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2
数字电子工业实习实验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数字电子技术实习旨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习要求我们能够熟练使用数字电子实验设备,完成预定的实验项目,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我们在实习前学习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并熟悉了相关实验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实习过程:我们在实验室里进行了多个数字电子实验,包括逻辑门电路实验、组合逻辑电路实验、触发器实验、时序逻辑电路实验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深入理解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发现了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熟练使用相关实验设备,完成了预定的实验项目。
2.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习让我们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游刃有余。
4. 实习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
5. 实习让我们明白了,数字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发了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实习成果与展望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数字电子技术的作用,为我国电子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本次数字电子技术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教学活动,我们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也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西工大 数字集成电路实验二、反相器(上)

数字集成电路实验报告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5月7日星期三实验二、反相器(上)一、分析电路,解答下面的问题。
1. 这个电路是不是反相器,为什么?该门属于有比逻辑,还是无比逻辑,为什么?答:该电路是反相器电路,因为当输入为0时,MOS 管截止,vout 连接到高电位Vdd ,当输入为Vdd 时,输出取决于MOS 管电阻与上面电阻的分压,是一个较低的电位。
该门是一个有比逻辑,因为输出与MOS 管的尺寸有关。
2. 计算出这个电路的VOH VOL 及VIH VIL 。
(计算可先排除速度饱和的可能)答:V V v V O H in 5.20=⇒=v V in 5.2=时,无法判断器件工作状态。
假设NMOS 工作在临界饱和区有:AI V R I vV V V AI V V L W K I D out L D T in out D T in D 61142`1073.55.207.243.05.21039.7)(2/--⨯=⇒+=⎪⎩⎪⎨⎧=-=-=⨯=⇒-⨯=这样的话根据D D I I <1说明器件饱和时,同一通路上下电流大小不一致。
那么Vout 必须相应减小使同一通路的电流一致,所以器件必定进入线性区。
进一步求Vol⎪⎪⎪⎩⎪⎪⎪⎨⎧=+=--=v V V R I V V V V L WK I in OL L D OL OL T in D 5.25.2]2)[(2` 6`10115-⨯=K 将,5.0/5.1=LW,43.0=T V 代入kohm R L 75=VVol A I 0.04638 10272.35=⨯=-(注:经过Hspice 仿真结果为0.0356V )当out in V V =时NMOS 工作在饱和区⎪⎩⎪⎨⎧+=-⨯=outL D T in D V R I V V L W K I 5.2)(2/2`可解得反相器阈值电压===out in M V V V 0.7932V此时 -9.3978V)43.0(875.25,)43.0(9375.125.22=--==--=in VinVoutin out V d d g V V ⎪⎪⎩⎪⎪⎨⎧=--==+=0.6116V ||0.8776V ||g V V V V g V V V M OH MIL M M IH分析电路噪声容限。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报告(精选3篇)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报告(精选3篇)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报告篇1这一课程设计使我们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有了进步的了解,并增强了对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
了解了更多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如:7448等。
同时也发现自对数电知识和电子设计软件掌握得不够。
其次在此次设计过程中由于我们频繁的使用一电子设计软件如:Proteus、protel等,因此使我进一步熟悉了软件的使用,同时在电脑的电子设计和绘图操作上有了进一步提高。
我认识到:数电设计每一步都要细心认真,因为任何一步出错的话,都会导致后面的环节发生错误。
比如在protel中画SCH电路时,就一定要细心确保全部无误,否则任何一个错误都会导致生成时发生错误,做成实物后就无可挽救了。
在的设计中,焊盘的大小,线路的大小,以及线间的距离等参数都要设置好,因为这关系到下一步的实物焊接。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使得我查找各种相关资料,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增强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锻炼我做事细心、用心、耐心的能力。
这一课程设计,使我向更高的精神和知识层次迈向一大步。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积极参加多种设计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得自己成为一个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而更加适应社会。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报告篇2时间飞逝,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实训生活结束。
通过实训,让我真正感觉到了做一个教师的难处,特别是幼儿教师的难处,不过在这次实训中,也让我收益颇丰。
在实训过程中,让我懂得了,要因人施教,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面对不同的幼儿用不同的方法。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差异,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锁,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
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
活动不能死板硬套,要因地制宜,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我们要用心去捕捉每个幼儿身上的可爱之处,及不足之处,并帮助他们去改正,不仅要关心和照顾幼儿,和幼儿家长的沟通也尤为重要,而且需要艺术。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TTL 逻辑门电路的主要参数意义
2. 掌握TTL 逻辑门电路主要参数以及测量方法
3. 通过与非门实现与门、或门、异或门。
二、实验设备;
1. 数字电路实验箱
2. 74LS00
3. 函数发生器、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
1. 实验室所用电路板中配备有与非门,可以通过各种逻辑运算,从而利用与非门实现
与门、或门、异或门等逻辑门电路。
2. Y=A ·B=1••B A ,从公式可以看出,可以将AB 与1接入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端(输入1的端口悬空即可)。
3. B A B A Y •=+=,从公式可以看出可以将A 和1接入一个非门(2步骤中已经
实现非门),从而得到A ,同理可以得到B ,然后将A 和B 接入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端,就可得到Y 。
4. Y=A B ⊗=))((B A B A ++=))((B A AB =))((B A AB 。
5. 取信号A 为方波,峰峰值是5V ,偏移量为2.5V ,频率为1000Hz ,B 取为逻辑开关。
四、实验结果图
2. 或门
B
A
& 1 &
3.
当B=0时,Y=A B ⊗=A 当B=1时,Y=A B ⊗=A
B 1 & A & 1
&
A
1
B
1
& B & & A &
&。
西北工业大学数电实验报告二Quartus和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题目:实验二组合电路实验设计小构成员:小构成员:实验二组合电路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1.经过实验的方法学习数据选择器的电路结构和特色2.掌握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其基本应用3.经过实验的方法学习 74LS138的电路结构和特色4.掌握 74LS138的逻辑功能及其基本应用二、实验要求要求一:参照参照内容,调用MAXPLUSII 库中的组合逻辑器件74153 双四数据选择器和 7400 与非门,用原理图输入方法实现一位全加器。
(MULTISIM仿真和FPGA实现)要求二:参照参照内容,调用MAXPLUSII 库中的组合逻辑器件74138 三线八线译码器和 7420 与非门,用原理图输入方法实现一位全减器。
(MULTISIM仿真和FPGA实现)要求三:参照参照内容,调用MAXPLUSII 库中的组合逻辑器件74138 三线八线译码器和门电路,用原理图输入方法实现一个两位二进制数值比较器。
(MULTISIM 仿真和 FPGA 实现)三、实验设施(1)电脑一台;(2)数字电路实验箱;(3)数据线一根。
四、实验原理Multisim的模拟电路编程原理Quartus II的模拟电路编译、波形仿真及目标器件写入的基本应用数字电路逻辑表达式变换的基本知识数据选择器和译码器的电路结构及其特色实验开发板的基本使用知识五、实验内容1、调用 MAXPLUSII 库中的组合逻辑器件 74153双四数据选择器和 7400与非门,用原理图输入方法实现一位全加器。
( MULTISIM仿真和 FPGA 实现)(1)建立真值表、卡诺图及降维卡诺图真值表:真值表:S1卡诺图:C0卡诺图:降维卡诺图:(2)逻辑表达式变换过程(3)原理图( Multisim 和QuartusII 中绘制的原理图):Quartus II中原理图Multisim中原理图(4)波形仿真:(5)记录电路输出结果A B C S C000000001100101001101100101010111001111112、调用MAXPLUSII库中的组合逻辑器件74138三线八线译码器和7420与非门,用原理图输入方法实现一位全减器。
数电第一次实验报告_西工大

数电实验1一.实验目的1.了解掌握QuartusⅡ中原理图的设计方法2.了解掌握ED0实验开发板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设备1.Quartus开发环境2.ED0开发板三.实验内容要求 1:根据参考内容,用原理图输入方法实现一位全加器。
1)用 QuartusII波形仿真验证;2)下载到 DE0 开发板验证。
要求 2:参照参考内容,用 74138 3-8 译码器和 7400 与非门,用原理图输入方法实现一位全减器。
1)用 QuartusII 波形仿真验证;2)下载到 DE0 开发板验证。
四.实验原理1.实验1实现一位全加器原理图如下Ai,Bi为两个加数,Si为全加和,Ci-1为低位的进位,Ci为向高位的进位。
2.实验2用 74138 3-8 译码器和 7400 与非门实现一位全减器原理图如下。
A0为被减数,A1为减数,Ci为来自低位的借位,CO为向高位的借位五.实验结果实验1:原理图输入波形仿真配置针脚在计算机上完成模拟实验之后,重新进行编译,然后将程序下载到DE0开发板上并对全加器进行验证。
验证结果无误。
实验2:原理图输入波形仿真六.故障排除&实验心得实验中,我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构建整个系统。
整个实验都是比较基本的一些语句和一些简单门电路的综合使用。
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了整个系统的构建和编译过程,使我们对VHDL语句和Quartus的使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个人认为,VHDL语言不够简洁,有些表示比较麻烦。
这次实验首次让我们将数电理论运用到实践,增强了我们对于全加器和全减器的理解和运用,为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实验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字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数字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存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基本的数字逻辑门电路来实现特定的逻辑功能,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
实验设备与材料:1. 数字逻辑实验箱2. 逻辑门电路模块(如与门、或门、非门等)3. 逻辑笔或示波器4. 面包板5. 导线6. 电源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电路图,选择合适的逻辑门电路模块。
2. 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按照设计图连接各个逻辑门模块。
3. 连接电源,确保电路正确接通。
4. 使用逻辑笔或示波器测试各个节点的逻辑电平,验证电路功能是否符合预期。
5.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电路图、测试结果等。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搭建了所需的数字电路,并对其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电路的输出与预期一致,验证了设计的准确性。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数字电路设计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实验设备进行电路搭建和测试。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解,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能够正确实现预定的逻辑功能。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同时也体会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1] 张三.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2] 李四. 数字电路设计与测试.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注:以上内容为示例文本,具体实验报告应根据实际实验内容进行编写。
西工大数字集成电路实验报告_实验2反相器(上)代码

1. 2. 计算出这个电路的V OH V OL 及V IH V IL 。
(计算可先排除速度饱和的可能)V in =0时,V OH =2.5VV in=2.5时,假设NMOS 工作在临界饱和区:AI V R I vV V V A I V V L W K I D out L D T in out D T in D61142`1073.55.207.243.05.21039.7)(2/--⨯=⇒+=⎪⎩⎪⎨⎧=-=-=⨯=⇒-⨯=这样的话根据D D I I <1,器件实际工作在线性区⎪⎪⎪⎩⎪⎪⎪⎨⎧=+=--=v V V R I V V V V L W KI in OL L D OL OL T in D 5.25.2]2)[(2`6`10115-⨯=K 将, 5.0/5.1=L W,43.0=T V 代入kohm R L 75=解得:=OL V 0.04633V由图得:V OH =2.5V, V OL =0.0356V. 当out in V V =时,NMOS 工作在饱和区⎪⎩⎪⎨⎧+=-⨯=outL D T in D V R I V V L W K I 5.2)(2/2`反相器阈值电压===out in M V V V 0.7932 此时 -6.8978)43.0(875.255.2,)43.0(9375.125.22=--==--=in VinVoutin out V d d g V V ⎪⎪⎩⎪⎪⎨⎧=--==+=0.5458||0.9082||g V V V V g V V V M OH M IL M M IH由图得:V IH=0.881V, V IL=0.0378V.SP文件:.TITLE 1.2UM CMOS INVERTER.options probe.options tnom=25.options ingold=2 limpts=30000 method=gear.options lvltim=2 imax=20 gmindc=1.0e-12.protect.lib'C:\synopsys\cmos25_level49.lib' TT.unprotect.global vddMn out in 0 0 NMOS W=1.5u L=0.5u *(工艺中要求尺寸最大0.5u)RL OUT VDD 75kVDD VDD 0 2.5VVIN IN 0 0.DC VIN 0 2.5V 0.1V.op.probe dc v(out).end2.3.分析电路噪声容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_test=8'b00010000;
#20
W_test=8'b00001000;
#20
W_test=8'b00000100;
#20
W_test=8'b00000010;
#20
W_test=8'b00000001;
#20
W_test=8'b00000000;
end
enc8to3 UUT_enc8to3(.W(W_test),.Y(Y_test),.z(z_test));
x2_test=0;
#20
x1_test=0;
x2_test=1;
#20
x1_test=1;
x2_test=1;
#20
x1_test=0;
x2_test=0;
#20
x1_test=1;
x2_test=0;
#20
x1_test=0;
x2_test=1;
#20
x1_test=1;
x2_test=1;
end
W_test=2'b10;
#20
W_test=2'b00;
end
dec2to4 UUT_dec2to4(.W(W_test),.En(En_test),.Y(Y_test));
endmodule
③仿真后的波形截图
④对波形的分析
本例目的是实现可综合的2-4译码器,其中数组W是输入信号,共有两个值,输入一个两位二进制数据,目的是通过译码器将它转换成独热码,数组Y是输出信号,输出四个二进制数据,构成独热码。En是使能信号,当En为0时,输出的数组Y始终为0,译码器不工作;当En为1时,输出的数组Y为独热码,译码器工作。根据输出的波形图,可以判断译码器实现了目的。
8'b00100000:Y=3'b101;
8'b00010000:Y=3'b100;
8'b00001000:Y=3'b011;
8'b00000100:Y=3'b010;
8'b00000010:Y=3'b001;
8'b00000001:Y=3'b000;
default z=0;
endcase
end
endmodule
y1_test=1;
#10
x0_test=0;
x1_test=1;
y0_test=0;
y1_test=1;
end
fulladder UUT_fulladder(.carryin(carryin_test),.x0(x0_test),.x1(x1_test),.y0(y0_test),.y1(y1_test),.s0(s0_test),.s1(s1_test),.carryout(carryout_test));
5.设计一款可综合的2+2位简单全加器
①编写模块源码
module fulladder(carryin,x0,x1,y0,y1,s0,s1,carryout);
input carryin,x0,x1,y0,y1;
output s0,s1,carryout;
adder stage0 (carryin,x0,y0,s0,c1);
always #80 En_test=~En_test;
initial
begin
W_test=2'b00;
#20
W_test=2'b01;
#20
W_test=2'b11;
#20
W_test=2'b10;
#20
W_test=2'b00;
#20
W_test=2'b01;
#20
W_test=2'b11;
#20
endmodule
③仿真后的波形截图
④对波形的分析
本例目的是实现可综合的8-3编码器,其中数组W是输入信号,共有八个值,输入八位独热码数据,目的是通过编码器将它转换成三位二进制数据,数组Y是输出信号,输出一个三位二进制数据。z是判断信号,当输入的数据是八位独热码时,输出的z为1,判断编码器工作;当输入的数据不是独热码时,输出的z为0,判断编码器不工作。根据输出的波形图,可以判断编码器实现了目的。
②测试模块
`timescale 1ns/1ps
module tb_fulladder;
reg carryin_test;
reg x0_test;
reg x1_test;
reg y0_test;
reg y1_test;
wire s0_test;
wire s1_test;
wire carryout_test;
2.设计一款可综合的2-4译码器
①编写模块源码
module dec2to4(W,En,Y);
input [1:0]W;
input En;
output reg [0:3]Y;
always@(W,En)
case({En,W})
3'b100:Y=4'b1000;
3'b101:Y=4'b0100;
3'b110:Y=4'b0010;
y0_test=1;
y1_test=0;
#10
x0_test=0;
x1_test=0;
y0_test=1;
y1_test=1;
#10
x0_test=1;
x1_test=0;
y0_test=1;
y1_test=1;
#10
x0_test=1;
x1_test=1;
y0_test=1;
y1_test=1;
#10
x1_test=0;
y0_test=0;
y1_test=0;
#10
x0_test=1;
x1_test=0;
y0_test=0;
y1_test=0;
#10
x0_test=1;
x1_test=1;
y0_test=0;
y1_test=0;
#10
x0_test=0;
x1_test=1;
y0_test=0;
y1_test=0;
module tb_multiplexer;
reg x1_test;
reg x2_test;
reg s_test;
wire f_test;
initial
s_test=0;
always #80 s_test=~s_test;
initial
begin
x1_test=0;
x2_test=0;
#20
x1_test=1;
②测试模块
`timescale 1ns/1ps
module tb_enc8to3;
reg [7:0]W_test;
wire [2:0]Y_test;
wire z_test;
initial
begin
W_test=8'b10000000;
#20
W_test=8'b01000000;
#20
W_test=8'b00100000;
#10
x0_test=0;
x1_test=0;
y0_test=1;
y1_test=0;
#10
x0_test=1;
x1_test=0;
y0_test=1;
y1_test=0;
#10
x0_test=1;
x1_test=1;
y0_test=1;
y1_test=0;
#10
x0_test=0;
x1_test=1;
y0_test=1;
y1_test=0;
#10
x0_test=1;
x1_test=1;
y0_test=1;
y1_test=0;
#10
x0_test=0;
x1_test=1;
y0_test=1;
y1_test=0;
#10
x0_test=0;
x1_test=0;
y0_test=1;
y1_test=1;
#10
adder stage1 (c1,x1,y1,s1,carryout);
endmodule
module adder(cin,x,y,s,cout);
input cin,x,y;
output s,cout;
assign s=x^y^cin,
cout=(x&y)|(x&cin)|(y&cin);
endmodule
3'b111:Y=4'b0001;
default:Y=4'b0000;
endcase
endmodule
②测试模块
`timescale 1ns/1ps
module tb_dec2to4;
reg [1:0]W_test;
reg En_test;
wire [0:3]Y_test;
initial
En_test=0;
3.设计一款可综合的8-3编码器
①编写模块源码
module enc8t reg [2:0]Y;
output reg z;
always@(W)
begin
z=1;
case(W)
8'b10000000:Y=3'b111;
8'b01000000:Y=3'b110;
4.设计一款可综合的1位二进制比较器
①编写模块源码
module comparer(a,b,f0,f1,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