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替西帕肽用于2_型糖尿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年4月第14卷第8期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4 No.8 April 202433·综 述·[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1-KYYWF-0485)。
△牡丹江医学院药学院2021级药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替西帕肽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研究进展孙 雪1△ 宋伟东2 任淞泽1 沈广志1▲1.牡丹江医学院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摘要] 替西帕肽是一种新一代糖尿病药物,由礼来公司开发,并于2022年5月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
替西帕肽基于多靶点激动剂与单一激动剂相比具有多重药理作用,是一种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胰岛素多肽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双重激动剂。
FDA 批准替西帕肽皮下注射作为单一疗法或联合疗法,配合饮食和体育锻炼,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替西帕肽除了改善血糖控制外,该药物还能有效减轻体重、改善心脏代谢参数、改善血压、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
替西帕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一项超过1~5期临床试验项目中进行了评估,目前正在进行其他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 替西帕肽;2型糖尿病;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中图分类号] R97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8-0033-05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8.08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tirzepatideSUN Xue 1 SONG Weidong 2 REN Songze 1 SHEN Guangzhi11. School of Pharmacy,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Mudanjiang 157011, China;2.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Mudanjiang 157011, China[Abstract] Tirzepatide is a new-generation drug for diabetes mellitus, which was developed by Eli Lilly and Company and approv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for marketing in May 2022. Tirzepatide has multipl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based on multiple target agonists compared to a single agonist and is a dual agonist of 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eptides and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s. The FDA approved the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the tirzepatide as a single therapy or combin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diet and physical exercise, to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addition to improving blood glucose control, tirzepatide can also effectively reduce body weight, improve cardiac metabolic parameters, improve blood pressure, reduc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triacylglycerol, etc.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irzepatide have been evaluated in Phases Ⅰ -Ⅴclinical trials, and other clinical trials are currently underway to evaluate its application in other diseases.[Key words] Tirzepatid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eptides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明显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综合征,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型糖尿病治疗新进展:创新策略助力康复

2型糖尿病治疗新进展:创新策略助力康复在最近几年,2型糖尿病,或称T2DM,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影响着数百万人,并对社会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管理、体育活动和药物治疗,虽然对控制病情有一定帮助,但并不能完全治愈这一疾病。
不过,一系列新的治疗策略正在涌现,它们利用最新的科技进展,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
例如,新型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已经显示出在改善血糖控制方面的潜力。
这些药物不仅能帮助降低血糖水平,还能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血脂状况,从而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选项。
在探索治疗方法的同时,胰岛细胞移植和干细胞治疗也在研究阶段显示出了前景。
这些方法旨在通过替换或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来恢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尽管它们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但未来的应用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智能医疗设备,它们能够帮助患者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糖尿病。
从实时监测血糖的设备到智能胰岛素泵,再到能够监测活动和饮食习惯的可穿戴设备,这些工具都在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饮食方面,低碳水化合物和生酮饮食等新的饮食模式受到了关注。
这些饮食方法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来减轻胰岛素的负担,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同时,通过科学搭配饮食,增加蛋白质、纤维和健康脂肪的摄入,也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和体重。
心理健康在糖尿病康复过程中也不容忽视。
患者常常会感受到来自疾病的心理压力,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疾病观,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而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中医中药在T2DM治疗中的应用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传统的中医疗法,如中药方剂、针灸和推拿等,通过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改善器官功能,有助于缓解糖尿病的症状。
T2DM的治疗正逐渐成为一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领域,它涉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智能技术、饮食管理、心理支持和中医治疗等多个方面。
2型糖尿病治疗现状及药物治疗进展

2型糖尿病治疗现状及药物治疗进展2型糖尿病治疗现状及药物治疗进展<P> </P><P>2型糖尿病治疗现状及药物治疗进展</P>〈P>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它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流行病。
据专家们预测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将以200%的速度递增,逐渐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不仅给社会医疗保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也正在快速上升,我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由1981年的0. 67%1996年的3.2%,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近3000万,其中主要是2型糖尿病。
<BR> 由于2型糖尿病在发病早期常常没有任何症状,约有二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在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最多也仅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在接受正确治疗的患者中,又只有少数得到了理想的控制,大多数病情控制不良。
<BR>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已经证实,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必须尽可能地控制好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使其接近正常水平,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带来的威胁。
〈BR> 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分泌障碍,其病因是多方面的,除遗传因素外,和环境因素也有重要关系。
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热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心理应激增加以及肥胖均与2型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BR> 糖尿病教育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及监测:<BR> 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与患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控制好糖尿病需要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与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等组成的治疗小组密切配合。
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突破-诱导胰岛b-细胞体内再生

2014.06 Shanghai Economy Finance │ 金融2014.06 Shanghai Economy Views | 特别报道532014.06 Shanghai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 发展与创新 糖尿病是个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性综合症。
几乎现有的糖尿病药物都以控制血糖为目的,一旦患病,终生用药,因此被认为是不治之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不断地研究糖尿病发病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机理,锲而不舍地在寻找着治愈糖尿病的有效办法。
2012年2月,一篇发表在国际著名《生物化学杂志》上的关于诱导胰岛b-细胞体内再生来治愈2型糖尿病的论文受到糖尿病研究领域的重视,被自然杂志期下的S c i B X 周刊作为本周的25项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即刻报道。
这项由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糖尿病及老年病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马忠民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首次证明,口服一种名为F T Y720的小分子化合物可诱导2型糖尿病d b /d b 小鼠的胰岛b -细胞体内再生,从而使该小鼠的糖尿病痊愈。
同时,该研究还揭示了这个化合物诱导胰岛b -细胞在体内再生的分子细胞学机制。
马忠民教授的这项突破性研究,可以应用于开发抵御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衰竭和诱导患者体内-细胞增殖和再生的药物,使最终治愈2型糖尿病这个“不治之症”成为可能。
2013年12月,马忠民教授的关于用F T Y720治疗人类2型糖尿病的专利获美国专利局正式批准,而在包括中国及欧洲申请的国际专利也在审批中。
据最新报道,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
更为忧虑的是,中国成人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50.1%。
糖尿病这个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的疾病,迅速在中国蔓延,在过去的30年间,其发病率暴增(在1980年发病率为0.8%),正在对我国造成灾难性影响。
《内分泌学》项目学习答案

项目学习《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新进展》答案:"2021年ADA指南中长期结局管理中的推荐地位,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2021年ADA指南中指出,需要起始注射治疗降低HbA1c时,多数患者在胰岛素之前优先考虑GLP-1RA,基于如下原因,其中错误的描述是()" "D" "起始注射治疗时,医生选择GLP-1RA和胰岛素的主要原因()" "D" "以下关于GLP-1RA在指南更新中的推荐,说法正确的是()" "D""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以下GLP-1RA中具有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保护一级证据的是()" "B" "以下关于GLP-1RA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关于GLP-1RA的适用人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D""下列关于GLP-1RA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不同GLP-1 RA的用药依从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下哪种GLP-1RA属于人源性GLP-1RA周制剂()" "A""根据大型CVOT证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关于不同GLP-1RA类药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更理想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的特征不包括()" "A""关于GLP-1RA药物依从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B""关于提高药物依从性和偏好性,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改善患者依从性的可能途径不包括()" "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项目学习《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新进展》答案:"关于胰岛素类似物,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关于重组人胰岛素类似物,以下正确的是()" "B""关于我国2型糖尿病诊疗现状,以下错误的是()" "C""人胰岛素与动物胰岛素相比,以下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关于生物类似药的概念,以下错误的是()" "B""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C""以下关于胰岛素描述正确的是()" "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关于胰岛素生物类似药与胰岛素类似物,以下正确的是()"E""以下哪项不属于胰岛素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胰岛素的相似性要求()" "A" "关于生物类似药与化学仿制药,以下正确的是()" "B""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以下生物类似药的定义错误的是()" "B""生物类似药的上市许可要求中要求和参比制剂头对头评价()" "D""关于生物制剂免疫原性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B""胰岛素生物类似药的主要PK/PD参数90%置信区间在参照药()范围内被认为等效" "B""胰岛素生物类似药成功获批上市的前提不包括()" "D""下列哪些生产工艺环节可能影响生物制剂的特性()" "D"项目学习《2型糖尿病标准化管理及诊治进展》答案:"基层版指南推荐的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描述正确的是()" "C""中国糖尿病患者诊治状况不佳,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C""基层版指南中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建议,出现哪种情况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 "D""关于我国社区糖尿病的现状描述正确的是" "D""关于本课程中不同剂型人胰岛素应用,描述正确的是:" "D""瑞格列奈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可减少低血糖发生,原因全面的是()" "A"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胰岛素早相分泌缺失是餐后血糖升高的本质,胰岛素早相分泌缺失的原因有()" "D""DECODE研究及DECODA研究:()是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 "D""2018 ADA/EASD 共识和2021 ADA 指南推荐: HbA1c高于目标值()以上的患者应考虑起始联合治疗" "A""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胰岛素促泌剂是联合治疗的优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血糖升高的原因有()" "D""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起始联合治疗的时机为()" "D""以下哪些是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的优势()" "D""关于适时起始胰岛素,帮助患者血糖尽早达标的获益,描述正确的是" "D" "关于中国糖尿病现状,描述正确的是" "D""关于人胰岛素30描述正确的是" "D""关于糖尿病患者可首选或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描述正确是的是" "D""为了更好的控制血糖,除了药物治疗,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D""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血压在什么范围,就可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6 No.8·综述·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2):228-230.[14]丁淑敏,刘丹,封亮,等.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8种墨旱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NHBE细胞保护作用的比较.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136-3141.[15]刘艳秋,战丽彬,马慧鹏. 墨旱莲提取物在制备抗骨质疏松多靶点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辽宁:CN105748546A,2016-07-13.[16]王洪白,庞海玲,杨霞. 清益止崩汤治疗青春期功血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138.[17]郑寅,崔小七,付明哲,等. 中药肠血平颗粒对人工感染鸡球虫病的防治试验. 畜牧与兽医,2014,46(1):97-101.[18] 孔珍珍,陆江涛,刘春保,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疗效的Meta分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7):121-124.新近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患者机体对葡萄糖代谢及摄取的能力减弱,对胰岛素敏感程度降低。
相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始动因素为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较为复杂[2-3]。
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相比,也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并不明显,1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为明显,遗传易感性可高达70.0%~80.0%[4-5],远高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发病基础为胰岛素抵抗,其与患者遗传因素关系较为密切,胰岛素抵抗为一定数量的多种基因突变遗传导致,包括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及胰岛素受体基因等。
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第一步即为胰岛素受体,人胰岛素受体基因有21个内含子与22个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复合型杂合子及纯合子。
目前,胰岛素受体基因主要是指胰岛素受体基因-1及胰岛素受体基因-2。
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质量。
随着疾病负担的日益加重,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从传统的口服降糖药物到最新的创新疗法,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知识。
我们将首先回顾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疾病机制,以便为后续的药物研究进展提供背景。
接着,我们将重点介绍各类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优缺点。
这些药物包括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口服降糖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
我们还将关注近年来新兴的治疗策略,如细胞疗法、基因疗法以及免疫疗法等。
本文还将对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分析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为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二、糖尿病治疗药物分类糖尿病治疗药物按照其主要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这些类别包括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口服降糖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等。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和某些类型的2型糖尿病。
它们通过模拟人体自然产生的胰岛素来发挥作用,帮助细胞吸收葡萄糖并转化为能量。
常见的胰岛素类型包括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根据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多种。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方式降低血糖,如刺激胰岛素分泌、减少葡萄糖的产生、延缓葡萄糖的吸收等。
GLP-1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通过模拟肠促胰素GLP-1的作用来降低血糖。
它们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这类药物通常以注射形式使用,如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等。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新进展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新进展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目前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主要与肥胖和脂肪组织激素的异常分泌有关。
脂肪组织激素如瘦素、肝素和肠基质提供因子等,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导致胰岛素抵抗。
此外,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也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研究发现,许多慢性炎症相关因子如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
自身免疫反应也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身抗体对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分子如胰岛素受体和糖尿病相关抗原-2等也有贡献。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面,目前主要依靠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控制体重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此外,一些药物也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如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和/或减少胰岛素抵抗。
然而,研究人员最近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
肠道菌群是指人体肠道中寄生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组成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通过参与食物消化和吸收、调节胰岛素分泌和调节免疫反应等方式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人员尝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2型糖尿病,如通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补充、粪菌移植等方式。
这一领域正在快速发展,未来可能会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另外,细胞治疗也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领域。
细胞治疗是指通过植入能够分泌胰岛素的干细胞或胰岛素产生细胞来补充胰岛素缺乏。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将胰岛细胞和胰岛样群体移植到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和血糖控制。
这一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有望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新方法。
总的来说,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治疗方面,除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外,肠道菌群调节和细胞治疗等新方法也显示出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b s t r a c t 】I n s u l i n h a s l o n g b e e n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e i f n a l t r e a t me n t f o r t y p e 2 d i a b e t e s , a n d i n s u l i n i s u n d e r s t o o d t o b e a n a l t e r —
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 中具有其它降糖药无法替代 的作用 。由于多数患者对启用胰岛素有诸多顾虑 ,
那 么研 发符 合 患者个 体 化需 求 的胰 岛素将 大 大提 高 患者 对该 类药 物 的接 受度 和依从 性 。
[ 关键 词】 胰 岛素 ; 2型糖 尿病 ; 研 究进展 【 中 图分类 号】R 2 5 9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6 7 2 — 4 0 6 2 ( 2 0 1 5 ) 1 O ( a ) 一 0 0 7 8 — 0 3
出尽 早使 用 基础 胰 岛素 治 疗 的观 点嘲 。2型糖 尿 病是 一
种不 退 是一 个 复 杂 的过程 ,患 者及 早 采用 胰 岛素 治疗 可 使 受损 B细 胞
类 健 康 的主 要慢 性疾 病 之一 l l 】 。 在众 多 糖尿 病 治疗 药 究 学 会 ( E A S D ) 共 识 将 胰 岛素 的使 用 时 间 前 移 . 明 确 提
物 中 ,胰 岛 素在 糖 尿 病 的治 疗 中具 有 不 可 取代 的作 用 和地位 , 是 当前 最 有效 的药 物之 一 , 而其 应 用在 临床 治 疗 和患 者 中都存 在 有 一 定 的误 解 ,传 统 的观点 认 为 胰 岛 素治 疗 意 味 着病 情 加 重 或恶 化 ,一旦 医生 提 出需 要
选 。然 而 , 近 年 来 随着 对 糖 尿病 病 理 生理 研 究 的深 入 , 人们 对 胰 岛素 的作 用 有 了深 入 的 了解 , 2 0 0 7年 版 美 国
主要 症 状 的 代谢 综 合 征 。它 已成 为全 球 性严 重 威 胁 人 糖 尿 病 学 会 ( A D A ) 指南及 2 0 0 6年 AD A / 欧洲糖 尿病研
【 Ke y wo r d s 】I n s u l i n ; T y p e 2 d i a b e t e s ; R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糖 尿 病 是 由 多 种 病 因引 起 的机 体 胰 岛 素 缺 乏 和 ( 或)胰 岛素 生 物 作用 障碍 导致 的一 组 以长 期 高 血糖 为
・
科研专栏 ・
糖 尿 病 新 世 界2 0 1 5 年1 O 月
2型糖尿病胰 岛素治疗 的研 究新进 展
刹、 娟
江 苏省 南 京市 鼓楼 区华 侨 路社 区卫 生 服务 中心 , 江苏南 京
2 1 0 0 0 5
【 摘 要】 胰 岛素 一直 以来 被认 为是 治疗 2型糖 尿病 最后 的治 疗 方案 , 胰 岛素 的启 用被 理 解为 是 病情 严 重恶 化 或 其他 药 物 治疗 方 案失 败 后 的不 得 已之 选 , 而最新 的指 南推 荐胰 岛素尤 其 是基 础 胰 岛素 作 为糖 尿病 早 期 的治 疗 方 案 . 且 越 来
Ne w Pr o g r e s s i n t he S t ud y o f Ty pe 2 Di a be t e s wi t h I ns ul i n Tr e a t me nt
SU N J u a n ’
G u l o u D i s t r i c t o f N a n j i n g c i t y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Hu a q i a o C o mm u n i t y He a l t h S e r v i c e C e n t e r , N a n j i n g ,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
n a t i v e t o t h e f a i l u r e o f t h e d i s e a s e o r o t h e r d r u g s , a n d t h e l a t e s t g u i d e l i n e s s u g g e s t t h a t i n s u l i n i s a n e a r l y t r e a t me n t f o r d i a — b e t e s . S i n c e mo s t p a t i e n t s h a v e ma n y c o n c e r n s a b o u t t h e o p e n i n g o f t h e i n s u l i n , t h e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n d i — v i d u a l i z e d n e e d s o f i n s u l i n wi l l g r e a t l y i mp r o v e t h e p a t i e n t S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c o mp l i a n c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