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精编广西容县春季学期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俄国向何处去同步测试卷(含解析) 北师大版
历史 九年级(下)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思考
1861年改革之后,俄国的政治和经济 是怎样的?农民和工人的地位如何? • 保留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 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满足 • 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 (政治) (经济)
7、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一百多年来,社会 主义不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社会主义发展简表
时间 1848年 1871年 1917年 1949年 重大事件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矛盾尖锐
俄国在“一战”的状况
材料 3: •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 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 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 天工作10小时以上。 • 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 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时间
1914.8-12月 1915 1916
C
9、右边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 线图。l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法令》的颁布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B
情景描绘:苏俄内战时期,一位瘦弱 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 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你觉得 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不可能。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禁止自由贸易,且农民 余粮必须上缴。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教师: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带来了希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暴发了二月革命,产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政权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握宁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通过艰苦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革命的成功。俄国迎来了新时期的曙光,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曲折的斗争。
学生:小组讨论,并将答案在班内交流。
(设计用意:通过度析,让学生熟悉到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必然性。)
教师:在首都武装起义的阻碍下,莫斯科等城市接踵暴发了武装起义。革命烈火迅速燃遍俄国各地,到1918年2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成立起来了。
展现:
苏维埃,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因为俄国1905年革命时显现过一种由罢工工人作为罢工委员会组织起来的代表会议,简称“苏维埃”。苏联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四月提纲》
教师:列宁回国以后,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令人民看到了希望。正是列宁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二、新时期的开启——十月革命
展现:俄国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形势图
学生:读图、识记重腹地理位置。
(设计用意:增强学科间的渗透,培育学生读图能力)。
学生:分小组简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进程。
(设计用意:通过事件的表达,锻炼学生复述历史事件的能力。注意历史事件的几个要素:时刻、地址、人物、要紧通过、结果等。)
展现: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
教师: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17年11月7日晚9时45分,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俄国十月革命暴发的缘故是什么?
噶米精编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达标检测(含解析) 北师大版

俄国向何处去一、选择题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布匿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拿破仑对外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2.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俄国二月革命最大的成果是推翻( )A.沙皇专制政府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帝国主义傀儡政权D.工兵苏维埃3.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但是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二虎”并存的局面。
这两个政权是( )①沙皇政府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③工兵苏维埃④人民委员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张军参观俄国历史博物馆时,在一份旧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1917年11月6日晚9点45分,伴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起义者攻打冬宫的战斗开始了!”这份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二月革命B.攻占巴士底狱C.农奴制改革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5.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引领者”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名称是( ) A.苏维埃 B.苏维埃公社C.人民委员会D.革命政府6.史学界认为,1917年是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一年,主要依据是这一年( )A.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B.诞生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俄国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7.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再由理论到现实的发展过程。
下列各项中,第一次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成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
“浪花”的主要不同表现在( )A.革命进行的方式B.人民群众的参与C.旧统治的结束D.建立的社会制度9.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习题 北师大版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一、知识在线1、智慧乐园⑴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⑵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标志是()成立A、肃反委员会B、人民委员会C、革命军事委员会D、五人党总部2、历史与成语⑴1917年的二月革命后,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下列成语最能深刻反映这一史实的是:A、狼狈为奸B、与虎谋皮C、相得益彰D、同舟共济⑵1917年——1925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捍卫了苏维埃政权但却无法实现布尔什维克为之追求的共产主义美好设想,下面能深刻说明这一现象的成语是:A、刻舟求剑B、南辕北辙C、见异思迁D、实事求是3、明辨是非⑴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⑵俄国十月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⑶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
()⑷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代。
()4、各就各位(1)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之处有①革命性质②革命结果③革命方式④革命对象(2)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①彼得一世改革②1861年改革③俄国十月革命④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3)1917~1918年在俄国存在过的政权有①人民委员会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③工兵苏维埃政府④沙皇专制统治二、思维冲浪5、读史明理“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作为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摘自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决议(1)上述材料中的规定是在年提出的。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练习(无答案) 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福建省莆田市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练习(无答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莆田市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练习(无答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莆田市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练习(无答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俄国向何处去【课程标准】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基础训练】1.1917年11月(俄历10月), 亲自领导起义。
起义队伍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诞生.2.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3.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富强之路。
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政府被迫实行“ "政策。
这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了难关。
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课时达标】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 B.法国大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A.1914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19年3.十月革命后,为巩固新政权,苏俄政府被迫实行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斯大林经济模式 D.计划经济二、辨析题(以下内容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4.无论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是新经济政策,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选择。
噶米精编广西容县春季学期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苏联的崛起同步测试卷(含解析) 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第二课苏联的崛起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内容。
斯大林模式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很突出,它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
它的发展模式属于粗放型经济,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苏联的崛起斯大林模式2. 1928年11月,斯大林在中央全会上提出:“高速度发展整个工业特别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是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和关键。
”为此,苏联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行计划经济并重点发展重工业C.首先实现农业集体化 D.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1928年1932年,苏联采取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经济并重点发展重工业。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苏联的崛起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3. 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有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斯大林模式重重工业、轻轻工业,重工业、轻农业,所以给我们的启示是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斯大林模式属于粗放型经济,所以给我们的启示是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斯大林模式政府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积极性不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一、二月革命1.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俄国推向崩溃的边缘。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2.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1.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3.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退一步,进两步”1.十月革命后,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政府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1)时间:1921年开始实行。
(2)意义: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问题1】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点。
探究:(1)两次革命的背景相同,都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人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空前尖锐而发生的。
(2)两次革命的主力相同,都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
(3)都存在苏维埃,苏维埃在二月革命中诞生,在十月革命中继续发挥作用。
(4)布尔什维克党在两次革命中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问题2】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列宁实施“退一步,进两步”的理解。
探究:“退一步”:由原来的完全公有制经济体系退回到多种所有制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容忍、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限度内发展。
“进两步”:进第一步: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扭转经济崩溃的局面,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进第二步:公有制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进行公平市场竞争,最后公有制战胜私有制,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沙皇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547—1917年的称呼。
迫使沙皇专制统治退出历史舞台的俄国革命是()。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3.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 20年代之前发展特点简明地归纳为“社 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 由理想到现实。”以下符合该时期“由 理想到现实”特点史实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建立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十月革命胜利
3/7
(一)精挑细选(每小题1分,共4分)
自我检测
1.以下人物中,及时确立了将民主
革命推进至社会主义革命目标,为俄
国革命指明方向领导人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7
2.史学界认为,1917年是世界当代 史开端和上限。其主要依据是 A.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B.诞生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俄国建立资产阶级暂时政府
1、列宁曾用“改良主义方法”处理苏维埃俄国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
义方法”是指 A、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C、新经济政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安东诺夫拿着手枪站在(暂时政府)部长面前说:。我以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 委员会名义宣告暂时政府被推翻了。”这一情景反应历史事件是 ( )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D.十月革命 D
() C
4/7
(二)阅读探究(每小题2分,共6分)
史料链接: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立按共产
主义标准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请你回答: 1、材料中“按共产主义标准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政策指什么 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以后,开始实施什么政策? 新经济政策 3、材料中“无产阶级国家”名称是什么? 苏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俄国向何处去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在一些重大纪念日,莫斯科红场往往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如果在今年11月7日举行阅兵式,主要是为了纪念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每年的11月7日,莫斯科红场往往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纪念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所以答案选A。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十月革命2. 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不包括A.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为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C.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出现了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局面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包括: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冷战时期出现了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局面,与十月革命无关,所以答案选D。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十月革命3. 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取代了苏联国旗,标志着苏联的终结,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70年 B.67年 C.68年 D.69年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成立的时间。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1991年苏联解体,所以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69年,答案选D。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苏联的崛起苏联的成立4.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实行了一系列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其中包括( )①将银行、大工业、铁路等收归国有②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④实行新经济政策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俄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之后苏俄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其中包括将银行、大工业、铁路等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等等。
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苏俄赢得国内战争后的1921年,目的是恢复因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破坏的国民经济,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十月革命5. 莫斯科广场西侧一个方型三级阶梯状建筑,外部全部用紫檀色天然大理石镶嵌,这就是著名的列宁墓。
下列史实属于列宁的贡献的是()①导十月革命②建立人民委员会③实施新经济政策④进行两个五年计划⑤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⑤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列宁的贡献。
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1921年列宁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4年列宁逝世。
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28年,当时的领导人是斯大林。
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领导人也是斯大林,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十月革命;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俄国向何处去新经济政策;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苏联的崛起苏联工业化成就6. 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对“退一步,进两步”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三子目“退一步,进两步”中的内容:“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富强之路。
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政府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帮助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
”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措施了农民的积极性,故选B。
7.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评价,错误的是8. A.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 D.标志着苏联的成立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对“退一步,进两步”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三子目“退一步,进两步”中的内容:“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可知,ABC选项都是对新经济政策影响的正确评价。
依据所学知识,D选项是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故选D。
8.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二月革命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布尔什维克党攻占冬宫④实行新经济政策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对“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二子目“阿芙乐尔号”的炮声中的内容:“1917年11月,列宁亲自领导起义。
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战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
”可知,③布尔什维克党攻占冬宫是在1917年11月。
结合教材内容,可知①二月革命是1917年3月;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十月革命后;④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后,因此按先后顺序排列为①③②④,故选B。
9.在1922年,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是( )A.喀秋莎到市场上卖土豆 B.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企业C.农民家中不得存有剩余粮食 D.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退一步,进两步”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三子目“退一步,进两步”中的内容:“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实行粮食税。
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
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进行自由贸易。
允许商品生产。
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可知,苏俄1922年已经实施了新经济政策,ABD选项都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C选项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选C。
10. 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的寄信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二子目“阿芙乐尔号”的炮声中的内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
”可知,二月革命前,俄国是沙皇专制统治下,故称沙皇俄国。
彼得格勒起义后俄国称为苏维埃俄国。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成立,才开始称苏联,因此20世纪30年代俄国已经是苏联,故选C。
D选项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国就是今天的俄罗斯。
11.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宫殿,下面这些宫殿中,座落于今天俄罗斯境内的是:( )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对“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二子目“阿芙乐尔号”的炮声中的内容:“1917年11月,列宁亲自领导起义。
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战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
”可知,冬宫座落于今天俄罗斯境内,故选B。
A选项座落于法国境内;C选项座落于英国境内;D选项座落于美国境内。
12.“1917年11月,一艘名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忽然发出了几声炮响,炮弹的火光划引了寂静的夜空,……”,这是下列哪次革命开始时的场景(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对“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二子目“阿芙乐尔号”的炮声中的内容:“1917年11月,列宁亲自领导起义。
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战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
”可知,彼得格勒起义是十月革命的首义,故选D。
C选项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的统治;AB选项与俄国无关。
13.“无论声名武功从哪个方面看,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都远远比不上他那些伟大的祖先如彼得大帝和叶卡特琳娜二世。
”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是被一场革命推翻的,这场革命是:( )A.1917年二月革命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C.1789年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月革命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一子目二月革命中的内容:“1917年3月,大规模的人民革命运动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多年的统治。
”可知,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是被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的,故选A。
B选项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CD选项与俄国无关。
二、综合题14. 阅读下面材料: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决议:“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是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政权无痛苦地从资产阶级转到工人和农民,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手中。
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回答:(1)文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主要指哪两次革命(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为完成“新高潮”的任务而选择了什么方式答案:(1)二月革命十月革命(2)暴力夺权的革命方式。
本题考查学生对“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史实的识记。
第(1)问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一子目二月革命中的内容:“1917年3月,大规模的人民革命运动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多年的统治。
4月,列宁回国,及时确立了将民主革命推进至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第二子目“阿芙乐尔号”的炮声中的内容:“1917年11月,列宁亲自领导起义。
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战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