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隔离式早期断奶法
超早断奶

2、实用的保温设备 乳猪的保温的要点以“不打堆,空气好”为主体,各种类型的 保温设备,均应以此要点检核。 ①“送热风式”保温设备。最适合实施早期断奶的乳猪,其原 因在于:全畜舍保温,可避免乳猪暴露于多种不同温度的小区 域,而造成“温差”的应激。在提供热源的同时,亦可提供新 鲜的空气,和室内干燥。 ②保温箱。可提供小区域的保温。在夏季,不失为一种简易的 保温方式;在春、秋两季,则必须加挂保温灯;对于冬季则非 常勉强。另若配合电热保温垫,则可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早期断奶对母猪产仔力的影响
断奶 断奶后发 受胎 胎数 产活 率% 周龄 情天数 仔
1 2 3 4 5 6 9 8 6 6 5 5 80 90 95 96 97 97 2.7 2.62 2.55 2.44 2.35 2.22 9.4 10 10.5 10.8 11.0 11
பைடு நூலகம்
育成 数
8.93 9.5 9.98 10.26 10.45 10.45
2、人工哺育 仔猪出生后经授试,断脐后、立即送至人工哺育室进行哺育。 1)配制人工乳: 是培养无特定病原体猪群和仔猪早期断乳成功的保证,也是 建立无特定病原体猪场较为关键的措施,要求: ①营养全面:成分要与母乳相似,注意初乳和常乳成分的不 同,CP不宜过高,以牛、羊乳为基础还需补加脂肪和糖(因 猪乳比牛羊乳含脂肪高1~2倍),最初几天最好补充猪免疫球 蛋白,口服牛初乳往往无效。 ②易消化:选择合适的原料,并加适量胃蛋白酶,脂肪以猪 油为好,糖则以葡萄糖为好。
③适口性好:脱脂奶粉、乳清粉、大豆粉适口性好,加香味 剂、甜味剂可提高采食量。 ④抗病力强:补充猪免疫球蛋白和抗生素。 人工乳配方:牛羊乳①1000ml,鸡蛋1个,葡萄糖20g ,矿物质 混合液②5ml,鱼肝油③适量,复合VB适量。 ①如用奶粉则按1:9加水,②配方:CuSO43.9g,MnCl23.9, KI为。26g,FeSO449.8g,加水至1000ml. ③维生素D含量达每ml人工乳400 IU. 2)SPF仔猪的饲养 3日龄以内的仔猪喂给以牛奶为主的人工乳,并加喂母猪血清, 10日龄以后补喂婴儿糕干粉,21日龄喂给乳猪料 3)管理 人工哺育室应控制一定的温度,1日龄37℃、2-4日龄33℃、 5-7日龄30-28℃、8-35日龄28-20℃、相对湿度70%,对 哺育舍和所有用具要定期消毒。
养猪场各阶段的生猪饲养方法

养猪场各阶段的生猪饲养方法
l、个别断奶:即把窝内较重的仔猪提前2一3天断奶,使体重较小的仔猪能有机会吃到较多的母乳,从而达到较大的断奶重。
据研究,断奶时体重超过65公斤的仔猪能比断奶体重低于5公斤者提前7天达到上市体重。
2、断奶仔猪隔离饲养法:其做法是在1-2周龄实行断奶,把断奶仔猪放到远离母猪场的保育猪场饲养,旨在减少某些疾病从母猪往仔猪的垂直传播。
隔离饲养法可提高每头母猪每年的产仔数每个产仔栏每年的产仔数,但可能会减少下一窝的产仔数和产仔率。
3、一条龙饲养法:即把断奶仔猪直接从母猪舍转移到肥育舍,养至达到上市体重。
从而减少了从母猪舍到保育舍这一传统环节,避免了由此对猪产生的一些应激反应。
此法的主要优点是增重较快,劳力和运输费用较低;缺点是猪舍利用率较低,不能家往常那样做到每栋肥育舍每年养三批猪。
一条龙饲养法还要求肥育舍有较好的保温性能,饲养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4、母猪的阶段饲养法:母猪在怀孕和泌乳期内消耗大量的体内储备营养,主要是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
在泌乳期的最初几周内,母猪的背膘可减少30%。
为了使母猪再度发情,必须迅速重建营养贮备。
母猪阶段饲养法至少包括4种饲料:泌乳后期料、配种前期料、配种后期料和怀孕后期料。
断奶后每天增加300千卡摄入量可使窝仔数约提高一头。
所增加的能量必须是淀粉的形式。
从淀粉产生的葡萄糖可刺激排卵。
有机微量元素也有利于恢复母猪体内的微量元素储备。
猪生产学习题第六章(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育肥猪)

第六章幼猪培育概念:●哺乳仔猪:指从出生至断奶前的仔猪。
●断奶仔猪:指从断奶至10周左右的仔猪。
●育成猪:指从10周至4月龄留作种用的猪。
●后备猪: 指仔猪育成阶段结束到初次配种前的青年种猪。
第一节哺乳仔猪初生仔猪三大变化:气体交换的变化:通过脐带靠母体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供给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转变为通过自身呼吸系统进行自主呼吸。
体温调节主体: 由母体的恒温环境而不需进行体温调节转变为随着外界的环境温度的变化而需要进行调节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免疫方式: 在母体内处于无菌环境,不需产生抗体以抵抗病原菌,因而缺乏先天性免疫力;改变为处于外界的有菌环境中,且需要迅速从母体获得抗体以产生被动免疫力。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一)调节体温机能不完善,体内能源贮备有限※如何调节体温?大脑皮层发育不全。
仔猪出生时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等系统的机能完善,但是大脑皮层发育不全,对各系统技能的协调能力差。
物理调节能力有限。
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很少,隔热能力差。
皮毛、肌肉颤抖、竖毛运动和挤堆等方式进行。
化学调节效率低。
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提高物质代谢。
→主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氧化产热(效率低)。
化学调节能力6日龄前(效率特别低)、7-20日(逐渐得到改善)、20日龄(接近完善)仔猪不同日龄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1 — 3 日龄30—35℃;4—7日龄28—30℃;8 —20 日龄22—25℃;31 — 45 日龄20—22℃(二)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1)胃肠重量轻,容积小;50kg体重,接近成年胃重。
(2)胃肠运动机能微弱,胃排空速度快;2~3月龄接近成年猪。
(3)胃肠酸度低;从20天开始,少量游离盐酸出现,70~90日龄以后盐酸分泌才接近成年猪。
(4)酶系发育不完善;出生时,胃内少量凝乳酶和胃蛋白酶。
乳糖酶高,是以消化母乳为主;3周龄后,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可以消化淀粉日粮,10日龄后可补充些植物性饲料。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及注意要点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及注意要点纪英杰,林 浩,李德艳,于洪娟吉林省东丰县东丰镇畜牧兽医站,吉林东丰 136300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生产中最大程度发挥母猪生产潜能,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
仔猪断奶后生长速度加快,要求饲养管理水平比较高。
因此,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的饲养,做好科学技术的规范。
1 时间上,控制断奶期需要控制断奶日龄,只要具备上述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和育肥的各项饲养管理条件,就可以尽早进行断奶。
而根据我国目前大多数猪场的情况,仔猪断奶日龄控制在28日龄左右为宜。
但还应结合天气变化,健康状况,窝仔猪头数及诱食补料效果等具体生产情况,灵活决定具体断奶日期。
防病即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及常见疫病免疫等工作,随时注意圈舍内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在饲料中添加助消化防病药物,早期断奶仔猪最易发生消化不良而引起细菌性下痢,对此,除在断奶期间控制饲料的喂量外,还应在饲料中投入抗菌药物。
2 空间上,营造健康卫生的进食环境动物会因为环境因素而影响食欲,因此有必要提升仔猪的进食环境,除了保障空间卫生外,有必要控制空间的温度,为仔猪营造卫生舒适的氛围。
饲养员需要定期检查保育栏的温度,对保育栏进行恒温控湿。
在仔猪进行初次断奶进食时,需要保持环境的安静,防止出现噪音惊吓。
安排仔猪断奶进食,避免出现抢食状况影响仔猪的进食质量。
仔猪的生活空间,需要与成年猪群作清晰明显的隔离,防止成年猪群劣质的卫生状况污染仔猪的食物。
仔猪保育栏的选址亦需要考察周边的环境状况,需要远离污染区域。
保育栏仔猪数目一般为15~20头,确保仔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进行消化运动,同时需要确保仔猪饮食槽的大小和容量,能够满足保育栏所有仔猪同时进行进食,防止出现争抢情况。
3 操作上,采用增量喂食方式对仔猪初期断奶,避免出现一刀切的做法,容易导致仔猪出现绝食而饿死。
可以采用饲料和母猪哺乳同时进行,或者将奶粉混入饲料中,提升仔猪食欲,让仔猪逐渐适应,并在仔猪适应过程中不断增加饲料量和减少奶量,最终达到断奶目的。
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

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易使猪群发生传染病,不但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很难彻底清除。
仔猪在母体子宫内理论上不会感染传染病,给母猪注射各种疫苗后,母猪可以通过初乳使仔猪获得母源抗体,再结合消毒隔离措施及适当添加药物,就能使仔猪生长早期不感染传染病。
因此。
在母源抗体消失以前对仔猪实行早期断奶,使其离开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母猪,再结合隔离措施,就能有效防止仔猪乃至育肥猪感染传染性疾病。
这是实行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的理论依据,也是实行这一技术的目的。
一、实行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的基本原则视猪场要控制的疾病情况,在哺乳仔猪的母源抗体仍有保护作用时进行断奶,将断奶仔猪转移到远离母猪群等传染源的干净新环境。
仔猪断奶期及断奶后要精心管理,喂给专用饲料,在专门的畜舍内饲养,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此外,还需经常进行血清学检查,检测猪群的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
二、实施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的主要措施1.断奶日龄的确定。
视不同场舍母源抗体水平的不同、不同传染病母源抗体的消失情况和需要清除的传染病及房屋设备情况,实施隔离断奶的日龄各有不同。
国外因乳猪母乳替代饲料优良,故养殖者习惯在仔猪18~21日龄时实行隔离断奶,现在趋向于在14日龄实行断奶,近年因蓝耳病的流行,有些在10日龄实行断奶甚至更早。
2.猪场实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所建猪场必须远离其他畜牧场,猪舍建有隔离设施并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严格实施彻底有效的消毒制度和消毒效果检验制度,严格实施抗体测定和疫病监测制度,严格实施常规防疫制度和引种隔离制度,严格实行为生物安全服务配套的饲养管理制度和药物预防制度,各阶段猪群均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3.实施分段隔离异地饲养。
仔猪断奶后立即移至其他设施完善的保育猪舍,仔猪体重25千克左右时再移至育肥猪舍。
猪舍间距最好在3千米以上,这个距离是根据一些猪易感疾病病原体的传播距离而确定的。
4.配制能完全替代母乳的乳猪全价饲料。
仔猪断奶日龄 仔猪断奶方法有哪三种

仔猪断奶日龄仔猪断奶方法有哪三种
仔猪阶段是生长最快、发育最强烈、饲料利用率最高。
采用综合的培育技术是养好仔猪的关键,也是增加养猪数量,提高猪群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仔猪断奶日龄及仔猪断奶方法有哪三种。
仔猪断奶的参考日龄
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前仔猪的断奶日龄多为7~8周龄,目前多为3~5周龄;国外目前多为3周龄,早期隔离断奶(SEW)的仔猪则在7~12日龄断奶。
断奶日龄的逐渐提前与饲养设备的不断改进、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对仔猪消化生理、营养生理、免疫系统发育等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
仔猪常用的断奶方法
一、一次性断奶法,断奶前3天减少母猪的饲喂量,到断奶日龄时,一次性将仔猪与母猪全部分开。
此法的最大优点是:简单易行,
省工省时。
缺点是:来的突然,易引起仔猪应激,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阻,以及母猪的烦躁不安。
二、分批断奶法,是将一窝中生长好、体重大、拟做育肥用的仔猪先断奶,体质弱、体重小、拟做种猪用的后断奶。
也可将每窝中个别极瘦弱的仔猪挑出并集中起来,挑选一头泌乳性能较好的断奶母猪,再让其哺乳-周,可减少这部分仔猪断奶后的死亡,此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减少母猪精神不安,能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缺点是:延长了哺乳期,影响母猪的繁殖成绩,断奶后的仔猪也较难管理。
三、逐步断乳法,在断奶前4至6天减少母猪和仔猪的接触与哺乳次数,并适当减少母猪的饲喂量,使仔猪由少哺乳到不哺乳有一个适应过程。
此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保证仔猪和母猪的顺利断奶。
缺点是:操作起来麻烦,费时又费力。
以上关于仔猪断奶日龄仔猪断奶方法有哪三种,供参考。
简议仔猪早期断奶的技术措施

5 , ml可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③仔猪断奶前后在饲
料 中 加 入 呼 诺 玢 ( 苯 尼 考 )k / , 防仔 猪 断 奶后 的 氟 2 g t预 传 染性胸膜肺 炎等 呼吸道疾病 。④其它常 用的药物 还 有士霉素 、 霉素 、 金 恩诺 沙 星 、 氟 沙 星 、 乐 菌 素 、 维 氧 泰 伊 菌素 、 氟哌酸 、 杆菌肽等等 。要根据发病 的情况选用不 同 的药 物 。
2 ・ 8
温 一 致 。相 对 湿 度 为 6 % ~7 % 。 5 5
2 4 猪舍的卫生管理 : . 要保持 良好 的卫生条件 , 通 风要 良好 , 空气要新鲜 , 有害气体浓度不可过高 , 二氧化 碳浓度不超过1 0 P m, 2 0 P 氨气浓度不超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p m。床面 0p 要保持清洁卫生 , 猪舍每周消毒2 。 次 2 5 减少 断奶仔猪的应激反应 : . 由于 实 施 早 期 断 奶, 减少仔猪的应激反应至关重 要。断奶时先把母猪移 走, 仔猪在原猪栏 内饲养5 d ~7 。断奶当天夜里要点灯 , 以减少仔猪 的恐惧感 。如果有条件的话, 断奶最初3 d ~5 要把猪舍内温度提高Ne o 5 c以上。断奶仔猪饲料营养要 充 足 , 足 仔 猪 生 长 发 育 的 需 要 。断 奶 头 3 要 适 当 的限 满 d 制饲喂 , 每天喂5 , 次 以防止仔猪腹泻 ,d 3 以后 自由采食。
一
随 着 饲 料 行 业 的 发 展 , 猪 各 时 期人 工 乳 饲 料 的 开 仔 发, 技术的不断成 熟 , 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 仔猪的早期 断奶 已成为可能 。早期断奶对技术的要求较高, 需要充 足 的 营 养 , 宜 的 环境 和 良好 的 管 理 。 适 1早期开料 、 . 保证营养的充足 仔猪生后3 即可以开料, d 为了使仔猪能够尽早地适 应饲料 , 开料的食槽有 一定 的要 求。从实验情况看 , 对 饲料 食槽 越浅 , 仔猪 吃料越 早 , 以食槽 要浅 , 所 槽底 要 平, 深度 不超过 2m为好 。可 以用塑料 、 c 铁皮等材料 制 成 。每8m一个槽位 。开料 时 , c 为了诱导仔猪 吃料 , 可 在饲料上撒少量的奶粉或乳清粉 , 也可以将饲料调成 粥 状 , 不 能 过 稀 , 稀 时 仔 猪 只 喝 上 面 的水 。饲 料越 新 但 过 鲜越 好 , 天喂4 次或 自由采食 。待仔 猪1 日龄 左 每 ~6 5 右, 已经适应了饲料时再换小猪食槽 。 2 加强管理 , . 创造适宜的环境 2 1 调 整带仔数 : . 在生产 中常常遇到 产仔 不均的 情况 , 这时要 及时调整带仔数 , 使每一头母猪所带仔猪 的数量都在1 头左右 。有时母猪产仔数过多 , O 乳头不够 用时 , 以对 强壮 的仔猪采用轮流哺乳 的方法 。即这次 可 吃奶 时把 几头强壮 的仔 猪隔离开来 , 不让其吃奶 , 等下 次 吃 奶 时 再 把 另 外 几 头 强 壮 的 仔猪 隔 离 开 来 , 样 采 用 这 轮 流 的 方 法 , 使 弱 小 的仔 猪 得 以存 活 。 可 2 2 人工喂养提高成 活率 : . 对于 自然哺乳难以成 活 的仔猪 , 可以用 人工喂 养的方 法来提 高仔猪 的成 活 率 。选用婴儿奶粉或脱脂奶粉, 也可以在奶粉 中加少量 的葡 萄 糖 粉 和 多 种 维 生 素 , 7 1d 仔 猪 就 可 以 吃 饲 喂 ~ 0,
猪名词解释5

1.世代间隔:留作种用的仔猪出生后其父母的平均年龄。
2.眼肌面积:胴体胸腰结合处背最长肌横截面的面积。
在倒数第一和第二胸椎间背最长肌的横断面面积。
3.初乳:母猪产后前三天的乳含有大量的抗体,称为初乳4.杂交优势:不同品种、品系、品群间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
5.固定轮回杂交:环上A、B、C代表母本猪,D、E、F代表固定轮回杂交的父本,每次杂交选出一部分母猪群(占全部的15%~20%)与一部分公猪进行杂交以生产全部用于屠宰的商品猪。
6.一般配合力:是指一个品种或品系与其他各个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所获得的平均效果。
7.专门化品系:所谓专门化品系是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是按照育种目标进行分化选择育成的,每个品系具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德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内的不同层次的指定位置,承担着专门任务。
8.特殊配合力:是指两个特定品种或品系之间的杂交,所产生的杂交后代的性状平均值能超过一般配合力的平均值。
9.胴体长10.发情周期:上次发情排卵到下次发情排卵的这段时间。
11.PSE肉:指猪宰后呈现苍白颜色,质地松软和汁液渗出特征的肉。
12.产仔数:包括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两个指标。
13.背膘厚: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间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
14.基础母猪:以一个相对恒定的母猪头数为基础进行生产的群体。
这个群体的数目也叫基础母猪数。
15.料肉比:是指饲养的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它是评价饲料报酬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编制生产计划和财务计划的重要依据。
料肉比高说明用的饲料多,但增长的肉少;反之,料肉比低说明用的饲料少,但增长的肉多。
16.胴体瘦肉率:将胴体进行组织剥离,分为骨骼、肌肉、皮肤、脂肪四种组织,瘦肉量占四种组织的总量的百分率。
17.超早期隔离断奶:将哺乳仔猪在14日龄或更早断奶,送到保育猪场,并以全进出的方式生产,早期的与母猪分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质内容是,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疾病的免疫
注射,仔猪出生后保证吃到初乳后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
3.5配制好早期断乳仔猪配合料。保证仔猪良好的消化和 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3.6断乳后保证母猪及时配种及妊娠。
预防注射后,根据猪群本身需解除的疾病,在10—21d断乳, 然后将仔猪在隔离条件下保育饲养。保育仔猪舍要与母猪舍 及生产猪舍分离开,隔离距离约从250m到1kin,根据隔离条
疫机能传给胎儿,再加上仔猪的免疫机能,以及21日龄以 前,在仔猪从母体获得的免疫机能尚未完全消失以前,将仔
猪从母体处移出,进入隔离条件良好的保育仔猪舍内,使仔 猪代谢旺盛。生长迅速。 2.2营养学的进展,对于仔猪饲料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仔 猪10日龄以后所需要的饲料已经得到解决,仔猪能非常良
料要求较高。仔猪料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断乳后1 周,第二阶段为断乳后2—3周,第三阶段为4—6周。 第一阶段,粗蛋白质水平为20%~22%之间,赖氨酸
猪饲料,仔猪生长非常快,到10周龄时体重可达到30~
35kg,比常规饲养的仔猪提高将近10kg。 4隔离式早期断奶的实用性
隔离式早期断奶方法既可防治某些特定传染病,又可使
生产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在我国农村比较密集的地方较难于
发了16日龄断乳的隔离式早期断奶方案,内容包括母猪及
仔猪免疫方案、断乳方法及仔猪饲料、母猪人工授精及特殊 的药物预防方案,100.尖仔猪的全进全出保育舍等一罄套方 案。 2隔离式早期断奶的机理
3.4仔猪生后22d以前,即特定疾病的抗体在仔猪体内消
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10 66 方数据
仔猪隔离式早期断奶法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金永财, 潘宏 金永财(哈尔滨市呼兰区长岭镇畜牧发展服务中心,150500), 潘宏(哈尔滨市呼兰区兽医卫 生防疫站)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2007(10)
1.38%,消化能1 5.40MJ/kg。 第二阶段,粗蛋白质水平为20%,赖氨酸1.35%,消化能 15.02MJ/kg。 第三阶段,精蛋白质水平与第二阶段相同,但消化能降 到14.56MJ/kg。 三个阶段的差异主要是蛋白质饲料不同,第一阶段必须 饲喂血清粉和血浆粉。第二阶段不需血清粉,第三阶段仅需 乳清粉。日期过早,会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因此,在一般情况
下,仔猪断乳日期应以15~18d为宜。此外,保育舍的条件一
定要好,否则反而会得到相反效果。隔离式早期断奶方法必 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推广,不能盲目应用。
随着仔猪断乳日龄的提前,产仔窝数、总产仔数、分娩栏
仔错隔禹式早期断奶珐
金永财1,潘宏2
(1.哈尔滨市呼兰区长岭镇畜牧发展服务中心150500;2.哈尔滨市呼兰区兽医卫生防疫站)
现代化养猪场开始试行一种新的仔猪断奶方法,即隔离 式早期断奶法。这种方法使养猪生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
失以前,就将断乳仔猪移到清净、隔离条件良好的保育舍养
育。保育舍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件不同而不同。 1隔离式早期断奶法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Alexander等创造了药物早期 断奶法(LEg/"),1993年美国Manly首先提出了隔离式早期 断奶方法。1995年,美国国家养猪者协会遗传计划评委会颁
3.7由于仔猪本身健康无病,不受病原体的干扰,免疫系统
没有激活,从而减少了抗病的营养消耗,加上科学配合的仔
的利用率都明显提高,对提高生产及降低养猪成本有极大的 益处,其原因如下所述。
2.1
5隔离式早期断奶方法的饲养管理措施 5.1断乳日龄的确定断乳日龄主要是根据所需消灭的疾
病及饲养单位的技术水平而定,一般情况。16~18日龄断乳 较好。 5.2仔猪饲料 采用隔离式早期断奶方法对断乳仔猪的饲
母猪产前进行了有效的免疫,其体内对一些疾病的免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fsyxjz200710059.aspx
槽,仔猪喜欢采食小颗粒饲料。仔猪全进全出,猪舍每间放入
可以垂直传给胎儿,仔猪在胎儿期间就获得一定程序的免 疫。
3.2初生仔猪必须吃到初乳,从初乳中获得必要的抗体。
3.3仔猪按常规免疫,产生并增强自身免疫能力。
100头仔猪,保证通风良好,每小问以18—20头仔猪为好。保 育舍隔离条件及防疫消毒条件一定要良好,仔猪饮水清洁、 充足。仔猪在运输途中,运输车也必须有隔离条件。
好地消化吸收饲料中的营养,保证了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
2.3隔离式早期断奶方法对仔猪断乳的应激比常规方法要 小。 2.4保育仔猪舍的隔离条件要求十分严格,减少了疾病对
、
仔猪的干扰,保证了仔猪的牛长。
3隔离式早期断奶养猪法的主要特点
3.1
母猪在妊娠期免疫后,对一些特定的疾病产生的抗体
5.3饲养管理在开食及仔猪不会大量吃料时,要将饲料 放在板上引诱仔猪采食。一直到仔猪会采食时再用仔猪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