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案

合集下载

7.3 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3 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环节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教学内容:现代家庭的变化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小周的来信(一)
本期校园电台,收到一封来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校园电台,你好!
我是来自七年级的学生小周,我的家里一共有5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每周五放学,家人总是会为我提前准备好饭菜,让我一回家就可以吃上。吃完饭后,爷爷和爸爸喜欢一起看球赛和新闻,奶奶和妈妈会聊亲戚和邻居家的事,他们也会问我学校里的事,妈妈还会让我给乡下的外公外婆视频,这是我家的一些温馨瞬间……
面对面,电话,微信,qq等等,我们也在使用这些方式。
而在过去没有网络的时候,和家人分隔两地,我们可以使用哪些方式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电报/传呼机。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小李的家庭生活中最近谈论的话题可能有哪些?小李的学习成长情况、国家大事、家长里短、社区办事等等,他们的话题十分丰富,涉及社会家庭多个方面。
但这背后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家庭观念的变化,我们来对比一下过去和现在的家庭观念,过去奉行:养儿防老、儿女双全、多子多福,而今天涌现出了一些新观念:丁克一族、不婚主义、单身主义,因为这些观念的出现,也大大影响了现代家庭的人口。
所以,①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P83)
(2)小周和家人沟通经常使用哪些方式?
是的,不只是节日的重要,更重要的是家中的温暖与亲情,才是我们选择归来的最终理由,在外奋斗打拼,也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带着对家庭的责任感,走进新课《让家更美好》。
请大家结合教材83-86页,预习本课目标:现代家庭的变化,影响家庭和谐的因素,如何构建和谐家庭。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3 让家更美好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3 让家更美好 教案

第三课时让家更美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

能力目标: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

使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得到提高。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结构的变化,沟通方式的变化,家庭氛围等,初步感知现代家庭特点。

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建立和谐家庭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正确交往,努力为建设和谐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难点知道家庭氛围越来越民主、平等,了解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刚刚进入青春期,开始在各个方面追求独立思维,这也包括与人交往上,这个时候凸显代沟问题。

在对待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往往是来自家庭的溺爱使得学生比较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不善于与他人交往,不懂得关爱他人,也不知道如何去与父母沟通。

本框题就是结合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使学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视与父母进行交流和必要的沟通,注意对父母的态度,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展示,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让爱住我家歌曲,意在把学生提前带入氛围。

2.一段关于family公益广告的展示。

教师问:大家有没有想过是谁给我们的家带来了温暖?自己又应该为家里做些什么呢?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感受家中每个成员的作用,让大家初步感受家的温暖。

【讲授】(二)结合实际,讲授新课—我看我家1.每人用一种水果来比喻自己的家。

设计意图:正如每一种水果,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一样,我们每一个社会个体,每一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生活场所,让大家理解家的涵义。

2.展示三幅图片,第一幅图片1937年老舍的一部著名作品四世同堂,第二幅图片是90年代的一个家庭情景剧《我爱我家》,第三幅图是两千年以后的家庭情景剧《家有儿女》。

设计意图:让大家感受随着年份的增加,人数不断减少。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让家更美好》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让家更美好》优秀教学案例
2.强调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培养家庭责任感。
3.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于家庭生活。
(五)作业小结
1.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如:“观察并记录家庭中的一件温馨事情,与同学分享你的感受”“制定一个家庭道德规范,与家人共同遵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反思与评价促进自我提升:本案例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此外,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反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动力。
5.实践性作业强化知识应用:案例中设计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于家庭生活,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这种作业形式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家庭的温馨与和谐,引发他们对家庭问题的关注。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如家庭聚餐、亲子活动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家庭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3.通过讲述典型家庭故事,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家庭和谐的价值,增强他们对家庭问题的同理心。
3.家庭道德与法治:讲解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
4.构建和谐家庭:教师分享构建和谐家庭的策略,如有效沟通、相互尊重、共同参与等,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家庭中践行道德与法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具有讨论性的问题,如:“你认为家庭和谐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解决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部编人教版)-7.3让家更美好-反思带教学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部编人教版)-7.3让家更美好-反思带教学

第3课时让家更美好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知识目标了解现代家庭的特征和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掌握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家庭的途径和方法能力目标运用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代际间的交流和互动能力;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谐家庭我出力教学难点: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剂”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导入新课。

2.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你的家庭呢?为什么说“家和”才能“万事兴”?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现代家庭面面观活动:调查与交流(1)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独立完成《家庭调查表》(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调查结果。

教师归纳:(1)新的生活方式形成;(2)通信方式越来越快捷方便;(3)生活方式越来越科学;(4)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5)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重视心理健康;(6)家庭变得越来越小;(7)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8)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目标导学二:和谐家庭我出力1.制作、传递与分享“家庭美德快递卡”活动步骤:(1)制作“家庭美德快递卡”。

分小组讨论、设计、制作一张个性化的“家庭美德快递卡”。

其内容包括:◆你认为与家人相处最重要的一种品德。

◆一个关于这种品德的家庭小故事。

◆这个故事给自己的启示。

◆小组成员签名。

(2)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

小组成员将卡片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组的同学,传递美德。

(3)小组成员分享、总结。

小组成员分享制作、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总结:作为家庭中的小小一员,我们不仅要传承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等家庭美德,还要在行动中为构建和谐家庭出一份力。

2.小小调解员——家庭成员之间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方法(1)展示三个图片情境:妈妈和奶奶吵架、爸爸和妈妈冷战、爷爷成了空巢老人。

7.3 让家更美好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3 让家更美好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思考:现代家庭通过哪些方式沟通交流?
提示:打电话、QQ、微信
思考: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视频和谐家庭氛围
思考:父母做错了事会向孩子道歉,孩子会向家长提建议。这体现了现代家庭有什么特点?
提示: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问题三:当我们的家庭发生变故了,该怎样对待?
思考:如何面对家庭发生的变化?
提示: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笔记如何创建和谐家庭
①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②家务我分担。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场景一:小亮家的人员变化
思考:小亮的家庭结构和规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趋向小型化。
思考:生育,今后一段时期内二孩家庭逐渐增多。中国的家庭结构在持续发生着变化。
场景二:自从爷爷奶奶回老家后,小亮每周都会和他们视频通话,爷爷奶奶在老家也不会感到寂寞啦。
4、家庭生活内容的变化:丰富、多样
第二目和谐家庭我出力
探究二如何创建和谐家庭
近日,有网友分享“我爸退出家族群”,这一话题冲上热搜
思考:无人点赞回应的背后,反映出父母、子女间存在哪些问题?
提示:祖辈、父辈、子辈之间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视频《小舍得》片段
思考一:视频中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现代家庭通过哪些方式沟通交流?
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享答案
从家书抵万金到如今的QQ微信电话。思考: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2023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三课时 让家更美好 教案

2023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三课时 让家更美好 教案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三课时让家更美好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2)把家庭梦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道德修养: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

法治观念:正确处理家庭矛盾和冲突。

责任意识:为构建和谐家庭出力,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现代家庭的特点,尊重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难点:知道现代家庭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人的一生中,享受最长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性。

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论时间长短,都只是一种阶段性和间断性的教育。

家庭教育则不然,它不仅使人在未成年时获益匪浅,而且在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以后,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所具有的血缘关系,家庭教育依然在发生作用,父母永远是子女的“老师”,家庭教育的这种终身性特点,有利于家长对孩子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和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

(二)、讲授新课:运用你的经验:结合下面的图示,说说现代家庭还有哪些特点。

在空白框中列出你观察到的现一、现代家庭面面观:1、家庭结构的变化:思考:从上述图片中,你看出了什么?家庭趋向小型化。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从前些年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到今后一段时间内二孩家庭逐渐增多,中国的家庭结构在持续发生着变化。

相关链接:家庭结构不断演化。

过去的家庭常常是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现在一般是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核心家庭:有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单亲家庭: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

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者已婚同辈联合组成的家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让家更美好》是道德与法治课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以及如何与家人相处,使家庭更加和谐美好。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家庭责任感,提高与家人相处的能力,促进家庭和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家庭关系有更深入的思考。

他们可能对家庭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

同时,他们可能在与家人相处中遇到一些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解决。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提升对家庭关系的认识,提高与家人相处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掌握与家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家庭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提高家庭和谐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如何与家人相处,使家庭更加和谐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家庭生活,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认识。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家庭问题,培养解决家庭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家庭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提高与家人相处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家庭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教学PPT,展示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家庭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让学生对家庭有更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与家人相处,使家庭更加和谐美好。

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具体的建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析家庭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提高与家人相处的能力。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让家更美好》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道德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家庭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他们可能对家庭关系、家庭责任有不同的理解和困惑。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增进彼此的感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的温馨港湾。

2.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与家庭成员的沟通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家庭道德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教学视频等。

2.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3.教学道具和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家庭温馨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介绍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让学生了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的温馨港湾。

3.操练(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与家庭成员的沟通技巧,学会如何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感。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家庭的重要性和与家庭成员沟通的技巧,加深对家庭责任感和家庭道德观念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家庭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家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庭成员。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家庭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与家庭成员互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
第三框《让家更美好》教案设计
课题《让家更美好》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

2、知识目标: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剂。

3、能力目标:了解现代家庭的变化;知道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建立和谐家庭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如何构建和谐家庭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主备教师张强上课班级清流县城关中学七(11)班教学时间2016.11.23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歌曲《让爱住我家》导入新课
教师: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让爱天天住我们家里,才能让家更美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如何让家更美好。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83第七课第三框《让家更美好》。

【讲授新课】
第七课亲情之爱
第三框《让家更美好》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出示一组图片:家庭结构的变化
教师小结: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

1、家庭结构、规模的变化
现代家庭结构主要有: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课本P84相关链接)
提问:你跟家人交流、沟通的方式主要有哪些?(①面对面聊天②打电话③QQ联系
④微信聊天⑤发短信⑥视频⑦发电子邮件)
2、沟通、交流方式的变化
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家庭氛围的变化
现代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教师小结:现代家庭跟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二、和谐家庭我出力
播放视频:《家和万事兴》
教师归纳:家和万事兴。

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

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1、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合作与分享:制作家庭美德卡
要求:(1)每个小组设计一张美德卡,在卡上显著的位置写出你们认为与家人相处最重要的一种品德是什么?(2)简要写出理由或者列举一个相关的家庭小故事。

(3)小组成员签名。

教师小结:如果每个家庭都拥有了同学们所写的家庭美德,那么,我们的每一个家庭都将是充满温馨、幸福、和谐的地方。

可是在现实中,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年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有差异,这就导致了一些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家庭和睦。

出示小明的事例,思考:妈妈跟奶奶要怎么化解矛盾?
教师小结: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家庭成员要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2、有效交流和沟通
探究活动:“请你来帮忙”
学生探讨,教师小结:要学会做小小黏合剂。

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当然,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变化。

家庭成员的增加或减少,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变化;家庭成员的工作、身体和情绪状况等变化,也可能带来家庭氛围的变化,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3、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教师归纳:综上所讲,要构建和谐家庭,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点:①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②家庭成员要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③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让亲情更浓,让家庭更和睦。

【课堂小结】:结合板书进行小结。

【课堂练习】:
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B )
①.现代家庭变得越来越小。

②.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③.现代家庭都变得很有钱④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创建一个和谐家庭( D )
A、是父母的责任,与我们无关。

B、不是我单个人的事,我努力也没用。

C、我无可奈何,因为父母很固执。

D、需要父母与子女相互沟通和理解。

3、材料:2016年5月14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妇联联合举办的三明市“最美家庭”暨五好文明家庭颁奖晚会在三明市艺术馆三楼演艺厅举行。

清流县医院工作的邱志强、兰晓芬家庭,还有清流县赖坊乡的赖北河、黄庆莲家庭都被评为了三明市“最美家庭”,假如你也想让你的家成为“最美家庭”,你认为你的家人平时应该怎么做?
答案提示:(1)家庭成员要和睦相处,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家庭成员要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让亲情更浓,让家庭更和睦。

【作业布置】:请你选择一种恰当的方式把对父母、长辈的爱表达出来,让爱天天住到你家里。

(提示:表达的方式可以说出来,也可以用行动做出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