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地理湘教版选修三 课件:2.1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同步课件:第2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1节

现彩虹。钱塘江大潮在农历八月十八前后观赏最为壮观。 答案:A
5.下列自然景观与其观赏要领,对应正确的是( ) A.黄果树瀑布——选择观赏角度 B.武陵源群峰——把握观赏时机 C.香山红叶——品味文化内涵 D.洞、峡谷、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
解析:黄果树瀑布应在适当距离仰视;应远眺武陵源群峰; 香山红叶应秋季观赏,属于把握观赏时机;洞、峡谷、一线天景 观,只有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答案:D
6.提高审美能力是进行旅游景观欣赏的条件之一。黄山云
海反映出( )
A.形式美
B.朦胧美
C.色彩美
D.动态美
解析:朦胧美是透过某种朦胧的形式含蓄地表现出来,使欣
赏者通过想象获得审美感受。黄山云海若有若无,朦朦胧胧,正
是朦胧美的体现。
答案:B
7.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2.简要回答如何欣赏下列景观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1)黄山石猴观海 (2)庐山瀑布 (3)北京石花洞 (4)桂林 山水
(1)在特定位置观赏;(2)适当位置仰视;(3)置身其中 近观;(4)乘船沿水观看。
3.以下旅游景观在什么季节或时间、天气等条件下适合欣 赏?
(1)北京香山红叶 (2)哈尔滨冰雕 (3)钱塘江大潮 (4)青 海湖鸟岛 (5)黄山云海
2.地利——优选欣赏角度 (1)欣赏峰峦雄伟峻秀——远眺 (2)欣赏群峰万壑——远处俯视 (3)欣赏峡谷、洞、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 (4)欣赏瀑布景观——适当距离仰视 (5)欣赏江河湖海——高处俯视 (6)欣赏湖沼、池塘——临水观赏 (7)欣赏地貌的酷似造型——适当的位置、特定的角度 (8)欣赏山水组合景观——乘船沿水观赏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三配套课件2.1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对旅游景观本身蕴含 的自然和人文美的理 解
主要是情景的升华和 意境的开拓,即对旅 游景观的归纳提升
提高途径
后天训练,可以提高对 外界景观感受的敏锐、 深浅和完满程度
经验知识的积累,包括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外来 文化的融入过程
提高自己摄影、摄像、 绘画、游记方面的素养, 提升审美层次和品位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色彩美
颜色不同的岩石、土 壤、水、植物等共同 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 图案
举例
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 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 青城天下幽;茫茫大漠、 浩渺烟波
随一日之内的时间变化, 一年之内季节变化,以及 阴晴雨雪等的天气变化, 自然景观的色彩也变化万 千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活动指导
美感特征
品味文化 内涵
在欣赏拥有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 景观时,我们要了解其来龙去脉,对其进行深入 分析,运用文化素养和以往经验去细心品味,才 能领略其中的真意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活动指导
【特别提醒】 审美能力的内涵及提升途径
审美能力 审美感受力 审美理解力 审美创造力
内涵
主要依赖于视觉和听 觉对外界景观的直接 感受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活动指导
.自然景观的美感特征 自然景观的美感特征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形式美、色彩美、 动态美、声音美和朦胧美。其中,形式美是最为显著的美 感特征。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活动指导
【方法技巧】 表格对比自然景观美感特征的主要形式
美感特征
形式
形式美
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 景基础,不同的地貌 形态,展示出不同的 形式美
主要是情景的升华和 意境的开拓,即对旅 游景观的归纳提升
提高途径
后天训练,可以提高对 外界景观感受的敏锐、 深浅和完满程度
经验知识的积累,包括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外来 文化的融入过程
提高自己摄影、摄像、 绘画、游记方面的素养, 提升审美层次和品位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色彩美
颜色不同的岩石、土 壤、水、植物等共同 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 图案
举例
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 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 青城天下幽;茫茫大漠、 浩渺烟波
随一日之内的时间变化, 一年之内季节变化,以及 阴晴雨雪等的天气变化, 自然景观的色彩也变化万 千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活动指导
美感特征
品味文化 内涵
在欣赏拥有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 景观时,我们要了解其来龙去脉,对其进行深入 分析,运用文化素养和以往经验去细心品味,才 能领略其中的真意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活动指导
【特别提醒】 审美能力的内涵及提升途径
审美能力 审美感受力 审美理解力 审美创造力
内涵
主要依赖于视觉和听 觉对外界景观的直接 感受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活动指导
.自然景观的美感特征 自然景观的美感特征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形式美、色彩美、 动态美、声音美和朦胧美。其中,形式美是最为显著的美 感特征。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活动指导
【方法技巧】 表格对比自然景观美感特征的主要形式
美感特征
形式
形式美
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 景基础,不同的地貌 形态,展示出不同的 形式美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1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课件湘教版选修3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方法。2.把握 欣赏角度选择的方式。3.掌握观赏时机的选择方式。4.了解欣赏景观 时应从哪些方面品味其文化内涵。5.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重点)
自主预习 探新知
教材整理 1 旅游景观欣赏 阅读教材 P26 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高质量美__感__的过程,或者是在 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__美__感__受__的过程。 2.两个层次 (1)一是对审美对象,即旅游景观的感__受__和知__觉__; (2)二是在感受和知觉的基础上,得到审__美__的享受。
(2)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
(3)夏秋 季节 山 水风 景 最佳 , 因此 登 高山 一 定要 避 开冬 季 。
()
【提示】 (1)× 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形、色、 声、动等美感。
(2)× 黄山、庐山为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夏季雨水多,山中 云雾多,景色丰富并富有变化,故夏季观赏效果最佳。
受。
(2)
动与静
稳定与变幻
5.品味文化内涵 (1)原因:许多旅游资源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__化__底__蕴__, 文__化__内__涵__构成了内在美的核心。 (2)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来龙去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运用 文化素养和以往经验去细心品味。
正误判断:
(1)瀑布景观,应在适当距离远望,并带有俯览之趣。 ( )
探讨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旅游景观的 欣赏角度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 对于同一种景观,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视 觉效果。
探讨 2:青岛海滨的石老人应该怎样欣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提示】 特定的位置远眺,发挥想象。 探讨 3:欣赏桂林山水景观怎样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提示】 乘船沿水路观看两岸风景。 探讨 4:庐山瀑布在欣赏时应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提示】 适当距离仰视。
第一节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方法。2.把握 欣赏角度选择的方式。3.掌握观赏时机的选择方式。4.了解欣赏景观 时应从哪些方面品味其文化内涵。5.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重点)
自主预习 探新知
教材整理 1 旅游景观欣赏 阅读教材 P26 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高质量美__感__的过程,或者是在 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__美__感__受__的过程。 2.两个层次 (1)一是对审美对象,即旅游景观的感__受__和知__觉__; (2)二是在感受和知觉的基础上,得到审__美__的享受。
(2)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
(3)夏秋 季节 山 水风 景 最佳 , 因此 登 高山 一 定要 避 开冬 季 。
()
【提示】 (1)× 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形、色、 声、动等美感。
(2)× 黄山、庐山为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夏季雨水多,山中 云雾多,景色丰富并富有变化,故夏季观赏效果最佳。
受。
(2)
动与静
稳定与变幻
5.品味文化内涵 (1)原因:许多旅游资源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__化__底__蕴__, 文__化__内__涵__构成了内在美的核心。 (2)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来龙去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运用 文化素养和以往经验去细心品味。
正误判断:
(1)瀑布景观,应在适当距离远望,并带有俯览之趣。 ( )
探讨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旅游景观的 欣赏角度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 对于同一种景观,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视 觉效果。
探讨 2:青岛海滨的石老人应该怎样欣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提示】 特定的位置远眺,发挥想象。 探讨 3:欣赏桂林山水景观怎样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提示】 乘船沿水路观看两岸风景。 探讨 4:庐山瀑布在欣赏时应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提示】 适当距离仰视。
2020秋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3课件:2-1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探究点二 把握观赏时机
●问题导引●
2016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十八,数十万中外游客前来观看钱塘江 大潮奇观。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 下无”的名句。自古以来,天下奇观钱塘潮以其独特的壮美雄姿著 称于世。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为什么钱塘江河口的潮水会特别壮观? 提示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 入湾中,潮位堆高;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又加剧了潮势;夏秋季节钱 塘江水流量大,水位高,也加剧了潮势,所以钱塘江河口的潮水会特 别壮观。 (2)何时才能观赏到最为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提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是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时机。此时引 潮力相叠加形成大潮,强劲的夏季风可助长潮势,因此最为壮观。 (3)钱塘江大潮在特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说明有些旅游景 观的观赏游客应该怎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提示把握观赏时机。
目标导航
2.提高审美能力。 (1)审美能力内涵:包括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2)感受力和理解力的提升需要主观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有足够的 知识积累。 3.优选欣赏角度。 (1)要求:因地制宜,抓住要点,有所侧重。 (2)原因。 ①旅游景观有各自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 ②旅游资源的景象组合特征,决定了欣赏角度不同,得到的审美感 受不同。 ③大多数旅游景观是立体和多层面的,应选择最佳的观测角度,方 可感受其外表之美和内在魅力。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旅游景观的各个要素,以多种对比组合给人以美的感受。需要把握 恰当的时机,饱览旅游景观精彩的场面。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例2】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五岳之首”等众多 称号,但它却两次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无缘。直到2006年9月 18日,在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泰山才正式被列入第三批“世 界地质公园”。
2019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3同步课件:第二章 第一节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合作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为什么不同的人观赏同一景物会有不同的 感受。
提示:观景的主观性很强,取决于人的心理活动,因此不同文 化背景、不同审美能力的观赏者面对相同的观赏对象会有不同 的观赏结果。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核心归纳】 1.培养审美情趣 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形象美、色彩美、 动态美和听觉美。而各种景观的组合又会产生动与静、刚与柔、 旷与幽的不同美感。旅游者应当在旅游过程中细心体会,使自 己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9.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 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把握观赏时机 B.抓住景观的特点 C.以情观景 D.选择观赏位置
解析:选 C。前者常表达悲凉的心情或气氛,后者常用来表达 悠闲自得的心境,反映了古代文人以情观景的境界。
)
栏目 导引
分。
好奇心 (2)欣赏旅游景观,受人的____________ 支配。满足人的好奇心
有多种方式,欣赏旅游景观是其中的一种。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2.提高审美能力
视觉 和听觉能力。 (1)审美感受力:主要依赖于______ 经验知识 的积累。 (2)审美理解力:形成和增强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 创造力 :对旅游景观的归纳提升。 (3)审美____________ 理解力 (4)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感受力和____________ 。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二、优选欣赏角度
因地制宜 ,抓住要点,有所侧重。 1.____________ 审美感受 。 2.从不同的欣赏角度,能得到不同的____________ 观测角度 , 3. 选择最佳的____________ 以充分感受外表之美和内在魅力。
2.1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课件1 (湘教版选修3)

D
4、右图为黄山著名的风景“石猴 观海”,读图并回答问题。 ⑴、 对地貌的酷似造型“石猴观 B 海”的欣赏,应( ) ①在特定位置 ②把握观赏时机 ③发挥想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⑵、 此景观中,地貌的酷似造型 构成了 形象美;蓝天、白云、金色 的阳谷、灰色的岩石构成了 色彩美 ;流云飘烟、似浩海浪涛的云海构 动态 美;风声悦耳、鸟语虫鸣 成了 构成了 声音 美。其中 形象美 是自 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1、概念: 指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高质量美感的过程;或在旅 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的过程。
2、层次:
①是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知觉; ②得到审美的感受。
二、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第一节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天时---把握观赏时机 地利---优选欣赏位置 人和---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品位文化内涵
将军石
辣椒峰
骆驼峰
天下第一巷
目标检测
1、欣赏旅游景观应该选择适当的位置,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C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水流船动山自移,恰似人在画中游 D、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雾凇仪态万方、独具丰韵的奇观,让欣赏雾凇的中外游客赞不绝口。“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是 雾凇出现和退去时的突然性 特征。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最易出现“雾凇”美景的是( ) A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3、在著名的雾凇的观赏胜地,当地人们有这样 的说法“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 这说明( B) A、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 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 B、观赏“雾凇”须选择观赏时机 C、正午时分,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 D、只有有雾的夜晚才能形成“雾凇”
地理湘教选修三课件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趣味性和吸引力
比较不同景观的特点和差异 找出景观之间的相似之处和联系 分析景观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评价景观的价值和意义
04
观察角度:选择最佳角度欣赏景观,如俯视、仰视、侧视等
光线运用:利用光线变化,如日出、日落、夜晚等,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
色彩搭配:注意景观的色彩搭配,如冷暖色调、明暗对比等,提升景观的 美感 构图技巧:运用构图技巧,如三分法、对称法、重复法等,使景观更具艺 术感
观察角度:从不同角度观 察景观,如俯视、仰视、
侧视等
观察时间:在不同时间观 察景观,如早晨、中午、
傍晚等
观察季节:在不同季节观 察景观,如春季、夏季、
秋季、冬季等
观察天气:在不同天气条 件下观察景观,如晴天、
阴天、雨天、雪天等
保护自然环境:避免破坏生态 环境,保护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合理规划:合理规划旅游线路 和活动,避免过度开发和拥挤
尊重当地文化:尊重当地的历 史、文化和传统,避免破坏当 地的文化特色
绿色出行:提倡绿色出行方式, 减少碳排放和污染,保护生态 环境
理解景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欣赏景观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关注景观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尊重景观的生态价值和保护需求
03
观察角度:选 择合适的观察 角度,如俯视、 仰视、平视等
遗产
感受城市风貌:观察城市 规划、建筑风格、交通设
施等,了解城市特色
城市景观欣赏的 方法:观察、体 验、思考、感悟
城市景观的特点: 历史、文化、自 然、现代
城市景观欣赏的 实践:参观历史 建筑、游览公园 、体验城市生活
城市景观欣赏的 意义:了解城市 文化、提升审美 能力、增强城市 认同感
比较不同景观的特点和差异 找出景观之间的相似之处和联系 分析景观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评价景观的价值和意义
04
观察角度:选择最佳角度欣赏景观,如俯视、仰视、侧视等
光线运用:利用光线变化,如日出、日落、夜晚等,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
色彩搭配:注意景观的色彩搭配,如冷暖色调、明暗对比等,提升景观的 美感 构图技巧:运用构图技巧,如三分法、对称法、重复法等,使景观更具艺 术感
观察角度:从不同角度观 察景观,如俯视、仰视、
侧视等
观察时间:在不同时间观 察景观,如早晨、中午、
傍晚等
观察季节:在不同季节观 察景观,如春季、夏季、
秋季、冬季等
观察天气:在不同天气条 件下观察景观,如晴天、
阴天、雨天、雪天等
保护自然环境:避免破坏生态 环境,保护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合理规划:合理规划旅游线路 和活动,避免过度开发和拥挤
尊重当地文化:尊重当地的历 史、文化和传统,避免破坏当 地的文化特色
绿色出行:提倡绿色出行方式, 减少碳排放和污染,保护生态 环境
理解景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欣赏景观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关注景观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尊重景观的生态价值和保护需求
03
观察角度:选 择合适的观察 角度,如俯视、 仰视、平视等
遗产
感受城市风貌:观察城市 规划、建筑风格、交通设
施等,了解城市特色
城市景观欣赏的 方法:观察、体 验、思考、感悟
城市景观的特点: 历史、文化、自 然、现代
城市景观欣赏的 实践:参观历史 建筑、游览公园 、体验城市生活
城市景观欣赏的 意义:了解城市 文化、提升审美 能力、增强城市 认同感
高一地理湘教版选修三2.1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共28张PPT)

游,在山中观赏无意义 ( A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从地学角度出发,欣赏下列旅游景观:
A 钱塘江涌潮 B 九寨沟瀑布 C 松花江雾凇 D 一线天奇观 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 D 2)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需要在适当距离仰视,以 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的是 B
天时---把握观赏时机 地利---优选欣赏角度 人和---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品味文化内涵
天时——把握观赏时机
苏堤春晓 平湖秋月
曲院风荷 断桥残雪
北京香山红叶
冰灯、雪雕
最佳观赏季节: 秋季
最佳观赏季节:冬季
天时——把握观赏时机
4月15日—25日洛阳牡丹花会
农历四月十五大理蝴蝶会
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
地利——优选欣赏角度 乘船(筏)--山水组合景观
长江三峡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是河流水文景观与石灰岩峰林地貌的结合,这里千
峰插地漓,江更有漓江作带,妙在山水的有机组合,因此有“不游
漓江,枉到桂林”之说。也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誉。 形态各异的石灰岩峰林和蜿蜒曲折的漓江组合展示着形象美, 翠绿的山坡和清澈的江水展示着色彩美,船在漓江中漂游和山 体随着船只而位移展示着动态美,筏子碰击水面的和谐节拍声, 山歌的回荡声展示者听觉美。
适 气势磅礴。
布
当
距 离
瀑布景观则需在适当的距离仰观,才能兼收
仰 形、色、声、动等美感。
观
地利——优选欣赏角度 江河湖海--- 俯览远望角 度———— Nhomakorabea欣
赏
九
江 河
曲
湖 海
黄
河
高 处 俯 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从地学角度出发,欣赏下列旅游景观:
A 钱塘江涌潮 B 九寨沟瀑布 C 松花江雾凇 D 一线天奇观 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 D 2)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需要在适当距离仰视,以 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的是 B
天时---把握观赏时机 地利---优选欣赏角度 人和---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品味文化内涵
天时——把握观赏时机
苏堤春晓 平湖秋月
曲院风荷 断桥残雪
北京香山红叶
冰灯、雪雕
最佳观赏季节: 秋季
最佳观赏季节:冬季
天时——把握观赏时机
4月15日—25日洛阳牡丹花会
农历四月十五大理蝴蝶会
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
地利——优选欣赏角度 乘船(筏)--山水组合景观
长江三峡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是河流水文景观与石灰岩峰林地貌的结合,这里千
峰插地漓,江更有漓江作带,妙在山水的有机组合,因此有“不游
漓江,枉到桂林”之说。也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誉。 形态各异的石灰岩峰林和蜿蜒曲折的漓江组合展示着形象美, 翠绿的山坡和清澈的江水展示着色彩美,船在漓江中漂游和山 体随着船只而位移展示着动态美,筏子碰击水面的和谐节拍声, 山歌的回荡声展示者听觉美。
适 气势磅礴。
布
当
距 离
瀑布景观则需在适当的距离仰观,才能兼收
仰 形、色、声、动等美感。
观
地利——优选欣赏角度 江河湖海--- 俯览远望角 度———— Nhomakorabea欣
赏
九
江 河
曲
湖 海
黄
河
高 处 俯 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自主学习】 一、旅游景观欣赏 1.概念: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_高__质__量__美__感__的过程,或 者是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_审__美__感__受__的过程。
2.层次: (1)对审美对象即旅游景观的感受和知觉。 (2)激发出愉悦的想象和美好的情感,得到_审__美__的享受。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反映了此类 景观欣赏时 ( ) ①宜动态欣赏 ②把握好观赏时机 ③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④抓住景观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1)选C,(2)选C。第(1)题,观赏瀑布,宜在适 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地貌的酷 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感知其形象。第(2) 题,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 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 的佳境。
(2)苏东坡《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低各不同”体现了在不同的位置,所观赏到的景观有不 同的效果。 ( √ ) 提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面意思 是说,从正面看,庐山是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 看,是一座巍然耸立的险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庐山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实际的意思是指同一个事物 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时间看是不一样的。
二、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培养审美情趣: (1)审美情趣是人类的基本欲望——_学__习__欲望的重要 组成部分。 (2)欣赏旅游景观,是满足_好__奇__心__的一种方式。
2.提高审美能力: (1)审美能力内涵:包括_感__受__力__、_理__解__力__和创造力。 (2)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_主__观__经__验__的积累和足够的知 识积累。
考点二 把握观赏时机 【例2】李白观赏钱塘江潮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 连山喷雪来”之作,体现了景观欣赏要 ( )
A.乘船沿水路而下观大潮 C.选择雨过天晴时最佳
B.把握观赏时机 D.抓住景观特点
【思维导引】思维过程如下图: 【答案】选B。
【补偿训练】 (2016·青岛高二检测)读北京香山红叶图,分析要想在 观赏红叶景观时达到更好的效果,旅游者应 ( )
1.自然景观的美感特征主要有哪些? 自然景观的美感特征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形式美、色彩 美、动态美、声音美和朦胧美。其中,形式美是最为显 著的美感特征。
2.旅游景观欣赏包括哪两个层次? 一是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知觉;二是在感受和知觉的基 础上,进一步激发出愉悦的想象和美好的情感,并在体 验这些想象和情感的过程中,产生舒适、惬意、兴奋和 满足感,即得到审美的享受。
5.为什么观赏我国东部山地景观应选择夏季,雨过天晴? 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富有变化,同时兼 收避暑之效;雨过天晴不仅能观赏到云海,还能观赏到 日出日落,同时山上的瀑布等景观水量大,壮观。
考点一 旅游景观欣赏角度 【例1】读下面旅游资源景观图,分析回答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为达到最佳欣赏效果,欣赏庐山瀑布时,需要___ _______,以兼收其形、声、色、动等美感,苏东坡观庐 山写下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 明在不同的地点观赏,会有不同的美感体验。 (2)要取得最佳欣赏效果,在游览“女神司春”景观时, 如何才能欣赏到这类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3)在游览北京石花洞景观时,如何欣赏才能达到最佳 效果?
4.把握观赏时机: (1)原因:景观的各个要素,以多种_对__比__组__合__产生美感。
动与静
(2)
稳定与变幻
5.品味文化内涵: (1)原因:文化内涵构成了许多旅游资源_内__在__美__的核心。 (2)方法:要了解其来龙去脉,深入分析,运用_文__化__素__养__ 和以往经验去细心品味。
【自我小测】 1.判断正误。 (1)旅游景观欣赏过程中,审美感受都来自视觉感 受。 ( × ) 提示:审美感受除了依赖视觉感受之外,还能通过听觉、 触觉、味觉等获得。
【思维导引】思维过程如下图:
【答案】(1)在适当的距离仰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近高低各不同 (2)选择特定的观赏地点。 (3)置身其中近观。
【补偿训练】 读甲、乙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欲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应做到 ( ) ①甲,宜在适当的距离仰视 ②乙,应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俯瞰 ③均宜在适当的距离内平视 ④均应选择特定位置观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欣赏具体景观时,如何选择欣赏角度? (1)远眺:感受峰峦之雄伟、峻秀、奇特; 丘陵地区的梯田的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的 完美结合效果。 (2)登高俯瞰:观江河之蜿蜒曲折,湖海之烟波浩淼。 (3)平视:城市中的湖泊,沿湖建筑物多且高,湖面则显 得小,平视能观建筑与水面结合之美。
(4)低看:较小的湖沼池塘,可临廊、榭近水低看,体验 天地之美妙。 (5)置身其中:观洞、一线天等需置身其中。 (6)乘船观赏:山水有机结合的景观,体验人在画中游的 感受。 (7)仰观:观赏瀑布景观,需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 形、色、声、动等美感。 (8)特定位置、角度观赏:地貌的酷似造型。
3.优选欣赏角度: (1)要求:因地制宜,抓住_要__点__,有所侧重。 (2)原因。 ①旅游景观有各自的_自__然__属性和_文__化__属性。 ②旅游资源的景象组合特征,决定了欣赏角度不同,_审__ _美__感__受__不同。 ③大多数旅游景观是立体和多层面的,应选择最佳的 _观__测__角__度__,方可感受其外表之美和内在魅力。
A.选择春光明媚的季节去观赏 B.选择秋高气爽的时节去游赏 C.置身其中方能体会“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佳境 D.近观才能看出“红叶满山,宛若彩霞”的效果 【解析】选B。北京香山红叶的“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佳境在秋高气爽的时节达到极致,“霜打枫叶满山红”, 并且宜远望和俯视欣赏,视野开阔,产生美感。
(3)感受江河湖海之壮美,需下水、亲水游玩才可 以。 ( × ) 提示:感受江河湖海之壮美,需登高俯瞰。 (4)观云海日出、日落主要是优选观赏角度。 ( × ) 提示:观赏云海日出、日落需要把握观赏的时机。
2.西湖美景名扬天下,观赏西湖的最佳位置是 ( ) A.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B.低临水面 C.远距离仰视 D.适当距离远眺 【解析】选B。西湖较小,观水景不宜太高太远,只有低 临廊、榭、亭等观赏,才能观水中倒影,体会天地之美 妙。
4.景观的观赏时机应如何把握? (1)随季节变化的景观:春翡夏翠秋金冬银,不同季节景 色不同,观赏时应当选择适当的季节。如:秋看北京香 山红叶,春观西湖“苏堤春晓”,冬赏哈尔滨“冰灯 节”,夏瞧漠河“白夜”。
(2)随时间和天气变化的景观:日出日落朝晖夕照,特殊 的朦胧美、色彩美,应当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天气。如: 日出——凌晨,落霞——黄昏;云海、彩虹——雨过天 晴时,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应选择雨过天晴时游览。 (3)在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观:要选择准确的时间,如:青 海候鸟(5月)、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海市蜃楼 (特定时间)、峨眉山“佛光”(特定时间)。
3.下列景观的欣赏宜抓住时机的是 ( )
A.黄果树瀑布
B.松花江雾凇
C.乐山大佛
D.漓江风景
【解析】选B。松花江雾凇需要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才
能形成,所以必须把握观赏的时机。
4.要想欣赏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景观,必须选在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选B。荷花在夏季盛开,因而必须在夏季欣赏 荷花景观。
【自主学习】 一、旅游景观欣赏 1.概念: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_高__质__量__美__感__的过程,或 者是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_审__美__感__受__的过程。
2.层次: (1)对审美对象即旅游景观的感受和知觉。 (2)激发出愉悦的想象和美好的情感,得到_审__美__的享受。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反映了此类 景观欣赏时 ( ) ①宜动态欣赏 ②把握好观赏时机 ③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④抓住景观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1)选C,(2)选C。第(1)题,观赏瀑布,宜在适 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地貌的酷 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感知其形象。第(2) 题,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 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 的佳境。
(2)苏东坡《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低各不同”体现了在不同的位置,所观赏到的景观有不 同的效果。 ( √ ) 提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面意思 是说,从正面看,庐山是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 看,是一座巍然耸立的险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庐山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实际的意思是指同一个事物 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时间看是不一样的。
二、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培养审美情趣: (1)审美情趣是人类的基本欲望——_学__习__欲望的重要 组成部分。 (2)欣赏旅游景观,是满足_好__奇__心__的一种方式。
2.提高审美能力: (1)审美能力内涵:包括_感__受__力__、_理__解__力__和创造力。 (2)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_主__观__经__验__的积累和足够的知 识积累。
考点二 把握观赏时机 【例2】李白观赏钱塘江潮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 连山喷雪来”之作,体现了景观欣赏要 ( )
A.乘船沿水路而下观大潮 C.选择雨过天晴时最佳
B.把握观赏时机 D.抓住景观特点
【思维导引】思维过程如下图: 【答案】选B。
【补偿训练】 (2016·青岛高二检测)读北京香山红叶图,分析要想在 观赏红叶景观时达到更好的效果,旅游者应 ( )
1.自然景观的美感特征主要有哪些? 自然景观的美感特征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形式美、色彩 美、动态美、声音美和朦胧美。其中,形式美是最为显 著的美感特征。
2.旅游景观欣赏包括哪两个层次? 一是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知觉;二是在感受和知觉的基 础上,进一步激发出愉悦的想象和美好的情感,并在体 验这些想象和情感的过程中,产生舒适、惬意、兴奋和 满足感,即得到审美的享受。
5.为什么观赏我国东部山地景观应选择夏季,雨过天晴? 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富有变化,同时兼 收避暑之效;雨过天晴不仅能观赏到云海,还能观赏到 日出日落,同时山上的瀑布等景观水量大,壮观。
考点一 旅游景观欣赏角度 【例1】读下面旅游资源景观图,分析回答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为达到最佳欣赏效果,欣赏庐山瀑布时,需要___ _______,以兼收其形、声、色、动等美感,苏东坡观庐 山写下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 明在不同的地点观赏,会有不同的美感体验。 (2)要取得最佳欣赏效果,在游览“女神司春”景观时, 如何才能欣赏到这类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3)在游览北京石花洞景观时,如何欣赏才能达到最佳 效果?
4.把握观赏时机: (1)原因:景观的各个要素,以多种_对__比__组__合__产生美感。
动与静
(2)
稳定与变幻
5.品味文化内涵: (1)原因:文化内涵构成了许多旅游资源_内__在__美__的核心。 (2)方法:要了解其来龙去脉,深入分析,运用_文__化__素__养__ 和以往经验去细心品味。
【自我小测】 1.判断正误。 (1)旅游景观欣赏过程中,审美感受都来自视觉感 受。 ( × ) 提示:审美感受除了依赖视觉感受之外,还能通过听觉、 触觉、味觉等获得。
【思维导引】思维过程如下图:
【答案】(1)在适当的距离仰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近高低各不同 (2)选择特定的观赏地点。 (3)置身其中近观。
【补偿训练】 读甲、乙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欲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应做到 ( ) ①甲,宜在适当的距离仰视 ②乙,应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俯瞰 ③均宜在适当的距离内平视 ④均应选择特定位置观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欣赏具体景观时,如何选择欣赏角度? (1)远眺:感受峰峦之雄伟、峻秀、奇特; 丘陵地区的梯田的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的 完美结合效果。 (2)登高俯瞰:观江河之蜿蜒曲折,湖海之烟波浩淼。 (3)平视:城市中的湖泊,沿湖建筑物多且高,湖面则显 得小,平视能观建筑与水面结合之美。
(4)低看:较小的湖沼池塘,可临廊、榭近水低看,体验 天地之美妙。 (5)置身其中:观洞、一线天等需置身其中。 (6)乘船观赏:山水有机结合的景观,体验人在画中游的 感受。 (7)仰观:观赏瀑布景观,需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 形、色、声、动等美感。 (8)特定位置、角度观赏:地貌的酷似造型。
3.优选欣赏角度: (1)要求:因地制宜,抓住_要__点__,有所侧重。 (2)原因。 ①旅游景观有各自的_自__然__属性和_文__化__属性。 ②旅游资源的景象组合特征,决定了欣赏角度不同,_审__ _美__感__受__不同。 ③大多数旅游景观是立体和多层面的,应选择最佳的 _观__测__角__度__,方可感受其外表之美和内在魅力。
A.选择春光明媚的季节去观赏 B.选择秋高气爽的时节去游赏 C.置身其中方能体会“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佳境 D.近观才能看出“红叶满山,宛若彩霞”的效果 【解析】选B。北京香山红叶的“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佳境在秋高气爽的时节达到极致,“霜打枫叶满山红”, 并且宜远望和俯视欣赏,视野开阔,产生美感。
(3)感受江河湖海之壮美,需下水、亲水游玩才可 以。 ( × ) 提示:感受江河湖海之壮美,需登高俯瞰。 (4)观云海日出、日落主要是优选观赏角度。 ( × ) 提示:观赏云海日出、日落需要把握观赏的时机。
2.西湖美景名扬天下,观赏西湖的最佳位置是 ( ) A.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B.低临水面 C.远距离仰视 D.适当距离远眺 【解析】选B。西湖较小,观水景不宜太高太远,只有低 临廊、榭、亭等观赏,才能观水中倒影,体会天地之美 妙。
4.景观的观赏时机应如何把握? (1)随季节变化的景观:春翡夏翠秋金冬银,不同季节景 色不同,观赏时应当选择适当的季节。如:秋看北京香 山红叶,春观西湖“苏堤春晓”,冬赏哈尔滨“冰灯 节”,夏瞧漠河“白夜”。
(2)随时间和天气变化的景观:日出日落朝晖夕照,特殊 的朦胧美、色彩美,应当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天气。如: 日出——凌晨,落霞——黄昏;云海、彩虹——雨过天 晴时,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应选择雨过天晴时游览。 (3)在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观:要选择准确的时间,如:青 海候鸟(5月)、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海市蜃楼 (特定时间)、峨眉山“佛光”(特定时间)。
3.下列景观的欣赏宜抓住时机的是 ( )
A.黄果树瀑布
B.松花江雾凇
C.乐山大佛
D.漓江风景
【解析】选B。松花江雾凇需要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才
能形成,所以必须把握观赏的时机。
4.要想欣赏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景观,必须选在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选B。荷花在夏季盛开,因而必须在夏季欣赏 荷花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