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试》征稿启事
智能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智能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一、智能计算机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当代智能计算机的语义困境——兼论本体论语义学.《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电子测试》.2014年10期.樊丽.杨宏.鱼莹.[5].《智能计算机与应用》征稿启事.《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年3期.[6].关于智能计算机.《集宁师专学报》.2004年3期.刘宝娥.[7].基于deeplearning的语音识别.《电子设计工程》.2015年18期.张炯.陶智勇.[8].《智能计算机与应用》征稿启事.《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年1期.[9].《智能计算机与应用》征稿启事.《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5年4期.[10].基于Excel构建智能计算机考试系统.《信息技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3期.甘伟明.潘东梅.白晓丽.刘兵兵.二、智能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学生身体运动智能计算机情境化测评方法研究.作者:李静.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南京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2].中学生视觉空间智能计算机情境化测评方法的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张丽霞.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南京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3].智能计算机配棉与纱线质量预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作者:袁静.纺织工程天津工业大学2012(学位年度)[4].基于网络的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作者:韩静.计算机应用技术华东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5]HPP体系结构下TCP/IP协议支持的研究与实现.被引次数:1作者:康炜.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7(学位年度)[6]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与智能计算机研究.作者:刘增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3(学位年度)[7]基于角色理论的情绪常识模型及应用研究.作者:叶潇.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华东理工大学2005(学位年度)[8].基于.NET技术的智能计算机考试系统.作者:施长云.软件工程东南大学2015(学位年度)[9]智能计算机网络规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梁伟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中山大学2000(学位年度)[10]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探索与制作.作者:刘常青.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学位年度)三、相关智能计算机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IntelligentComputerAidedInstructionModelingandaMethodtoOptimiz eStudyStrategiesforParallelRobotInstruction.TanD.P.JiS.M.JinM.S.《IEEETransactionson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2]Aparadigmforhandwritingbasedintelligenttutors.Anthony,L.Yang,J.Koedinger,K.R.《Internationaljournalofhumancomputerstudi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1[3]Intelligentautomationofdesignandmanufacturinginmachinetoolsusi nganopenarchitecturemotioncontroller.vanya《JournalofManufacturingSystems》,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4]Anadaptationalgorithmforanintelligentnaturallanguagetutoringsy stem.AnnabelLathamKeeleyCrockettDavidMcLean《Computers&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Feb.[5]GuestEditors''Introduction:IntelligentSystemsforInteractiveEnt ertainment.GorenBarD.MayoraIbarraO.《IEEEintelligentsystems》,被EI收录EI.被SCI 收录SCI.20065[6]GuestEditors'Introduction:IntelligentSystemsforInteractiveEnte rtainment.GorenBarD.MayoraIbarraO.《IEEEintelligentsystems》,被EI收录EI.被SCI 收录SCI.20066[7]DesignofQoSinIntelligentCommunicationEnvironmentsBasedonNeural Network.N.XiongL.T.YangY.YangJ.H.ParkG.Wei 《Wirelesspersonalcommunications:AnInternaionalJournal》,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1[8]CaRINAIntelligentRoboticCar:Architecturaldesignandapplications. LeandroC.FernandesJeffersonR.SouzaGustavoPessinPatrickY.ShinzatoDanie lSalesC aioMendesMarcosPradoRafaelKlaserAndréChavesMagalh?esAlbertoHat aDanielPigattoKalinkaCasteloBrancoValdirGrassiJr.FernandoS.OsorioDeni sF.Wolf《Journalofsystemsarchitectur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4[9]IntheNews.(missing).《IEEEintelligentsystem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1[10]DemonstrationofaSemiAutonomousHybridBrain–MachineInterfaceUsingHumanIntracranialEEG,EyeTracking,andComputerVisi ontoControlaRoboticUpperLimbProsthetic.McMullen,D.P.Hotson,G.Katyal,K.D.Wester,B.A.Fifer,M.S.McGee,T.G.Harri s,A.Johannes,M.S.Vogelstein,R.J.Ravitz,A.D.Anderson,W.S.Thakor,N.V.Cr one,N.E.《IEEEtransactionsonneuralsystemsandrehabilitationengineering:apublic ationoftheIEEEEngineeringinMedicineandBiologySociet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4四、智能计算机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肖南峰.赵跃龙.梅登华.陈琼.张芩,2009第五届全国先进制造装备与机器人技术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年会[7]对我国智能计算机发展战略的认识.汪成为,1994第三届中国人工智能联合学术会议[8]智能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想.周天爵.赵子正,1990第一届中国人工智能联合学术会[9]从基尔福特智力结构模型看未来智能机的发展. 张栋.王利民,1987全国青年计算机工作者学术交流会[10]AI计算机和NC的若干问题的探讨.李为民.张鸿.陈光耦.中国神经网络1991年学术大会。
电子征文大赛策划书3篇

电子征文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电子征文大赛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分享你的故事,传递你的声音”二、活动目的本次电子征文大赛旨在鼓励广大文学爱好者积极创作,分享自己的故事和观点,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为了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对象全体文学爱好者五、活动安排(一)活动准备1. 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确定活动主题、目的、时间、对象和奖项设置等。
3. 制定活动规则和评分标准,确保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
4. 联系相关媒体和合作伙伴,进行活动宣传和推广。
5. 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如奖品、证书、电脑、打印机等。
(二)活动宣传1. 在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场所张贴活动海报,宣传活动的主题、目的、时间、对象和奖项设置等。
2. 在相关网站、论坛、博客等平台发布活动通知和征文启事,吸引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参与。
3. 邀请相关媒体和合作伙伴对活动进行报道和宣传,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征文要求1. 征文内容必须紧扣活动主题,积极向上,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 征文格式要求:为三号黑体,为四号宋体,行距为 25 磅,页边距为 2.5 厘米。
4. 征文截止日期为[具体日期],逾期投稿将不予受理。
(四)征文评审1. 成立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的评审工作。
评审委员会成员由知名作家、学者、编辑等组成。
2. 评审委员会将根据征文的主题、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
3. 评审结果将在相关媒体和平台上公布,同时通知获奖作者参加颁奖典礼。
(五)颁奖典礼1. 颁奖典礼将在[具体时间]举行,届时将邀请相关领导、嘉宾和获奖作者参加。
2. 颁奖典礼上将颁发证书和奖品,同时邀请获奖作者代表发表获奖感言。
3. 颁奖典礼结束后,将组织获奖作者进行文学交流和创作分享活动。
六、活动预算本次活动的总预算为[X]元,具体如下:1. 奖品费用:[X]元2. 证书费用:[X]元3. 宣传费用:[X]元4. 评审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七、注意事项1. 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如发现抄袭或剽窃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
电子征文大赛策划书3篇

电子征文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电子征文大赛策划书一、活动主题“科技与生活”二、活动目的本次电子征文大赛旨在激发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写作能力,展示科技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对象全体学生五、活动组织1. 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名称]2. 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六、活动宣传1. 海报宣传:在学校宣传栏张贴活动海报,宣传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和报名方式。
2. 班级宣传:由学生会成员向各班级发放活动宣传单,宣传活动内容和报名方式。
3. 网络宣传:利用学校官方网站、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活动信息,扩大活动影响力。
七、活动流程(一)前期准备1. 确定活动主题和征文要求。
2. 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3. 设计宣传海报和宣传单,制作宣传视频。
4. 邀请评委,确定评选标准。
5. 准备奖品和证书。
(二)作品征集1. 在学校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征文通知,详细说明征文要求、投稿方式和截止日期。
2. 设立投稿,接收学生的电子稿件。
3. 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筛选,选出符合要求的作品进入复赛。
(三)作品评审1. 组织专家评审团,对进入复赛的作品进行评审。
2. 评审标准包括作品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文学性等方面。
3. 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四)颁奖典礼1. 邀请学校领导、专家评审团和相关教师参加颁奖典礼。
2. 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证书和奖品。
3. 邀请获奖学生代表发表获奖感言,分享创作经验。
4. 组织现场展览,展示优秀作品。
(五)后期宣传1. 在学校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颁奖典礼的新闻稿和获奖作品。
2. 制作活动纪念册,收录优秀作品和活动照片。
八、活动预算1. 宣传费用:海报制作费[X]元,宣传单[X]元,宣传视频制作费[X]元,共计[X]元。
2. 奖品费用:一等奖奖金[X]元,二等奖奖金[X]元,三等奖奖金[X]元,优秀奖奖金[X]元,共计[X]元。
【最新】有关征文启事的范文-优秀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有关征文启事的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征文启事的范文,欢迎阅读。
1、征文启事的范文20xx年已经过去,而留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是美好的回忆。
回忆过去,就是回忆美好的生活。
20xx年农历新春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春节。
春节,是我们记忆里最快乐最难忘的节日,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味已经成为了我们时常回忆和记忆的往事。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记录年味里的感人故事,寻找关于年味的美好回忆,从即日起,共青团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新闻网、青海青年报社、青海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举办201X年“记忆年味”有奖征文活动。
一、主办单位:共青团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新闻网青海青年报社青海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二、征文要求1.本次征文活动以“记忆年味”为主题,内容可以叙述曾经的年味,或者这些年在城市里的年味,或者留在心灵深处的年味。
2.文章要求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内容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较强的可读性。
3.体裁以散文、记叙文、随笔、图片、诗歌为主,散文类字数一般不超过3000字,诗歌不超过30行。
照片为单幅或组照,图片说明必须在150字以上。
本次征文活动评奖图文并茂优先,所以,大家在投稿时尽量图文并茂。
4.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发表、出版均可。
如发现有剽窃、抄袭等情况,一律取消评奖资格。
5、来稿请注明“记忆年味”征文字样,并写清楚投稿人姓名、单位、地址及联系电话。
所有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稿底。
三、评奖及奖项设置征文截稿后,将邀请省内知名作家、评论家、编辑记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相应奖项。
大赛特设一等奖1名,颁发证书和奖品;二等奖5名,颁发证书和奖品,三等奖10名,颁发证书和奖品;优秀奖根据参赛稿件而定,颁发获奖证书。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名表报告模板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实验中心第三届“电协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第三届“电协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XXXXXXXXXXXXX (X 题)【XX 组】2011年11月XX 日1系统方案........................................................................................................................................ . (11)1.1 XXXX 的论证与选择 ........................................................................................................ ........................................................................................................ 11 1.2 XXXX 的论证与选择 ........................................................................................................ ........................................................................................................ 11 1.3 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 .................................................................................................... ................................................................................................... 11 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 11 2.1 XXXX 的分析 ................................................................................................................. .. (11)2.1.1 XXX 2.1.1 XXX ......................................................................................................................... ......................................................................................................................... ......................................................................................................................... 11 2.1.2 XXX 2.1.2 XXX ......................................................................................................................... ......................................................................................................................... ......................................................................................................................... 11 2.1.3 XXX 2.1.3 XXX ......................................................................................................................... ......................................................................................................................... ......................................................................................................................... 11 2.2 XXXX 的计算 .................................................................................................................... .. (11)2.2.1 XXX 2.2.1 XXX ......................................................................................................................... ......................................................................................................................... ......................................................................................................................... 11 2.2.2 XXX 2.2.2 XXX ......................................................................................................................... ......................................................................................................................... ......................................................................................................................... 22 2.2.3 XXX 2.2.3 XXX ......................................................................................................................... ......................................................................................................................... ......................................................................................................................... 22 2.3 XXXX 的计算 .................................................................................................................... .. (22)2.3.1 XXX 2.3.1 XXX ......................................................................................................................... ......................................................................................................................... ......................................................................................................................... 22 2.3.2 XXX 2.3.2 XXX ......................................................................................................................... ......................................................................................................................... ......................................................................................................................... 22 2.3.3 XXX 2.3.3 XXX ......................................................................................................................... ......................................................................................................................... . (22)3电路与程序设计电路与程序设计............................................................................................................................ ........................................................................................................................... 22 3.1电路的设计电路的设计........................................................................................................................ ........................................................................................................................ 22 3.1.1系统总体框图系统总体框图.......................................................................................................... ......................................................................................................... 22 3.1.2 XXXX 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 2 3.1.3 XXXX 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 2 3.1.4电源电源 .......................................................................................................................... ......................................................................................................................... 22 3.2程序的设计程序的设计........................................................................................................................ ........................................................................................................................ 33 3.2.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 ..................................................................................... 33 3.2.2程序流程图程序流程图.............................................................................................................. ............................................................................................................. 33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 33 4.1测试方案测试方案............................................................................................................................. ............................................................................................................................ 33 4.2 测试条件与仪器测试条件与仪器 ................................................................................................................ ............................................................................................................... 33 4.3 测试结果及分析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 4.3.1测试结果(数据) ....................................................................................................... ) ....................................................................................................... 44 4.3.2测试分析与结论测试分析与结论...................................................................................................... ..................................................................................................... 44 附录1:电路原理图:电路原理图........................................................................................................................ ....................................................................................................................... 55 附录2:源程序:源程序................................................................................................................................ . (66)XXXXXXXX (X 题)【XX 组】1系统方案本系统主要由XXX 模块、XXX 模块、XXX 模块、电源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全国各大报社的投稿地址 赚点稿费吧

诚征您与父亲、母亲和其他亲人间的亲情故事,各种细节都可以,不感人的就不要来了。1500字内,第一人称。
4、心理测试:
关于情感方面的测试,800字内。忌网摘,作品需且未在网络上传播过,如系抄袭,则曝光。
5、星星物语:
关于星座情感方面的稿。1000字内。忌网摘,作品需且未在网络上传播过,如系抄袭,则曝光。
(3)名人故事:
有关名人的婚恋、家庭、爱情以及爱心故事。
(4)人世间:
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要求纪实性较强。
(5)两性新视角:
以纪实的手法反应夫妻之间的爱恨纠葛。
(6)xxxx:
描绘当今社会情与法,爱与恨的冲突。
(7)婚恋xx:
(8)xx:
稿酬:
千字二百到三百,好稿上不封顶。稿件一经发表便会在发表后的下个月中旬收到稿费。
如果您有好的稿件,欢迎来稿,一旦稿件采用,我会一如既往地给您寄样报,稿费仍为千字200—300元,稿件篇幅以3000~4000字为佳。
以下为我的联系方式:
电话:010— (兼传真)
版面编辑:
xx投稿邮箱:
gxlworld@
《大连日报》征稿
我是《大连日报》电脑、家电两版。
期待着你能将好稿子直接刻录在我的大脑皮层上,你的稿子是我版面上跃动的音符。
xx早报征稿
东南早报创立“功夫早茶”,就是想让各位在“泡壶早茶”之际,随意侃侃家事、国事、天下事及芝麻小事。“时评”让你对新近发生的新闻热点事件纵说横论。“新锐”欢迎新潮观点、网络文章。如你常常有些生活感悟,哪怕一点点触动也好,不妨给“感悟”写点什么。市井人生,尽情描述一下你生活中的温馨故事,比如你当爸爸的快乐、做妈妈的苦水„„“名家”则以知名作家的视角,讲述生活情怀、人生故事„„还有,特辟漫画一角,欢迎有思想的漫画手来稿。
宣传电子设计大赛测评活动的文案模板

宣传电子设计大赛测评活动的文案模板一、活动名称宣传电子设计大赛测评活动二、活动目的及意义本次活动旨在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和展示的舞台,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真正掌握一门技术,为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主办单位沧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四、承办单位物电系学生会学习部、电子协会五、比赛对象电信11-1班8个学习小组、电信12-1班4个学习小组和电信12-2班2个学习小组必须参加,XX级学生自愿参加。
六、举办时间准备制作阶段:XX年10月7日至11月15日提交产品说明书:XX年11月12日前评比阶段:XX年11月18日至22日七、举办地点准备阶段:电子设计实验室、教室、宿舍等评比:理11教室八、比赛流程策划1、准备阶段:在10月7日至11月15日,各学习小组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每小组设计一项电子产品,题目自选。
每两周召开一次交流会。
2、评比:在11月18日至22日,系里成立评委会对各学习小组设计的电子产品进行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电子产品说明书、设计原理、制作过程说明、电子产品演示等。
九、比赛注意事项1、提前向参赛选手传达本次比赛的相关事项,让选手充分了解本次比赛。
2、负责本次比赛的部门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3、比赛过程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选手的成绩要公正公开。
4、提前和本次比赛的评委沟通,让他们清楚本次比赛的评审标准。
十、奖项设置1、通过评委会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发证书。
2、给获得一等奖的指导老师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电子测试》征稿启事

《电子测试》征稿启事《电子测试》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北京自动测试技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期刊。
以介绍电子技术和测试测量技术为主,秉承一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办刊宗旨,坚持前瞻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编辑方针,为测试测量及自动控制业界的工程师和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了全新可靠的技术与应用和行业资讯。
一、稿件类别论文类稿件 应用于经验类稿件 仪器、器件类稿件二、选题要求测试测量的基础理论、电参数测量、信号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仪器仪表技术、嵌入式技术、通讯技术、DSP、EMC/EMI测试、纳米测试、虚拟仪器技术、基于总线的测试、集成电路测试、在线测试与故障诊断、计算机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软件工程、网络技术、可编程器件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微处理器应用,以及测试测量技术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医疗、智能家电和汽车电子、绿色制造及检测技术、高清晰视频和光电显示、标准认证及可靠性分析、半导体测试技术、通用测试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三、稿件规范要求1.论文由中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单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3~8个)\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的英文表达\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课题基金类别及编号等部分组成。
2.论文题目不宜过长,不能超过20字,应使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论文的中心内容。
论文题目应尽量避免使用公式、符号、简称、缩写等,英文标题不得以The、And、An和A开头。
论文内容字数控制在5000字左右(包括图、表)。
3.作者单位应写可以对外公开的全称,并加邮政编码;若几位作者的单位或地址不同,应在作者姓名后用上标注明。
4.摘要既应概括全文,又要简明扼要,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或背景(说清文章主要解决的问题)、所用方法(说清工作过程及使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研究结果或结论(说清社会和经济效益,指出应用范围及情况)等。
中英文摘要均应在200字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 在参考文献后附 1 0 0 字 以内的作者简介 。 l 3 .来稿不得涉及 国家机 密。由此产生 的一切 后果 由作 者及所属单位承担 。 1 4 .稿件不论 录用与否 ,一律不退 稿 。来稿必须 写明详细 地址 ( 邮政编码 ) 及联 系人的 电话号码 、 电子信箱 等。 l 5 .稿件一经本刊刊出 ,本 刊享有版权 。 l 6 .投稿方式 :来稿一律采用 电子邮件方式 ,投 稿信 箱 :e d @t e s t 1 6 9 . t o m d z c s z z s s @1 6 3 . t o m
[ 文献 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 ”;
引用联机网上数据库 [ D B / O L ] 、网上期 刊[ J — OL 】 、网上 电子公告 [ E B / O L ] 、光盘图书[ M/ C D] 等 电子文 献 ,内容 应注明 “ 作 者名. 电子文 献题名 【 电子文献 及载体类 型标识】 . 电子文献 的 出处或可 获得地址 , 发表或更新 日期/ 引用 日期 ” ;
《 电子测试 》征稿启事
《电子 测试 》是北 京市 科学 技术研 究 院主管 ,北 京 自动测试技 术研 究所 主办 的国 内外公 开发行 的
中国统 计源期刊 。以介绍最新 电子技术和 测试测量 技术为主 ,秉承 一贯 的专业 性和权威性 的办刊宗 旨, 坚持前 瞻性 、技术性 和实用 性的编辑方 针 ,为测试 测量及 自动控制 业界 的工 程师 和技术研发 人员提供 了 全新可 靠的技术 与应 用和行 业资讯 。 《电子测试 》创刊于1 9 8 7 年 ,见证 了中国 电子 测试测量业 的发 展历
与故障诊断 、计算机 在测控 系统 中的应用 、图形 图像处理 技术 、软件 工程 、网络 技术 、可编程器 件在测 控 系统 中的应用 、微处 理器应 用 ,以及测 试测量技术在 航空航天 、机 械 电子 、医疗 、智能 家电和汽车 电 子 、绿色制 造及检测技术 、高清 晰视频和光 电显示 、标准 认证及可靠性 分析 、半 导体 测试技术 、通用测
7 }
7 .结论应是整个研 究过程 的一个 总结 ,同时应 指明该 项研 究的实用价值 。
8 .文中图表应有 自明性 , 且随文出现 ,以用V i s i o , M A T L A B , L a b V I E W等软件绘制生成并直接剪贴
到 Wo r d 文 件 中的矢量 图为佳 ,图中的文 字须标注清楚 ,对其 中的英文及缩 写须做 中文注释 ,表格采用三
线表。
9 .文 中使 用的名词术语 、符号 、计量单位要前 后一致 ,符合 国家有关标准 ( S I 单位 )。 1 0 .文 中引用 的参考文献 ( 要求至少8 条) 应是正式 出版 的期 刊 、图书 、会议论文集 ,以及博士硕士 论 文 等 。参考文献按文 中出现 的先后 次序排序 ,并在正文 引用处用上标标 明序号 。不 同类型 的参 考文献标 注格式 为 ( 详见 中国G B 7 7 1 4 —8 7《 文 后参考文献著 录规 则 》 ): 引用期刊 ,格式为 “ 作者名.文 献题名f J ] .期刊名 ,年 ,卷 ( 期 ):起止页码” ; 引用 专著 [ M ]、论文集 [ C]、学位论 文 [ D]、报告 [ R],内容应 注 明 “ 作者 名.文 献题 名
试技术 等领域的应用等方 面的研 究论文 。 三 、稿件规范要 求
1 .论文 由中文题名\ 作 者姓名及单 位\ 中文摘要 \ 中文关键词 ( 3  ̄ 8 个 )\ 英文题 名\ 作者姓 名 ( 汉语拼 音) \ 作 者单位 的英文表 达\ 英文摘要\ 英文 关键词\ 引言\ 正文\ 结论\ 参考文 献和作者简介\ 课题基 金类别及编 号等 部分 组成 。
4 .摘 要既 应 概括 全文 ,又要 简 明扼要 , 内容 一般 包括研 究 目的或背 景 ( 说 清文 章主要 解 决 的问 题 )、所 用方法 ( 说清工作 过程及使 用的主要设备 和仪 器 )、研 究结果或结论 ( 说清社会 和经济效益 ,
指出应用范围及情况 ) 等。中英文摘要均应在2 0 0 字左右。另外 , 英文摘要不应是中文摘要的简单翻译 ,
程 。如何为国际和国内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掌握先进的测试测量技术一直以来深受测试测量领域
工程师 和研 究者 的关注 ,而 为他们搭建 沟通行业信息 的平台 ,开创学术交流 的广阔空间则正是 《 电子测
试 》创刊以来的核心使命 。众多科研院所 、大专院校 的科研 精英和 国内从事微 电的读者群。
一
、
稿件 类别
1 . 综述类 稿件
3 . 应用于经验类 稿件
2 . 论文类稿件
4 . 仪器 、器件类 稿件
二 、选题要求 测试测 量的基础 理论 、电参数测 量 、信号检 测技术 、传感 器技术 、仪 器仪表技术 、嵌 入式技术 、通 讯技 术 、DS P 、E MC / E MI  ̄ ] J 试 、纳米 测试 、虚 拟仪器技术 、基于总线 的测 试 、集成 电路测 试 、在线测试
2 .论文题 目 不宜过长 ,不能超过2 0 字, 应使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论文的中心内容。论文题 目应尽 量避免使用公式、符号、简称 、 缩写等,英文标题不得以T h e 、A n d 、A n 和A 开头。论文内容字数控制在
6 0 0 0 字左右 ( 包括 图、表 ) 。 3 .作 者单位应写可 以对外公开 的全 称 ,并加邮政编码 ;若几位作者 的单位或地址 不同 ,应在 作者姓 名后用上标注 明。
应 符合国外读者 的语 言习惯 。 5 .引言应简 明扼要 ,包括三方面 内容 :目的 、意义及产生背景 。 6 .正文 :正文部 分必须包 括 问题 的提 出 、解决方 法 、实 验结果及 结论等 内容 。严 禁抄袭 。文章章 节 的编 号应采 用阿拉 伯数字 分级编 写 ,即一级标题 的编号 为1 ,2 …… ;二级 标题 的编号 为1 . 1 ,1 . 2 …… 2 . 1 ,2 . 2 …… ;三级标题 的编号为1 . 1 . 1 ,1 . 1 . 2 ……如此 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