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09—201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2009~2010学年度上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检测题(教科版)参考答案

2009~2010学年度上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检测题(教科版)参考答案

2009~2010学年度上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检测题(教科版)参考答案 说明:全卷分为A 、B 卷,A 卷满分00分,B 卷满分2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A 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A2、D3、A4、D5、B6、D7、B8、B9、A 10、B 11、D 12、B13、B 14、D 15、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① 6.3 ② 7.3×1023 ③2.7×103 ④ 152、折射 平面镜成虚像 品红、黄、蓝 红、绿、蓝3、误差 3.40左右4、振动着 音调,响度,音色,音色5、短 前 凹透6、冷热程度,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水银, 0.1℃7、1.0×103 每1 m 3体积的水中含有水这种物质的质量是1.0×1038、电暖器 电动车(答案不唯一,只要正确都给分)9、信息一:骑车者的速度大于跑步者的速度信息二:骑车者在15s 内共运动了200m10、1:1;2:1三、综合探究题(40分)1、(1)(3分)略 【保留作图法线1分,两次折射光线正确各1分】(2)(3分)略【法线、反射线、入射角(或反射角)各1分】(3)(2分)略【光线平行于主轴、标明箭头各1分 】 (4)(6分) 光屏; 倒 ; 右。

(每空2分)2、 ( 6分 )右; 20g 、10g 、5g ; 0.8g 。

(每空2分)3、(4分)响度与振幅有关 ; d 。

(每空2分)4、(8分)某同学乘长途汽车时,注意观察路旁的里程碑,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观察次数1 2 3 4 5 里程碑数10 20 30 40 50 观察时间 6:30 6:45 7:05 7:20 7:30求:汽车在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1~2、2~3、3~4、4~5这四段时间内哪一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最大?解:(1)s 总= 5010 = 40 (2分)t 总= 7:30-6:30 h =1h (2分)V 总= s 总/ t 总=40 (2分)(2) 因为每段的路程相同,第四段时间最短,(1分)故在第四段时间(或4~5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最大。

厦门市双十中学初三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单元期末复习汇编

厦门市双十中学初三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单元期末复习汇编

厦门市双十中学初三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单元期末复习汇编一、选择题1.甲、乙两人相距18m,同时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其中甲的s﹣t图像如图所示。

若两人运动了30s后相遇,则乙的速度为()A.一定是1m/s B.可能是0.6m/sC.可能是2.2m/s D.一定是1.6m/s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3) B.(2)(3) C.(1)(4) D.(2)(4)4.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5.下图a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则右图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s-t图像的是()A.B.C.D.6.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全程中,小华一直比小明跑得快D.全程中,小华和小明的平均速度相等7.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8.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的路程---时间的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物体在10s内运动10mC.乙物体在10s内运动10mD.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9.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A.三个物体运动速度关系是v甲>v乙>v丙B.相同时间它们运动的路程关系是s丙>s甲>s乙C.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关系是t丙>t乙>t甲D.若路程相同,同时出发丙最先到达终点10.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速度达到了相等C.在10s~20s内,甲同学静止不动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二、选择题1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C.敲击水瓶琴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12.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如图乙所示,A、B、C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C.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D.用嘴分别吹出“dou(1)”、“ruai(2)”、“mi(3)”三个音阶,dou(1)音阶与乙图B位置对应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B.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C.“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B.工厂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只要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物体就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比较,运动时间短的速度一定大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空可以传声B.“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C.天坛的“回音壁”的回音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发生反射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16.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C.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D.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7.监考老师听到“现在开始分发试卷”的语音播报后开始分发试卷,说明()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具有声能C.声音能传递信息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8.如图所示为不同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时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丁的音调相同B.甲、丙的音调相同C.甲、乙的音色相同D.丙、丁的响度相同19.当学校广播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 的女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韩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歌手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20.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听到声音变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经历了“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的科学探究环节B.实验现象表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空气越稀薄,手机的扬声器发声部位振幅越小D.该实验可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三、选择题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22.关于水的三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蒸气温度很高,小心烫伤B.极寒地区,水只能是固态C.寒冬,窗户上的白色冰晶是水凝固形成的D.0℃时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23.小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

厦门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厦门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厦门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块砖,切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A . 质量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B . 质量减少一半,密度不变C . 体积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D . 以上的说法均不正确2. (2分)有时,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黑板“晃”眼处发生了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 黑板“晃”眼处发生了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 . 黑板“晃”眼处发生了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 . 黑板“晃”眼处发生了镜面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 (2分) (2017八上·姜堰期中) 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平面镜不动的情况下,可将激光笔①入射点位置不变,逆时针转一定的角度;②入射点位置不变,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③入射角不变,但向左平移一段距离;④入射角不变,但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可行的办法是()A . ①③B . ①④C . ②③D . ②④4. (2分)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卯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污点不移动;②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A . 玻片上B . 低倍物镜上C . 高倍物镜上D . 目镜上5. (2分)“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A .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 .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 .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 .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6. (2分)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它表示的意思是()A . 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B . 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kg/m3C . 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kgD . 每千克酒精的体积是0.8×103m3二、填空题 (共10题;共12分)7. (2分) (2016八上·丹东期中) 平时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因为光在该物体表面发生________反射的缘故.这种反射________光的反射定律.(填“遵循”或“不遵循”)8. (1分)小明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该店视力检查表要求眼睛和视力表相距5m。

2009---201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北师版)期末考试试题

2009---201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北师版)期末考试试题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八年级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3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选择题的答案请填在答案栏中。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雨凇和雾凇是泰山奇特的自然景观."雨淞"从空中掉下来的液态雨滴落在树枝、电线或其它物体上时,会突然冻成一层外表光滑晶莹剔透的冰层(如图1甲);“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直接在松枝、树丛结满了毛绒绒的冰挂(如图1乙)。

从物态变化来看,“雨淞”和“雾凇”的形成分别属于_______和_______现象。

2.2009年11月29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纪念国际残疾人日-集善嘉年华北京2009——帮助贫困聋儿走出无声世界”大型公益演出,演出收益也将全部用于贫困聋儿的康复救助。

有一种骨导助听器是借助于________传声的方式让他们走出了无声的世界。

3. 2009年春节初一(2009年1月26日),部分地区夜空出现奇妙天象日环食,如图3所示。

日环食是由于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较小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阳形成的,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09年12月15日,波音787(图4)梦想飞机首次飞上蓝天,象征着航空旅行新纪元的到来。

波音787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作主材,这主要是因为钛的密度,硬度。

(两空选填:“大”或“小”)5.为庆祝中国空军成立60年,于2009年11月15日北京沙河机场中国空军飞行表演;图5是轰油6 对“歼—10战斗机”飞机进行空中加油的图示,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受油飞机是______的;在“歼—10战斗机”的驾驶员看来, 受油飞机则是______的。

6.“鸟巢”(图6)结构的外表面有一层半透明的膜,使用这种半透明材料的好处是,体育场内的光线不是直接射进来的,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使光线更加柔和,解决了强烈光影带来的麻烦,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

2009-2010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联考测试试卷及答案

2009-2010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联考测试试卷及答案

2009-2010學年實驗學校八年級上學期聯考物理試卷一、填空題(共25分,每空1分)1.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聲勢浩大的“擊缶而歌”精彩絕倫,缶聲是由於缶面產生的,然後通過傳播到現場觀眾耳朵的。

2.通常情況下,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範圍是20~20000HZ,其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稱為。

請你列舉一個人們利用這種聲波的實例:。

3.2009年7月22日(農曆六月初一)上午8時左右,曾發生本世紀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

很多人採用如圖1的兩種簡便方法觀測日全食:[1]準備一盆黑墨水置於陽光下,在臉盆中能觀察到太陽的像,這是利用了原理;[2]將手指展開,互相垂直疊放,對著陽光,在白紙上也能觀察到太陽的像,這利用了光沿傳播的原理。

4.最簡單的彩色噴墨印表機是利用顏料三原色混合原理來列印各色圖文的。

這類彩色噴墨印表機內裝有黃、____________三色彩墨,這三色彩墨如果按同比例混合,列印出的將是_____色圖文。

5.森林裏不允許隨地亂丟透明飲料瓶。

這是由於雨水進入飲料瓶後相當於一個_______鏡,對太陽光有_______作用,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

6.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

晶狀體相當於照相機的______,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縮小、______的實像。

如圖2所示,屬遠視眼的是SL L1SLL(甲)(乙)图 3 ___ ,矯正時配戴的眼鏡鏡片應選用 ___ 。

7. “背日噴口霧,眼前現彩虹;絢麗只一瞬,消失影無蹤。

”描寫的是“人工彩虹”,該彩虹產生的原因是光的______________;彩虹消失主要是因為霧_________變成了水蒸汽而消失。

8. “夏雨欲來總覺悶,秋霜前夕格外冷。

”它說明:雨是由於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___而形成的,同時__熱,所以夏天下雨之前往往很悶熱;霜是由於天氣寒冷時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___而形成的。

9.基本電路由電源、_____、______和導線等組成的。

教室內的幾只日光燈是_____聯在一起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题2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题2

厦门市2009—2010学年(上)八年级统一抽考物理试题第I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90分钟)生注意:1.全卷六大题,35小题。

试卷共8页;2.答案一律写在第Ⅱ卷上,交卷时只交第Ⅱ卷;3.作图题可直接用铅笔画;4.全卷g取10 N/kg。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大题12 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飞船2.一本8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A.1 um B.1 mm C.1 cm D.1 dm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图14.如图2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5.“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泥鳅身上的黏液 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C.斑马身上的条纹 D.蛇身上的粗糙鳞6.如图3所示,不倒翁能稳稳地立在桌面上,设不倒翁受到的重力为G,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为N,它对桌面的压力为F,则A.G与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N与F是一对平衡力C.G与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G与N是一对平衡力7.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m处,当她向平面镜走近0.5 m 时,她与平面镜中像之间的距离为A.0.5 m B.1 m C.1.5 m D.2 m8.观察图4中的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9.如图5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B.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C.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10.如图6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图中区域是A.I B.ⅡC.Ⅲ D.Ⅳ11.把一个质量是O.5 kg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假定运动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恒为0.5 N,则篮球在竖直上升和降落过程中所受力的合力分别是A.5.5 N 5 N B.5.5 N 4.5 NC.5 N 4.5 N D.4.5 N 5.5 N12.如图7所示,关于甲、乙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小车一定是静止的B.乙小车可能是静止的C.乙小车一定向左运动D.甲小车不可能向左运动二、填空题(本大题12小题。

厦门双十中学初中部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厦门双十中学初中部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厦门双十中学初中部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B.吹哨时,活塞上下推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音调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响度会更大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卡片在梳子上划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就越响3.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太阳出来,大雾散去B.从冰箱拿出来的茶叶变潮湿了C.春天来了,冰雪消融D.冬天外面冰冻的衣服变干了4.关于图所示的各种物品的质量或长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60cmB.实验中学三余桥的高度约为30mC.小饭碗的质量约为3kgD.一袋小浣熊干脆面的质量约为40g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熔点比乙高B.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C.乙物质在 5-12分钟没有吸热D.0-5分钟甲升温快6.如图所示,由于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

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海市蜃楼——光的折射B.镜子里的像——光的反射C.耀眼的铁栏杆——光沿直线传播D.树荫下圆形光斑——光沿直线传播7.平行光从左侧通过透镜的情形如图甲所示,现让光从右侧沿原图中的光路入射透镜(如图乙),关于以上情形有下列说法:①该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②该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③光从透镜右侧入射后,将会平行射出④光从透镜右侧入射后,将不会平行射出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眼睛比照相机要复杂的多。

厦门市双十中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厦门市双十中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厦门市双十中学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B.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C.发声体的材料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一定相同D.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品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3.如图所示,下列描述的现象属于升华的是()A.河里冰雪消融B.草叶上露珠形成C.枝头挂满白霜D.冰雕逐渐变小4.下列对长度和时间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1.8cm B.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2.4cmC.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165cm D.一个中学生跑完100m的时间约9.6s 5.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

用它们同时测量一杯沸水的温度,观察两只温度计的液柱()A.甲上升较快B.乙上升较快C.甲、乙一样快D.无法确定6.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是()A.把白光分解为各种彩色光B.物体在水中形成“倒影”C.行人在路灯下的黑影D.黑板“反光”看不清上面的字7.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的情形,凹透镜的A.甲、乙、丙B.甲、乙、丁C.乙、丁D.甲、乙、丙、丁8.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D.乙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9.小红和小明坐在了停在站台上的G103次列车,小红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观望,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前进了,但小明说他们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另一辆车向相反的方向驶去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1北京南始发站08:000分02济南西09:3209:341小时32分406千米3南京南11:4611:483小时46分1023千米4上海虹桥12:45终点站4小时45分1318千米A.小红认为自己的列车运动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明认为自己的列车没有动是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C.济南西到南京南站运行的速度比南京南到上海虹桥段运行的速度慢D.全程的平均速度比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站运行的速度快10.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2009—2010学年(上)八年级统一抽考物理试题第I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90分钟)生注意:1.全卷六大题,35小题。

试卷共8页;2.答案一律写在第Ⅱ卷上,交卷时只交第Ⅱ卷;3.作图题可直接用铅笔画;4.全卷g取10 N/kg。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大题12 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飞船2.一本8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A.1 um B.1 mm C.1 cm D.1 dm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图14.如图2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5.“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泥鳅身上的黏液 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C.斑马身上的条纹 D.蛇身上的粗糙鳞6.如图3所示,不倒翁能稳稳地立在桌面上,设不倒翁受到的重力为G,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为N,它对桌面的压力为F,则A.G与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N与F是一对平衡力C.G与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G与N是一对平衡力7.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m处,当她向平面镜走近0.5 m 时,她与平面镜中像之间的距离为A.0.5 m B.1 m C.1.5 m D.2 m8.观察图4中的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9.如图5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B.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C.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10.如图6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图中区域是A.I B.ⅡC.Ⅲ D.Ⅳ11.把一个质量是O.5 kg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假定运动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恒为0.5 N,则篮球在竖直上升和降落过程中所受力的合力分别是A.5.5 N 5 N B.5.5 N 4.5 NC.5 N 4.5 N D.4.5 N 5.5 N12.如图7所示,关于甲、乙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小车一定是静止的B.乙小车可能是静止的C.乙小车一定向左运动D.甲小车不可能向左运动二、填空题(本大题12小题。

每题2分,共24分)13.如图8所示,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跳板也对运动员施了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使跳板发生了_________;后者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_____。

14.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歌声通过_________传播到教室里,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________ (选填“乐音”或“噪声”)。

15.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发声;这种笑声与人的笑声有明显区别,主要是这两种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16.图9是人类首次拍到猩猩使用工具捕猎的情景。

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_些(选填“深”或“浅”)。

17.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艳丽的画面是由_________三色光合成的;而电视机遥控器发射的不可见光叫_________。

18.在元旦文艺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它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琴弦越短时振动越快,_________越高。

19.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图10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

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_______球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球的速度越来越大(选填“甲”或“乙”)。

20.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_________,约为l 500 m/s,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

则该处海深是_________m。

21.2009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天文年”,原因之一是2009年7月22日,一场本世纪最壮观、全食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在天空上演。

“日全食”的产生可以用光的来解释。

有人通过在一盆水里滴些黑墨水看太阳倒影的简易方法观测日食以保护眼睛,此时太阳的倒影大小_________真实的太阳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如图11,汽车向右行驶过程中,小球突然向右摆动,说明汽车正在做_________ (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此时小球共受到_______个力的作用(忽略空气阻力)。

23.如图12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 段的平均速度;小车的运动方向是向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

24.如图13所示,一个重40 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10 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_________N;当拉力为50 N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_________N。

三、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

共4分)25.小王上课迟到了,他向老师解释说:“在乘坐公交车时,司机紧急刹车,我和另两位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受伤,耽误了时间”。

老师提醒他:“今后上车后要扶好站稳”。

(1)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小王为何会受伤;(2)指出小王描述中的错误;(3)说明为什么“扶好站稳”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四、作图题(本大题3小题。

每小题2分,共6分)26.请在图15中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

27.如图16,棋子被吸附在竖直磁性黑板上,请作出棋子所受力的示意图。

28.如图17,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人玻璃,在分界处删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五、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4小题,共22分)29.(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________;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 cm,物距为25 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如果把物体向凸透镜移近5 cm,则光屏应距凸透镜_________cm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30.(6分)在实验室里,小明和同学们做如图18所示的实验。

他们使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继续运动。

实验完毕后,同学们讨论时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们回答:(1)实验时,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让小车在水平面出发的_________相等;(2)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都做减速运动,最后停下,你认为原因是受到_________的作用;(3)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长,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此基础上你进一步的推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4分)给你一支铅笔、一块海绵、一个平底透明的玻璃杯、一块平面镜、足够的水。

请任选其中的器材,分别设计一个力和光的物理小实验(与示例不同),简要写出实验过程及能说明的物理知识。

示例:用力压海绵,发现海绵凹陷下去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2.(8分)小明发现,用手拉不同的弹簧时,伸长相同的长度所用拉力的大小不同。

他猜想“弹簧被拉伸相同的长度所需拉力的大小,可能与弹簧原来的长度有关”。

现提供如下实验器材:刻度尺、细线、支架、老虎钳和一根均匀长弹簧(可裁剪),如果请你通过实验来验证小明的猜想,那么:(1)要满足实验的要求,应对这根长弹簧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一种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述你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出另一种猜想:弹簧被拉伸相同的长度所需拉力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____有关。

六、计算题(本大题3小题,共20分)33.(6分)周末,爸爸开车送小森去科技馆,小森了解到消耗l L汽油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2.3 kg。

在市区,爸爸的小轿车每百公里平均油耗是10 L,从小森家到科技馆单程时间为20 min,小轿车的平均速度是36 km/h。

求:(1)小森家离科技馆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往返路途中,用掉汽油多少升?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多少千克?34.(6分)在厦门市“为马拉松喝彩”拉拉队比赛才艺秀环节,舞蹈《生命不言败》震憾全场,小厦同学一动不动地托住受伤的小禾同学的场景令人难忘。

小厦和小禾的质量分别是50 kg和40 kg。

(g取10 N/kg)求:(1)小禾受到的支持力;(2)小厦对地面的压力。

35.(8分)厦门杏林跨海特大公铁大桥公路桥全长8.5 km,铁路桥全长5.4 km。

一辆小轿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

求:(1)小轿车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分钟?(2)若铁路桥通车后,一列长100 m的火车通过全桥只需要3 min,请计算火车在桥上的平均速度。

(3)铁路桥为直线形,而“隔壁”的公路桥呈“M”形起伏,通过高低落差,火车的车灯就不会对公路桥上迎面来的车辆造成眩光影响。

请说说这里包含的光学知识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