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县李家山镇马铃薯品种试验结果探讨
浅谈湟中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浅谈湟中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王吉福【摘要】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等,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属于多年生的茄科草本植物.在湟中县马铃薯既是粮菜兼用作物,也是一大经济作物,其经济增长点高于其它任何作物,是工业加工和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益,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期刊名称】《青海农技推广》【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湟中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作者】王吉福【作者单位】青海省湟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湟中81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引言湟中县地处西北高原,气候冷凉,雨热同季,温度适中,有着马铃薯生长的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辖15个乡镇,393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84.72万亩,其中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约15万亩左右,占全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的近1/10,是全省马铃薯主产区之一。
探讨该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年实践和经验,总结了一套适宜当地气候、生产条件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现介绍如下。
1 选用优良品种目前适合湟中县种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主要是青薯9号、青薯2号、青薯168、脱毒175等。
2 选地、整地、合理轮作2.1 选地通常情况下,马铃薯适宜在微酸性、微碱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长,但是最为理想的马铃薯种植环境,应当是PH值在5.5~6.5范围内的微酸性沙性土壤,同时要保证土壤肥沃、土质疏松、便于灌溉、地势平坦。
2.2 整地深耕、整地是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的有效措施,是多结薯、结大薯、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通常要求耕地深度20厘米以上,同时保证土地的平整性和细碎性。
做到深耕、细耙、细磨,争取田间无大的坷垃。
利于出苗快、出苗齐。
为培育壮苗奠定基础。
2.3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能经济利用土壤肥力和土地,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如果连作或隔年种植则病害重,产量低。
马铃薯“ ”试验总结报告

表10中的4个处理,施氮(N)量均为19kg/亩,施钾(K2O)量均为8.5kg/亩。从表中可以看出,处理6(施P2O54kg/亩)的产量最高,是1547kg/亩,纯收益最多,处理7的产量最低。施P2O59.2kg/亩时,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每亩增产64kg,增产率达4.9%,增加纯收入90.72元;施P2O54kg/亩时,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每亩增产240kg,增产率18.36%,增加纯收入360.64元;施P2O56kg/亩时,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每亩减产186kg,减产率为14.23%,减少纯收入332.64元。结果表明,施用一定量磷肥能够明显增加马铃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但过多施用会造成马铃薯产量降低,收益下降。
19
6
8.5
20
6
8
18
5.25
9.5
8
N2P2K0
19
4
0
20
4
0
18
3.5
0
9
N2P2K1
19
4
4.25
20
4
4
18
3.5
4.75
10
N2P2K3
19
4
12.75
20
4
12
18
3.5
14.25
11
N3P2K2
28.5
4
8.5
30
4
8
27
3.5
9.5
12
N1P1K2
9.5
2
8.5
10
2
8
9
1.75
580.8
55.765
525.04
10.42
6
19
论湟中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思路

41
重点 工程 , 依 托 马铃 薯 原 种 扩 繁 补 贴 项 目, 在 规 划制 定及 资金 补贴 上 给 予优 惠 , 为 马铃 薯 产 业 的
外 界 沟通 较 少 , 各地未能统筹 布局 , 没 有 利 用 本 县优势 , 发 展 马 铃 薯 种 薯 产 业 。 由 于 产 供 销 脱
和病烂薯少等特 点 , 深受县 内外 消费市场 、 种植 大户 、 专业 合作 社 的赞誉 , 每 年分 秋 、 春 季 大 量 调
运到 全县 各地 及 县外 。因此 , 湟 中县具 有 发 展 马
2 . 8  ̄ C 。年降水量 5 2 7 m m。马铃薯繁育基地选择 在海拔高、 日 照长 、 气候冷凉、 昼夜温差 大和传毒 介 体少 的鲁 沙尔 镇 大 源地 区 , 生 产 的 马铃 薯 具 有 块大、 整齐、 干物质含量高、 无污染和病烂薯少 的
发展提供 了充足资金保 障。在科技投人上 , 湟中 县 种薯 繁 育基 地 每 年 从 农 科 院生 物 中 心 引 进 青 薯 2号、 青薯 9 号脱毒苗进行快繁和种薯繁殖 , 因
青 薯 2号 、 青薯 9号产 量高 、 品质好 、 抗逆 性强 、 逐 步发展 成 为湟 中县 推广 的主 要 马铃 薯 品种 , 生 产 的优 质脱毒 种薯 , 改 善 了 生产 上 种 薯 供 不应 求 的
的马 铃薯 具有 块 大 、 整齐、 干 物质 含 量 高 、 无 污 染
种薯产业 提供 了技术 支撑。湟 中县 获得 了全 国
绿色食 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的荣誉。 1 . 3 生 态 自然条 件优 势
湟 中县位 于 青 海 省 东 部 , 湟水流域 中上游。 湟水横 贯 。属 高 原 凉 温 半 干 旱 气 候 。 主 要 经 济 以农 业 为 主 , 为 青 海 重 要 粮 食 产 地 。 年 均 温
湟中县马铃薯肥料对比试验初探

从 以上 生 育 期 记 载 表 来 看 ,马铃 薯 专 用 肥 和 常 规 施 肥 的 生
育期都相差不大 ,比对 照早6 —8 天 ,对 照田间长势表现出较明 显 的早 衰 ;从 马铃薯考种表来看 ,株高 ,分枝数 ,单株薯重 明 显高 于对 照。从理论产量 ,马铃薯专用 肥和常规施肥产量明显
表1
日/ 月
养分 提升 也 更加 明显 。 4 试验 结论 在 本 次试 验 中 施 用 有 机 物料 秸 秆 腐 熟 剂 能 加 快 秸 秆 腐 熟 时
参考 文献 [ 1 ] 凯 麦 尔尼 萨 ・ 阿t - 杜艾 尼. 秸 秆 腐熟 剂在 棉花 秸 秆还 田应 用 效 果 试验 总 结 [ J ] . 中 国农业 信 息月 刊 ,2 0 1 4 , ( 2 1 ): 4 6 - 4 6 . [ 2 ] 吴志勇, 孙 玉岩 , 刘文全. 秸 秆腐 熟 剂 在棉 花 秸 秆 上试 验 效 果
4 6 % )、二 铵 1 5 k g / 6 6 7 m 。
4 试验 地基 本情 况及 管理 措施 试 验地 海 拔 高度 2 5 8 0 m,土壤 类 型 为栗 钙 土 ,土 壤 肥沃 ,肥 力均 匀 ,地 势较 平 坦 ,前茬 为小 麦 茬 。6 Y ] 2 日进行 了锄 草 松 土 ,6
试 验 研 究
农 业 开发 与装 备
2 0 1 6 年第 l O 期
湟 中 县 马铃薯肥料对 比试验初探
杨海莲
( 湟中县农业技术推 广中心,青海湟中 8 1 1 6 0 0 )
摘要 :通过不 同施肥方法的肥效试验 ,研究马铃薯对肥料的需求
和 土壤供 肥 能力 。 关键 词 :马 铃薯 ;肥 料 ;实验
高淀粉马铃薯陇薯3号在湟中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高淀粉马铃薯陇薯3号在湟中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王建平【摘要】马铃薯新品种陇薯3号是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技术,以具有近缘栽培种“S.Andigena”血缘的创新中间材料35—131为母本,以育成品种73-21—1为父本组配杂交,并经系统定向选育成功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
199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1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青海省湟中县从2003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至2006年累计推广1500hm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07(026)006【总页数】2页(P99-100)【关键词】高淀粉马铃薯;陇薯3号;高产栽培技术;湟中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种植表现;甘肃省农科院;杂交育种技术【作者】王建平【作者单位】青海省湟中县种子站,青海湟中,81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马铃薯新品种陇薯3号是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技术,以具有近缘栽培种“S.Andigena”血缘的创新中间材料35-131为母本,以育成品种73-21-1为父本组配杂交,并经系统定向选育成功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
199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1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青海省湟中县从2003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至2006年累计推广1 500 hm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1.1 区域试验表现2004年在湟中县多巴镇合尔营村参加青海省区试,陇薯3号单产35 160kg/hm2,比对照下寨65和大西洋分别增产0.45%和12.16%,在6个参试品种中位居第2位。
1.2 生产试验表现2004年同时参加青海省生产试验和区试试验,陇薯3号单产25 440 kg/hm2,比对照大西洋增产7.8%,与对照下寨65产量持平。
1.3 示范表现2005年在湟中县大源乡白土庄村示范0.92 hm2,平均产量43 272.45 kg/hm2,比对照青引5号增产28.2%,比青薯2号增产17.86%,2006年在湟中县共和镇转嘴村连片示范11 hm2,平均产量37 950 kg/hm2,最高产量50 250 kg/h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湟中县马铃薯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1期摘要:2014年,湟中县实施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马铃薯产量增加,品质改善,经济效益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万亩示范片,千亩示范区,百亩示范田,高产示范户的创建示范,有效地推进了全县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初步探讨总结出马铃薯高产创建的主要措施和关键技术,为今后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湟中县位于青海东部,辖15个乡镇,393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5.68万 hm2,位于全省第一。
该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约5万 hm2,马铃薯种植面积为0.97万 hm2,占据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10,种植比例较大。
同时,也是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和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地区。
为进一步推动粮油生产,确保粮油持续供应从而提高粮油生产水平,增加产量、农业效益、提高人们经济收入。
对此,该省举行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设置万亩示范基地,千亩示范基地,百亩示范田从而推动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扩大为农服务、测土配方施肥,为播种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制定有效技术方法,提高产量。
马铃薯万亩示范基地平均达到2 600 kg/667m2,千亩示范区域达到2 700 m2,百亩示范基地达到3 000 kg,现报告如下。
1 播前准备1.1 科学轮作轮作有助于土壤养分控制、调节土壤养分,保证充足的营养,同时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特别是土层与残株传待的病害及杂草,马铃薯适合与禾谷轮作,上茬作物尽可能为麦类。
1.2 土地翻整由于马铃薯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提高土壤环境有助于马铃薯产量提高。
对此,可以通过深耕耙耱调节土壤、肥料、温度环境。
在播种区域选择上应以土层稀松、细厚为主,保证排水顺畅、平整土地,最佳土壤环境为有机质壤土,深耕、耙耱整平。
1.3 选择优良品种结合该地区种植状态,种植效果的优良马铃薯品种有:青薯9号、青薯2号、青薯168、脱毒175、乐薯1号等。
湟中县浅山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湟中县浅山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报王建平;李存桂【摘要】为筛选出适合湟中县浅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对引进的5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观察不同生育期植株的生长特性、适应性、抗逆性、抗病性等,测定其产量.结果表明,中薯18号、青薯9号、青薯11号、丽薯6号平均亩产量分别达3 000.2 kg、2 757.9.0 kg、2 400.1 kg、2 086.8 kg,比对照青薯2号分别增产64.2%、50.9%、31.4%、14.2%,并且薯块大、抗病性强、耐旱,非常适合湟中县浅山地区推广种植.【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3页(P192-194)【关键词】湟中县;马铃薯;浅山旱地;产量;植株性状【作者】王建平;李存桂【作者单位】湟中县种子经营管理站青海湟中811600;湟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湟中811600【正文语种】中文湟中县作为青海省马铃薯的种植大县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5万亩左右,其中浅山地区播种面积10万亩左右。
马铃薯营养丰富,粮菜兼用,是现在城乡居民餐桌上的必要菜肴,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选育推广马铃薯优良新品种,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于提高浅山地区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贫困地区实现产业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单位于2017年从省内外引进了4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观察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植株的生长特性、适应性、抗逆性、抗病性等,测定其产量,筛选出适合湟中县浅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为生产上马铃薯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田间小区试验在西堡镇葛二村李全顺的承包地进行。
当地经度126°87′11″、纬度40°78′11″,海拔2 640 m左右,年平均温度约2.4℃,年平均降雨量400 mm 左右。
试验地地块平整,土壤为浅山栗钙土,肥力比较均匀,四周没有高大植物影响。
2010年青海省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

3 品 种 评 述
试 验 共设 8个 处理 , 即每 个 品种 为 1个 处理 , 中 以青 其 薯 2号 为对 照 ( K) 3次 重复 , 用 随 机 区 组排 列 , 区面 C , 采 小 积 2 试 验 承 担单 位 共 6个 。 别 为 湟 中 县 种子 管 理 站 0m 。 分
园艺 学
现 代农 业科 技
21 0 1年第 l 5期
21 0 0年青海省马铃薯新品种 区域试验
马 得花 纳 添仓
(青海省湟 中县种子站 , 青海湟中 8 10 青 海省农林科学院 ) 16 0;
捕耍 21 0 0年 青 海省 马铃 薯新 品 种 区域试 验 结 果表 明 , 薯 5号 、X 2 陇 L 一 2产 量 均 比 对照 品种 青 薯 2号 高 , 建议 继 续 参加 2 1 年 区 01 域 试验 ; 而平 引 1 、 云 1号的 结 实性 差 , 别 比对 照减 产 2 . %、01 %, 号 紫 分 2 5 5. 5 6 建议 终止 2 1 年 区域试 验 ; 01 其他 参试 品 种商 品薯 率较 高 , 减 产 不 显著 , 建议 继 续参加 2 1 年 区域试 验 。 01 关 键词 马铃 薯 ; 品种 ; 新 产量 ; 海省 ;0 0年 青 21 中圈分 类号 ¥ 3 . + 文 献标 识码 A 5 2 3. O 7 文章 编 号 1 0 ~ 7 9 2 1 ) 5 0 4 — 2 0 7 5 3 (0 1 1 — 14 0
表 1 参试 品种 的产 量构 成及 产量
1 4c 株 型直 立 , 0 m, 茎绿 色 , 叶绿 色 , 生长 势 强 , 冠 白 色 , 花 花 繁茂 , 天然 结 实 ; 茎椭 圆形 , 无 块 白皮 白肉 , 眼深 , 光滑 , 芽 皮 单株 主茎数 35个 , . 单株 块茎数 为 7 . , 均单 薯重 l 3 , 8个 平 1. g 5 平均 产量 4 .3 h 。 08 8t me比对 照 青 薯 2号增 产 1 .2 , 试 / 07 % 2个 点增 产 ( 中 、 南 )2个 试 点减 产 ( 宁 、 助 ) 商 品薯 率 湟 海 , 西 互 , 8 .% , 11 干物 质 含 量 2 .6 %, 参 试 品 种 中产 量 位 居 第 1 31 5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适 合 湟 中县 高 寒 山 区种 植 的 马 铃 薯 新 品 种 , 并 且 薯 块 大, 淀 粉
含 量 高, 抗病性强, 耐寒, 适 合 湟 中县 高寒 山 区推 广 种 植 。
关键 调 : 马铃薯 ; 高寒 山 区 ; 产量 ; 植株性状 ; 湟 中县
马铃薯是青海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高产 、稳产 、 生
3 / 5 3 1 5
3 / 5 3 1 5
1 4 / 6 1 5 / 6
1 4 1 6 1 { / 8
1 0 / 7 1 4 / 7
1 2 / 7 2 6 / 6
1 / 8 8 / 8
4 / 8 1 6 1 8
2 0 / 9 1 6 / 9
4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 排列, 不设重复 , 占地面积 1 4 0 8平方 米, 青 薯 2号作对照 ( 试 验田间种 植见图一) 。试验地选择 了具有 代表性 , 地 块平 整, 肥力均匀的地 快。田间种植 图如下
西
1 2 3 4 5 6 7 8 9 1 0
育期 短、 适应性强、 营养丰富 、 粮菜兼用 、 用途广泛等特 点, 在农业 经济 中占有重要地位 。
湟中县是青海 省马铃薯 的主产 区之一,近年 来播种面 积有
青薯 2 脱
县
毒 青薯 9 下 赛 青 薯 青薯 6 乐暮 1 青 薯 民薯 2 青薯 2
号 6 5 1 6 8 号 号 l 0号 号 岳
2 0 / 9 2 8 / 9
2 8 / 9 2 8 / 9
2 8 / 9 2 8 / 9
2
囝…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马 铪薯 农艺性状及 经济性收记栽表袁 2
编号 处理 青 薯
2号
株 / 亩 .个 ,厘 米 , 公 斤
增 产 率* 位i 戈
薯 1 6 8 、 青薯 6号 、 乐 薯 1号、 青薯 1 O号 、 民薯 2号。 对 照下寨 6 5 。 3 . 1 . 3供试肥料 : 青海 省恩泽农业技 术有 限公司生 产的有机 质 2 0 0公 斤 ( 有机 质> 1 - 3 5 % , N + P 2 0 5 + K 2 0  ̄6 > % ) ,马铃薯专用肥 1 0 0
日/ 月
( 天 )
出苗期 现蕾 期 开 花 期 成 熟期 收获 期 生 育 期 位 嵌
l
青 薯 2号 脱毒 1 7 5 青 薯 9号
下 囊 6 5
5 1 5
1 4 1 6
i 8 1 7
3 0 / 7
2 6 / 9
2 8 / 9
3 . 1 材料与方法 3 . 1 . 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安排在湟中县阳坡村。试验地概
马铃 薯 生育期 记载a_ a 1
编 号 处 理 播种 期
3 试验材料 近年来育成 的马铃薯新 品种 ,在湟 中县 高寒地 区的丰产性、 抗逆性 、 抗病性及适 应性进行 鉴定, 以期筛选 出适 宜湟 中县 高寒 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 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新 品种提供可
靠依据 。
较大 的提 高, 常年 播种面积在 0 . 8万 公顷左右, 进一步 发展马
铃 薯生产,对 于提 高粮食产量 ,发展农村经济 ,保障人们 生活
1 7 5
和促进贫 困地 区脱贫致 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 试 验 目的
5试验地基本情况
为了鉴定参试 品种 的丰产 性、 稳定 性、 适 应性、 抗 逆性 、 抗病
试验 安排在李家 山镇 阳坡村阿存林 的承包地 ,前茬油菜 , 面 米 , 垄高 1 5厘米 。小区面积 1 3 3 . 3 4平方米 。6月 3日每亩用 2 5 %
砜 嘧磺 隆水分散粒剂 3 . 5克 、瑞邦高盖 2 0毫升进行药剂除草 , 6
月2 7日进 行 人 工 除 草 。 6观 察 记 载 及 试 验 结 果
3 1 5 3 / 5 3 / 5
1 4 1 6 1 4 1 6 1 4 / 6 “/ 6
2 8 / 6 l 4 / 7 5 1 7 1 2 1 7
1 8 / 7 8 1 8 2 5 / ? 3 1 / 7
1 4 / 9 2 8 / 9 2 5 / 9 1 9 / 9
2 8 9 / 2 8 / 9 2 8 / 9 2 8 / 9
青薯 1 8 8 青 暮 6号 乐 薯 1号 8 青薯 l O号 民 薯 2号
3 / 5
3 . 1 . 2品种 : 青 薯 2号 、 脱毒 1 7 5 、 青 薯 9号、 产 下寨 6 5 、 青
性, 为马铃薯新品种审定, 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2试 验 地 点
积3 . 5 亩。
本 试验设在鲁沙 尔镇地跃村 , 属脑 山地区 , 海拔 2 7 8 0米 , 前
茬为油菜 , 土壤为脑山黑钙土 。 该试验除马铃薯品种不 同外 , 其他
配套 措 施 一 致 。地 块 宽 3 2米 , 长4 4米 。棱 宽 5 O 厘米 , 沟宽 2 O厘
湟 中县 李家 山镇马铃 薯 品种试 验结果探讨
葛 海 成
( 青 海 省 湟 中 县 李 家 山镇 经 济 发 展 服 务 中心 8 1 1 6 0 0 )
摘一 : 对 引进 的 1 0个 品 种 进 行 比较 试 验。 观 察 不 同 生 育 期 植 公 斤 。
株 的生长特性 、 适应 性、 抗逆 性、 抗 病性等, 测定其产量, 以 期 筛选
况, 经度: 1 0 1 。5 5 1 7 0 , 纬度 : 3 6 。8 2 2 8 , 当地 海拔 2 6 4 7 米左右, 年平 均温 度 约 1 ℃, 年 降雨 量 5 5 0毫米左右 。 土 壤 类 型 为 栗钙土, 有机 质 含 量 3 % , 地 块 比较 平 整 , 肥力均匀, 交 通便 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