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

合集下载

14明治维新

14明治维新
19
1支8由5惊34年艘,军美舰国组海成军的将舰军队佩来里到率日领几本一, 强行破闯入日本港口。代表美国政只府 要易求,太同并日约本定建将立在外第交二关年系再和来进日行本蒸贸, 听取平答复。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汽是 黑色梦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船烟,
所以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之为 “黑船事件”。
佩里登陆图(1853年) 20
幕府
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 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 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 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从公元1192年 到1867年,在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统 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过镰仓幕府、 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大幕府的统治。
幕府时代,天皇名义上是国家最高统治者, 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的将军手中
(3)对外: 闭关锁国政策
12
闭关锁国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易的惟一地点
——长崎出岛
17世纪30年代,德川幕府连续五次发布“锁国
令”,只剩下荷兰、朝鲜及中国准许同日本保持
规模有限的贸易关系,而这些国家的贸易活动,
也由幕府实行严格的控制。
13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社会状况 (1)政治 (2)经济
①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与封建领主的矛盾(阶级矛盾)
②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因素成长 →阶级分化 ③重农抑商政策 →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对外: 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日
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14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19世纪幕府统治面临严重的内外危机
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本社会出现阶 级分化,社会各阶层对幕府强烈不满,尤其是 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1853年黑船驶抵浦贺港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全体居民都被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在德川时期之前,这些阶层之间曾经有过一些流动,但是,德川将军为了维护他们的势力和特权,限制了这些流动。

特别是,他们试图保护武士阶层,使得农民阶层不可能成为武士。

1586年,丰臣秀吉颁布法令,农民必须在他们的土地上耕作。

1587年,他颁布只有武士才可以佩带长剑,之后,这一条成了武士阶层的定义。

如同经济状况的变化那样,在维护不同阶层的严格界限上,将军也不是那么成功。

武士武士就是战士阶层。

最顶端的就是将军本身。

在他的下面,是大名,控制着大量土地的地主。

大名手下是他们自己聚集的武士,可以在很多方面为他们服务。

其中一些是指导教师,一些守卫他的城堡,还有一些组成了他的私人军队。

另外,在江户那种大城市里,武士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幕府中的,或者警官。

最后,还有浪人,就是没有主人的武士。

他们不用报答主人,同样也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浪人可能会定居在特殊的地方,教授技能或进行其他的工作。

不过许多浪人会在乡下流浪并寻找有酬劳的工作。

一些人也会像雇佣兵一样受雇于出价最高的大名。

德川时期日本一共有3000万人,其中大约200万是武士。

农民大米是粘合社会各阶层的胶水,理所当然是由农民生产的。

大米的量度标准是石,大约相当于5蒲式耳。

一石能供一个人吃一年。

在这个时期,日本大米年产量估计是2500万石。

将军负责分配整个国家的收成。

他自己拿了20%,另外把绝大多数都分给了地主和大名。

据Charles J. Dunn所说,最强大的大名(日本北部的加贺)能收到130万石。

在德川日本,超过270个大名能收到至少一万石。

那为农民留下了什么?这取决于天气。

通常,农民上缴一半以上的大米收成。

年成不好的时候,将军和大名并没有减少他们的需求,因此农民被迫要用更少的粮食生活。

在这个时期,农村的饥荒并不罕见。

这样,虽然农民在社会中是握有特权的——地位仅在武士之下,但他们的生活通常十分艰难。

一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一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 建立△含义: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

△时间:17世纪初(1603年),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

2 幕府统治下的社会状况①政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②外交——闭关锁国政策△目的:巩固统治,为了防止外交实力对日本的侵入△内容:A.严禁日本人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

B.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过通商,而且只准长崎一地进行。

C.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允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行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

△影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

消极: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埋下落后挨打的隐患。

③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原因:19世纪初,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表现:手工工场发展,大阪、江户和京都等商业城市繁荣,三井等大商人出现。

④思想文化——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传播。

⑤社会矛盾尖锐△表现: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中下级武士生活艰难,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代表:1837年,下级武士大盐平八郎在大阪领导的武装起义。

二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1 黑船事件(1)概况: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这一事件被称为“黑船事件”。

(2)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3)直接后果:《日美亲善条约》(1854年)内容: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规定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

性质: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日本幕府时代的政治和经济结构

日本幕府时代的政治和经济结构

日本幕府时代的政治和经济结构日本幕府时代是指1603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868年的日本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是日本历史上一个显著的时期,因为它标志着江户时代的开始,这个时期的概念被日本历史学家所使用。

幕府时代有许多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结构,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些结构的内容。

1. 政治结构幕府时代的政治结构非常特殊,在这个时期,日本的领导权处于幕府的手中。

幕府是一个由将军家族控制的政治机构,由于幕府拥有极大的权力,因此,日本全国各地的领袖都必须听从幕府的命令,否则将会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幕府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政权,但是它并没有完全地控制日本全国,因为日本全国各地依然存在着不同的小规模的政治集团。

1.1 幕府的组织结构幕府的组织结构非常特殊,它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部分。

中央政府由将军、大老、老中、小姓等官员组成,负责管理幕府全国的事务。

地方政府则是由藩的领主、城主、衙门官、町奉行等地方官员组成,他们负责管理各自的领地和城市。

1.2 幕府的权力结构幕府在这一时期拥有极大的权力,它通过各种手段来控制全国。

幕府的权力结构主要有三个部分:将军权力、幕府官员的权力以及幕府军队的权力。

1.2.1 将军权力将军权力是幕府最高的权力机构,将军拥有赋予地方领袖和藩主的封爵权力。

将军还负责制定各种法规和政策,颁布幕府布告,处理各种政治和军事事件等。

1.2.2 幕府官员的权力幕府官员是将军的属下,他们负责管理幕府的各项事务,如财政、军事、司法等。

幕府官员掌握着相当的权力,他们通常是通过家族世袭或高级职位晋升来获得这些权力的。

1.2.3 幕府军队的权力幕府军队是幕府权力的重要支柱之一,幕府军队由幕府直接控制,负责维持幕府的政治和军事稳定。

幕府军队的任务包括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安保、国内治安等事务。

2. 经济结构幕府时代的经济结构是日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经济结构。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政治和经济结构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通过对幕府的治理,日本实现了对商品、资本的控制,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制度,称之为“庄制度”,从而成为了一个高度开发的亚洲国家。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讲解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讲解

日本明治维新编稿:翟秀红审稿:陈敏考点解读考点提示明治维新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1、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幕藩体制17世纪初,德川家族开始统治日本。

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__①__的形式实现的,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由德川家族的人世袭担任。

地方上划分为大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2)阶级关系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士”是统治阶级;农民世代为领主耕种,除把大部分收获物交给领主外,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工商业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

(3)锁国政策为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__②__政策,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

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4)经济缓慢发展到19世纪初,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社会矛盾尖锐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不得不屈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2、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1)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把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幕府政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这一事件称为“___③___”。

1854年,佩里再次率船队来到日本,同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的国门被打开。

(2)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开国后,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列强的侵略、经济的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农民起义不断。

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史料及解析】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史料及解析】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天皇称号的起源日本历史学家关于天皇称号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自建国以来就称天皇,一直传袭下来。

近数十年史学家则认为,4世纪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而不称天皇。

早期统治者的天皇称号是后来所加的。

天皇的称号出现于6世纪末7世纪初。

当时朝中的革新派决心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改革。

593年,圣德太子任摄政。

他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改称大王为天皇。

这种意见已经成为通说。

幕府的建立日本武士集团逐渐形成分别以源氏和平氏为中心的关东、关西两大集团。

皇室和贵族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两大集团自己也因争权夺利而互相斗争。

12世纪后半期,关西武士集团平氏取得优势,当权二十多年。

1185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打败平氏,取得中央政权。

第二年,他在镰仓(在本州岛南岸,临相模湾)建立幕府,1192年,又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幕府依靠武士作为统治的支柱。

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缴纳贡物,并服兵役;幕府保护武士的家传土地所有权,对有功者赐给土地和官职,派武士到地方上去担任“守护”,掌握实权。

幕府自己设置官吏,分别掌握行政、军事、司法权力,还派人到首都京都监视朝廷。

幕府实际上是朝廷之外的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府名存实亡。

从1192年起,将近七百年间,日本政权掌握在军事封建贵族手里。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原是将军带兵出征处理事务的营幕,故将军的营幕又称幕府。

在幕府统治时代,幕府是将军的政厅,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形式上尊重天皇朝廷,名义上将军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天皇朝廷没有任何权力,只是个傀儡。

真正掌握实权的是以将军为首的幕府。

这是世界历史上特有的一种双重政府的统治形式。

在日本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幕府统治时代”。

1185年源赖朝(1147—1199)在长期内战中,战胜政敌,1192年正式创建镰仓幕府,它于1333年灭亡。

其后历经南北朝(1336~1392年)、室町幕府(1336~1573年)、战国时代(1467~1568年)、织丰时期(1576~1600年)、德川幕府(1603~1867年),中间共三个幕府,历时近七百年,对日本近现代社会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德川幕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德川幕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德川幕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德川幕府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对于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川幕府的成立标志着日本的统一,为日本带来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和平与稳定。

然而,德川幕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首先,德川幕府实行了世袭制度,将权力固定在特定的家族之中。

这不仅确保了政权的稳定,也使得社会结构固定化。

武士成为了统治阶级,地位得以巩固,而农民则沦为低下阶层。

这种社会结构的固定对于日本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限制,同时也凝聚了武士阶级的力量,使之成为日本历史上的主要力量之一。

其次,德川幕府实行了齐平政策,通过将武士们治理于各自的领地,削弱了他们的武装力量,使其不能成为威胁幕府的力量。

这样一来,武士们不再是军事力量,而是更加关注于文化和品位的提升。

武士们开始追求武道精神的修炼,并形成了独特的武士道精神。

这种精神对于日本的文化传统有着深远影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战士精神和礼仪观念。

此外,德川幕府还实行了严格的庶民隔离政策,在日本的社会结构中形成了“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的等级制度。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但同时也为不同阶层的人提供了清晰的身份认同。

农民在耕作中感受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而手工业者和商人也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德川幕府在经济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们采取了劝商政策,鼓励商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业活动的繁荣,日本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同时,德川幕府实行了农田整理政策,提高了农田的使用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这些措施使得日本的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型,并为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然而,德川幕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不仅仅是积极的。

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封闭政策下,日本与外界发展出了一种相对孤立的态势。

虽然德川幕府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但仍然无法完全阻止外来文化的渗透。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社会也受到了一些外来思想和文化的冲击,同时也发展出了一些独特的文化特点。

总之,德川幕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德川幕府实力怎么样_德川幕府实力讲解

德川幕府实力怎么样_德川幕府实力讲解

德川幕府实力怎么样_德川幕府实力讲解德川幕府时期,以“幕藩制”为统治体制,通过对大名、大名对下属家臣武士的层层分封确立集权和分权。

在这种体制下,与大名之间是“御恩”和“奉公”今天店铺给大家带来了德川幕府实力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川幕府实力经济幕府掌握了占当时全国粮食总产量1/4的富饶的土地,和大阪、京都、江户等重要城市以及主要的矿山,还垄断了金、银、钱三种货币的铸造权。

军事幕府控制之下的直属武士旗本、御家人,以及旗本的陪臣,号称“旗本八万旗”。

相对于各藩,在军事力量上占绝对优势。

政治设立中央官、地方官和三役职三级管理体制,将藩侯们分为“亲藩”(德川氏同族)、“ 谱代”(德川氏原属)、外样( 关原合战之后归顺的)三个等级,三者的领地互为交错以达到监视外样大名的目的。

而且,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占据了富庶和重要的领地。

中央官大老:幕府临时的最高职务,负责统括政务,参与重要政策的确定,定额是一名。

老中:常设的最高职务,直属负责辅助管辖的政务最高责任者,政务的幕府官员,共四名或五名,由食禄二万五千石以上的世袭诸侯中指派。

侧用人:近侍的最高职。

向老中传达的命令,将老中的呈报传达给若年寄:负责管理直属的武将旗本与家臣御家人,定额为三至五名奏者番:掌管有关殿中所用礼仪事项的职务。

在年初等诸大名谒见的时候,负责进行转达旗本:在出场的仪式上出现的家格在御目见(可以直接拜见的人)以上的家臣,为德川军的直属家臣团。

通常旗本由一些失格的大名(例:最上、福岛)以及一些大名家的庶、末子来担任。

高家:由老中支配,掌管幕府的仪式和典礼。

负责钦差、朝臣的接待,过往宫中的使节等。

俸粮是仅一千五百石,不过官级与大名并列。

大目付:由老中支配,作为老中的耳目,进行对大名、交代寄合、高家的监察等,负责幕政一切的监察町奉行:负责掌管江户城下町的警政消防、市政民务、仲裁庶民争端,负责支配江户的町方,由老中所支配,比堪定奉行职位高勘定奉行:掌管幕府的财政,收支出纳,和租税征收寺社奉行:总制全国的寺院和神社、寺院和神社土地的管理,掌管佛教与神道神职人员的职务地方官以下仅列出有幕府委派管理“ 天领”(幕府直辖地区)的官员,封予各大名家的“藩领”之政务由各大名世袭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的内容,具体内容:1600年9月,德川家康于关原合战中击败忠于丰臣秀吉家族的各派势力,1603年就任征夷大将军,于江户设立幕府,那是怎样的呢?下面是由我为你提供的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
1600年9月,德川家康于关原合战中击败忠于丰臣秀吉家族的各派势力,1603年就任征夷大将军,于江户设立幕府,那是怎样的呢?下面是由我为你提供的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全体居民都被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在德川时期之前,这些阶层之间曾经有过一些流动,但是,德川将军为了维护他们的势力和特权,限制了这些流动。

特别是,他们试图保护武士阶层,使得农民阶层不可能成为武士。

1586年,丰臣秀吉颁布法令,农民必须在他们的土地上耕作。

1587年,他颁布只有武士才可以佩带长剑,之后,这一条成了武士阶层的定义。

如同经济状况的变化那样,在维护不同阶层的严格界限上,将军也不是那么成功。

武士
武士就是战士阶层。

最顶端的就是将军本身。

在他的下面,是大名,控制着大量土地的地主。

大名手下是他们自己聚集的武士,可以在很多方面为他们服务。

其中一些是指导教师,一些守卫他的城堡,还有一些组成了他的私人军队。

另外,在江户那种大城市里,武士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幕府中的官员,或者警官。

最后,还有浪人,就是没有主人的武士。

他们
不用报答主人,同样也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浪人可能会定居在特殊的地方,教授技能或进行其他的工作。

不过许多浪人会在乡下流浪并寻找有酬劳的工作。

一些人也会像雇佣兵一样受雇于出价最高的大名。

德川时期日本一共有3000万人,其中大约200万是武士。

农民
大米是粘合社会各阶层的胶水,理所当然是由农民生产的。

大米的量度标准是石,大约相当于5蒲式耳。

一石能供一个人吃一年。

在这个时期,日本大米年产量估计是2500万石。

将军负责分配整个国家的收成。

他自己拿了20%,另外把绝大多数都分给了地主和大名。

据Charles J. Dunn 所说,最强大的大名(日本北部的加贺)能收到130万石。

在德川日本,超过270个大名能收到至少一万石。

那为农民留下了什么?这取决于天气。

通常,农民上缴一半以上的大米收成。

年成不好的时候,将军和大名并没有减少他们的需求,因此农民被迫要用更少的粮食生活。

在这个时期,农村的饥荒并不罕见。

这样,虽然农民在社会中是握有特权的——地位仅在武士之下,但他们的生活通常十分艰难。

种大米需要大量艰苦的体力劳动,而且到了今天,许多工作都要手工操作。

在艰难的时候,农民会无视将军的禁令搬迁到城市里从事贸易。

当他们父亲的土地被长子继承的时候,很多年轻的儿子也会去经商。

手工业者
很难把手工业者和商人明确的分开,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活动经常重叠。

比如一个制衣匠可能会卖掉他的产品,他的事业也可以在其他的方向上发展,比如借贷。

在德川社会,武士对某些技术有很高的要求,比如造剑,
受到了很高的重视,所以,造剑者有很高的地位。

在德川日本,常见的技术包括木工、石工、酿造和涂漆。

商人
商人,特别是在城市中的那些,变得很富裕,但是处于社会阶层的底部。

这是由于儒家的观点:商人不像农民和手工业者那样生产任何东西。

相反,他们赚那些生产劳动力的的钱。

但是,因为有钱赚,所以其他阶层的,甚至是低级的武士,有时候也愿意接受这个较低的地位。

此外,如同德川时期发展的那样,经济逐渐的从封建向商业转化,从整体上看,商人可以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

在德川日本,贸易通常是一个缓慢而繁重的事业。

虽然道路系统规模巨大,而且受到了很好的维护,但将军为了军事防御,禁止用车辆进行贸易。

这样,大部分通过陆路的商品是放在马或人的背上。

其他群体
其他几个群体存在于这个阶级体系之外,包括演员,僧侣和屠夫。

在某些方面,既然它处于组成日本社会的严格的阶级体系之外,它的成员就有一定的自由度。

不过,这个体系有充分的生活保障和生计,所以生活在体系之外也有不利之处。

屠夫是被驱逐者——强迫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团体中,并要避开日本社会的其他成员。

他们的地位如此之低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与死有关:他们处理动物的尸体,鞣兽皮并制革。

屠夫面对着大量的宗教中不吉利的东西。

日本人受到佛教徒的影响,一般都是食素者,禁止杀生。

在神道教中,与死相接触需要斋戒。

在现代日本,仍然坚持区别屠夫。

屠夫家庭的名单在社会中秘密的散播。

保守的日本家庭为了防止儿子或女儿与一个屠夫世家结婚,都会参考这样的名单。

德川幕府的中期统治
德川幕府实行幕藩等级制度。

为巩固幕府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建议采用多种形式,展示教材中封建等级图示,在给学生以直观认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幕府统治的实质和统治阶层,分析农、工、商的位次,探究出等级制中隐含着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和封建经济缓慢发展的原因。

)将军、大名、武士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0%,属于统治阶级。

工商业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经营工商业,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农"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受压迫受剥削的主要群体,他们不仅交租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

各等级界限森严,世袭不变,互不通婚,衣食居住都有区别。

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德川幕府统治前,日本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商船远航到中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

16世纪下半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开始到日本活动,以传教士为先导的欧洲殖民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全国天主教徒从30万猛增到70万人。

一些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德川幕府建立后,为巩固统治,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从1633年起曾多次发布"锁国令",即宽永锁国。

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对外商业活动受到严格控制,同时幕府还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的船只。

实行限制工商业政策。

闭关锁国本身就严格限制了商业活动,同时对工商业者采取歧视态度,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实行商品专卖,设立关卡、对工商业者财产恣意没收。

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