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氧化金矿石富氧浸出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难处理金精矿的加压氧化一氯化浸出实验

难处理金精矿的加压氧化一氯化浸出实验

难处理金精矿的加压氧化一氯化浸出实验金创石;张廷安;曾勇;牟望重【期刊名称】《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2)006【摘要】采用加压氧化法对国内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预处理,考察了反应温度、精矿粒度、氧分压、初酸浓度、反应时间对金精矿脱硫率和金浸出率的影响.利用XRD,XRF,SEM,EDX技术对金精矿原矿及浸出渣进行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80℃,精矿粒度-0.075~+0.061 mm,氧分压0.8 MPa,初酸质量浓度60 g/L,液固比4:1,反应时间120 min,搅拌转速600 r/min条件下,金精矿的脱硫率为93.85%.以50 g/L的NaCl和8g/L的NaClO混合溶液作为浸出剂,对加压氧化渣进行氯化浸出,在反应温度30℃,pH值4.5~5.0,液固比3:1,搅拌转速300r/min,浸出时间180min条件下,金的浸出率为94.54%.未作预处理的金精矿直接氯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仅为42.65%,加压氧化对提高金的浸出率效果显著.【总页数】5页(P826-830)【作者】金创石;张廷安;曾勇;牟望重【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19;金策工业综合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朝鲜平壤999093;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31【相关文献】1.复杂难处理金精矿加压氧化预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J], 徐忠敏;翁占平;国洪柱2.某难处理硫化金精矿加压氧化—氰化浸金试验研究 [J], 李奇伟;陈奕然;陈明军;葛云松3.含锑难处理金精矿加压氧化法制备焦锑酸钠的工艺研究 [J], 徐忠敏;叶树峰;庄宇凯4.云南某难处理硫化金精矿加压氧化预处理硫的最低自热品位 [J], 樊蕾;张春生;梁可5.云南某高硫难处理金精矿碱性加压预氧化-氰化浸金试验研究 [J], 李奇伟;陈奕然;陈明军;葛云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遂川某高品位金矿石重-浮-浸工艺试验

江西遂川某高品位金矿石重-浮-浸工艺试验
第 4期
2 0 1 5年 8月
矿 产 综 合 利 用
Mu l t i p u r p o s e Ut i l i z a io t n o f Mi n e r a l Re s o u r c e s
NO . 4 Au g. 2 01 5
江西 遂 川某 高 品位 金 矿 石 重 一 浮一 浸 工 艺 试 验
为8 7 . 6 6 %, 试验 指标 良好 , 达 到综合 回收 的 目的 。
1 矿 石 性 质
矿 石 中主 要 金 属 矿 物 有 黄 铁 矿 、 黄铜矿、 方 铅 矿、 闪锌 矿 等 ; 非金属 矿物主要有石英 、 绢云母、 长
单 位 为g / 。
2 选矿 试 验
黄 金选 矿 通 常有 重 选 、 浮选 、 氰化、 硫脲 浸 出等
江西遂川 某矿 石 中金 品位 较 高 , 主要 呈硫 化 物
的 自然 金 除 金 、 银成分外 , 还有微量砷 、 铋、 硫、 铁、 锌、 铅 等元 素 。原矿 多元素 分析 结果 见表 1 。
表1 原矿 多元素分 析结 %
Ta b l e 1 A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 s o f mu lt i — e l e me n t s o f t h e r a w o r e
方 法 。根据 矿 石 中金 的赋 存 形 式 , 确定采用重选 一
石 。另 外矿Biblioteka 中还 含有 碳 酸盐矿 物 、 绿 泥石 、 绿帘 石 等 矿物 。
矿石 中金 主要 是 以 自然 金 的形 式 出现 , 少量 或 微 量 以超 显微 金 出现 。矿石 中 自然金 的粒度 大小 不
关键词 : 自然金 ; 高 品位 ; 重选 ; 浮选 ; 氰化浸 出; 综合 回收 ; 回收率

氧化金矿堆浸方法

氧化金矿堆浸方法

氧化金矿堆浸方法以氧化金矿堆浸方法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种金矿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氧化金矿是指含有氧化金矿石的矿石,常见的有氧化铁矿、氧化硫矿等。

氧化金矿的提取是金矿开采中的重要环节,而氧化金矿堆浸方法就是一种常用的金矿提取方法。

让我们了解一下氧化金矿堆浸方法的原理。

氧化金矿堆浸是通过将氧化金矿石堆放在堆场上,然后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氰化钠溶液,使其浸出金分子,进而将含金溶液收集起来,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和提纯,最终得到金金属。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了氰化物与金的亲和性,使其形成可溶性的金氰化物离子,从而实现金的提取。

氧化金矿堆浸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

氧化金矿堆浸方法适用于含有氧化金矿石的矿山,如氧化铁矿、氧化硫矿等。

这些矿石中的金通常以氧化物或硫酸盐的形式存在,通过堆浸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其中的金。

氧化金矿堆浸方法操作简便。

相比于其他金矿提取方法,如浮选法和氰化法等,氧化金矿堆浸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只需要搭建一个堆场,喷洒一定浓度的氰化钠溶液即可。

这大大减少了设备和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氧化金矿堆浸方法对环境影响小。

相比于传统的氰化法,氧化金矿堆浸方法所使用的氰化钠溶液浓度较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而且在堆浸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如喷洒液的循环利用、喷洒液的回收和处理等,使得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氧化金矿堆浸方法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在金矿开采中,许多含有氧化金矿石的矿山都采用了氧化金矿堆浸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大型矿山,也适用于小型矿山和工艺试验。

在国内外,氧化金矿堆浸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矿的提取和加工过程中。

总结起来,氧化金矿堆浸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金矿提取方法,它通过喷洒氰化钠溶液,将氧化金矿石中的金浸出,然后进行收集和提纯,最终得到金金属。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对环境影响小,广泛应用于金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氧化金矿堆浸方法在未来的金矿开采中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含砷低品位氧化金矿石柱浸研究

含砷低品位氧化金矿石柱浸研究

含砷低品位氧化金矿石柱浸研究2010-1-27 17:05:46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581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由于黄金资源的日益匮乏,低品位金矿越来越被国内外重视,为了合理地利用这一部分黄金资源,很多研究单位提出了利用“堆浸”工艺回收低品位金矿中的贵金属,以下是为含砷低品位氧化金矿“堆浸”生产而选择的柱浸试验工艺。

一、矿物性质(一)矿物组成本次试验样品是采自广东省某金矿点,样品总体上氧化程度较高,矿石质地较疏松、块状,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黄铁矿、毒砂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粘土矿物等,矿石主要矿物组成见表1。

表1 主要矿物组成%矿石的多元素分析见表2。

表2 矿石的多元素分析%(二)金的赋存状态金在矿石中绝大多数以不可见金形式存在,矿样经水筛后,经反复淘洗,在<0.075mm 精矿中,用显微镜反复寻找,仍未发现金,而经人工重砂方法提纯,褐铁矿,黄铁矿两种主要金属矿物进行单矿物分析,金在金属矿物中的占有率约为30%。

二、室内柱浸研究试验由于该矿石金品位低,仅3.38g/t ,且属于氧化程度较高的风化型矿。

根据这一特点,该矿石较适合“堆浸”回收其中的金。

本次试验即是为“堆浸”生产提供设计依据而进行的。

试验主要在矿石粒度、1#试剂浓度、NaCN 浓度等方面对矿石进行了研究。

(一)矿石的粒度本次试验在矿石的粒度上我们采用了三级:25mm 级、20mm 级和15mm 级,并且把矿石缩分成4份,25mm 级1份定为A 1,20mm 级2份定为B 1和B 2,15mm 级1份定为C 1,柱浸试验采用的柱子为直径100mm ,高4000mm 的塑料管4根。

把4份矿石A 1、B 1、B 2、C 1分别装在4根柱子中,各柱装柱重量如表3所示。

表3 矿石装柱重量kg(二)预处理条件根据以往各种预处理剂对金矿的氰化效果的影响,我们认为1#试剂对矿石的预处理效果最好。

所以在预处理方面我们采用1#试剂作预处理剂。

氧化金矿石强化氰化浸出的试验研究与工业实践

氧化金矿石强化氰化浸出的试验研究与工业实践

,Xiong Shuhua ,Xie Minghui ,Jiang Leyong , ,
矿石化学组成 矿石化学组成为: 、 、 、 、 、 。 、 、 、 、 、 、
# , ,
, ,

矿物组成 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族矿物, 次为金属 硫化矿。矿石中的脉石矿物以粘土矿物和石英为 主, 其次为少量的碳酸盐类矿物和磷酸盐矿物。矿 石中选别对象为金、 银, 其他有用矿物含量甚微, 而
[ ]
后, 随浸金时间的
延长, 金的浸出率增大趋势减缓, 说明在此浸金条件 基本足够, 延长浸出时间难以 进一步提高金的浸出率。此试验结果与生产现场比
, 不加辅助氧化剂, 改变增浸剂或润湿剂的
种类与用量。试验结果见表 。
表 !# 增浸剂 ( 或润湿剂) 强化氰化浸出试验结果
增浸剂或润 湿剂方案 木质素磺酸钙 ( ) 辅助氧化剂添 ) 加量 ( 条件 , 条件 , 条件 , 月桂硫酸钠 ( ) 条件 , 条件 , 条件 , 石油磺酸钠 ( ) 条件 , 条件 , 条件 , 氰渣金品位 ( ) 金浸出 率 ( )
某金矿矿石为铁帽型含金氧化矿和含金混合 矿, 其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族矿物, 次为金属硫化 矿, 随着矿床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 矿石的性质也发 生了较大变化, 尤其是矿石中金的品位有所下降, 硫 化矿的含量也有所增加, 这对该矿的选冶生产造成 了一定的影响, 其直接表现就是金的直收率 ( 回收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 ( 作者简介: 罗仙平 (
因增浸剂或润湿剂一般都是表面活性剂, 为此, 对木质素磺酸钙 ( 磺酸钠 ( 料细度为 用量为 定为 ! 占 , 矿浆 ) 、 月桂硫酸钠 ( , 浸矿浓度为 值为 ) 与石油 , ) 进行了筛选, 试验条件为: 浸出物 左右, 浸出时间固

国外某金矿氧化矿制粒法—堆浸试验

国外某金矿氧化矿制粒法—堆浸试验

国外某金矿氧化矿制粒法—堆浸试验高保胜;栾明刚;王必强【摘要】国外某金矿氧化矿金品位2.32 g/t,含泥量高,矿石性质复杂,直接堆浸浸出效果较差.通过采用制粒法处理该矿石后进行20 t级堆浸浸出试验,分析了喷淋液氰化钠浓度、浸出时间、堆高等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比了氰化钠和环保选金剂的浸出效果和经济性,确定了最佳的浸出参数为氰化钠浓度1.00g/L、浸出时间55 d左右,在保证矿堆良好渗透性的前提下,宜尽可能增加堆高.最终堆1~6矿石平均金浸出率为67.2%,与室内小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3页(P150-152)【关键词】氧化金矿;制粒法;浸出率;环保选金剂【作者】高保胜;栾明刚;王必强【作者单位】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国外某金矿氧化矿金矿物主要以单体金、粒间金和包裹金形成产出,其中单体金以自然金和银金矿的形式存在;粒间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褐铁矿,其次为石英、云母等;包裹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褐铁矿。

该金矿氧化矿性质较为复杂,含泥量高达40%,直接堆浸时矿堆渗透性差,浸出指标很差。

为解决该技术难题,拟采用制粒法处理氧化矿后通过堆浸进行金的回收[1-2]。

为保证堆浸生产的顺利进行,通过试验分析水泥和生石灰配比、渗透性、可浸性等氰化浸出条件[3-4],考察浸出过程中氰耗量、碱耗量及金浸出率的变化规律,确定该金矿氧化矿可行的浸出方案[5-6],对于提高金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7-8]。

1.1 矿石组成矿石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金物相分析见表2。

从表1、表2可知,矿石金品位2.32 g/t,86.56%的金以裸露金的形式存在。

1.2 矿石组成矿石粒度分析结果见表3,X衍射分析结果见图1。

由表3、图1可知,矿石中金嵌布粒度较细,主要以细粒金为主,其中0.010~0.030 mm的细粒级和-0.010 mm的微粒级中的金分布率分别为47.08%、21.47%;矿石中主要矿物是石英、白云母和褐铁矿,其他矿物含量较低。

苏丹某金矿床矿石工艺矿物学及浸出特性研究

苏丹某金矿床矿石工艺矿物学及浸出特性研究

矿业工程黄 金GOLD2024年第1期/第45卷苏丹某金矿床矿石工艺矿物学及浸出特性研究收稿日期:2023-08-19;修回日期:2023-11-16作者简介:王振银(1995—),男,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湿法冶金和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E mail:wangzy@norinming.com王振银,王 怀,段帅康,张玉帅,刘 威,王政华,徐 鹏(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摘要:为探索苏丹某金矿床矿石的浸出特性,对其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并使用环保浸金剂JC对4个不同深度矿样进行了搅拌浸出、滚瓶浸出及柱浸试验。

搅拌浸出试验中,在矿石粒级P80=75μm、P80=150μm条件下,不同深度矿石的浸出率均分别在90%和85%以上;滚瓶浸出试验中,在矿石粒级P80=4.5mm条件下,表层矿石的浸出率在70%以上,深层矿石的浸出率不足50%;柱浸试验中,在矿石粒级P80=6mm、P80=10mm条件下,表层矿石的浸出率分别在55%和65%以上,深层矿石的浸出率分别不足40%和30%。

试验结果表明:该矿床表层矿石具有一定的堆浸可行性,而深层矿石适合搅拌浸出工艺。

关键词:金矿石;工艺矿物学;搅拌浸出;滚瓶浸出;柱浸 中图分类号:TD982 文章编号:1001-1277(2024)01-0034-05文献标志码:Adoi:10.11792/hj20240107引 言中国金矿资源以中、小型矿山为主,早期建设的矿山经长期开采后,金矿资源储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发展需求[1],投资开发海外金矿资源对于保障中国矿产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苏丹某金矿床位于苏丹共和国北部,该地气候干燥,降雨量较少,水资源匮乏,地势开阔平坦。

针对该金矿床矿石的开发生产,应当选择节水、易于操作和运营维护、经济环保的工艺。

黄金生产工艺中,氰化钠作为浸出剂具有成本低廉和反应效率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100余年,但存在产出的含氰尾矿、尾水等对环境危害性较高、处理困难、处理成本高等问题[2-4]。

某氧化金矿石富氧浸出试验研究

某氧化金矿石富氧浸出试验研究

某氧化金矿石富氧浸出试验研究在当前的氰化提金中,加快金的概化浸出和降低氰化钠的消耗是影响氰化工艺技术和经济效果的两大因素。

目前提出降低消耗途径和提高氰化指标的有效途径是采用充人富氧的方法代替空气浸出,该方法在一些矿山已经成功应用。

某氧化金矿为褐铁矿含金氧化矿,其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次为白铁矿等由于该矿位于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中氧气含量低,采用常规的氰化工艺,需要后,金的浸出才可以稳定,浸出周期较长,这将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金回收率,缩短金的浸出周期,本文提出“氧化金矿石富氧浸出新工艺”,浸出时间只需要。

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能显著提高浸吸速率,降低氰化钠用量,而且金的回收率可达到96.68%。

如果浸出过程中加人活性炭,金的吸附率可达到99.14%,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指标。

一、矿石性质(一)矿石组成该矿石为褐铁矿化碎裂脉石英岩和白色脉石英岩,金以细粒自然金包裹于致密的褐铁矿和白铁矿中,或赋存在褐铁矿粒间。

金属矿物主要是自然金、银、褐铁矿、黄钾铁矾,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白云母、绢云母、钾长石,褐铁矿为金的主要载体。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二)金的赋存状态在原矿标本和人工砂样中未见金,仅在-0.9mm粒级矿石经摇床选别的精矿中见到自然金,其存在形态有三:1、单体金可能由褐铁矿解离出来,最大粒度为0.04mm,最小0.001mm。

2、包裹金包于褐铁矿中,金粗大小0.03~0.002mm,所有包裹自然金的褐铁矿的结构致密。

3、微细粒金以超显微状态存在于白铁矿中。

二、实验室选冶试验(一)富氧浸出机理在氰化钠溶液中有氧存在时金按下式被溶解依照扩散理论,可推导出[CN-]/[O2]=6时,金溶解速度达到极限,也就是说当浸出溶液中游离氰根和溶解在水中分子氧即溶解氧浓度达到6时,金浸出速度最佳[2]。

1、常规氰化浸出某氧化金矿石富氧浸出试验研究将试/16kg磨细到-74μm65%,装入40L的搅拌浸出槽里,使矿浆浓度达到33%,在pH 值为11,氰化液浓度0.3g/L的条件下,充入空气1.6m3/h行浸出,并且每间隔1~2h抽出150ml左右矿浆,经过滤、洗涤后,得到贵液和浸渣分析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方法在一些矿山已经成功应用 。 . 某氧化金矿为褐铁矿含金氧化矿 ,其 主要金属
表1
原矿 多元素分析结果/ %
mie oe% n r/
Ta l Mu t—ee n a y n l ss r s ls f m n f b li lme tr a ay i e u t o 一0 _
中, 或赋存在褐铁矿粒间。
金属矿物主要是 自然金 、 、 银 褐铁矿 、 黄钾铁矾 ,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 、 白云母 、 绢云母 、 钾长石 , 褐铁 矿为金的主要载体。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 l 。 1 金的赋存状态 . 2
在原矿标本 和人工砂样 中未见金 , 仅在一 . m 09 m
粒级矿石经摇床选别的精矿中见到 自然金 ,其存 在
形 态 有三 :
收稿 日期 :o 5 l— 9 20一 12 作者简介 : 敏 (98 )男 , 胡 17一 , 江西新 干人 , 环境与建筑学院在读 研究生 。
维普资讯
20 年第 2 06 期
元 紊 A * A * C A S F FO A23 i2M o C O u g u s e e I 0 s a 0S 含 量 2. . . . . . .81. . . 1 4 4 9 1 0 3 0 0 0 8 5 6 0 5 6 3 0 6 . 31 9 0 2 1 0 0 2 8 4 6 7 单位 :

() 1单体金 : 可能 由褐铁矿解离 出来 , 最大粒度 为 0 4 m, . m 最小 0 0 nn 0 . 1l 。 0 l
( 黜 2
: 包于褐铁矿中, 金
、. ,0 2 m, 0 31 m 04 0
所有包裹 自然金 的褐铁矿的结构致密。 ‘ () 3微细粒金 : 以超显微状态存在于白铁矿中。
度达到极限 ,也就是说 当浸出溶液 中游离氰根和溶
解在水 中分子氧即溶解氧浓度达到 6时 ,金浸 出速
度最佳嘲 。 21 常规氰化浸 出 .1 . 将试样 1k 磨 细到一 4,6 %, 6g 7 1 5 装入 4 L的搅 J m 0
该矿石为褐铁矿化碎裂脉石英岩和 白色脉石英
岩 ,金以细粒 自然金包裹于致密的褐铁矿和白铁矿
拌浸 出槽里 , 使矿浆浓度达到 3 %, p 3 在 H值 为 1 , 1
氰化液浓度 0 r .C 3 L的条件下 , 充入空气 1 m/ 进行 . 3 6 h
浸出, 并且每间隔 12 —h抽出 10 l 5 m 左右矿浆 , 经过
滤、 洗涤后 , 得到贵液和浸渣分析样。同时还测定矿
浆 中的溶解氧含量 , 出 C - 算 N/ 摩尔 比。测定贵液 O 中的 C - 量 , N& 并根据其消耗及时给予补充 , . 使氰化 液浓度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上 ,计算氰化物消耗总量
矿物为褐铁矿 , 白铁矿等 ; 次为 由于该矿位于高原地 区, 海拔高 , 中氧气含量低 , 空气 采用常规的氰化工 艺, 需要 1h , 6 后 金的浸出才可 以稳定 , 浸出周期较
长, 这将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经济效益 。 为了保证金 回收率 , 缩短金 的浸出周期 , 本文提 出“ 氧化金矿石 富氧浸出新工艺” 浸出时间只需要 , 8。 h 试验表明 , 采用该工艺 , 能显著提高浸吸速率 , 降 低氰化钠用量 , 而且金的 回收率可达 到 9 . %。如 68 6 果 浸 出过 程 中加 入 活 性 炭 , 的 吸 附率 可 达 到 金 9 . %, 91 取得了较好 的试验指标。 4
摘 要: 针对某氧化金矿石的特性及所处地理位置, 若采用常规氰化浸出工艺, 浸出 1h 金的浸 出率才能达到 6 后,
9%。 5 氰化物消耗 为 2 3g 。为此 , . k/ 0 t 本文提 出采用 ” 氧氰 化浸 出工艺 ” 富 进行处理 , 验表明 , 试 该工艺 能显 著提高浸 吸速 率 , 出 B 后 , 的浸 出率 9. %, 浸 h 金 6 8 而氰化钠 用量只需要常规浸 出的一半 。如果浸 出过程 中加入 活性 炭, 6 金的吸附率为
维普资讯

6-
有 色金属( 选矿部 分)
20 年第 2 06 期
某氧化金矿石富氧浸出试验研究
胡 敏 1 , 俐 俐 , 2程 罗仙 平
(. 1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 赣 州 3 10 ;. 4 00 2 福建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 福建 上杭 3 40 ) 620

敏等 : 某氧化金矿石富氧浸出试验研究
・7・
为 2 3g 。分析浸渣的含金量 , . k/ 0 t 并根据其结果算 出 各个时 间的金浸出率。试验结果如图 1图 2 、 所示。
时间段
圈 3 富氧浸 出矿浆中 C - : N/ O
时 间段
Fg 3 CN- i la hn i n r h—x g n i / vs e c ig t O2 me i i — y e c o c a iain ynd t o
9 .4 。 91%
关 键 词 :富氧浸 出; ; 回收率 金矿 金
中图分类号 :D 5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6199 (060—0 60 T 93 A 17 —4220 )2 00 —3
在当前的氰化提金中 ,加快金 的氰化浸出和降 低氰化钠 的消耗是影响氰化工艺技术和经济效果 的 两大因素【 目 “ 前提出降低消耗途径和提高氰化指标 。 的有效途径是采用充入富氧的方法代替空气浸 出 ,
2 实验 室选 冶试 验
2按下式被溶解 :
4 u 8 N+ H2+ 24 u C 一24 H一 A + C -2 0 0- A ( N ) 0 +
1 矿石性质
11 矿 石组 成 .
依照扩散 理论 , 可推导出【N 10]6 , C 一[2 时 金溶解速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