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六个习惯活百岁不是梦
寿命短的男人,常有六个坏习惯,50岁以后,希望你通通改掉

寿命短的男人,常有六个坏习惯,50岁以后,希望你通通改掉展开全文男人,年轻时总是争强好胜,想着荣华富贵,一旦上了年纪,这些通通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长命百岁。
毕竟只有活着,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美好,即便人生偶尔有时不那么美好,也没人想成为短命的人。
所以,不少人总是观测,这里大了、那里小了,这是长寿标志,那是短命特征……其实,健康长寿并不是天注定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好的习惯才能有好的身体,才可能长寿。
反过来,坏的习惯会破坏我们的健康,自然会短命。
寿命短的男人,常有六个坏习惯,50岁以后,希望你通通改掉1、不吃早餐随着工作节奏加快,吃上符合营养要求的早餐已经成为办公室白领的奢求。
被调查者中,只有219人是有规律、按照营养要求吃早餐的。
不吃早餐或者胡乱塞几乎成为普遍现象。
不吃早餐不仅伤害肠胃,使人容易感到疲倦,胃部不适、头痛,头晕无力,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降低,并会产生胰、胆结石,同时催人老化。
2、常玩手机约一半的人每晚上床后,至少会有一个半小时用来上网,而推迟了睡觉时间。
晚上9点后,如果再玩20分钟以上的手机,就会增加疲劳感;使用时间越长,失眠风险越高。
晚上9点后,就准备进入睡眠状态,不要再玩手机了。
3、大量喝酒很多人在晚上吃饭的时候都会有饮酒的习惯,但是在晚上饮酒一定要适量,如果经常大量饮酒的话,可能就会容易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特别是在睡觉之前,如果经常饮酒的话就会容易影响到人的睡眠质量,同时也会容易使人的呼吸系统患上各种疾病。
如果这些坏习惯改不掉的话,可能就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的身体健康出现了异常,那么想要长寿就会很难了。
4、喝水太少喝水是小事,但喝水少可就是大事了!当你感到口渴时,体内水的丢失量为体重的1%,身体的机能已受到影响;达2%时,运动和行为受到不良影响,并伴有压抑感和食欲降低;达到4%到8%时,会出现皮肤干燥、声音嘶哑、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再严重的话就要危及生命了。
健康长寿不是梦

龙源期刊网 健康长寿不是梦作者:江山多娇来源:《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2013年第10期古往今来,健康长寿,人们梦寐以求。
为求长生不老之方,世人想方设法寻觅长寿的仙丹,千方百计采撷延年的灵芝,大多徒而无功。
值此“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本刊这期采写的《活到100岁,其实很简单》一文明确地告诉人们,长寿跟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除遗传基因外,其他因素都是可以通过自我改变而改变的。
生活中,许多百岁寿星天天走路,基本吃素,遇事不怒,劳逸适度;他们的脑常用,身子动,心放松,腹内空;坚持八小时睡眠,饮八杯水,走八千步路,吃八成饱……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他们对生命心存敬畏,生命也显示她的厚度和力度,回馈健康与长寿。
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是一位103岁的高寿学者。
他一辈子经历许多坎坷,然而,他从不怨天尤人,把一切的不幸都看成幸运。
“文革”期间,周有光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
这本是人生中一段痛苦的回忆,他却认为,这是他的幸运。
本来困扰他的失眠症,到了“五七”干校一劳动,毛病居然全好了,不再失眠。
这正应了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可敬可爱的老人还有不少,如季羡林、文怀沙等等,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即使已到暮年,仍然燃起希望和理想的光芒!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雷洁琼106岁高寿,她之所以能够长寿,源于“无药”养生。
“无药”养生并非有病不看病,不吃药,而是平时尽量少吃药,不吃滋补品。
一般小病靠身体自身的免疫力和调节功能就能自愈;倘若是高血压、糖尿病等非吃药不可的病,那就得遵医嘱吃药为好。
心态好,一切都好。
积极的心态让我们充满活力,让生活充满阳光。
这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正如塞缪尔·厄尔曼在《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中说的:“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唐必至灵魂”。
无论是唱歌吟咏,或写诗作赋,无论是琴棋书画,或养花集邮,或钓鱼旅游,都有出自内心的喜爱,从中寻找自己的乐趣,这才是真正的修身养性之道。
十勤助你颐养天年

十勤助你颐养天年关于《十勤助你颐养天年》,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老年朋友到了晚年是不是没有那么激情了呢?其实不然,老的时候,更应该勤快起来,为你的生活添一份精彩。
十勤助你颐养天年勤学习老年人可通过读书报、看电视、听广播了解国内外大事;还可学习书法、绘画、摄影、集邮、种花、养鸟等,使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脑功能衰退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多开动脑筋,可防止大脑迟钝,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
勤动手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既可增添生活情趣,又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勤交谈经常与家人、亲友和社会人员在一起交流信息、谈古论今,可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并可远离孤独和压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勤咀嚼老年人进餐时细嚼慢咽,能够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得以充分吸收,还能使人产生饱腹感,防止进食过量。
勤动嘴嘴的一举一动都牵涉到脑。
老年人多笑、多说,都可对大脑产生积极的影响。
以笑来说,可牵动面肌达13块之多,尤其利于开发大脑右半部的功能。
勤锻炼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良方,运动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活跃,保证大脑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扩大交际范围。
勤梳头勤梳头也是重要的养生方法,用梳子来梳身体,梳浴可谓“摩擦皮肤健身术”,能舒通经络,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能力。
勤按摩按摩前胸、背部、肚脐和脚底各个穴位,勤揉腹可减小将军肚,防止便秘。
勤咽津常咽津有灌溉五脏六腑、润泽肢节皮毛、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等作用。
祖国医学有“咽津益寿”之说。
早、中、晚各进行一次,长期坚持,必有好处。
勤餐少食老年人一次多量进餐比少量多次进餐容易发胖,心脏的负担也加重,尤其是有心脏病的老人,更应勤餐少食,每日四至五餐为宜。
活到老学到老《老老恒言》云:“学不因老而废。
”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明确把学习作为养老的重要内容。
人活百岁不是梦美文

人活百岁不是梦美文以人活百岁不是梦人类一直以来都渴望能够长寿,活到百岁以上的年纪。
然而,长寿并非一件易事,需要我们从饮食、锻炼、心态等多个方面着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增加自己的寿命。
饮食对于长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增强我们的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
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肌肉和组织的健康,选择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如鱼类、豆类、坚果等。
同时,我们应该限制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摄入,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肥胖和慢性疾病的发生。
锻炼也是延长寿命的重要因素。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能够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此外,适当参加瑜伽、太极等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除了饮食和锻炼,心态也是影响寿命的关键因素。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减轻压力,提高心理健康,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参加社区活动,都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支持和快乐。
此外,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是重要的,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6-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压力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也是长寿的关键。
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压力,无论是工作上的压力还是生活中的困难,都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放松自己,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压力,如冥想、呼吸练习、阅读等。
此外,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也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定期进行各种体检项目,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压、血糖、心电图等,以及针对特定疾病的筛查,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疾病,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人活百岁并非梦想,只要我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坚持适量的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应对压力,定期体检,我们就能够延长自己的寿命,过上健康长寿的生活。
人活百岁不是梦.doc

人活百岁不是梦作者:楚杰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10年第06期随着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也越来越多。
但在这个群体中数量增长最快、也是最让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是那些85岁以上,尤其是超过百岁的老人。
人体复原能力强美国卫生官员预计,到2050年,美国将有80多万人进入百岁高龄。
而且,从各方面看,这些百岁老人大多会思维敏捷,行动相对自如,而且仍是社区中的活跃分子。
他们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的衰老模式。
如果这样,我们不仅自己能够活得更长,而且还能减轻医疗保健方面不必要的负担。
现在,大多数人到了老年就会患上一些慢性病:像癌症、心脏病、中风和痴呆症等等,结果,余生都在跟这些疾病作斗争。
而百岁老人在面对这些疾病时的复原能力似乎特别强;他们的身体里好像有一些储备能帮助他们克服疾病,并且在去世之前都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
科学家已经对这类人展开了不少研究,希望能找到他们老年健康的秘诀。
不过,这些研究一般都遵循了两个独立而平行的方向。
传统的方向是研究这些老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点——一些好习惯,像健康的饮食、坚持体育锻炼、多用脑等等。
例如对850名百岁老人进行的一项跟踪研究就找出了几项似乎对长寿非常关键的行为和个性特点,如不吸烟、性格开朗随和以及保持体形苗条等。
锻炼提高认知能力而生物和遗传学家则试图从细胞或分子角度来寻找人类长寿的秘密。
他们想找到与延缓衰老以及避免老年慢性疾病有关的基因。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能够一次在单个样本上扫描数千个基因,并把它们与身体的特定功能联系起来。
这样,研究人员终于能够把两个研究方向结合到一起了。
而结果就像一幅非常错综复杂的图画,它将逐步揭示我们究竟该如何延长生命。
研究发现最终将会催生一些药物或化合物,它们能模拟这样的自然机制,通过维持基因状态来延缓衰老,比如促进肌体抵御自由基的能力。
科学家说,即便我们不能真的永葆年轻,但我们至少可以让自己感觉年轻一些。
不过,虽然基因是衰老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可能并不是与我们最相关的一个。
人活百岁不是梦

。到 目前 为 止 , 究 共有 80个 研 4 些 好习惯 , 像健康 的饮 食 、 持体 育 国研究表 明, 坚 坚持体育锻炼 能够 降低 5 族研 究 ” 5
锻炼 、 多用脑等等 。例如对 8 0名百 岁 岁以上 的人出现认知能力损伤的风险。 5 老人 进行 的一项 跟踪 研究 就找 出 了几 项 似乎对 长寿非 常关 键 的行为 和个 性
个 样 本 上 扫 描 数 千 个 基
人体 复 原能 力强
美 国卫 生官员预计 , 2 5 到 0 0年 , 美 因 ,并把它们与身体的特 国将有 8 0多万人进入百岁高龄 。而且 , 定功 能联系起来。 这样 , 研 从各方 面看 , 这些百岁 老人大多会思 维 究人 员终于 能够把 两个研 究方 向结 合 捷的人 ,与那些 8 5岁之前 患上痴呆症 敏捷, 行动 相对 自如 , 而且 仍是 社 区 中 到一起 了。而结果就像一幅非 常错综复 的人的大脑有什么 区别。扬科纳把研究 的活跃分子。他们可能代表 了一种新的 杂的图画 , 4岁 一 0 16岁 的 人 的 前 脑 它将逐步揭示我们究 竟该如 目标 放 在 了 2
研究人员还需 要更多志愿 者的参 能够掌控这些 因素 的话 , 我们不仅 影 响 ,
独立而平行 的方 向。传统 的方向是研究 能够及早 延缓衰老 , 能帮助那些 已经 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 的老龄研 还 长寿家 这些 老人 的生 活方 式 和行 为特 点—— 跨入 老年的人改善健康状况 。 比如 , 德 究 所就在进行与此相关 的一项 “
家庭参与 ,其 中 4 0 80名成 员在加入研
究 时年 龄 就 已经 超 过 7 。 9岁
找 到 长寿基 因
当然 , 这并不是说百 朗随和 以及 保 持体形 苗条 等。
健康大讲堂(一)——人活百岁不是梦

50-55次×2.4年=120-132岁 由此得出,人的平均寿命应该为120岁。
史籍记载: 1、英国人托佩普活了152岁,经过9个英国国王执 政时期; 2、日本农民寿星万部,194岁时携同173岁的妻子、 153岁的儿子、105岁的孙子一起应日本宰相之召 赴东京。 3、我国瑶族老寿星蒙老四140岁,是第四次人口普 查中发现的当时全国最高寿者角。人类为什么不能够普遍达 到理论上推算的最高寿限呢?
一.人的寿命到底有多长? • 生长期测算法 法国生物学家蒲丰提出,哺乳动物的寿命是其 生长期的5―7倍。 ( 20-25 )岁 × 5-7倍 =100-175岁
狗的生长期为2年,其寿命是10~15年 牛的生长期为4年,其寿命是20~30年 猫的生长期为1.5年,其寿命是8~10年
细胞分裂周期测算法
• 11.保持乐观。百岁老人的另一大共性是:外向、乐观和随和。当 然,不可过于乐观,要增强健康和安全意识,不要忽视身边的危 险。 • 12.结婚。结婚者比独身者更长寿。社交和经济支持很关键。 • 13.尽量不争吵。夫妻争吵越多,健康状况越差,长寿几率越小。 • 14.婚姻别凑合。如果发现婚姻问题不可调和,果断离婚让人更 快乐、长寿。 • 15.口腔卫生。可降低心脏病、认知障碍症和中风危险。 • 16.少看电视。25岁后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小时,寿命就会缩短 22分钟。每天看电视6小时的人比不看电视的人寿命短5年。 • 17.吃“地中海”式饮食。以水果、蔬菜、全谷食物、橄榄油和 鱼等为主的地中海饮食,可显著降低新陈代谢综合征危险。 • 18.戒烟。女性戒烟可增寿10 年。 • 19.吃高纤维食物。男女每天分别摄入38克和25克以上膳食纤维 (主要来自谷类),可降低早亡危险。 • 20.养育孩子。为人父母可降低癌症及心脏病危险。
越活越年轻的12个好习惯 请逼自己养成

越活越年轻的12个好习惯请逼自己养成1.作息得当作息不规律,免疫力容易下降,身体容易生病。
睡不好的人,一整天都没精打采,有时还暴躁易怒,使人变胖。
睡眠质量好的人,精力旺盛,脸上神采奕奕,面容往往比同龄人年轻;忙碌了一天,沉沉睡上一觉,身体在甜甜梦乡里自我修复,缓解一天的辛劳,是最佳的保健品。
2.天真未泯《小王子》里说:“使生活如此美丽的,是我们藏起来的真诚和童心。
”人不管何时何地,总得找点乐子,那是从孩童时便有的快活感。
童心未泯,知世故而不世故,不为一地鸡毛约束住自己,而是仍对一切事物保持好奇与热忱。
尽情地张开自己,释放天真本性,便能活得洒脱任性,快快活活。
3.无论何时,保持仪表整洁有人以为养生是吃各种保健品、多吃某种食物、多泡枸杞云云。
养生,养的是内在与外在的精气神。
梳理头发,立马年轻许多;胡子勤刮,修剪眉宇,面部就整洁,容光焕发。
注重形象、爱美,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4.每天学习30分钟以上孔子曰:“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老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著名教育家钱伟长先生在44岁时自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了,90多岁高龄时,他还表示“到现在,晚上9点以后是我的自学时间”。
让知识影响自己,看问题的视野变广,为人处世更灵活,头脑更新颖。
5.喜欢交朋友有项研究显示:拥有广泛社交网络的人,长寿的几率比朋友较少的高出50%,长期不与人交往对身体的损害相当于吸烟。
与朋友分享愉悦,能让快乐加倍;分担困苦,能使忧愁减半;在朋友那里,我们获得支持,共同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所以有人把朋友比做快乐鸟,很贴切。
喜欢交朋友,或有三两知己,能使身体变年轻。
6.不和烂人打交道老话讲:猛龙不与恶蛇缠斗,雄狮不与疯狗争食。
与烂人纠缠,不仅浪费生命,还往往自损八百。
遇到烂人烂事,就像遇到死路,转个弯,绕开便是。
及时止损,及时翻篇,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7.坚持锻炼,坚持运动那些长期坚持运动的人,都在不同程度地变美、变帅、变自律、变优秀、变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成六个习惯活百岁不是梦
2016年05月19日《生命时报》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未来。
在健康长寿方面,亦是如此。
美国《悦己》杂志最新载文,刊出多位专家总结的有益延年益寿的几个好习惯。
保持乐观。
乐观者更长寿。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女性健康行动(WHI)研究项目为期15年涉及10万多妇女参试者。
该研究发现,与悲观者相比,乐观者在为期8年的跟踪调查中,死亡率低14%。
伯尼奥尔博士表示,想象一下躺在海滩吊床上的情景,就可以立即让自己身心放松,不至于对生活中不好的事情难以释怀。
把烦恼写下来。
消除烦恼,快乐生活是长寿之道。
美国华盛顿市心理学家安德里·伯尼奥尔博士表示,每天将烦恼写在纸上,放入“烦恼缸”(或抽屉)中,有助于将烦恼分类消除。
焦虑少一点,身心更健康。
压力激素皮质醇过多会导致慢性疼痛、抑郁、认知问题、甚至心脏病,进而缩短寿命。
午间小睡。
美国阿勒格尼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当生活不顺,压力倍增,心情不快的时候,45分钟的午睡有助于降低血压。
午睡还有助于补充睡眠不足。
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速细胞衰老。
保证婴儿般的睡眠,有助于更年轻更长寿。
正确放松。
美国梅奥诊所专家布伦特·鲍尔博士表示,放松身心必须讲究科学。
放松的方式可以是运动,也可以是某种呼吸方式。
具体包括:背痛者练瑜伽;高血脂者练气功;抑郁症选择音乐疗法、气功和瑜伽;心脏欠佳者练练深呼吸、气功和瑜伽;免疫差练习呼吸、吟诵;失眠者和偏头痛的人试试针灸和瑜伽。
美国马萨诸塞州身心医学研究所所长赫伯特·本森博士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瑜伽、太极拳等练习方法都能放松身心,抑制压力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同时平稳心跳,降低血压,帮助消化。
冥想打坐。
随着人体衰老的加速,大脑开始萎缩。
然而,《神经学报告》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冥想打坐者的前额叶脑皮层的厚度比普通人更厚,而这些区域的作用是控制人注意力和感知能力。
加州大学神经心理学家汉森博士表示,冥想打坐是极好的“脑操”,可使大脑更强壮。
学知识常用脑。
英国神经生物学家米勒认为:“人的大脑受训练越少,衰老就越快。
”常动脑筋有助于做出更好的选择,有益长寿。
经常用脑也有助于防止认知障碍的发生。
改变老年人心境的良策就是应该不断地看书,学习新知识。
提倡老年人的“再学习”。
老年人的机械性记忆能力虽比年轻人差些,但理解性记忆能力却增强了。
认真的学习,积极的思考,能延缓衰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