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港南一中2016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3单元《溶液》复习导学

合集下载

《溶液单元复习》教案设计

《溶液单元复习》教案设计

交流鉴别 方法,叙述 鉴别过程, 从中发现 问题并相 互补充。
思考并回 答
阅读并了 解
引导学生 进行分析 尝试,并找 到鉴别的 本质是因 为水中所 含物质不 同,引出本 节的主题 以及本单 元的复习 目标。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基本特 性、微观过程及能量变化,知道乳化现象,认识饱和 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条件。 2.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及相关 计算。 3.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定量表示溶解性的方法—溶 解度及其影响因素,会使用溶解度曲线并能判断结晶 的方法及使用对象。 4.通过复习,熟悉研究物质的一般过程:从定性研究 到定量研究,学会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身边的物质及其 变化,构建微粒观。
看来无论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我们掌握了变化的 条件就能控制变化向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进行。而溶液
的形成也体现了混合在改造物质中的应用。
二 溶 液 组问 成题
学习任务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定性的知道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还远远不能满足生 产
生活的需要,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溶质的含量,因 为即使是两份组成相同的溶液,也可能因为某种成分含 量不同而导致其性质迥异。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定量表示 溶液组成的方法,即溶质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以满足 生活生产的需要. 思考如下问题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本节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通过实验探究,从定量的角 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学生活动,认识温度对溶解度影响的表示方法 —溶解度曲线;通过“多识一点”了解降温结晶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加深对溶解度及其应 用的理解。
2、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难度分析 本单元教材三节的节标题分别用了比较专业的题目“溶液的形成”、“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化学《溶液》导学案 张翔

化学《溶液》导学案  张翔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稿一、溶液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知道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知道什么是乳浊液及乳化作用。

课前预习预习课本P26—29“溶液”部分,解决下列问题:1、什么是溶液?它有什么特征?由几部分组成?什么是溶质和溶剂?2、最常用的溶剂是什么?还有哪些物质也可以做溶剂?3、溶质只能是固体吗?你能举例说明吗?4、什么是乳浊液?它有哪些特征?洗涤剂有什么功能?课内探究一、导入课题大家见过大海吗?百度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 result&fr=&sf=1&fmq=1331192559546_R&pv=&ic=0&z=&se=1&showtab=0&fb =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A%A3%D1%F3&s=0海水是纯净的水吗?为什么?百度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 result&fr=&sf=1&fmq=1331193093656_R&pv=&ic=0&z=&se=1&showtab=0&fb =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A%A3%CB%AE%D6%D0%B 5%C4%D4%AA%CB%D8%D3%D0%B6%E0%C9%D9%D6%D6&s=0二、各小组进行课前预习展示,教师点拨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溶液的定义做一做:各小组动手做【实验9—1】,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小组展示。

溶液的概念 九年级化学溶液导入教学设计(优秀4篇)

溶液的概念 九年级化学溶液导入教学设计(优秀4篇)

溶液的概念九年级化学溶液导入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了让您对于溶液的概念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4篇九年级化学溶液导入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九年级化学溶液导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2.了解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3.掌握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4.了解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重点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用pH广泛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难点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用pH广泛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教学准备一、自主预学学生完成自主预学的内容,学生自主交流,预学成果,教师适当点评二、合作探学(二)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pH)(1)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7溶液呈性,例如蒸馏水、食盐水、蔗糖水等pH<7溶液呈性,例如等pH>7溶液呈性,例如等(2)溶液pH大小与酸碱度的关系①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当酸性溶液被稀释时,溶液的酸性变,pH 变。

②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当碱性溶液被水稀释时,溶液的碱性变,pH 变。

中性溶液呢?③试画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用水稀释后pH变化示意图。

2.pH试纸的使用方法测定溶液酸碱度的较简便方法是,用pH试纸检测溶液pH时,用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 试纸上,待试纸颜色稳定后,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对照,就可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活动探究:请用pH试纸检测一些液体的pH,记录检测的结果填入下表3.5%的盐酸柠檬汁食醋正常雨水蒸馏水海水肥皂水洗涤剂4%的氢氧化钠溶液pH讨论:①测定溶液的〖〗pH前,试纸不能,也不能将试纸中沾起溶液。

②用pH试纸测定的pH应为整数(0~14),不能是小数。

③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时,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则他测定的pH与原来的pH相比。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课教案

第三单元溶液(综合课)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溶液教学目的:(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概括等能力。

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分析、归纳、分类,将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概括能力;并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特征、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和、分类能力。

课前练习:1、下列物质不是溶液的是()A. 蒸馏水B.医用消毒酒精C•生理盐水D.碘酒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不同3、物质溶解时,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1)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_________ ;(2)硝酸铵溶于水时,温度_________4、在某温度时,把10g糖放入97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糖水,则糖水中糖的质量分数为()A、3%B、5%C、5.15%D、49%5、配制溶液的步骤是: _________ : : ________课前自我评价: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溶液的有关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请同学们回忆并讨论:课题1中主要有哪几部分内容?其中的知识点有哪些?一、溶液「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散到_____________ 里,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溶液。

特征:__________ 性;_________ 性。

溶液V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溶质。

「溶质i 状态:—态、—态、—态。

-组成- 概念:叫做溶剂。

I溶剂[水是常用的溶剂,但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也可以做溶剂。

广西贵港市港南一中2016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广西贵港市港南一中2016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课题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学习考察溶液的判断;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乳化作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目标判断及互相转变;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学习过程(含前置性作业、讲堂学习、随堂练习、提高性作业等)考点一溶液的形成、乳化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别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______ 的、______的混淆物,叫做溶液。

2.特点:拥有 ______性、 ______性,属于混淆物。

3.构成:能溶解其余物质的物质叫做______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______。

4.溶液中的溶质能够是 ______体、液体或 ______ 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但溶液中只需有水,不论水量多少,水都是溶剂。

5.小液滴分别到液体里形成的混淆物叫做______。

乳浊液不稳固。

清洗剂拥有______功能,可去除油污。

考点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种类吸热或放热现象举例放热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吸热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不放热物质溶解时,整个过程溶液温度几乎不变也不吸热【温馨提示】生石灰遇水发生化学反响放热。

考点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必定 ____下,必定量的溶剂里____ 持续在必定 ____下,必定量的溶剂里 ____持续溶解某种溶质所观点溶解某种溶质所获得的溶液叫做这类溶质获得的溶液叫做这类溶质的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划分加入少许相应的溶质,若 ____溶解,则原溶液是饱和溶液;若____溶解,方法则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对大部分溶质来说: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互相转变对熟石灰来说:考点四溶解度1.溶解度(1)观点:固体溶状态时所溶解的 ___(2)影响要素:(3)多半固体的度的影响 ________ ________,如 _____2.溶解度曲线(1)物质的溶解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在同样温度下溶解度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⑥确立混淆物的分别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馨提示】比存心义。

初中化学_溶液(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化学_溶液(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1)定义中有四个关键词必须同时满足,溶解度才有意义:①条件:在一定下;②标准:在g溶剂里;③状态:达到状态;④单位是。

(2)影响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影响,变化情况主要有三种: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如____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如。

(3)溶解度曲线。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以下信息:①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③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影响的大小;④物质溶解度随变化的规律。

3、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和的影响,随的升高而,随的增大而o4、结晶①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的固体,如②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的固体,如5、溶解性溶解性是表述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方法,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溶解度是衡量一定温三、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骤:、、、。

典例点拨:1.下列常见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矿泉水B.蒸馅水C.盐水D.汽水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先③一种溶液只能含有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的纯净物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3、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对溶液概念的理解和对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理解。

4.判断一种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的依据是( )A.溶液中是否有不可溶解的固体存在B.溶液能否继续溶解该种溶质C.溶液颜色的深浅程度D.测量溶液的密度5.下列做法一定能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A.升高温度B.增加溶剂C.增加溶质D.降低温度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向100g水中加入37g的NaCl刚好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是37。

(2)200C时,把15g的NaOH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则该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是15go(3)200C时,向水中加入15g的NaOH刚好达到饱和状态,则该温度下NaOH 溶解度是15go(4)在20°C时,100克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NaCl 26.5克,则20°C时NaCl的溶解度为26.5克。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溶液的概念与特点1.1 溶液的定义1.2 溶液的特点1.3 溶液的表示方法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定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

2. 讨论溶液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区分溶液和其他混合物。

3. 讲解溶液的表示方法,如浓度、摩尔浓度等,并通过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评估方式: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溶液定义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溶液特点的掌握。

3.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溶液表示方法的掌握。

第二章:溶液的制备与纯化2.1 溶液的制备方法2.2 溶液的纯化方法2.3 溶液的储存与保鲜教学活动:1. 复习溶液的制备方法,如溶解、稀释等,并通过实验演示。

2. 介绍溶液的纯化方法,如过滤、蒸馏等,并通过实验演示。

3. 讲解溶液的储存与保鲜方法,如密封、冷藏等,并通过实验演示。

评估方式:1.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溶液制备方法的掌握。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溶液纯化方法的掌握。

3.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溶液储存与保鲜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溶液的浓度与稀释3.1 溶液的浓度概念3.2 溶液的稀释方法3.3 溶液的浓度计算教学活动:1. 复习溶液的浓度概念,如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2. 讲解溶液的稀释方法,如添加溶剂等,并通过实验演示。

3. 介绍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如C1V1=C2V2等,并通过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评估方式: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溶液浓度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溶液稀释方法的掌握。

3.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溶液浓度计算方法的掌握。

第四章:溶液的化学平衡4.1 溶液的酸碱平衡4.2 溶液的离子平衡4.3 溶液的溶解平衡教学活动:1. 复习溶液的酸碱平衡,如pH值的概念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2. 讲解溶液的离子平衡,如离子的共存等,并通过实验演示。

3. 介绍溶液的溶解平衡,如溶解度等,并通过实验演示。

评估方式: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溶液酸碱平衡的理解。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溶液 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溶液  复习导学案

第三单元溶液复习学案【基础知识回顾】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__________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

特征__________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__________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组成__________被溶解的物质__________起溶解作用的物质2.溶解时的温度变化物质NaOH 固体NH 4NO 3固体NaCl 固体温度变化3.乳化现象(1)当在植物油中加入洗涤剂后,植物油就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能聚集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叫做。

肥皂、洗发水等都具有乳化作用。

(2)物质除污的方法和原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在温度、溶剂一定的溶的条件下,_________该溶质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_________该溶质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概念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的质量之比计算公式%100⨯=液质mmω推导公式ω⨯=液质mmω质液mm=溶液稀释的计算增加溶剂计算依据:稀释前后,__________的质量不变计算公式:设加水的质量为x,m×A1%=(m+x)×A2%溶液的浓缩蒸发溶剂计算依据:蒸发前后,__________的质量不变计算公式: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m×A1%=(m+x)×A2%增加溶质计算依据:增加溶质时,的质量增大计算公式:设增加溶质的质量为x,H1%+r×100%=y%三、实验探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仪器及部分仪器的作用________、药匙、________、滴管、________、玻璃棒。

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实数步骤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以配制100g15%的食盐水为例)(1)________:100g此食盐水中溶质质量=_____g,溶剂质量=_____g(2)称量:用____________称取食盐,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水(3)________:把量取的水倒入盛有食盐的中,用________搅拌(3)装瓶贴标签:误差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操作:水量______了;溶质称______了可能的原因: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操作:水量______了;溶质称______了可能的原因:1.下列物质:①鸡汤②矿泉水③酒精④生理盐水⑤面汤,不属于溶液的是()A.②④B.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2.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碘酒B.盐酸C.氯化钠溶液D.酒精溶液3.(2023山东青岛城阳期中)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作用的是()A.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污C.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4.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A.氢氧化钠B.蔗糖C.硝酸铵D.食盐5.(2023山东青岛城阳期中)从植物“地不容”中提取抑制新冠病毒的新药-千金藤素,需要用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钠溶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溶剂是水B.该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0C.从100g10%的碳酸钠溶液中倒出一半,就可得到上述溶液D.该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小于10%的碳酸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6.(2023山东青岛城阳期中)20℃时,某同学在盛有1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生活
课题 化学与生活
2.元素与人
元素 名称 钙
存在于骨骼
牙齿
铁 血红蛋白
锌 碘 甲状
硒 有

3.对人体有害的(1)元素:汞(H (2)物质:①一②甲醛:与___林)浸泡过的水产品
③黄曲霉素:存④亚硝酸钠(工⑤重金属盐:易考点三 1.常
(1)有机
(2)区分天然纤2.合成材料的合成材料给人们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染。

学习 目标
主要考查人体重要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元素与人体健康及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鉴别,在考查本单元知识时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出现,占试卷分值约为3分.
学习过程(含前置性作业、课堂学习、随堂练习、提升性作业等)
考点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________、脂肪、________、维生素、________(矿物质)和水,通常称为________,它们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缺少一种就会影响人体健康。

2.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主要食物来源
生理功能
食物来源
蛋 白 质 是构成____的基本物质,是________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其中血红蛋白是人体内____的传输者,酶是生命过程的
________ 主要来源:动物性食物如____、____、____、____;植物性食物如____、花生等 糖 类 给机体活动提供____,主要包括____、
______、纤维素等 主要来源于____、____、薯类
等 油 脂 提供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________ 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以及
乳制品等 维 生 素 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其中维生素A 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缺乏时会患______,维生素C 缺乏时会患______ 主要来源于____、____、动物
肝脏等
无 机 盐 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各种饮料和食物、营养补剂

具有调节体温、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
收、排出废物等功能
各种饮料及食物 【温馨提示】要想保证身体健康,必须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考点二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
(1)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称为________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等;含量低于0.01%的称为________元素,如铁、锌、硒、碘、氟等。

(2)在人体中,碳、氢、氧、氮等几种元素主要是以________、糖类、________、蛋白质和________的形式存在。

其余的元素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3)成年人体内含钙约1.2 kg ,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

1.(2015·石家庄28中三模)维生素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可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2.(2015·重庆)人类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有70%左右来自糖类,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 )
A.玉米 B.豆腐 C.奶油 D.黄瓜
3.(2015·石家庄18县摸底)《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档很受观众欢迎的电视栏目,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制作方法。

“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食物更加美观大量使用色素 B.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C.馒头为了更好吃使用增白剂 D.在煲好的鸡汤中加入碘盐
4.(2012·河北)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 )
A.钙 B.铁 C.锌 D.碘
5.(2015·扬州)人体必需的元素有20多种。

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A.Cu B.C C.H D.O
6.(2015·邵阳)人体缺乏必需的元素易患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缺铁易引起贫血 B.缺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青少年预防佝偻病,应适量补锌 D.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骨质疏松症
7.(2015·云南)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8.(2015·唐山路北区一模)体育加试的操场上同学们使用的下列物品中不含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橡胶底运动鞋 B.纯棉T恤 C.塑料水瓶 D.腈纶背包
9.(2015·张家口一模)下图所示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
10.(2015·南京)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
A.尼古丁 B.水 C.蛋白质 D.维生素
11.(2015·大连)人体缺少某种元素易产生龋齿,该元素是( )
A.Fe B.F C.Zn D.I
12.(2015·安徽
小亮为自己安排
A.①②③ B
13.厨房中下列
A.菜刀 B
14.(2015·南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A.塑料在自然
C.废弃塑料袋
15.(2015·十
A.“白色污染
C.人体中缺少
16.(2015·毕是( )
A.生活中大量
C.人们富裕了
17.(2015·石家
A.为了身体健
C.为延长食品
D.为使发酵食
18.(2015·株确的是( )
A.摄入过多的
B.在六大类营
C.人体缺乏维
D.缺锌会引起
19.(2015·陕表列出的是每100 g
营养成分水分
质量92.5
(1)表中“X”是
(2)西瓜的“甜吸”)作用的产物。

(3)幼儿及青少
(4)西瓜种植过
A.NH4H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