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鹿坑-流水径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浅析
东源县草帽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东源县草帽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草帽顶金多金属矿床位于广东省东源县草帽顶镇,是一处新近发现的多金属矿床。
本矿床主要包含黄金、银、铅、锌和钼等金属矿物,矿体类型为矿脉和伸展状蚀变带,矿化阶段为晚期热液阶段。
本矿床富含黄金和银,黄金、银赋存于石英脉中,有些石英脉呈晶间蚀变状态,晶间充填物为银、黄铁矿以及半金属矿物。
此外,铅、锌、钼赋存于蚀变带中,含量较低,往往以粗粒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钼鞍矿等形式存在。
矿物成分分析表明,黄金和银的品位分别为3.21g/ton和9.04g/ton,铅、锌、钼的品位较低,分别为1.06%、0.43%、0.11%。
岩性方面,本矿床主要分布于花岗岩和变质岩中。
由于岩性和矿化有较明显的联系,因此可以推测矿化可能与花岗岩和变质岩的混合作用有关。
矿化主要发育在古近系上部,主要分布在花岗岩体中以及榴辉岩和片麻岩中的矿脉和伸展状蚀变带中。
矿化流体经过断裂、节理等构造裂隙进入富矿岩体,形成了主要流通通道,形成了近EW向、倾角40°-70°的花岗岩体内部矿脉和伸展状蚀变带。
在成矿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两个阶段。
早期阶段是岩浆热液阶段,热液流体在富矿岩中深部进一步升华,经过渗流和取代作用,形成了高品位的银、黄金矿体。
晚期阶段为岩浆热液醇溶阶段,热液流体因岩浆膨胀而逐渐向上积聚,温度和压力逐渐降低,热液中的轻质离子逐渐转化为晶间电解液,成矿流体因此逐渐减少,且随着岩浆的不断冷却和固化,矿物化学吸附等多种因素促成了金属矿物的沉淀、析出和淀积。
总的来说,草帽顶金多金属矿床中黄金、银主要赋存于石英脉中,其余金属矿物赋存于蚀变带中,矿体类型为矿脉和伸展状蚀变带,成矿阶段为晚期热液阶段,与花岗岩和变质岩混合作用有关。
东源县鹿坑-流水径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浅析

东源县鹿坑-流水径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浅析[摘要]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直接关系到矿区的安全生产。
矿山的开采要有严格的设计方案,我们必须保证安全开采。
在已经探明富积矿产区要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熟悉,必须进行必要的水文地质勘查。
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的进行开挖过程中的防水问题。
[关键词] 东源县,水文地质,含水层,矿床充水[abstract] mining area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safety of the mining area. The mining of mine to have strict design plan, we must ensure safety mining. In the rich mineral area has proved deposition of mining area to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familiar, must make the necessary hydrological geology explora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ave a purpose for the excavation process waterproof problems.[key words] dongyuan county, hydrology geology, aquifer, deposit water filling1前言东源县鹿坑-流水径铁矿本矿区在1973年~1975年进行了地质普查工作。
矿山一直没有正式的开采,水文地质研究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工作区的现场勘察开展水文地质普查为以后矿山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2 自然地理条件矿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
最近多年气象资料统计:一月平均气温11.9°C,七月平均气温28.1°C;最高温度36.5°C,最低温度 5.8°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65mm,雨量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1718mm,年最大蒸发量为1850mm。
广东省东源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评价

WESTERN RESOURCES2021广东省东源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下游,地形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以丘陵为主。
区内水系有东江及其支流新丰江等,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地层岩性主要为沉积碎屑岩类、碳酸盐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变质岩类和松散岩类。
大地构造位于佛冈—新丰江纬向构造带与华夏系河源大断裂构造带的复合地段。
区内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灾害明显受控于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以及岩性特征等,同时还明显受控于人类工程活动以及降水气候等。
地质灾害区域对防治规划以及防灾减灾意义重大[1]。
本文通过不同的因素考虑,将该区域的地质灾害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分别对不同分区内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治理奠定了基础。
1.分区方法本次分区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易发)指数法”,对广东省东源县境内的地质灾害进行定性评价[2]。
“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易发)指数法”的应用流程包括:(1)单元网格划分。
将广东省东源县的行政区划采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网格剖分,每个子单元的长宽为2km×2km。
(2)计算方法。
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为:Zf=Z q·r1+Z x·r2(式1)式1中:Z f为各单元格的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Z q 为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r1为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权值,取值0.6;Z x为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r2为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权值,取值0.4。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得出各单元格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图1)。
根据各单元格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利用MAPGIS软件功能,采用Kring泛克立格网格化方法生成平面等值线图(图2),为易发区的划分提供定量依据。
图1广东省东源县2Km×2Km单元格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数值图图2东源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平面等值线图广东省东源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评价关维核工业河源工程勘察院河源517000摘要:本文以东源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将地质灾害密度相同,发育条件相近,易发和危险程度相似或接近的区域划分为同一区块。
东源县鹿坑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浅析

区 内出露 地 层 有 下古 生 界龙 山 系片 岩 、 石 英砂 岩, 中生 界 三叠 系上统 海陆 交互 相 的砂 页岩 , 以及 陆
化破 碎带 及一 系列 平行 排列 的控 制矿 体 的东西 向或
近 东西 的断裂 。
1 . 3 矿产
相 中基性 一 酸 性 火 山喷 发 岩 , 第 四系 河 流 冲 积层 分
王丹丹 , 陈 洁
惠州 5 1 6 0 2 3 ) ( 广 东 省 有 色金 属 地质 局 九 三 八 队 , 广东
摘
要: 东源县鹿坑铁 矿位 于广东河 源 , 属矽卡岩 型磁铁矿床 , 矿体赋存于三迭系大 理岩及灰 岩与燕 山三 期花 岗岩
的接触带 中, 矿体 呈透 镜体状和囊状产于接触带的矽卡岩体 中。从构造特 征和矿 ( 化) 体资料 分析 , 该区 的找矿前
Abs t r ac t:Lu ke n g i r o n o r e mi ne i n Do n g y u a n c o u n t y i s l o c a t e d i n He y ua n,Gu a ng d o n g p r o v i nc e, wh i c h b e l o n g s t o s k a r n
W ANG Da n — d a n,C HE N J i e
( 9 3 8 T e a m o f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N o n f e r r o u s Me t a l G e o l o g i c a l B u r e a u , H u i z u o u 5 1 6 0 2 3 , C h i n a )
ma g n e t i t e o r e d e p o s i t s . T h e o r e l i e s i n t h e c o n t a c t z o n e o f ma r b l e a n d l i me s t o n e i n T h r e e I t e r a t i o n s a n d g r a n i t e i n t h r e e p h a 一 8 e s o f Ya n . T h e l e n t i c u l a r a n d c y s t i c o r e i s p r o d u c e d i n t h e s k a r n o f t h e c o n t a c t z o n e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s t r u c —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h e mi n e d a t a ,t h e p r o s p e c t i n g p o t e n t i a l i n t h e a r e a i s e x p e c t e d .
广东省东源县古云矿区稀土矿开采技术条件浅析

乏,部分与破碎带相通 ,形成局部富含水条带 。赋存在该含水层 中 内发育 的石英 细脉 、小规模 的硅化破碎带 、裂隙带 ,由于发育规 的地下水位埋深 :河床漫滩地段0.5m,不规则阶段地 1.00m~5m, 模较小 ,只在局部形成含水层(带 ),泉点涌水量 0.OIUs~0.20L/
斜坡 5m~8m,高坡大于9.OOm。年变化 lm~3m。地下水水质类 s,而 目受季节影响明显 ,其富水程度贫乏 ~中等。
漫滩 上堆 积有 大小不 一 的卵砾石 碎屑物 。根 据钻探 、浅井 揭
露 资料 ,按其 含水量 可分为弱 含水层 及相对 隔水层 。
②第 四系弱含水层呈 :不规则条带分 布于河床 、河床 两侧
的阶地 、斜坡脚及沟谷处 ,为稀土矿区的主要含水层 。由砂土 、 卵砾 石和含粘土 卵砾砂层组 成 .局部夹含 卯砾粘土 ,呈松散 稍
⑤ 断裂破碎带富水 l生:矿区范 围内未见规模较大 的断裂构
密状 ,埋深 一般小于 5m,多数呈单层 ,少数 为 2层 ~3层 。层 厚 造 ,但石英细脉 、小规模 的硅化破碎带较多 ,见有近 EW 向及 NE
1.OOm~5m,平均层厚 2.50m,由斜坡 向河床变厚 。弱 含水层 的 向 的小石 英脉 ,脉宽 5em~8em,出露 长 20m~30m左 右 ,倾 向 单孔抽水量 5m ,d~20m /d,富水程度贫乏。在地形切割 的低洼 NW或 sE,倾 角40。 ~50。 ;在二号采 ̄;-LZ 端 贿 宽 20em左右、 沟谷 ,可见季节性溢出泉 ,流量为 0.O1Us~0.2Ir is的下降泉 。 出露长约 35m的闪长煌斑岩脉 ,岩脉走向 NE72。 ,倾 向 NW,倾
制 ,变Yt_k ̄大 :在山脊 、山坡地段一般0m~2m,河沟两则山坡地段 86。 ,裂 隙张开 ,主要 充填物 为铁锰质物。近 SN向裂隙 :倾 向 E 厚度3m~5m。相对隔水层 的单孔抽水量小于5m /d,富水程度贫 或 w,倾角 72。 ~88。 ,裂隙张开 、充泥或充填铁锰质物 。矿区
陕西省洛南县角鹿岔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简介

陕西省洛南县角鹿岔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简介洛南县东铭矿业有限公司2011年9月目录一、位置及交通——————————————————————1二、矿区地质工作简史———————————————————1三、区域地质概况—————————————————————2四、矿区地质———————————————————————4五、矿床地质特征—————————————————————6六、矿区找矿前景预测分析—————————————————13七、存在问题及进一步工作建议———————————————15附图目录图号图名比例尺1 洛源凉水沟一角鹿岔一代地质图1:100002 凉水沟I号勘探线剖面图1:10003 凉水沟II号勘探线剖面图1:10004 凉水沟ZK01钻孔柱状图1:4005 凉水沟ZK03钻孔柱状图1:400一、矿区位置及交通洛南县东铭矿业有限公司持有的探矿权山6个拐点坐标圈定,探矿区成不规则“刀把状”,面积约3.5km。
探矿区位于洛南县洛源镇北侧,包括凉水沟、角鹿岔、小银洞沟及大银洞沟等沟系,行政区划隶属洛源镇管辖。
矿区南距洛源镇4.5km,洛源镇南东距洛南县城直距约为29km,矿区有简易公路与洛南县城相通,交通方便。
二、矿区地质工作简史1、洛源地区古代即由开银史,古采硐分布广,数量多。
解放后先后有陕西地矿局及有色地勘局下属地质队再此开展过勘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基础地质条件,对部分矿点进行了检查。
2、陕西有色地勘局于1987-1992年在该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勘察工作,主要开展了1:1万地质测量、1:2千地质测量、1:1万地壤测量、原生云剖面测量、槽探揭露、手掘平硐揭露及少量钻探施工。
通过工作,基本查清了区内金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空间分布特点。
共圈出六个金矿体,求得333类金资源量426千克,平均品位3.84-13.18×10,伴生银1214千克,平均品位2.1-23.96×10。
东源县草帽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东源县草帽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东源县位于中国广东省河源市东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的岭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草帽顶金多金属矿便是其中之一。
草帽顶金多金属矿位于东源县水口镇,地处叠加着广府地块和华南古陆地块交界处,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同时也是诸多金属矿床的聚集区。
草帽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独特,成矿规律复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
草帽顶金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构造特征:草帽顶金多金属矿地处叠合构造带,受新元古代广府地块和华南古陆地块的叠压,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构造类型有逆冲断裂、推覆构造、褶皱构造等。
这种构造的叠加,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岩石地质特征:草帽顶金多金属矿区的岩石主要以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变质岩等为主,其中以花岗岩为主要产状,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岩浆岩和变质岩。
这些岩石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3. 成矿物质特征:草帽顶金多金属矿区富含多种金属矿物,主要有金、铜、铅、锌、银等。
金的品位较高,呈现出独特的成矿特征。
矿床中富含的硫化物、氧化物等矿物,为矿床的形成和富集提供了重要的矿物质基础。
1. 地质构造与成矿关系:成矿活动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构造运动的强烈程度和不同时期的构造活动,对矿床的形成、富集和运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草帽顶金多金属矿区叠合构造带的地质构造对成矿活动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通过对草帽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草帽顶金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的研究也为其他类似地质构造和岩石地质特征的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有更多的关于草帽顶金多金属矿的深入研究,为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
广东省东源县叶潭镇挡风凹矿区玻璃用石英砂岩矿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矿 床水 文地 质条 件 评述
富水性极弱 ;矿体在地下水位 以上 ,矿床开采时不受含水层
矿 区 处 于 小 起 伏 低 山 区 ,最 大 相 对 高 差 367m,地 形 自
影 响 。
然 坡 度 2O。 ~5O。 ,局 部 见 陡 坎 。矿 体 出露 于 山脊 两 侧 山
矿 区处 于分 水 岭 及 其 两侧 向南 向北 倾 斜 的 山坡 地段 , 坡地段 ,其 自然地形地势利于大气降水的排泄。
以下 的饱 水 带 中 ,施 工 的 1O个 钻孔 均 未 钻 至地 下 水 位 以下 和采场疏 导地表 片流设施 的能力 ,取 经验值 0.7)
(干 孔 ),故 厚度 不 明 ,主要 为 层状 岩类 裂 隙含 水 层 。含水 层
A一 采场 采取 截 水措 施 后 的 汇 水 面 积 35698mz
2018年 第 四 期 水 文 地 质 、环 境 地质 、工 程 地 质
W ESTERN RESOURCES
部鸳
广东省东源县叶 镇 挡风 凹矿 区 玻璃 用石英砂岩矿水文地 条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危接 文 广 东省 核工 业地 质局 二 九二 大 队 河 源 517000 摘 要 :近 年来 ,随 着我 国.Y--_'E4L的推进 ,矿 山企 业 对矿 山地 质 灾 害的 防治 工作 取得 了一 定进 步。但 是近 年 来矿 山地质 灾害事件时常发生 ,对矿 山资源的开采工作造成 困难 ,导致采矿 经济效益降低 ,依然存在很 多问题 , 降低 了矿 山企 业 的工 作效 率 。本 文基 于我 国矿 山的 水文地 质 特征 分析 ,全 面性和 针 对性 相 结合 地提 出防治 灾害 的措施 ,降低矿山灾害的 负面影响,对促进我 国矿 山采矿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意义,为今后矿床规划和开采 矿 山资源提供生产安全指导 ,以供人员参考。 关 键词 :水 文地 质 ;涌水 量 ;供 水水 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源县鹿坑-流水径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浅析[摘要]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直接关系到矿区的安全生产。
矿山的开采要有严格的设计方案,我们必须保证安全开采。
在已经探明富积矿产区要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熟悉,必须进行必要的水文地质勘查。
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的进行开挖过程中的防水问题。
[关键词] 东源县,水文地质,含水层,矿床充水[abstract] mining area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safety of the mining area. The mining of mine to have strict design plan, we must ensure safety mining. In the rich mineral area has proved deposition of mining area to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familiar, must make the necessary hydrological geology explora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ave a purpose for the excavation process waterproof problems.[key words] dongyuan county, hydrology geology, aquifer, deposit water filling1前言东源县鹿坑-流水径铁矿本矿区在1973年~1975年进行了地质普查工作。
矿山一直没有正式的开采,水文地质研究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工作区的现场勘察开展水文地质普查为以后矿山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2 自然地理条件矿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
最近多年气象资料统计:一月平均气温11.9°C,七月平均气温28.1°C;最高温度36.5°C,最低温度 5.8°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65mm,雨量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1718mm,年最大蒸发量为1850mm。
区内河流不发育,为山涧小沟。
比较大的水沟有鹿坑和流水径沟,流量受季节性影响大。
流水径的水往北流,流入永新河;鹿坑的往南偏西流,流入黄村河。
矿区南有黄村河北有永新河,流量较大,它们均远离矿区,对未来矿山开采影响不大或无影响。
本区属低山丘陵区,地形切割强烈陡峻,且变化比较复杂。
区内山脉走向近南北向为多,少数近北东南西向。
区内最高山峰是位于矿区东南边,海拨标高461.20m,最低为南面黄村河海拨标高170.50m,最大相对高差290.70m。
矿区河流两岸广布的平缓谷地,属侵蚀堆积地形,河流堆积及坡积地貌形态;谷地两侧地形比较复杂、且陡峻的广大地区,属侵蚀构造地形,低山丘陵地貌形态。
由于矿区内及其外围的地形陡峻,沟谷发育,地表迳流十分畅通,所以,不利于地下水的聚集与补给,对未来矿山开采有利。
3 含(隔)水层特征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区内出露地层有上三迭系小坪群(T3sp),以及第四系河床沉积(Qal)。
根据矿区的岩土层(体)的不同富水性和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水力性质,将矿区含(隔)水层从上而下分述如下(图1):图1 水文地质简图(一)第四系冲积孔隙潜水层:此层分布在祝岗河两岸及上下赤岭埂的溪沟两侧,面积约1.35km2,此层最厚为15m,最薄为5m,一般为10m。
岩层松散颗粒分选性差,砾石、细砂、粘土混在一起,孔隙度大,透水性好,富水性强。
水质类型为HCO3—Na•Mg型水,pH值为6~7。
(二)三叠纪页岩、粉砂岩、石英砂岩和安山岩夹薄层页岩粉砂岩等裂隙水:此层分布在矿区中部和东部。
厚度一般20m左右。
埋藏深度底板标高20~370m。
岩石坚硬具弱硅化,局部含水,裂隙不太发育,裂隙率为0.2~0.4%,裂隙多为闭口或被石英脉充填,含水性弱。
泉流量一般为0.2~0.313 L/s,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水质为HCO3—Ca•Na•Mg型水,pH值6~7,水温21~28℃。
(三)燕山期、印支期岩浆岩裂隙水:岩浆岩以花岗岩体,安山岩层、花岗斑岩脉、二长岩脉等为主。
花岗岩体分布在矿区东西两侧,出露面积3.5 km2,厚度大,埋藏深,构造裂隙不发育,裂隙率一般为0.1%。
花岗斑岩和二长岩脉分布鹿坑中部和南部,呈脉状浸入,脉厚50m左右,其底板埋深标高为-200~+250m,裂隙除近地表风化裂隙较发育外,一般不发育,含水性弱,泉流量一般为0.2~0.4L/s,平均0.247 L/s,最大流量为0.828 L/s ,pH6.5度,水温21~22℃。
(四)矽卡岩、大理岩裂隙水:此层分布在鹿坑接触蚀变带中,是鹿坑矿体的主要围岩,对鹿坑矿段的矿床开采有直接的影响。
矽卡岩是矿体上下盘的主要围岩。
向北西倾伏于岩浆岩之下,呈透镜状排列,地表出露面积约0.14 km2,厚度为5~12m,其底板埋藏深度标高为-50m~+330m,断层不发育,裂隙微发育,裂隙率为0.02%。
部分裂隙有石英脉充填,未发现溶蚀现象,岩心较完整,消耗量一般为0.03~0.3 L/s。
透水性差,含水性弱,地下水露头流量为0.1 L/s以下。
大理岩隐伏在鹿坑矽卡岩的下盘,地表无出露,厚度为8~28m。
埋藏深度底板标高为-80~+130m。
未发现溶蚀的溶洞等现象。
裂隙不发育,岩芯非常完整,透水性差,含水性弱。
消耗量一般为0.04~0.09 L/s,量大者为0.468 L/s。
(五)断裂构造脉状水:区内主要断裂有三个带,分述如下。
①以F1-2、F2-2、F3等组成的北东、北东东向的断裂带,总的走向为45~50°,倾向南东,部分倾向北西,倾角较陡73~85°。
断裂宽度数米至30m,长为1300~3000m。
为多期活动的断裂带,并有后期含黄铁矿石英细脉等充填。
为压扭性和张扭性断层。
挤压明显,透水性弱,富水性差,泉流量为0.24 L/s以下,但F1-2断层还接受了旱窝水库的水补给。
其中F1-2和F3由于远离矿体故与矿体无水力联系或联系差。
但F2-2由于切割了矿体故与矿体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②以F1-1、F1-2组成的北北东至近南北向的断裂带:倾向西,断层长度为1500~2500m,宽为1~10m,属张扭及压扭性断层,角砾由硅质胶结,部分被中性岩脉和石英脉充填,透水性弱,富水性不强,泉流量最大为0.374 L/s,F1-1由于远离矿体所以与矿体无水力联系;F1-2由于靠近矿体它与矿体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③东西向断裂带:出露在矿区的南部,被正长岩脉、闪长岩脉充填,它成为地下水活动的隔水墙。
(六)矿体含水带:本区有二个不同类型的铁矿含水带,现分述如下:①矽卡岩型磁铁矿含水带:此带分布在鹿坑蚀变带,呈北东走向断续分布在矽卡岩之中。
矿体规模延长约40~70m,厚度为0.7~22m左右,延深一般在几十米,最深160m左右,呈不规则的脉状、囊状、膨缩性变化大。
矿石致密块状,结晶较粗,局部有黄铁矿等细脉充填,断层、裂隙不发育,晶孔洞微发育,其大小一般为1.5cm3,最大为8cm3。
钻孔揭露,未发现明显的涌、漏水现象。
富水性差,地下水位标高一般为200m左右。
②沉积变质磁铁矿层含水带:主要分布在流水径向斜两翼。
矿层厚度一般为2.05~5.55m,局部达15.0m,长约1450m,呈层状,延伸连续而且稳定,主要受流水径向斜控制,矿体顶板附近有较厚的安山岩层。
矿体裂隙较发育,通过钻孔涌水和抽水试验,其单位涌水量为0.0619 L/s•m和0.0264 L/s•m。
4矿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4.1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靠大气降水渗入,地下水水位与大气降水变化曲线形态一致,雨季渗入补给量大,地下水位上升。
旱季降雨量小,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渗入补给甚微,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变化幅度0.38~7.24m,地下水以沼泽地及泉水形式排泄补给地表水,使矿区主要冲沟常年流水。
区内补给与径流区一致,地下水总流向与地形坡度一致,自然排水条件良好,径流距离短。
4.2 矿区供水条件由于矿区地形切割强烈,地下水迳流途径短,排泄条件良好而且补给条件差,岩石的富水性相对较弱,且随季节性变化很大,区内的地下水露头点一般都是流量小且变化大,所以对矿山供水意义不大。
因此,未来矿区开采的生产、生活用水,宜首先考虑就近利用常年性溪沟水。
在选择好饮用水水源时,应对其重新进行水质分析(包括细菌分析)。
4.3矿段矿床充水条件及矿坑涌水量预测(一) 本区未来开采矿坑的主要充水来源:根据矿床水文地水文地质特征,无大地表水体影响,只有一条长约500m流量0.5~2.0L/s的水沟,受季节性影响大。
矿床北东侧虽有一条较大河流-永新河通过,但离矿床较远,水力联系不密切。
因此,矿床充水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
同时因矿床的汇水面积只有1.5km2,所以矿床的充水来源也比较小。
(二)矿坑涌水量预测的条件:(1)边界条件:矿床主要围岩为三叠系的安山岩夹页岩、粉砂岩,层厚大于90m,岩石坚硬具硅化,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差,钻孔单位涌水量q=0.0264L/s•m,属弱含水层或相对的隔水层。
因此,在矿坑涌水量预测时仅以承压均质含水层以圆形补给边界进行涌水量计算。
(2)矿床开采方式:根据矿体的埋藏和分布特征,矿山开采可能采用坚井和坑道开采,终采深度为15Om中段标高,因此也作出相应中段标高的涌水量预测。
(三)矿坑涌水量预测方法: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抽水资料等实际情况,对坑道涌水量预测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进行计算。
(四)矿坑涌水量计算公式选择:坑道涌水量计算公式的选择,见表4.1。
表4.1坑道涌水量计算公式备注Q—涌水量;K—含水层渗透系数;H—水高度;M—含水层加权平均厚度;Ro—引用影响半径=R+γ0;γo—引用半径0(五)矿坑涌水量主要计算参数的确定①含水层厚度主要是利用207~216勘探线(见图1)钻孔揭露的资料进行数理统计,按相对含水层取其加权平均值,作为裂隙承压含水层的实用厚度,M=20m。
②渗透系数(K)=0.245m/d。
③引用影响半径以矿体投影平面求出引用半径γ。
以库萨金公式求影响半径R,再确定引用影响半径R0=R+γ。
④地下水位和降深值的确定:地下水位和降深值(S)是以集水井工作前的地下水静止水位和集水井工作时的动水位之差值来确定。
(六)矿坑涌水量计算结果:矿坑涌水量计算结果见表4.2。
表4.2矿坑涌水量计算成果表5结语综合上述,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隙充水矿床类型,即第二类直接充水矿床第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