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1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中考试语文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2020年11月一、古代文化常识(9分)1. A(A. 是臣下呈给帝王。
)2. A(A. 汉代以来,不是唐代)3. C(A. 顿首是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B. 女子十五岁许嫁结发及笄时取字;D. “皇帝的长子”错,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
)二、现代文阅读(15分)4.C(C项考查对小说文本内容和结构特征的分析与鉴赏。
和平年代军人职能发生了转变,郭军开始不能认识并接受这样的事实,他仍认为军人的价值是战斗沙场、报效国家,因此想要通过师长留在部队。
后来在高林和小女孩的启发下,他才认识到和平年代军人的职能已经发生了改变,因而接受了退伍。
文本中并无依据表明摆脱农村户口是郭军的主观意愿。
C 项不正确。
)5.①人物源自生活,小说选材聚焦和平年代军人的去留问题,人物符合历史真实;②人物情感转变合理,以次要人物推动情节,促成其情感转变;③人物描写真实,运用大量心理描写,集中展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绪,给人真实的感受;④人物形象丰富、立体,既展现军人的高尚情怀,也表现其作为普通人的苦闷无奈。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①推动情节发展,促成郭军认识的转变;②烘托高林、郭军等军人保家卫国的高大形象;③深化主题,引发对和平时期军人价值的再思考;④淡化了故事的伤感意味,营造了温暖的氛围。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7.D(此题注意“初”表时间,单独断开,“选者”作后句的主语,在前面断开。
)1。
2021届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1届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卷一、古代文化常识(9分)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表,就是“表奏”,又称“表文”,是中国古代下级呈给上级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在表中可以有所陈述、请求、建议。
B. “敕造”意为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命令的专称。
C. 御史,春秋战国时期为国君亲近之职,掌文书及记事。
秦时有纠察弹劾之权,汉以后,御史职责则专司纠弹。
D. “舍簪笏于百龄”中的“簪笏”是指代官职,其中“簪”是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是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孝廉,唐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当地的人物,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来做官。
B. 待漏,指百官五更前入朝,等待朝拜天子。
漏,铜壶滴漏,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用铜壶盛水,滴漏以计时刻。
C. 万乘,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此常以“万乘”指天子、帝王、帝位。
D. 斋戒,通常指古人在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禁欲守戒,洁身清心,以示虔诚之意。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顿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
行礼时,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故称“顿首”。
也用于书信的起头或结尾,表致敬。
B. 字,本义是生儿育女。
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八岁许嫁结发及笄时取字,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C. 勒石,刻石记功,亦指立碑。
此典故出自《后汉书》“勒石燕然”,当时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封燕然山,刻石记功而归。
D. 皇太子,皇帝的长子,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
居住于东宫,故常以东宫代指太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士兵!士兵!阎连科郭军火了,火透了!这是一种深理地下,只能暗暗燃烧,不能公然爆发的委屈的火。
2021届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最新】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彪炳千古....。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为背景,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
时至今日,很多60后对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还。
②一首《锦瑟》,实为义山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如镜花水月,映入历史。
他的深情、执著、聪慧以及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令人,回味绵长。
③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送我到车站。
现在想来还,眼睛不自觉地总是湿湿的。
A.历历在目念念不忘记忆犹新 B.念念不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C.记忆犹新念念不忘历历在目 D.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念念不忘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卫生厅长评价某些医疗乱象时说,有些医院,从不把想法设法降低老百姓负担的事放在心上,而是想办法赚钱。
②为打好经济下行阻击战,我市创新方式,多措并举,积极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提振企业信心,促进企业稳生产增效益。
③像《飘》《魂断蓝桥》这样令人赞叹的中文翻译名有很多,而这些译名只有在译者、有时甚至数位翻译者长时间苦苦思索后才能产生出来。
厦门双十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学科试卷

厦门双十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学科试卷[编辑推荐]为大家整理了高三语文期中试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错漏均不得分)(1)舞幽壑之潜蛟。
……旌旗蔽空,横槊赋诗。
(《赤壁赋》)(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__,;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陈情表》(4)山原旷其盈视,。
《滕王阁序》(5)寒衣处处催刀尺,。
《秋兴八首》,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6),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二)文言基础知识(共8分)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②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品行不好,无耻)④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⑥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推测,估计)⑦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⑧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⑨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辜负)⑩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⑾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⑿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A.①②④⑤⑦⑧⑩⑾B.②③④⑤⑥⑧⑨⑩C.①③⑤⑥⑨⑩⑾⑿D.④⑤⑥⑦⑧⑨⑾⑿3.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4.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A.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之”相同B.两个“所以”不相同,两个“之”相同C.两个“所以”不相同,两个“之”不相同D.两个“所以”相同,两个“之”不相同5.下列句中加点实词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赢粮而景从①吾从而师之②却匈奴七百里③长余佩之陆离④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⑥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⑦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⑧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021年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1年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巳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毛乌素沙漠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自唐代起至明清,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毛乌素地区逐渐变成茫茫大漠。
播种绿色,是陕西人70年的坚守。
随着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启动,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和脚步“定格”在这里。
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30多年治沙11万亩,使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在14任连长的带领下,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一生只做治沙这一件事……70年来,榆林以年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面积;栽种的树木按1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54圈;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绿水青山”来了,“金山银山”也跟着来了。
这些年,榆林风沙区大棚种植、育苗、沙漠旅游等蓬勃兴起,全市从事沙产业的企事业单位150多家,年产值4.8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
(摘编自《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陕西日报》2020年4月23日)材料二:已有的沙漠改造经验,往往是在外延上下功夫,种树、种草,取得了许多成效,但这种沙漠治理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入,还经常面临着沙进人退的窘境和风险,重复治理不断。
若从内涵上着力进行突破,不仅可以一劳永逸地改造沙漠,而且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我国沙漠的表面土壤普遍含有两种成分,一种成分是砒砂岩,另一种成分是沙子。
砒砂岩一旦裸露就风化,一遇风就起尘,一遇水就松散,随水大量流走,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
沙子,结构松散、漏水漏肥,不能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同砒砂岩一样,是导致土地资源生态退化的“罪魁祸首”。
双十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碌碌无为(wéi)B. 水乳交融(jiāo)C. 风和日丽(lì)D. 畏首畏尾(wè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复杂的难题。
B. 由于他的勤奋刻苦,他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我对他的提议表示赞同,但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D. 这部电影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因为它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高兴、愉快B. 美丽、漂亮C. 坚强、刚强D. 热情、热烈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一座冰山,冷冰冰的。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D. 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5. 下列诗句中,描述春天景象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6. 下列成语中,形容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项是:A. 一日千里B. 风马牛不相及C. 一成不变D. 风起云涌7.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实词的一项是:A. 所以B. 于是C. 之所以D. 因此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们的友谊像金子一样珍贵。
B. 那座山就像一位巨人,屹立在远方。
C. 他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D. 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优秀,品德高尚,为人诚实。
B. 那个地方风景优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福建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新版)

福建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1. (3分)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2. (4分) (2020高一上·双鸭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诗词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土壤,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从文化名人到历史典故,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诗词中反复使用的意象,比如日月江河、风雪云雾、苍松蜡梅、旌旗鼓角、炮声弹洞等,要么是历代文人骚客托物言志的传统物象,要么是现代作家用来描绘战争风云的常用素材。
(),具有不同于别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诗坛上,很少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地体现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民族特色,产生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诗词蕴含着充满激情的理性,炽热而深邃,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
毛泽东诗词史诗般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体察中国人民的形势与任务,剖析中国革命的疾苦与心声,重温20世纪中国历史的_________________与沧桑巨变,追溯毛泽东跌宕起伏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
毛泽东诗词又洋溢着充满理性的激情,深沉而浓郁,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毛泽东诗词想象独特、语言奔放、亦真亦幻、意味深长,在平淡中彰显神奇,在黑暗中出现光明,在困难中看到前途,在曲折中展现刚毅。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诗词读来使人_________________,能够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
毛泽东说过:“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
”“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
”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婉约派婉转含蓄、缠绵排侧。
毛泽东诗词明显偏重于豪放格调,包涵寰宇、_________________,凸现出大国气象和伟人气度。
福建省厦门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有答案)

福建省厦门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本试卷共七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文化常识(9分)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表,就是“表奏”,又称“表文”,是中国古代下级呈给上级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在表中可以有所陈述、请求、建议。
B. “敕造”意为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命令的专称。
C. 御史,春秋战国时期为国君亲近之职,掌文书及记事。
秦时有纠察弹劾之权,汉以后,御史职责则专司纠弹。
D. “舍簪笏于百龄”中的“簪笏”是指代官职,其中“簪”是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是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孝廉,唐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当地的人物,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来做官。
B. 待漏,指百官五更前入朝,等待朝拜天子。
漏,铜壶滴漏,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用铜壶盛水,滴漏以计时刻。
C. 万乘,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此常以“万乘”指天子、帝王、帝位。
D. 斋戒,通常指古人在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禁欲守戒,洁身清心,以示虔诚之意。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顿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
行礼时,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故称“顿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本试卷共七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文化常识(9分)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就是“表奏”,又称“表文”,是中国古代下级呈给上级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在表中可以有所陈述、请求、建议。
B. “敕造”意为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命令的专称。
C.御史,春秋战国时期为国君亲近之职,掌文书及记事。
秦时有纠察弹劾之权,汉以后,御史职责则专司纠弹。
D.“舍簪笏于百龄”中的“簪笏”是指代官职,其中“簪”是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是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唐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当地的人物,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来做官。
1B.待漏,指百官五更前入朝,等待朝拜天子。
漏,铜壶滴漏,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用铜壶盛水,滴漏以计时刻。
C.万乘,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此常以“万乘”指天子、帝王、帝位。
D.斋戒,通常指古人在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禁欲守戒,洁身清心,以示虔诚之意。
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顿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
行礼时,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故称“顿首”。
也用于书信的起头或结尾,表致敬。
B.字,本义是生儿育女。
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八岁许嫁结发及笄时取字,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C. 勒石,刻石记功,亦指立碑。
此典故出自《后汉书》“勒石燕然”,当时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封燕然山,刻石记功而归。
D. 皇太子,皇帝的长子,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
居住于东宫,故常以东宫代指太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士兵!士兵!阎连科郭军火了,火透了!这是一种深埋地下,只能暗暗燃烧,不能公然爆发的委屈的火。
这种难言之苦气得他肺就要炸开。
何止是肺,心、脑、肝、骨、血、肉……都蓄满了一种爆炸的力量。
连队的最高“武职官员”居然在五十九秒前宣布退伍命令时短粗有力地唤到了他的名字。
他答了一声“到”,但那只是士兵接受命令的本能。
当他明白那声“到”的深刻含意后,就急步流星地退出了军人大会。
他遇事理智、冷静,但绝不是打掉牙咽肚里那号蔫不几几的士兵。
不可理解、不可思议、不能容忍!想退伍的不让走,不想走的偏要打发你走!他掉泪了。
当泪珠从鼻翼落到手背上,他骂了一句“草包”,陆路不通水路通,我找师长去!他没料到真会让他退伍。
说到底他不同于一般士兵呵!入伍六年,队列、射击、军体、战术,哪样他不2是名列前茅!六年呵,两千一百九十个日日夜夜,他立过两个三等功,荣获十二次连嘉奖,足有两打的嘉奖证书,掌握了一整套的军事技术,六年,一整套,白搭!眼下,唯一的出路就是请师长出面,把我留下!他的主意铁定了,步子坚坚实实的,快得流星赶月一样。
他曾是师长的警务员。
他们远非警务员与首长的关系。
有一次,师长问他:“你怎样看那些想当官的干部?”“想当官也没啥不好的。
工厂鼓励工人争当工程师,学校鼓励学生争当科学家,部队为啥不鼓励大家争当将军、元帅、军事家!”师长兴趣盎然:“那你呢?”“我?”他一怔,仅仅一怔,认真答道:“我想当官,但并不想让你把我提起来。
”“为啥?”“你把我提成干部,全师的人都会说我是给首长拖地板、倒开水换来的。
”……他说得毫无顾忌,使师长感觉到他具备一个真正军人应具备的东西。
师长珍爱这号士兵,也知道该怎样爱这号士兵。
一九七九年二月间,边境到了有火即燃之时,师长突然把他叫到身边问:“你怕不怕打仗?”他“啪”的一个立正,不假思索地答:“我当兵就是为了打仗的!”这样,他下连了。
然而,他们连只是特级战备一个月,自卫反击战就告结束了。
到师部,有五里路。
那些已成“百娃”的士兵们,三五成群,夹杂在各色人流中。
“现在当兵的真多。
”“没用!和平年代,白白养着,浪费开支。
”他听着这风送来的对话,心里像倒进了一包谷糠,杂乱,烦躁,刺心的疼痛。
六年呵,他为了什么?为了打仗!直说吧,为了死啊!可竟有人认为他们是白白养着,是浪费开支!“啪!”一只大手落在他肩上。
他们排的高林从后面骑车赶上来。
好家伙!刚刚宣布退伍命令,就居然穿了一套灰西装。
3他眼睛被那身西装刺疼着。
半晌,他压着嗓子说:“何必呢,临走还不留个好印象。
”“好印象!我的印象够好了。
军事训练,除了你谁能和我比?”“既然这样,就留下再干嘛。
”“我留这干啥?我和你不同……当过师长警卫员,去找师长讲个情,转个志愿兵,和平年月,拿钱不多也不少,打仗了,当英雄不大也不小。
”高林蹬转自行车,回头冷笑着说:“你要不是农村户口,我猜你今天准不会来找师长吧!”他僵住了。
仿佛当头挨了一棒,胸部有股涩酸的味道直往喉口满:天!竟这样看待我!难道我仅仅是为我自己吗?我是为祖国的安宁,为来来的战争,为士兵的价值和尊严!转志愿兵,他压根儿就没想过。
他想的仅仅是……是什么呢?难道是打仗?你渴望战争干什么?用战争证明你的存在?士兵们青春的消耗,才有了今天的安宁,这本身不就证明了士兵的价值和尊严!猛地意识到自己一个很大的失误:我找师长究竟为了什么呀!他静静地站着,望着路边飘动的白杨树,心里猛一下彻底空虚了。
鬼使神差地,他又往前走去,脚步像个大病初愈的人。
前面,市中学门口,围着几个人。
他走过去,瞟见个小女孩,大冷天,蹲在路边,手里拿着笔,膝上放着画夹子。
画的是孩子们在打排球、跳皮绳,背景是校后那座青黛色的,朦朦胧胧的山。
他正想抬脚往前走,突然那小姑娘眼里闪着光,对他笑了笑,又回头画几笔,在那大山顶,就多出了个哨兵,持枪站立着,凝视着他守卫的正前方。
那哨兵像漫画,滑稽、可笑,可因此整个画面和谐了、深刻了……或许这是小姑娘儿戏的一笔,可这一笔叫人多么安慰啊!小姑娘站起来走出人群,在他面前甜甜地一笑:“叔叔好!老师让我们每人写一封信寄出去,我就寄给你,你给我回信吗?”“给我?”他有些尴尬,“叔叔是退伍兵,你写给那些没有退伍的叔叔吧。
”小姑娘把头一歪,纯真地望着他,“退伍怎么了,刚才那位穿西装的退伍叔叔说,我能上学、画画,是因为你们为我站过岗。
”他望着那双明净的眼,像有股清泉从他心里流过,哗哗啦啦、滋滋润润,冲去了心里的怨气、不解和忧愁……一下子变得开阔、恬静、明媚了。
4七天后,师长接到了一封简短的信:首长:您好!我一路顺风,安全到家了。
眼下,正是冬闲。
大队让我当民兵营长,抓民兵工作。
有件事,我想请首长相信并记住:像退伍军人证上写的那样,有一天需要我“招之即来”时,我会来的。
你的士兵:郭军×月×日(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插入郭军在连队六年的杰出表现,与他被命令退伍的现实形成反差,构成情节上的跌宕变化,深化了作品的情感意蕴。
B.从不愿让师长提干到要师长出面留下自己,郭军行为的前后变化既强化了退伍命令带给他的心灵冲击,也突显了他的不甘。
C.和平年代军人职能发生了转变,郭军不能认识并接受这样的事实,想要通过师长摆脱农村户口留在部队,因此受到高林讥讽。
D.文中通过描写郭军的心路历程,既展现了普通军人面对命运转折时的彷徨失落,又讴歌了他们爱国奉献、深明大义的品格。
5.小说是怎样使郭军这一人物显得真实可信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6.结尾写郭军与小姑娘相遇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答:三、文言文阅读(20分)(2017年高考全国3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5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
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