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灵散联合负压创面技术治疗褥疮50例临床观察
生肌散外敷联合负压引流术对压疮感染患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生肌散外敷联合负压引流术对压疮感染患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袁振山;李永康;梁妙嫦【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8(027)022【摘要】目的探讨生肌散外敷联合负压引流术(VSD)对于压疮感染患者炎性因子、各项生化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压疮感染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单纯通过负压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生肌散外敷.连续治疗20 d后对比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0 d后各项炎性因子变化情况(CRP、TNF-α、IL-6、IL-8)以及生化指标水平(SOD、MDA、NO、ALB).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5);且MDA和NO水平显著下降,SOD和ALB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负压引流术联合生肌散外敷在压疮感染的治疗中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创面的恢复、降低其炎性反应并改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总页数】4页(P2453-2456)【作者】袁振山;李永康;梁妙嫦【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030;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030;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2.1【相关文献】1.生肌散外敷联合负压引流术治疗压疮感染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2.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生肌散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3.连翘养荣汤联合负压引流技术对四期压疮的辅助治疗效果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4.生肌散外敷联合延续性干预对压疮感染患者创面恢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5.探讨生肌散外敷联合负压引流术治疗压疮感染的临床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三度压疮患者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三度压疮患者中的应用郭冰茹【摘要】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三度压疮患者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院外收治的三度压疮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与患者进行创面的清创并通过VSD敷料及生物半透膜封闭创面,连接引流管与VSD治疗专用机,进行持续的负压吸引,有效引流每保持7d更换一次,严密观察引流液性状、颜色及负压是否有效等.结果:20例患者经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及严密的病情观察后深度压疮的创面瘢痕愈合.结论:对三度压疮患者采用VSD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结合密切的病情观察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深度压疮患者的创面瘢痕愈合时间,对临床压疮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7(023)024【总页数】2页(P76-77)【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三度压疮;应用【作者】郭冰茹【作者单位】沈阳市第十一医院辽宁沈阳 11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压疮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长期处于受压状态或者反复多次的受到复合有剪切力及物体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导致骨隆突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出现血液循环受阻而缺血出现的皮肤破溃、水疱甚至出现坏疽[1]。
压疮依据损伤部位的发生发展分为一、二、三度,一度压疮出现局部皮肤的红斑或苍白,若及时发现进行有效处理几天内即可好转;二度压疮出现局部皮肤的紫黑色,皮肤表面出现水疱,若发现不及时水疱破裂可形成皮肤浅度糜烂;三度压疮皮肤出现溃疡至皮下组织,严重的可到达骨组织甚至出现坏疽而流脓。
三度压疮在临床治疗上是比较困难的问题,患者患处皮肤已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皮肤的愈合本身就困难,加之患者原发疾病的影响使治疗更增加了难度[2]。
临床常规的治疗方式多为反复长期的对受损皮肤创面进行换药,皮瓣转移等,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经济压力都会造成较大影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是采用VSD治疗专用仪器设备连接引流管,对患者出现溃疡创面进行开放负压吸引技术,以促进受损皮肤的创面毛细血管扩张、增生,促进消退组织水肿,使增殖细胞快速修复而使肉芽组织加速生成,达到创面的快速有效愈合[3]。
褥疮散治疗褥疮34例临床观察

褥疮散治疗褥疮34例临床观察
任锡禄;宋昀钦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5)3
【摘要】褥疮又称“压迫性溃疡”,对于其发病机理一般认为是由外因和内因引
起的一种复合性溃疡。
多数患者患有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外伤引起的高位截瘫,糖尿病后期引起的综合症、肿瘤等,需要长期卧床但因护理不当,使体表骨隆突部位受压,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缺氧,缺血,血管栓塞,使组织坏死腐脱等而形成褥疮。
一旦形成三期褥疮(溃疡期)就很难愈合,大面积深度褥疮多年来在临床上没有什么特效药物能治愈,一直成为难治性顽症。
据统计,褥疮在一般综合性医院达3%~4.5%,而脊髓损伤患者则可高达25%~85%,通常脊髓损伤后有51.2%的病人伤后6小时发生褥疮,而脑出血昏迷病人在
20h内发生褥疮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自拟褥疮散治疗褥疮3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任锡禄;宋昀钦
【作者单位】山西省文水县中医院,山西,文水,032100;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1
【相关文献】
1.褥疮散治疗褥疮临床疗效观察 [J], 崔永梅;李柳青
2."褥疮散"外敷结合光子治疗仪治疗Ⅲ期褥疮32例临床研究 [J], 王静
3.褥疮散治疗褥疮37例观察 [J], 严敏惠
4.自制褥疮散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J], 孙芃
5.褥疮散外敷治疗褥疮86例 [J], 刘国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VSD负压吸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褥疮60例临床观察

VSD负压吸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褥疮60例临床观察目的:探讨VSD负压吸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褥疮60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3年11月到2014年9月的60例Ⅳ期褥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研究组接受VSD负压吸引配合清热扶正生肌汤内服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褥疮治疗。
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创面清洁时间及治愈率。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住院天数、创面清洁时间及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VSD负压吸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褥疮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VSD负压吸引;中药;褥疮褥疮好发于高龄、中风髋关节骨折长期卧床的患者。
褥疮病程长,难以护理,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是处理创面的全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创面的治疗。
中医认为褥疮属于“疮疡”、“席疮”范畴,患者气滞血癖,筋脉失于濡养为主要病机。
因此我们本次研究的目的为收集2013年11月到2014年9月的60例Ⅳ期褥疮患者,探讨VSD负压吸引配合清热扶正生肌汤内服治疗褥疮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收集2013年11月到2014年9月的60例Ⅳ期褥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褥疮分级为24例II度、36例III度,创面有脓性分泌物,伴恶臭味。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研究组接受VSD 负压吸引配合清热扶正生肌汤内服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褥疮治疗。
研究组平均年龄(38.4±6.8)岁,男性18人,女性12人,褥疮面积约82.6CM2~109 CM2,;对照组平均年龄(39.1±7.5)岁,男性19人,女性11人,压疮面积约83.6CM2~112CM2。
2组人员性别,年龄、褥疮面积、褥疮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1)年龄大于18周岁,治疗经过完整。
(2)褥疮的诊断参照第3版皮肤病学关于褥疮的诊断标准。
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褥疮50例临床研究

养肌肤 , 肌肤 失养而 引起组织坏死 。治疗上 则 以益气活血 为基本治疗大法, 在此理论基础上刨制愈疡膏。其 药物组 成有生黄芪、 当归、 紫草 、 血竭 、 珍珠粉、 象皮、 冰片等 。 其中
生黄 芪为中医传统“ 疡科 ” 常用 药, 为君 药 . 具有较强 的补
临床 医家所推崇 。 后世 医家在 《 内经》 《 和 金匮要 略》 的基础 上, 对本病的病因、 病机、 I 临床表现 、 并发症 , 特别是治疗都
视创面大小涂上 薄薄的一层愈疡膏 , 然后盖上 无菌纱布 ,
1次 / ,5d为 1个 疗程 ,3个 疗程 后评 定 疗 效 。 d 1
根据有 关文献 目前治疗 皮肤 溃疡组方选药 秉承 古训 , 观其 立方宗 旨, 以祛腐 ( 敛) 多 收 生肌 , 清热 解毒 , 血通络 为 活
主。 而笔者认为褥疮患者久病体虚 , 气虚血瘀 , 气血不能营
煦, 肾阴虚 , 相火 内生 , 灼伤脾 胃则 胃热消谷 , 耗津伤液 而 成瘀 血; 情志不疏 , 气机郁滞 , 气滞 血瘀; 阳明燥热又可耗
伤 肾阴, 在糖尿病 的发病 过程 中, 阴虚和燥 热既相互影 响 又同时并存 ,缶 I床上除具有肾阴虚和阳明燥热的I床表现 I 临 外 , 际已有瘀血 的形成 , 以糖尿病 的病理 基础是 肾阴 实 所 虚 为本 , 燥热 、 瘀血 为标 。针对形成糖尿病 的病理基础, 相 应采取补肾活血 的治疗方法 ,并根据不同 的I 临床表现, 随 证加减。用黄 芪、 苍术、 自术 、 山药、 人参补脾益气, 以恢 复 其运 化及升清 功能; 山茱萸、 贞子滋补 肾阴, 女 以固其根 ;
病人 除具有糖尿病 的I 临床表 现外 ,尚有情 绪及行 为的异
常, 以糖尿病是一个多脏腑功能失调, 所 多组织器官受累 , 临床表现虚 实相兼 , 症状错综复杂的全身 性疾 病。肾为先
疮疡灵的处方改进及其抗皮肤真菌感染疗效观察[原创]
![疮疡灵的处方改进及其抗皮肤真菌感染疗效观察[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bde615e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69.png)
疮疡灵的处方改进及其抗皮肤真菌感染疗效观察0胡倩1王林泉1刘元瑞2常凤鸣1闫国立3*【摘要】目的改进疮疡灵的处方组成,添加具有抗真菌活性的中药成分制成疮疡灵5号并观察其抗皮肤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皮肤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疮疡灵5号组(治疗组)和酮康唑组(对照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体癣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手足癣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
结论改进后的复方中药制剂疮疡灵5号组(治疗组)对皮肤真菌感染疗效明显,使用方法简便,适于在临床和基层部队推广使用。
【关键词】疮疡灵;处方改进;皮肤真菌感染;疗效Improve the prescription of chuangyangling and observate the curative effection of anti fungal skin infectionHU Qian1, WANG Lingquan1, LIU Yuangrui2,CHANGFengming1.YANGuoli* 01. Henan Provincial Corps Hospital ,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Zhengzhou,450052,China;2.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3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8,China0ABSTRACT OBJECTIVE: Improve the prescription of chuangyangling , add with antifungal activ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develop the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uangyangling-5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ion of anti fungal skin infection. METHODS: Select 70 patients with cutaneous fungal infections and divide randomly them into chuangyanglin-5 group (t reatment group)and Ketoconazole group (control group) to comparize them clinical effections. RESULTS: The cure rate and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inea corporis have the differe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0.05). The cure rate and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foot and hand tinea have the differe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 The improved compou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chuangyangling-5 have the effection of the skin fungal infections, the method use simply,suitable for use in clinical and basic forces to promote and use.KEWWORDS ChuangY angLing; Improvement of prescription; Fungal infections of the skin; Curative effect0疮疡灵(武卫药准字:60105)是我院自制外用中药复方制剂。
自制褥疮散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自制褥疮散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汇报人:2023-12-02目录CATALOGUE•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自制褥疮散的药理作用•结论•参考文献01 CATALOGUE引言褥疮的发生率高,尤其是在老年人和长期卧床的患者中。
褥疮的病程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背景探讨自制褥疮散治疗褥疮的疗效。
比较自制褥疮散与常规西医治疗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
为临床治疗褥疮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目的02CATALOGUE材料与方法自制褥疮散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实验对象:褥疮患者实验时间: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01020304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包括清洁伤口、抗炎、抗感染等。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自制褥疮散进行治疗。
实验组5.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4.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实验对象在治疗前后的褥疮程度、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3. 治疗方法实施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自制褥疮散进行治疗。
1. 筛选实验对象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褥疮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前评估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褥疮程度、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收集,并进行记录。
实验过程03CATALOGUE结果与讨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实验结果01020304褥疮愈合,新生皮肤完整,无红肿、渗出及疼痛。
褥疮创面明显缩小,新生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渗出及疼痛。
褥疮创面缩小,新生肉芽组织部分生长,少许渗出及疼痛。
褥疮创面未愈合,新生肉芽组织未生长,渗出及疼痛明显。
褥疮散治疗褥疮的治愈率为90%,而传统治疗方法为70%。
治愈率褥疮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传统治疗为80%。
有效率褥疮散治疗后的复发率为5%,传统治疗为15%。
复发率结果分析褥疮散在治愈率和有效率方面均优于传统治疗方法,且复发率较低。
自拟中药疮疡膏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自拟中药疮疡膏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疮疡膏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5例纳入观察的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2),均根据原发病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和护理,后清理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锌,观察组另加涂中药疮疡膏,6周后对比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Ⅱ期、Ⅲ期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经秩和检验,两组Ⅱ期、Ⅲ期创面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期、Ⅲ期创面愈合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疮疡膏能进一步提高Ⅱ、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加快创面恢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關键词】压疮;中药;疮疡膏;磺胺嘧啶锌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后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发生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临床中多见于昏迷、截瘫、偏瘫或骨折等长期卧床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骶尾部、髋部、足跟等骨突出部位多发[1]。
患者一旦发生压疮,则难以愈合,延长患者康复的时间,甚至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
2013年以来,笔者自拟中药疮疡膏治疗Ⅱ、Ⅲ期压疮,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5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压疮患者65例,根据患者纳入观察的先后顺序,通过抛掷硬币,正反面的情况确定分组。
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2~70岁,平均(49.7±12.7)岁;共有压疮44处,其中Ⅱ期压疮27处、Ⅲ期压疮17处;骶尾部13处,髋部12处,足跟部8处,肩胛部11处。
对照组33例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35~70岁,平均(48.7±13.2)岁;共有压疮43处,其中Ⅱ期压疮28处、Ⅲ期压疮15处;分布骶尾部12处,髋部14处,足跟部7处,肩胛部10处。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疮 疡 灵 散 联 合 负 压 创 面 技 术治 疗 褥 疮 5 O例 临 床 观 察
吴
德 州 学 院 ,山东
艳
德州 2 5 3 0 2 3
【 摘
要】 目的 :观察疮 疡灵散联合负压创面技术治疗褥疮 的疗效。方法 :选择 褥疮患 者 1 0 0例作 为研 究对象 ,将其 分为对 照组和
观察组各 5 0例 。对照组仅给予疮疡灵散贴敷 ,观察组采 用疮疡灵散 和创面负压联合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 组患者 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均 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结 论 :疮疡 灵散联 合负压 创面技 术治疗 褥疮疗 效显 著 ,患者满意度高 ,值得 临床推广使用 。
【 关键 词】 褥疮 ;疮疡灵散 ;负压创面技 术 【 中图分类号】R 6 3 2 . 1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8 5 1 7( 2 0 1 5 )1 8 — 0 0 8 7— 0 2
褥 疮 又称压 疮 ,是 由于 身体 局 部 组 织 长 期受 压 ,发 生 缺血 、缺 氧 、营养 不 良而致 组 织 溃烂 坏 死 ,易 并 发 感 染 。 多见 于机体 衰弱 瘫痪 和 长期 卧床 以及 被 动体 位 的患 者 。根 据褥 疮 的发展 过程 及 轻重 程 度 ,可 分 为 淤 血 红 润 期 、炎 性 浸润期 、浅 度溃 疡 期及 坏 死 溃 疡期 … 。对 于 坏 死溃 疡期 患 者 ,其 治 疗 相 对 复 杂 ,花 费 大 ,患 者 痛 苦 大 ,治疗 效果 欠佳 ,甚 至 久 治不 愈 ,严 重 影 响 患者 的身 体健 康 ,甚至 导 致 全 身 感 染 。 笔 者 对 5 O例 褥 疮 患 者 采 用疮 疡 灵 散 联 合 负 压 创 面 技 术 治 疗 ,取 得 较 好 临 床 疗 效 ,现报 告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 院 2 0 1 1年 1月至 2 0 1 5年 1 月 的褥 疮患者 1 0 0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 ,每组 5 0例。其 中对 照 组 男 3 3例 ,女 1 7例 ,年 龄 5 5~8 2岁 , 平 均 年 龄 ( 6 3 4 - 6 . 5 )岁 ;致病原 因:脑血 管意外 1 2例 ,截瘫 1 2例 , 糖尿病 1 0例 ,肺 源性 心脏 病 4例 ,老 年痴 呆 1 2例 ;发生 部位 :腰骶部 8例 ,髋 部 1 6例 ,坐骨部位 1 1 例 ,股骨大转 子部位 1 1 例 ,肩 胛部 2例 ,小 腿部 2例 ;褥疮 面积 2 . 4 c m × 1 . 5 c m~ 7 . 3 c m× 6 . 2 c m;淤血红润期 2 4例 ,炎性 浸润期 l 5例 ,浅 度溃 疡 期 9例 ,坏 死 溃 疡期 2例。观 察 组 男 3 2 例 ,女 1 8例 ,年龄 5 6—8 0岁 ,平 均年 龄 ( 6 5±7 . 5)岁 ; 致病 原因 :脑 血管 意外 1 0例 ,截 瘫 l 0例 ,糖 尿病 1 5例 , 肺 源性 心脏病 5例 ,老年痴呆 1 0例 ;发生部位 :腰骶部 1 O 例 ,髋 部 l 0例 ,坐骨部 位 1 0例 ,股 骨 大转 子部位 l O例 , 肩胛 部 5例 ,小 腿部 5例 ;褥 疮 面 积 2 . 5 c m ×1 . 5 c m~ 7 . 5 c m× 6 . 0 c m;淤血红润 期 2 3例 ,炎性 浸 润期 1 6例 ,浅 度溃疡期 8例 ,坏死溃疡期 3例 。两组 患者在性 别 、年龄 、 致病原因 、病变 大小 、病 变程度 等方 面 比较 ,差异 无统 计 学意义 ( P>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排除标准 排除对药物疮 疡灵散过 敏者 ,创面存 在厌 氧菌感染者 以及凝血功能 障碍 ,不能使用 负压 治疗 者。 1 .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 给予疮疡灵散 剂 ( 湖北金诺 药业 有 限公 司生产 ,国药准 字 Z 4 2 0 2 0 1 3 7 ,规格 :每贴净重 3 g ) 涂撒 ,具体方 法 :对于 炎性浸 润期 水泡形 成者 ,可先 在无 菌操作下将水 泡剪 破 ;处 于溃疡期 疮 面糜烂 的患者 ,应 彻 底清 除坏 死组 织 ,在 新鲜 肉芽组 织上 涂 撒上 疮 疡灵 散 剂 , 涂好后 ,将创 面覆盖无 菌纱 布 ,并根 据创 面渗 出情况 选择 换药 次数 。观察组 在对 照组治 疗 的基 础上 实施 创面 负压技 术联合治疗 ,使 用方 法 :在创 面上放 置一 次性 负压治 疗 吸 附垫 ,医用胶带密 封创 面 ,用创 面负压 治疗 机 ( 山东威 高 新 生医疗 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批 准文号 :鲁食药监械 ( 准) 字2 0 0 9第 2 5 4 0 2 5 0号 ,规格 :WG—WC F Z L J— I )进行负压 治疗 ,参数设置 :3 m i n负压 ,1 m i n间歇 ,治疗 时 间 8 h / d , 两 组 均 为 3天 1 个疗 程。 1 . 4 护理方法 ① 治疗后密切观察局部有无 渗血 、渗液 、 红肿 、瘙痒等症状 ,如 创 面不 缩小 ,甚至 化脓 、坏死 ,及 时剪去坏死 部分 ,暴露 鲜红 组织 ,促 进新鲜 肉芽再 生。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