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唐山教学教案
wedo地震教案

wedo地震教案《wedo地震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地震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2. 了解地震的应急处理方法及地震的前兆。
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地震的应急处理方法及地震的前兆。
教学难点:探究地震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分组讨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地震前后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而引出课题——地震。
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但有些地震会造成巨大的破坏,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地震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震的相关知识。
二、学习新课1. 地震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分析。
(1)请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我国大陆地震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和补充。
总结: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我国的台湾省处于欧亚地震带南段、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东段,所以这两个地区地震频繁。
由于板块构造的存在,我国西部地区发生地震的概率也比较大。
(2)请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介绍一下我国东部地区为什么也是地震频发区?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
总结:东部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所以东部地区也是地震频发区。
另外,由于我国西部高原地区地壳活动也是比较频繁的,所以青藏地区也是地震频发区。
讨论:地震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总结。
总结:地球内部地壳岩石在板块交界处发生剧烈摩擦、挤压而造成急剧破裂。
受到外部力量(如气象、地形、海水涨潮等)的影响会发生更严重的应力破裂而导致更强烈的震动。
(讲解汶川大地震案例)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的里氏7.8级地震,遇难者达7万人以上。
那么发生前有没有什么预兆呢?(讲解动物异常现象)比如猪、牛、狗、羊等动物会有很多不平常的表现;冰天雪地里的鱼会自动跑上岸来,然后东张西望的动弹不得;许多乌龟突然从严寒的地方转移到暖和的地方,便会莫名其妙的死去;有些植物也会有一些反常现象发生。
20201201唐山教学教案

活动名称:啊呜(小班)林琳教学目标:1、观察图片中发生的事件,能大胆想象和表述。
2、按声音提示,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
活动准备:PPT、蛋糕、橡皮泥活动过程:一、导入故事:有四个好朋友,它们是小兔、小猫、小猴和小熊。
它们一起来到森林里,看见了一幢房子。
二、故事讲述:1、播放“啊呜”,这是什么声音?2、小动物们决定去看看“啊呜”是什么?3、小兔说:“啊呜是圆圆的”,圆圆的会是什么东西呢?4、小猴说:“啊呜是白白的”,白白的会是什么呢?5、小猫说:“啊呜上面还有红色一点一点的”,红红的又会是什么呢?6、勇敢的小熊决定到屋子里去看看。
7、圆圆的、白白的、红红的,原来是一只蛋糕呀!三、操作体验:吃蛋糕1、播放“啊呜”,根据提示用小手吃蛋糕。
2、幼儿人手1份蛋糕,根据声音提示操作。
3、集中操作:吃蛋糕4、小结:听到几次声音,就用小手点几下,要不多也不少哦!中班语言:好朋友克里克塔童瑞莉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联系故事内容进行思考,能比较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小蛇和奶奶及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体验“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的幸福情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扭扭绳人手一根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故事名字,猜想“克里克塔”是什么意思。
2、波特奶奶的生日到了,邮递员送来了一个奇怪的包裹,会是什么呢?一起来猜一猜。
(注意包裹奇怪的造型)3、打开包裹,原来是一条蛇!波特奶奶会喜欢蛇吗?二、看图讲述:好朋友的幸福生活1、(连看多幅图片)找找这些图片里面有爱吗?小结:波特奶奶年纪大了,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事,自从来到波特奶奶家,克里克塔就成为奶奶的好帮手,奶奶也真心的喜欢上了克里克塔,像爱儿子一样的爱着她这个新朋友。
2、(出示小蛇数字造型,学校场景)克里克塔为什么要变成这些数字?小结:聪明的小蛇用自己的身体在告诉老师答案呢!三、猜猜说说1、数字和物体:建议用分组竞赛的方法。
2、想象+操作:克里克塔真聪明!运用自己会变化身体的本领,在幼儿园很快交到了新朋友,瞧,它怎样跟朋友玩的呢?小结:克里克塔是一条非同一般的蛇!不仅成为了老奶奶生活中的好帮手,还会运用自己会变化身体的本领,在幼儿园很快交到了许多新朋友!三、友情的体验:1小结:相信波特奶奶有克里克塔这个好朋友陪伴他,他一定会幸福的活下去,再也不会感觉寂寞了……有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真好啊!3、如果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你对好朋友的爱,你愿意做什么呢?4、拥抱游戏(轻音乐)活动名称:小绿狼执教者:林琳指导教师:应彩云教学目标:1、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特征,知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青坨营镇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30.1认识二次函数教案(新版)冀教版【精品教案】

认识二次函数
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3.
后来提价销售,经统计售价与月销量,得到下面的数据表:
00
比较一下,上表中的
否都是
结二次函数的定义:。
.一块矩形草地,它的长比宽多2米,设它的长为x 米,面积为y 米,请写出用x 表示y 的函数表达式: 。
一台机器原价万元,如果每年的折旧率为x ,两年后这台机器的价格为y 万元,则用x 表示y 的函数表达式: 。
能力提升
5.已知函数1)1()2
2++-
+-=(m x m x m m y ①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求m 的值?
②若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则m 的值应怎样?
6.如图所示,矩形ABCD 中,AB=8,BC=6,P 是线段BC 上的一点(P 不与B 重合),M 是DB 上一点且BP=DM ,设BP=x ,△MBP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四、小结
P
M
D
C
B
A
人起组团,每人。
《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基本情况。
(2)阅读故事《地震源头》,了解大地震来临前应该如何保持冷静,具体介绍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危害及自救的方法等知识点。
(3)阅读小说《地震来时,我在自行车上》了解唐山大地震后的灾难情况及人民群众的自救救援经验。
2. 能力目标(1)能够阅读文献、提炼文献内容的能力。
(2)能够通过不同阅读材料加深和扩展自己的学识。
(3)能够领会文中的情感,在阅读的时候通过对事情的感性认识去感悟周围的事物,去破解生活的谜团。
3. 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体验文学情感。
(2)引导学生向灾区人民深刻学习,从中汲取营养。
(3)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尊重的意识,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体验文学情感,学会树立“生命尊重”的意识,并引导学生向灾区人民深刻学习。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尊重”的意义,并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
三、教学内容及完成时间(1)教学内容:1、引入:“我们会一起去旅行”的视频资料引入。
2、授课:通过资料的相关介绍让学生认识大地震来临前应该如何保持冷静等知识点;通过小说《地震来时,我在自行车上》与学生们讨论这场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警醒和教训。
3、总结:总结唐山大地震所带来的经验和教训。
(2)完成时间:2小时四、教学步骤及方法1. 引入视频资料展示教师通过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次课的主题。
2. 授课【让学生认识大地震来临前应该如何保持冷静等知识点】(1)讲解地震的基本情况: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的成因3. 地震的分布4. 地震的危害(2)地震自救知识:1. 应急准备2. 地震前的应对措施3. 地震中的应对措施4. 地震后的应对措施(3)地震发生的原因:用《地震源头》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地震的成因,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Unit4Earthquakes单元教案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Unit 4 Earthquake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话题为"地震",主要描写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各项语言活动也都是围绕地震展开。
本单元共分八个部分。
Warming-up 部分通过两张图片引出话题"一旦地震发生,将会造成怎样的危害",为后面的主题作了一个热身运动。
Pre-reading 部分设置了两个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这部分为接下来的阅读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可通过套乱,参阅有关地震的书籍并运用一些生活常识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Reading 部分具体描写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震前、震中和震后。
作者详细描述了地震来临前的一些不正常的自然现象及动物的反常表现;地震的来势汹汹并在顷刻间将整座城市夷为平地;震后人们勇敢面对现实并及时实施抢救和重建工作。
Comprehending 部分包括三组练习,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Reading部分的文章。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部分分为两个部分: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和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第一部分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词汇的词义及时用,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
其次还对一些复杂的数字读法进行了检测。
第二部分则结合文章学习定语从句。
Using Language 部分分为Reading,Writing and Speaking;Listening和Writing。
Reading,Speaking 包括读一篇邀请函,写一份演讲稿和关于一套新唐山邮票的Little talk。
Listening 部分讲述了一位地震幸存者的故事,并根据听力材料进行正误判断和回答问题,旨在培养学生获取细节的能力,并通过听来模仿标准的语音和语调。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防震安全教育教案(精选9篇)防震安全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演习,训练学生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学校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孩子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小学生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3、教育学生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4、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过程:一、清点人数。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讨论强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1、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
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
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
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发布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a.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
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
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
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d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
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e.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
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
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14课《唐山地震》word教案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14课《唐山地震》word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唐山大地震的惨烈程度,归纳地震灾害的特点:暴发突然,猝不及防,预测预报困难,成灾广泛,后果严重。
2.能明白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推测地震的成因。
3、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产生的原因。
验证推测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对地震的探究,了解科学家在地震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侯风地动仪的接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5、地震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既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的能力。
6、通过唐山地区的重建,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教学准备1、反映唐山地震及其它地震破坏情景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视频资料等。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现代地震仪的资料。
3、地震中的逃生技巧资料,演习教具。
教学过程:一: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1.讲述:今年5.12号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关于地震你知道一些什么?2.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再全班交流。
3.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小资料唐山地震发生的时间,地震的级别,地震给唐山造成了什么样的灾害?4.地震后发生了什么现象?地表形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二:认识地震的形成1. 实验;用一叠纸、木片等物品地表岩层进行模拟实验。
注意安全a.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两手从两边把纸慢慢向中间挤压,观察现象,如果是一层层的岩石当挤压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什么现象?b.用薄木片进行上面的实验,直到木片折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 问:实验说明了什么?3. 讨论: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4. 看P49的小资料,了解地震的形成。
三:发生地震时怎样做1.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2. 如果现在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么办?3. 进行一次课堂演习:发生地震时怎样逃生。
四:全课总结:通过学习你明白了一些什么?出现地震时,在家里你会怎么做?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14课《数字学习馆》word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本文是新闻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新闻的一些特点。
教学时既是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也应该对本文的特色进行集会。
所以教学时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新闻写作的特点——多方位的描写。
3.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理解作者对许多人类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贯注了作者强烈真挚的主义感情。
三、教学教程1.导入新课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人类显得脆弱与渺小;但是在灾难面对人类又显得坚强与伟大,这坚强是什么?这伟大的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近《唐山大地震》。
2.初读课文请同学们用最短的时间浏览全文,你认为节选的三个小节中哪一小节对你最有感触,或者哪一个细节你感受最深。
提问学生,说说对这个内容的理解,教学时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应该抛弃教师的预设。
然后转入“研读品味”阶段。
3.研读品味《看守所》一节“带伤的军人押着带伤的囚犯,带伤的囚犯又在废墟上奋力抢救奄奄一息的普通人的生命:首先是那些看守所的干部,干部家属;再往远处去就是小街小巷里的群众。
囚犯们和所有在废墟上的救险者一样,手忙脚乱,焦灼万端。
他们似乎都已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和所有的救援者一样,小心翼翼地抱出那些受伤的孩子,扶出那些吓呆了的老人。
每当扒出遇难者的尸体,都忍不住发出轻轻的叹息。
豁出去了!他们拼尽全身力气在撬,在搬,在扛。
满手是血痕,满脸是汗水雨水和成的泥浆。
当搬撬重物的时候,他们还喊起了高亢的号子。
”(小结:囚犯由最初的安守本份,安静地站在警戒线内。
在三人请求下,看守员批准了他们一同救人。
在灾场上,他们和其它普通人一样,努力地救人。
在囚犯们抢险时,他们和其它普通人一样,手忙脚乱,焦灼万急。
他们已忘记了自己囚犯的身份,只是一心一意的去救人。
他们甚至比普通人还要焦急。
这就是人性,人心底最为善良的东西。
这是作者的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教学
活动名称:啊呜(小班)
林琳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片中发生的事件,能大胆想象和表述。
2、按声音提示,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
活动准备:PPT、蛋糕、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
有四个好朋友,它们是小兔、小猫、小猴和小熊。
它们一起来到森林里,看见了一幢房子。
二、故事讲述:
1、播放“啊呜”,这是什么声音?
2、小动物们决定去看看“啊呜”是什么?
3、小兔说:“啊呜是圆圆的”,圆圆的会是什么东西呢?
4、小猴说:“啊呜是白白的”,白白的会是什么呢?
5、小猫说:“啊呜上面还有红色一点一点的”,红红的又会是什么呢?
6、勇敢的小熊决定到屋子里去看看。
7、圆圆的、白白的、红红的,原来是一只蛋糕呀!
三、操作体验:吃蛋糕
1、播放“啊呜”,根据提示用小手吃蛋糕。
2、幼儿人手1份蛋糕,根据声音提示操作。
3、集中操作:吃蛋糕
4、小结:听到几次声音,就用小手点几下,要不多也不少哦!
中班语言:好朋友克里克塔
童瑞莉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联系故事内容进行思考,能比较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小蛇和奶奶及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体验“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的幸福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扭扭绳人手一根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故事名字,猜想“克里克塔”是什么意思。
2、波特奶奶的生日到了,邮递员送来了一个奇怪的包裹,会是什么呢?一起来猜一猜。
(注意包裹奇怪的造型)
3、打开包裹,原来是一条蛇!波特奶奶会喜欢蛇吗?
2、看图讲述:好朋友的幸福生活
1、(连看多幅图片)找找这些图片里面有爱吗?
小结:波特奶奶年纪大了,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事,自从来到波特奶奶家,克里克塔就成为奶奶的好帮手,奶奶也真心的喜欢上了克里克塔,像爱儿子一样的爱着她这个新朋友。
2、(出示小蛇数字造型,学校场景)克里克塔为什么要变成这些数字?
小结:聪明的小蛇用自己的身体在告诉老师答案呢!
三、猜猜说说
1、数字和物体:建议用分组竞赛的方法。
2、想象+操作:克里克塔真聪明!运用自己会变化身体的本领,在幼儿园很快交到了新朋友,瞧,它怎样
跟朋友玩的呢?
小结:克里克塔是一条非同一般的蛇!不仅成为了老奶奶生活中的好帮手,还会运用自己会变化身体的本领,在幼儿园很快交到了许多新朋友!
三、友情的体验:
1小结:相信波特奶奶有克里克塔这个好朋友陪伴他,他一定会幸福的活下去,再也不会感觉寂寞了……
有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真好啊!
3、如果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你对好朋友的爱,你愿意做什么呢?
4、拥抱游戏(轻音乐)
活动名称:小绿狼
执教者:林琳
指导教师:应彩云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特征,知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2、阅读故事,倾听故事中的细节,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介绍主角:
1、来了一个朋友,是谁?
一起来听听发生在小绿狼身上的故事吧!
二、故事讲述:
1、森林里生活这一群灰狼,他们是一群调皮的狼,瞧,他们正在举行一场足球
比赛。
小绿狼非常喜爱踢球,所以他兴奋地跑了过去,说:“朋友们,我能参加吗?”
所有的灰狼们都看着小绿狼。
你们觉得灰狼们会怎样回答。
2、孩子们,小绿狼为什么感到难过呢?
你和谁不一样,你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孩子们,你们会因为自己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感到难过吗?
用我们的与众不同来玩个游戏。
3、游戏:迷迷转
玩过迷迷转的游戏吗?怎么玩?
可是今天有些新的规则,就是要用你的与众不同来玩这个游戏哦。
4、故事继续:瞧,小绿狼忙了好一阵子。
第二天,灰狼们聚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小绿狼正好路过,这场比赛谁会赢?
小结:独一无二的绿色皮毛给小绿狼带来了胜利和快乐。
从此,他骄傲的生活在这群灰狼之中。
大班活动名称:艾玛过化装节
设计执教:童瑞莉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有趣的故事情节,喜欢艾玛的“独一无二”。
2、仔细观察、分工合作,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这是谁,你认识吗?
2.你知道化妆节吗?
二、欣赏故事
1.艾玛在化妆节的前一天晚上,忙活了整整一晚,他在做什么呢?
2.找艾玛
1)看ppt 找艾玛
2)合作游戏《找艾玛》
三、继续欣赏故事
1.他们决定一起跳进河水里泡一泡,洗一洗,找出谁是花格子艾玛。
你觉得这个方法管用吗?
2. 继续欣赏故事
1)提问:结果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2)提问:故事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小班情景阅读:老鼠阿姨的礼物
执教者:何洁
活动目标:
1、根据声音的提示,猜测糖果的多少,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与材质的关系。
2、在猜测中萌发对礼物的期待,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图书,糖果、糖果罐
活动过程:
一、看画面,引发关注
1、听,来了几个小动物?
2、老鼠阿姨要准备几份礼物?
二、听声音,猜测礼物
1、猜猜,罐子里是什么礼物?
2、听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为什么?
3、哪个罐子里糖最多?哪个最少?
三、听故事,分享礼物
你想和谁一起分享糖果?
中班活动:艾玛与风
执教者:本溪路幼儿园何洁
活动目的:
有序、清楚地讲述艾玛奇妙的旅行经历。
喜欢艾玛开朗乐观的性格,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艾玛与风》课件;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介绍人物,引起兴趣
这是谁,你们认识吗?(介绍花格子大象艾玛)
听听声音,这说的是艾玛和谁的故事?
欣赏故事,感受乐趣
根据提示,猜测人物对话,插问:
猜猜,艾玛和它的弟弟会说些什么呢?(根据图片提示想象)
记得吗,大象们后来想了什么办法?
实验操作,想象故事情节:
插问:风会把艾玛带到哪儿?
只去一个地方总觉得旅行还不够奇妙,这些地方艾玛都有可能飞过哦!为艾玛安排一次奇妙的旅行。
然后试着把旅行清楚、有顺序地介绍给大家。
讲述故事结尾,你喜欢艾玛吗?为什么?
小结: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的人,总是会得到大家的喜爱。
中班:换一换
设计:应彩云
活动目标:
喜欢图画书的故事,在关注同伴中体验交往的乐趣。
积极参与游戏,在专注中提升学习品质。
活动准备:绘本PPT 、图片
活动过程:
游戏:男生女生换一换
男孩子模仿女孩子的动作,女孩子模仿男孩子的动作,教师以照片记录。
小结:换一换,会带给我们很多新的体验。
阅读理解
有个朋友也想来玩换一换的游戏,它是谁?它会和人家交换什么?
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小老鼠怎么叫的呀?它们两个在说什么呢?
交换了叫声小鸡怎么叫了呀?小老鼠呢?
小鸡吱吱吱的接着往前走,猜猜会遇到谁呢?
提问:小猪怎么叫的?它会对小猪说什么呀?
模仿游戏:《换一换》
换叫声。
换名字。
换名词。
5、教师继续讲述故事最后一段。
三、情节延伸
(最后一页)小鸡还可能遇到谁呀?
活动名称:天生一对(大班)
上海应彩云
教学目标:
1、解读画面中长颈鹿和鳄鱼因不同特点而带来的乐趣,体会天生一对的美
好。
2、了解和同伴互相配对的和谐,感受朋友之间共同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书课件、生活用品及其场景图。
活动流程:
一、活动导入:
P1:故事的名字叫《天生一对》。
二、理解生活中的配对
1、为图中的东西配对:
●找找环境中,哪两个是一对?
●说说:你和朋友称为一对的缘由。
2、观察了解长颈鹿和鳄鱼的般配
(1)观察鳄鱼和长颈鹿的不同。
(2)寻找它们般配的地方,理解天生一对。
(3)你和朋友互相帮助。
(4)模仿表现,尝试合作。
三、阅读倾听故事
⏹你认为他们是天生一对吗?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四、延伸
●寻找生活中的“天生一对”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