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的治疗方案

精神分裂的治疗方案
3.康复治疗
(1)职业康复:根据患者兴趣和特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生活质量和就业能力。
(2)社会康复:鼓励患者参与社区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减轻社会歧视。
(3)认知康复:针对认知功能障碍,开展认知训练,提高认知功能。
四、治疗周期与评估
1.短期目标:治疗初期以缓解急性症状为主,治疗周期为3-6个月。
(3)团体治疗:通过参加团体活动,提高患者的社交技巧,增强自信和归属感。
3.康复治疗
(1)职业康复:根据患者的兴趣和特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就业能力。
(2)社会康复:鼓励患者参与社区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减轻社会歧视。
(3)认知康复:针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开展认知训练,提高认知功能。
3.长期治疗:精神分裂症需长期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4.合规性: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治疗方案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三、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1)选药: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抗精神病药物。
(2)剂量调整: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维持治疗:病情稳定后,维持治疗剂量,以防复发。
(4)监测:定期评估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心理治疗
(1)个体心理治疗:针对患者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问题,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治疗方法。
(2)家庭治疗:帮助家庭成员了解疾病知识,提高家庭支持力度,改善家庭关系。
(3)团体治疗:通过参加团体活动,提高患者社交技巧,增强自信和归属感。
2.中期目标:病情稳定后,巩固治疗,治疗周期为6-12个月。
3.长期目标:预防复发,改善患者预后,治疗周期为1年以上。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心神失常、脾胃失调等引起的。

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通过调整患者的气血、平衡阴阳等方法来恢复身体的健康。

下面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首先要进行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舌诊、脉象等,中医医生可以辨别出患者的病情所属的中医证型。

常见的证型包括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火上扰等。

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调理气血中医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气血不足,导致心神失常。

因此,调理气血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党参、黄芪、当归等,这些药物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

此外,适当进行气功、针灸等中医疗法也可以帮助患者调理气血,缓解精神分裂症症状。

三、平衡阴阳中医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阴阳失衡,导致心神不宁。

因此,平衡阴阳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中医常用的方法有疏肝理气、养阴清热等。

例如,当患者出现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等症状时,可以采用柴胡、黄芩等药物进行疏肝理气。

当患者出现失眠多梦、口干舌燥等症状时,可以采用天冬、麦冬等药物进行养阴清热。

四、调理脾胃中医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脾胃失调,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心神。

因此,调理脾胃也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常用的方法有健脾益气、理气和胃等。

例如,当患者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时,可以采用党参、白术等药物进行健脾益气。

当患者出现胸闷、嗳气等症状时,可以采用柴胡、陈皮等药物进行理气和胃。

总之,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通过辨证施治、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脾胃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和耐心治疗。

此外,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也需要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相结合,综合施治,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精神分裂症怎么治疗好得快 精神分裂症应怎么治疗好

精神分裂症怎么治疗好得快 精神分裂症应怎么治疗好

精神分裂症怎么治疗好得快精神分裂症应怎么治疗好精神分裂症怎么治疗好得快1、关注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医治原则需要了解心理问题,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症通过正确医治外症状基本消失,但是还是需要心理疗法,使得病人了解自己的患病情况症状以及康复程度,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并且教会病人一些基本的防范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办法,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医治目的。

2、避免单一用药对于精神分裂症,我们切勿只用一种药物来医治,医生指出:不管是急性期还是维持医治期,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原则上不宜合用。

对于发现抑郁情绪、躁狂状态、睡眠障碍的病人可酌情选用抗抑郁剂、心经稳定剂、镇静催眠药等。

3、维持医治维持医治对于减少复发有决定性的作用,第一次发作维持1~2年,第二次或多次复发维持时间要更长一些,维持医治的药量应该个体化,一般为急性医治期药量的1/2~1/3。

另外,一些病人可能会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精神分裂症不是小问题,不仅会伤害身体,还会造成心理阴影,所以,尽早的医治是关键。

以上就是精神分裂症怎么治疗好得比较快的介绍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做好相应的治疗对我们自身有很大帮助,祝患者早日脱离精神分裂症苦海当中,回到美丽的生活中去。

精神分裂症应怎么治疗好1、药物治疗初发复发的急性期,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300-400毫克/天,或奋乃静30-60毫克/天,或氯氮平300-400毫克/天。

一般来说,服药后4-6周内,精神症状可被控制。

经验表明,加大药物剂量并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症状得到控制后仍要继续进行一个月左右的药物治疗,以巩固疗效。

在上述基础上,再以能保持最佳恢复状况的最小剂量给予不少于两年的维持治疗。

2、心理治疗和家庭心理卫生教育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均表明,一些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和家庭中的关系动力有很大关联,甚至是有的患者的最根本原因。

比如两个互不来往的父亲和母亲,生活在孩子的空间内,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在心理发育过程中的人格分裂。

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案

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案
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案
第1篇
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本方案的制定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康复。
二、治疗原则
1.综合性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方法,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五、注意事项
1.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2.加强家庭支持,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治疗过程,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3.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加强社会支持,促进患者融入社会,减少歧视。
六、总结
本方案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需求,提出了综合性、个体化、阶梯式、长期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严格遵循治疗原则,科学制定治疗方案,加强治疗期间的评估和监测,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康复。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加强家庭和社区支持,减少社会隔离。
4.监测和及时处理药物副作用。
七、结论
本治疗方案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治疗策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康复治疗相结合,旨在实现症状控制、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治疗过程中应持续监测和评估,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专业人士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选择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调整。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并根据患者反应调整维持剂量。
-定期评估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分析与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分析与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分析与治疗方法一、精神分裂症的概述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心理障碍,其主要特征是意识、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患者常出现认知能力减退和社会功能受损等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困扰。

二、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1.阳性症状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和思维松弛等。

幻觉使患者产生不真实的感觉,如听到或看到并不存在的事物;妄想则表现为对于自己错觉或被迫思维等错误信念的坚持;思维松弛导致患者语言混乱,表达困难。

2.阴性症状阴性症状指个体失去了正常人类应具备的某些能力。

例如,情感平淡让他们无法体验到愉快或引起兴趣;在言语方面则可能变得缺乏流畅度,减少交流;另外还包括主动性发言与行动下降。

3.认知症状丧失注意和集中力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问题。

他们往往难以将注意力持续在某一事物上,对于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明显下降。

此外,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等认知功能也可能受到损害。

三、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一个医学和心理协同进行的过程。

1.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是最常用并可见效的治疗手段。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噻呤可以减轻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则有助于改善阴性和认知功能方面的问题。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康复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个体心理教育通过提供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及其家庭更好地应对困境;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适应环境的技巧和信念。

3.社会康复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面临着社会交往和就业困难。

通过社会康复计划,如职业培训、就职辅导和家庭支持等,患者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并重拾生活的喜悦。

四、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困境与挑战1.个体差异性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因人而异,同一种治疗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患者。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

2.药物副作用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肥胖、镇静和运动障碍等。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精神疾病,它会对患者的思维、情感、行为和感知等多个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

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途径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社会的健康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症状表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多种多样,通常可以分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

阳性症状往往是比较明显和突出的表现。

比如幻觉,患者可能会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看到不存在的影像,或者感觉到有人在触摸自己但实际上并没有。

妄想也是常见的阳性症状,患者可能坚信自己被跟踪、监视,或者认为自己有特殊的能力和使命。

思维形式障碍则表现为思维散漫、破裂,说话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

还有行为紊乱,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大喊大叫、冲动攻击他人或者做出一些奇怪而无目的的动作。

阴性症状相对来说不太容易被察觉,但同样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情感淡漠,患者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显得冷漠无情。

意志减退,表现为对生活和工作失去兴趣和动力,不愿社交,甚至连个人卫生都懒得打理。

语言贫乏,说话内容单调、空洞,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快感缺失,无法从正常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认知功能障碍则涉及到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等多个方面。

患者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和记忆新的信息变得困难,在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方面也存在障碍。

二、诊断方法诊断精神分裂症是一个复杂而谨慎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症状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因为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其次,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外表、行为、言谈举止,评估其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其内心的体验和想法。

心理测试也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测试包括明尼苏达多相性人格测验(MM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更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起着重要作用。

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病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为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康复措施,亦十分重要。

一般在急性阶段,以药物治疗为主。

慢性阶段,心理社会康复措施对预防复发和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能有效地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40多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精神症状的缓解率和精神病患者的出院率。

有作者统计近100项(AFLehman,1998)双盲对照,发现抗精神病药物能对50%~80%左右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明显疗效,而对照安慰剂仅5%~45%左右。

最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有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药物;继之出现以氟哌啶醇为代表的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以及以氯普噻吨(泰尔登)为代表的硫杂蒽类(Thioxanthene)药物。

按临床作用特点,可分为低效价和高效价两类。

前者以氯丙嗪为代表,以镇静作用强、抗兴奋和抗幻觉妄想作用明显、锥体外系副作用较轻、但对心血管和肝功能影响较明显为特点,治疗剂量较大。

第二类以氟哌啶醇、三氟拉嗪为代表。

此类药物的抗幻觉、妄想作用较突出,锥体外系副作用较严重,无镇静、抗兴奋作用,对内脏功能的副作用较轻。

此外又发现苯甲酰胺类(Benzamide)的舒必利(sulpiride)亦是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有明显镇静和抗精神病症状的作用,而锥体外系副作用甚轻。

其主要副作用是可出现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的副作用。

一度在国际上停止使用,但以后发现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前几类抗精神病药物而又开始在临床应用。

但需要长期监测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尤其在治疗早期。

此外,氯氮平的发现引起了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界对5-HT拮抗作用在治疗效果以及神经阻滞剂耐受性方面的关注(FleischnackerWW,1999)。

精神分裂症病征及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征及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征及治疗方法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患者出现严重的思维障碍、幻觉、妄想和情感障碍等病征。

本文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病征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病征表现精神分裂症的病征表现复杂多样,但主要可分为思维障碍、幻觉妄想和情感障碍三个方面。

1. 思维障碍:患者常常出现思维紊乱、联想不畅、语言混乱等症状。

他们的思维常常跳跃,难以理解他们的言语和逻辑。

另外,他们还可能出现刻板式的言语和思维模式,常常重复特定的词语或句子,对他人的言语无法做出恰当的回应。

2. 幻觉妄想:患者常常出现妄想和幻觉,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产生了严重的扭曲。

幻觉是指患者感觉到并相信一些不存在的事物或感觉,如听到声音、看到影像或感到身体异常。

而妄想则是指患者的错误信念,他们坚信一些与现实不符的观念或事件发生。

3. 情感障碍:患者常常出现情感反应不恰当的情况。

他们可能缺乏情感表达,对于他人的感情和需求缺乏理解和体会。

有时,他们还可能出现情感过于冷漠或过于激动的状况,情绪的波动和控制能力较差。

二、治疗方法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和辅助治疗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和思维障碍等。

辅助治疗药物则用于缓解患者的情感障碍和改善他们的日常功能。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治疗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他们的病征,改变其消极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

而家庭治疗则是通过在家庭环境中提供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3. 社会康复:社会康复是指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恢复日常功能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这包括职业康复、社交技能训练、就业支持等。

社会康复的目标是帮助患者重新建立自信和独立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在儿童时期比较少见,不过也很难在早期发现。

心理专家认为,及早诊断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至关重要,该病一旦得到即时治疗和诊断的话是能够得到控制的。

引起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当前还没有明确,但是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深入和仔细了解儿童精神分裂症症状,以便能够及早发现早治疗。

患儿有起病年龄小、缓慢起病而且产现程缓慢;呈实行性发展以及智力减退者预后较差等特征。

所以,早期诊断,即时采取积极治疗,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具有重要关系。

功能主治:理气重镇,行血破瘀。

主治阳狂多躁之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柴胡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竹沥半夏9克、黄芩9克、桃仁15克、红花9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香附15克、青皮9克、陈皮9克、酒大黄1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破血行气。

主治精神分裂症血瘀有热而狂、体不虚者。

处方制法:桃仁20克、大黄40克、赤芍40克,提取制成浸膏糖衣片。

3.藤陀乌花汤
功能主治:功能平肝化痰,化瘀通窍。

主治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钩藤30克、制川乌5克、红花5克、曼陀罗花2克、甘草10克,加入适量冰糖,水煎,每日1剂,分3~4次服。

初起时每日服1~2次,剂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30日为1疗程。

4.活血汤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泻火通腑。

主治气滞血瘀型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丹参25~50克、三棱25~50克、枳实10~15克、大黄15~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狂证加石膏20~50克、知母20~30克;癫证加郁金15~30克、菖蒲15~30克;失眠重者加礞石30~50克、生龙骨30~50克、牡蛎30~50克、琥珀6~15克;头痛重者加川芎15~25克、柴胡10~15克,水煎服。

40天为1疗程。

5.壮阳汤
功能主治:功能辛热壮阳。

主治阳虚型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附子9克、肉桂6克、干姜9克、巴戟天9克、淫羊藿9克、仙茅9克、川椒9克、党参9克、黄芪9克、熟地15克、龟版15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中医治疗原则
1.辛开苦降
辛开苦降本草的组成临床分为二种情况,其一是某些本草本身就具有辛苦两味,有调理气机的作用;其二是由辛、苦两种不同味的本草组成方剂来调理气机。

此法广泛适合于精神分裂症的实证各种类型。

2.温阳兴奋
根据古方中的“地黄饮子”能治“暗痱肾虚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的精神病症状,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紧张型精神分裂取得了较好效果。

3.涤痰开窍
主方依据就是癫狂是痰迷心窍所致,这个疗法也是出自《内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4.养血安神
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以补气养血的药物,治疗阴虚血少,血虚神耗所致的精神病实为药症相符。

5.活血化瘀
《内经》中早就相关于血瘀与精神病关系的论述,活血化瘀法治疗症状表现为烦扰不安,恼怒多言,妄见妄闻,思维离奇,行为紊乱的案例效果十分明显。

儿童精神分裂症西医治疗方法
1.本症需要联合采用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相结合。

各种治疗的选择,除了根据临床主要症状之外,还要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如年龄、躯体发育、营养状况加以全面考虑。

能够采用特殊的教育系统,如每天训练,对症状时好时坏明显的儿童是必要的,否则很可能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发育。

父母和亲朋好友及社会机构提供的缓解期的护理对正在实行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儿尤其重要。

2.抗精神病药物常用药物
(1)吩噻嗪,如氨砜噻吨每天0.10~0.40mg/kg,丁酰苯类,如如氟哌啶醇每天0.05~0.15mg/kg,对控制急性精神病症状有效,但常有复发。

因为儿童对这些药物的锥体束外作用敏感,必须谨慎使用。

(2)其他抗精神病药主要有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舒必利和氯氮平等,显效率0%~60%。

用法如下:氯丙嗪300~400mg/d、奋乃静30~60mg/d、舒必利300~800mg/d、氯氮平300~400mg/d、甲硫达嗪400~600mg/d、维思通4~6mg/d、三氯噻吨(复康素)10~20mg/d,哌咪清2~12mg/d。

(3)儿童精神分裂症能有效地维持慢性期病人的疗效,如每周服五氟利多30~
60g,每2~3周肌注氟奋乃静葵酸酯或氟奋乃静庚酸酯12.5~50mg、高抗素(氯噻吨)200mg、三氯噻吨葵酸酯20~40mg,每月肌注安度利可或哌泊噻嗪棕侣酯50~100mg。

(4)注意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其中儿童对这些药物的锥体束外作用敏感,可表现为可表现为假性帕金森反应、静坐不能、动眼危象、吞咽或言语困难等,肝功损害、粒细胞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嗜睡、便秘、泌乳、色素沉着、闭经或性功能障碍等。

假性帕金森反应等的解决方法可采用口服安坦4~8mg/d或肌注氢溴酸东莨菪碱0.3~0.5mg缓解不良反应。

饮食保健
儿童精神分裂症食疗方:
豆腐300g,去皮核桃7个,黑木耳30g。

将所有材料放入炖锅内加水炖熟,连汤一起服用。

该疗法特别适用于精神裂症形瘦面红、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者。

紫河车一个,洗干净后煮汤服用。

紫河车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大补气血,该汤剂针对精神分裂症病久体虚、神志恍惚者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猪肝一个,金戒指一枚。

将猪肝洗净,腔内放入戒指,用线缝合好,加水煮沸,直至炖烂,取出金戒子,喝汤服用。

该偏方适用于精神分裂症躁扰不安、恼怒多言者。

生萝卜200克,洗净切丝,浇上香麻油,加精盐、味精少许,拌匀,分次服食,一日内食毕,连日服。

本食谱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引起的躁狂多怒伴大便秘结者。

瘦肉苦瓜丝,苦瓜300克,切丝,加清水急火烧沸,换汤出苦味。

瘦猪肉150克,切片,油煸后,入苦瓜丝同炒,加调味食用。

本食谱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引起的狂暴无知,便秘溲赤者。

儿童精神分裂症吃什么好?
桂圆、酸枣、五味子、阿胶蛋黄、百合、玫瑰花茶。

预防护理
流行概况: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较成人为低,据国外报道15岁以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约0.14%~0.34‰,国内文献报道儿童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
0.05%~0.08‰,男女比率相差不多,起病于10岁以前者较少;10岁以后起病者显著增多,起病年龄最小者为3岁,一般以12~14岁少年占多数。

预后:随访观察结果表明,起病年龄小,缓慢起病而且产现程缓慢;呈实行性发展以及智力减退者预后较差,所以,早期诊断,即时采取积极治疗,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具有重要关系。

病理病因
与成的精神分裂症一样,迄今病因还不清楚,当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本症患儿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发生率较高(16%~64%),夏镇夷等(1982)认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以多基因遗传可能性为大,其遗传度为70%,一级亲属中本症发病率:父母为4.0%;同胸为6.7%,有人认为父母同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为40%左右;父母之一患本症其子女发生同病的危险率为7%~17%,表明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2,器质性因素本症患儿有围生期损害史较为常见,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神经系统检查有软体征和脑电图异常亦较多见,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儿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及波幅降低;头颅CT扫描,磁共振影像(MRI)等研究结果,提示额叶,基底节,颞叶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

3,心理社会因素儿童受到强烈精神创伤,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等生活事件诱发精神分裂症者较为常见,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4,病前性格特征本症患儿病前性格多为内向,在性格偏异或不健全基础上,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增加发病的危险性。

5,生物化学因素这方面在儿童精神分裂症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本症与中枢多巴胺能系统活动过度去甲肾上腺素能功能不足相关,有些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增高,而胆碱能系统受抑制。

疾病诊断
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和发育障碍相鉴别,并须与儿童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多动障碍,品行障碍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相鉴别,以免误诊或漏诊。

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检查,头颅CT扫描,磁共振影像(MRI)检查,主要是排除脑器质性改变引起的精神障碍。

并发症
可出现情感障碍,言语和思维障碍,感知障碍,运动和行为异常,能活动障碍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