呢?
归园田居 温故知新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 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 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 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 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接舆,人名,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 这里借指裴迪。
⑴题目中的“闲”字在文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试 简要分析。 ⑵尾联提到战国时楚国的狂士接舆和“五柳先生” 陶渊明,用意如何?试简要分析。
要抓住山水田园诗所描写的景 物特点,体会其营造的情感氛围, 从而把握诗中所传达的诗人的思 想意境—— 情感 (手法) 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情感 2、基本特点 (1)思想内容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 的 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阿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 溢于海。”面对气象万千的自然 风景、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诗 人总会情动于衷,形诸于文。诗 人以景传情,独抒性灵;我们就 要诵其诗,绘其景,品其情。我 们能不能诵读一下之前学过的山 水田园诗呢?
归园田居 温故知新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 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 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 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 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接舆,人名,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 这里借指裴迪。
⑴题目中的“闲”字在文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试 简要分析。 ⑵尾联提到战国时楚国的狂士接舆和“五柳先生” 陶渊明,用意如何?试简要分析。
要抓住山水田园诗所描写的景 物特点,体会其营造的情感氛围, 从而把握诗中所传达的诗人的思 想意境—— 情感 (手法) 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情感 2、基本特点 (1)思想内容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 的 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阿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专题 PPT精品课件(共22张)

主归 题纳 有小 哪结 些: ?山 水 田 园 诗 常 见 的
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 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 品格。
四、分析诗歌描写景物的手法
山水田园诗一般通过写景来抒情,所以要善于分析 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从 而把握诗歌的感情。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 多,要留意作者观察景物 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 低、远、近,要把握和分 析作者描写景物的具体方 法,常见描写手法有侧面 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 静、以明衬暗、渲染、白 描等。
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 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 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 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 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 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 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 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 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远近高低相结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 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 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 会使读者对 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动静结合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 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 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 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 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 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 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 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2020高考语文山水田园诗鉴赏复习课件(共22张PPT)

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籜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请结合诗句作简要 赏析。 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
2. 分析意境:
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 体会情感 :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 鉴赏手法 :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 合诗作分析。
5. 品味语言 :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清幽淡雅的。
鉴赏山水田园诗方法
❖ ③情感: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 泊 ❖ 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 襄阳)
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 活的喜爱、向往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情感类别
1.热爱山水,倾心自然,向往自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籜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请结合诗句作简要 赏析。 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
2. 分析意境:
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 体会情感 :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 鉴赏手法 :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 合诗作分析。
5. 品味语言 :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清幽淡雅的。
鉴赏山水田园诗方法
❖ ③情感: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 泊 ❖ 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 襄阳)
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 活的喜爱、向往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情感类别
1.热爱山水,倾心自然,向往自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水田园诗(课堂PPT)

3
王维山水诗的基本特点: 具有_清__新__淡__远__,__自__然__脱__俗__的风格 (一) “诗中有画” 。 (二)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三)诗渗禅意,流动空灵。
4
整体感知
1、从格式上看,这是一首_七__言__律__诗__。从内容 上看,这是一首__山__水__田__园__诗___。从流派上来 说,是属于__山__水__田__园__诗__派___的诗歌。
诗歌鉴赏“七注意”:
一要注意题目
二要注意作者
三要注意注释
四要注意题材
五要注意意象
六要注意细节
七要注意“情语”
1
积雨辋川庄作
2
王维 (701 — 761),字_摩__诘___,太原祁人
王维是_盛__唐___时期___山__水__田__园__诗__派______ 的代表诗人之一。他与孟浩然齐名,世称 “_王__孟_____”。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 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 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有《王右丞集》。
15
·内容:这类诗多描写优美的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 感情:一般抒发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对 田园生活及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官场 生活的厌倦,隐居山林的满足及淡泊之情。
14
总结:关于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 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 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 手法。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 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 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12
王维山水诗的基本特点: 具有_清__新__淡__远__,__自__然__脱__俗__的风格 (一) “诗中有画” 。 (二)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三)诗渗禅意,流动空灵。
4
整体感知
1、从格式上看,这是一首_七__言__律__诗__。从内容 上看,这是一首__山__水__田__园__诗___。从流派上来 说,是属于__山__水__田__园__诗__派___的诗歌。
诗歌鉴赏“七注意”:
一要注意题目
二要注意作者
三要注意注释
四要注意题材
五要注意意象
六要注意细节
七要注意“情语”
1
积雨辋川庄作
2
王维 (701 — 761),字_摩__诘___,太原祁人
王维是_盛__唐___时期___山__水__田__园__诗__派______ 的代表诗人之一。他与孟浩然齐名,世称 “_王__孟_____”。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 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 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有《王右丞集》。
15
·内容:这类诗多描写优美的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 感情:一般抒发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对 田园生活及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官场 生活的厌倦,隐居山林的满足及淡泊之情。
14
总结:关于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 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 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 手法。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 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 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绝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3
4、绘技巧 巧用修辞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4
4、绘技巧 工笔刻画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5
4、绘技巧 粗笔勾勒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王维《渭川田家》
16
二、品山水田园之情
17
1、以读悟情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乡村四月》
2、以景品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3、知人论情
18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热爱山水,钟情自然。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6
7
1、绘形——山水诗常见意象:
山、河、泉、溪、桥...... 樵夫、渔翁、山客、隐者...... 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 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 鸟鸣、猿啼......
8
1、绘形——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22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3
材料一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写景自 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 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 风。
24
归
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 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 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 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在 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诗 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 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在 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 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 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 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 的心情。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 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 山客、牧童......
3、农具黍)、栗、桑、麻、 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田 居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 一
25
归
园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田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居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
其
三
26
材料二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1] ),字元 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 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 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 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 从此归隐田园。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 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即更接近 于一般农民的生活。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 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 渊明集》。
纵情山水 躬身田园
——山水田园诗主题复习
1
一、绘山水田园之景
2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3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
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 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 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 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 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 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 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 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20
《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 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 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 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 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
21
材料一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 摩诘居士。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 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 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晏殊《破阵子》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三四声。
——曾几《三衢道中》
11
4、绘技巧 虚实结合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2
4、绘技巧 动静结合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7
《归园田居·其一·其三》
所绘意象
写作技巧 (修辞、 虚实、动 静) 蕴含情感
我的发现
《渭川田家》
28
材料三
陶渊明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 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 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 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 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 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 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 《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 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9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9
2.绘色——色彩映衬
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 来。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 稀。
10
3、绘声: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3
4、绘技巧 巧用修辞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4
4、绘技巧 工笔刻画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5
4、绘技巧 粗笔勾勒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王维《渭川田家》
16
二、品山水田园之情
17
1、以读悟情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乡村四月》
2、以景品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3、知人论情
18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热爱山水,钟情自然。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6
7
1、绘形——山水诗常见意象:
山、河、泉、溪、桥...... 樵夫、渔翁、山客、隐者...... 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 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 鸟鸣、猿啼......
8
1、绘形——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22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3
材料一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写景自 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 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 风。
24
归
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 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 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 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在 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诗 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 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在 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 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 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 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 的心情。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 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 山客、牧童......
3、农具黍)、栗、桑、麻、 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田 居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 一
25
归
园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田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居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
其
三
26
材料二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1] ),字元 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 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 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 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 从此归隐田园。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 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即更接近 于一般农民的生活。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 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 渊明集》。
纵情山水 躬身田园
——山水田园诗主题复习
1
一、绘山水田园之景
2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3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
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 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 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 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 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 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 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 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20
《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 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 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 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 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
21
材料一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 摩诘居士。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 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 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晏殊《破阵子》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三四声。
——曾几《三衢道中》
11
4、绘技巧 虚实结合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2
4、绘技巧 动静结合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7
《归园田居·其一·其三》
所绘意象
写作技巧 (修辞、 虚实、动 静) 蕴含情感
我的发现
《渭川田家》
28
材料三
陶渊明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 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 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 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 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 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 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 《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 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9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9
2.绘色——色彩映衬
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 来。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 稀。
10
3、绘声: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