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看图列式ppt课件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1、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活动目标:1.观察理解图片内容,试着编题,列出相应的加法公式。
2.幼儿会根据图片用三句话讲出图意,学习看图列应用题。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画册》第3册第55页。
活动重难点:用三句话说出问题的意思,试着用有几个,有几个,总共有几个来讲述整个故事。
活动过程:1.碰球游戏,复习6、8的分解组成。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8的组成。
教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嘿嘿,你的1球碰7球。
)……2.引导幼儿看图,说出意义和数量关系。
出示图片一,提问:原来草地上有几只小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又走来了几只小鸡?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鸡呢?教师分析:(结合图)这道题叫应用题,在这道应用题中,必须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条件,这两个条件是:原来草地上有2只小鸡以及又走来了4只小鸡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最后还要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鸡呢?教师:“现在我们把三句话连在一起说一遍”教师:那怎么来列算式呢?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幼儿列算式,教师出示2+4=6)总结:我们一起说说这个加法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2表示原来草地上有2只小鸡,4表示又走来了4只小鸡,也就是2和4是已经知道的条件; 6表示一共有6只小鸡;用算式:2+4=6)2+4=6 这道算式还可以说哪些事呢(引导幼儿仿照图一的例句生活中其它关于4+2=6的事例)?3.出示图片二教师:“图上有什么?”(图上有1只蝴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又怎么样?(又飞来了7只蝴蝶)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教师:谁能看着图再提个问题?(一共有几只蝴蝶?)教师:“现在我们把三句话连在一起说一遍”教师:谁来列算式?列出算式1+7=8。
4.教师点击课间出示图片三,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池塘里有什么?”(池塘里有4只鸭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又怎么样?(又游来2只鸭子)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含反思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含反思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含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1、能根据画面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并能大胆讲述。
2、乐意探索数学活动,懂得关爱他人。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练习用3个数字来编算术题。
【活动准备】三幅背景图、折、剪好的房子、小花和树若干、固体胶、幼儿分三组,第一组:色纸折的房子(蓝、黄两色)若干第二组:色纸折的`房子(粉红、黄两色)若干第三组:色纸折的房子(蓝、咖啡两色)若干【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重建家园:汶川大地震把四川人民的房子都震塌了,他们没有房子可以住只能住帐篷了,我们来帮助他们重建新家,请你们做工程师帮他们设计制造漂亮又牢固的房子。
每组幼儿将用色纸折好的房子放到对应小组的背景图上。
房子造好了,再种些绿化,把小区打扮得漂亮些。
请你们将篮子里的花和树种到小区里去2、情境感知——看图编8的加减法小区造好了,我们去参观一下每个小区都有几幢房子、几棵树和几朵花(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我们先到1号小区去参观,1号小区有几幢房子?(6幢蓝色的房子,2幢黄色的房子,一共有8幢房子)花有多少?(5朵红花,3朵紫花)树呢?(4棵大树4棵小树)。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现在请你们每个小区的朋友们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
(6+2=8或2+6=8)这两道题用到了几个数字?(三个)除了加法题,还可以用这3个数字列出其它题目吗?得出:8-2=6、8-6=2。
《看图列加法算式》大班数学教案

《看图列加法算式》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
2.培养幼儿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学习看图列加法算式。
2.运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将图片中的信息转化为加法算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幼儿进行“快乐传递”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字的魅力。
2.老师出示一幅含有数字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数字。
(二)基本环节1.老师出示一幅含有若干水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有哪些水果,每种水果有几个。
2.老师提问:这些水果加起来一共有几个?3.引导幼儿尝试用加法算式表示这些水果的总数。
4.老师示范如何看图列加法算式,并讲解加法算式的含义。
5.让幼儿分组讨论,尝试用加法算式表示其他图片中的水果总数。
6.老师选取几组幼儿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7.老师出示一幅含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
8.引导幼儿运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如:图片中有几只小鸟,几只蝴蝶,一共几只?9.老师出示一幅含有多个场景的图片,让幼儿运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10.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老师”活动,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巩固环节1.老师出示一幅含有数字和物体的图片,让幼儿独立完成加法算式。
2.老师选取几名幼儿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3.老师出示一幅含有多个场景的图片,让幼儿独立运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4.老师选取几名幼儿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2.老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运用加法算式记录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幼儿对加法算式的理解较为深刻,但仍需加强个别幼儿的引导。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10以内的看图列式

教案
教师
年级
幼儿园大班
期次
课程
特色数学
讲次
第十二讲
名称
《10以内的看图列式》
教学目标:
1、通过看情境图,理解图意,能列出正确的算式。
2、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生:5
师:总数呢?
生:9
师:请大家用左边部分数,右边部分数,总数列式子
师:老师告诉一下小窍门:先数左,后数右,找出总数算加减
以此类推做下边的习题
三、口算速达
师: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看图列式的游戏,老师出一道题,不用举手,直接说得数,第一个算出得数的小朋友加一分!看看谁得分最高,谁就是今天的小冠军!准备——开始!
生:2条
师:谁能列式计算呢?
生:3-1=2
师:这道题的大括号指向了几呢?
生:3
师:有总数吗
生:有
师:有总数用什么法呢?
生:减法
师:那老师要教大家一个小法宝了:有总数用减法,无总数用加法!下边我们就一起试验一下看看这个法宝好不好用吧!
继续用小鱼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大括号的作用可大了!它永远指向?
幼儿抢答竞技
师:恭喜***成为今天的小冠军,让我们一起为他鼓鼓掌!
四、巩固运用训练
打开ppt,引导孩子做习题
五、课堂练习
打开练习册,教师和学生一起做练习题,有问题的同学举手找老师帮助。
做完之后排队给老师批改,得优的同学获得奖励!
六、布置作业
七、总结下课
猫妈妈看了看小猫,说:“钓鱼就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你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着鱼呢?”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式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式教案标题: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式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图像的比较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归纳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图像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1. 图片卡片或投影仪,包括不同形状、颜色和数量的图像。
2. 白板、彩色笔和橡皮擦。
3. 学生个人活动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形状和颜色知识,例如圆形、方形、红色、蓝色等。
2. 准备一些图片卡片,展示给学生看,并问学生关于图像的问题,例如:“你看到了什么形状?”、“你看到了几个红色的图像?”等。
主体活动:1. 展示一张包含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图片卡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像。
例如:“这个图像是什么形状?”、“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几张图片卡片。
要求学生根据图像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
3. 邀请一些小组分享他们的分类结果,并引导其他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以促进思维的多样性。
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分类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例如,他们可以根据形状、颜色或数量进行分类。
5.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要求他们运用图像进行计数和比较。
例如:“你看到了几个圆形?”、“你看到了比蓝色图像多的红色图像吗?”等。
总结活动: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观察和分析图像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购物时比较商品的形状、颜色和数量。
扩展活动:1.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图像卡片,并与同学们分享。
2. 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图像,要求他们进行更高级的分类和比较。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个人活动本中的分类和计数结果。
3. 提问学生一些相关的问题,评估他们对所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数学概念,例如大小比较、加法和减法运算等,结合图像进行教学。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精选9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精选9篇)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篇1活动目标:1、学习根据两张点子图的变化列出加减算式。
2、复习7—8的分合、加减。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学会用语言描述游戏、讨论的结果。
活动准备:点图、数卡、作业纸、蚕豆活动过程:一、复习7、8的组成1、玩“碰球”的游戏(碰7球)老师和小朋友集体碰球、老师和个别幼儿碰球。
2、玩“对数”游戏(和为8)老师和小朋友集体对数、老师和小组接龙对数。
二、学习看点图列算式1、游戏“超级变变变”(1)教师示范玩法: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新游戏,叫“超级变变变”,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蚕豆)现在我拿出了8粒蚕豆,变变变,看,变成了几粒?(1粒)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拿走了几粒?(7粒)小朋友也来变一变,猜一猜,好吗?(2)请1、3、5组的小朋友拿出8粒蚕豆,和对面的小朋友玩游戏,等会儿交换玩。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看点图列算式看图列减法算式(1)师:蚕豆可以变,圆点也可以变。
小朋友看这里有几个圆点?变变变,变成了几个?(图1)8个变成3个(边说边画一),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变少了用了什么方法?(减法)8个圆点拿走几个变成了3个?我们可以用8—(5)=3来表示。
注意:后面的点卡是等号后面的数,也就是得数。
(2)我们看下面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3)用什么算式来表示?7个圆点拿走了几个变成了5个,7—(2)=5小朋友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呢?(可让幼儿来辨别)看图列加法算式(1)师:这两幅图什么意思?(图3)1只小鸭变成7只小鸭,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怎么列算式?请同一张桌子的小朋友来商量一下,然后桌长把它列出来。
(2)讲评:我们一起看一下大家的答案,说说列的算式什么意思?1+(6)=71+7=8讨论:哪一种算式符合题目的意思?(3)(图4)这幅图是几个圆点变成几个圆点?怎么列算式呢?4+()=7小结、巩固:今天我们学习了看点图列算式的又一种形式,圆点变少了就用减法,变多了就用加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加法的看图列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加法的看图列式》含反思活动目1.在观察、讨论中理解5以内加法式题的实际意义,并尝试看图列式。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景区图片、各种交通工具图片、各种算式题。
活动过程:一、看一看,--了解晋城的一些著名的景点。
出示5张旅游景点的图片,幼儿欣赏,并说说自己的见解。
二、猜一猜--说一说各种交通工具的特征及用途。
1.猜一猜是什么交通工具?2.为交通工具编号。
3.出示公园的图片,那咱们这么多人坐几号交通工具会最快到达。
三、编一编--在尝试看图列式中,进一步理解5以内式题的实际意义。
1.观察公园的几个区,说说自己看到的地方名称。
2.教师出示一道式题:猜猜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来自老师教案.!那你还能想出不同的式题吗?3.出示小树林,找一找数字5。
并用图中是5的树、花、草、人编5以内的加法题。
4.幼儿分成两队,选择式题并说说式题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对多者为胜。
四、到生活中找5的加法。
活动反思1.设计课程主要的考虑对象就是幼儿,我们要把握好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从以上两方面着手,课程的大体方向就不会有太大出入。
根据以上两点我设计了本节教育活动。
2.因为设计的场景均为本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又以游戏的形式展现,所以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都较高,目标完成良好。
过程中有一名幼儿在两队比赛的过程中积极性不是太好,课后我与他交流,得知是因为前面的几个景点中有一个景点自己没有去过,所以没有说出来,旁边的小朋友就笑话他“那你都不知道”。
导致他后面的环节积极性受到影响。
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讲故事的时间,以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传达了“不能讥笑他人”。
大班看图列式讲解材料

引导幼儿与同伴互相验证答案,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 作。
教师验证
教师对幼儿的答案进行验证和点评,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PART 06
看图列式案例分析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案例一:加减法看图列式
题目描述
有一幅图,左边有5个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问题是“一共有多少 个苹果?”。
列式计算
选择合适的运算符号
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运算符号进行列式。
列出算式
将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用算式表示出来,注意算式的规范性和准 确性。
计算结果
根据算式计算出结果,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验证答案
检查计算过程
引导幼儿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是否有误,如运算 符号是否正确、数字是否对齐等。
有序观察
指导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 观察图片,如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等。
细节观察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 细节部分,发现隐藏的信 息。
分析问题
理解问题
帮助幼儿理解问题的含义,明确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幼儿分析图片中数量之间的 关系,如多少、大小、长短等。
转化问题
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如加法、 减法、乘法、除法等。
游戏法
实践法
将看图列式活动与游戏相结合,设计有趣 的游戏环节和规则,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和成长。
在看图列式活动中融入实践性元素,如手 工制作、角色扮演等,让幼儿通过亲身实 践加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PART 04
看图列式实施步骤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观察图片
明确观察目的
引导幼儿关注图片中的关 键信息,如数量、颜色、 形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