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09年中考语文作文精彩欣赏教案新人教版

09年中考语文作文精彩欣赏教案新人教版

09年中考语文作文精彩欣赏佳作示范:感人的亲情故事来源:网络一个初夏的夜晚,劳累一天的人们洗漱完毕准备入寝的时候,一场无情的火灾凶残的夺去了一个年仅六岁女童的生命,刚刚绽放的花蕾随着火光的升起消失了。

这是十六年前的一场悲剧。

一栋茅草砌成的民宅里一个三岁男孩和一个六岁女孩被大火严严的包围着。

顿时寂静的夜喧吵起来,人们拿桶的拿桶,拿盆的拿盆都纷纷向大火扑来。

噼里啪啦、熊熊燃烧的火声里传来两个孩子撕心裂肺、惶恐不安哭叫声:“妈妈,你快来呀妈妈,快来救救我……”此时大火已经把门死死封住,火海里的哭叫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碎的默默流泪,心惊胆战,无计可施。

此时,孩子的父母亲还融在离家近一里路程的妯娌家喜庆的氛围中。

贵突然百米冲刺一般向自家跑去。

不知实情的人们大骂着贵是个见死不救、铁石心肠的无情汉子。

短短几分钟时间,大火越燃越烈。

人们汗流浃背的飞奔于水井与火海之间时,孩子的哭声弱了许多。

贵抱着一床被子从家里跑出来直奔向水井,用水把被子浇透,披在身上,顾不了自己的安危,向火海冲去。

屋里烟雾缭绕,一片狼籍,许多被烧焦的物品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

烧焦的气味直呛得贵喘不过气,他努力地睁大眼睛摸索着寻找两个孩子。

此时孩子却不知在哪个角落里发出断断续续的呻吟,声音微弱的几乎听不见。

屋脊梁被火烧的滋滋直响,屋顶上烧着的东西不断的向下掉落,贵着急的大叫着两个孩子的名字,却不见回声。

身上潮湿的被子被火烤干的地方燃烧起来,他着急得如油锅里的蚂蚁,然而始终不见目标。

屋外的人们都为火海里的人揪心的直冒冷汗,心里不住地为他们祈祷,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地走出来!希望上帝能够看在孩子小的份上放过他们。

终于,贵看到了他们——两个蜷缩在一起的孩子,惊喜的大跨步向目标冲去。

可怜的孩子们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姐姐爬在弟弟的身上,衣服被火烧糊了粘连在身上,弟弟微弱的呻吟着,他们的脸已经烧的不成样子了。

贵的眼泪迅速流了出来,急忙俯身去把他们抱起,可是姐姐死死的趴在弟弟身上,怎么也分不开,贵急了,将被子扯下,用湿的一面将着火的那面被子的火扑灭,披在他们身上,将两个孩子一起裹在被子里抱着,自己光着身子向外冲去。

九年上作文教案

九年上作文教案

第一单元作文指导:《雨的诉说》【作文目的】1、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2、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锻炼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训练要求】1、多文体、多题材、多角度进行写作,扩展思维,激发灵性。

2、细致观察,用心聆听,抓住景物特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内心真实感受。

3、写作时适当采用各种修辞,增强表达效果。

4、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叙写心中故事、描绘雨中景胜、抒发内心真情、阐述鲜明观点等。

5、适当运用联想和想像思维,抒发积极健康的情感。

【思路提示】文题1:聆听雨的诉说提示:“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本身没有特别之处。

可是在不同人眼中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失意人那里,雨平添了惆怅;在得意人那里,雨别具一番情趣。

要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有一双慧眼、一颗情心。

1、写出特点。

不同季节的雨有各自的特点,春雨滋润柔软、夏雨猛烈刚性、秋雨缠绵清冷,即使同一季节的雨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在写作时要加以注意,切忌模糊不清。

2、情景交融。

对雨的描写要和个人的情感抒发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是一加一的加法,最好不要写成一段描写加上一段抒情的粘贴形式,要在字里行间渗透情感,使每一处文字都打上情感的烙印,让雨“活"起来。

3、真情实感。

文章中的情感要发自内心、发自真心,自然而然,不要无欢而喜、无忧而戚。

如果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一般不要轻易“抒情雹真正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在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文章要想打动人,首先必须打动自己。

4、要抒发积极健康的情感。

在阐述自我的见解、描述自我的体会的同时,要防止以灰色的笔调写生活,用消极的眼光看人生,以逆反的心理张扬个性等的做法。

5、要研究读者心理。

在动笔之前,不妨先从读者的角度想一想,而不是单从作者的角度想。

初三语文上期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初三语文上期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初三语文上期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激发创意写作培养核心素养在初三这一关键阶段,学生们将面临中考的重大考验。

语文作文不仅是考查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科目,更是检验其综合语文素养的试金石。

因此,针对这一单元的作文教学,我们将紧扣课标要求,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意写作。

一、明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命题作文的基本形式和写作方法。

2.熟练运用论证、说理、描写等作文体裁的写作技巧。

能力目标:1.提高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

2.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3.锻炼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培养乐观向上、勇于探索的人生态度。

二、创新教学策略1.导入情景,激发写作兴趣选择学生熟悉而富有吸引力的写作素材,如校园生活、成长经历等,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找寻写作源泉。

通过朗读优秀作文、观看微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生活的美好,激发写作欲望。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分层教学。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引导其尝试新颖题材,鼓励创新写作手法;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重点辅导其把握作文基本要素,注重写作技巧训练。

3.互动讨论,集思广益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想法,分享写作体会,启发创意思维,积累写作素材。

4.过程评价,促进持续发展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过程性评价。

不仅要评判学生最终的写作成果,更要重视他们的写作过程,如素材积累、结构规划、修改完善等环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总结与反思作文教学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努力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

同时也要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反馈,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作文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作文教案全册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作文教学进度表
九年制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
借 你 一 双 慧 眼
给 你 一 支 妙 笔
放 眼 大 千 世 界
关 注 生 活 细 节
描 绘 精 彩 人 生
附:板书设计
仔细观察生活
选取典型细节
精心锤炼词语 巧妙运用修辞
展开联想想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作文教学案——感悟交流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作文教学案——感悟交流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作文教学案——感
悟交流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
初三作文教学案
(三)感悟交流
一、作文评析
(评点”感悟阅读”作文)
误区分析
㈠布局谋篇
1.选材不当,低幼化作文,低俗作文。

例如:读《大话西游》和《水煮三国》可以让我们的得到消遣,书中人物的搞笑的形象可太有意思了。

中国有句古话:”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意思是说:读书可以娶年轻漂亮的老婆,可以做大官,拿厚禄,读书可住豪宅,吃美味。

2.内容匮乏,缺少实质内容。

学生读书过少,缺少写作素材,因此在行文中叙述空乏,缺少实质内容,往往提到的读书经历就是《白雪公主》,《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到的读书感受就是我爱读书,读书带给我许多快乐,让我懂得许多道理。

3.通篇叙述作品内容,缺少真实感受。

例如:我很喜欢读书,因此也看了不少各种各样的书。

我看了一本名叫《李时珍》的书,里面讲述了李时珍从小跟随父亲学医,发现旧的《本草。

九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舴艨、载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过程与方法: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学会运用诵读品词对比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4.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1、鉴赏词作的意境。

2.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法、诵读法,点拨法教学媒体:在多媒体课件上结合白板功能的使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宋代婉约派的女词人,也是老师喜欢的一位词人,他被成为“一代才女”,她就是李清照,下面我们来赏读他早期的作品《如梦令》,看这首词中,表达了词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九百年前的这位旷世才女孤独而高贵的灵魂,学习她后期的另一首作品《武陵春》二、读愁1、自由朗读这首词,大概了解词的内容,读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

(愁——板书)2、为什么作者前后期的作品有如此大的感受?(介入背景)3、强调字音:舴艋、载、拟4、强调语速、语调和节奏5、全班带有感情的齐读6、听读,在听读的同时,试着理解这首词。

三、解愁1、结合词中的内容,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自由赏析,老师适当引导四、赏愁1、听说双溪的春景不错,可是作者去了吗?(没有)为什么?明确:“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回想一下前人在诗词中也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他们是怎么写“愁”的?写出了“愁”的什么特点?(学生交流积累的诗句)3、老师展示搜集的资料4、那么,我们看一下词人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愁”怎么能用船去载呢?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明确:在这里,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板书)5、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读,李煜写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则别出心裁的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给我们以后的写作也有了一个启示:要另辟蹊径,做到标新立异,别出心裁。

九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三)教案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三)教案 语文版

写作一、本次写作内容一事一议二、本次写作的目的1.指导学生就一件事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

2.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分析问题的力度。

三、设置意图本单元的写作旨在体现语文版教材“文体组元,整体推进”的编写意图。

四、指导建议1.本次写作具有开放性,写作内容不限,学生可以从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入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2.教学的重点是指导中等程度或基础较弱的学生写好立论性的议论文,对少数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尝试写一写驳论性的文章。

3.如果当堂写作,建议两节课连堂,第一节课上老师可以用20—25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写作,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五、范文文化可以这样衡量吗美国一个报刊报道,根据多个国家的网民投票评选出21世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2大文化国家,居前两位的是美国与中国。

但是,文化真的可以这样衡量吗?世界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的文化。

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文化互相融合在一起,学习对方的文化,我们才得以发展的。

所以应该说每一个文化都是同样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

比如,据这次投票结果,代表美国的文化符号中有“好莱坞”。

当时好莱坞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促进世界各个国家的电影事业也发展起来。

至今看电影是全世界人共同的娱乐文化,人们从各国的电影中了解到别的国家。

让我们更容易地互相理解。

又如中国文化的“汉语”。

即使英语被认为世界语言,汉语因为它本身含有的深刻含义与她悠久的历史,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汉语感兴趣,学习汉语。

不仅仅是汉语,我们通过学习世界各地的语言,让我们世界变得更和睦。

不只是这些有形文化,还有像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一样的文化也同样具有影响力。

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到国外生活的华侨,他们不忘他们祖国的风俗习惯而又接受外国的风俗习惯并结合在一起,变成新的一种文化。

像在过外国的春节、中秋节等。

这又帮助我们互相理解得更深。

从遥远的古代到现在,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都没有停过。

古罗马时代也有,清朝时期也有,现在也有,说不定古猿人时代也有文化交流,而正因为我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对方使我们发展起来,有了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

中学生优秀作文2009-2010年度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征稿启事

中学生优秀作文2009-2010年度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征稿启事

明天

(请在信封上 注 明


大赛征
定会 春光 明媚

文 字样



)
天 是什 么 ? 明天是 理
复赛 阶段


是希望

明天是
由《 学 生 优 秀 作 文 》 辑 部 组 中 编
织 专家组 成专业 评 选 委员会对各 校
我们大显 身手 的舞



选 送 的学 生 作 品 进 行 复评

复评 后 等奖
15
12 13




来 I临的 时 候

在 所 有 学 生 作 品 中评 出 名



我想 我应该是




等奖各

10
名 优胜 奖若干

名 同 时 在 初 高 中组 各 选 送

15
名选
手 的作 品 推 荐 给 大 赛 办 公 室 参 加 总
决赛



总 决赛及 颁 奖

进入 决赛 的选 手们 经 过
, ”

为什么 我 每 次说更 加 努 力
你反 而
告 诉 我需 要 更 长 的时 间 呢 ?
大 师说



当你

只眼睛 只顾盯

着 目标 时 那 么 就 剩 下 道路 了
22

只 眼 睛寻 找


阅读 下 面 的材 料 根 据要 求

作文

最新统 计 显 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逍遥回中班级:九一班姓名:孙俊辉第一次作文教学目的:本单元以抒写大自然的诗为主题,让学生从欣赏诗词作品中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感受人生情趣。

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

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

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但是,雨也给人类带来灾难。

教学难点:让学生去倾听大自然的雨声,感受雨的韵律,品味雨的诗意,并在此基础上,以雨为对象,写一篇抒情文章。

活动前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电脑制作课件,使课堂活动情感化、艺术化。

时间安排:2课时。

活动准备: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

活动前,让学生认真研读,感受雨的诗情。

记下自己的感受;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或俗语,了解雨的奇特现象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感受雨的情丝意境: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

……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一段文字: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

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

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种时候,雨在人们心中投下的就只能是生活的阴影了。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告诉人们,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写作指导同学们:对于我们,雨可以说是一种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本单元的写作主题:雨的诉说,应该是非常诗意的诉说。

这种诗意从何而来?又该怎样来写景、状物、抒情呢?写景、状物和抒情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因为写景、状物离不开抒情,而抒情又往往需要借助景和物。

这就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

如《诗经》中以一个戍边征人的口吻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一个征人在连绵的阴雨中回到家乡,这场景或许是写实的,但这儿的“雨雪”明显投影上了征人垂暮之年才返回家乡,一切都“物是人非”的阴霾心境。

当然写景、状物和抒情在具体的一篇文章中,视其倾向性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或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抒情只是投影在具体景物上的某种感受,即作者既尊重所写景物的特征,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又在景物描写的同时带上“我”此时此地的主观感受。

如:朱自清《春》中描绘的春雨图。

既写出了江南春雨连绵不断的特征,同时江南雨景中田园牧歌般情味又是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主观感受。

或以抒发某种感情为主线,景物只是借以寄托的一种比拟和象征。

如本单元的《雨说》;同样秋瑾在狱中写下“秋风秋雨出煞人”这里的“秋风秋雨”实际上象征了当时风雨如晦的社会环境,所以才“愁煞人”。

下面的一篇学生习作《听雨》抓住春雨的特点进行的思考。

也有许多文章将这两者很好地揉合在一起。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借景抒情”前,用大量饱含感情的笔触去写景状物,景物的描写细致生动,最后的抒情议论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那么在具体的写作中,我们怎样来用好运用这两种方法呢?前者的关键是以物传情,描写景物时应抓住景物的特征,带上你的心中情,写出你的眼中景。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要在字里行间能加上自己的感觉,并在语言形式上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和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把这些感觉写出来,这样才能形象生动。

与其说“春雨又多、又细、又密”,不如像朱自清先生那样说“像花针、像细丝、像牛毛”;与其说“春雨把我淋湿了”,不如像下面罗兰文章中写的那样:“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

后者的关键就是观物思理,如何做到这一点?学会思辨,并对这种思辨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

例如:张晓风在观察“立在城市飞扬的尘土里德行道树身上”思考联想到了奉献精神;宗璞在“紫藤萝瀑布”前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借对花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辨;又如下面的小作者,在春雨的韧劲这一特点中,进行思考,联想到了自己在小小的挫折面前应不气馁,文章就有了比较深刻的中心。

附:雨丝、绿海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绿绿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

而我这小楼就像一只船。

远远那两丛树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点的那长着芒蒿的小丘,是这绿海上的岛屿;那环抱着我们的群山,在有雾的时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蓝、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电杆呢?那是帆樯,悠然地点缀在这绿绿的海上。

雨,静静地落着,落在稻浪上,深深密密地溶入那无边的绿海里。

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丝的雨凝望。

你是多么想,想自己变成那只在绿海上翩跹着的白鹭,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

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被雨水濡湿的稻浪里,泳着,拍打着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

让你莹洁纤细的身体,没入那深深沉沉的绿海,去捕捉那柔柔细细的雨丝。

而当有风的时候,雨丝如珠帘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畅快地斜斜地扫过去,扫过那波涛汹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濛濛的雾,给稻浪涂染上一抹梦痕。

你更会爱那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两朵深红的伞花,持伞的人没在深深的稻浪里,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飘着、飘着,慢慢地,不像是要到哪里去,而只是无目的地那么飘着,在斜风细雨里。

你能不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吗?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

让那雨丝的清凉,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雨丝的安闲,抹去你思想上的俗;让那无声的雨丝告诉你,那些躲在房中,关紧了门窗的人们,所永远不会了解的,雨丝和绿海那心底的爱,和永恒的诗。

多希望你来!来看看我未关的窗,来看看我被雨丝沾湿了的窗帘,来看看为爱那如丝的雨而不肯关窗的我。

听雨今天又是一个雨天,春雨绵绵地下着。

昨天的考试又考砸了,我的心情也如这雨天一般阴冷。

百无聊赖中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场雨。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

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

淅淅沥沥的春雨,穿越我的灵魂,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所以每一个春天才会有草木的勃发,百花的争艳。

这坚韧的春雨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不论处于烈日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总有了希望,总有了等待。

这便让我想到,在许多时候,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我们的处境也是困难的,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

因为只要不放弃,哪怕是最微弱的力量,微弱如柔美的春雨;哪怕是最平凡的努力,平凡如每年的春雨,我们也总会有希望,也总会有等待。

窗外的雨依旧下着,可我的心情分明已经晴朗了起来:不再哀叹自身的渺小,不再惧怕学习的困境,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亦如,雨后会有更绿的草,更红的花。

出示作文题目听雨在雨中(雨中情)雨天,我想起了……选择一个季节的雨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带给你的某一种突出的感觉,写一篇抒情文章。

请在以上题目中自选一个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批改记录:优点;缺点:优秀作文:较差作文:第二次作文单元标题:微笑着面对生活教学重点:怎样写演讲稿同学们,当我们聆听了雨果那充满激情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后,是不是内心也涌起一种冲动:也想把自己心中的话大声地说出来呢?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一起走上讲台,大声地演讲吧!要进行一次成功的演讲,首先要写好演讲稿。

那么,怎样写好演讲稿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演讲稿具有一般文章的共性,写作时只要符合一般文章写作的共同要求,同时再注意到它的自身特点就行了。

它并不神秘,同学们写作起来也不会很困难的。

其次,我们必须掌握它的自身特点。

一、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

演讲稿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认识的肯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的透辟程度,能给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

而且,演讲之所以最容易激发听众的情感,使听众的思想为之震动,精神为之感奋,情绪为之激昂,热血为之沸腾,就在于演讲内容的鼓动性。

因此,同学们写作时要在表达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

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

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应是“挤”出来的,而要发自肺腑,就像泉水喷涌而出。

二、结构清楚,层次简明。

一般文稿主要是供人阅读的,读者有思考的余地,在层次结构上可以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在内容上也可以盘根错节,错综复杂。

而演讲稿是口头表达,演讲语言稍纵即逝,听众对演讲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几乎没有思考玩味的余地,其结构特点是内容的内在联系与有声语言动态交流的统一,注重有声性。

因此,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

三、语言流畅,深刻风趣。

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须借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

因此,语言运用得好还是差,对写作演讲稿影响极大。

要提高演讲稿的质量,不能不在语言的运用上下一番功夫。

写作演讲稿在语言运用上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要口语化。

(二)要通俗易懂。

(三)要生动感人。

[范文]爱我中华情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亲,那便是——中国。

可记得这一位“母亲”?她飘散的长发是千万条悠悠贯穿的河川;她的背脊,虽老迈仍硬朗,是五岳,是阴山,是祁连,是……那宽大而慈爱的脸膛,是青藏连接云贵吧!她伸展的手臂从东北的谷仓,到长江的沿岸,到珠江的三角洲,那一片无尽的沃土,是她温暖的双手。

啊!母亲!您的胸膛隐藏着多少灿烂的血泪史。

曾经,你骄傲过,自豪过;也曾经,你黯然伤神过,愤怒过。

在宇宙无垠的岁月里,您孕育了长青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属于您的孩子。

这一群“母亲”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

他们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

他们含蓄而诚恳,勤俭而乐天,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绚丽的色彩——金黄、翠绿、朱红、靛蓝。

他们向往自然,爱恋自然,对于万物有着浓浓的情谊。

李白躺在床上,看见窗外的月光,因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将个人的感情与自然融合为一,凝结成一种潇洒而美丽的诗情。

李白多情,白居易也多情。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相爱,原来是一种平凡的男女爱恋,但是经过香山先生巧妙的构思,精致的渲染,便成了一段富于色彩的传奇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

多么令人柔肠寸断的诗句!道尽天下有情人共同的期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