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325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 Networks - HBCC204325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HBCC

合集下载

数据与计算机通信(英文) 教学大纲

数据与计算机通信(英文)   教学大纲

数据与计算机通信(英文)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90326Z10课程名称:数据与计算机通信(英文)/Data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32 / 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Behrouz A. Forouzan,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5th,McGraw-Hill, 20122.William Stallings. Data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9thEdition.Prentice Hall, 2010.3.Fred Halsall. Data Communications, Computer Networks and OpenSystems, 4th Edition. Addison-Wesley, 1996.4.David Salomon. Coding for Data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Springer, 2005.5.Richard Stevens . Unix Network Programming - V olume 1 (2003) andV olume 2 (1999). Prentice Hall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数据与计算机通信》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的专业基础课。

课堂采用双语教学,使用经典的原版教材。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视角来理解、分析、设计分布式的通信系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通信、计算机通信区别传统电信等语音业务承载网络的原理、技术等。

系统掌握数据通信所采用的技术,同时提高英语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数据通信、计算机通信所涉及的硬件、软件相关技术;理解计算机通信与传统电信等语音业务承载网络的区别;掌握原理计算机通信的原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力:掌握数据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的开发设计方法,将其用于解决实际的数据网络通信问题;熟练掌握网络编程的技能;针对数据通信新技术发展前沿问题,掌握英文科技文献综述的能力;在讨论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国际前沿研究视野,培养追踪数据与计算机通信网的新技术前沿问题的能力,素质:建立原理-分析-综述-设计一体的观念,通过课程学习中的分析、讨论、辩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从原理分析到编程设计到实际应用的思维模式,提升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基本素质。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培养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培养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培养方案2011年02月目录1 指导思想 (1)2 培养目标 (1)3 培养模式 (2)3.1总体原则 (2)3.2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 (2)3.3校企联合培养方式 (2)4 政策措施 (4)4.1学生的遴选与管理 (4)4.2教学管理的措施与方案 (5)4.3毕业的标准与学籍管理 (8)4.4教师工程经历的要求 (10)4.5校企联合培养的相关措施 (10)5 知识能力大纲 (11)5.1培养标准与能力需求 (11)5.2能力要求的实现方法 (14)6 企业培养方案 (16)6.1企业培养的目标 (16)6.2企业培养的计划 (16)6.3实施的企业 (17)6.4工程实践条件 (17)6.5师资配备 (17)7 工程经历的师资落实计划 (18)7.1专兼职具备工程经历师资的落实 (18)7.2青年教师工程经历的培训计划 (18)1 指导思想以“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实际工程需求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驱动,以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为主线,以校企联合、多方培养的“1.5+1”研究生培养机制,形成“学术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立足航空航天领域,面向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共同促进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

2 培养目标本学科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⑴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⑵.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完成的硕士论文有自己的新见解。

安全通信中的会话密钥分配

安全通信中的会话密钥分配

安全通信中的会话密钥分配
邓永泽
【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5)006
【摘要】讨论了开放式网络中用于安全通信的会话密钥分配技术,并分析了现实中采用该技术的Kerberos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安全性质.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邓永泽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8.4
【相关文献】
1.安全通信中的密钥分配教与学 [J], 贺文华;刘浩;贺劲松;彭智朝;;;;;
2.基于广播加密的会话密钥分配新方案 [J], 赖霞;何明星
3.即时安全通信会议密钥分配方案 [J], 赵旸
4.一种分析会话密钥分配协议的新方法 [J], 肖跃雷;朱志祥;张勇
5.安全通信中的密钥分配教与学 [J], 贺文华;刘浩;贺劲松;彭智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双线性对的智能卡口令认证改进方案

基于双线性对的智能卡口令认证改进方案

基于双线性对的智能卡口令认证改进方案
邓栗;王晓峰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
【年(卷),期】2010(036)018
【摘要】通过对一种使用双线性对构造的智能卡口令认证方案的分析,发现该方案不能抵抗冒充攻击和服务器伪装攻击.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双线性对的智能卡口令认证方案,即利用服务器公钥进行加解密操作,通过引入序列号使用户与系统间进行了双向认证,不仅保持了原有方案的安全性,而且能有效地抵御冒充攻击和服务器伪装攻击,安全性更高.
【总页数】3页(P150-152)
【作者】邓栗;王晓峰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广东,深圳,518060;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9
【相关文献】
1.基于双线性配对的密钥树口令认证组密钥交换协议 [J], 柳秀梅;高克宁;常桂然
2.两个基于智能卡口令认证方案的改进 [J], 赵广强;凌捷
3.使用双线性对构造的智能卡口令认证方案 [J], 许春香;唐安阳
4.增强的基于口令认证的高效安全智能卡方案 [J], 李振宇; 王圣宝
5.格上基于智能卡的安全口令认证方案 [J], 赵宗渠;郭小杰;叶青;殷明辉;汤永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数据分析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数据分析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数据分析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
1.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建立于1978年,它的前身是北大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软件专门化组与无线电电子学系计算技术专业。

2.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中,掌握坚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在计算机的工程实践和应用方面受过良好训练,能适应计算机飞速发展.在个人素质方面,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运用能力。

本科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工作,并可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学位。

3.授予学位
本专业为理科专业,学制4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3学分,其中:全校必修课:4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29学分,本学科通识课程19学分;专业核心课程:33学分;专业限选课程:38学分,含毕业论文6学分;自主选修课程:24学分。

1)全校必修课(48学
分)(1)公共必修课(29学分)说明:大学英语如因根据大学英语教研室要
2)专业核心课程(33学分)
4)自主选修课程(24学分)(1)通选课(12学分)
(2)实践创新类(2~6学分)本科生训练计划课程(2~6学分,三上下)以及其他实践创新课程。

(3)全校所有其他课程。

211计算机学院

211计算机学院
211计算机学院(2020年度)
时间:2019年09月24日发布者:来源:查看次数:7514
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
全日制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备注
211计算机学院(6877553源自)160拟接收推免生98名左右(以最终确认录取人数为准)
院系备注:专硕软件工程方向只招收武汉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合作教育项目考生
学术学位
90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1 (全日制)多媒体通信系统
02 (全日制)多媒体信息处理
03 (全日制)多媒体远程协作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30信号与系统
①数字信号处理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 (全日制)人工智能
02 (全日制)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
03 (全日制)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083500软件工程
01 (全日制)软件工程理论与技术
02 (全日制)软件工程管理
03 (全日制)软件服务工程
04 (全日制)语义软件工程
05 (全日制)Web信息管理
06 (全日制)领域软件工程
07 (全日制)智能软件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14 (全日制)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
15 (全日制)智能应用系统
16 (全日制)多媒体与网络通信技术
17 (全日制)自然语言处理及其应用
18 (全日制)网络与信息安全
19 (全日制)安防应急
20 (全日制)物联网系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兰州交通大学-电信通信研究生培养方案

兰州交通大学-电信通信研究生培养方案

630081200142 选修课 考试 非学位课 2
40 2 2034
学术报告
730107620103 必修环节 考试 必修环节 2
01
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进展报告 0300207010002 必修环节 考试 必修环节 2
0 0 2034
科研论文
0300207010004 必修环节 考试 必修环节 2
40 2 2034
应用泛函分析
911107320108 专业学位课 考试 学位课 1
40 2 2034
矩阵理论
911107320109 专业学位课 考试 学位课 1
40 2 2034
学术英语(二)
916107320162 公共学位课 考试 学位课 2
60 1.5 20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40 2 2034
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
630081000121 选修课 考试 非学位课 2
40 2 2034
虚拟现实理论与应用
630081200118 选修课 考试 非学
630081200122 选修课 考试 非学位课 2
20 1 2034
高级计算机图形学
931107320104 公共学位课 考试 学位课 2
36 2 2034
英语(二)
916107320102 公共学位课 考试 学位课 2
60 1.5 2034
英语听说
933107320102 选修课 考试 非学位课 2
20 1 2034
通信系统仿真技术
630081000106 选修课 考试 非学位课 2
40 2 2034
数理统计
911107320103 专业学位课 考试 学位课 2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改与实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改与实践

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6期作者简介:胡晨晨(1997-),女,汉,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㊂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改与实践胡晨晨(武昌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80)摘㊀要: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课程是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将学科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基础㊂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为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和学习的需求,提高他们学科专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需要学校㊁老师针对当前通信专业实验课程面临的困境,共同打好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课程 的改革与实践战,为国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专业技术型人才支撑㊂关键词: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中图分类号:TB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6.0880㊀引言新课改全面实施背景下,需要授课老师重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的教学,打造高质量学科实验课堂㊂在学科实验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仍保持课堂 一枝独秀 的教学理念,重理论输出忽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让学生始终处于机械式㊁填鸭式教学灌输学习模式下,不仅影响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还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求㊂很多老师设计的教学实验课堂脱离学生实际,实验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创新性和前沿性,阻碍了学生学科技术能力的培养㊂因此,迫切需要对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㊂1㊀改革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学的重要性1.1㊀有利于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专业型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培养高技术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树立和践行科技人才观,促进人才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㊂尤其是当前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前提下,学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更需要肩负起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任㊂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在培养实验型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校㊁老师都要引起重视,将学科实验室建设起来,将学科实验课程落实到位,不仅能让学生将自身掌握到的理论知识和学科技能应用到实践中,还能为人工智能㊁大数据㊁区块链等现代化技术提供实验型技术人才支撑㊂1.2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学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到实验课程中,一方面强化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度,一方面能通过实验操作不断激发他们的学科潜能,增强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还利于培养他们的学科创造性思维㊂此外,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教育的时间非常有限,若让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完全吸收消化海量的理论知识不切实际㊂通过开展实验项目活动,让学生回归实验课堂主体地位,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学科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应用实践㊂2㊀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学现存问题分析2.1㊀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缺乏合理性在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缺乏合理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验项目设计不合理㊂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教学过程中,验证性实验项目偏多,创新性㊁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偏少,部分实验项目未及时融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开展教学㊂二是实验教学没有结合学生实际需求㊂实验教学设计偏离学生,都是教学不负责任的表现㊂部分老师的实验教学设计存在逻辑性混乱㊁连贯性差㊁结构松散等现象,导致实验教学重点㊁难点内容不突出㊁蜻蜓点水㊂2.2㊀实验教学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操作在新课改全面实施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授课老师原有的教学经验,三维教学目标让部分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顾此失彼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并未留充足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只是照本宣科讲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理论知识,严重忽略了学生对课程实验原理㊁实验过程㊁实验细节的理解和把握㊂长此以往,便造成了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都受到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㊃662㊃2024年第6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学生学习课程的难度,不利于学科实验核心素养的培养㊂2.3㊀实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一是实验型战略意识不够㊂部分老师对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学缺乏重视,备课不认真㊁敷衍了事,导致开展教学时总是泛泛而谈,经常为自己教学方便而缩减实验过程,授课水平亟待提高㊂二是实验课程项目缺乏连贯性㊂尽管部分老师引入了实验项目开展教学,但这些实验项目间孤立存在,缺少连贯性和系统性㊂一个理论知识对应一个实验,若授课老师不将其贯通起来,学生获得的知识零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极大挫伤探究㊁挖掘实验课堂的积极性㊂2.4㊀实验教学软硬件配备设施不健全近年来,许多学校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对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课程逐步进行了改革,不断对实验教学配备实时更新,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等㊂在改革过程中,部分学校只侧重建立如计算机机房类的软件实验室,造成部分硬件设施老化㊁反应慢,更新不及时,实验配套工具不齐全等问题㊂此外,师资队伍建设严重不足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由一个老师带几个班,授课老师教学时间紧㊁任务重㊁压力大,无暇顾及每个学生的实验实践情况,不能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教学指导和帮助㊂2.5㊀学科实验课程缺乏独立考核机制当前,大多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课程都是由授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实验设计,老师按部就班将实验原理㊁实验目的㊁实验过程讲解后,就安排学生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就预示着这堂实验课告一段落㊂学科实验考评只是单一根据学生的出勤率㊁实验结果进行考核,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㊁学科基础和教育背景,也不考虑实验结束后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内容的创新㊂这种考核方式单一且随机,不仅不能充分反应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㊁知识掌握程度,还存在实验考核评价模式不合理㊁不科学等情况㊂3㊀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3.1㊀优化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构建高效实验课堂实验教学设计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影响着整个实验课堂开展的效率和质量㊂因此,需要授课老师综合学科实验课程的教学特点,实验内容㊁学生需求等进行科学㊁合理的实验课程设计㊂首先实验课程要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设计㊂授课老师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将实验课堂归还给学生,充分扮演好实验教学辅助者㊁引导者的作用㊂其次,实验课程的设计要结合实际进行优化,在进行基础性㊁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基础上,适时增加设计性㊁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验问题能力和创新实验能力㊂最后,授课要顺应学生发展和需求,合理引入企业项目工程,引导学生根据企业工程流程进行项目开发,强化学生实验项目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㊂3.2㊀构建云桌面实验平台,提高实验机房利用率当前,传统的机房正面临设备老化㊁应用效率不高㊁管理受限等难题,已不能满足教学发展和需求,为实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学的转型和升级,授课老师可以通过构建云桌面实验平台(如图所示),一方面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硬件设备的运营成本,还能优化资源㊁实现按需分配,进而提高实验机房的利用率;一方面还能将旧式实验机房管理方式变为方便㊁快捷㊁高效的云管理模式,不仅成功突破了旧式机房在时间㊁地域㊁设备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大大降低了管理难度,还进一步保障了信息管理数据的安全性㊂图1㊀云桌面实验平台架构3.3㊀健全实验软硬件设施,确保学科实验有效开展一要完善实验各项软硬件配套设施㊂根据实际需要,划拨学科实验项目专项资金,不断完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通信实验室的配套软硬件设施㊂并在资金条件充裕的基础上,尽量选购性能较好的设备,保证各种软硬件设施符合实验教学实际,学科实验能够高效开展㊂学校要尽量提供多层次㊁多维度的学科实验平台,为学生实验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实验用具和实验资源保障,实现学科实验资源的优化配置㊂二要打造高素质实验师资人才队伍㊂通过人才引进,或招考有计算机网络实验项目背景㊁学科实践水平高的教师,不断壮大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学队伍㊂同时,可以邀请有大型综合实验项目经验,科研成果丰富的老教授㊁专家组织学术交流会,对新老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实验能力和科研水平㊂3.4㊀开展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学科实验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分析发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实验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相背离㊂为提高学生对该门实验课程的学习积极㊃762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6期性,授课老师可以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试验课程中(如图所示)㊂在开展混合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可以将海量的图片㊁视频等信息资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打造 线上+线下 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会总结实验结论,强化他们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拓展他们的学习思维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既能凸显授课老师的主导作用,还能在彰显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加入试验课程的积极性㊂图2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3.5㊀构建精品在线开放实验课程,实现实验资源的冗余配置大数据信息时代,旧式的复习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了㊂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授课老师可以将精品实验课程部署在慕课平台或智慧职教云上,构建在线优质实验资源,例如PPT 教学课件㊁3D 虚拟实验视频等㊂一方面利用微课辅助学生课后复习,一方面利用平台视频为学生进行在线实验作业辅导㊁讲解答疑,方便学生查缺补漏,持续巩固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验课程内容㊂授课老师可以在线上平台建立实验课程题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㊂这种 虚实 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不仅实现了实验资源线上线下一体化,即课前传授㊁课中实验㊁课后巩固知识一体化,还不断拉近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㊂授课老师要多鼓励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线上巩固学习,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优选符合自己复习的线上资源,不断提升自己课后复习的意识,以便更好进行学科实验查缺补漏㊂ 3.6㊀探索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科实验潜能实验课程考核评价要综合㊁客观㊁全面,授课老师应该从课程理论知识掌握度㊁实验操作熟练度,以及自主创新等方面进行加权考评㊂可以将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结合,将分层考评与阶段考评结合,将平时考评与学期考评结合,将客观量化考评与主观能力检验结合,建立实验过程考评㊁多维度考评㊁期末实验考评㊁动态考评等多元化考核体系,进而转变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态度,增强他们自主创新和设计能力㊂在进行考核评价过程中,授课老师要注意实验重㊁难㊁易的分层搭配,将整体实验课程考核量化㊂例如,平时的实验考核要以常规知识点㊁常规实验项目检验为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拓展实验操作训练,将这些课堂表现计入平时测评成绩㊂通过建立多样化实验课堂考评方式,不断提升学科实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能提高学生学科实验操作水平,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核心素养㊂4㊀结语电子信息与工程专业是一门集理论性㊁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开展学科实验课程不仅是对学科理论知识的补充,还是构建 教学做 一体化高效实验课堂的最佳途径㊂鉴于此,授课老师要及时转变学科实验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学科实验教学设计,合理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为实验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课程教学的转型和升级提供支撑㊂参考文献[1]杨丞.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1):132.[2]孙翠娟,刘桂丽.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实验课程线上实践教学初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7).[3]郭锦.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8,5(12):61-62.[4]陈健.探讨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1,(7).[5]谢剑刚,肖小红,薛云兰,等.计算机网络线上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科技风,2023,(10).[6]李慧君. 互联网+ 背景下大学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 ].科技风,2021,(21):82-83.[7]周峡,徐善顶,李燕,等.云桌面技术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软件,2022,43(1):29-31.[8]苗露,马丽.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 ].科学与信息化,2021,(26):132-134.㊃862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t rate and bandwidth are proportional to each other
8
Transmission Impairment
Attenuation Distortion Noise
9
Signal Attenuation
Attenuation Loss of energy
Throughput
Actual data rate
Latency (delay)
Time it takes for an entire message to completely arrive at the destination
14
Digital-to-Analog Conversion
Analog Signal Analog Signal Digital Signal Digital Signal
5
Bandwidth
A property of a medium
Indicat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est and the lowest frequencies allowed to pass
Types of noise
Thermal
Due to random motion of electrons in a wire
12
Noise
Types of noise (cont’d)
Crosstalk
Signal from one line picked up by another
levels in the digital signal. Simplest form On-Off Keying (OOK)
fc – Carrier frequency 0 < d < 1
18
Binary Frequency Shift Keying
Or Binary FSK In FSK, the frequency of the carrier signal
<highest freq allowed> – <lowest freq allowed>
Also a property of a single spectrum
6
Digital Signals
Properties:
Bit rate – number of bits per second Bit interval – duration of 1 bit
Physical Layer: Data and Signals
Semester: 131 Course: CSET 221 Computer Networking
Instructor: Farhan Khan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Technology Unit
Wire 1
Wire 2
Impulse
Irregular pulses or spikes E.g., lightning Short duration High amplitude
13
Network Performance
Bandwidth
Hertz Bits per second (bps)
Also known as "Carrier Frequency"
16
Conversion Techniques
17
Binary Amplitude Shift Keying
Or Binary ASK In ASK, amplitude of a carrier signal is changed to reflect amplitude
Signal strength falls off with distance
Transmission medium
Attenuation depends on medium Attenuation is an increasing function of
frequency
10
Signal Distortion
Required to send digital data over an analog channel
Also known as digital modulation
15
Carrier Signals
Carrier signal is a high-frequency signal acting as a base for information signal
3
Analog vs. Digital Signals
To be transmitted, data must be transformed to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Analog signals
value
have an infinite number of
values in a range
Distortion Change in signal shape
Only happens in guided media
Propagation velocity varies with frequency
11
Noise
Noise Undesirable signals added between the transmitter and the receiver
20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Or QAM A combination of ASK and PSK
21
Summary
Data need to take form of signal to be transmitted
Bit rate is proportional to bandwidth Signals get impaired by attenuation,
is varied to represent digital data.
19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Or Binary PSK In PSK, the phase shift of the carrier
signal is varied to represent digital data.
time
Digital signals
value
Have a limited number of
values
time
4
Data and Signals
Analog Data Digital Data Analog Data Digital Data
Telephone
Modem Codec
Digital transmitter
Analog data
Data take on continuous values E.g., human voice, temperature reading
Digital data
Data take on discrete values E.g., text, integers
amplitude 10010110
bit interval
... time
7

Digital vs. Analog Bandwidth
Digital bandwidth
Expressed in bits per second (bps)
Analog bandwidth
Expressed in Hertz (Hz)
Hafr Al-Batin Community College
1
Outline
Analog and digital data/signals Bandwidth and bit rate Signal impairment Transmitting digital signals as analog
Amplitude Shift Keying (ASK) Frequency Shift Keying (FSK) Phase Shift Keying (PSK)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
2
Analog vs. Digital Data
distortion, and noise Digital data can be sent over analog
channel using digital modulation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