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练习题.doc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练习题.doc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练习题.doc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在下列各选项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A.m、kg、N

B. m、kg、s

C. cm、g、s

D. m、N、s

2.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情况对发球效果的影响

C.把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

3. 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以下实验中属于理想实验的是

A. 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B.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C. 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加速度

D.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反应时间

4.将一根原长为40cm,劲度系数是200N/m的弹簧拉长到60cm,则弹簧的弹力大小是

A.80N

B.40N

C.0N

D.240N

5.以下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后,物体的速度就消失

6.两人拔河甲胜乙败,甲对乙的力是300N,则乙对甲的拉力(绳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A.大于300N

B.等于300N

C.小于300N

D.不能确定

7.一辆农用"小四轮"在平直的公路上沿直线向前行驶,由于出现故障每隔1s滴下一滴机油,一同学根据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对"小四轮"的运动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若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则可将车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B.若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则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若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则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若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则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8.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是因为

A. 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B. 它们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它们既是平衡力又是相互作用力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现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拴在绳的中点,两手靠拢分别握绳的两端,然后慢慢地向左右两边分开,当绳断时两段绳间夹角应稍大于

A.30°

B.60°

C.90°

D.0°

二。多项选择题

10.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0N 和50N,则两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是

A.10N

B.50N

C.30N

D.100N

11.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B.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C.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D.直铁丝被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运动时加速度的绝对值为a,升降机底板对人的支持力N=ma+mg,则可能的情况是

A.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

B.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

C.在向上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D.在向下运动中,以加速度a 制动

13.已知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f=kv2。假设雨滴从足够高处由静止竖直落下,则关于雨滴在空中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滴受到的阻力逐渐变小直至为零

B.雨滴受到的阻力逐渐变大直至不变

C.雨滴受到的合力逐渐变小直至为零,速度逐渐变小直至为零

D.雨滴受到的合力逐渐变小直至为零,速度逐渐变大直至不变

二、填空题

14、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_

_______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 ________.

15.重为4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100N,动摩擦因数是0.2,如果用6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 N;如果用14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 N。

16.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将一辆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小车前端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一小盘,盘里放适量的砝码,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车后端连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小车运动时带动纸带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下小车运动的情况。

该同学通过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M,

通过在盘中增减砝码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力F,研究纸带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几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345678

M/kg1.001.001.001.001.251.502.002.50

F/N0.250.500.751.001.001.001.001.00

a/(m?s-2)0.250.510.740.990.800.670.500.40

(1)实验中盘与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可以近似认为等于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为了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该同学采用了先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研究另两个量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叫

做;

(3)通过表中1-4列数据可得到的结论

是:;

通过表中4-8列数据可得到的结论

是:。

三、计算题

17.一位工人在水平道路上推一辆运料车,车的质量为50kg,所用的水平推力为250N,

产生的加速度为2m/s2. 设运料车受到的阻力不变。求:

(1) 运料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2) 工人撤去水平推力时,车的加速度。

18.一滑雪人与滑雪板的总质量为60kg,从长为100m、倾角为37°的斜坡顶端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经10s滑到了坡底。取g=10m/s2,求:

(1)滑雪人与滑雪板所受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2)滑雪板与雪地的动摩擦因素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6道小题)

1.行星“G1﹣58lc”适宜人类居住,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设该行星与地球均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 )

A. 倍

B. 1.5倍

C. 2倍

D. 倍

2.一颗月球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为h的圆形轨道运行,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月,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知( )

A. 月球的质量为

B. 月球表面附近的环绕速度大小为

C. 月球卫星在轨道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月

D. 月球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2π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由万有引力引起的是( )

A. 银河系球形星团聚集不散

B. 月球绕地球运动而不离去

C. 电子绕核旋转而不离去

D. 树上的果子最终总是落向地面

4.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从高台上跳下,在他入水前重心下降的高度为H,经历的时间为T。入水后他受到水的作用力而做减速运动,在水中他的重心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对应的时间为t。设水对他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或关系正确的是:

A.他入水后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减少量为Fh

B.他入水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量为Fh

C.他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满足Ft=mgT

D.他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了mgh

5.两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一段位

移后,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则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A. 7 J

B. 1 J

C. 5 J

D. 3.5 J

6.近几年我国在航空航天工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既实现了载人

的航天飞行,又实现了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如图所示,在某次航天飞行实

验活动中,飞船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的P处点火加

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飞船由椭圆轨道1变成圆轨道2的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

B. 飞船在圆轨道2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 飞船在此圆轨道2上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 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的运行周期小于沿圆轨道2运行的周期

二、实验题(本题共2道小题)

7.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

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

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

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说法错误的是

A.b点与c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8.在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实验中,弹

簧长度的改变量可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得到,而弹性势能的大小只能通过

物理原理来间接测量。现有两组同学分别按图甲(让钢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钢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和图乙(让滑块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滑块在气垫导轨上向右运动,通过相应的测量仪器可以测出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两组不同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请写出图甲方案中弹性势能与小球质量m及图中各量之间的关系

EP= ;图乙方案中除了从仪器上得到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外还要直接测量的量是 ;两种设计方案的共同点都是将弹性势能的测

量转化为对另一种形式的能的测量。

三、计算题(本题共3道小题)

9.从地面上方某点,将一小球以10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小球经过1s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小球的位移和落地速度.

10.半径为R=0.9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面相切于A点,在距离A点1.3m处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质量为m=0.5kg,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0.2,施加一个大小为F=11N的水平推力,运动到A点撤去推力,滑块从圆轨道最低点A处冲上竖直轨道。(g=10m/s2)问:

(1)滑块在B处对轨道的压力;

(2)滑块通过B点后的落地点到B点的水平距离.

11.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m

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 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一个确定点.

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0.2kg,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

工件质量M=0.8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取g=10m/s2)

(1)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P点无初速度释放,滑至C点时恰好静止,求P、C两点间的高度差h.

(2)若将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P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求F的大小.

②当速度v=5m/s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BC段,求物块的落点与B点间的距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