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治英文版概论
德国的经济和政治

德国的政治和经济(一)德国政治体制1、立法双重立法体制:除了德国联邦议院,由州政府代表组成的联邦参议院也参与到立法中以维护国家利益2、国家构成: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由16个州组成,各自有宪法、议会和政府。
最高权力在于国家。
各州通过联邦参议院参与到国家的立法中去。
3、选举权:18岁以上拥有普遍、平等和不记名的选举权(地方选举是从16岁开始)。
联邦议院每四年选举一次4、联邦总理:从2005年开始是安吉拉默克尔(CDU)5、政党体制:多党制。
政党有特别的符合宪法的职权、国家经济支持,只能通过联邦宪法法院废除。
6、联邦议院代表党派:社会民主党(SPD) 、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基督教社会联盟(CSU)、90同盟、绿党、自由民主党(FDP)、左党。
(二)德国国家体制【基本法】联邦德国基本法于1949年5月23日生效,系临时宪法。
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后,在全德生效并沿用至今。
基本法规定了联邦德国国家制度的五项原则:联邦制、共和制、民主制、法治制、社会福利制。
基本法规定,联邦德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联邦制国家和社会国家。
【政体】德国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
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
联邦议院即为联邦德国的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联邦议院的任务是立法、选举联邦总理以及监督政府。
【联邦参议院】在联邦参议院中,席位数量是根据各州人数的多寡来计算的,每州在联邦参议院中的席位3—6个不等,人口较多的州有6个席位。
| 在联邦参议院中采取的是所有联邦州参与的席位分配方式,而联邦议院中的反对党往往是一些州的执政党。
因此,在联邦参议院中,反对党的席位有时会超过执政党,成为执政党的监督机构。
联邦参议院议员是由16个州的州政府委派和指定的。
他们都是州政府的人员,分别代表各州的利益,并按照州政府的指示办事。
【选举】德国采用双重选举制度,选民必须投两次票。
第一轮由选民直接选出选区内的一名议员,第二轮各政党在联邦各州提出本党议员候选人名单,选民不是投票给候选人,而是投给候选人所属的某一政党。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治制度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治制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三权分立”的议会内阁制为政权组织形式,以联邦制为国家结构形式,实行多党制。
沿革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军事占领和管制。
根据波茨坦协定,德国“暂不设立”中央政府,但“应尽速恢复地方自治”。
1947年1月~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先后合并,统称西部占领区。
1948年9月在美、英、法三国支持下,西占区各州议会代表组成协商会议,着手起草宪法。
1949年5月8日,协商会议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5月23日,《基本法》公布生效,正式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同年8月,根据《基本法》举行联邦议院大选。
同年9月20日,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同年10月7日,苏占区也正式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联邦德国成立初期,美、英、法三国仍根据1949年4月颁布的“占领法规”以及所成立的“盟国高级专员公署”继续实行控制。
事实上,公署是居于联邦政府之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当时,联邦政府不能设置国防部和外交部,也不能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5年美、英、法与联邦德国签订的《巴黎协定》生效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终于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1990年10月3日,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所属全部5个州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实现统一。
政权组织形式联邦德国采取“三权分立”的议会内阁制。
设立联邦议会、联邦政府和联邦司法机关,分别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衡。
国家元首根据魏玛共和国二元行政体制的教训,《基本法》设联邦总统为虚位元首。
总统由各政党提名,经联邦议院全体议员与同等人数的各州议会代表组成的联邦大会不经讨论选举产生;任期5年,连选可连任1次。
总统不是联邦政府的成员,不拥有实际行政权力。
其职责主要是:签署并公布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通过的由联邦总理和有关部长副署的法律、法令;根据联邦议院的决定任免联邦总理,根据联邦总理的提名任免联邦各部部长;主持国家礼仪性活动等。
德国概况02-政治制度

余数根据小数点后由大至小依次分配 通常需经过两次分配
同济大学德语系 郭屹炜
同济大学德语系 郭屹炜
选票
299 Wahlkreise Jeder Wähler hat zwei Stimmen. Erststimme wählt einen Kandidaten (Mehrheitswahl) Zweitstimme wählt eine Partei (Verhältniswahl)
同济大学德语系 郭屹炜
Bundestag Bundesrat
598 + Anzahl Überhangder mandate Mitglieder 69
Bundespräsident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undesregierung
1 KanzlerIn + Minister x n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
同济大学德语系 郭屹炜
Theodor Heuss FDP 1949/1959
Heinrich Lübke CDU 1959.1969
Gustav Heinemann SPD 1969-1974
Walter Scheel FDP 1974-1979
Karl Cartens CDU 1979-1984
德国政治

第十章德国的政治体制与议会选举第一节德国的政治体制 (2)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2)二、德国政权组织形式 (2)三、联邦德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2)第二节议会选举 (2)第一节德国的政治体制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联邦德国)于1949年9月成立。
战败与分裂决定了联邦德国政治体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必“须符合和满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安全方面的利益的需要;新建宪制政体必须避免魏玛共和国失败和纳粹法西斯专制独裁统治的历史重演,同时还必须防范现实存在的“东方威胁”。
联邦德国国家根本大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的制订体现了上述基本特征。
《基本法》为新建国家政体规定了一系列不可更改的基本原则:民主制原则、联邦制原则和社会法制国家原则。
(l)民主制原则。
(基本法)作出以下新规定:第一,(基本法)强调代议制民主政体。
在国家宪制机构中,只有议会(即联邦议院)直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具有最高合法性。
其他国家宪制机构都要由联邦议院或州议会派生出来。
第二,联邦政府由联邦议院多数党组成。
联邦总理由联邦议院选举产生,其罢免只能通过“建设性不信任投票”来实现,即联邦议院只有在选出一位新总理并提请联邦总统罢免原总理时,才能对原总理表示不信任。
第三,联邦总统被完全取消了发布行政命令的实际权力,而主要具有代表国家的象征性意义。
(2)联邦制原则。
鉴于希特勒纳粹集权统治教训,战胜国和德国各民主党派都主张新建国家实行联邦制。
与其他联邦制国家相比,西德实行联邦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联邦分权来保证新建国家自由民主政体的运行;适应并满足德国邻国的安全利益和需要。
确定联邦制为法定的国家政体结构和组织原则以后,联邦德国由11个州组成。
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原民主德国的14个行政专区被重新划分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
所以,德国目前是由16个州组成的联邦国家。
德意志帝国宪法与德国民主政治的发展PPT课件

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7、俾斯麦因为与德皇意见不合而被罢免,德皇的做法
A.合法
B.不合法 C. 说不清 D.屠戮功臣
.
16
8.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 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 有: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
13
3、19 世纪 70 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
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
14
…… 《第权十利五法条案》联、邦《议德会意的志主帝席国职宪位法及》其(事4分务)的。领异导:权英属国于国皇王帝权任力受 到命限的制帝;国德宰国相皇。帝大权独揽。(4分)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部文献?(4分)两段材料反映的两国元 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4分)
.
20
材料三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 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 通过昔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 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 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 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 长副署。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规定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 ②宰相(内阁首脑)主交权持等。大普内权鲁阁,士工各在邦帝作则 国,保中由留占了统皇一治帝些地任自位治,命 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它任的国期王由和皇宰相帝,决同定时又,是只帝对国的皇
德国政府体制(讲义版)

德国政府体制第一节宪法与政府体制一、德意志帝国宪法与帝国政府体制德意志宪法以1867年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拟定的北德意志联邦规约为蓝本。
北德意志联邦的建立只是德国统一的第一步,1870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战胜法国,又消除了南部各邦和北部统一的障碍。
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宣布自己为德意志帝国皇帝,4月帝国国会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俾斯麦一手包办下由《北德意志联邦宪法》修改而成,共14章78条,它是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的第一部成文宪法。
帝国宪法确立的政府体制为君主制,以帝国皇帝为国家元首,虽有议会之名,而无议会之实。
由皇帝任命的宰相,办奉行皇帝之命令,不对议会负责,并且在整个政府体制中置普鲁士于特殊的地位。
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由领土最大、人口最多的普鲁士国王担任,他对外代表帝国参加外交活动,缔结条约,委派使节,具有宣战权和最高军事指挥权,对不履行联邦义务的各邦则有权予以处分。
帝国皇帝主持召开两院会议,也可以命令它休会或闭会,国家法律照例也由他公布。
宪法虽然只赋予帝国皇帝有限的行政权,但由于他身为普鲁士的国王,这种行政权事实上也是强有力的。
皇帝在立法上没有提案权,但他可以通过普鲁士王的身份,通过由他任命出席联邦会议的代表行使提案权。
皇帝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无否决权,但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的众多席位足以否决任命提案。
总之,帝国皇帝与普鲁士王一身二任行使职权,以皇帝身份可以行使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和高级军官的任命权,以普鲁士王的身份可以任命下级军官和行使全国军政的管理权。
以皇帝身份可以命令宰相起草法案,以普鲁士王的身份可以命令宰相将提案提交议会,并指示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普鲁士代表如何投票。
法案通过后,以帝国皇帝名义公布,又可以以普鲁士王身份使其首先在最大的邦进行贯彻。
帝国宰相在德意志帝国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一方面作为议会上院的主席,控制上院通过各种议案,另一方面又是帝国行政机关的首脑,直接指挥各部大臣处理政府事务。
2019年-德国政治制度简介-PPT精选文档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宫镜厅 宣布成立。白衣者为俾斯麦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4月颁布帝国宪法,是按普鲁士宪法 基础而成的,加入了有关帝国的新内容,它 明确规定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由22个 邦、3个自由市和2个直辖区组成。各邦把军 事、外交、海关立法、银行立法、间接税、 刑法等权力交给帝国政府,只保留教育、卫 生和地方行政等权力,同时保留自己的君主 政府和议会
冷战后统一的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
神圣罗马帝国 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
帝国 (德语: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帝国
力
①帝国议会议员通过选举产出生来,选民为帝国居民中 年满25岁的成年男性公民,帝国议会没有固定议席,参
选者得票超过半数便当选,不足者落空。
②帝国议会所通过的一切决议须得联邦议会同意后才能 生效,以限制帝国议会的权力。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
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 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 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年-
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国家
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 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帝国自由城市(类似于西周的分封制)
帝国自由城市是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种特别的城市,被称
为帝国自由城市的城市不属于任何一个帝国贵族管辖,而直辖于神圣 罗马帝国皇帝,是现代行政区划概念的起源。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分封各诸侯国】
当代德国政治制度

政党制度
Germany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party system, consisting of one or more parties won a majority of parliamentary seats alone or in coalition, while from 1949 to 1998, Germany all governments for the coalition government. "Party law" passed in the federal parliament. This is the world's first political party, the purpose is to implement the "basic law" article twenty-first of party spirit of the standardization,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party,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political parties, members of the mission and the obligations of all parties, is the code of conduct.
Danke!
行政制度
Germany to implement the responsibility cabinet system, the principle is, citizen to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power to parliament, the Parliament and put one of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to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eaded by Prime minister. But executive power mainly to shoulder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Federal Chancellor and federal president of German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nounced that the chancellor would clear the
way for new federal elections.
This took the republic by surprise, especially because the SPD was below 25% in polls at the time. The CDU quickly announced Angela Merkel as Christian Democrat candidate for chancellor, aspiring to be the first female
PPT模板下载:/moban/
There is a multi-party system that, since 1949, has been dominated by the 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 (CDU) and the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Germany (SPD). The judiciary of Germany is independent of the executive and the legislature. The political system is laid out in the 1949 constitution, the Grundgesetz (Basic Law), which remained in effect with minor amendments after 1990's German reunification. The constitution emphasizes 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liberty in an extensive catalogue of human rights and civil rights and divides powers both between the federal and state levels and between the legislative, executive and judicial branches.
PPT模板下载:/moban/
Politics of Germany
The brief PPT模板下载:/moban/ introduction
Germany is a federal parliamentary republic, and federal legislative power is vested in the Bundestag (the parliament of Germany) and the Bundesrat (the representative body of the Länder, Germany's regional states).
multi-party system PPT模板下载:/moban/
Recent History
1998–2005
Gerhard Schröder in
the 2002 elections
After 17 years of the Christian - Liberal coalition,-
Recent History
2009–present
The CDU/CSU and FDP together hold 332 seats (of 622 total seats) and have been in coalition since 27 October 2009. Angela Merkel was re-elected as chancellor, and Guido Westerwelle served as the Foreign Minister and Vice Chancellor of Germany.
Foreign relations
Germany maintains a network of 229 diplomatic missions abroad and holds relations with more than 190 countries.[5] It is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to the budget of the European Union (providing 27%) and third largest contributor to the United Nations (providing 8%). Germany is a member of the NATO defence alliance, the Organis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the G8, the G20, the World Bank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Christian Democrat challengers headed by Edmund
Stoiber (CSU).
2005–2009
Recent History
2005–2009
Chancellor since 2005
On
22
May
2005
the
SPD received a devastating
Cat- led by Helmut Kohl, the Social Democrats
together with the Greens won the elections of 1998.
SPD vice chairman Gerhard Schrö der positioned
himself as a centrist candidate,Leabharlann in contradiction to
Angela Merkel of the Christian Democrats
defeat in its former heartland, North Rhine-
Westphalia. Half an hour after the election
results, the SPD chairman Franz Müntefering
the leftist SPD chairman Oskar Lafontaine
The next election for the Bundestag was 22
September 2002. Gerhard Schrö der led the coalition
of SPD and Greens to an eleven-seat victory over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