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儿童长程治疗中病情恢复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精神分裂症未治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关键词】 精神分裂 症 疾病未治疗期间 精神病未治疗期间 影响 因素
D r t no n r ae l esa d i n u n a a t r i c i p r na W n u a o f te td in s n sif e t l co s n shz h e i a g咖 n h i n ,L i u l t l i f o ,Z u Zq g i i
・
1 ・ 0
A cie f scir rh so yha y v P t
。
20 0 9。Vo . .N0 1 1 21 .
・
论 著 ・
精 神分 裂症 未 治期 及其 影 响 因素研 究
王继 军 朱紫青 李春 波 黄 乐萍 蒋 纬 张 明岛
应用诺丁
【 摘要】 目的 了 解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正式开始治疗前的疾病 未治疗期 间(uao f n e e drtno uta d i rt
C u b ,Hu n  ̄p n h no ag ig,Ja g We , h n n d o h n h iMetl e l e tr S n h iJa tn in i Z a g Mig a .S a g a na H at C ne , h g ioo g h a a
U i ri n v s y,S n h i 2 0 3 e t a h g 0 00 a
精神分裂症子女的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

精神分裂症子女的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
于青;于兰
【期刊名称】《四川精神卫生》
【年(卷),期】2004(17)1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子女的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方法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为工具,对2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研究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与正常健康者的子女(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精神分裂症子女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3%;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儿童健康状况差、孕产期不利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亲子关系差、居住地社会风气差和学习成绩差.结论精神分裂症子女的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为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需全面干预.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于青;于兰
【作者单位】272051,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272051,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3;R395.6
【相关文献】
1.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行为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J], 赵峥;潘苗;刘杰;孙富根;姚丰菊;苏丽娟;马敬;张美霞
2.精神分裂症患者6~11岁子女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对照研究 [J], 赵贵芳;王善松;孙呈勇;乔学云;张伟;宋深刚;李庆荣;冯健;高春霓;王延祜;刘金同;唐济生;郑玉英;崔爱军;朱成友;李萍
3.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青少年期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研究 [J], 管国涛;张丽婷;周海英;赵贵芳;唐济生
4.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J], 杨长虹;郭平;郭华
5.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对照研究 [J], 管国涛;周海英;唐济生;赵贵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

临床医学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秦陶然,田甜,王丽莉,王从辉天津市安定医院八科,天津300222[摘要]目的探究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6—9月于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八科长期住院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39例,对照组59例,比较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及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对照组年龄小于65岁、单一用药的患者占比高于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用药情况均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素(OR= 3.262、2.344、3.381,P<0.05)。
结论女性、年龄越大以及联合用药者更易合并代谢综合征,为临床早识别早发现以及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提供依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长期住院患者[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9(b)-0046-04 Current Status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Long-term Hospitalized Schizophrenic PatientsQIN Taoran, TIAN Tian, WANG Lili, WANG Conghui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VIII, Tianjin Anding Hospital, Tianjin, 30022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tabolic syndrome accompa⁃nying long-term hospitalized schizophrenic patients. Methods98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ho were hospitaliz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eighth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Tianjin Anding Hospital from June to September 2022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were complic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39 cases in case group and 59 cases in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data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younger than 65 years old in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as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age and drug use were all risk factors for metabolic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long-term hospitalized schizophrenia (OR=3.262, 2.344, 3.381,P<0.05). Conclu⁃sion Women, older age, and co-medication are more likely to be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early clinical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as well as reduction of associated metabolic syndrome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Key words] Schizophrenia; Metabolic syndrome; Long-term hospitalized patients精神病患者有更大的过早死亡风险,主要是由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
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效果分析

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效果分析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然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的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才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本文将围绕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一、支持性心理干预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支持性心理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建立正向的心理状态,加强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提高自尊心,增强应对困难的能力,从而减轻精神疾病对患者所造成的心理负担。
支持性心理干预主要包括个体治疗和群体治疗两种。
个体治疗是通过与患者交流,帮助其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群体治疗则是通过开展类似于心理团体活动的方式,让患者在一起交流感受和经验,增强彼此之间的社会支持和情感联系。
研究表明,支持性心理干预对于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来说,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减轻焦虑和抑郁在治疗过程中,支持性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抑郁。
对于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来说,焦虑和抑郁是非常常见的症状,也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
支持性心理干预能够通过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不确定性,帮助其建立正向心态,减轻与疾病有关的负面情绪。
2.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往往会产生自卑和自我怀疑的情绪,这些情绪会进一步影响到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支持性心理干预可以通过肯定患者成就和提供积极评价,帮助患者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增强应对困难的能力。
二、康复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康复训练是指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一种方法。
在过去的治疗方法中,康复训练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但随着人们对精神疾病治疗的认知不断提高,康复训练也逐渐成为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职业康复、社会康复、认知康复等多个方面。
职业康复包括培训技能、就业辅导等,帮助患者恢复就业能力;社会康复则主要是通过社会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逐步融入社会;认知康复则着重于训练患者的认知能力,使其学会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科技的进步及精神科一线药物的合理应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愈率正在逐步提高。
但是,因为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本人、家庭、社会),精神分裂症患者真正的康复还差强人意,而且复发率居高不下,精神分裂症的高复发率已经成为世界卫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希望通过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治疗和护理、出院患者的康复指导以及社会回归,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起到指导作用。
使这类人群回归、融入正常社会生活和工作成为可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156-0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在遗传和神经发育缺陷基础上产生的慢性、致残性精神障碍。
本病是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精神病,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为一种功能性精神病。
本病患者一般无意识和智能障碍,但发作时不仅影响本人的劳动能力,且影响家庭,甚至因冲动、伤人、毁物、自杀而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由于疾病本身的特征,精神分裂症属高复发性精神疾病,其反复发作可导致患者人格改变、社会功能下降。
每一次复发都有可能使患者大脑发生永久性损伤,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对于患者家属,复发意味着亲人病情的恶化和多次强制性的住院治疗,必须相应承担更大的经济负担和情感压力;对于医务工作者,复发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以及最终预后的不理想;也是有限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
1 治疗和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1.1 早期明确诊断、系统治疗是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关键:由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功能性精神病,也就是说,这类疾病没有脑器质性病变。
这在精神科临床上,就没有相应的理化、x线、ct等辅助检查来印证疾病,只能通过精神科医生的临床观察和了解病史来确诊。
因此,要做到及时准确定诊、系统治疗、用药,这对精神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业务技术要求。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因素的分析

知力恢复 , 这就是精神科 临床 上称 为 的恢 复期 。此 期患 者的
心 理 特 点 是 : 家 心 切 , 自己 的 未 来 充 满 期 盼 和 不 安 , 望 想 对 渴 受 到 尊 敬 和 重 视 。 同 时 因 为 逆 反 , 易 产 生 低 人 一 等 、 前 也 无
降_ 。每一次复发都有可 能使患者大脑发 生永久性损 伤 , 2 j 认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 793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 17 0 6 (0 2 0 0 3 6 2— 39 2 1 )4— 6—0 4 2
精神分裂症 是一种 在遗 传和 神经 发育 缺陷 基础 上产 生 的慢性 、 残 性 精神 障 碍… 。本病 是 以基本 个 性 , 维 、 致 思 情
在逐 步提高。但是 , 为各 种不利 因素的影 响 ( 括患 者本 因 包
13 恢复期患者 的心理治疗和护理 .
经过 系统 的治疗和护
理 , 大数精 神分裂症 患者 的病 情都 能得 到较 好控 制 , 情 绝 病 相对 稳 定 , 维 、 感 、 为 逐 渐 趋 于 正 常 , 人 生 活 自理 , 思 情 行 个 自
产 生 , 出 院做 好 生 理 和 心 理 上 的准 备 。 为
此 , 效预防精神分 裂症 的复发 已经成 为需要 迫切解决 的 问 有 题 。研究 、 探索影 响精神分裂症康复 的因素 、 防止 复发 , 其意
义 的重 大 不 言 而 喻 。 本 文 希 望 通 过 对 住 院 精 神 分 裂 症 患 者
途、 自卑甚至轻 生等消 极情 绪 。此 时 , 治疗 和护 理 上要 充 分 了解患者 的心理特点 , 取对症治疗 和护理 。及 时与患 者家 采 属沟通 , 通报患者 的恢 复情况 , 用探 视 和假 出院 制度 缓解 利 患者想 家心 理。医护人员对待患者 言谈举 止要讲 究方式 、 方 法, 给患者 以 足够 的理解 和 尊重 。视 患者 如 自己 的兄 弟姐 妹, 树立他 ( ) 战胜疾病 的信心 。减少或杜绝 逆反心理 的 她 们
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恢复期需要得到充分的护理和支持。
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强调尊重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特点,探讨了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他们身上的具体应用,包括护理措施与效果评估、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的作用,以及团队合作与多学科综合服务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有积极影响,提高了他们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未来应继续探索更好的护理方法和服务模式,以更好地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实现康复和社会融合。
【关键词】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以人为本护理理念,护理措施,效果评估,心理支持,社会支持,团队合作,多学科综合服务,积极影响,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精神分裂症及其恢复期概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幻听、妄想、思维混乱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涉及基因遗传、环境因素和神经生物学等方面。
精神分裂症的恢复期是指患者在接受有效治疗后,症状逐渐减轻,功能恢复的阶段。
在恢复期,患者需要继续接受护理和支持,以帮助他们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精神分裂症的恢复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护理理念强调将患者置于护理的核心地位,尊重患者的需求和选择,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特点分析,以及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这一群体中的具体应用。
1.2 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重要性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强调将患者置于护理工作的核心地位,尊重和关注患者的个体需求、价值和尊严。
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以人为本护理理念更显得尤为重要。
12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治疗前期影响因素分析

12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治疗前期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期影响患者病情恢复的因素。
方法:收集我院精神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12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请心理测量专业人士应用一系列的专业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病情预后评估。
分析讨论治疗前期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果:将研究因素与随访结果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出生胎次及入院时的主要临床行为和患者的思维形式障碍等情况与随访结果中影响因素无明显关联。
但是与患者的家族史、临床诊断分型、住院期间的服药情况、家庭背景及社会支持度、患者发病形式及受教育水平等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前期影响预后有关。
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前期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预后不佳。
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应早期干预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前期;影响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较为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精神科疾病,其发病主要表现为思维、感知、情感、认知及意识行为等多方面与精神活动不协调[1]。
其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生活工作,同时也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前干预极其重要。
临床上讨论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期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干预影响因素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笔者收集我院精神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入诊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常规治疗,分析其治疗前期的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以便给临床上治疗此病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我院精神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12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其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㊃6㊃解放军护理杂志㊀2018年11月,35(21)精神分裂症儿童长程治疗中病情恢复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张盛夏,罗亮,罗振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身科,陕西西安710032)ʌ摘要ɔ㊀目的㊀探讨精神分裂症(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S P)儿童长程治疗中病情恢复特点及其影响因素㊂方法㊀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某院心身科收治的83例儿童S P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5年的门诊复查随访,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 o s-i t i v e a n dn e g a t i v e s y n d r o m e s c a l e,P A N S S)㊁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 e r s o n a l s o c i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s c a l e,P S P)㊁儿童期逆境问卷(a d v e r s e c h i l d h o o de x p e r i e n c e s c a l e,A C E s)对患儿进行测定评估㊂结果㊀83例患儿有效随访67例(80.7%)㊂患儿服药依从性为47.8%(32/67)㊂在治疗后3个月,患儿阳性因子得分显著下降(P<0.05),随访5年均处于稳定水平;阴性因子在第4年开始逐渐恶化,得分逐渐升高㊂焦虑抑郁因子在治疗后2年内呈下降趋势,但第3年㊁第4年出现恶化(P<0.05),第5年时恢复至基线水平㊂治疗初期患儿兴奋敌对因子得分即显著下降(P<0.05),随访过程中只出现小幅度波动㊂认知损害在治疗前3年明显好转,在第4年㊁第5年出现恶化,与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㊂患儿P S P得分稳步升高,社会功能逐渐改善㊂基线社会适应能力㊁服药依从性㊁早期阳性症状缓解㊁儿童逆境是影响患儿个人和社会功能得分的独立性危险因素㊂结论㊀S P患儿服药依从性尚可,复发再入院率比例较高㊂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出院后患儿服药依从性,加强对基线社会适应能力较低患儿及高儿童逆境患儿的关注,提高症状缓解率,以改善患儿社会适应能力㊂ʌ关键词ɔ㊀精神分裂症;儿童;社会功能;随访;影响因素d o i:10.3969/j.i s s n.1008-9993.2018.21.002ʌ中图分类号ɔ㊀R473.74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ʌ文章编号ɔ㊀1008-9993(2018)21-0006-05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L o n g-t e r m R e c o v e r y i nC h i l d r e nw i t h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 AP r o s p e c t i v eF o l l o w-u p S t u d yZ H A N G S h e n g x i a,L U O L i a n g,L U O Z h e n j u a n(P s y c h o s o m a t i c D e p a r t m e n t,X i j i n g H o s p i t a l,X i a n 710032,S h a n n x i P r o v i n c e,C h i n a)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L U OZ h e n j u a n,E-m a i l:z h a n g y x44@t o m.c o mʌA b s t r a c tɔ㊀O b j e c t i v e㊀T oo b s e r v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i l l n e s sr e c o v e r y i nc h i l d r e n w i t h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 (S P),a n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h e r e c o v e r y o f s o c i a l f u n c t i o n.M e t h o d s㊀At o t a l o f83c h i l d r e n w i t hS Pw h ow e r e a d m i t t e d t o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M a y2012t oM a r c h2013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s t u d y s u b j e c t s.F o l l o w-u p v i s i t sw e r e c o n d u c t e d i nn e x t f i v e y e a r s.T h e p o s i t i v e a n dn e g a t i v e s y n d r o m e s c a l e,t h e p e r s o n a l s o c i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s c a l e(P S P)a n d t h e a d v e r s e c h i l d h o o de x p e r i e n c e s c a l ew e r eu s e d.R e s u l t s㊀T o t a l l y67 c a s e s(80.7%)w e r e f o l l o w e du p s u c c e s s f u l l y.T h e c o m p l i a n c e a t t h e f i n a l f o l l o w-u p w a s47.8%(32/67). T h e s c o r e o f p o s i t i v e f a c t o r s i n c h i l d r e nd e c r e a s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3m o n t h s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P<0.05),a n d t h e nw a s a t a s t a b l e l e v e l i n5y e a r s.N e g a t i v e f a c t o r sb e g a nt od e t e r i o r a t e i n f o u r t h y e a r s,a n d t h e s c o r e s g r a d u a l l y i n c r e a s e d.A n x i e t y a n dd e p r e s s i o n f a c t o r s s h o w e dad o w n w a r d t r e n dw i t h i n2y e a r s a f t e r t r e a t-m e n t,b u tw o r s e n e d i n t h i r d a n d f o u r t h y e a r s a n d r e t u r n e d t ob a s e l i n e i n f i f t h y e a r s(P<0.05).A t t h e i n i-t i a l s t a g eo f t r e a t m e n t,t h es c o r e so fe x c i t a t o r y h o s t i l i t y f a c t o rd e c r e a s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a n do n l y as l i g h t f l u c t u a t i o no c c u r r e dd u r i n g f o l l o w-u p(P<0.05).C o g n i t i v e i m p a i r m e n t i m p r o v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 t h e f i r s t 3y e a r s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a n dw o r s e n e d i n f o u r t h o r f i f t h y e a r s,a n d t h e r ew a s 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c o m-p a r e d t ob a s e l i n e(P>0.05).P S Ps c o r e so f c h i l d r e ni n c r e a s e ds t e a d i l y w i t ht h ee x t e n s i o no f t r e a t m e n t t i m e.M u l t i p l e 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 n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b a s e l i n e s o c i a l a d a p t a b i l i t y,m e d i c a t i o n a d h e r e n c e,e a r-l yp o s i t i v e s y m p t o m s r e l i e f,a n d c h i l d r e n s a d v e r s i t y w e r e i n d e p e n d e n t r i s k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c h i l d r e n s P S P s c o r e s.C o n c l u s i o n s㊀T h e c o m p l i a n c e o f c h i l d r e nw i t hS Pw a s a c c e p t a b l e,a n d t h e r a t e o f r e l a p s e a n dh o s p i-t a l r e-a d m i s s i o nw a s h i g h.H e a l t hc a r ew o r k e r s s h o u l d p a y m o r e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m e d i c a t i o n c o m p l i a n c e o f d i s c h a r g e d c h i l d r e n,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a t t e n t i o no f c h i l d r e nw i t h l o wb a s e l i n e s o c i a l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a n dc h i l d r e n w i t ha d v e r s i t y,i no r d e r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s o c i a l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o f c h i l d r e n.ʌK e y w o r d sɔ㊀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s o c i a l f u n c t i o n;f o l l o w-u p;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N u r s JC h i nP L A,2018,35(21):6-10]ʌ收稿日期ɔ㊀2018-04-28㊀㊀ʌ修回日期ɔ㊀2018-08-23ʌ作者简介ɔ㊀张盛夏,本科,护师,主要从事精神疾病护理ʌ通信作者ɔ㊀罗振娟,E -m a i l :z h a n g yx 44@t o m.c o m ㊀㊀精神分裂症(s c h i z o ph r e n i a ,S P )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病程长,无有效干预时恶化倾向明显[1]㊂儿童期S P 是指在14岁之前的首发类型,临床中并不常见,现阶段关于儿童期S P 的研究也十分有限[2-3]㊂与成年人相比,S P 患儿在社会功能㊁发病形式㊁治疗特点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4],加之受心理年龄特征的影响,儿童S P 在早期不容易识别,因此早期识别及正规途径的治疗护理对儿童S P 的防治尤为重要㊂目前,儿童S P 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以心理治疗与行为治疗作为辅助治疗㊂在观察随访基础上客观记录患儿的恢复特点,是进一步优化S P 患儿治疗及随访方案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此类研究极少㊂本研究通过对83例患儿在长程治疗过程中病情恢复特点进行前瞻性随访,探讨S P 儿童的病情变化特点及影响其社会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提高儿童S P 治疗及康复效果提供基础依据㊂1㊀对象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㊀便利抽样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心身科收治的S P 患儿㊂纳入标准:发病年龄ɤ14岁;符合I C D -10关于S P 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 s i t i v e a n dn e g a t i v e s yn d r o m e s c a l e ,P A N S S )基线评分>70分;主要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连续服用治疗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1个月以上;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同时满足I C D -10中其他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有精神性药物滥用史或依赖史;合并存在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㊂83例患儿被纳入研究,其中,男47例,女36例,平均年龄(11.3ʃ1.5)岁㊂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㊂1.2㊀方法1.2.1㊀研究工具㊀(1)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 o s i -t i v e a n dn e g a t i v e s yn d r o m e s c a l e ,P A N S S )[5]:用于判断精神症状的出现与否及严重程度㊂本文引用P A N S S 量表中文版,由何燕玲等于1998年将P A N S S 量表引入国内,包括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表7项㊁一般精神量表16项及3个补充项目评定攻击危险性㊂每个条目均为7级操作评分,其中无㊁很轻㊁轻度㊁中度㊁偏重㊁重度㊁集中度得分分别为1~7分㊂该量表C r o n b a c h s α值为0.8707㊂(2)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 e r s o n a lS o c i a lP e r f o r m a n c es c a l e,P S P )[6]:该量表由M o r o s i n i P L 学者与2000年研发编制,用于评估患儿社会功能㊂2009年,我国学者司天梅组织中文版测试研究,本文引用中文版量表㊂P S P 量表由4个维度组成,包括 社会中的有用活动 ㊁ 个人及社会关系 ㊁ 自我管理能力 ㊁ 攻击性行为 ㊂采用评分制,总分100分,ȡ71分:社会功能良好,可顺畅或较为顺畅地进行人际交往;31~70分:社会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ɤ30分:社会功能低下,需监护人密切监护及支持㊂该量表C r o n -b ac h s α值为0.814㊂在患儿首次入院时㊁随访期间进行测评㊂(3)儿童期逆境问卷(ad ve r s ec h i l d h o o d e x pe r i e n c e s c a l e ,A C E s )[7]:该问卷由美国疾控中心研发,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由沈渔邮于2009年修订,用于评估患儿在儿童期的负性生活事件,在患儿首次入院时进行测评㊂评价内容为18岁前遭受虐待㊁忽视及家庭功能不良三大经历,其条目包括10种童年不良经历,分别为躯体虐待㊁情感虐待㊁性虐待㊁躯体忽视㊁情感忽视㊁家庭暴力㊁家庭成员物质滥用㊁父母离异或分居㊁家庭成员有精神异常者㊁家庭成员有犯罪记录等;每出现1种得1分,总分10分㊂ɤ1分:低逆境;ȡ2分:高逆境㊂该量表C r o n b a c h sα值为0.849㊂(4)自制随访量表:用于采集患儿及家庭基本状况㊁评估随访过程中患儿的恢复状况及治疗状况,包括患儿一般人口学信息㊁父母一般人口学信息(年龄㊁职业㊁经济收入等)㊁随访时间㊁服药情况㊁治疗方案㊁诊断有无变更㊁症状缓解情况㊁有无复发再入院等指标㊂1.2.2㊀研究方法㊀(1)诊断:入院时,由主治医师评估患儿病史及临床症状,根据I C D -10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㊂1周内,由儿童精神科医师在个体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复核诊断㊂出院前,根据住院期间症状及诊疗过程,得出最终诊断㊂(2)初步临床资料收集:在患儿入院后1周内,完成基线资料㊁P S P 评分㊁P A N S S 评分等临床资料的收集㊂(3)随访:以初步临床资料收集时间为起始时间,在评估后的第3个月(T 1)㊁12个月(T 2)㊁24个月(T 3)㊁36个月(T 4)㊁48个月(T 5)㊁60个月(T 6)进行门诊复查随访,填写相关随访量表㊂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病情波动或治疗方案调整者,应酌情增加门诊复查频率,其余月份进行电话随访㊂(4)随访评估:由经过严格培训的专职随访人员进行阶段评估,在无特殊情况时,每个患儿的评估均由同一人员完成㊂随访时间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用药依从性采用M o r i s k y 用药依从性问卷[8],总分>6分为用药依从性较好㊂㊃7㊃解放军护理杂志N u r sJC h i nP L A㊀N o v e m b e r 2018,35(21)1.3㊀统计学处理㊀所有数据均采用S P S S20.0软件进行㊂描述性分析采用频数㊁率㊁ʏx ʃs ,统计推断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㊁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㊂以P <0.05或P <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患儿随访完成情况及治疗情况㊀83例患儿中失访10例,6名患儿治疗中更换诊断,最终有效随访67例,有效随访率为80.7%㊂67例患儿治疗情况见表1㊂表1㊀随访期间患儿治疗情况[N =67,n (%)]指㊀㊀标随访时间T 1T 2T 3T 4T 5T 6服药依从性好67(100.0)56(83.6)43(64.2)39(58.2)36(53.7)32(47.8)单一药物应用59(88.1)43(64.2)31(46.3)26(38.8)23(34.3)16(23.9)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应用8(11.9)24(35.8)36(53.7)41(61.2)44(65.7)51(76.1)合并情感稳定剂应用14(20.9)12(17.9)9(13.4)15(22.4)12(17.9)13(19.4)合并抗抑郁药应用3(4.5)9(13.4)8(11.9)11(16.4)14(20.9)16(23.9)合并苯二氮卓类药应用24(35.8)18(26.9)13(19.4)9(13.4)6(8.9)4(5.9)更换治疗方案7(10.4)16(23.9)24(35.8)11(16.4)10(14.9)4(5.9)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0(0.0)0(0.0)0(0.0)5(7.5)3(4.5)3(4.5)2.2㊀随访期间患儿复发再入院情况㊀整个治疗期间,29例(43.3%)患儿出院后未出现复发再入院,38例(56.7%)患儿出现不同次数的再入院㊂从第1次到第6次随访,复发再入院人数的依次为9人(13.4%)㊁16人(23.9%)㊁19人(28.4%)㊁15人(22.4%)㊁12人(17.9%)㊁10人(14.9%)㊂其中,4例患儿出现4次再入院,5例患儿出现3次,21例患儿出现2次,8例患儿出现1次㊂再入院时间范围34~352d ,中位间隔时间196d ㊂2.3㊀随访期间患儿P A N S S 因子评分及P S P 评分变化㊀P A N S S 阳性因子:在治疗后3个月(T 1),患儿阳性因子得分显著下降(P <0.05),随后5年均处于稳定水平㊂阴性因子:与基线资料相比,阴性因子在第4年(T 5)开始逐渐恶化,得分逐渐升高㊂焦虑抑郁因子:在治疗后2年(T 3)内焦虑抑郁得分逐渐下降,与基线资料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第3年(T 4)㊁第4年(T 5)出现恶化,得分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 <0.05),第5年(T 6)时恢复至基线水平㊂兴奋敌对因子:在治疗初期,患儿兴奋敌对因子得分即显著下降(P <0.05)㊂认知因子:患儿认知损害在治疗前3年明显好转,在第4年(T 5)㊁第5年(T 6)逐渐恶化,与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㊂P S P 得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儿P S P 得分稳步升高,社会功能呈改善趋势㊂见表2㊂表2㊀随访期间患儿P A N S S 因子评分及P S P 评分变化(分,ʏx ʃs )指标基线随访时间T 1T 2T 3T 4T 5T 6P A N S S 阳性因子14.47ʃ3.1311.88ʃ3.37a 11.29ʃ2.43a 11.70ʃ3.05a 11.07ʃ2.87a 11.41ʃ2.21a 11.08ʃ3.01aP A N S S 阴性因子24.11ʃ6.0923.11ʃ5.7123.54ʃ5.6823.57ʃ4.9323.14ʃ4.4927.85ʃ6.09a 30.33ʃ7.36aP A N S S 焦虑抑郁因子14.89ʃ3.3914.05ʃ3.3213.51ʃ3.71a 12.69ʃ4.46a14.13ʃ3.9017.16ʃ3.6114.79ʃ2.93P A N S S 兴奋敌对因子15.45ʃ3.9212.29ʃ2.95a13.63ʃ3.90a12.05ʃ3.25a 11.55ʃ2.96a12.23ʃ2.92a11.91ʃ3.13aP A N S S 认知因子26.58ʃ7.3424.02ʃ5.85a 24.05ʃ6.06a 22.54ʃ5.32a 22.75ʃ5.01a24.66ʃ5.8125.16ʃ7.34P S P 得分20.97ʃ5.3831.61ʃ6.87a33.36ʃ8.19a34.94ʃ7.73a37.86ʃ7.01a38.05ʃ6.00a40.07ʃ9.03a ㊀㊀a :与基线资料相比,P <0.052.4㊀影响患儿P S P 得分的单因素分析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服药依从性㊁早期阳性症状缓解率(即阳性症状下降到轻度及以下)以及儿童逆境评价得分是影响患儿长程治疗后P S P 得分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3㊂2.5㊀影响患儿P S P 得分的多因素分析㊀结果表明,基线P S P 评分㊁服药依从性㊁早期阳性症状缓解㊁儿童逆境均是影响患者康复过程中P S P 得分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 <0.05,R 2=0.483)㊂见表4㊂3㊀讨论3.1㊀S P 患儿治疗后症状发展特征㊀本研究显示,仅有6名患儿中途更换诊断,诊断的稳定性达82.19%,说明诊断稳定性较高㊂H o l l i s 等[9]㊁h e l ge l a n d 等[10]的研究中报道的诊断稳定率分别为㊃8㊃解放军护理杂志㊀2018年11月,35(21)100%㊁80%,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㊂说明儿童S P 症状特征明显,即一旦确诊,往往意味着终身慢性的精神疾病㊂通过进一步阶段性随访,采用P A N S S因子评分及P S P评分对儿童S P治疗后症状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治疗后3个月,患儿阳性因子得分显著下降,随后5年均处于稳定水平,说明S P患儿经过临床有效治疗后,阳性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㊂阴性因子在前3年内无明显改善,在第4年开始逐渐恶化,说明S P患儿经临床治疗后,对阴性症状改善并不明显,甚至更严重㊂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阴性症状的来源更复杂,包括疾病本身㊁病耻感㊁镇静药物不良反应㊁被动隔离等诸多方面,极易受外在及心理因素影响,不易控制[11]㊂焦虑抑郁因子在治疗后2年内焦虑抑郁得分逐渐下降,但第3年㊁第4年出现恶化,得分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5),第5年时恢复至基线水平㊂说明治疗后S P患儿焦虑抑郁情绪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且反复不稳定㊂对于兴奋敌对因子和认知因子均得到有效的治疗,得分下降㊂P S P得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儿P S P得分稳步升高,社会功能呈改善趋势㊂究其原因,认知水平受神经系统发育㊁社会交往等因素影响,随着年龄的长大,总体而言患儿认知处于上升趋势㊂表3㊀影响患儿P S P得分的单因素分析指标例数P S P评分(分,ʏxʃs)t P 性别-0.9560.342㊀男4239.02ʃ10.70㊀女2541.68ʃ11.52家族史-0.9640.338㊀有3038.78ʃ12.33㊀无3741.36ʃ9.56A C E s1.2300.223㊀低3541.62ʃ12.04㊀高3238.32ʃ9.65M E C T0.9350.353㊀是1142.26ʃ14.29㊀否5638.78ʃ10.64用药种类-0.5170.606㊀单一1638.83ʃ9.12㊀合并5140.48ʃ11.65是否更换治疗方案0.6250.534㊀未更换441.63ʃ12.28㊀更换6338.51ʃ9.53住院次数1.7760.080㊀1次2942.86ʃ10.60㊀ȡ2次3838.11ʃ11.03服药依从性4.009<0.001㊀良好3245.05ʃ11.96㊀较差3535.39ʃ7.42早期阳性症状缓解2.6950.009㊀是2244.45ʃ11.76㊀否4537.18ʃ9.63基线P S P评分3.1880.002㊀良好3144.62ʃ12.29㊀缺陷或低下3636.48ʃ8.49入院儿童逆境评价3.889<0.001㊀低逆境4136.23ʃ8.94㊀高逆境2646.37ʃ12.38表4㊀影响患儿P S P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因㊀㊀素b S b b t P 儿童逆境㊀㊀㊀㊀3.8211.1843.0244.731<0.001服药依从性㊀㊀㊀6.2382.2655.4963.471<0.001早期阳性症状缓解4.6842.1024.0572.0560.004基线P S P评分㊀㊀0.2860.0890.2373.965<0.001㊃9㊃解放军护理杂志N u r sJC h i nP L A㊀N o v e m b e r2018,35(21)3.2㊀S P患儿社会功能发展及其影响因素㊀本研究发现,随着患儿年龄增加,其社会功能评分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最后一次随访时相比基线分值上升将近1倍,提示S P患儿社会功能有着较高的上升空间㊂本研究发现,基线P S P评分㊁服药依从性㊁早期阳性症状缓解㊁儿童逆境均是影响患儿康复过程中P S P得分的独立性危险因素㊂说明基线P S P评分反映了患儿疾病紧张的严重程度,基线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者其临床症状更为严重㊂而用药依从性好坏直接影响S P患儿的症状改善和情绪改变,从而影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周围的接纳程度及社会适应能力㊂阳性症状不改善,导致难治性或残留性精神症状,从而影响社会功能的恢复㊂B o n o l d i等[12]的一项M e t a分析结果显示,儿童逆境可能是S P发生重要的诱因,而儿童逆境对S P患儿社会功能的影响㊂可能原因是儿童逆境对患儿心理及情绪适应有着持续的影响,降低了其积极情绪的培养及发展,加之儿童逆境造成的父母情感缺失及引导,患儿在康复过程中社会功能发展明显较差[13-14]㊂综上所述,S P患儿服药依从性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复发再入院率及治疗方案更换比例较高㊂随着时间推移,患儿阳性症状控制较好,阴性症状则相对较差㊂基线社会适应能力㊁服药依从性㊁早期症状缓解情况㊁儿童逆境是影响患儿社会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㊂护理人员可针对相关影响因素,提供积极的健康和康复指导,从而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发展㊂ʌ参考文献】[1]司天梅.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及挑战[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49(6):349-352.[2]刘寰.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149-150. [3]李仁军,史高岩,刘金同.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研究新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6,29(2):143-145.[4]K O I K E S,Y AMA G U C H IS,OH T A K,e ta l.M e n t a lh e a l t h-r e l a t e d s t i g m aa m o n g J a p a n e s ec h i l d r e na n dt h e i r p a r e n t sa n di m p a c to fr e n a m i n g o f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J]. P s y c h i a t r y C l i nN e u r o s c i,2016,71(3):170. [5]汪向东,王希林,马宏.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增刊):267-276.[6]MO R O S O N IPI,MA G L I N A N OI,B R AM B I L L AI,e t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l i ab i l i t y ac c e p t a b i l i t y o f an e wv e r s i o n o f t h eD S M-ⅣS o c i a l a n dO c c u p a t i o n a lF u n c t i o n i n g A s-s e s s m e n t S c a l e(S O F A S)t o a s s e s s r o u t i n e s o c i a l f u n c t i o-n i n g[J].A c t aP s y c h i a t r S c a n d,2000,9(101):323-329.[7]沈渔邮.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9, 442-446.[8]MO R I S K Y D E,G R E E N L W,L E V I N E D M.C o n c u r-r e n t a n d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i d i t y o f a s e l f-r e p o r t e d m e a s u r eo f m e d i c a t i o na d h e r e n c e[J].M e dC a r e,1986,24(1):67.[9]HO L L I SC.A d u l t o u t c o m e s o f c h i l d-a n da d o l e s c e n t-o n-s e t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d i a g n o s t i cs t a b i l i t y a n d p r e d i c t i v ev a-l i d i t y[J].A mJP s y c h i a t r y,2000,157(10):1652.[10]H E L G E L A N D MI,T O R G E R S E N S.S t a b i l i t y a n d p r e-d i c t i o no fs c h i z o p h re n i af r o m a d o l e s c e n c et oa d u l t h o o d [J].E u rC h i l dA d o l e s cP s y c h i a t r y,2005,14(2):83-94.[11]C A P A T I N A O O,M I C L U T I AIV.A r en e g a t i v e s y m p-t o m s i n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 ad i s t i n c t t h e r a p e u t i c t a r g e t?[J].C l u j u lM e d,2018,91(1):58-64.[12]B O N O L D II,S I M E O N E E,R O C C H E T T I M,e ta l.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s e l f-r e p o r t e d c h i l d h o o d a b u s e i n p s y c h o s i s: a m e t a-a n a l y s i so f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s t u d i e s[J].P s y c h i a t r y R e s,2013,210(1):8-15.[13]陈静,杜亚松.童年期逆境与精神分裂症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42(11):697-700.[14]C HO IN G,D I N I T T O D M,MA R T ICN,e t a l.A d v e r s ec h i ld h o o de x p e r i e n c e s a n ds u i c i d ea t t e m p t sa m o n g t h o s e w i t hm e n t a l a n d s u b s t a n c e u s e d i s o r d e r s[J].C h i l dA b u s e N e g l,2017,69:252-262.(本文编辑:陈晓英)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基金项目的标注方法㊀㊀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㊁省级的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 基金项目: 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㊂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 ; 隔开㊂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903) 作为脚注的第一项㊂凡基金项目均须在投稿时附上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㊂本刊编辑部㊃01㊃解放军护理杂志㊀2018年11月,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