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工艺期末试题B卷

合集下载

2006年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6年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10 分)
[解答]:尺寸链如下图所示,由题意并将各环换算成平均尺寸得: ⑴ A0 = 4
+0.16 0
= 4.08 ± 0.08 为封闭环,
28.5 −0 0.1 A1 = = 14.25 −0 0.05 = 14.225 ± 0.025 为减环, 2
TH A2 = H +0 = HM ± ∆ 、
) 。
二、分析题(35 分) 1、试提出成批生产如下图所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从工序到工步) ,并指出各 工序的定位基准(列表表示) 。 (10 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工序内容 正火 车端面,钻孔,粗、精镗φ25 孔 车另一端面及外圆 钻、扩 4-φ12 孔 拉健槽 滾齿 齿面高频淬火 去毛刺 检验 外圆 端面及内孔 内孔及端面 内孔及端面 内孔及端面 定位基准(面)
由支承钉 3 与锥销 1 重复定位; ⑷将短锥销改为轴向可浮动,使 z 由平面 2 限制; ⑸撤除支承钉 3,使 y 仅由浮动圆锥销 1 限制;

3、在车床的两顶尖间,一次调整中加工一批细长轴的外圆,试分别说明影响外圆直径尺寸 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圆度及圆柱度)的因素有哪些(各举 2~3 个因素)?分别指出这些因 素产生的加工误差的性质属于哪一类?(15 分) [解答]: (1)影响外圆直径尺寸精度的因素有: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为什么有色金属用磨削加工得不到高的光洁度?通常为获得高光洁度的加工表面应采用 哪些加工方法? [解答]: 有色金属的塑性好,磨削时切屑容易堵塞砂轮,甚至产生磨削烧伤;通常为获得高光洁度的 加工表面可以采用车削代替磨削; 2、试从刀具结构方面举出三种减少切削过程中自振的措施。 [解答]: 弹簧刀、带防振倒棱的刀具、弯头刨刀、刀刃通过刀杆中心线的镗刀、削扁镗刀。 3、在切削加工中,进级量 f 越小,表面粗糙度值是否越小? [解答]: 当 f <0.02mm/r 时,进级量 f 越小,表面粗糙度值是否越小;当进给量 f<0.02mm/r 时,几 何因素的作用减弱,而工件的塑性变形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4、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比较切削钢件与工业纯铁,钢件与有色金属工件,哪种材料冷硬 现象大?为什么? [解答]: 切削工业纯铁比切削钢件冷硬现象大, 切削钢件比切削有色金属工件冷硬现象大。 因为工件 的塑性越大,冷硬现象越大,而工业纯铁的塑性比钢件好;有色金属的熔点低,容易弱化, 冷作硬化现象比钢村轻得多。 5、磨削加工工件表面层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与切削加工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是否相同?为 什么? [解答]: 机械加工后工件表面层的残余应力是由于力引起的冷态塑性变形,磨(切)削热引起的热态 塑性变形及金组织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磨削加工时, 通常热态塑性

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艺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B. 生产过程的组织和实施C. 材料的加工和处理D. 产品的营销和销售答案:B2. 工艺学中,工艺流程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展示产品的外观设计B. 描述产品的结构组成C. 表示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D. 记录产品的使用说明答案:C3. 在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工艺参数?A. 温度B. 压力C. 材料成本D. 速度答案:C4. 工艺学中的“六西格玛”管理法主要用于提高什么?A. 产品的设计质量B. 生产过程的效率C.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D. 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答案:D5.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质量控制的方法?A. 统计过程控制B. 质量审计C. 产品召回D. 故障树分析答案:C6.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生产计划的内容?A. 生产目标B. 生产资源分配C. 产品定价D. 生产进度安排答案:C7.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生产过程的优化目标?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成本C. 增加产品多样性D. 减少环境污染答案:C8.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生产设备的维护管理?A. 定期检查B. 故障维修C. 设备升级D. 产品开发答案:D9.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工艺设计的原则?A. 经济性B. 可靠性C. 创新性D. 随意性答案:D10.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工艺文件的类型?A. 工艺流程图B. 操作手册C. 财务报表D. 工艺卡片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A. 材料特性B. 设备能力C. 环境影响D. 市场需求答案:ABCD12.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流程优化的方法?A. 工艺重组B. 工艺合并C. 工艺分割D. 工艺标准化答案:ABCD13.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参数优化的目标?A. 提高产品质量B. 减少能源消耗C. 降低生产成本D. 提高生产效率答案:ABCD14.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设备管理的内容?A. 设备选型B. 设备维护C. 设备升级D. 设备报废答案:ABCD15.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质量控制的方法?A. 过程控制B. 质量检验C. 质量改进D. 质量保证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化机基础试卷(2006年B卷答案)

化机基础试卷(2006年B卷答案)

姓名:__________ 大 连 理 工 大 学学号:__________ 课程名称:化 机 基 础 试卷: B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共6 页授课院(系):化工学院 化机系_ 考试日期:2006 年1 月10 日院系:_______________ 级_____ 班一、简答题(共18分)1.(4分)分别回答下列四种管子与管板联接结构形式有什么优缺点?(a )管板孔不开坡口,连接强度差;适于低压、管壁较薄时(b )管板孔开坡口,连接强度好;较常采用(c )管端部不伸管板,焊接质量不易保证,适宜立式,要求管程介质须排净(d )管孔四周开沟槽,降低管子和管板间焊接应力2.(5分)将下列钢材的牌号用线连到对应的种类上Q235-B 不锈耐酸钢18MnMoNb 优质碳素钢20g 低合金结构钢1Gr18Ni9Ti 低合金结构钢16MnR 普通碳素钢3.写出设备法兰名称 (3分)4.(6分)图示换热器名称:填料函式换热器(1)管程的程数两管程;(2)此设备上有几块设备法兰五块;(3)设计时是否应计算管子拉脱力否;(4)管程的右端管箱与壳体之间是靠什么结构连接的填料函滑动连接。

(5)指出设备中的四个编号零部件名称:①管箱分程隔板②管板③折流板④换热管。

二、判断题对者画“√”,错者画“×”(每题1分,共15 分)1.碳素钢中的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及硬度越高,因此压力容器应尽量采用高碳钢,可使壁厚减薄。

(×)2.选用不锈钢材质的压力容器,对任何介质都不需考虑腐蚀问题。

(×)3.同一种材料的使用温度的提高或板厚的增加,其许用应力值降低。

(√)4.三类压力容器失效时的危害程度比二类压力容器的高。

(√)5.焊接接头系数 的大小只取决于焊接接头型式、与检测数量、检测等级无关。

(×)6.受内压的椭圆形封头顶点处的经向应力最大。

(√)7.容器的焊缝分A、B、C、D四类,其中A 类焊缝受力比B 类焊缝的大一倍,C、D 存在着比A、B大很多的焊接残余应力,检验时要给以重视。

化工厂员工考试——焦化工艺理论考试试题(B)(含答案)

化工厂员工考试——焦化工艺理论考试试题(B)(含答案)

焦化工艺理论考试试题(B)一、选择题(第1~80题。

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

每题1分,共80分。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 C )的方针。

A、组织管理B、劳动保护C、安全生产工作2、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个,即( C )。

A、物、空气、水B、口、鼻、耳C、皮肤、呼吸道、消化道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和( B )。

A、红色区域警示线B、黄色区域警示线C、黄色警示牌4、安全泄放装置能自动迅速地泄放压力容器内的介质,以便使压力容器始终保持在( A)压力范围内。

A、最高允许工作B、工作C、设计5、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主要作用是( A )。

A、冷却降温B、隔离C、窒息6、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合理的( B ),避免横穿危险区域。

A、撤离时间B、撤离路线C、撤离地点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有关( A )应当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确保劳动者安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知识。

A、管理人员B、业务员C、办事员8、救援预案要有实用性、要根据( B )的实际条件制订,使预案便于操作。

A、周边单位B、本单位C、其它单位9、( C )灭火器不适于扑灭电气火灾。

A、二氧化碳B、干粉C、泡沫10、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 C )以防静电。

A、普通工作服B、合成纤维工作服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11、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对积聚和存放在事故现场的危险化学品,应及时转移至( B )。

A、居民区域B、安全地带C、生产地点12、下列物质种类中燃烧速度最快的是( A)。

A、气体B、液体C、固体1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B)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单位职工B、用人单位C、劳动者14、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 C )。

【特种设备高级考试】2006MT初试工艺试题(开卷)

【特种设备高级考试】2006MT初试工艺试题(开卷)

一、是非题(在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10分)1、JB/T4730.1-2005标准规定:应根据受检承压设备的材质、结构、制造方法、工作介质、使用条件和失效模式,预计可能产生的缺陷种类、形状、部位和方向,选择适宜的无损检测方法。

(○)2、JB/T4730.4-2005标准中增加在用承压设备磁粉检测内容,这一修改的理由是基于满足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和GB/T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等标准所提出的“合于使用”原则。

(○)3、JB/T4730.4-2005标准规定:油基载体粘度为运动粘度,在国际单位制中以米2/秒表示,习惯用厘帕(cpa)为单位(×)4、对于交、直流电磁轭,只要提升力满足JB/T4730.4-2005标准规定时,则进行磁粉检测时,工件表面磁场强度就能达到要求。

(×)5、JB/T4730.4-2005标准规定:偏置芯棒法检测工件,当采用连续法、交流电时,磁化电流I=(8~15)D,D为工件横截面上最大尺寸(mm)。

(×)6、JB/T4730.4-2005标准规定: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时,黑光的波长应为22320nm~400nm。

国际照明委员会将这一波长范围的紫外线称为UV-B(×)7、JB/T4730.4-2005标准规定:黑光辐照计至少每年校验一次。

校验单位应为国家、省、市一级计量单位,带有探测器的黑光辐照计应得到国家、省一级计量单位认可。

(×)8、JB/T4730.4-2005标准规定:为了更准确地推断出被检工件表面的磁化状态,可选用D型或M1型标准试片。

(×)9、JB/T4730.4-2005标准规定:工件退磁后剩磁应小于或等于240A/m(3Gs)。

(○)10、JB/T4730.4-2005标准中对油基载液粘度指标有所要求,主要是考虑在较高温度下载液应有较好的流动性,以保证探伤灵敏度。

烹调工艺学1期末考试试题B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烹调工艺学1期末考试试题B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烹调工艺学期末考试试题B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使用班级:09烹饪与营养专业考试时间:120分考试方式:闭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共5题,20分)1、干货涨发:使干货原料重新吸水,最大限度的恢复形状,同时祛除干货中的异味、不能食用的部分和杂质以满足食用要求的工艺过程称为干货涨发。

2、炖:将原料放在炖盅内,加入汤水或沸水,加盖,用蒸汽长时间加热,调味后成为汤水清澈浓香、物料软埝的汤菜的成菜方法。

3、净料:经过初加工可以直接下锅的菜肴原料。

4、毛利额:一般包括餐饮企业的经营中消耗的各种费用(如人工、折旧、管理、水电等)、要上缴的税金和获得的利润。

5、分档取料:对已经宰杀和初步加工的家禽家畜的整个胴体,按照烹调的不同要求,根据其肌肉组织、骨骼的不同部位,不同质量,准确地进行分割的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空,30分)1、蒸烹调法简称蒸法,它分为平蒸法、(裹蒸法)、(扣蒸法)和(排蒸法)等四种。

2、烹调师工作时应该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帽,把头发全部(置于帽内)。

3、在原料初步处理中,将原料投入沸水中稍加热便捞起的工艺方法称为(飞水或焯水)。

4、在原料初步熟处理中,用有味的汤水(如咸味、鲜味、姜葱味、酒味、混合味)来滚原料的工艺方法称为(煨)。

5、一种呈化学物质的味在其他味加入后,该种味的味觉感应更加浓厚、凸现,这是味的(突出)作用。

6、在粤菜中,切改成特定形状的某些原料,主要是含特殊浓香的原料,根据菜式的分类、原料的性味和配色的需要,形成固定的配用组合,这些用量少,组合固定,用于菜肴起锅增香,消除异味,丰富色彩的组合原料便称为(料头)。

7、如果组成菜肴的原料之间形态、色彩或口味浓淡相差较大,则在配搭时在(数量或比例)方面作适当的调整,以达到菜肴在色、香、味、形等方面的总体要求。

8、把食物原料放在油锅内炸熟,这里发生的是(对流)传热。

9、粤菜的复合味可以根据基础味分为(咸复合味)和(甜复合味)两大类。

10、干活原料涨发中的水发可以分(冷水发)、(热水发)和(碱水发)三种。

西安工业大学生物化学期末

西安工业大学生物化学期末

2006级生物化学Ⅱ期末试题-B卷第一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因为核酸分子中含有嘌呤碱和__ ( 1 )__,这两种物质均具有__( 2 ) ,故核酸对 ( 3 )______波长有紫外吸收作用。

2.判断核酸样品的纯度,DNA纯品的OD260/OD280应为_ ( 4 )_____,RNA纯品的OD260/OD280应为_ ( 5 )_____。

3. 嘌呤、嘧啶核苷酸合成过程中共同需要的酶是 ( 6 ) __。

4. 肝糖原能分解成葡萄糖,而肌肉中因缺乏( 7 ) ____,故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当肌糖原分解增强时, ( 8 ) 生成增多。

5. 酮体包括 ( 9 ) 、(10 )和( 11 )。

肝不能利用酮体是因为缺乏( 12 ) ___和( 13 )。

6. ( 14 ) 是脂肪酸生物合成的活性碳源,它是乙酰辅酶A经 ( 15 ) 酶催化生成。

7. 体内生成ATP的方式有 ( 16 ) 和 ( 17 ) ,其中以 ( 18 ) 为主。

8. S-腺苷蛋氨酸可通过 ( 19 ) 环产生,是体内供给 ( 20 ) 的活性形式。

第二题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 下列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链是右手螺旋B.双螺旋结构的稳定纵向靠氢键维系C.A+T与G+C的比值为1D.两条链的碱基间以共价键相连E.磷酸、脱氧核糖构成螺旋的骨架2. 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 )A.DNA的Tm值B.序列的重复程度C.核酸链的长短D.碱基序列的互补E.T的含量3.下列哪种情况下,互补的两条DNA单链将会结合成双链( )A.变性B.退火C.加连接酶D.加聚合酶E.以上都不是4. 在哺乳动物,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主要调节酶是( )A.PRPP合成酶B.乳清酸酶C.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 D.天冬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E.磷酸核糖转移酶5.甲氨蝶呤(MTX)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依据是( )A.嘌呤类似物B.嘧啶类似物C.叶酸类似物D.二氢叶酸类似物E.氨基酸类似物6. 糖酵解时,下列哪一对代谢物提供高能磷酸键使ADP磷酸化生成ATP ( )A.3-磷酸甘油醛及F-6-P 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3-磷酸甘油酸及G-6-P D.1,6-二磷酸果糖及1,3-二磷酸甘油酸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及2,3-二磷酸甘油酸7. 下列关于磷酸戊糖途径正确的是( )A.与核酸合成密切相关B.是体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C.可生成NADPH,通过电子传递链可产生ATPD.饥饿时葡萄糖经此途径代谢增加E.可生成NADH,通过电子传递链可产生ATP8. 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原因是缺乏( )A.葡萄糖-6-磷酸酶B.果糖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E.葡萄糖激酶9. 胞液中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肉碱脂酰转移酶B.HMGCoA还原酶C.HMGCoA合酶D.HMGCoA裂解酶E.乙酰CoA羧化酶10. 乙酰CoA羧化酶的别构抑制剂是( )A.柠檬酸B.cAMP C.CoA D.ATP E.长链脂酰CoA 11. 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不参与由乙酰CoA合成脂酸的反应( )A.CH3COCOOH B.NADPH+H+C.CO2 D.COOCHCH2CO~CoA E.ATP12. 关于电子传递链错误的是( )A.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B.各递氢体将H+从线粒体基质转运至胞液C.鱼藤酮可以阻断电子从NADH传至CoQD.电子从还原电位低的向还原电位高的方向传递E.递电子体也是递氢体13. 氰化物和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是抑制( )A.Cytb B.NADH脱氢酶C.泛醌D.细胞色素氧化酶E.琥珀酸脱氢酶14. 下列哪一循环是合成尿素的途径( )A.嘌呤核苷酸循环B.γ-谷氨酰基循环C.乳酸循环D.胆色素肠肝循环E.鸟氨酸循环15. 尿素合成的限速酶是( )A.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 B.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C.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D.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E.精氨酸酶16.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A.苯丙氨酸B.苏氨酸C.酪氨酸D.亮氨酸E.蛋氨酸17. 人体合成的尿素分子中一个N来自NH3,另一个N来自( ) A.脯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酸D.苯丙氨酸E.赖氨酸18. 天冬氨酸可由三羧酸循环中哪个组分转变而来( )A.琥珀酸B.苹果酸C.草酰乙酸D.α-酮戊二酸E.琥珀酰CoA19.是肌酸骨架的氨基酸是( )A.丙酮酸B.谷氨酸C.α-酮戊二酸D.草酰乙酸E.甘氨酸20.体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是( )A.PAPS B.GSH C.GSSG D.GABAE.SAM第三题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全部正确答案写出,答少或答多均为错误,每题2分,共10分)1.嘌呤环中的氮原子来自( )A.甘氨酸B.谷氨酸C.天冬氨酸D.一碳单位E.赖氨酸2.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反应有( )A.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D.琥珀酸→延胡索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3. 乳酸循环的意义是( )A.避免燃料损失B.防止乳酸堆积C.防止酸中毒D.补充血糖E.促进糖异生4. 化学渗透学说中泛醌起特殊作用是由于( )A.泛醌有很长的异戊二烯侧链,所以呈脂溶性B.分子较大C.可传递氢和电子D.与电子传递链其他组分相比,分子较小 E. 带有电荷5. 下列哪些物质合成需要一碳单位( )A.腺嘌呤B.胆固醇C.胸腺嘧啶D.血红素E.蛋白质第四题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错的不用改,每题1分,共10分)1.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携带者是DNA。

石油化工工艺学(06级)B答案

石油化工工艺学(06级)B答案

1、石脑油蒸汽裂解制乙烯过程的中,为什么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压并加入水蒸气作稀释剂进行操作?裂解过程的工艺参数选择:高温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压。

原因如下:1)高裂解温度裂解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强吸热反应;提高裂解温度,有利于乙烯产率的增加。

裂解温度的提高受到a)二次反应的产物分布及目的产品收率的限制;b)受到.裂解炉管的结焦影响及清焦周期的限制;c.受到裂解炉管材质要求的限制。

2)低停留时间停留时间越短,可以抑制二次反应的进行,对提高乙烯产率有利;3)低烃分压乙烯裂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化学反应。

降低压力有利乙烯的生成。

乙烯裂解反应为气相反应。

裂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缩合/聚合反应为二级反应,压力提高,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加快。

但对缩合/聚合反应增加的幅度更大。

所以应采取低的反应压力。

4)稀释剂稀释剂作用是降低烃分压,防止裂解炉管内壁的结焦。

同时可以.稳定裂解温度,.脱除结焦。

缺点是需要的急冷速度、急冷剂用量大;.处理能力下降;.所需炉管管径、管长增大,所需的热负荷增加。

2. 采用催化加氢法脱除裂解气中炔烃的工艺流程有前加氢和后加氢两种,试解释何谓前加氢,何谓后加氢,并比较这工艺流程的优缺点。

前加氢是在裂解气中氢气未分离出来之前,利用裂解气中的氢对炔烃进行选择性加氢,以脱除其中炔烃。

所以,又称为自给氢催化加氢过程。

后加氢过程是指裂解气分离出C2馏分和C3馏分后,再分别对C2和C3馏分进行催化加氢,以脱除乙炔、甲基乙炔和丙二烯。

(4分)前加氢利用裂解气中含有的氢进行加氢反应,流程简化,节省投资,但它的最大缺陷是操作稳定性差。

后加氢过程所需氢气是根据炔烃含量定量供给,温度较易控制,不易发生飞温的问题,目前工业中以采用后加氢为主。

(4分)3、写出流化床、固定床反应器有何特点并比较二者优缺点?1)固定床反应器(4分)优点:床层内的流动接近平推流,返混较小。

特别适用于有串联式深度氧化副反应的反应过程。

对催化剂的强度和耐磨性能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07 学年第一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使用班级: 03011401、03011402(自动武器方向)
一、论述题(30分) [每题10分]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拟定工艺路线时主要考虑哪几个方面因素?
(2)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何谓基准?基准分为哪几种?各种基准之间有何关系?
二、分析题(25分)
在某支座零件上加工孔O2,定位方案如图所示,工序尺寸为H、L,试
三、计算题(30分) [每题15分]
(1)图示为某轴套零件加工时的定位方案简图。

钻孔时为保证设计尺寸10±0.1mm,试计算三种方案的工序尺寸。

(A1、A2、A3)
(2)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为φ25±0.05mm,已知此工序的加工误差分布曲线是正态分布,其标准差σ=0.025mm,曲线的顶峰位置偏于公差带
的左侧0.02mm。

试分析其工艺能力,计算合格品率、废品率。

工艺系统经过怎样的调整可使废品率降低?[F(2.8)=0.4974,F(1.2)=0.3849]
四、综合题(15分)
(1)试分别选择下图所示零件加工的粗、精基准?(1为齿轮零件图,毛坯为模锻件;2为飞轮,毛坯为铸件)(8分)
(2)试简单叙述机器装配精度的主要内容。

(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