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守则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完整版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完整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完整版
1.爱党爱国爱人民。
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
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
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
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
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
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
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
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中小学生守则

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 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
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
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 保生活。
1.爱党爱国爱人民。
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 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
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科学探索,养成阅 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
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
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 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
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
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 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
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
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 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
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
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 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
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
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 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
(完整word版)中小学生守则

(完整word版)中小学生守则
中小学生守则:
1。
爱党爱国爱人民。
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
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
明礼守法讲美德。
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
孝亲尊师善待人。
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
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
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
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中小学生守则》

《中小学生守则》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
爰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
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公共卫生,
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
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玫,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
还,做到知错就改。
1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端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爰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2。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完整版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完整版
为了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环境,特制定本守则。
第一条爱校荣校,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争做模范学生。
第二条自尊自爱,自尊自信,做到心中有礼貌,言行有礼仪。
第三条热爱学习,虚心学习,努力进取,遵守学习纪律。
第四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第五条文明礼仪,整洁卫生,树立良好形象,让校园更美好。
第六条注意安全,关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远离危险。
第七条珍惜时间,不拖延,安排学习和生活,提升效率。
第八条尊重他人,不欺凌他人,乐于助人,促进和谐发展。
第九条勤俭节约,爱惜公物,不浪费资源,珍惜每一寸土地。
第十条积极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健康生活习惯,远离疾病。
第十一条热爱社会,积极参与,传递正能量,建设美好家园。
以上就是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完整内容,希望广大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为建设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愿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美好!。
中小学生守则(经典版)

中小学生守则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特制定本守则,以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培养优良的品德和习惯。
第一章学习守则1.尊重师长和同窗,敬听教诲,遵守课堂纪律,不干扰他人学习。
2.每日准时到校,严守课程安排,不早退、不迟到,不旷课。
3.踏实完成作业,杜绝剽窃和作弊行为,养成勤学苦练的好习惯。
4.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5.遇到学业问题,积极提问,不畏困难,勇于探索。
第二章行为守则6.保持环境整洁,垃圾分类投放,不乱丢废弃物。
7.尊重他人隐私,不传播谣言、不传播不良信息,维护良好人际关系。
8.用语文明礼貌,不使用粗鄙语言,不嘲笑、不歧视他人。
9.养成文明餐桌习惯,不挑食、不浪费,营养均衡饮食。
10.遵守校规校纪,与人为善,不打架斗殴,共创和谐校园。
第三章健康守则11.养成科学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保持精力充沛。
12.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良好体态,增强体质。
13.合理膳食,远离垃圾食品,适度进食,均衡营养。
14.个人卫生重要,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预防疾病。
15.关心同学健康,发现疾病迹象及时报告老师。
第四章素质守则16.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传递爱心。
17.培养审美兴趣,尊重他人创作,不随意毁坏公共设施。
18.阅读丰富多彩的书籍,丰富内涵,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19.注重仪态礼仪,学会恰当社交,传递友善信号。
20.尊重知识产权,不抄袭、不侵犯他人权益,维护学术诚信。
第五章安全守则21.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不逆行、不骑车闯红灯。
22.安全用电,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乱插乱拔电器插头。
23.独自在家时不随意开门,不随意接听陌生电话,确保安全。
24.网络安全知识要掌握,不轻信陌生人信息,不访问不良网站。
25.灾害来临时保持冷静,听从老师和工作人员的指引,确保安全。
中小学生守则内容

中小学生守则内容中小学生守则是指为了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品德和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守则的内容通常包括学习、生活、健康、交往等方面的规定,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团体协作精神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下面将针对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学习守则•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学校的规定,按时上课,不旷课、迟到、早退。
遵循课堂纪律,听课认真,不随意走动、交头接耳或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按时完成作业:做好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尊重师长: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和指挥。
不搞恶作剧、捣乱或对老师进行侮辱、诽谤等行为。
•团结合作:与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共同进步。
2. 生活守则•遵循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乱扔垃圾,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卫生。
•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刷牙,保持整洁的仪表和服装。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不熬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饮食要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挑食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
3. 健康守则•进行体育锻炼:每天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和体育活动。
•注意眼睛保健:使用电子设备时要注意保护眼睛,每天适时休息眼睛,远离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眼睛疲劳。
•拒绝不良习惯:远离吸烟、酗酒和吸毒等不良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学会放松自己,通过运动、音乐、读书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 交往守则•尊重他人: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权利,不歧视他人,不进行欺负和打架等暴力行为。
•友善待人:乐于助人,与同学之间相互友好、和睦相处,团结同学共同进步。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增进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遵守社交礼仪:遵循社交礼仪,懂得尊重长辈和帮助弱者,保持良好的社交风尚。
2024年版:最新中小学生守则

2024年版:最新中小学生守则
目标
本守则的目标是提供给中小学生一个明确的行为准则,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惯,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行为准则
研究与成长
1. 爱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遵守老师的教学安排和纪律要求。
3. 完成作业和课外阅读任务,养成良好的研究惯。
4. 尊重老师和同学,互相帮助、合作和分享。
行为规范
1. 尊重他人,不欺负、不歧视、不侮辱、不伤害他人。
2. 文明用语,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言语。
3. 保持良好的卫生惯,保持教室和公共场所的清洁。
4. 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
5. 珍惜学校和公共财物,不损坏、不浪费。
健康与安全
1. 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惯。
2.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3. 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
4. 安全用电,禁止私拉乱接电线。
5. 防止意外事故,注意安全,遵守安全规定。
社交与公德
1.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教师和长辈。
2. 友善待人,与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和理解。
3. 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共同进步。
4. 遵守社会公德,不偷盗、不欺诈、不传播谣言。
结束语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希望通过遵守本守则,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惯,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公民,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守则》1.爱党爱国爱人民。
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
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
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
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
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
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
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
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新版《守则》大瘦身,究竟瘦在哪儿?1、字数大缩减,但内容更全面、表达更凝练第一版《小学生守则》自1981年公布以来,一直被使用了23年,直到2004年才进行了修订,并与修订后的《中学生守则》一起编写成了《中小学生守则》,成为许多90后、00后童年回忆的一部分。
2004年版《中小学生守则》共10条,与之配套的还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20条,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40条,加起来共70条,2000多字;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将70条规范压缩,一共有9条,282字。
解读:虽然字数变少了,但内容更全面,突出基本,凝练清楚。
2、操作性不强的内容不见啦这一次亮相的新修订《中小学生守则》,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明礼守法、诚实守信等,坚守了原则底线。
但是,瘦身后,原来旧版中“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热爱大自然”等操作性不强的内容被删除,增加了操作性很强的表述。
解读:新《守则》无论从表述、结构还是条理上,都更加清晰,内容上更加接地气,易学易行。
道德的引领、习惯的形成,靠的是日常点滴行为的规范,这样的变化要点赞!3、受到社会争议的表述被瘦身更引发社会关注的是——“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这一条没有出现在新版的《守则》中。
解读:对于这一点,社会各界普遍点赞。
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龚泽礼曾经对媒体公开表示说“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行为和思维都不成熟,不鼓励他们因见义勇为导致自己陷入危险境地,我们鼓励见义智为。
见义智为就是在能力范围内有策略地解决。
比如,当中小学生见到不公平、不正义事件时,可以报警或找成年人解决。
”新版《守则》大变样,多出这些您知道吗?1、道德情操第一位,行为习惯是重点——新版《守则》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
穿名牌、用新款手机、背名牌书包,如今,校园中的攀比之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之前就有新闻报道说中学生因为要买某名牌手机而酿成了悲剧。
除了攀比,在中小学校园里,轻视劳动教育、不尊重劳动的现象也大量存在,针对这些现象,新版《守则》做了明确的要求。
网友@似水年华说:新版《守则》很实际,很及时。
现在有些孩子懒惰,不学习,好攀比。
希望新的行为守则能让孩子们成为讲文明、有礼貌、有文化、有素养的祖国花朵。
专家来点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陈东升表示,《守则》不囿于奉献精神,更要解决好时代发展映在孩子们身上的问题。
舒适的家庭环境和过于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其自理能力培育受到影响,过于强调智育使孩子们动手劳动的机会减少。
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都需要在主动奉献中培养,这些都是时代交给孩子们的功课。
《守则》还强调了讲礼仪,讲礼仪既要在传统的舞台上进行,更要有具体内容,让孩子们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要以法律为底线,以美德为追求,还要从排队守秩序、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物的细处着手。
生活处处是礼仪,这是培养孩子素质、约束孩子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生命安全最重要,身体健康被重视——增加了“珍爱生命保安全。
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等安全提示相关内容。
在此次修订中,增加了在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远离毒品、心理健康、网络安全、生态环保等内容,首次提出中小学生要“会自护懂自救”。
专家来点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陈东升表示,《守则》将安全意识落到具体的生活细节中去,便于孩子们对照实行。
除点出了最常见的交通、溺水、火灾安全问题外,还提出了现代社会存在的毒品问题;除了日常安全问题外,还强调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使其具备安全知识、自救能力。
3、生活环境变化了,新的问题被关照——新版《守则》增加了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与时代紧密相关的内容。
教育专家表示,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多元思潮的交织交融,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产生深刻影响,使其身心发展呈现出新特点。
为此,必须根据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教育自身规律,提出与时代同步的新守则。
这些新内容也得到家长们的欢迎,“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太大了,孩子因为上网不爱上学的现象比比皆是,应该规范。
”家住沈阳的王女士儿子初三,学习进入了关键时期,儿子课余时间喜欢上网让王女士操碎了心,她说“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更应该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看待网络的理念,不是不能上网,是要学会正确上网、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
”专家来点评:《守则》进行了两方面创新:一是除了身体健康外,还进一步关注心理健康,把身心健康作为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基石;二是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专门提及了文明绿色上网,既要用好这一必要的工具,又把其对青少年的危害限制到最小。
这些变化究竟传递了啥?其实,除了具体内容的变化,这次新版守则公布,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这背后传递的理念变化。
有校长和老师说,守则变化蕴含的新理念,更加让人惊喜,值得学习。
价值引领被坚持新版《守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对学生的具体行为提出要求,如“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热心志愿服务”等,体现了时代要求,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好根,固好本,是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的重要一步。
问题导向被体现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宁波表示,上版《中小学生守则》颁布距今已有10年之久。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技术、新问题不断产生。
新版守则就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在网络普及的今天,明确提出“文明绿色上网”“乐观开朗向上”;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新版提出了“低碳环保生活”等时尚概念;面对全社会对诚信问题的关切,新版《守则》鲜明提出“诚实守信有担当”。
行为实践被强调曾宁波说,新版《守则》对学生行为要求具体,注重落小、落细、落实,强调可操作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心有榜样、行守规矩。
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等学习方法和实用的生活技能,让新版《守则》的内容有生气、接地气。
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体现,也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回归道德教育的本质。
落实新守则,做到这些很重要《中小学生守则》作为对广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不仅应体现在中小学校的墙壁上、板报中、宣传栏,更为重要的是它应为学生真正熟记、理解和认同,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如何将“守则”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呢?1、让《守则》活起来小编就曾经听说过,国外就有创意独到的老师将元素周期表改编成rap,在赢得学生一致好评的同时,也让学生们记住了元素周期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形式鲜活效果好,我们在普及新版《守则》时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思路,比如学校可以举办新版《守则》知识竞赛,也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提炼新版《守则》中“主动分担家务”、“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等生活规范,通过让学生排演相关话剧、情景剧等素质教育方式,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这样的形式听起来是不是棒棒哒!2、家庭教育要“给力”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编以为把《守则》落实好,教师虽说责任很大,但是要只是依靠教师,家长却做甩手东家,这肯定不行。
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时,要真正认识到溺爱对于孩子所存在的危险有多大,让孩子在家多承担一些家务,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辛苦,让孩子能够明白做父母的不易,让孩子在思想上养成感恩的心态。
3、“润物无声”开辟“隐性课程”什么是“隐性课程”呢,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课程,无论是学校建筑、设备、景观的设计,还是校班的管理制度、班级的精神风貌,可以说都是一种“隐性课程”,这些要素隐藏和融通于学校日常生活,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
例如,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等行为规范要求的养成,完全是通过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中,通过与教师、同学间的人际交往过程来培养和实现的。
4、校本教材可以有江苏省泰州中学党委副书记殷荣安建议,《守则》用现代话语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治心”和“教化”进行诠释,提出了中小学生在家、在校、在外,为人、处事、待人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逐条解读新版《守则》的具体内容,通过各种案例明确告知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和禁与行,使学生静有其位,动有其轨。
5、主题班会开起来学校可以召开主题班会,围绕“学习落实《守则》,培养好习惯”专题,对照《守则》内容,排查自身差距,反思存在不足。
还可以通过校园网举办践行《守则》的网络主题班会,发动全校学生对照《守则》评点不良言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言行导向,既加深学生对《守则》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民主管理和自觉模范践行《守则》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