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随堂练习 沪教版

合集下载

2017年春季沪教版五四制五年级语文下学期1.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案3

2017年春季沪教版五四制五年级语文下学期1.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案3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掌握的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等词语。

2.根据所给的“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等词语概括当时人们处于的疾苦生活。

3.学生通过想象欧立希鼓舞助手们的情景,感受他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

4.了解欧立希的成就,体会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学,百折不挠的勇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欧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和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欧立希的成就。

1.激发学生兴趣,交流子弹的作用。

【板书】子弹2.说说“子弹”上为什么加引号。

(理解引号作用)3.反馈预习,说出课文中的子弹指什么。

【出示】:606号化学药品4.读课文,说说“神奇子弹”神奇在哪里。

【板书】神奇★找出文中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可是,到哪儿去找到只杀死病菌,而又不伤害人体的“神奇子弹”呢?★将两点连起来介绍“神奇子弹”。

5.反馈预习,了解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是谁。

揭示课题,齐读。

【板书】找到、的人——补全课题6.通过注释,了解欧立希。

★个别读。

(泛红:奠基人之一、发明了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理解奠基人。

小结:欧立希是细菌学,免疫学,近代化学疗法的奠基人,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治疗梅毒药物的神奇子弹,真是了不起。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欧立希坚强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1.找出课文中直接评价欧立希的话,理解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幻想医生”。

【出示句子】:人们把欧立希叫做“幻想医生”。

★读句子,引导学生了解当时要找到“神奇子弹”的困难。

2.了解欧立希凭借什么找到神奇子弹,读好第9节,并且背诵。

【出示句子】:欧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以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引读句子,初步体会欧立希是如何将幻想变成现实。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到“神奇子弹”的人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到“神奇子弹”的人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到“神奇子弹”的人一、引言本文以“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到‘神奇子弹’的人”为标题,将介绍相关的教案内容,并探讨教育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与思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实施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教案概述在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有一篇题为“找到‘神奇子弹’的人”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张璐的小女孩如何通过看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神奇子弹”,并用它帮助了很多人的故事。

教师可以利用这篇文章,设计相关的教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

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难点1.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提出个人见解并支持观点。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和预习(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和相关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2.如果有一个“神奇子弹”可以帮助你们解决问题,你们希望它是什么样的?步骤二:整体阅读(1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提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主人公张璐是如何找到“神奇子弹”的?3.通过使用“神奇子弹”,张璐是如何帮助他人的?步骤三:分段理解(20分钟)教师将文章分段讲解,提醒学生关注每个段落的中心意思和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段落进行课堂朗读,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以下问题:1.第一段中作者通过描述“神奇子弹”的外观和作用,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2.第二段中张璐是如何找到“神奇子弹”的?3.第三段中张璐如何用“神奇子弹”帮助徐云?步骤四: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是文章的交流和思考。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综合练习--1--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综合练习--1--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

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综合练习--1--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综合练习 1一在括号内填字,这两个字应是一组反义词。

例:出( 生 )入( 死 )积( )成( ) 转( )为( ) 名( )实( )弄( )成( ) 争( )恐( ) 口( )心( )( )题( )做 ( )奉( )违 ( )争( )斗二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酷暑季节,屋子里人热得像蒸笼。

1 严冬季节,屋子里。

2 家里的钥匙不见了,妈妈。

3 经过一番苦战,陈明获得了乒乓比赛的单打冠军,他。

三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华罗庚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顽强..地向命运挑战。

2、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分钟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双方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七写字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书名号的正确书写。

1925年的除夕夜,鲁迅编成了一本《华盖集》写了1200字的《题记》。

妈妈把九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你已经放假。

你今天的任务是: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读完《远处的青山》这本书。

”【答案】综合练习 1一在括号内填字,这两个字应是一组反义词。

例:出( 生 )入( 死 )积(少)成(多)转(危)为(安)名(存)实(亡)弄(巧)成(拙)争(先)恐(后)口(是)心(非)(小)题(大)做(阳)奉(阴)违(明)争(暗)斗(练习意在:积累词语中具有反义语素的词)二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酷暑季节,屋子里人热得像蒸笼。

1 严冬季节,屋子里冷得像冰窟。

2 家里的钥匙不见了,妈妈急得团团转。

3 经过一番苦战,陈明获得了乒乓比赛的单打冠军,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练习意在:训练学生根据特定环境通过想象,描述当时的应有的情态.)三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华罗庚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顽强..地向命运挑战。

“顽强”:指坚强、强硬,一般形容人的意志、作风等;战士们高高地举着枪支,互相搀扶着,顽强地向对岸前进。

小学语文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37 童年的发现-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语文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37 童年的发现-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为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汲取____(jíjī)窘迫____(jūn jiǒng)倭瓜____(wōwěi)樱桃____(yīng yīn)【答案】jíjiǒng wōyīng【分析】本题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

【解答】要想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拼出拼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

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2.【答题】为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毡帽____ (zhān zhàn)蓑衣____ (shuāi suō)澄澈____ (chéng dēng)痴迷____ (zhīchī)【答案】zhān suō chéng chī【分析】本题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

【解答】要想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拼出拼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

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3.【答题】对下面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A.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教导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B.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求知欲和寻根究底的探究精神。

C.体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

【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理解能力。

【解答】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一定要对文章进行深刻记忆,详细了解。

4.【综合题文】我会阅读。

你也许见过刺绣姑娘手中的绣花针,但一定没见过两头尖、针鼻子在中间的双刃绣花针吧!它是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青少年发明金奖获得者——湖北省武汉市义烈巷小学三年级学生王帆发明的。

暑假,王帆回到湖南老家。

他看到姑姑正在专心绣花,一根细细的绣花针随着灵巧的手在绣布上穿来穿去,可每绣一针都得把绣料翻过来覆过去。

这()麻烦,()绣花的进度也慢。

(语文沪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一练:童年的发现

(语文沪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一练: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知识要点:1、重点理解“随心所欲、不知所措、运转自如、绞尽脑汁、一本正经、情不自禁”等词语。

2、能用比较的方法,体会“那样”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那样”造句。

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基础练习: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自()默()()声()尽脑()二、写出近义词。

似乎()惊讶()妨碍()渴望()三、排列下列这段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牛顿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那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他自言自语地说:“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上落下,而没有向天上飞去呢?也不向左或右边抛开呢?”()牛顿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家。

()牛顿发现了这个问题,便专心研究。

后来,终于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秘密是因为地球有引力。

()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四、按照要求改写句子1、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

(缩句)2、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发现,常常会伴随着驱逐和迫害。

(反问句)3、“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间接叙述:4、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

飞行却仍在继续。

(用关联词合并)拓展练习:你也许见过刺绣姑娘手中的绣花针,但一定没见过两头尖、针鼻子在中间的双刃绣花针吧!它是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青少年发明金奖获得者--湖北省武汉市义烈巷小学三年级学生王帆发明的。

暑假,王帆回到湖南老家。

他看到姑姑正在专心绣花,一根细细的绣花针随着灵巧的手在绣布上穿来穿去,可每绣一针都得把绣料翻过来覆过去。

这()麻烦,()绣花的进度也慢。

爱动脑子的王帆想,能不能不用翻面也可以绣花呢?他试着用多种方法,可是都没有成功。

一天,他与同伴去看电影,当银幕上出现渔民用梭子织鱼网的镜头时,他马上联想到了绣花针,迸发出发明的火花。

回到家中,他试着把两根绣花针的针鼻子各去掉一半,然后将两个半截针鼻子的绣花针焊在一起,这样就成了个像梭子似的两头尖、中间有孔的绣花针。

五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科学奇才霍金_沪教版

五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科学奇才霍金_沪教版

2021年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科学奇才霍金同步试题1.把词语补充完整。

( )心( )志 ( )思( )想广阔( )( )2.读句子,圈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1.他(决定断定)自己不能搞实验物理研究,就(决定断定)从事理论物理的钻研了。

2.长期艰苦的思维活动,(锻炼练就)了他超常的记忆力,甚至连最复杂(艰深艰难)的数学推导都能记得一清二楚。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霍金主要的工作方式只能是( )。

人( )地坐在轮椅上,而思想却( )不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中遨游,他创造性地( )最现代的科学理论观点研究黑洞,( )了微型黑洞蒸发理论。

这种理论一( ),科学界为之( ),公认他为当代( )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因此获得了爱因斯坦奖金。

4.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上世纪60年代,进入大学读书的霍金开始关注天体物理学界的热门话题——黑洞,并且加入了黑洞研究者的行列。

这时,更大的不幸降临在他的头上:脊髓(suí shuí)硬化,半身瘫痪、不能握笔、说话困难,这( )威胁到他的科研活动,甚至连正常的生活( )要依赖他人了。

最简单的行为——说话,都( )吐字含糊而得由助手或妻子翻译转述。

( )这并没有使霍金屈服,他还在静静地坚持读书和研究。

由于握笔不便,不能随时写出自己闪光的思想;由于说话困难,就得在头脑里锤(chu í cuí)炼最精辟的语言。

长期艰苦的思维活动,练就了他超常的记忆力,甚至连最复杂艰深的数学推导都能记得一清二楚。

一位科学家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看见霍金说出一黑板数学推导公式后惊叹:“神奇的霍金,简直是把整个宇宙都记在脑子里了!”1.将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含糊——( ) 艰深——( )4.画线句子写了一位科学家惊叹霍金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由于……”造句。

五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童年的发现_沪教版

五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童年的发现_沪教版

2019年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7课童年的发现同步试题1.把词语补充完整。

随( )所( ) 绞尽( )( )不怀( )( ) 一( )正(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恋——( ) 妨碍——( )3.按要求改写句子。

1.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改为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连续继续)。

和老师的一场谈话,只不过更加(激发激励)了我的想象力。

我(希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我们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

“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自己给自己提了个问题,“为什么不是八个月?不是十个月?偏偏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

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小鱼,大概经过了一百万年。

现在,这一百万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一百万年,这又是一个月。

这样(推算计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我的发现竟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三年以后,我升入了高年级。

有一次上生物课,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达尔文,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

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

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强烈推荐】2019年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题集题

【强烈推荐】2019年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题集题

2019年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题集题知识要点:1、了解“抓中心词学课文”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

基础练习:一、组词:诧()啄()崎()惶()数()姹()琢()倚()煌()挑(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本领()作业()职责投入()提高()战胜()()的毅力()的小路()的基础()地演算()地招呼()地琢磨三、反义词:崎岖()困难()坚持()一、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练习: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仍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

(1)写出句中中的一组近义词:和。

(2)“全然不顾”的意思是,从“全然不顾”能看出他。

(3)“挥汗如雨”的意思是,从“挥汗如雨”能看出他。

拓展练习:一、按要求改写句子:1、不好好招呼顾客,整天看书有啥用?(陈述句)2、屋子里很热。

(比喻句)3、()自学是很艰难的,()华罗庚却以顽强的毅力沿着这条崎岖小路向山顶攀登。

(填关联词)4、初中毕业不久,华罗庚就失学了,是因为(把句子补充完整)5、我有另外的别的打算。

(修改病句)二、把下面这段话写具体: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

2、鲁迅与时间知识要点:1、能正确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能搜集珍惜时间的格言3-5条。

2、知道列举具体数字与反映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特点的关系。

基础练习:一、组词:盹()逝()棉()豪()纯()浙()绵()壕()散()()调()( )()()()()二、从文中摘录两句珍惜时间的名言,再课外积累三句珍惜时间的名言:1、2、3、4、5、三、回答问题:1、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在句中有什么作用?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至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

2、课文用上了很多数字,有什么作用呢?拓展练习鲁迅爱书的故事在鲁迅先生的全部生活里,书籍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爱书如命”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1 欧立希小时候,社会上各种传染病层出不穷。

有一年,白喉流行,天天和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有好几个被夺去了生命。

小欧立希多么希望把他们救活呀!2、到了青年时代,欧立希进了医学院,他立下志愿,要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

3 当时已经知道,有许多传染病是由各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病菌引起的。

它们在人体内为非作歹,造成人们大量死亡。

面对这横行不法的杀人小凶手,医学界都一筹莫展,可欧立希却坚定地表示:“我们必须用神奇的子弹去消灭它!”4可是,到哪儿去找到只杀死病菌,而又不伤害人体的“神奇子弹”呢?很多人都表示怀疑,他们把欧立希叫做“幻想医生”。

但是,欧立希决心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这个大胆的幻想。

5 欧立希废寝忘食地学习前人的经验,他翻阅了德文、英文和法文的书籍、杂志,在他的办公室里,书架上、桌子上、椅子上、地板上,都堆满了厚厚的书本一看到有用的材料,或自己有新的设想,无论在何时何地,他都要它们记下来,甚至在地板上、衬衣袖口里、鞋底上,都用铅笔和粉笔写满了化学公式和符号。

6 欧立希和他的助手,在实验室里,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不停地对染上疾病的小白鼠,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药物进行治疗。

好几百种药物全都试过了,已经耗费了上千只小白鼠,依然没有什么效果。

为了加快实验的进程,欧立希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经常一连好几个晚上,只在长椅上用书本当枕头睡觉。

7 实验在继续进行着,他们用来试验的化学药品,已经超过600种。

有一位朋友劝欧立希不要白费劲了,欧立希坚决地的说:“实验一定要继续下去,一定要找到这‘神奇的子弹’。

”因为,欧立希坚信科学探索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的基础上的。

8 1909年,欧立希和他的助手们实验的606号编号的化学药品,终于经受住了考验。

一批批得病的小白鼠,只要打一针“606”,就可以恢复健康。

又经过多次实验以后,证明它能杀死人体内的传染病菌,而不伤害人体。

9 欧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以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注释】欧立希 ( 1854—1915 ) 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奠基人之一。

他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一起发明了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

1908年与俄国生物学家、免疫学创始人之一梅契尼科夫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一)预习练习一、看拼音读准汉字céng chū bù qióng wéi fēi zuò dǎi héng xíng bù fǎ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yī chóu mò zhǎn fèi qǐn wàng shícuò zhé一筹莫展废寝忘食挫折bǎi zhé bù náo百折不挠二、读词语注释层.出不穷.: (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为.非.作歹.:(为、作:做;非、歹:坏事)做种种坏事。

横行..不法.:(横行:行动蛮横;法,动词,遵法)肆无忌惮,专做违法的事。

一.筹.莫展.:(一:所有;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挫折:1、遭到失败。

2、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

3、失利。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毫不退缩。

三、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找到‘神奇子弹’的人”中的“神奇子弹”是个特殊含义,指的是只杀死传染病菌而不伤害人体的药品“606”。

课文记叙的是欧立希为了发明“神奇子弹”而废寝忘食地奋斗不已和百折不挠地坚持实验的故事。

四、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不理解?把问题写下来。

查查字典,进行思考。

1、解释词语白喉: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喉部疾病,患者多为小儿,重的可以致命。

耗费:消耗;浪费。

五、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从文中找出答案,如原文有,可以把这句话用直线画下来。

欧立希最终能找到“神奇子弹”,把幻想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欧立希具有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和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六、在文中划出关键句见原文的画线句。

七、看拼音写汉字céng chū bù qióng wéi fēi zuò dǎi héng xíng bù fǎyī chóu mò zhǎn fèi qǐn wàng shícuò zhébǎi zhé bù náo八、请口头注释词语,并讲讲加点字的意思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废.寝忘食:挫折:百折.不挠.:三、填空课文记叙了欧立希为了发明而的药品“606”,而地奋斗不已和地坚持实验的事迹,赞扬了欧立希解救人类疾苦的和对科学实验 ______________的勇气。

四、给上文分段分层,并写出段意层意。

第一段(1-3)。

第一层(1-2)。

第二层(3)。

第二段(4-8)。

第一层(4)。

第二层(5)。

第三层(6-8)。

第三段(9)。

二)阅读新体验1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或者你觉得课文会写些什么?请你带着自己的问题,较快地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2 “废寝忘食”与“百折不挠”各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样描写欧立希废寝忘食地读书,百折不挠地实验的?找出这些内容熟读成诵。

3 解释下列词语,并与同学交流解词的好方法。

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三)说写双通道有位朋友劝欧立希中断研究,助手们听了有些动摇了,想像一下,面对这种情况,欧立希是怎样鼓舞助手的士气的?试着说一说。

【答案】4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1 欧立希小时候,社会上各种传染病层出不穷。

有一年,白喉流行,天天和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有好几个被夺去了生命。

小欧立希多么希望把他们救活呀!2、到了青年时代,欧立希进了医学院,他立下志愿,要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

3 当时已经知道,有许多传染病是由各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病菌引起的。

它们在人体内为非作歹,造成人们大量死亡。

面对这横行不法的杀人小凶手,医学界都一筹莫展,可欧立希却坚定地表示:“我们必须用神奇的子弹去消灭它!”4可是,到哪儿去找到只杀死病菌,而又不伤害人体的“神奇子弹”呢?很多人都表示怀疑,他们把欧立希叫做“幻想医生”。

但是,欧立希决心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这个大胆的幻想。

5 欧立希废寝忘食地学习前人的经验,他翻阅了德文、英文和法文的书籍、杂志,在他的办公室里,书架上、桌子上、椅子上、地板上,都堆满了厚厚的书本一看到有用的材料,或自己有新的设想,无论在何时何地,他都要它们记下来,甚至在地板上、衬衣袖口里、鞋底上,都用铅笔和粉笔写满了化学公式和符号。

6 欧立希和他的助手,在实验室里,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不停地对染上疾病的小白鼠,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药物进行治疗。

好几百种药物全都试过了,已经耗费了上千只小白鼠,依然没有什么效果。

为了加快实验的进程,欧立希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经常一连好几个晚上,只在长椅上用书本当枕头睡觉。

7 实验在继续进行着,他们用来试验的化学药品,已经超过600种。

有一位朋友劝欧立希不要白费劲了,欧立希坚决地的说:“实验一定要继续下去,一定要找到这‘神奇的子弹’。

”因为,欧立希坚信科学探索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的基础上的。

8 1909年,欧立希和他的助手们实验的606号编号的化学药品,终于经受住了考验。

一批批得病的小白鼠,只要打一针“606”,就可以恢复健康。

又经过多次实验以后,证明它能杀死人体内的传染病菌,而不伤害人体。

9 欧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以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注释】欧立希 ( 1854—1915 ) 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奠基人之一。

他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一起发明了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

1908年与俄国生物学家、免疫学创始人之一梅契尼科夫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一、看拼音读准汉字céng chū bù qióng wéi fēi zuò dǎi héng xíng bù fǎ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yī chóu mò zhǎn fèi qǐn wàng shícuò zhé一筹莫展废寝忘食挫折bǎi zhé bù náo百折不挠二、读词语注释层.出不穷.: (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为.非.作歹.:(为、作:做;非、歹:坏事)做种种坏事。

横行..不法.:(横行:行动蛮横;法,动词,遵法)肆无忌惮,专做违法的事。

一.筹.莫展.:(一:所有;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挫折:1、遭到失败。

2、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

3、失利。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毫不退缩。

三、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找到‘神奇子弹’的人”中的“神奇子弹”是个特殊含义,指的是只杀死传染病菌而不伤害人体的药品“606”。

课文记叙的是欧立希为了发明“神奇子弹”而废寝忘食地奋斗不已和百折不挠地坚持实验的故事。

四、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不理解?把问题写下来。

查查字典,进行思考。

1、解释词语白喉: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喉部疾病,患者多为小儿,重的可以致命。

耗费:消耗;浪费。

五、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从文中找出答案,如原文有,可以把这句话用直线画下来。

欧立希最终能找到“神奇子弹”,把幻想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欧立希具有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和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六、在文中划出关键句见原文的画线句。

七、请口头注释词语,并讲讲加点字的意思层.出不穷.: (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为.非.作歹.:(为、作:做;非、歹:坏事)做种种坏事。

横行..不法.:(横行:行动蛮横;法,动词,遵法)肆无忌惮,专做违法的事。

一.筹.莫展.:(一:所有;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