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复试参考书

合集下载

2015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分数线及复试指导

2015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分数线及复试指导

2015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分数线及复试指导院系专业研究方向姓名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导演系电影纪录片导演创作殷*** 341 83 76 导演系电影纪录片导演创作朱** 392 70 74研究方向纪录片导演创作统招考生进入复试最低分数线总分325“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进入复试最低分数线总分245港澳台考生进入复试最低分数线资格审核时间、地点、联系人等3月30日下午13:30—16:30,A楼711教室刘老师,82283429,在资格审核时务必完成以下两部分内容:1、实践能力测试中自带拍摄设备问题咨询;2、提交一份“动机信”。

请在资格审核前将“动机信”发送至资格审核指定邮箱,并于3月30日资格审核时交纸质打印版三份。

在“动机信”中,要说明您已经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媒体、电影工作及其他相关艺术创作工作。

如尚未有过相关工作经历,也可简述相关艺术学习经历。

这些经历应以创作为前提,而非理论研究。

在动机信中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A.为什么要学导演?B.为什么要从事导演这个工作?C.是一个突然的发现么?是一个历来的渴望么?D.一个多年坚定的工作么?E.在过去,有这么一个决定性的瞬间么?“动机信”写作字数3000字左右。

要求电脑书写:A.首页抬头,第一行请标注:姓名、年龄、性别。

第二行标注:本科毕业学校及专业。

排版均为:三号、宋体字、1.5倍行距。

B.正文排版为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距、A4纸排版。

复试形式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10%;专业面试30%,就拍摄的短片讨论纪录片导演创作问题;实践能力测试60%,按要求拍摄5分钟以内的纪录短片。

专业面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2015年4月1日上午9:00—17:00;2015年4月2日上午9:00—17:00。

A楼7层导演系会议室请在资格审核时查询面试分组安排,按要求提前候考。

实践能力测试对考生的要求:自备前期拍摄设备;提供后期剪辑设备是基于MAC系统下的Final Cut Pro7剪辑软件。

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参考书目及真题解析,考试重点,考研笔记,导师作品 导师论文

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参考书目及真题解析,考试重点,考研笔记,导师作品 导师论文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1【导演系】院系:导演系研究方向名称:故事片导演创作研究方向介绍:培养专门的影视导演人才,系统学习电影导演创作方法和创作理论,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电影导演创作技能,独立开展影视艺术创作。

业务课二名称:故事片导演创作及理论业务课二介绍: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导演创作能力,了解导演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创作手段,了解电影史上的著名导演及其对电影创新的贡献。

能判断剧本的核心任务,完成导演创作构思及实施导演构思的具体方案。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赵彬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国电影史》钟大丰《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研重点内部资料*9.比较第一电影符号学和第二电影符号学的异同。

答:(1)第一电影符号学运用结构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作品的结构形式,关注的只是能指的组织结构,而把所指排除在外。

但事实上,电影语言从根本上是社会文化编码,任何语言语法的规则都由社会文化的语境决定。

所以到了70年代后期,第一电影符号学在强调本文分析的同时,把精神分析和符号学结合起来,对电影画面结构和心理结构进行类比,企图建立多层面、开放式的体系,从结构转向结构过程,从研究表述结果转为研究表述过程,从静态系统转向动态系统,从对符号学本身的研究转为对符号学产生过程的研究,从而摆脱了制定一个绝对有效的分析方法的幻想,恢复研究电影的社会作用,把影片放进非电影关系系统中。

北影考研-2015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真题

北影考研-2015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真题

悉德·菲尔德的说法就不同了,他认为:“当我们谈论电影剧本的主题时,我们实际上谈论的是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

动作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这件事情的人。

”“以《邦妮与克莱德》为例,它讲的是大萧条时期,克莱德·巴巴罗罪帮在美国中西部地区抢劫银行以及他们终于落网的故事。

动作和人物,这是使你的一般化想法成为特殊的戏剧化前提的要素。

”“每个故事都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在《邦妮与克莱德》之中,开端把邦妮与克莱德相遇,以及他们结成罪帮戏剧化了。

中段叙述他们抢劫几家银行,警察在追捕他们。

在结尾处,他们被社会势力所制服并且被打死。

这里有建置,有对抗,有结局。

”1人物的动作发展出剧情,主题则通过剧情得以体现,而剧情必须用造型的素材去表现,强调的仍然是视觉性。

听起来好像有点儿标新立异。

其实,把主题理解为动作和人物的,早已有之。

李渔(笠翁)在《闲情偶寄》中曾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

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传奇亦然。

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

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

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

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

此一人一事,即传奇之主脑也。

”所谓“立言之本意”,不妨理解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而“一人一事”,不妨理解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李渔又说:“重婚牛府”,即作《琵琶记》之主脑也;“白马解围”,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这里,主脑显然指的是动作和人物。

但是,李渔把主脑究竟是中心思想还是中心事件混淆了,却与悉德-菲尔德不谋而合了。

我们如果分开来说,那就是:主题——剧作者所写的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动作和人物);思想——剧作者在表现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动作和人物)时,所持的态度、观点、主张,即倾向性。

这样,也许就可以把上述看似不同的诠释,给以合理的解读了。

1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第9—19页。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 参考书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 参考书

3.小说。

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来再现生活,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要素。

根据题材的不同,可分为神话小说、传奇小说、历史小说、志怪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社会小说、战争小说、爱情小说、惊险小说、科幻小说等等;根据艺术结构和表现形式不同,又可分为话本小说、章回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新体小说、现代派小说等等。

但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容量大小和篇幅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三大类。

长篇小说容量大、篇幅长,包含着复杂曲白的情节和数量众多的人物形象,可以反映广泛复杂的生活画面;短篇小说容量小、人物少,情节和环境相对集中,往往通过人物的一段经历或生活的一个片断,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或侧面来再现生活的局部;中篇小说,顾名思义则介乎于二者之间。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文学是人学。

人物在小说中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多个侧面和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也是小说最重要的特征。

虽然戏剧、影视等艺术种类也要刻画人物,但这些艺术门类往往只能通过人物对话和人物行动来实现。

相比之下,小说由于运用语言作为媒介,较之其他艺术种类有着更大的自由,它可以吸收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来全方位地刻画人物。

小说可以详细描绘人物的外貌、举止,也可以表现人物的对话、行动,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从其它人物的眼中来观察和表现这个人物,并且可以把笔触伸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深层心理描写来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细腻深刻的心理描绘,是小说独具的艺术特色,也是其他艺术门类难以企及的境界。

特别是小说还可以把人物放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来描写,从而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复杂丰满的圆形人物或典型人物。

创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历来是小说的首要任务。

情节是小说另一个基本的构成要素。

一般地讲,情节对于所有叙事文艺作品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不同种类和体裁的艺术作品中,情节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2015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2015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导演系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专业2013年招生目录系别专业或学科领域以及类别研究方向招生导师初试考试科目招生对象姓名职称导演系电影领域(专业型)电影导演创作侯克明教授①政治②外语(英、日、俄)③导演创作及理论④电影剧本命题写作只招收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专升本人员章明教授导演系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专业2014年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拟招生人数)学科/专业学位专业/领域名称研究方向课题初试考试科目招生对象导演系(9人)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电影学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日语或俄语③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④命题创作只招收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专升本人员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电影领域故事片、纪录片导演创作故事片导演创作纪录片导演创作PS:在我校公布的《2014年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不列入导师姓名,考生根据报考专业和研究方向填报志愿。

考生在复试中由其所报考院系根据考生志愿及考生成绩等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导演系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中国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优秀;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有为国家的文化、电影事业献身、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

3.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丰富的社会、文化、艺术知识和较强的电影创作研究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 参考书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 参考书

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以和谐的审美情趣和充满诗情画意的影视语言形成了该剧的独特风格,塑造了一批以工读学校师生为核心的、富于个性的艺术形象,对人生和现实作了积极的哲理性思考。

失落与寻找,厌世与入世,这是千百年来艺术创作中永恒的主题。

有人认为失落是一种最深刻的、永恒的美,厌世则是“世人皆浊独我清”的隐士遗风,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风与仙骨,但更多的人却在寻找与追求,入世与执著才是一种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更富有创造性力度的美。

《寻》剧的编导正是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挖掘题材的,他们没有在工读生的沉沦和失落感上铺垫,而是将视角放在了医治创伤、改造挽救、造就新人,重新寻找光明的世界上。

十年浩劫,孩子们也同样成为了灾难的承受者。

孩子们的犯罪,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把他们送进高墙深院的工读学校,就是要帮助他们寻找到失去的世界。

但是,有些东西却再也无法找到了。

作品既审丑,又审美,充满自审意识。

将诗意性、现实性、戏剧性融为一体,
展示出众多人物富有感染力的性格世界。

“世界只有一个,但每个人的心中却有着不同的世界”。

孩子们勇于自我解剖,反思——自审——飞跃,从生活中寻求到朴实无华的哲理——“幸福在追求之中。

失落与追求,关键在于追求。

在追求中寻找自己失落了的世界,寻找美好的未来世界。

”。

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 笔记

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 笔记

第三节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乔治,梅里爱曾是卢米埃尔影片的第一批惊奇的观众。

这位巴黎制造商的儿子,擅长绘画、喜欢魔术,有很好的文化艺术修养。

成年以后,他买下了罗培·乌坦剧院,专门上演“魔术剧”。

他一个人可以编剧、导演、绘景和制作木偶,还可以做魔术演员。

是个天才的艺术家。

当他第一次接触到卢米埃尔的“活动电影”时,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即向安东尼·卢米埃尔提出要购买他儿子发明的这个机器,但没能如愿以偿。

梅里爱并没放弃这一愿望,几个月之后他从英国人手里买到了一台放映机。

从此,梅里爱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生涯。

然而,最初他所拍摄的一些影片并没有什么新意、独创之处,大多是对卢米埃尔的模仿,甚至连片名都是一模一样:《玩纸牌》、《火车进站》、《街头风光》等等。

以至于,卢米埃尔至死都在谴责梅里爱的“盗窃”行为。

1896年,一次偶然的机遇改变了这一状况,启发了这位魔术师的聪明才智。

梅里爱在放映自己所拍摄的街头实景时,画面上一辆行驶着的公共马车,突然变成了一辆拉灵柩的车,这使得梅里爱感到万分惊奇。

他便寻找原因,发现在拍摄那辆行驶着的公共马车时,机器曾出现故障,而当机器修好后重新转动起来时,一辆拉灵柩的车行驶到摄影机前,刚好被拍了下来。

梅里爱由此发现了“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

萨杜尔称这一发现对于梅里爱来说,如同“牛顿的苹果”一样,使他意识到手中的摄影机可以成为变戏法的工具,可以把他所熟悉的舞台魔术经验运用到电影当中去。

而且,用电影来变魔术,显然要比他在舞台上容易得多、逼真得多。

作为一个艺术家,自身的文化背景无疑决定着他在创作上的选择。

此后,梅里爱发表了一份与卢米埃尔针锋相对的创业计划书,声称自己所要拍摄的是富有幻想的艺术场景,或是复制舞台演出的场面,它与“活动电影机”所放映的普通街景和日常生活情景等完全不同。

梅里爱终于走上了一条与卢米埃尔截然不同的创作道路。

《贵妇人的失踪》是梅里爱运用“停机再拍”的技术手段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2015年北影考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专业考研资料分享

2015年北影考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专业考研资料分享

37.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是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意象物化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实践活动。

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这是艺术创造过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

如果没有艺术意象的物化,艺术家不把头脑中已经构思出来的艺术意象物化成艺术形象,也就谈不上艺术创造的最后完成。

因此,当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了艺术意象以后,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就成为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任务了。

38.艺术语言?基本分那几种?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简而言之,艺术语言是在艺术活动中使用的,是构成形象、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

不过,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

按照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可将艺术语言分为纯艺术语言、综合性语言和文学性语言三大类。

39.艺术的游戏发生说。

游戏说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

它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游戏是人解脱了物质和精神束缚之后,利用剩余精力创造自由天地的活动。

·游戏说最早可追溯到康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把艺术同劳动进行了比较,认为艺术如同一种自由的游戏:“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地成功、。

”-后来,德国生物学家谷鲁斯又补充说,游戏并非无目的的活动,幼小的动物和儿童的游戏,都是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实践活动的一种准备。

例如女孩子玩布娃娃就是为未来作母亲的准备。

周此,游戏先于劳动,劳动只是游戏的产儿。

.·以游戏说解释艺术的起源是有其合理性的。

因为原始艺术同游戏确有不少相通之处,它符合艺术发展的唯物论观念和人类进化的过程。

其次,它看到了审蓑活动的非实用功利性,在谷鲁斯那儿,还揭示了游戏、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的区别,特别提出了艺术具有一种外在目的;即传达于他人的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总体上讲,电影的样式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四大部类。

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电影和电视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首先是新技术的发明,然后才导致新艺术的诞生。

完全可以这样说,影视艺术是迄今为止唯一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姊妹艺术。

从诞生到发展的全部历史来看,电影始终是一门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艺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对电影语言的创新,甚至对电影美学观念的演变,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

在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三次重大的变革,都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是从无声到有声。

最初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被称为“默片”。

一般认为,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是1927年美国的《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其实是在无声片中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但不管怎样,它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从此,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大大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使得音乐、音响和语言都成为电影重要的艺术元素。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

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二次大变革是从黑白到彩色。

最初的电影都是黑白片,早期电影曾经采用人工上色的办法,即在黑白电影的胶片上涂颜色,如前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1925年),就是经过人工上色,使银幕上起义后的战舰升起一面红旗,显然这是一项极其繁重的工作。

1935年,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美国影片《浮华世界》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电影正在大踏步地进入高科技时代,这一发展趋势目前正有增无减、愈演愈烈,包括计算机三维动画、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等等高科技手段,以极富想象
力的艺术手段和极其逼真的艺术效果,大大增强了电影艺术的魅力。

如在美国影片《阿甘正传》中,主人公居然与肯尼迪总统促膝谈心;《真实的谎言》中,庞大的战斗机在一座座摩天大楼之间横冲直撞;《侏罗纪公园》里奔跑的恐龙和始祖鸟;《泰坦尼克号》里巨大的轮船沉入水中等等。

尤其是《玩具总动员》这部三维动画片,完全是由电子计算机制作的1,500个镜头组成。

可以说,电子计算机高科技给影视艺术带来的巨大影响,现在仅仅是初露端倪。

尤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电影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技术手段和艺术语言,而且直接影响到电影美学各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声音引入电影,促成了戏剧化电影美学观的诞生;轻便摄影机、高速感光胶片和磁带录音机的出现,使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得以实现“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美学追求,这些事实都是被世界电影界所公认的。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给电影美学带来了崭新的课题。

可以预见,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飞速进展,电影在21世纪必将发生更大的变化。

电影艺术又是综合艺术的结晶。

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其一,它是各门艺术的综合;
其二,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
其三,它是美学层次上的综合。

电影艺术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纪实艺术与表演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有机地综合到一起。

特别是电影艺术综合吸收了各门艺术的长处和特点,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这种综合性,使得影视艺术成为一种集体创作的艺术,将编、导、演、摄、美、录、音、道、服、化等多个职能部门集合在一起,在导演的总体构思和制片人的宏观策划下来共同完成摄制任
务。

第一,电影和电视剧都与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

戏剧既是综合艺术,又是表演艺术,戏剧艺术多年来在编剧、导演、表演等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电影艺术提供了许多可贵的经验。

一些电影作品的编、导、演或者来自舞台,或者两栖于戏剧艺术和电影艺术,例如好莱坞的著名影星葛丽泰•嘉宝、凯瑟琳•赫本、费雯•丽、英格丽•褒曼等均是从舞台走向银幕;中国从老一代演员赵丹、白杨到新一代演员巩莉、章子怡等也是如此。

第二,影视艺术也受到文学的极大影响。

影视艺术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剧本,对于故事片、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来讲,影视文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与此同时,文学的各种体裁都曾经直接对电影产生过巨大影响,出现过诗电影、戏剧电影、散文电影和小说电影。

第三,影视艺术从绘画、雕塑中,吸取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得造型性成为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性之一。

造型艺术善于处理光线、影调、色彩、线条和形体,为影视艺术的画面造型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观念的更新,突出表现在对造型性的重视与探索上,如《黄土地》画面上大半黄土、小半蓝天的构图、《红高粱》片尾无边无际的红彤彤的高粱,都显示出电影艺术造型性的巨大生命力。

第四,影视艺术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成为影视作品概括主题、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尤其是广为传唱的影视歌曲更是成为影视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影视艺术与摄影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

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甚至认为,电影的基本特性就是照相性。

当然,我们必须强调指出,以上各
门艺术的多种元素进入影视之后,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被影视艺术所同化和吸收,使得电影和电视艺术成为与众不同的独立艺术。

影视艺术特性,体现在运动着的画面、声音以及完成画面、声音组合的蒙太奇之中。

因此,影视艺术语言主要就是画面、声音和蒙太奇。

影视“画面”主要是通过摄影(像)机的镜头拍摄记录下来的,对于影视画面来讲,景别(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焦距(包括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短焦镜头、变焦镜头等)、镜头运动(包括推、拉、摇、移、跟、降、升等几种基本形式和运动镜头等)、角度(包括平视镜头、俯视镜头、仰视镜头等),以及光线、色彩和画面构图等,共同组成了画面造型。

对于影视“声音”来讲,人声(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音乐、音响这三大类型,共同组成了声音造型,并且与画面相互配合,极大地增强了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