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十章ppt
合集下载
大学有机化学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O R–C–OH + H OH R–C—O–R* H OH
HO R–C–OH + R*––OH OH R–C—O–R* OH2
–H2O
HO R–C–OR*
羧酸和醇位阻越大↑,反应速度↓,甚至不反应。
酯化的相对速度为
CH3OH > R–CH2OH > R–CHOH R
R > R–C–OH R
CH
R R
KMnO4 /H+
COOH
CH3 R
[O] HOOC
COOH
提问: + R-Cl
AlCl3 0~25 º C
无水
R
δ+ δ- AlCl3 CH2CH2CH2Cl (三)腈的水解 Ar–CH2CN H3O+ Ar–CH2COOH
(四)Grignard试剂法合成羧酸 CH3CH-CH3 CO2 CH3CH-CH3 H2SO4/H2O 低温 CH3CH-CH3 MgX COOMgX COOH
O C—OH
pka 1.46
2. HCOOH COOH COOH
3.77
(+) KMnO4 /H+
4.17
Tollens Ag(银镜) ( )
(+)
( )
CH3COOH
五、 羧酸的制备(补充) (一)伯醇和醛的氧化
RCH2OH [O] RCHO RCOOH
常用的氧化剂:K2Cr2O7、KMnO4、CrO3-冰醋酸 (二)芳烃侧链的氧化
(三)-氢的卤代
CH3COOH + P
Cl2
CH2COOH + HCl Cl CHCl2COOH Cl3CCOOH
提问:请用简便化学方法把它们鉴 别出来
有机化学——10羧酸衍生物和脂类

R C NH2 + HONO
=
R C OH + N2 + H2O
3.霍夫曼降解反应
=
O R C NH2 + Br2
NaOH
R NH2 + NaBr + Na2CO3 + H2O
反应使碳链减少一个碳原子
=
O
O
五、碳酸衍生物
(一)脲(尿素)——碳酸的二元酰胺
1. 弱碱性 不能使石蕊试纸变色, 只能与强酸成盐
= = =
O R C NHOH +
=
R'COOH
O
R C O R'
=
+ H NH OH
O R C NHOH +
= =
R'OH
O
R C NH2 + H NH OH
O R C NHOH + NH3 异羟肟酸
3R C NHOH + FeCl3
=
异羟肟酸铁 (红~紫色)
可用做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定性检验
=
O
O (R C NHO)3Fe + 3HCl
(四)酯缩合反应
具有α-H的酯在碱的作用下与另一分子酯发生 反应称酯缩合反应或克莱森(Claisen)缩合反应
CH3 O O O O ① C2H5ONa C OC2H5 + H CH2 C O C2H5 CH3 C CH2 C OC2H5 + C2H5OH ②H
=
=
=
(五)还原反应
卤、酸酐和酯还原成伯醇
乙酰乙酸乙酯 β 丁酮酸乙酯
羧酸衍生物比羧酸容易还原。氢化铝锂可将酰
=
O R C O R C
=
R C OH + N2 + H2O
3.霍夫曼降解反应
=
O R C NH2 + Br2
NaOH
R NH2 + NaBr + Na2CO3 + H2O
反应使碳链减少一个碳原子
=
O
O
五、碳酸衍生物
(一)脲(尿素)——碳酸的二元酰胺
1. 弱碱性 不能使石蕊试纸变色, 只能与强酸成盐
= = =
O R C NHOH +
=
R'COOH
O
R C O R'
=
+ H NH OH
O R C NHOH +
= =
R'OH
O
R C NH2 + H NH OH
O R C NHOH + NH3 异羟肟酸
3R C NHOH + FeCl3
=
异羟肟酸铁 (红~紫色)
可用做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定性检验
=
O
O (R C NHO)3Fe + 3HCl
(四)酯缩合反应
具有α-H的酯在碱的作用下与另一分子酯发生 反应称酯缩合反应或克莱森(Claisen)缩合反应
CH3 O O O O ① C2H5ONa C OC2H5 + H CH2 C O C2H5 CH3 C CH2 C OC2H5 + C2H5OH ②H
=
=
=
(五)还原反应
卤、酸酐和酯还原成伯醇
乙酰乙酸乙酯 β 丁酮酸乙酯
羧酸衍生物比羧酸容易还原。氢化铝锂可将酰
=
O R C O R C
有机化学 第10章

2C2H5ONa
+ H2
C2H5ONa +H2O
苯乙醇水=74.118.57.4(64.9℃)
2 2(CH3)3COH + 2K
2(CH3)3COK + H2
强碱性试剂 亲核性相对弱一些
魏能俊 主讲教师:曹瑞军
有机化学
16-10
3 2C2H5OH + Mg
(C2H5O)2Mg 乙醇镁
+ H2
魏能俊
主讲教师:曹瑞军
有机化学
16-6
3、醇的异构和命名
醇的异构主要来自碳链的异构和羟基位置的异构。 醇的系统命名如下: (1)选取含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主链碳原子数命名为某醇。 (2)从最靠近羟基的一端开始编号,羟基在末端时“1”字可以省略。 (3)不饱和醇应选取同时含不饱和键与羟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CH3 CH3-C-OH CH3C=CHCH2CHCH3 CH CHCHCH CH H3C 3 2 3
液相测定酸性强弱
H2O > CH3OH > RCH2OH > R2CHOH > R3COH > HCCH > NH3 > RH
总的活性(酸性)顺序为:甲醇>伯醇>仲醇>叔醇 在液相中,溶剂化作用会对醇的酸性强弱产生影响。
O H H R H C
O
H O
H H O H H
CH 3 C CH 3
CH 3 O
16-14
举例如下:
-CHO + H2 Pd/C -CH2OH
CH3CH2O-CO-(CH2)8CO-OCH2CH3
Na+C2H5OH
HO-(CH2)10-OH
《有机化学》第十章 旋光异构

1
第十章 旋光异构
【知识目标】 了解物质的旋光性及其有关概念(平面偏振光、旋光仪和比旋光度等)。 掌握有机化合物对映异构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掌握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情况。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R/S标记法。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分子结构判断分子的手性和旋光性。
2
异构现象分类
在有机化合物中,异构现象大体上分为两大类。构造异构是指分子式相同,而分子中原子相互 连接的顺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如前面章节所述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等;立体 异构是指分子式相同,分子中原子相互连接的顺序相同,但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 象,旋光异构属于立体异构的一种,它与物质的旋光性有关。
5
过 渡 页
1 物质的旋光性
2 对映异构现象 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3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 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6 第一节 物质的旋光性
一、 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
(一)平面偏振光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振动方向与前进方向垂直,如下图10-1所示。
第十章
光的前进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
普通光的振动平面
7 第一节 物质的旋光性
(一)对映体——互为物体与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 合物一定是手性分子,含有两 种不同的构型,是互为物体与 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称为 对映异构体(简称为对映体)。
对映异构体都有旋光性, 其中一个是左旋的,一个是右 旋的。所以对映异构体又称为 旋光异构体。
第十章
‖
20 第三节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碳链异构 位置异构 构造异构 官能团异构 互变异构
同分异构
顺反异构
立体异构
构型异构 对映异构(旋光异构)
第十章 旋光异构
【知识目标】 了解物质的旋光性及其有关概念(平面偏振光、旋光仪和比旋光度等)。 掌握有机化合物对映异构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掌握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情况。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R/S标记法。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分子结构判断分子的手性和旋光性。
2
异构现象分类
在有机化合物中,异构现象大体上分为两大类。构造异构是指分子式相同,而分子中原子相互 连接的顺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如前面章节所述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等;立体 异构是指分子式相同,分子中原子相互连接的顺序相同,但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 象,旋光异构属于立体异构的一种,它与物质的旋光性有关。
5
过 渡 页
1 物质的旋光性
2 对映异构现象 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3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 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6 第一节 物质的旋光性
一、 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
(一)平面偏振光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振动方向与前进方向垂直,如下图10-1所示。
第十章
光的前进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
普通光的振动平面
7 第一节 物质的旋光性
(一)对映体——互为物体与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 合物一定是手性分子,含有两 种不同的构型,是互为物体与 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称为 对映异构体(简称为对映体)。
对映异构体都有旋光性, 其中一个是左旋的,一个是右 旋的。所以对映异构体又称为 旋光异构体。
第十章
‖
20 第三节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碳链异构 位置异构 构造异构 官能团异构 互变异构
同分异构
顺反异构
立体异构
构型异构 对映异构(旋光异构)
有机化学第10章

• 重排: 有一些醇(除大多数伯醇外)与氢卤酸反应, 时常有重排产物生成,如: 例1:
CH3 CH3 H HCl CH3-C-CH2-CH3 CH3-C— C-CH3 Cl OH H
重排反应历程:
CH3 CH3 CH3
Why?
CH3 CH3C-CH2CH3
+
+ CH3C-CHCH3 HCl CH3C-CHCH3 -H 2O CH C-CHCH 重排 3 3 H OH H +OH2 H Cl-
构造式
习惯命名法
衍生物命名法
系统
(4) 不饱和醇的系统命名:应选择连有羟基同时含有重 键(双键和三键)碳原子在内的碳链作为主链,编号时尽 可能使羟基的位号最小:
4-(正)丙基-5-己烯-1-醇
(5) 芳醇的命名,可把芳基作为取代基:
2
1-苯乙醇 (-苯乙醇)
1
CH2 -CH3 OH
3-苯基-2-丙烯-1-醇 (肉桂醇)
H+, 25℃
(CH3)3C-OH
该反应历程:
(CH3)2C=CH2 + H+ (CH3)3 C+
H2 O
(CH3)3C-OH2 (CH3)3C-OH + H+
+
• 不对称烯烃, 在酸催化下水合,往往中间体碳正离子 可发生重排:
H+的加成符合马氏规律
(CH3)3CCH=CH2
H+
重排
①H2O ②-H+
RCH2-OH + HBr H SO RCH2Br + H2O 2 4 RCH2-OH + HCl ZnCl RCH2Cl + H2O 2
有机化学-第十章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如果利用NaHSO3与羰基化合物加成的可逆性,将 NaCN 与 α-羟基磺酸钠作用,使生成的 HCN 与分解出的羰基化合 物加成生成α-羟基腈,这样也可避免 HCN 的直接使用。 例如: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醛、酮与碳负离子的加成
Grignard 试剂,炔钠,Wittig试剂等,都含有碳负离子, 它们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很高,有机合成上有广泛的 应用。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与氨、伯胺的反应
脂肪族醛、酮与氨、伯胺的反应可生成亚胺,也称为席夫 碱(Schiff base):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脂肪族醛、酮生成的亚胺中含的C=N双键在反应条件下不 是很稳定的,它易于发生进一步的聚合反应。芳香族的醛、 酮与伯胺反应生成的亚胺则比较稳定。
10.1 醛酮的结构及分类
在醛、酮分子中,羰基碳原子是以sp2 杂化状态与其它三 个原子构成键的,羰基碳原子的P轨道与氧原子上的P轨道 以相互平行的方式侧面重叠形成π键,即羰基是一个平面 构型的; 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其它三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相互间的键角约为120度,而π键是垂直于这个平面的。
> > >
>
>
>
>
10.2 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与水的加成
甲醛、乙醛、丙酮等小分子羰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非 常好,这不仅是它们与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还在于 它们可以与水分子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了水合物; 这种水合物只有在水溶液中在一定浓度范围、一定的温度 下才是比较稳定的,游离的羰基水合物(同碳二元醇)是 极不稳定的,它将迅速脱水成为羰基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10章 醛和酮

Witting反应是在醛酮基碳所在处形成碳碳双键的一个重要方法,产物中 没有双键位置不同的异构体。反应条件温和,产率也较好,但产物双键 的构型较难控制。 Witting也因该工作而与Brown H C共享了1979年的诺 贝尔化学奖。 另一种类型的磷叶立德试剂是霍纳(Horner L)提出的:用亚磷酸 酯为原料来代替三苯基膦与溴代乙酸酯得到的试剂磷酸酯,后者在强碱 作用下形成Horner试剂。
另一种类型的磷叶立德试剂是霍纳(Horner L)提出的:用亚磷酸 酯为原料来代替三苯基膦与溴代乙酸酯得到的试剂磷酸酯,后者在强碱 作用下形成Horner试剂。
补充: 醛、酮与炔化钠的加成
R-CC-Na+ NaNH2 (-NH3) R-CCH +
C=O
NH3(液) 或乙醚
C C ONa CR H O 2
• 醛和脂肪族甲基酮(或七元环以下的环酮)与之反应,生成
• -羟基磺酸钠
白色
过量
在酸碱下可逆反应,分离提纯
-羟基磺酸钠与等摩尔的NaCN作用,则磺酸基可被氰基取代, 生成 -羟基腈,避免用有毒的氰化氢,产率也比较高。
3、与醇的加成
*1 反应情况介绍 ① 与醛反应 CH3CH=O + CH3CH2OH
(hydrazine)
C 6H 5 H C O + H2NNH O2 N NO2
(hydrazone)
C 6H 5 H C NNH O 2N NO2 + H 2O
2,4–二硝基苯肼
O O + H2NNHCNH2
2,4–二硝基苯腙
O NNHCNH2 + H2O
氨基脲
(semicarbazine)
缩氨基脲 (半卡巴腙)
徐寿昌《有机化学》 课件 第十章 醇、醚

R CH CH R' OH OH
+
Pb(OAc)4
RCHO
+
R'CHO
+ Pb(OAc)2 +
HOAc
这个反应常定量完成,因此可用于乙二醇的定量测定,并可根 据氧化产物推断原醇的结构。 7、邻二醇的重排反应—频哪醇重排
CH3 CH 3 H3C C C CH3
H2SO4 (HCI)
△
CH3 H3C C O C CH3 CH3
M= b.p=
74 117.2
OH OH
频哪醇
频哪酮
CH3 CH3 H3C C C CH3
H2SO4
CH3 CH3 H3C C C CH3
+
OH OH CH3 CH 3 H3C C OH C
OH OH2
CH3 H3C C C CH3
-H
+
CH3 H3C C O C CH3 CH3
+CH3O Nhomakorabea CH3
第二节 醚(ethers)
325℃
5、与酸反应——酯化
醇可与有机酸、无机酸作用生成酯。
O H3C C OH + H
O
O CH2
H+ CH3
△
CH3 C O CH2 CH3
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的C – O键断裂,醇的O – H键断 裂。 CH3 – OH + H2SO4 (CH3)2SO4(硫酸二甲酯)
硫酸二甲酯剧毒,对皮肤的阀限值1ppm,空气中最 高限量5mg/m3。
CH3CH2Cl + H2O
通常用无水氯化锌与浓盐酸按1:1的比例配成溶液与醇反 应, 代替不易操作的氯化氢气体,这样的溶液称为卢卡斯 (Lucas)试剂。结构不同的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的活性顺序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3CH2CH2 OH
2、由Grignard试剂合成: RMgX + HCHO RMgX + R'CHO RCH2OMgX RCHOMgX R’ R1 RMgX + R1COR2 R—C—OMgX R2 R1 H2O R—C—OH R2 H2O H2O RCH2OH R'CHOH R’
3、由醛酮还原:
2,3-二甲基-2,3-己二醇
若分子中还有其它官能团时,先据母体官能团 的优先顺序选择母体官能团 如: NH2 CH3CHCHCH3 OH COOH CH3CHCHCH3 OH 3-氨基-2-丁醇
2-甲基-3-羟基丁酸
㈣、同分异构: 与醚互为官能团异构体,所以醇的异构有 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如: C4H10O 1>、 CH3CH2CH2CH2OH 2>、 CH3CH2CHCH3 OH 3>、 CH3CHCH2OH CH3
•第十章 醇 酚 醚
§10.1 醇
alcohols 一、醇的结构、分类、命名和同分异构 ㈠、醇的结构:structure of alcohols 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醇可以看成是 烃分子中的非芳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 生成物。羟基就是醇的官能团。
㈡、醇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alcohols 1、据醇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分为一元醇和多 元醇; 2、在一元醇中,据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 子的类型分为一级醇(伯醇)、二级醇 (仲醇)、三级醇(叔醇)。 3、据烃基的种类分为饱和脂肪醇、不饱和 脂肪醇、饱和脂环醇、不饱和脂环醇、 芳香醇。
CH3CH2OCH3
CH3CH2ONO2 + H2O CH2ONO2 CHONO2 + 3H2O CH2ONO2 硝化甘油
4、脱水反应:elimination of water 一种是分子内脱水形成烯烃 如: CH3CH2OH 一种是分子间脱水 如: CH3CH2OH
140℃ H2SO4 170℃ H2SO4
CH2=CH2 + H2O
CH3CH2OCH2CH3 + H2O
1>、醇在较高温度下(400~800℃)直接加热可以 脱水生成烯烃;AlCl3或H2SO4催化下可以降低脱水 温度。
在强酸催化下醇分子脱水的历程:
快
CH3CH2OH+ H2SO4 + CH3CH2OH2 + H—CH2CH2
慢
+ CH3CH2OH2 + HSO– 4 + CH3CH2+H2O CH2=CH2+H+
CH3CH2CH2CHCH3
OH
(次) 产物也符合扎依采夫规则。 但是,α-H的空间位阻很大,试剂的体积也很 大时,产物也不一定符合扎依采夫规则。
3、共扼碱历程(E1cb) 如:
H—C—C—L – —C—C — L
B–
– —C—C — L Cl F 快 F
C C
+ L–
H—C—C—F Cl F
慢 Cl – Cl—C—C—F Cl Cl F
CH2
CH2CH2 HO OH
5、丙三醇:也叫甘油,可以从生产肥皂的过程 中回收,也可以用丙烯合成。有人用土豆发酵 制得过甘油。
§10.2 消除反应
elimination
消除反应有α-消除、β-消除和γ-消除等;α消除时产生卡宾(Carbene); β-消除产生烯烃。 一、β-消除的历程: β-elimination mechanism 卤代烃脱卤化氢或醇脱水时。都是β-碳上的 氢与离去基一起被消除,这种消除称为β-消除。 β-消除的历程有三种:同时进行(E1)、L先 离去(E2)、H先被夺走(E1cb)
R R—C R
R—C—C—R OH OH
R + H2O
四、醇的制法:preparation of alcohols 1、水解: RX H2O ROH + HX R'OH H+ + RCOOH
RCOOR' + H2O CH2CH=CH2 + H2O B2H6
CH3CHCH3 OH H2O2 OH–
CH3CH=CH2
CH3–C – CH2CH3
+
CH2=C CH2CH3
(次) 符合扎依采夫规则。
2、双分子消除(E2) 碱性试剂B–进攻β-氢原子发生E2消除。
CH3CH2O– +H—CH—CH2—Br CH3 … H… CH—CH2… Br]– [CH3CH2O … CH3 CH3CH2OH+ CH3CH=CH2+Br
除Na外,Mg、Al等也能与醇反应。如:
(CH3) 2CHOH + Al [ (CH3) 2CHO] 3Al + H2
2、与卤化磷(或亚硫酰氯)的反应 with phosphorous trihalides(thionyl chloride) ROH + PX5 ROH + PX3
吡啶
RX + POX3 RX + P(OH) 3 RCl + SO2 ↑+ HCl↑
C6H5 CH3 Br H H C6H5 H CH3
H CH3 C6H5 C6H5 H Br C6H5
E2
C6H5
C6H5 H Br CH3 H C6H5 H C6H5
H CH3 C6H5 Br
C6H5
V=K[CH3CH2CH2Br] [CH3CH2O–] 是二级反应,一步完成。 如果碱(Nu-)进攻α-碳,则进行SN2反应。
如:
CH3
E2 + H—CH—CH2Br SN2
C2H5OH + CH =CH2
CH3
C2H5
O-
E2的取向:
C2H5OK C2H5OH
CH3CH2 CH2O C2H5
CH3CH2CH=CHCH3 (主) CH3CH2CH2CH=CH2
C
CH3
叔醇无a-H,一般不能被氧化,强氧化时断C-C键。
2>、脱氢:
Cu or Ag
RCH2OH
Cu or Ag
CH
RCHO +H2
C O
OH
+H2
6、邻二醇的特有反应: 1>与许多金属离子螯合: CH2OH CHOH CH2OH +Cu(OH)2 CH2O CH O Cu + H2O
CH2OH 甘油铜(降兰色)
2>与硫酸、硝酸的反应。如:
CH3OH + HOSO3H
减压蒸馏
CH3OSO3H +H2O
硫酸氢甲酯
CH3OSO3H
( CH3O) 2SO2 + H2SO4
硫酸二甲酯
CH3CH2OH + ( CH3O) 2SO2 +NaOH CH3CH2OH + HONO2 CH2OH CHOH CH2OH +3 HONO2
烯丙醇、三级醇、二级醇可能是SN1:一级 醇可能是SN2。有些醇与HX作用时常发生重排。 如: CH3 CH3CHCHCH3 OH CH3 CH3CCH2CH3
+ HCl SN1
CH3 CH3CHCHCH3
+
Cl–
CH3 CH3CCH2CH3 Cl
Lucass试剂: 卢卡斯试剂为ZnCl2的浓HCl溶液。与 含六个或六个以下碳原子的醇作用时产 生白色沉淀,生成沉淀的速度是:30>20 >10 。因此,常用来区别含六个碳原子 及以下的伯醇、仲醇、叔醇。
ROH + SOCl2
3、与无机酸作用:reaction with inorganic acids 1>、与HX的反应 ROH + HX 如:C2H5OH + HBr (NaBr + H2SO4) HX的活性是:HI>HBr>HCl 醇的活性 次序是:烯丙醇>30>20>10 RX + H2O C2H5Br + H2O
F
C C
F
E1cb历程较少,只有在β-H的酸性特别强,而 离去基不易离去时才发生E1cb消除。
二、β-消除的立体化学: E1和E1cb消除,即可进行反式消除,也可进行 顺式消除,消除中伴有重排。E2消除一般是反 式消除。
L OH– L – –H2O –L– H OH
H和L处于同侧时,由于L的排斥,OH不易进 攻β–H,所以H与L处于同侧时不消除。如:
CH3 4>、CH3 C CH3 5>、CH3CH2OCH2CH3 6>、CH3OCH2CH2CH3 CH3 7>、CH3OCH CH3 OH
二、物理性质: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lcohols 1、由于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醇的沸点比 分子量相近的烃的沸点高。 2、甲醇、乙醇、丙醇能与水任意互溶;丁醇可 部分溶于水;含碳原子越多,在水中的溶解度 越小。 [介绍R-OH中的亲水基和憎水基] 3、甲醇、乙醇等低级醇和一些无机盐可以形成 结晶醇;结晶醇不溶于有机溶剂而溶于水。
2>、与HIO4反应: 高碘酸试剂: 该试剂与邻二醇作用的产物与AgNO3作用时有白 色沉淀,常用来区别邻二醇与其它醇。
R—CHOH R—CHOH +IO4– RCHO +R'CHO + HIO3 +H2O AgIO3 ↓+HNO3
O C
HIO3 + AgNO3 3>、片呐醇(pinacol)重排 R R
1、单分子消除反应(E1)
慢 H—C—C—L H—C—C + L – +
B–
+ H—C—C 快
C C
+ HB
V=K[
C H—CL ]
是一级反应,分两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