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花椒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2019年文档资料
花椒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花椒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花椒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花椒的病虫害严重危害到花椒的生长,所以而我们要及时的防治花椒的病虫害。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花椒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花椒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花椒的病害花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不适或受病原菌的侵害,常常发生一些影响椒树生长挂果结实、产品质量的病害。
常有的病害有花椒菟丝子、花椒锈病、花椒根腐病、花椒落叶病、花椒炭疽病、花椒溃疡病、花椒枯梢病、花椒枯枝病、花椒叶斑病、花椒膏药病等。
现主要介绍花椒根腐病,花椒锈病和花椒膏药病。
1、花椒根腐病花椒根腐病常发生在苗圃和成年椒园中。
是由腐皮镰孢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
受害植株根部变色腐烂,有异臭味,根皮与木质部脱离,木质部呈黑色。
地上部分叶形小而色黄,枝条发育不全,严重时全株死亡。
防治措施:①合理调整布局,改良排水不畅,环境阴湿的椒园,使其通风干燥。
②做好苗期管理,严选苗圃,以15%粉锈宁500-800倍液消毒土壤。
高床深沟,重施基肥。
及时拔除病苗。
③移苗时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根24小时。
用生石灰消毒土壤。
并用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根腐一号灌根。
④4月用龙灯根腐一号灌根成年树,能有效阻止发病。
夏季灌根能减缓发病的严重程度,冬季灌根能减少病原菌的越冬结构。
⑤及时挖除病死根,死树,并烧毁,消除病染原。
2、花椒锈病花椒锈病是花椒叶部重要病害之一。
广泛分布在陕西、四川、河北、甘肃等省的花椒栽培区。
严重时,花椒提早落叶,直接影响次年的挂果。
发病初期,在叶子正面出现2-3mm水渍状褪绿斑,并在与病斑相对的叶背面出现黄橘色的疱状物,为夏孢子堆。
本病由花椒鞘锈菌引起。
夏孢子和冬孢子阶段发生在花椒树上。
花椒锈病的发生主要与气候有关。
凡是降雨量多,特别是在第三季度雨量多,降雨天数多的条件下,危害很容易发生。
防治措施:①药剂预防:在未发病时,可喷布波尔多液或0.1-0.2%波美石灰硫磺合剂,或在6月初至7月下旬对花椒树用200-400倍液萎锈灵进行喷雾保护。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第一章花椒主要病害防治方法1.无头枯病防治无头枯病是花椒常见的病害之一,通常表现为枝条逐渐枯死,直至全株死亡。
防治无头枯病的主要方法包括:________●种植耐病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花椒品种进行种植。
●确保田间通风良好,避免湿度过高。
●避免频繁的灌溉和过量施肥,以防止土壤过湿和养分过剩。
●发现病枝病叶及时清除,防止病害扩散。
2.根腐病防治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为花椒根系腐烂,植株生长受阻。
防治根腐病的主要方法包括:________●种植前进行病原体检测,确保种植环境无病害源。
●合理控制灌溉水量,避免过度浇水。
●施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质地和保持土壤通气性。
●定期清除田间生活垃圾,避免形成病原体的繁殖场所。
3.锈病防治花椒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其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红褐色的小斑点,严重影响花椒的生长。
防治锈病的主要方法包括:________●定期清理花椒枯叶,避免病害扩散。
●使用防锈病剂进行药剂喷雾,提前预防和控制锈病的发生。
●改善通风条件,减少叶片湿度,降低病害发生的机会。
●采用合理的施肥措施,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第二章花椒主要虫害防治方法1.蚜虫防治蚜虫是花椒的常见虫害,蚜虫为害后会使叶片变黄、卷曲,并导致植株衰弱。
防治蚜虫的主要方法包括:________●定期清除花椒枯叶,以避免蚜虫寄生。
●使用杀虫剂进行虫害防治,选择对蚜虫有有效治疗作用的药剂。
●引入天敌,在花椒田间释放天敌对蚜虫进行防治。
2.蜘蛛螨防治蜘蛛螨是另一种常见的花椒虫害,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受损后呈褐色斑点。
防治蜘蛛螨的主要方法包括:________●定期清洗花椒叶片,减少蜘蛛螨的滋生。
●使用杀螨剂进行虫害防治,选择对蜘蛛螨有有效治疗作用的药剂。
●保持田间通风良好,减少蜘蛛螨的繁殖条件。
附件:________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生态农业:________一种综合运用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的农业模式。
花椒主要病虫害有哪些?花椒病虫害防治措施介绍

花椒主要病虫害有哪些?花椒病虫害防治措施介绍花椒主要病害有锈病、煤烟病,主要虫害有蚜虫、蜘蛛、凤蝶、金龟子、吹棉蚧、桑白蚧、蜗牛等,这些病虫害在各方面威胁着花椒植株健康生长,使得花椒树势生长弱、产量低、品质差,严重时会导致全树毁灭。
因此在种植花椒的过程中,需掌握相应的防治措施,花椒主要病虫害有哪些?花椒病虫害防治措施介绍学习下。
一、主要病害防治措施1、锈病锈病发病初期,喷施1∶2∶100的波尔多液,或65%福美锌300~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600倍液防治。
2、煤烟病在发病期喷施波美0.3~0.4度的石硫合剂防治。
二、主要虫害及防治1、蚜虫(1)用10倍的40%的乐果稀释液涂树干。
(2)在有翅蚜大量发生前,用40%的乐果1500~2000倍液或50%的灭蚜净4000倍液喷树冠触杀蚜虫。
(3)需要注意的是,在果实采收前一个月内不能喷药。
2、蜘蛛选用25%的精克草星,15%的哒螨灵、扫螨净,34%的杀螨利果、大克螨,5%的尼索朗等农药进行防治,防治时需按说明书进行,所使用的农药应轮换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3、凤蝶用胃毒剂的农药,如80%的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的杀松或40%的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等防治。
4、金龟子在成虫大量发生危害时可用405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树冠杀成虫。
5、吹棉蚧、桑白蚧(1)在幼蚧孵化期,或1龄若虫脱皮转入2龄期,用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或50%的马拉硫磷800倍液,或松碱合剂10~15倍液喷雾防治。
(2)松碱合剂:按烧碱2、松香3、水10的比例熬制,熬至松香、烧碱全部溶解即可。
6、其他危害动物(1)黄蚂蚁:用敌杀死或氧化乐果的常用浓度喷杀,或者用呋喃丹混泥沙按1∶1的比例撒在根颈部的地面上进行防治。
(2)蜗牛:用竹刷把树上的蜗牛全部刷下,或者用胃毒剂或触杀剂方面的农药喷树干,或用80%的灭蜗灵颗粒剂或10%多聚乙醛颗粒剂,按每平方米1.5克的比例撒在树脚地面上,或用呋喃丹混泥沙以1∶1的比例撒在树脚地面上,给蜗牛划定界区,使其难以上树危害。
花椒病虫害防治

花椒病虫害防治花椒病虫害防治=========================一、病虫害概述-------------------------花椒(学名:Zanthoxylum bungeanum)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植物,但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主要病害有花斑病、炭疽病和迁移性杆菌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螟蛾和花叶蜂等。
为保障花椒的产量和质量,进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二、病虫害防治方法-------------------------2.1 花斑病防治花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特点是花椒叶片出现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黄色斑点。
防治方法包括:- 清除病叶:及时发现病叶并及时清除,避免病菌传播。
- 施用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可有效控制花斑病的发生。
2.2 炭疽病防治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特点是花椒果实和叶片上出现黑色的疫病斑。
防治方法包括:- 清除病斑:及时发现病斑并及时清除,避免病菌传播。
- 施用杀菌剂:如多菌灵等杀菌剂,可以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
2.3 迁移性杆菌病防治迁移性杆菌病是由迁移性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特点是花椒叶片出现黄化、枯黄和萎缩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 清除病叶:及时发现病叶并及时清除,避免病菌传播。
- 施用杀菌剂:如稻壗霉素等杀菌剂,可以有效控制迁移性杆菌病的发生。
2.4 蚜虫防治蚜虫是花椒的主要虫害,主要特点是花椒叶片上出现黄化、卷曲和蜜露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 黑灯诱虫:在花椒种植区设置黑灯,吸引蚜虫到灯光下,然后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灭虫。
- 施用杀虫剂:如甲胺磷等杀虫剂,可以有效控制蚜虫的繁殖和侵害。
2.5 螟蛾防治螟蛾是花椒的主要虫害,主要特点是花椒果实被蛀食和破坏。
防治方法包括:- 树皮涂白:在花椒树干上涂抹白色油漆,可以吸引螟蛾产卵在树干上,然后进行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灭虫。
- 施用杀虫剂:如敌杀死等杀虫剂,可以有效控制螟蛾的繁殖和侵害。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1、花椒叶锈病它是花椒主要病害之一,常引起花椒大量落叶影响花椒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②在秋末冬初及时剪除病枝枯枝,清除园内及树下的落叶杂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菌源;③发病初期,喷施100 倍~200 倍波尔多液。
发病期,喷施65 %可湿性代森锌粉剂400 倍~500 倍液或20 %粉锈宁500 倍~800 倍液。
2、花椒根腐病多雨季节或园地排水不良易感染此病。
感病后,病株长势弱,叶小而黄,严重时根部腐烂而死亡,多数花椒即死于此病。
防治方法:加强树势和肥水管理,增强花椒树体抗病能力;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止园地积水;发病初期喷施5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 倍~800 倍液或喷施70 %代森锰锌500倍~800 倍液,重施根颈部;秋冬季清园,剪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
3、烟煤病在花椒主要产区均有发生,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幼果和嫩梢。
防治方法: ①保持园内通风透光,抑制病菌的生长、蔓延; ②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消除病菌营养来源,抑制病害发展; ③发病初期,喷施0. 3°Be~0. 4°Be 石硫合剂或200 倍波尔多液,抑制病菌蔓延。
4、花椒枝枯病严格控制蛀干害虫,防治枝干损伤,同时采取枝干涂白清毒,尽量减少病菌入侵。
加强修剪,剪除病枝、集中烧毁。
早春喷施100 倍~200 倍波尔多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600 倍液。
5、花椒炭疽病及时除草、修剪,注意通风透光,早期喷施波尔多液200 倍液预防。
发病期喷施75 %白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800 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600 倍液。
6、花椒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花、幼果及幼嫩枝梢的汁液,被害叶片向背面蜷缩,引起落花落果。
同时,排泄蜜露,使叶片表面油光发亮,影响叶片的正常代谢和光合功能,并诱发烟煤病等病害的发生。
以药剂防治为主。
花椒病虫害诊断及防治

花椒病虫害诊断及防治花椒病虫害是严重影响花椒生产的重要因素,而危害花器和果实的病虫害,直接导致产量降低,甚至绝收。
而危害枝干和根茎的病虫害,能使枝干枯萎,直至死亡。
取食危害叶片的病虫害也使得花椒产量受损。
数十种病虫害的侵蚀使得花椒的品质受损,产量不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搞好花椒病虫害的防治已成为搞好花椒生产的重要环节。
一、花椒病害发生及防治(一)花椒炭疽病俗称黑果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叶片和嫩梢,严重时一个果实可达3-10个病斑,易造成果实脱落,一般减产5%-20%,甚至高达40%。
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呈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戴雅世,病斑变成圆形或近圆形,中央凹陷,深褐色或黑色。
天气干燥时,病斑中央呈灰色或灰白色,且有许多排列成论纹状的黑色或褐色小点(图1-1,1-2)。
如遇到高温阴雨天气,病斑上的小黑点呈现粉红色小突起。
病害可由果实向新梢、嫩叶上扩展。
该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侵染所引起,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炭疽菌属。
该病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四川、云南等省区。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及枝条上越冬。
第二年6月初在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引发病害。
能发生多次侵染。
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为发病高峰。
在椒园树势衰弱、通风、透光性差,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易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①加强椒园管理,进行深耕翻土,防止偏施氮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降雨后及时排水,促进椒树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
②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来源;通过修剪椒树改善椒园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发生。
2、药剂防治①冬季结合清洁椒园,喷施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100-150倍液,同时兼治其他病虫害。
②春季嫩叶期、幼果期及秋梢期,各喷1次15%晶体石硫合剂180-2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除雷百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倍得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武都区花椒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花椒是武都区农民的当家产业,截止2006年底,面积已达到5.73万公顷,产量达4500t,产值达到2亿元。
但由于病虫为害严重,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3000万元以上。
因此,摸清武都区花椒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武都区为害花椒的主要病虫害1.1花器、果实病虫害在武都,花椒花器、果实的病虫害主要有花椒铜色跳甲和炭疽病,致使花椒大量落花、落果,直接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影响商品性。
主要分布在半山及半山以上的郭河、安化、马街、玉皇等地区。
1.1.1花椒铜色跳甲。
又名铜色潜跳甲,俗称椒狗子、土跳蚤等,属于鞘翅目叶甲科。
主要分布在我区的安化、马街、三河等半山干旱地区。
成虫长3~5mm,有假死性,善弹跳。
取食幼嫩的椒叶补充营养,将叶片食成缺刻或孔洞。
铜色跳甲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冠下3~5cm的土壤、翅皮或残枝落叶层内越冬。
一般3月20日就可见越冬代成虫出现。
幼虫蛀食花椒种子,致使椒粒大量脱落,造成的落果率为25%~70%,严重的达到95%以上。
一般冬季管理差的椒园发生较重。
1.1.2花椒炭疽病,又称黑果病。
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炭疽菌属。
主要发生在郭河、玉皇、龙凤等高半山地区。
该病是由胶孢炭疽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害。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及枝梢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温、湿度适宜时发生分生孢子,靠风、雨和昆虫传播,1年内可多次侵染。
一般冬季椒园不消毒、树势衰弱、通风透光不良、高温高湿等条件易引起大发生。
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造成品质下降,椒农损失比较大。
1.2枝杆病虫主要有花椒瘿蚊、天牛、花椒流胶病、枝枯病。
花椒产区均有发生。
这些病虫主要为害花椒的枝杆部分,常造成养分输送受阻,导致树势衰弱,枝杆枯死,严重时导致整树死亡。
1.2.1花椒瘿蚊。
俗称气死泡,属于双翅目、瘿蚊科。
1年发生1~2代,在海拔1600m以下地区每年发生2代,1600m以上地区1年发生1代。
以幼虫在被害枝瘿室内越冬,主要是幼虫为害花椒树一至二年生的枝条幼嫩部分,嫩枝因受刺激引起组织增生形成瘤状突起,从而破坏花椒的输导组织,引起瘤部以上干枯和瘤部流胶,引发流胶病。
花椒病虫害诊断及防治

部分种植户缺乏防治知识,使用了错误的防治方法,不仅没 有起到防治效果,还可能加重了病虫害的危害。
经验总结与建议
经验总结
建议一
成功的花椒病虫害防治需要重视预防,定 期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
加强花椒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提高种植户的防治意识和技能。
建议二
建议三
建立花椒病虫害防治的专业队伍,为种植 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综合防治
提倡综合防治,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因地制宜地开 展花椒病虫害防治工作。
技术创新与突破方向
分子鉴定与基因工程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花椒病虫害进行快速、准确 的鉴定和分类,同时开展基因工程研究,培育具有抗病、
抗虫等优良性状的花椒品种。
绿色农药研发
加大对新型绿色农药的研发力度,开发出高效、低毒、低 残留的农药新品种,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
信息化技术应用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花椒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如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提高防治效率和精度,同时推动花椒产业向
智能化方向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 资源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
农药的使用。
治疗措施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使用适当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
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诱杀、色彩诱杀等物理方法进行防 治。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生物 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农业防治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浇水、除 草等,提高花椒树的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对 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都区花椒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花椒是武都区农民的当家产业,截止2006年底,面积已达到5.73万公顷,产量达4 500t,产值达到2亿元。
但由于病虫为害严重,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3 000万元以上。
因此,摸清武都区花椒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武都区为害花椒的主要病虫害1.1花器、果实病虫害在武都,花椒花器、果实的病虫害主要有花椒铜色跳甲和炭疽病,致使花椒大量落花、落果,直接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影响商品性。
主要分布在半山及半山以上的郭河、安化、马街、玉皇等地区。
1.1.1花椒铜色跳甲。
又名铜色潜跳甲,俗称椒狗子、土跳蚤等,属于鞘翅目叶甲科。
主要分布在我区的安化、马街、三河等半山干旱地区。
成虫长3~5mm,有假死性,善弹跳。
取食幼嫩的椒叶补充营养,将叶片食成缺刻或孔洞。
铜色跳甲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冠下3~5cm的土壤、翅皮或残枝落叶层内越冬。
一般3月20日就可见越冬代成虫出现。
幼虫蛀食花椒种子,致使椒粒大量脱落,造成的落果率为25%~70%,严重的达到95%以上。
一般冬季管理差的椒园发生较重。
1.1.2花椒炭疽病,又称黑果病。
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炭疽菌属。
主要发生在郭河、玉皇、龙凤等高半山地区。
该病是由胶孢炭疽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害。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及枝梢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温、湿度适宜时发生分生孢子,靠风、雨和昆虫传播,1年内可多次侵染。
一般冬季椒园不消毒、树势衰弱、通风透光不良、高温高湿等条件易引起大发生。
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造成品质下降,椒农损失比较大。
1.2枝杆病虫主要有花椒瘿蚊、天牛、花椒流胶病、枝枯病。
花椒产区均有发生。
这些病虫主要为害花椒的枝杆部分,常造成养分输送受阻,导致树势衰弱,枝杆枯死,严重时导致整树死亡。
1.2.1花椒瘿蚊。
俗称气死泡,属于双翅目、瘿蚊科。
1年发生1~2代,在海拔1 600m以下地区每年发生2代,1 600m以上地区1年发生1代。
以幼虫在被害枝瘿室内越冬,主要是幼虫为害花椒树一至二年生的枝条幼嫩部分,嫩枝因受刺激引起组织增生形成瘤状突起,从而破坏花椒的输导组织,引起瘤部以上干枯和瘤部流胶,引发流胶病。
在2000年以前主要发生在下山区的12个乡镇,但近年来花椒产区均有发生。
由于此虫的防治主要依靠修剪,而群众又不重视修剪,因此近年有愈来愈重之势。
阴湿山区不修剪、管理差的花椒发生较重。
1.2.2花椒天牛。
全区均有发生,属于鞘翅目天牛科。
为害花椒的天牛有28种之多,但我区主要有桔褐天牛、虎天牛、黄带虎天牛、桃红颈天牛、黄带黑绒天牛5种。
1~3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种类多、虫态交叉重叠,各种虫态在树干内都有,发生较为复杂,防治也较困难。
一般不涂白、管理差的椒园发生较重,是引起流胶病、造成大树整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2.3花椒流胶病,又称干腐病。
病原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肉座菌科赤霉属。
是伴随着天牛、吉丁虫、瘿蚊而发生的一种病害,花椒产区均有分布。
以菌丝体与繁殖体在病部越冬,借风、雨、水传播,通过伤口入侵感染。
发病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理机能失调,如高温干旱、土壤透气不良、缺素等;二是由天牛、吉丁虫、瘿蚊等虫害及机械损伤所致;三是干腐、基腐、疫霉等病菌感染。
大部分是以上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重视冬季管理、不涂白的椒园发生较重。
1.2.4花椒枝枯病,又称花椒梢枯病、枝梢枯死病。
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球壳孢科茎点属。
主要发生在马街、安化、柏林等乡镇半山及以上地区。
由拟茎点霉属真菌引起,借雨水或风及昆虫传播。
发生在大枝基部、小枝分杈处或幼树主干上,病斑为灰褐色椭圆形,以后逐渐扩展为长条形,枝条出现裂缝、流胶,病斑环切1周时,上部枝条枯萎,后期则干缩枯死。
不修剪、冬季对椒树不消毒的发生较为严重。
1.3叶部病虫害主要有花椒桔啮跳甲、蚜虫。
常造成花椒叶片卷缩、缺刻、失绿、脱落,光合作用受阻,严重减产,品质下降,商品性变差。
1.3.1花椒桔啮跳甲,又称桔潜叶甲、潜叶虫、红猴子等。
属于鞘翅目叶甲科。
虫体长4~6cm,有假死性,善弹跳。
成虫取食幼嫩的椒叶补充营养,将叶片食成缺刻或孔洞。
桔啮跳甲1年发生2~3代,以成虫在树下3~5cm的土壤内越冬;幼虫取食花椒的叶肉,致使叶片枯黄脱落,从而影响花椒的产量和质量。
一般冬季管理差的椒园发生较为严重。
1.3.2花椒蚜虫。
主要是桔蚜和棉蚜,也就是农民所说的旱虫,属于同翅目、蚜科。
繁殖率极高,1年发生20~30代,以卵越冬。
春季3月上旬开始孵化,以成虫和若虫为害花椒,常造成大量落叶落花落果,被害部位扭曲变形,发生严重时,引起烟煤病,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整株死亡。
由于农民单一施药,蚜虫产生抗药性,防治上往往花去大量资金,而收效甚微。
半山干旱区的马街、三河、安化、角弓等乡镇发生较为严重。
2武都区花椒主要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措施根据武都区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及其规律,结合花椒的生长发育季节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2.1抓好休眠期的预防工作,防止病虫害发生2.1.1抓小。
从小树抓起。
苗木定植当年的秋季,在距地面40~50cm处截干。
第2年在主干上部30cm范围内以不同角度保留3个主枝,其余全部抹除,以培养良好的树形,并且坚持涂白。
2.1.2抓冬季。
冬季是花椒病虫害最薄弱的环节,抓住此时进行防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要措施有:清园、涂白、冬耕、修剪、土壤处理和刮老树皮。
(1)清园。
就是对花椒园内的残枝落叶、杂草进行彻底清理,并烧毁。
(2)涂白。
就是用涂白剂对花椒树主干及20cm主枝进行涂抹。
主要作用是杀虫、杀卵、杀菌,防止“日灼”,并且可以延迟早春发芽,起到防止晚霜冻的作用。
涂白剂的配制:硫磺粉∶生石灰∶食盐∶水的比例为1∶15∶0.05∶40。
(3)冬耕。
冬季对椒园进行耕翻,不但可以增加土壤空气,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更重要的是将越冬虫、卵、病菌等翻到地面,使其冻死,从而减少越冬基数,降低来年病虫害的发生率。
(4)修剪。
休眠期修剪不但可以培养良好的树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节省养分,减少来年的生理落果,并且通过修剪可以剪除大量的病虫枝,如花椒瘿蚊、流胶病等,延长树体寿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目的。
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为佳,主干高30~50cm,保留主枝3~5个。
修剪的十六字要诀为:开堂、挖心、除病(虫)、疏叉、降重、去弱、清园、消毒。
(5)土壤处理。
就是在冬季给土内施药消灭越冬病虫。
在树冠下埋放甲基异柳磷、辛硫磷等颗粒剂,从而消灭跳甲等越冬害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刮老树皮。
用快刀将主干的粗皮、翅皮刮除烧毁,不但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虫卵及病菌,并且有利于涂白,从而延长花椒寿命。
2.2狠抓开花与坐果期的防治主要是蚜虫、铜色跳甲的防治。
(1)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宝等微量元素肥料2~3次,保花保果,增强花椒树的抗性。
(2)药剂防治。
发现害虫立即喷洒20%杀灭菊酯2 000倍液或4.5%的高保乳油2 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2 000倍液,或80%的敌敌畏1 500倍液。
间隔7d喷1次,交替使用,一般2~3次即可。
2.3果实迅速生长与着色期防治从4月上旬至7月上旬,是花椒树迅速生长、果实迅速膨大并着色成熟的时期,不但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而且也是蚜虫、铜色跳甲、天牛等害虫大发生、繁殖、猖獗为害和流胶病、枝枯病病菌孢子迅速繁殖、传播、流行、蔓延的时期。
一是用涂白剂对主干涂白,恶化害虫产卵活动和病菌的滋生繁殖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二是要给椒园施肥灌水、中耕除草2~3次,以满足其树体和果实生长发育的要求,增强树体抗病虫性;三是嫁接改良八月椒、长把子椒等劣质品种,增强树体抗逆性和提高品质;四是用20%的杀灭菊酯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2 000倍液、4.5%的高保乳油2 000倍液、80%的敌敌畏1 500倍液交替使用,间隔7d喷1次,一般2~3次即可防治蚜虫、瘿蚊等虫害;用3°Bé的石硫合剂或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洒1~2次,间隔7d,以防治流胶病、枝枯病等病害。
2.4采收前后防治7月中旬至10月下旬是花椒果实成熟、采收、花芽分化的时期。
此时树体养分消耗殆尽,又是花椒桔啮跳甲、瘿蚊第2、3代的发生期,是病虫害逐渐进入休眠越冬的时期,也是它们的薄弱环节,是防治的关键季节。
一是增施农家肥、磷肥、钾肥,延长叶片寿命,增加光合作用时间,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丰产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用20%的杀灭菊酯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2 000倍液、4.5%的高保乳油2 000倍液、80%的敌敌畏1 500倍液,交替使用,间隔7d喷1次,一般1~2次即可防治蚜虫、瘿蚊等虫害;用3°Bé的石硫合剂或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洒1~2次,间隔7d,以防治流胶病、枝枯病等病害。
三是进入休眠期后,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30 kg/hm2埋在树冠下5cm深的土里,可消灭跳甲越冬成虫,减少越冬基数,降低来年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