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国学知识题
【国学知识】最新小学语文国学文学常识试题含答案 (3)

新部编版小升初语文专项拓展练习国学文学常识试题一二三总分一、国学选择1.《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文指出要解决教师的时间问题,最主要的是要看()A.工作时间能否减少B.工作效率能否提高C.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2.“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是小说《西游记》中一个章回的题目,这个章回故事的主人公是谁?()A.唐三藏B.玉皇大帝C.孙悟空D.猪八戒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学弈》选自《孟子·告子》,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B.《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课文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从局部入手的梗概,另一部分是从整体情节入手的精彩片段。
C.《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文章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点明父亲遇害的时间,更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李大钊的深切怀念。
D.“鲁提辖”“刘姥姥”“星期五”分别是《水浒传》《红楼梦》《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人物。
4.《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蜀中大将是()A.张飞B.关羽C.赵云D.黄忠精品原创5.下列哪个人物不是杨红樱笔下的人物?()A.张达B.贾梅C.马小跳D.路曼曼6.“别时容易见时难“和”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
A.李煜、柳永B.柳永、李清照C.李煜、李商隐7.读诗《静夜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B.《静夜思》描写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色。
8.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A.《示儿》中“乃翁”的意思是“你们的父亲”。
B.《已亥杂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龚自珍。
C.《题临安邸》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林升。
D.“万马齐喑究可哀”中“喑”的意思是“沉默”。
9.下列诗句( )不是陆游的。
A.山盟虽在,锦书难托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C.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10.“六经”变成“五经”是因为哪部经书已经失传()A、诗经B、书经C、易经D、乐经11.曹操曾称赞他手下一员大将为“吾之樊哙”,他所称赞大将是谁?()A.典韦B.夏侯淳C.许诸D.李典12.下面诗句所写何人?请选一选。
小学语文国学常识题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国学常识题练习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豹子头”指的是;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9、春蚕到死丝方尽,。
10、接天莲叶无穷碧,。
11、,学海无涯苦作舟。
12、,得来全不费功夫。
13、,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
15、,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
13、康熙皇帝的庙号是。
1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出自古诗《》。
16、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
17、“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
18、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
19、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
20、“死去元知万事空”下一句是。
21、普利策奖是、方面的大奖。
22、成语“不入虎穴”,下一句是。
23、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
24、《悲惨世界》的作者是。
25、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
26、《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多首诗。
2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
28、古代常用称谓代替年龄。
请说出下列年龄的称谓:60岁 70岁。
29、“建元”是我国皇帝使用的年号。
30、古语说“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说的是。
小学国学试题

小学国学试题一、题目:小学国学试题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小学生国学试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国学知识,增强文化自信。
1. 问:《诗经》是我国古代哪个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答:《诗经》是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
2. 问:《论语》是我国古代哪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作?答:《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流派的代表作。
3. 问:下列哪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A. 杜牧B. 白居易C. 杜甫D. 李清照答:选项 A、B、C、D 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4. 问:《红楼梦》是我国哪个朝代的长篇小说?答:《红楼梦》是我国清代的长篇小说。
5. 问:以下哪本书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A. 《大学》B. 《论语》C. 《中庸》D. 《诗经》答:选项 A、B、C 都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
6. 问:下列哪位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历史学家?A. 司马迁B. 杜甫C. 曹操D. 卓文君答:选项 A 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历史学家。
7. 问:下列哪位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A. 鲁迅B. 李白C. 唐伯虎D. 范仲淹答:选项 A 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
8. 问:以下哪本书是我国古代的医学经典?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孙子兵法》答:选项 A、B、C 都是我国古代的医学经典。
9. 问:下列哪部古代戏曲是我国的国粹?A. 京剧B. 西洋音乐剧C. 欧洲歌剧D. 中国古代曲艺答:选项 A 是我国的国粹古代戏曲。
10. 问:我国的国歌是什么曲子?答: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以上是小学国学试题,希望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国学知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国学不仅是学术知识,更是培养品德和提升人格的重要工具。
让我们一起努力,爱国爱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升初语文国学文学常识积累专题练习100题含参考答案 (4)

一、国学选择1.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一书。
A.《尚书》B.《论语》C.《周易》D.《孟子》2.下列《水浒传》人物中,绰号与相关故事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杨志——青面兽——斗杀西门庆B.吴用——智多星——大闹野猪林C.宋江——及时雨——怒杀阎婆惜D.李逵——黑旋风——智取生辰纲3.十二五规划决策时坚持把民生利益放前头,显示了沉甸甸的百姓分量。
下列主张不能有效体现上述理念的是A.仁政B.为政以德C.兼爱、节用D.克己复礼4.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脑浆迸裂猝然长逝问心无愧花支招展B.夜不能寐严阵以待见贤思齐获益匪浅C.盛气凌人日理万机温故知新心旷神疑D.泱泱大国伸张正义繁花嫩叶一国他乡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6.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A.关云长B.华雄C.武松D.曹操7.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刚刚视频画面中播放的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是:()A.阴文印B.阳文印C.都不是D.彩印8.《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孙武B.孙膑C.孙权D.白起9.不是发生在楚汉之争的成语为A.十里埋伏、四面楚歌B.巨鹿之战、破釜沉舟C.运筹帷幄、决胜千里D.战无不胜、攻无不克10.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有关?()A.中秋B.重阳C.清明D.上巳11.下列词语中,概括唐僧的人物特点最恰当的是哪一项?()A.敢于挑战B.信念坚定C.生活快乐D.勤奋踏实12.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本词话著作名叫:()A.《蕙风词话》B.《人间词话》C.《白雨斋词话》D.《观堂林集》13.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诗中的顶峰”的诗歌作品是:()A.刘希夷《代悲白头翁》B.杨广《春江花月夜》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李白《蜀道难》14.“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A.口吃B.好说谎C.喜欢骂人D.喜欢无病呻吟15.保尔•柯察金是一位()A.资本家B.党员C.共青团员D.以上答案都不对16.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南旧事》是林海音所著的传记式小说。
小学生五年级语文国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破釜沉舟C. 一鸣惊人D. 胸有成竹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圣人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老子4.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韩愈B. 王安石C. 陆游D. 辛弃疾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屈原B. 陶渊明C. 王之涣D. 杜甫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道德经》B. 《论语》C. 《大学》D. 《中庸》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9.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道德经》B. 《论语》C. 《大学》D. 《中庸》10.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道德经》B. 《论语》C. 《大学》D. 《中庸》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______的弟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出自______。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出自______。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出自______。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______。
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句话出自______。
7.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出自______。
8.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小学语文国学连连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出自《论语》的是:A. 青出于蓝B. 水滴石穿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一鸣惊人2. 下列诗句中,出自《诗经》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 下列名言中,出自《大学》的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 下列古代文化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是: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白居易5. 下列古代文化人物中,被称为“医圣”的是:A. 张仲景B. 华佗C. 孙思邈D. 李时珍6. 下列古代文化人物中,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 司马迁B. 班固C. 王安石D. 欧阳修7. 下列古代文化人物中,被称为“书圣”的是: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欧阳询8. 下列古代文化人物中,被称为“画圣”的是:A. 吴道子B. 张择端C. 徐悲鸿D. 齐白石9. 下列古代文化人物中,被称为“茶圣”的是:A. 陆羽B. 白居易C. 苏轼D. 李清照10. 下列古代文化人物中,被称为“草圣”的是:A. 张旭B. 颜真卿C. 柳公权D. 欧阳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由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编撰而成。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______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德修养。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______》。
小学生国学知识大比拼: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大比拼: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三字经》的作者?A. 孔子B. 王安石C. 孟子D. 欧阳修答案:B2. 下列哪个字是“四声”之一?A. 诗B. 书C. 礼D. 易答案:A3. 《百家姓》中,“赵”排在第几位?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A4. 以下哪个是《弟子规》中的“五常”?A. 仁、义、礼、智、信B. 仁、义、礼、智、严C. 仁、义、礼、智、让D. 仁、义、礼、智、勇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千字文》的开头?A. 天监三年,房玄龄奉唐太宗之命B.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C. 人之初,性本善D. 有利于山川之胜,有渐于移风易俗答案:B二、填空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_____篇诗歌。
答案:3052. “四大名著”包括《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和_____。
答案:《水浒传》3.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他的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其中“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登高》4. 宋代诗人苏轼有“诗仙”之称,他的代表作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其中“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5. “江南四大才子”指的是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和_____。
答案:徐祯卿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论语》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观点。
它提倡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一下《道德经》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主要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它强调“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规律,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
3. 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弟子规》是一部教育儿童的读物,主要阐述了为人子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国学知识】小学语文国学知识试题含答案 (2)

新部编版小升初语文专项拓展练习国学文学常识试题一二三总分一、国学选择1.下面哪个文学家被称为“太康之英”:()A.左思B.潘岳C.阮籍D.陆机2.在白门楼大呼“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的是()。
A.臧霸 B.张郃 C.高顺 D.张辽3.下列作品不属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写的是( )A.《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B.《竞选州长》C.《假如给我三天光明》4.“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此句出自哪一位诗人的作品?()A.《三衢道中》曾几B.《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C.《乡村四月》翁卷D.《村居》高鼎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作家——老舍——《北京的春节》B.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桃花心木》C.春秋末期——孔子——《论语》D.《学弈》——孟子——《列子·汤问》6.下列各句中不是谈学习态度的是:()精品原创A.学而不厌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有教无类7.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水浒传》B.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三国演义》C.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西游记》D.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梦》8.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有误的项是( )A.《草原》老舍B.《宿建德江》苏轼C.《花之歌》纪伯伦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9.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时不在来D.失不在来10.“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出自哪一位作者作品()A、孟子 B、司马迁 C、孔明 D、苏轼11.对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战略方针评价正确的是?()A.有利于蜀国攻战更多的城池B.利用诸葛亮的计策可使敌国将士伤亡使蜀国军事力量上升C.其六出祁山消耗大量军费,使蜀国伤亡过多,严重损伤其国力D.有利于蜀国的军事,政治的发展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苏轼B.苏辙C.苏洵13.中国小说的起源主要有()A.神话传说B.寓言故事C.史传D.志人小说14.我国古代文学名作《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语文国学知识题
2017小学生语文国学知识题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大学》
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
A.文章书画稿费
B.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D.清洗毛笔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6.“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C.双手交叉
D.左手在上
7.“豆蔻”是指女子()岁,“弱冠”是指男子()岁:
A.13岁、20岁
B.13岁、16岁
C.15岁、20岁
D.16岁、13岁
8.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C.奸诈阴险
D.卑鄙无耻
9.中国传统习俗中,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10.“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11.近日,李先生收到陈先生的一份请帖,上写为了庆祝“弄璋之喜”,陈先生的喜事是()
A.新婚大喜
B.乔迁新居
12.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法律条文
B.美德善行
C.圆规曲尺
D.道德准则
1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14.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C.10米
D.30米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是指()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6.《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季节的景象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8.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
A.宣纸
B.湖笔
C.徽墨
D.河砚
19.“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20.“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A.历史研究
B.风水勘探
C.政治事件
回答:
1-5CADCC
6-10AAADB
11-15CCBAA
16-20ABD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