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 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牡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学年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下图所示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差4小时。
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B.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C.AB段的比例尺为1∶10000000 D.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2.从A点去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A.从A点向东至B点B.从A点向西至B点C.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D.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根据紫金山天文台观测,2010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10多个,到了2011年太阳黑子就增长到了35个,而今年目前太阳黑子的相对数已经超过60个。
季海生告诉记者,“这个数字应该还会增加,预计在2013年达到峰值。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现象当中,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①两极地区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②一天当中太阳的东升西落③航海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④地球上气候变化异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预计下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将出现在A.2017-2018年B.2019-2020年 C.2021-2022年D.2023-2024年党的十八大于北京时间2012年11月8日上午9:00举行开幕式,11月14日上午9:00举行闭幕式。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5--7题。
5.远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中国爱国留学生要准时收看十八大开幕式,打开电视机的时间应不迟于A.11月7日17:00 B.11月8日17:00C.11月7日5:00 D.11月8日5:006.十八大会议结束当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A.A点 B.B点C.C点D.D 点7.十八大会议期间,有关太阳直射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北半球,向南移B.在南半球,向南移C.在北半球,向北移D.在南半球,向北移太阳天顶角是表示太阳位置的一种方式,其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区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1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1.、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①卫星②吉林1号陨石③返回地面的神舟号宇宙飞船④按航线飞行的飞机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下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图,回答3-6题。
3.M点所在半球是()A.东半球、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D.东半球,南半球4.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A.回到M点 B.在M点的正东方C.在M点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5.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6.若N地的地方时为7:20,则M地的区时是()A.4:40 B.10:00 C.5:00 D.9:407.下列有关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八颗行星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B 火星、木星、金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C金星、火星等行星本身不能发光,但在夜空显得很明亮D 太阳系主体是太阳,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土星之间8.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③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示意图,回答9-10题9.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A.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B.南半球昼长夜短C.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10.每逢春节,太阳直射点位于()A.a段B.b段 C.c段D.d段11、右下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表示黑夜。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每出生百名女婴相对的出生男婴数,联合国明确认定了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
读我国部分年份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完成小题。
1.下列关于近些年我国人口性别比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近年持续下降B.环境污染导致性别比例异常C.近些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与胎儿性别鉴定技术非法滥用有关D.我国近些年人口性别比异常与社会文化因素无关2.我国目前的这种出生人口性别比造成的影响包括:①“剩男”现象逐渐加重②女性择偶标准降低③“老夫少妻”现象愈发明显④不会引发社会问题⑤跨国婚姻可能增多A.①②③B. ③④⑤C. ①③⑤D. ②④⑤3.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图中①—④地规划住宅区的原因正确的是A.①地方便工人上下班,房价较低B.②地环境污染小,与市区联系不方便C.③地交通便利,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严重D.④地环境优美,为高级住宅区鲜切花又称切花,是指从活体植株上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用于制作花篮、花束、花环、花圈、瓶插花、壁花,以及胸饰花等花卉装饰的茎、叶、花、果等植物材料。
鲜切花属极娇嫩、易腐烂产品。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小题。
4.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 地形较平B. 降水较丰沛C. 气温较高D. 土壤较肥沃5.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 公路运输B. 铁路运输C. 航空运输D. 海洋运输6.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 运费低B. 热量足C. 技术高D. 品种全下图为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贸易量统计图。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所有答案作答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图中汽车牌照的属地为A.重庆 B.广西C.四川D.云南2.以下属于维吾尔族的是3.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我国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5.小明画了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A B C D6.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7.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③季风气候显著④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小明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
你认为此人的旅行路线应是A.上海-北京 B.昆明-杭州 C.哈尔滨-广州 D.济南-西安9.下列治理黄河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上游及中游修建水库B.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C.下游加固大堤 D.下游开挖新的入海河道10.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11.以下叙述哪些是属于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A.为了节约木材,同学们应该少寄贺卡B.可再生资源永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节约用电,人走灯灭或使用节能灯 D.尽量不用一次性纸杯、木筷、餐盒12.改变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的主要措施是A.疏通河道,加固大坝 B.修建水库,改造不稳定的径流C.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D.保护水源,防止污染13.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在山地的陡坡上开荒种地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C.在宜林的荒坡上植树造林 D.在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场发展种植业14.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指的是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15.运输下列货物所选用的交通运输方式,合适的一组是A.10万吨大米用轮船从武汉运往上海 B.大庆油田一批石油通过管道运往云南省昆明市C.广州市两箱急救药品可通过公路运往西藏拉萨市 D.乘飞机观赏三峡风光16.以下是阳阳的旅游见闻,地区与民风民俗相符的是A.青藏高原——围屋——锅庄舞 B.华北平原——平顶房——赛龙舟C.黄土高原——窑洞——腰鼓 D.东北地区——泼水节——二人转17.在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许多地方的民居跟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70分)1、现有甲地(0°,90°W)、乙地(60°N,90°E)、丙地(0°,40°E)、丁地(60°S,40°W)四地,其中与180°经线的距离最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2、某地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则其经纬度是()A、0°,180°B、0°,20°WC、0°,0°D、0°,20°E3、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相等③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圆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地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经线的特征有()A、经线和赤道长度相同B、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C、同一经线上只有东西方向D、每条经线可以平分地球5、关于分界线的叙述有错误的是()A、温带和寒带分界线为66º34′N;66º34′SB、东西半球分界线为0º;180ºC、南北半球分界线为0ºD、低纬和中纬分界线为30º读图回答6~7题:6、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7、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8、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省区是()A、滇、桂、粤、台B、滇、桂、闽、台C、滇、琼、桂、粤D、琼、桂、闽、粤9、下列四组国家中,全部不与我国陆上接壤的一组是( )A.俄罗斯、泰国B.缅甸、印度C. 泰国、孟加拉国D. 越南、印度10、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均与四川省相邻的是( )A.藏、湘、秦、鄂B.渝、宁、陇、秦C.滇、黔、青、陇D.渝、湘、青、鄂11、下列民族与其民族节日组合正确的是()A、藏族—开斋节B、蒙古族—那达慕大会C、傣族—火把节D、满族—泼水节12、实行计划生育以,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有1200万左右,主要因为()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人口基数大D、自然增长率高13、中国的华侨和华人原籍多属于()A、广东、广西B、福建、台湾C、广东、福建D、浙江、福建1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集中在()A、东南、东北和西北B、西南、西北和东北C、西南、东南和东北D、东南、东北和西北15、下列各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湖南、江西B、江苏、山东C、陕西、四川D、青海、西藏16、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A、南方多,北方少B、北方多,南方少C、西部多,东部少D、东部多,西部少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7---18题17、图中陡崖底部的海拔范围是()A、(40M、50M)B、(20M、30M)C、(30M、40M)D、(25M、30M)18、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18m ②21m ③36m ④43m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一地区进行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发生了()A.流水搬运作用B.冰川堆积作用C.地震破坏作用D.地壳抬升作用2.放学了,我校七年级的同学们冲出教学楼,直奔食堂用餐。
他们的奔跑路线是往()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3.元旦期间,XXX同学去新华书店买了四幅地图。
分别是:①中国政区图、②凤凰山公园导游图、③世界政区图、④莆田市地图。
若以上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地理现象中,能够证明地球自转的是()A.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B.昼夜长短变化C.极昼极夜D.昼夜更替5.右图中河流发育地可能在()ADA.A地B.B地CC.C地D.D地B6.民居墙体相对薄弱,门窗开得较大,屋顶为“人”字形,反映该地天气特征是()A.冰冷 B.湿热 C.洪涝 D.阴湿7.下列地区与主要人种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欧洲——白色人种B.南美洲——黑色人种D.西亚——白色人种C.东南亚、东亚——黄色人种8.每年除夕过后,从2月20日入手下手,莆田的XXX 感觉()A.天黑得愈来愈早了C.XXX愈来愈早了B.中午旗杆的影子越来越长了D.白天仍比黑夜长9.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列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地区是()A.热带B.北寒带C.南寒带D.北温带读世界部分宗教建筑图,回答问题。
甲乙丙10.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图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A.与甲图相关的教徒喜欢诵读《》B.我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的是与XXX对应的宗教C.欧洲人主要与乙图相关的宗教D.XXX最常见到的建筑是丙图11.某人所在地,西为东半球,东为西半球,北为热带地区,南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A.160°E。
23.5°NB.160°E。
【高中地理】河南省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人教课标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面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右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此时()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3.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适宜的温度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8日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将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验舱工作和生活。
据此完成下面4-5题。
4.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云雾B.太阳活动 C.流星D.太阳辐射5.该图为神舟九号返回舱,可发现其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其形成类似于以下哪种事物( )A.彗星B.流星C.极光D.卫星6.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大气辐射能 B.重力能 C.地面辐射能 D.太阳辐射能7.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读右图,A、B、D、E三点在晨昏线上,据此完成8-10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B.C在子夜C.D、E将日落西山D.AB是昏线9.关于晨昏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昼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10.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A.120°EB.100°WC.20°WD.60°E11.有关太阳高度的正确说法是()A.太阳光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B.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角C.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都为90度 D.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来自中国的刘先生乘船出国旅游时,还未来得及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
黄冈市2014年春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4年春季期末调考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计50分)1.C2.A3.D4.D5.C6.D7.A8.B9.B 10.B 11.B12.B 13.C 14.B 15.D 16.A 17.B18.B 19.D 20.A 21.C 22.B 23.D 24.C 25.A二、综合题(共4题,计50分)26.(10分)(1)北(1分)(2)6月22日(1分)(3)90°E,23 °26′N (2分)(4) B (1分); 14 。
(1分)(5)18 (1分); 24(1分)(6)晨线(1分); 6 (1分)27.(14分)(1)整体(1分)(2)西风带(1分)西南(1分)(3)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终年炎热干燥(1分)热带荒漠带(1分)大气环流(1分)(4)地中海(1分)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1分)温和多雨(1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分)(5)⑤⑧(1分)(6)热量(1分)从沿海到内陆(或经度地带性)(1分)28.(14分)(1)①为秘鲁寒流(1分),②为巴西暖流。
(1分)(2)洋流①降温减湿,促使甲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2分)洋流②增温增湿,促使乙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形成。
(2分)(3)快(1分)减慢(1分)因为丁海峡处在西风带控制下洋流为西风漂流,轮船逆风逆水。
(2分)(4)在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下,丙处形成了上升补偿流,使得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鱼类的饵料丰富,因而形成了大型渔场。
(4分)29.(12分)(1)城市面积扩大(1分);由沿河分布向沿铁路线分布发展。
(1分)原因: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1分)(2)水位较浅,大型船只易搁浅(1分);水位深;(1分)有铁路交通线可深入内陆。
(1分)(3)B(1分)地势起伏和缓(1分),工程量小(1分)(4)工业(1分)在城市外围(1分);沿铁路线分布(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30×2=60分)
“It's not just a planet, It's home.”这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
A.质量在八颗行星中最小
B.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
2.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主要原因是( )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 )
4.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C.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5.太阳黑子和耀斑 ( )
A.都发生在①层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都发生在②层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6.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图,回答6、7题。
7.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A.春分B.秋分C.冬至D.夏至
8.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到 ab 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到 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到cd 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 da 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9.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
是( )
下图是位于120°E 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读图回答9、10题。
10.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
11.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 )
A. 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
①②
12. 2012 年 1 月 12 日中午 12 时 20 分许,日本福岛近
海和茨城北部发生里氏 5 . 8 级地震,这次地震在近海
震源深度为 20 千米,东京等地有强烈震感。
有关此次地
震产生的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变化,而横波不变
13. 当地时间 2011 年 10 月 31 日,位于智利圣地亚哥以南的哈得孙火
山持续喷发,从空中俯瞰景象壮观。
哈得孙火山喷发出的物质主要来自( )
A.地壳B.外核C.地幔D.岩石圈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
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3、14题。
14.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a 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 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 a < b <c
C. b 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15.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 a B.增强 b C.增强c D.改变 b 的方向
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
气压单位为百帕,读图回答14、15题。
16.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
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 )
A. abcd
B. abdc
C. badc
D. cbad
17.图中决定风速大小的力主要是( )
A. a、d
B. c、d
C. a、c
D. b、d
下图是我省某气象站测得的某月18—21
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8.此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B.反气旋
C.暖锋D.冷锋
19.当图示天气系统多发时,我国大部分地
区( )
A.炎热干燥 B.温和多雨C.低温少雨D.炎热多雨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9、20题。
20. 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长江B.我国的夏季风
C.我国的冬季风D.副热带高气压带
2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
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 )
A.① B.④ C.⑤ D.②
读下列地质剖面图,完成21、22题。
22.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3.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向斜山、地堑景观的分别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②D.④①
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23一25题。
24.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25.影响河谷发育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内力作用B.断裂下沉
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26.下图地貌在上图中哪个阶段发育最典型,甲岸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③侵蚀 B.④堆积C.③堆积D.④侵蚀
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
据此回答26、27题。
27.决定全球气温分布基本格局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下垫面状况D.海拔
28. 造成我国山东与新疆降水不同的主要原因为(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洋流D.海拔
29.造成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D.人类活动
下图是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 题。
30.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大面积破坏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的浓度增加②造成南极臭氧空洞扩大③水土流失严
①空气中 CO
2
重,环境恶化④物种数量锐减,甚至灭绝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浓度及全球
31. 澳大利亚东侧海域珊瑚大量死亡。
据研究,与大气中 CO
2
气温升高有密切关系,这说明地理环境具有( )
A.整体性 B. 差异性 C. 独特性 D.复杂性
二、综合题(40分)
3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 A 点自转角速度为 .
(2) BCDE 四点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图中 AB 线是(晨、昏)线, E 点的地方时为时,此时北京时间为时。
33.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此图为( l 或 7 )月气压分布状况。
(2) A 气压中心的名称是,形成原因是。
(3)受 A 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 C 处盛行风, D 处盛行
风。
(4)夏季, D 处盛行风,形成原因是。
34.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洋流流向,其中 CBDE 为时针方向, ABC为
时针方向。
(2)以寒暖流区分: CE 和AB 为,FH为 .
(3) BC 洋流是由风的吹送形成的, GF 洋流是由
风的吹送形成的。
(4)如该图代表太平洋,以下字母代表洋流的名称:AC
为,AC和 CE 交汇处为著名的渔场。
(5)如该图所示大西洋的洋流, Gl 为, CE 为。
3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l)沿直线 CD 反映了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原因是。
(2)沿直线 AB 反映了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决定这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并写出由B到A沿途植被的变化。
高一地理期终考试试题答题卷一.选择题(30×2=60分)
二、综合题(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