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CO2检测设备及其信号采集方法改进
红外光谱二氧化碳干扰

红外光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气体检测技术之一,它通过检测气体对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程度来确定气体浓度。
然而,在进行二氧化碳检测时,常常会遇到干扰问题,这就是红外光谱二氧化碳干扰。
一、红外光谱二氧化碳干扰机理二氧化碳分子的主要红外光谱吸收峰位于4.2微米处,但是在这个区域还有许多其他气体的吸收峰,例如水蒸气、甲烷、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这些气体都会对二氧化碳的检测造成干扰。
其中,水蒸气是最常见的干扰源,因为它的吸收峰与二氧化碳的吸收峰非常接近,而且水蒸气在大气中的浓度通常比二氧化碳高得多。
当环境中存在大量水蒸气时,它会吸收红外光谱辐射,导致检测结果偏低,这就是所谓的水蒸气干扰。
另外,甲烷、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也会在4.2微米处产生吸收峰,它们的浓度越高,对二氧化碳检测的干扰就越大。
二、红外光谱二氧化碳检测中的干扰控制方法针对红外光谱二氧化碳检测中的干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干扰控制:1. 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可以通过调整红外光谱检测仪器的波长范围,避开其他气体的吸收峰,从而减少干扰。
2. 降低环境温度:水蒸气的吸收峰与温度相关,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水蒸气的浓度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干扰。
因此,通过降低环境温度可以减少水蒸气的干扰。
3. 减少其他气体的干扰:可以采用吸附剂、过滤器等方法,去除空气中的甲烷、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其他气体,从而减少对二氧化碳检测的干扰。
4. 选择合适的检测位置:在进行二氧化碳检测时,应尽量避开可能存在干扰的地方,例如靠近烟囱、排放口等位置。
5. 进行定期校准: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保证其精度和准确性,从而减少误差和干扰。
三、红外光谱二氧化碳干扰的应用红外光谱二氧化碳检测在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受到干扰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采取相应的干扰控制措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空气质量监测中,由于空气中存在大量水蒸气、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对二氧化碳的检测造成严重干扰。
红外鉴定二氧化碳

红外鉴定二氧化碳引言:红外鉴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检测物质的红外吸收谱图来确定其组成和结构。
在环境监测和空气质量监测中,红外鉴定二氧化碳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因为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红外鉴定二氧化碳的原理、应用和优势。
一、红外鉴定二氧化碳的原理红外鉴定二氧化碳的原理基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
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其中碳-氧键和碳-氧键呈线性排列。
在红外光谱区域,二氧化碳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
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分子中的碳-氧键发生振动,导致红外光的能量被吸收。
通过测量二氧化碳分子吸收红外辐射的强度和波数,可以确定样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二、红外鉴定二氧化碳的应用1. 环境监测:红外鉴定二氧化碳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通过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并制定相应的减排政策。
此外,红外鉴定二氧化碳还可以用于监测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 空气质量监测:红外鉴定二氧化碳还可以用于空气质量监测。
在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中,检测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评估空气的新鲜程度,帮助人们判断是否需要通风换气。
在室外空气质量监测中,监测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评估空气中其他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三、红外鉴定二氧化碳的优势1. 非接触式检测:红外鉴定二氧化碳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法,不需要样品与仪器直接接触,避免了污染和损坏样品的可能性。
2. 快速准确:红外鉴定二氧化碳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通过红外光谱的扫描,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样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提高了检测效率。
3. 高灵敏度:红外鉴定二氧化碳可以在低浓度范围内进行检测,灵敏度高。
这对于环境监测和空气质量监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总结红外鉴定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空气质量监测。
通过测量样品中二氧化碳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二氧化碳的含量。
红外二氧化碳的工作原理

红外二氧化碳的工作原理
红外二氧化碳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线谱学的原理。
红外线谱学是指物质因存在于某一特定能量水平的分子振动或转动而吸收或辐射红外线的现象。
具体来说,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通过利用红外线吸收气体分子的特性来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和浓度。
传感器内部通常包含一个红外线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工作时,红外线发射器会发出一束具有特定波长的红外线。
当这束红外线穿过气体样品时,如果样品中存在二氧化碳分子,它们会吸收某些特定的红外线。
接收器会接收到透过样品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接收器会量化被吸收的红外线的强度,这个强度与二氧化碳分子在样品中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通过比较接收器测得的红外线强度与没有二氧化碳时的基准值,传感器可以确定二氧化碳的浓度。
这种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二氧化碳分子对红外线的特定吸收特性,因此可以非常快速和准确地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和浓度。
红外co2检出限

红外co2检出限【最新版】目录1.红外 CO2 检出限的定义和原理2.红外 CO2 检出限的检测方法和设备3.红外 CO2 检出限的应用领域4.红外 CO2 检出限的优缺点分析5.我国在红外 CO2 检出限方面的发展及前景正文红外 CO2 检出限是指通过红外光谱技术检测 CO2 浓度的最低限度。
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可以测量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成分和浓度。
CO2 检出限是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红外 CO2 检出限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非分散红外吸收光谱法,另一种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非分散红外吸收光谱法是利用气体吸收红外光谱的特性,通过检测 CO2 吸收的红外光强来确定其浓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则是将 CO2 的光谱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通过分析其频谱来确定 CO2 的浓度。
红外 CO2 检出限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医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等。
在环境监测领域,红外 CO2 检出限可以用于大气 CO2 浓度的监测,帮助科学家了解全球气候变化。
在工业生产领域,红外 CO2 检出限可以用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 CO2 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在医学研究领域,红外 CO2 检出限可以用于测量人体呼出的 CO2 浓度,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红外 CO2 检出限的优缺点也需要考虑。
优点是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灵敏度好,可以实现在线监测和实时控制。
缺点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例如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等,需要进行校正。
我国在红外 CO2 检出限方面有着较好的发展。
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 CO2 检出限标准体系,并且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CO2 检出限设备。
二氧化碳红外检测标准

二氧化碳红外检测标准二氧化碳(CO2)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球的温室效应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监测和控制成为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二氧化碳红外检测标准旨在规范和统一二氧化碳红外检测技术的方法和要求,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首先,二氧化碳红外检测标准应明确检测方法和仪器的选择。
二氧化碳红外检测可通过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实现,要求使用具备稳定性、灵敏性和准确性的红外光谱仪器进行检测。
标准应明确仪器的选择和校准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标准应明确二氧化碳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二氧化碳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标准应规定二氧化碳样品的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和采集方法,并对样品传递、保存和处理过程进行规范,以确保样品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第三,标准应明确二氧化碳红外检测的质量控制要求。
质量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标准应规定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包括质量控制样品的准备和使用、仪器校准和校验的频率和方法等方面,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第四,标准应规范二氧化碳红外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标准应明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包括数据的纠偏、滤波和计算公式等方面,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第五,标准应规定二氧化碳红外检测结果的报告和发布要求。
标准应规范检测结果的报告和发布的内容和格式,包括检测数据、质量控制结果和检测误差等方面,以便于结果的交流和比较。
最后,标准应对二氧化碳红外检测的应用范围和限制进行说明。
标准应明确二氧化碳红外检测的适用范围,以及检测方法和仪器的局限性和不确定度,以便使用者正确理解和解读检测结果。
总之,二氧化碳红外检测标准是确保二氧化碳排放监测和控制工作的准确可靠性的重要依据。
标准应规范检测方法和仪器的选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质量控制要求、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结果的报告和发布要求,以及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限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
红外CO2传感器使用说明

红外CO2传感器使用说明书V1.0目录1.概述 (2)2.技术参数 (3)3.结构尺寸图 (4)4.信号输出 (5)5.校准 (8)6.安装说明 (11)7.维护保养应注意的事项 (11)1.概述KSD-102是一款基于NDIR红外吸收原理的气体检测模组,适合检测室温条件下气体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KSD-102采用专利设计的光学腔体、进口的光源和双通道探测器,实现了空间上双光路参比补偿。
SKA-202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无氧气依赖性,寿命长。
KSD102具有UART、IIC数字输出、模拟电压输出以及PWM频率输出方式,方便客户选择应用;SKA-202提供给客户零点校准、灵敏度校准和清洁空气校准命令,并且提供客户一个手动校准的MCDL管脚,方便客户在使用室外自由流动清洁空气对传感器模组进行相对零点校准;KSD-102体积小适合安装在便携式仪器中使用;KSD-102采用对流式扩散方式,气体交换速度快,模组响应时间快。
KSD-102可广泛应用于暖通制冷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农业及畜牧业生产过程监控以及农产品储藏状态监控、可安装于家庭网络、通风系统、控制器、壁挂使用、机器人、汽车等应用场合,也可应用于其它装置控制空气质量或者缺氧监控。
4.信号输出信号输出:模拟电压输出,IIC输出,UART输出,PWM输出。
接口定义:PIN编号功能说明1/3 +5V VCC2/4/9 GND5 TTL RXD (3.3V)6 TTL TXD (3.3V)7 I2C SCL (3.3V)8 I2C SDA (3.3V)10模拟输出(0~3.3V)11/12保留13清洁空气相对校准功能管脚,手动校准14PWM输出。
基于红外传感器的CO2测量装置

电路 中, 片 机采 用 T 公 司的 MS 40 ' 7 MS4 0 单 I P 3 F 4 , P 3 2 系列 单片机 的 C U采用 l P 6位精 简指令系统 , 集成有 l 6位 寄存器和常数发生器 , 代码效 率很 高 ; / D A转换 电路 , 将经
过内部 A D转换 器转换 后 的数字 量转 变成 相应 的模 拟量 / 输出 ; S4 5通信 电路 , R -8 用来 与上位机 通信 , 采用平衡 发送 和差分接收方式实现 通信 , 具有 极强 的抗共模 干扰 能力 和
0 引 言
程度就不同 。因此 , 同波长 的红外辐射 依次照射 到样 品 不 物质时 , 某些波 长的辐射 能被样 品物质选择 吸收而变弱 , 产 生红外吸收光谱 , 当知道某种物质 的红外 吸收光谱时 , 故 便 能从 中获得 该物质在红外区的吸收峰。同一 种物 质不 同气
体体积分数 时 , 同一吸收峰位置会有不 同的吸收强度 , 在 吸
bnhf P 3 ( e c r 4 0 简称为 E 3 ) I R E 3 o MS W4 0 , W4 0软件 提供 了 A 工程管理 、 程序编辑 、 码下载 、 代 调试等所有功能 。
字量 。
( 光源驱动电路 a )
() r ecrut fih O re a di i io l t UC v c g S
c2 s
壹二
(]放 大滤 波 电路 b
( ) mpi n n 1 ig cru t b a l ga d i .r i i i f l n c
2 电 路 硬 件 设 计
2 1 C 测 量 装 置组 成框 图 . O, 图2是 C , O 测量装置的组成框图。单片机控制光源驱 动电路驱动红外 发光 管 , O C 红 外传 感器 将检 测到 的 C O 气体体积分数转换成相应的 电信号 , 然后 经过放大 、 滤波处
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应用和分类 传感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应用和分类传感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二氧化碳传感器是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机器。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作物干重的95%来自光合作用。
因此,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控制浓度也就成为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
塑料大棚栽培使作物长期处于相对密闭的场所中,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一天内变化很大,日出前达到值1000~1200ppm,日出后2.5~3小时降为100ppm左右,仅为大气浓度的30%左右,而且一直维持到午后2小时才开始回升,到下午4时左右恢复到大气水平。
应用当然气体传感器中不仅仅只有二氧化碳传感器应用广泛,其它气体传感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气体传感器的深入认识,气体传感器将会被应用在更多环境中,当然我们在生产气体传感器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它的灵敏性和稳定性。
分类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非色散红外(NDIR)原理对空气中存在的CO2进行探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无氧气依赖性,广泛应用于存在可燃性、爆炸性气体的各种场合。
催化二氧化碳传感器:是将现场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转换成标准4-20mA电流信号输出、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炼化、燃气输配、生化医药及水处理等行业。
热传导二氧化碳传感器:据混合气体的总导热系数随待分析气体含量的不同而改变的原理制成,由检测元件和补偿元件配对组成电桥的两个臂,遇可燃性气体时检测元件电阻变小,遇非可燃性气体时检测元件电阻变大(空气背景),桥路输出电压变量,该电压变量随气体浓度增大而成正比例增大,补偿元件起参比及温度补偿作用,主要应用场所在民用、工业现场的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烷类等可燃性气体及汽油、醇、酮、苯等有机溶剂蒸汽的浓度检测。
线性传感器的参数与传感器的一些特性分析线性传感器是一种属于金属感应的线性器件,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各种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量。
在于把直线机械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通常将可变电阻滑轨定置在传感器的固定部位,通过滑片在滑轨上的位移来测量不同的阻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素 的影 响 。因此 , 于 变温 、 对 变气 压 的工作 环境 , k
红外 光谱 吸收 法是 利用气 体 对红外 光 吸收特 征 实 现气体 成分 和浓 度分 析 的 。当某一光 波通 过被 测 气体 时其 强度 明显减 弱 , 光波 强度 发生 衰减 , 且衰 减
综 合 录 井工 作 。通 讯 地 址 :5 0 4山东 省 东 营 市 勘 探 路 5号 。电 话 :04 ) 59 3 。E malz az@ so. Ol 276 ( 5 68 5 4 1 i h oy lfCI : l
・
62 ・
录 井 工 程
21 O O年 3月
通过检 测透光光 强 J即可计算 出影 响透过 光 强 J 从 。 在 入射 光强 J 、 体 介 质厚 度 z吸 收 系数 k恒 。气 、
定 情况 下 , 体 浓度 P决 定 透过 光强 J的大小 , 气 因此
在 读 工 程 硕 士 ,9 0年 出 生 ,0 3年 毕 业 于辽 宁石 油化 工 大 学 测 控 技 术 与 仪 器 专 业 , 在 胜 利 石 油 管 理 局 地 质 录 井 二 分 公 司从 事 18 20 现
度。
关键 词 C 红 外 光 谱 吸 收 法 信 号 采 集 分 布 离 散 程 度 O
0 引 言
检测 钻井 液 中所含 非烃 类气体 的成分及 其浓 度
程 度与 该气 体浓 度有关 , 两者 间 的关 系遵 守 朗伯一 比
尔定 律 。基本 原 理结构 如 图 1 。
气体入口 气体出口
大部 分有 机 和无机 多原 子分 子气 体在 红外 区有 特征 吸收 波长 。 当红 外 光 通 过 时 , 这些 气 体 分 子对 特定 波长 的透 过光 强 由朗伯一 比尔定律 表示 :
一 e 印 - () 1
收法气 体检 测设 备现 在可 以做得 非 常小巧 且更 加实 用 , 便用 于录 井领域 。 方 胜 利石 油 管 理 局 地 质 录 井 公 司研 制 的 C 2 O 检 测设备就是利 用 红外 光谱 吸 收法 。红外 光谱 吸收法 气体 检测设备一般包 括红外发光 源 、 红外 传感 器 以及 控制 、 采集处理 等部分 , 中发 光 源 和传感 器 特性 是 其 检测 精度的主要 决定 因素 , 制 、 控 采集 部分 必 须 与之 相 匹配才能最大 限度 提高检测 系统 的整体性 能 。
红外 发光管
红 外
检测器
气体 的热 传导 特性 检 测 某 一 组 分气 体 浓 度 的方法 ,
这种 方法 易受其 他 气 体组 分 干扰 , 测 复 杂 的气体 检
图 1 红 外 检 测 器 原 理
组分 时检 测精 度 较低 , 以满 足 标 准 要求 。随 着 电 难
子技术 和 材料工 艺 的 发展 , 先 复杂 的红 外 光谱 吸 原
式 中 。 —— 入 射光 强 , ; I x
— —
透 过 光 强 ,x l;
z —— 气体 介 质厚 度 ,m; c P —— 气体 浓 度 , lL; mo/
k —— 吸 收系数 , / to・m) L ( lc 。 o
1 检 测 原 理
1 1 红 外 检 测 原 理 .
吸收 系数 k是 一 个 非 常复 杂 的 量 , 不仅 与 气体
第 2 l卷
第 1 期
录 井 工 程
・ 1 6 ・
・
录井装 备 ・
红外 C 2 O 检测设备及其信号采集方法改进
赵 志 毅
( 利 石油 管 理 局 地 质 录 井 二 分公 司 ) 胜
赵 志 毅 .红 外 C 测 设 备 及 其 信 号 采 集 方 法 改 进 .录 井 工 程 。 0 0 2 ( ) 6 ~ 6 O 检 2 1 ,1 1 :1 4
达 4 0 0h。 0 0
当一些 晶体受 热 时 , 晶体 两端将 会 产 生数 量 在
相等 而极性 相反 的电 荷 , 这种 由于 热变 化 产 生 的 电 极化 现象 , 被称为热 释 电效 应 。通 常 , 晶体 自发极 化
在 油气 勘探 开发 过程 中具 有 重 要 意义 , 常钻 井 液 通 中的非烃 类气 体有 C Hz等 , 中 C 气 体对 勘 O、 其 O。
探 开发解 释 评 价 极 为 重 要 。常 用 的检 测 C 。浓 度 O 的方 法有 热导 法和 红外光 谱 吸收法 。热 导法 是根 据
摘 要 基 于 红 外 光 谱 吸 收法 检 测 受其 他 气体 干 扰 较 小 的优 势 , 制 开 发 了红 外 C 检 测 仪 , 介 了其 检 测 原 理 、 研 O: 简 构 成 、 套 电路 。红 外 光谱 吸 收 法 的核 心 是 红 外发 光 源 、 外 传 感 器 及 信 号 采 集 处 理 部 分 。 根 据 红 外 传 感 器 特 点 配 红 提 出一 种 信 号 采 集 方 法 。 目前 常用 的 采 集 方 法 对 比 表 明 , 同 等 配 置 条 件 下 。 种 方 法 具 有 更 优 的 分 布 离 散 程 与 在 这
1 2 热 释 电效 应 .
司 的 P S 3 2 C G2 G2 Y 2 8T / 0和 I 7 5 R乙 1 。
I 1 RL 7 5发光 管 采 用 低频 电 调制 , 是一 种 白炽 灯 , 长 从 可 见 光 到 5 m, 合 轻 烃 (3 0~ 波 适 . 3 5 m) C 4 1 ~4 4 m) 有 限 制 的 适 合 c . 、 O (. 5 . 、 0 (. m) 46 的探 测 , 有 高 可靠 稳 定 的输 出 , 间 常 具 时 数短 , 使用 寿命 长 , 5V 电源工 作 时 , 用 寿命 可 在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