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制度在输血护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
是指在进行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在接受血液制品和进行输血操作前后开展一系列核对工作,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该制度的目的是避免输血错误、混淆或交叉感染等风险,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输血查对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患者核对: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血液制品的接受者与患者身份相符。

2. 血液制品核对:医务人员需要核对血液制品的标签、血型、有效期等信息,确保所使用的血液制品正确无误。

3. 核对血型:在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血型与所使用的血液制品血型是否匹配,避免发生血型不合符的输血事故。

4. 核对配血单:配血单是指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血型、抗体筛查结果等,确定所需血液制品种类和血袋编号的清单。

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核对配血单的详细信息,确保无误。

5. 输血签名: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签名,确认患者的知情同意和接受输血的决定。

6. 输血监测: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反应的情况,及时处理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通过输血查对制度,可以有效防止输血错误和感染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同时,医务人员在执行输血查对制度时也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护理查对制度最新

护理查对制度最新

护理查对制度最新护理查对制度是一套旨在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医疗差错的重要措施。

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每一位护士职责所在。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查对制度的内容、执行方法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一、护理查对制度的内容1. 医嘱查对制度:护士在转抄和处理医嘱后,应每班进行查对并签全名。

对于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在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经双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并暂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2.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输液前查、服药、注射、输液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有效期。

3. 处置查对制度:在进行各种处置前,必须核对患者身份、医嘱、药品等信息,确保无误。

4. 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前,必须进行三查八对,确保输血安全。

三查: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

八对:对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输血量、输血速度、输血时间、过敏史。

5. 器械和物品查对制度:在使用器械和物品前,必须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标签是否清晰,是否在有效期内。

6. 病历查对制度:护士在处理病历时,应每班进行查对,确保病历资料的准确性。

二、护理查对制度的执行方法1. 严格执行查对流程: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首先要核对患者身份,确保操作对象正确。

然后,查对医嘱,确保执行的医嘱准确无误。

最后,查对药品和器械,确保使用的药品和器械符合要求。

2. 加强护士培训:对新入职护士进行系统的查对制度培训,提高其对查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确保每位护士都能熟练掌握查对流程。

3. 制定完善的查对制度: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查对制度,明确查对内容、查对时间、查对人员等,确保查对制度的可操作性。

4. 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医院应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管理,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护理安全。

2 输血查对制度

2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为保证患者用血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在输血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及两人查对制度。

1、护士接到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门急诊、诊断和输血诊疗同意书。

贴在试管上的条形码标签,必须填写患者的姓名、床号、病区。

2、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者的床旁,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执行者、核对者在输血申请单反面签全名。

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

3、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由护理人员或专门的人员同时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血库工作人员在接收病人标本时,应查对标本姓名、年龄、病室、性别、床号、住院号、日期、血型核对无误后,才能接收标本进行试验。

5、交差配血时所用的血标本应在48小时以内,检查有无溶血、污染等,两人工作时要求“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必须重新复查一次并记录。

6、配血合格后,根据病情需要及医嘱,由护理人员或专门的人员到血库取血。

7、取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病区/门急诊、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交叉试验结果,及血液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后取回。

8、输血前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按照“三查九对”标准,严格查对输血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同时在输血单上签上输血时间及执行者、核对者的全名。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9、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如遇特殊情况,未能按时输血,应及时与血库联系,不能将血放入病区普通冰箱内。

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10、输血时,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与值班医生)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单相符,再次核对血型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观察2-3分钟后离开。

防范ICU护理输血安全差错中护理查对制度的应用分析

防范ICU护理输血安全差错中护理查对制度的应用分析

防范ICU护理输血安全差错中护理查对制度的应用分析目的研究并分析防范ICU护理输血安全差错中护理查对制度的应用。

方法对我院ICU科室护理人员48名进行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科室中输血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护理人员对输血安全的认知程度、在安全输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将过去1年内出现的输血护理差错的原因进行总结,针对相关问题及不足进行培训,观察培训之后1年内ICU护理输血时查对制度的执行率、输血安全中的出错率及处理。

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输血时三查八对制度的执行率明显高于培训前的执行率37.50%,且培训后输血安全中的出错率明显低于去培训前的出错率31.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一个健全完善的护理查对制度,有利于减少ICU护理输血工作中的错误,降低了病人在输血过程中出现危险的可能性,使患者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减少了出现纠纷的可能,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ICU;输血安全;护理查对制度ICU即重症监护室,在ICU病房的基本都是一些重症患者,很多患者需要进行输血治疗,但是大多数患者病情危重,处于昏迷状态,丧失了语言能力[1]。

这时,护理人员安全规范的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很多护理人员对此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输血时没有严格进行查对制度,导致出现差错,严重者可以引发医疗纠纷[2]。

由于现在医学的不断进步,输血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更多客观科学的理念不断更新。

因此,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更好的保障患者的安全,我们必须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增加护理工作人员对于安全输血的认识和了解,及时关注这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学习更多知识,并严格执行护理工作中的三查八对制度,对输血安全中的护理进行严格把关[3]。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48例护理人员的调查研究及培训,发现护理查对制度对于防范ICU护理输血安全差错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ICU科室护理人员48例,均为女性,年龄21~42岁,平均(32.6±2.2)岁,工作时间1~22年,平均工作时间(8.6±3.5)年。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对献血者的血液和受血者的身份进行核对的一种医疗安全措施。

其目的是确保受血者获得的血液来自合适的献血者,同时避免因输错血而引发的医疗事故。

下面将对输血查对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在输血前,医务人员应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身份核查。

核查过程包括检查献血者的身份证件、采集指纹、拍照等方式。

通过这些核查,可以确保献血者的身份真实可靠,避免因身份错误导致输错血的情况发生。

其次,在采集献血者的血液时,应将其采集的血样标本与其身份信息进行一一对应,并进行正确的标记。

这一步骤可以防止血液标本错位,确保血样的溯源能力,为后续输血做好准备工作。

在输血时,医务人员应根据献血者提供的血型及血品需求,核对所使用的血制品与献血者的血型相符。

在核对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核对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与献血者血型不符的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避免输错血造成的严重后果。

另外,在输血前,还应对受血者进行必要的血型鉴定。

这是为了确保献血者的血型与受血者的血型相匹配,避免因血型不合而引发输错血的风险。

在血型鉴定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在输血后,医务人员应对输血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输血时间、输血量、输血品种、输血速度等。

这些记录可以为后续的输血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也是对输血过程进行质控的重要手段。

同时,对于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感染等,也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输血查对制度在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严格的身份核查、血液标本对应、血型核对等措施,可以确保受血者获得的血液来自合适的献血者,并避免因输错血而引发的医疗事故。

此外,在输血前后的记录和质控工作也是保障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

所以,在医疗实践中,必须严格按照输血查对制度的规定操作,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可靠。

输血查对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输血查对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输血查对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引言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治疗和手术操作中。

而输血查对制度则是确保输血过程中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本文将探讨输血查对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输血查对制度的定义和原理输血查对制度是指在进行输血操作前,通过核对患者身份、输血标本和输血品种等关键信息,确保输血过程中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该制度一般由多个环节组成,包括患者身份确认、输血标本核对、输血品种核对等。

输血查对制度的原理是通过多道核对环节,防止输血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血、错量或错人等失误。

其中,患者身份确认是首要环节,通过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性别等信息,确保输血操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输血标本核对环节主要是核对血液样本的标签和血型信息,防止输血过程中的错血现象。

输血品种核对环节则是确保输血产品与医嘱一致,防止输血品种的错误使用。

输血查对制度在医疗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输血安全输血操作是一种高风险的医疗技术,任何一步操作失误都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而输血查对制度的存在则能够大大减少人为疏忽和错误操作带来的风险,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通过患者身份确认、输血标本核对和输血品种核对等环节,能够有效防止错血、错量等问题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输血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操作,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医护人员的配合。

而输血查对制度的存在,则能够促使医护人员更加重视输血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在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反复核对关键信息,避免疏忽和马虎。

这种规范化的操作能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操作失误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增强医患沟通输血查对制度在医患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在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多次确认和沟通,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种密切的沟通能够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减少误解和纠纷的发生。

同时,患者也能够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态度和责任心,增加对医疗团队的信任和依赖。

输血科查对制度

输血科查对制度

输血科查对制度引言概述:输血科查对制度是指在输血科医疗机构中,进行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

查对制度是指在输血过程中,通过核对患者信息、血液产品信息以及输血操作等环节,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输血科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性1.1 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在输血前,查对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以确保输血操作对象的准确性。

1.2 核对患者过敏史和疾病史查对制度还要求医务人员核对患者的过敏史和疾病史,以避免输血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事件。

1.3 核对患者血型和血型抗体输血前,查对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核对患者的血型和血型抗体,以确保输血血液产品的匹配性,避免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等问题。

二、保证血液产品的准确性2.1 核对血液产品标签查对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核对血液产品的标签,包括血袋标签、血型标签、有效期等,以确保使用的血液产品符合患者需求。

2.2 核对血液产品的配型信息在输血过程中,查对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核对血液产品的配型信息,包括ABO 血型、Rh血型等,以确保血液产品与患者血型的匹配性。

2.3 核对血液产品的保存条件查对制度还要求医务人员核对血液产品的保存条件,包括温度、过期日期等,以确保血液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三、保障输血操作的准确性3.1 核对输血操作流程查对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核对输血操作流程,包括输血前的准备工作、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等,以确保输血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2 核对输血设备和器材在输血过程中,查对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核对输血设备和器材,包括输血针头、输液管路等,以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3.3 核对输血速度和输血剂量查对制度还要求医务人员核对输血速度和输血剂量,以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输血过快或过量引发的不良反应。

四、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4.1 核对输血前的预防措施查对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核对输血前的预防措施,包括预防感染的措施、预防输血反应的措施等,以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输血查对制度及注意事项

临床输血查对制度及注意事项

临床输血查对制度及注意事项一抽取血标本查对制度1.确定输血治疗后,护士核对医嘱、采血管条码及患者信息,确保信息无误。

2.护理人员持“血性报告单”‘’采血管‘’执行标本采集任务。

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诊断,如信息有误,应及时与医师重新核对。

3.标本采集后,必须在离开患者床边之前再次核对,确定化验单、试管标签与患者信息相符,确保条形码粘贴牢固、无污损。

二、血样采集与送检注意事项1.一名护士一次不得采取两名及以上患者的配血标本。

2.采集血标本时,不准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以免血液稀释,降低抗体滴度引起配血错误。

采集血液后注意拔下针头后再将血液注入试管,以防溶血。

3.配血标本采集后,由门、急诊、病区护理人员或指定专门负责人员,将受血者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合格后输血科保存备用。

三、取、送血查对制度1.由护士(医务人员)持“取血单”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时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发放记录单”与血袋标签信息是否相符,血液外观质量有无异常等。

血袋应用无菌巾包裹放入专业容器内转运,严禁裸手血袋转运。

2.血液送达病房后,与值班护士交接内容:’发血记录单‘、血液品种、数量、血型、病区、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年龄,确认血袋外观完好无损。

四、输血治疗过程中查对制度1.输血治疗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对“发放记录单”与“血袋标签”各项信息进行核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确认“发血记录单”与血袋标签信息相符。

2.检查血袋外观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护士执行输血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一、风险1.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找错人2.拿错血(同一病区在同一天有2名以上患者需要输血时)3.血液在室温下放置太久,导致细菌污染或某些成分丧失功能4.血液成分的输注方法不当,使其疗效大为降低5.出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二、过程控制措施1.制定并执行《护士执行输血管理制度》2.加强输血患者的检测,认真做好护理记录三、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及血液颜色,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护理程序输入血液 。
1 输 血 前 准 备
护 士接 到 输 血 医嘱 后 , 先 查 看 病 人 是 否 签 署 了输 血 同 意 首
3 输 血观 察
输 血 宜 先 慢 后 快 , 血 初 1 i 速 度 为 2 mL m i 3 输 5 m n, / n~
书 , 是 双 方 法 律 义 务 中 的 一 种 表 现 形 式 。 向 病 人 介 绍 输 血 前 这
mI mi n。随 后 1 m~3 n巡视 一 次 , 察 输 血 是 否 通 畅 , / 5mi 0mi 观
抗 体 ( ni A t—HI 、 毒 和 乙型 肝 炎 五 项 , 择 相 应 的 采 血 试 V) 梅 选
管 , 一 写 上 科 室名 称 、 人床 号 、 名 、 院 号 , 到 标 记 清 楚 , 逐 病 姓 住 做 字迹 清晰 、 目 了然 。 备 齐用 物 , 治 疗 盘 到 病人 床 单 位 。 先 至 一 携 床 尾 , 看床 尾 卡 片上 病 人 的 床 号 、 名 , 否 与 血 液 交 叉 配 血 查 姓 是 单 上病 人 床 号 、 名 相 符 , 误 , 到 床 边 和 病 人 本 人 以 一 问 一 姓 无 再 答 形 式核 对 床 号 、 名 。如 护 士 问 : 你 是 几 床 ? 叫 什 么 名 字 ? 姓 “ ”
的影响作用 。
4 小 结
E ] 肖水源, 3 杨底 森. 会支 持对身 心健康 的影响 E ] 中国心理 卫生 社 J.
杂 , 97 1 14 18 , :8 .
[] 汪向东, 4 王希林 , 马弘. 心理卫生评 定量表 手册[ ] 中国心理卫生 J.
杂 志 , 9 9 1 ( 刊) 1 2—1 4 1 7 3 . 】9,3增 :2 2 ; 2 —1 1
( 稿 日期 :0 8 3—2 ; 回 日期 ;0 8—1 —3 ) 收 2 0 一O 8修 20 2 1 ( 文 编辑 赵 娜 ) 本
E ] 张 雨 新 , 新 . 学 生 应 对 策 略 的 适 应 性 和 身 心 症 状 [ ] 心 理 学 z 方 大 J.
报 ,9 0 2 ;1 . 1 9 ,2 2 7
[] 韩莲英. 6 传染 病住 院病人社 会支 持状况 凋查分 析[ ] 家庭 护 士, J.
2 0 5( C) 6 0 7, 7 : .
作者 简 介
院。
谢 雪 华 ( 9 4 ) 女 , 主 任 护 师 , 科 , 作 单 位 :6 0 0 16 , 副 本 工 340 ,
福 建 省 龙 岩 市 中医 院 ; 淑 珍 工 作 单 位 :6 0 0 福 建 省 龙 岩 市 第 三 医 黄 340 ,
的 语 言 、 练 的技 能 , 真 负责 的 态度 以及 情 感 的 感 染 力调 动 病 熟 认
人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病人 共 同参 与 输 血 过 程 , 使 以达 到 输 血 护 理 的 最 佳 效 果 。护 士 应 留 下 观 察 病 人 5 ri 1 i。 如 病 人 无 不 n 5r n a a 良反 应 , 据 病 人 实 际 情 况 调 节 输 血 速 度 为 5 mL mi ~ 1 根 / n 0

经验 荤

查 对制 度 在输 血 护理 中的 应 用
冯春 燕
输 血作 为 一 种 特 殊 的 治 疗 手 段 , 挽 救 病 人 生命 有 着 特 殊 对
的 功 能[ , 是 临 床 护 理 中 常见 的一 项技 术操 作 , 抢 救 和 治 疗 也 在 病 人 中起 着 重要 的作 用 。 护理 查 对 制 度 是 临 床 护 理 工 作 的 核 心 制 度 。我 科 严 格 执 行 输 血 查 对 制 度 , 临床 效 果 甚 好 。 现 介 绍 如
[] 姜 小 鹰 . 5 护理 管 理 学 E . 海 : 海 科 学 教 育 出 版 社 ,0 1 15— M] 上 上 2 0 :6
1 6 6.
本 调 查 表 明 , 多 酒 依 赖 病 人 的 家 庭 存 在 这 样 或 那 样 的 问 许 题 , 其 是 表 现 在 夫 妻 关 系 上 , 以 加 强 家 庭 治 疗 , 强 对 其 , 与 国 内外 各 种 治 疗 这 护 理 中强 调 家 庭 的介 入 是 一致 的 ’ 。
查 血 的 目的 , 据 血 液 交叉 配合 试 验 和输 血 前 5项 检 查 , 谷 丙 根 即
mI mi , 意 运 用 临 床 理 论 和 专 科 知 识 , 合 判 断 。通 过 良好 n注 / 综
转 氨 酶 ( T) 丙型 肝 炎 抗 体 ( t —HC 、 免 疫 缺 陷 病 毒 AL 、 An i V) 人
参 考文 献 :
E ] Ho s S L n i KD, 1 ueJ , a ds Umb ro S c leain n el [ ] es nD. oi l o sa dhat J . ar t h
S in e 1 8 2 1: 4 c e c , 9 8, 4 6 0—5 45

28 ・ 2
CHI NES E NURS NG I RES EARCH J n ay 2 0 1 2 . C a u r 0 9 Vo . 3 No 1
( 酗酒 ) 如 。这 是 酒 依 赖 者 复 发 最 重 要 的原 因 。在 临床 诊 治 过 程 中, 临床 医生 除注 重戒 断 后 的 综 合 治 疗 ( 括 心 理 治 疗 ) 广 泛 包 和 的宣 传 与 教 育 , 时必 须 重 视 护 理 训 练 对 社 会 支 持 和 应 对 方 式 同
下 。
士 ) 行 输 血 前核 对 , 行 十 对 程 序 , 进 履 最后 2名 护 士 携 带 病 人 病
历 、 血 单 及 血 液 交 叉 配血 报 告 单 , 治 疗 盘 到 病 人 床 单 位 , 输 携 核 对 床 号 、 名 后 , 并 排 站 立 于病 人 一 侧 , 分 别站 立 于病 人 左 姓 或 或 右 两 侧 , 行 输 血 前 床 边 两人 核 对 程 序 。有 文 献 报 道 , 边核 履 ]床 对环节失败 , 占所 有 输 血 操 作 程 序 错 误 的 2 % 。 对 毕 , 照 输 5 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