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_看一看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看一看1听课评课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看一看1听课评课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我说道课的内容就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观测物体”一节,就是一节崭新讲课。
(二)教材简析观测物体就是在学生自学并掌控了“上下、前后、左右”边线关系的基础上精心安排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并使学生学会从相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自学有关几何图形的科学知识奠定稳固的基础。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弱,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后,左右弄错,观测周围的事物也就是比较纯粹、直观地看看表面。
因此,“使学生体会从相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见的图形不相同,从活动中体验并掌控观测物体的方法”就沦为教学的重点,“培育学生的观测能力和空间观念”就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依照《崭新课程标准》的建议,融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科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订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并不完全相同,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测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
三、嘲弄法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
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工作指导学生用“合作自学”、“辨认出自学”的方法积极开展自学活动。
在合作自学中,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互动数学自学的经验,诚信合作、互相帮助。
在探究辨认出中,学生沦为“探索者”参予自学过程,满足用户了他们的好奇心,唤起了他们猛烈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习顺利、研习的开心。
第二章《观察物体》第一课:看一看(一) 期末学业考复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解析版)北师大版

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第二章《观察物体》第一课:看一看(一)一、单选题1.小文从窗外看到的情景是( )A. B. C.2.看到的是哪一个?()A. B.3.上面一栋房子,四个同学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分别是:判断一下,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这座房子有3个窗户,1个门。
B. 这座房子的窗户都在屋子的正面和背面。
C. 门在屋子的正面。
D. 房子的背面有一个窗户。
4.(2020三上·龙华期末)豆豆从外面看到的是()。
A. B. C.5.这两幅冰箱图中哪一幅是小朋友从“侧面偏上”观察得到的?()A. B.二、判断题6.(2020模拟四下·寻乌期中)观察一个物体,同时看到的最多三面.()7.观察下图,丫丫看到的是。
8.不同的物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一定不相同。
9.(2020模拟五下·郸城期末)从某一个方向观察一个立体物体,能确定这个物体的整体形状.()10.判断对错:笑笑在熊猫的侧面。
11.(2020四下·麻城期中)两个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个位置看,形状一定不同.(判断对错)三、填空题12.右边的汽车形状是小红站在汽车的哪一面看到的?填在括号里.________13.我们的教室.下面这些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20模拟二上·西宁月考)小猴看到的是图________,小鹿看到的是图________,小兔看到的是图________。
15.小明在游船上连续拍摄到桂林漓江景色的一组照片.下面四幅照片按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解答题16.连一连17.(2020模拟三上·韶关期中)下面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他们的名字分别写在括号里。
18.(2020模拟三上·福田期末)下面四幅图分别是机灵狗站在哪个位置看到的?请连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小动物排队的问题,二是迷宫游戏。
这两个部分都围绕着物体的相对位置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物体的位置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理解和描述物体的位置。
但是,对于相对位置的判断和描述,部分学生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参与排队和迷宫游戏等活动,提高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相对位置,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判断和描述。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相对位置的判断和描述,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出示一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3.教学互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思考。
4.练习与讲解: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题、教学内容和关键知识点。
通过板书,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二是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正确率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看一看(一) 北师大版(含答案)

【解析】【解答】解:从前面能看到三个长方形,下层最大,上层最小。
故答案为:B
【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根据物体的特征确定从前面看到的形状即可。
二、判断题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小胖观察到的图形直立的瓶子应该在右边,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形状是不同的.把自己想象成小胖,然后根据物体特点判断出看到的图形即可.
9.在同一方位,看一个物体最多可以看到多少个面?
看到一个面。
10.任何填空题
11. 从________看到的是 。
12.右边6个图分别是哪6个小朋友看到的?请在括号里写上编号。
________
13.如下图所示,电视台的摄像机1、2、3、4在不同位置拍摄了四幅画面,则A图像是________号摄像机所拍,B图像是________号摄像机所拍,C图像是________号摄像机所拍,D图像是________号摄像机所拍.
15.【答案】脸
【解析】【解答】苗苗看到的是老虎的正脸。
故答案为:脸
【分析】苗苗坐在老虎的前面,看到的是老虎的正脸,即可得解。
四、解答题
16.【答案】
【解析】【解答】从不同的位置或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时,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17.【答案】解:
【解析】【分析】对于同一个物体,不同的观察角度所观察到的形状不同。小鸟是从上方看到的图形,所以看到的是屋顶;小兔子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看到的是屋子门窗、烟囱和屋顶;小马是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看到的只有烟囱和屋子
14.观察 ,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 ,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 ,从________面看到的是 .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一)》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体验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物体前后位置关系;二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对物体前后位置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辨别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关系。
但是,对于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物体前后位置关系,并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和体验物体前后位置关系。
2.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前后位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物体前后位置关系。
2.难点:用语言描述物体前后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卡片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玩具,如小汽车、小动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物体前后位置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让学生直观地感知。
同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前后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互相摆放玩具,并用语言描述玩具的前后位置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卡片,学生抢答,并用语言描述卡片中的物体前后位置。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在哪些情况下用到物体前后位置关系?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巩固对物体前后位置的认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1.填空:在这个盒子的在盒子的,看到在盒子的在盒子的 在盒子的 。
【答案】前面 后面 左面 右面 上面 下面【解析】分析:观察时观察者和物体的位置要固定,通常有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位,根据本题所对的位置答案为,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体的基本位置。
2.看一看,填一填:在 或 面看是【答案】上 下【解析】分析:这是圆柱,上下底面是等圆,所以答案是上,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观察圆柱上下底的前面图上看到的形状。
3.【答案】小红小明小华小娟【解析】分析:小娟看到车头在左边,小红看到车头在右边,小明看车头,小华看车尾,所以答案为小红、小明、小华、小娟。
点评:本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不同的视觉效果。
4.观察物体,画画在指定位置看到的图形。
在上面看,在前面看,在侧面看。
【解析】分析:在上面看三个相接长方形,在前面看四个长方形,三个在下一个在上边中间,侧面是两个小长方形上下相接的。
点评:本题考查将所看到的视觉结果用平面图画出来,培养学生心手合一的数学素养。
5.看图选出填空。
在()看在()看【答案】左面右面【解析】分析:左面看时左边的是两块,右边是一块;右面看时是右边是两块,左边是一块。
点评:考查观察角度变换,出现不同的视觉直观图。
6. 观察这组图,判断出在哪个面看到的。
①在()面②在()面③在()面【答案】左面前面(后面)下面【解析】分析:①球在左面,能够挡住圆锥和长方体一部分。
②在下面看左边的球和圆锥底面是两个圆,右边是个长方形。
③在前面看左边是圆中间是三角形,右边是长方形。
点评:考查复合物体观察角度及变换,出现不同的视觉直观图。
7.判断。
在同一方位,看一个物体最多可以看到多少个面?你认为对的打√,错的×。
①看到一个面。
()②看到两个面。
()③看到三个面。
()④看到四个面。
()【答案】××√ ×【解析】分析:在同一方位,看同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观察物体》评课稿

《观察物体》评课稿成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看一看)是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日常生活场景和一些简单的物体后进行教学的。
本课主要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的形状,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体会到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本节课成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就本节课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
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所以成老师选择了《蚂蚁摸牛》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成老师出示一个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小兔存钱罐,更加刺激了学生。
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二、环节清晰、环环相扣,语言简洁亲切,过渡自然顺畅。
成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
例如:在观察兔子存钱罐时让学生分别从兔子的前、后、左、右来观察,然后再换位置观察并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这个环节成老师不但重视了个别学生的培养而且也顾全所有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三、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成老师不紧紧抓住了“谁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
而且又通过学生实际观察球的每个面,得到所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突破难点。
所以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让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精设练习,精炼总结。
成老师设计的练习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第1课时 看一看(一)

师:和老师一起指读下面的题目要求下面哪幅图是男孩看到的?(画“√”)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小男孩站在熊猫的那个方向,再来确定。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男孩站在熊猫的后面所以他能看到熊猫的背面。
所以要在熊猫背面的方框里画勾。
师:2,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小猴子和我们观察的方向一致它看到了大象的侧面,所以连第一幅侧面图,小猫在大象的正前方看到了大象的一双眼睛和两只象牙,所以连第二幅图,大象的正脸。
师:观察了这么久我们一起做个口算练习放松一下吧
师:下面这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我们一起连一连吧。
先来看小狗,它在猫警察的前面,它看到了猫警察的正脸,所以连第一幅图,小兔子在猫警察的后面它看到的是猫警察的后背,所以连第二幅图,小猴子跟我们观察的角度差不多,一只手放在身侧,一只手在指挥所以我们选最后一幅图,小松鼠呢,它和小猴子面对面对着所以方向相反,它看到的猫警察也举起了指挥的手不过啊另一侧的手被挡住了,所以我们要连第三幅图,它第四幅图方向相反而且挡住了一只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一看(一)
从不同方向看看,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的 是那幅图?
√
√
分组和同伴一起 看一看,说一说。
下一步
1.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画" √" )
√
2.它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 连一连。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7= 5 7+6= 1 16-8= 8 11-4= 7 14-6= 8 圖形分别是誰看到的?
練一練
3.看一看,說一說. (1)
下面的圖形分别是誰看到的?
練一練
3.看一看,說一說. (2)
下面哪幅圖是淘氣看到的?哪幅圖是笑笑看到的?
3 17-9= 8
1 2 12-8= 4
15-8=
13-6= 7 14-7= 7
7
4.下面的图分别是谁 看到的? 连一连。
听盲人摸象的故事
谈一谈,这节课你
有什么收获。
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才能 了解物体的全貌。
練一練
1.
下面哪一幅圖是淘氣看到的?(畫√)
√
練一練
3.看一看,說一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