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878文学原理与中国现代文学考研真题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文学原理与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原理与中国现代文学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78] 考试科目名称:文学原理与中国现代文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一)文学原理部分约75分,占50%(二)中国现代文学部分约75分,占50%4)题型结构a: 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b: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c: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5分,共7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文学原理考试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学的基本性质,文学的内在构成及表现形式,文学创作的内在过程及各种创作方法,文学的鉴赏和批评方法,文学的生产和传播规律以及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

2、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文学知识分析、评论各种文学作品、文学现象。

3、能够把文学和艺术、思想、政治等联系起来,从各种文化视点考查文学,以及用文学的相关原理考查文化现象。

考试内容:一、文学本质论(一)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与政治、法律、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差异。

文学审美性的特点。

(二)文学的语言特征。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与绘画、音乐、影视等艺术形式有何区别。

二、文学构成论(一)理解文学形象的形成和表现形式,掌握意象、典型、意境等概念的内涵。

(二)理解文学文本的各个层次的构成。

把握语言、结构、意象、情节、题材与主题等各个要素的基本内涵。

三、文学创作论(一)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心理规律,艺术思维的基本特点。

(二)文学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内涵及特点;文学风格和流派的有关论述。

四、文学接受论(一)文学接受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

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主要概念。

文学鉴赏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二)文学批评性质和特点、原则与方法、职能与作用。

五、文学生产论文学生产特点;文学消费的性质与特点;文学传播的意义与方式;文学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试笔试科目(中外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试笔试科目(中外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中外文学史一、考试内容及要点中国文学史部分考试内容(一)先秦文学1、何谓诗经六艺,举例说明。

2、比较《诗经》与《楚辞》的不同。

3、先秦散文的发展概貌。

4、《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章有何特色。

5、楚辞的艺术特色与成就。

6、《离骚》写作的时代背景与情志内容。

7、神话的类型与题材。

8、保存中国古神话的重要典籍。

(二)两汉文学1、“赋”的文学特征。

2、赋体文学发展的源流与演变,重要赋家及其作品。

3、举例说明汉赋“写物”、“言志”两大系统。

4、汉赋兴盛的的原因。

5、汉代散文的成就。

6、《史记》的文学成就。

7、试比较司马迁《史记》与班固《汉书》文章风格、取材、内容之异同。

8、两汉乐府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9、何谓“文人乐府”,汉魏文人乐府与民间乐府在内容、技巧上的异同。

10、古诗十九首之时代背景、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何谓“建安风骨”,建安诗歌的基本特征。

2、比较正始与建安文风。

3、试述陶渊明诗的风格与特色。

4、陶渊明与谢灵运诗风之比较。

5、何谓“宫体诗”,其得失如何。

6、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兴盛之原因,代表作介绍。

7、《世说新语》的内容与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8、南北朝乐府之异同及其对唐诗之影响。

(四)唐代文学.1、唐诗繁荣的原因及各期代表作家之诗风。

2、唐代诗体的演进与发展。

3、初唐四杰的诗风如何?对唐诗的发展有何贡献?4、唐代自然诗派兴起之因及其代表诗人的作品特色。

5、比较王维、孟浩然自然诗之异同。

6、何谓边塞诗,唐代边塞诗兴起的原因,代表诗人及作品特色。

7、比较李白、杜甫的才情、思想、诗歌风格及诗歌史地位。

8、中唐元白的文学主张及其诗歌特色。

9、评述韩柳的文学主张及其散文特色。

10、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主张、散文成就与风格特点。

11、何谓“传奇”,唐传奇的成因。

12、何谓“变文”,变文之来源、形式、题材及其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试题(1)

湖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试题(1)

湖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试题(真题)2004年专业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1.结合作品,简述《古诗十九首》的抒情特点。

2.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的具体内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3.请分别举出清代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并说明两派的论词主张。

二、论述题1.以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的发展为背景,说明《史记》所具有的史学意义。

2.论述苏轼的“以诗为词”和辛弃疾的“以文为词”,要求:(1)两者的内涵及其表现(2)两者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何共同之处(3)以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为例3.结合具体的作品,论述《聊斋志异》任务形象塑造的特色。

专业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题1.简述魏晋南北朝辞赋的特点及其成因。

2.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有何贡献。

3.简述唐宋派的创作主张,并举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论述题1.试析屈原诗歌的艺术美。

2.请结合作品论述李白、杜甫两人在创作题材、表现手段、语言艺术及体裁等方面有何不同。

3.为什么说“临川四梦”用戏剧的形式集中表现了汤显祖对人生、人性及其意义的思考。

专业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名词解释1.辞赋2.曹刘体3.韩孟诗派4.“诚斋体”5.吴江派6.《石头记》脂评本四、简答题1.结合先秦诸子文章,说明先秦说理文体制的发展过程。

2.简析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喻诗创作的得失。

3.简要论述苏轼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

4.简要比较《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内容特色。

五、论述题1.结合具体作品,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2.试论述《三国演义》对“桃园三兄弟”的描写。

2007专业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诗大序2.永明体3.新乐府4.江西诗派5.明代四大声腔6.才子佳人小说二、简答题1.简述荀子的文学成就。

2.简述南宋词坛“复雅”艺术倾向的具体表现。

3.简述明代后期传奇创作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陶渊明其人其诗的影响。

2.评述韩愈的顾问理论及其创作实绩。

3.试论李渔的戏剧理论及其创作实践。

湖南师范大学712和829历年考研真题2000-2019年

湖南师范大学712和829历年考研真题2000-2019年

2000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1.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

(25分)2.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25分)3.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

(25分)4.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

(25分)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羊的门》2.荒诞川剧《潘金莲》3.“第三代”诗4.苏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2.简述张洁“女性小说”的发展演变3.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艺术追求三、论述题(第1题和第2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1.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对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试联系创作实际论述之2.试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基本走向3.以《创业史》、《芙蓉镇》、《白鹿原》为例,论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审美视角的嬗变。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2.形象思维3.艺术风格4.典型人物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

2.简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文学语言的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基本功能。

4.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试论文学发展的内在原因。

2001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

接着写道:“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

湖南师范大学828中国古代文学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828中国古代文学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28】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一)文学史的梳理与总结。

约33%(二)文学现象的分析与理解、见解。

约33%(三)文学的反思、提升与演绎。

约33%4)题型结构a: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b: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清理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的清晰真实的轮廓。

2.了解做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规律,各种文学现象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3.深层次认识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人学、文化学、文明进程的文学阐释功能之价值。

考试内容第1章先秦文学(1)文学的起源。

(2)神话的产生。

(3)先秦诗歌的发展轨迹及成就。

(4)先秦散文的发展轨迹及成就。

第2章两汉文学(1)两汉散文发展概况。

(2)两汉辞赋的文学成就。

(3)史传文学的形成、发展,及其成就,历史地位。

(4)汉乐府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5)文人五言诗的成就、地位和影响。

第3章魏晋南北朝文学(1)建安文学的历史必然。

(2)两汉诗歌的评价。

(3)陶渊明与田园诗。

(4)两晋南北朝乐府的成就。

(5)南北朝诗歌、辞赋、骈文的成就。

(6)南北朝小说的价值。

(7)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问题。

第4章隋唐五代文学(1)唐代诗歌繁荣之原因、成就、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