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扬州
扬州环境治理计划方案

扬州环境治理计划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扬州市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扬州环境治理计划方案。
本方案旨在全面分析扬州市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2. 环境问题分析2.1 大气污染扬州市的工业发展和交通运输带来了大量的废气排放,尤其是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2.2 水污染扬州市的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废水排放和非法倾倒造成了河流和湖泊的水质严重下降,影响了水生态系统和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2.3 垃圾处理扬州市的垃圾处理存在着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
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率低,导致垃圾填埋场的容量快速满足。
2.4 生态破坏城市扩张和农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土地开发和植被破坏,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丧失了平衡。
这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 环境治理方案为了解决扬州市的环境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环境治理方案:3.1 大气污染治理3.1.1 加强工业排放控制。
对于高污染企业,要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推行新的污染物减排技术。
同时,加大对污染源的监测和执法力度,对超标企业进行处罚。
3.1.2 提升交通尾气治理水平。
通过推广新能源车辆和车辆尾气净化设备,减少尾气排放的污染物。
3.1.3 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与邻近城市建立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3.2 水污染治理3.2.1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
对于涉及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严格执行废水排放标准,加大监测力度,强化执法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使用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3.2.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农业面源污染。
3.2.3 完善水体监测和管理体系。
建立水污染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3.3 垃圾处理3.3.1 推行分类投放制度。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自然生态的宝库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自然生态的宝库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处自然生态的宝库。
该湿地公园是由瘦西湖河道扩建而成的,占地面积约为1200亩,是扬州市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湿地公园之一。
这个湿地公园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动植物群落,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下面将对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的自然生态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湿地的地理环境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位于瘦西湖大堤旁,是城市与自然之间的交融之地。
它的主体是瘦西湖主体的支流河道,湿地内部分为多个湖泊和湿地,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里有大片的红树林、芦苇湖、水生植物区等多种生态环境。
湖泊间交错着小岛,小岛上分布着各种奇特的动植物,形成了湖泊与岛屿交错的独特景观。
第二部分:湿地的植被群落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植被群落,包括湿地生态系统里的典型植物,如红树林、芦苇、白莲等。
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独特景观,树冠广阔,树干有坚硬的根系,可以适应淹没和泥沙的环境。
它在湿地中起到了保护作用,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芦苇也是湿地公园中常见的植物,它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也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第三部分:湿地的动物群落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是许多珍稀动物的家园,这里生活着众多的鱼类、鸟类以及其他水生动物。
湿地的水域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许多稀有的鱼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此外,湿地的丰富植被也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每年的迁徙季节,成百上千的候鸟会到湿地公园中栖息或停歇,形成了壮观的候鸟迁徙景象。
除了候鸟外,湿地还常见一些稀有鸟类的踪迹,如黑鹳、鸳鸯、白鹭等。
第四部分:湿地的生态系统价值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保护区,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脆弱、最容易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能调节气候、净化水质,还能保护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而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它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氧气,还能吸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的生态之美

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的生态之美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个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独特旅游目的地。
作为江苏省内最大的湿地公园之一,瘦西湖湿地公园以其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优美的水景、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而闻名。
瘦西湖湿地公园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水系纵横交错,湖泊、河流、水渠等水域构成了大片湿地区域,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这片湿地拥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如芦苇、香蒲、菖蒲等,这些植被的存在为湿地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维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在扬州瘦西湖湿地公园,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珍稀濒危的鸟类,如丹顶鹤、白鹭、黑天鹅等。
这些鸟类在湿地公园寻找食物、休憩栖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鸟类天堂。
尤其是每年的春秋季节,候鸟迁徙期间,瘦西湖湿地公园成为了无数候鸟的栖息地和栖身地。
在这个时候,公园的湖面上聚集着成千上万只候鸟,形成了壮丽的候鸟飞翔画面。
这一景象吸引了许多鸟类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和捕捉这难得的风景瞬间。
除了候鸟,瘦西湖湿地公园还栖息着众多稀有的水生动物和陆地动物。
游客可以通过观察台和观鸟屋近距离观察到红蓝鲤鱼、鲢鱼、泥鳅等生活在湖泊中的鱼类。
此外,湖泊边的沼泽地也是各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的家园,如青蛙、水蛇、水鼠等。
在公园内的走廊和小径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野生动物的踪迹,比如松鼠、野兔、麻雀等。
这些生物的共存和繁衍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循环。
瘦西湖湿地公园不仅有丰富的生态景观,还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
公园内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庙宇、古塔和传统园林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瘦西湖古塔,这座古塔建于明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之一。
登上古塔,可以俯瞰整个湿地公园的美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陶醉其中。
此外,公园内还有一些传统建筑和园林,如水榭、亭台、假山等,这些建筑与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自然生态的美,还可以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扬州

扬州之行建设精致、生态、宜居、秀美的大扬州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节点城市。
向南接纳苏南、上海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作为开发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苏北门户”之称。
扬州有2500年文字可考的历史,古名:维扬、广陵。
自古就有许多优秀的诗篇来歌咏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等,而今日的扬州被评为“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
为了探讨未来城市环保和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1日踏上了去往扬州实践的路程。
我们实践的第一站是扬州市市政建设处。
市政建设处是扬州市建设局下属的事业单位,该处成立于2003年9月,受扬州市建设局委托,主要行施城市道路、桥梁、排水、广场、绿化、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业主职能,在扬州市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建设精致、生态、宜居、秀美的大扬州,扬州市市政建设处于4月23日提出了“十二五”规划。
我们一同走进会议室,听余郁总工为我们解读“十二五”规划的具体内容。
十二五规划以“精致扬州、生态扬州、宜居扬州、秀美扬州”为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核心,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彰显特色”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着力提高建设水平,建设更加精致、更加生态、更加宜居、更具实力、魅力和吸引力的大扬州。
经余郁总工介绍,我们获知“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指标以及重点任务:1、加快路网建设,构建“一体两翼”。
2、精心保护古城,彰显城市特色。
3、加快新区建设,提升城市形象。
4、优化改造旧城,改善城市面貌。
5、加强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6、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
7、推进民生项目,提升生活品质。
扬州瘦西湖湿地探险

扬州瘦西湖湿地探险扬州,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拥有许多风景绝佳的地方,其中以瘦西湖湿地最为著名。
瘦西湖湿地位于扬州市区西北部,是扬州市重点保护的生态湿地,也是广大游客探险的热门目的地。
瘦西湖湿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
湿地面积达2800多亩,覆盖了湿地森林、芦苇沼泽、湖泊、河流等多种生态类型。
在这片湿地中,各类水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一到瘦西湖湿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湿地森林。
森林中的树木葱郁繁茂,不仅给人一种林荫的凉爽感觉,还为湿地生态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鸟鸣声穿过树林的回响,远离城市的喧嚣。
沿着小径向前行,很快就会来到芦苇沼泽的边缘。
芦苇沼泽是瘦西湖湿地最具特色的地方之一,被誉为“东方香格里拉”。
这里生长着茂密的芦苇,高高耸立,如绿色的屏障一般。
芦苇丛中时常可以看到野生动物的身影,如野鸭、鱼虾等。
湿地内的湖泊如镜面般湛蓝,倒映着碧绿的山水和浮动的云朵。
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嬉戏,游客们沿着湖边散步,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湖泊的两岸是青山绿树,山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瘦西湖湿地还有一条名为“红色记忆”的河流。
这条河流曾亲历了中国革命的洪流,在这里,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都发生过。
如今,河边修建了一条风景步道,供游客散步游览。
漫步在河边,你可以看到一块块纪念碑,记录着那段不朽的历史,让人不禁沉思。
除了欣赏湿地的美景,瘦西湖湿地还有许多探险项目等待游客的探索。
比如乘坐竹筏漂流,顺流而下,感受水波起伏的刺激;还可以体验划船、泛舟等水上运动,领略水上乐趣;如果有勇气,还可以尝试攀爬湿地丛林中的悬崖峭壁,体验刺激的登山之旅。
瘦西湖湿地不仅是一片美丽的自然风景区,也是一座生态教育基地。
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自然风光,还可以学习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增长环保意识。
湿地管理部门还会定期组织举办有关湿地保护的讲座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扬州可持续发展生态市能力建设构想(一)

加强 对生态示 范 区建 设工 作的组织
领 导 , 扬 州 市 生 态 建 设 委 员会 领 导 下强 在 化 扬 州市 及 各 县 ( ) 创 建 全 国 生 态示 市 区
范 区建 设领 导 小 组 的 职 能 , 期 召 开有 关 定 部 门协 调 会 , 别 是 要 明确 该 领 导 小组 办 特
括 制 定 地 方 实施 国 家 有 关 法 律 、 规 的 具 法
体 办 法 , 之 纳 ^ 涪 浩 轨 道 , 确 保 规 划 将 以
会 ,委 员 会 成 员 田相 关 部 门 领 导 组 成 , 统
一
制度 . 农 村 环境 和 自然 环 境质 量制 定 量 对
化 指标 , 年 评 定 . 每
发 展 方 案 建 立过 程 中 的可 持 续 发 展 影 响 评 价 和 政 府 现 时 补 贴 政 策 的 可持 续 发 展
影响评价等 :
在 完 善 机构 体 制 的 前 提 下 , 强 行 政 加
执 法程 序 立 法 步伐 。 行 政 执 法 手 段 方 面 在 ^ 行 _ 强 制执 行 手 段 行 政执 法 程序 的 虫
的具体和 E常管理。 l 当生态建 设工作 出现
了某 些 关 系 需要 理顺 . 及 出 现 了某 些 利 益 矛盾 时, 由政 府 加 强 协 调 和 沟 通 衡 平 各 方 面 的关 系 。 1 . 地 方 机 构 建 设 6
七 、建 立 自然 资 源 价 格 管 理 制 度 . 随 着 向 市 场 经 济过 渡 , 逐 步 把各 种 资源 投 要 人 商 品 市 场 , 靠 价 值 规律 和供 求 关 系来 依 调整资源价格 .
是 地 方 决 策 、 理 、 济 、 境 、 技 等 诸 多 方 面 管 经 环 科 的 能 力 建设 。这 里结 台 扬 州 生态 市 建 设 的 陪况 . 从 法 规 体 制 与 政 策 、 技 发 展 、 力 资 源 、 资 科 人 融
千年水系 生态扬州09.5

整治千年水系营造生态扬州——扬州城市水环境生态化修复、保护和利用(2009年5月9日)一、项目背景扬州依水而建,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缘水而兴,江河之水孕育了扬城文明,托起了扬州的数度繁华。
境内水洗发达,水网密布,两岸景点,星罗棋布,构筑了一幅“水上扬州”的水墨长卷。
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扬城水系在承载生产、生活的同时,也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扬州作为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和创建国家生态园林示范市的城市,高度重视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保护和利用。
用生态理水的理念治理城市水环境,保护修复河道生态系统,提升水环境的生态功能。
坚持文化引领,规划先导,利用扬城水系,串联两岸人文景点、历史遗迹、绿化带,再现了碧水绕城廓的美景。
整治内容扬城水系综合治理,根据城市水网布局,沟通扬城内外水系,扬城水网实行雨污分流,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改善水系水质,治理水系周边环境,营造城市生态化水系景观,形成以江、湖、河为构架,“城水相依、水系相连、天人和谐、水清城绿”的水系网络:(一)瘦西湖水环境整治工程1.水系改造瘦西湖水环境整治工程是我市为改善瘦西湖水环境,解决瘦西湖水源补充和污水入湖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工程自2001年元月正式开工建设,04年实施完成。
整个工程总投资1.97亿元,内容主要包括引水入湖、污水截流、河道整治、闸站工程、河湖监控系统五个部分。
项目共建设引水管道6公里,污水截流管道17.6公里,清淤河道11.5公里,翻建(改造)闸站5座。
2008年7月在瘦西湖又新建丫字桥提升泵站1座,确保了瘦西湖全流域的水质。
2006年9月—2009年4月,拆迁安臵瘦西湖周边农户200多户,征用800余亩土地建成与瘦西湖融为一体的万花园,彻底解决了周边的污染源,并使园中水系与城市水网沟连,延续景区的水(河道)轴线,形成“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绵延不断的湖上风景线。
2.驳岸处理瘦西湖景区万花园水岸线2万米驳岸工程,采用了全新的模式:驳岸低于水面30cm,距离河岸线达1米,给水生植物留下了足够的生长空间,进一步净化了瘦西湖水质、美化了沿湖水岸植物景观。
2050年扬州发展目标

2050年扬州发展目标
摘要:
1.2050 年扬州发展总目标
2.经济发展目标
3.社会进步目标
4.生态环境目标
5.实现目标的措施和路径
正文:
一、2050 年扬州发展总目标
根据国家和江苏省的发展战略,结合扬州市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到2050 年,扬州市将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到2050 年,扬州市将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2.社会进步目标
到2050 年,扬州市将全面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的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水平,构建和谐社会。
3.生态环境目标
到2050 年,扬州市将基本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城市环境品质显著提升,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二、实现目标的措施和路径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扬州市将采取以下措施和路径:
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力度,提高产业链水平,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3.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4.加强社会建设,提高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5.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中,环保优先 、绿色发展功不可没,自2002年荣获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来,扬州先 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 居环境奖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 ”、“联合国人居奖”等多项荣誉称 号,去年又夺得“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文明城市”桂冠,“人文、生 态、精致、宜居”的城市特色日益彰 显。
扬州市江都区政府的环保举措
1.实施生活污水
处理工程。积极 引入市场化运作 机制,采取BOT 、BT等合作模式 ,推进城镇生活 污水处理基础设 施建设。
2.实施生活垃圾处置工 程。投资1.2亿元新建
了城区生活垃圾填埋 场,目前正在筹划建 设第二座生活垃圾综 合处理工程,计划投 资9696万元,日综合 处理生活垃圾400吨, 项目的征地、环评等 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 完成。
张爱军赴宝应、高邮、仪征、邗江督查生态 市创建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
爱军率生态市创建指挥部 办公室成员,专程赴宝应 、高邮、仪征、邗江,督 查生态市创建。他先后来 到宝应、高邮市、仪征、 邗江的13个乡镇进行督查 ,实地查看乡镇污水处理 厂、垃圾中转站等环保基 础设施建设、运转情况, 调研乡村环境管护长效机 制落实情况。
同学们通过展板,讲座等 一系列途径,向市民们讲 解如“集中清洗衣服,减 少洗衣次数可以节省40% 的用水量”等节能小知识 。学生和春江社区居民自 编自导了文艺演出,大家 通过扬州小调、现代歌曲 等方式将生活中的节能环 保措施生动地展现给群众 ,得到了居民的啧啧称赞 。现场还增设了有奖问答 环节,大学生们与居民互 动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暑期社会实践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呼吁更多的人跻身其中!
五、普通市民响应政府的号召 ,为环保齐努力
市民们使用环保袋购物
大家积极植树,为我们的城市增添新的绿意
将 垃 圾 放 入 垃 圾 桶 中
六、有关扬州环保的标志
地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是
人类名副其实的母亲。为了让地球 恢复昔日天空蔚蓝明净,群山青翠 欲滴,河水清澈纯净的面貌。无论 我们是政府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 从自己做起,像我的家乡扬州学习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环保奉献一 份力量!
文秘1102 —周艳
1 2
什么是环保?
扬州目前的环境状况
3
4 5 6
扬州政府对环保作出的贡献
大学生呼吁人们的环Leabharlann 意识市民们为环保做出的努力
扬州的环保标志
一、什么是环保?
环保即环境保护,它是指采取行政的、法 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 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 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 发展。 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 独特的研究对象。
环保的分类
环保
对自然环境的 保护
对地球生物的 保护
对人类生活环 境的保护
二、扬州目前的环境状况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 规范(试行)》开展生态环境 质量状况监测与评价,2011年 度扬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分级为 良好状态,生态环境状况在全 省排名第一。而在早些时候的 中国社科院2010年城市竞争力 报告中,扬州环境优美度竞争
林工程,积极推进 万亩大江风光带、 万亩绿色通道风光 带、万亩田园风光 带“三个万亩”绿 化工程,整体推进 城乡绿化造林,全 市成片造林40.1万 亩,林木覆盖率达 18.57%。
四、大学生为环保作出的贡献
扬州大学的大学生们 来到春江社区开展节 能环保知识讲座及宣 传,活动以展板,讲 座,问卷调查等多种 形式展开。 他们现场发放了500多 份问卷调查,了解扬 州市节能减排现状。
4.实施城乡绿化造
3.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自2003年开展“碧水工 程”以来,江都先后投入 2.3亿多元,对全市600多 条市镇河道、2870多条村 庄河塘进行了疏浚整治。 今年起,拟再投入5亿多元 ,力争用两年时间对全市 所有河道河塘进行全面疏 浚整治,真正实现水畅、 坡青、岸美,着力构建镇 镇碧水相连、村村净河环 绕的人水和谐新环境。
为什么扬州能获得“联合国人
居奖”以及其他很多的奖项呢 ?很显然,它离不开其特有的 文化以及扬州人对环境保护作 出的巨大贡献。那我们就来看 看扬州人做了哪些环保的举措 吧!
三、政府部门为环保作出的贡 献
王和清副局长现场督查重点减排项目
“十二五”,我市将重点实施减 排工程、清水工程、蓝天工程、城 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环保惠 民工程、生态保护工程以及环境监 管能力工程等7大类,共计149个项 目,预计投资74.33亿元。
力位列全国第四,扬州城市
居民幸福感竞争力位居全国
第三。
年初,省环保厅公布了全省9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扬州市以9972 分获得第三名。其中,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 意率全省第一。在国家环保部每年组织的城市 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我市“城考”成绩在 全省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位居全省第二, 2009年位列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