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4《藏戏》测评练习(参考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达标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藏戏》达标测试题(附答案)
姓名:等级:
一、给下列的多音字组词。
藏:zàng()cáng()
传:chuán()zhuàn()
二、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雄浑()敦厚()稀奇()
2.反义词:雄浑()敦厚()清新()
参考答案:
一、宝藏、隐藏
传说、自传
二、1.雄壮、忠厚、稀罕
2.单薄、刁滑、浑浊
三、随、刀、已、善
四、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因为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所以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3.唐东杰布成为开山鼻祖。
五、形成、特色、民族特色
六、
1.D
2.C
3.某一事业的创始人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4.示例:唐东杰布为了架桥,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很快,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
所到之处,人们都赞叹不已,并就将藏戏演出称为“阿吉拉姆”。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试卷(带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试卷(带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lĭn lièxĭng wùchóu bèi jŭ sàngqīng sùcí chăng shā mòbān diăn二、用“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娴.熟(xián xín)榛.子(zhēn zēn)畜.养(xùchù)刨.土(páo báo)焖.饭(mēn mèn)依偎.(wèi wēi)三、辨字组词。
渡(______)栏(______)冀(______)副(______)抡(______)踱(______)拦(______)翼(______)福(______)抢(______)四、请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_)(______)撞撞心(______)肉(______)不(______)思(______)(______)(______)不安(______)手(______)脚(______)(______)澎湃1.狂风的怒吼让(__________)的妻子感到(__________)。
2.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嗤笑起来。
五、选词填空。
尴尬难堪1.他现在的处境很(_____)。
2.他(_____)负重,离开了那个是非之地。
戛然而止不可开交风雨不透3.师傅这会儿正忙得(_____),他一只手炒着肉片,一只手剁青椒。
4.他的话音(_____),发现老头儿脸色陡地变得青灰……5.她的话说得(_____),让对方很难找到破绽。
六、课文综合回顾。
《藏戏》一文采用详略得当的写法,详写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两部分。
从文中可知,藏戏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特点。
【精品】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练习4《藏戏》(含答案)

4.藏戏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藏.戏(zànɡcánɡ) 传.奇(chuán zhuàn) 吞噬.(shí shì)高僧.(sēng s ēn)脱缰.(jānɡjiānɡ) 獠.牙(liáo liào) 鼓钹.(bá bó)琼.浆(qióng q óng)二、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野马脱僵吞噬青面獠牙 B.优哉游哉招俫随心所欲C.哄堂大笑演绎行善积德 D. 响彻矿野婀娜赞叹不已三、比一比,再组词。
抑( ) 蹄( ) 施( ) 券( ) 欺( )仰( ) 啼( ) 拖( ) 卷( ) 期(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激:A.水因受到阻碍或震荡而向上涌;B.使感情冲动;C.急剧,猛烈;D.冷水突然刺激身体得病。
1. 海水激.起浪花。
()2. 他被雨激.了,现在有些发烧。
()稀:A.事物出现得少;B.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C.液体中含某种固体成分很少,含水多,稀薄;D.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
3. 望着碗里的稀.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 )4. 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 )五、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B.旧社会农民受尽地主的剥削,终日辛劳,仍然一无所有....。
C.她的歌唱得婉转动听,随心所欲....。
D.民间剪纸绚丽多彩,乡亲们见了都赞叹不已。
.....六、按要求写句子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一种说法)2.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藏戏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
六年级下册语文 4.藏戏 同步练习(含答案)

4.藏戏同步练习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毛泽东传.(chuán zhuàn)》记录了一代伟人的很多传.(chuán zhu àn)奇故事。
2.听着年轻的父亲为哄.(hōng hǒng)女儿开心讲的笑话,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哄.(hōng hǒng)堂大笑。
3.在藏.(cáng zàng)戏数百年的历史中,隐藏.(cáng zàng)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二、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1.形容非常善于唱歌和跳舞。
()2.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3.形容从容不迫,闲适自得的样子。
()4.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这么做。
()三、用“√”画出括号中使用恰当的词语。
1.于是,年轻人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志愿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2.(雄伟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
3.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描绘)。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数不清的牛皮船被野马脱缰般的激流掀翻了。
(改为“把”字句)。
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
五、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藏戏是一种 的大众艺术。
运用加点词语仿写: 。
六、根据下面的面具和描述,你能判断出它们各代表藏戏中的什么人物吗?1.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这是( )的面具。
2.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这是( )的面具。
3.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这是( )的面具。
七、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第一个藏戏班子的组成人员是十位能歌善舞的姑娘。
( )2.他们演唱的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统编版六年下册语文《4.藏戏》优质达标测试题(附答案)

统编版六年下册语文《4.藏戏》优质达标测试题(附答案)班级:姓名:等级:一、下列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sì)B.演绎(zé)C.敦厚(dūn)D.僧人(zēng)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运用错误的是哪一项?()A.他精彩的表演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B.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鼻祖....。
C.吃完饭了,爷爷优哉游哉....地哼起了京剧。
D.这家超市里的商品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江水()的歌声()的激流()的牛皮船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什么也没有,多形容非常贫困。
本文中指唐东杰布很贫穷。
2.()连声赞赏不止。
本文中指人们对姑娘们的表演表示赞赏。
3.()形容非常贫穷。
4.()指耍两面手法,当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5.()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五、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雄浑()压抑()敦厚()演绎()朴实()稀奇()2.反义词保留()雄浑()清新()鲜明()俊俏()稀奇()六、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为陈述句)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缩写句子)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藏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藏戏的和,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和不可抗拒的。
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抹幽兰1.藏戏中“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的原因是。
2.举例说说藏戏面具运用的象征、夸张的手法。
如:藏戏中用白色面具代表纯洁,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
3.这段话两句之间是什么关系?()A、转折B、递进C、总分D、因果参考答案:一、下列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吞噬(sì)B.演绎(zé)C.敦厚(dūn)D.僧人(zēng)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运用错误的是哪一项?( A )A.他精彩的表演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4藏戏练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4藏戏练习题含答案一、读拼音,写汉字。
jiānɡ()绳 shì()图 jùn()俏边jiānɡ()擦shì()严jùn()二、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藏戏(zànɡcánɡ)传奇(chuán zhuàn)吞噬(shí shì)高僧(sēng sēn)脱缰(jānɡjiānɡ)獠牙(liáo liào)鼓钹(bá bó)琼浆(qióng qóng)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藏戏具有鲜明的特点。
藏戏的演员必须戴着________演出,表示戏中的人物身份;演出时以________作背景,以________作背景。
2.藏戏有固定的演出程式,开场________,正戏________,结尾________;藏戏的唱腔、动作________;藏戏的演出时间________。
四、填空组成词语。
应接不(_____)赞叹不(_____)无微不(_____)各抒己(_____)香甜(_____)口哄(_____)大笑两面三(_____)(_____)心所欲(_____)哉游哉五、根据课文内容的判断对错。
1.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也各不相同。
()2.藏戏靠师传身授得以保留和发展。
()3.藏戏演出时没有舞台。
()4.藏戏的创始人是唐东杰布。
()六、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xiāo xiào)的江水吞噬。
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sì shì)架桥,为民造福。
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六年级藏戏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藏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藏戏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A. 哈尼族B. 傣族C. 瑶族D. 汉族2. 藏戏通常在哪种场合演出?A. 婚礼庆典B. 藏历新年C. 祭祀活动D. 春节晚会3. 藏戏的表演形式多样,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藏戏的表演形式?A. 念词B. 唱腔C. 武术D. 舞蹈4. 藏戏中经常使用的乐器是下列哪一种?A. 笛子B. 古筝C. 二胡D. 手鼓5. 藏戏中,演员通常化妆成什么样的形象?A. 仙女B. 丑角C. 小丑D. 武士二、填空题1. 藏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传统____________艺术形式。
2. 藏戏的故事情节大部分选取自___________和传说故事。
3. 藏戏经常以_________开始,引起观众的兴趣。
4. 藏戏中的演员经常使用_____________来配合表演。
5. 在藏戏中,演员们面对观众展示精彩的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阅读以下藏戏台词,回答问题。
(某场景)阿尼玛:阿旺,我听说你想要拜师学艺,是真的吗?阿旺:是的,师傅,我很喜欢藏戏,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藏戏演员。
阿尼玛:好,你有决心就好。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藏戏演员,不仅需要才华,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你愿意接受我的指导吗?阿旺:当然愿意,师傅!我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1. 阿尼玛对阿旺是什么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阿旺为什么想要拜师学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成为一名优秀的藏戏演员需要具备哪些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藏戏介绍藏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主要在云南、西藏、四川等地流传。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藏戏》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藏戏》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4 藏戏一、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能歌( )舞行( )积德赞叹不( )两面( )刀地( )人() ( )无所( )1.上面词语中描写地方大,人烟少是2.上面词语中“富可敌国”的反义词是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宇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野马脱缰.(jiāng)吞噬.(shì)琼.浆(qóng)青面獠.牙(liáo)B.优哉游哉.zāi)招徕.(lái)随心所欲.(yù)毫无倦.意(juàn)C.哄.堂大笑(hōng)结束.(hù)行善积.德(jī)雪域.高原(yù)D.响彻.旷野(chè)婀娜.(nuó)赞叹不已.(yǐ)一鼓一钹.(bá)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答案。
“善”在字典中的解释:①善行;善事。
②交好;和好。
③熟悉。
④高明的。
⑤长于。
⑥容易、易于。
⑦办好;弄好。
能歌善舞( )行善( ) 面善( )善始善终( )善变( ) 善策( )三、联系课文内容答题。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课文开篇的表达方法新颖独特,用的形式先声夺人,强调藏戏、和这突出的三个特点。
也为后文具体写藏的特点埋下伏笔。
2.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派别,不同的班戏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四个不同说明了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藏戏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四、课外阅读。
京腔的韵味生在黄梅戏的故乡,可我最喜欢的还是京剧,听不厌,品不尽。
兴起时,还能吊起嗓门儿来上几句,那特有的京味儿总是悠悠地酽(yàn)在心头。
教了十几年的书,上过不少还算成功的课,但自己感觉最好还是教《故都的秋》这篇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藏戏》评测练习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形容非常贫穷。
(身无分文)(2)泛指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派别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
(开山鼻祖)(3)指耍两面手法。
(两面三刀)(4)形容除了眼前的要求之外,没有其他请求。
(别无所求)(5)泛指地城广阔,人烟稀少。
(地广人稀)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雄浑——(雄壮)敦厚——(淳厚)
压抑——(压迫)稀奇——(稀罕)
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画上“”。
(1)传说,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
(2)藏戏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不可以重复。
()
(3)藏戏表演时,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和道具,甚至连伴奏的一
鼓、一钱也不需要。
()
(4)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
4.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写了有着( B )的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A ),表现了藏戏浓郁的神奇色彩和不可抗拒的( C)。
A.鲜明的民族特色
B.悠久历史
C.艺术魅力
5.在藏戏中,国王的面具是(D);王妃的面具是( B );巫女的面具(C );妖魔的面具( A);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隆,以示朴实敦厚。
A.青面療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B.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C.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D.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6.摘抄文中描写藏戏表演的句子,并读一读。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答案不唯一)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舞台
吴霜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我还没有出生时,便和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的母亲是评剧演员新风霞。
据说,我在娘胎里时,就“登台唱戏”了——母亲在台上唱,我在她肚子里唱。
为了能够早日尽情演唱,我等不及十月怀胎期满,提早来到了人间。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
身上围着一条大毛巾,摇摇晃晃走几步,两手上下左右比画着,嘴里睁(Yi)咖呀呀地乱唱。
爷爷、奶奶还有小花猫,都是我的观众。
“演出”中途,哪位观众要离开“剧场”,都会引起我的不满。
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
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掉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后来,更多的时间是跟随母亲演出。
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结束。
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感(bie)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盘(ang)然。
我六岁的时候,父母亲为了造就一个真正的小新风霞,让我正式拜师学艺。
师傅是一位身高近两米的黑脸大汉,往我面前一站,像一堵墙。
“霜霜,鞠躬,叫师傅,以后每星期跟着师傅练三次毯子功。
”母亲一反平常对我溺爱娇宠的态度,绷着脸对我说。
于是,我的舞台从床上转移到了铺着练功毯的院子里。
全家人都惊讶地发现,我这个被宠坏了的小公主,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狠劲儿。
六岁的小女孩乘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㨄(zhōu)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chēn)、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我自己倒从没叫过苦、喊过疼——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
暑去寒来,几年后,我就可以下腰到地,双手倒抓住脚腕;或一手抓住举过头顶的脚心,做前后翻,跑虎跳,其他基本功的动作更不在话下。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逸自《收获》1991年第3期,有删改)(1)读短文,完成练习。
(2)读文中画线句子,圈出描写“我”练功动作的词语:翻过来、㨄(zhōu)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chēn)、拉、压、拽。
作者如此详细地描写这些动作,是为了表现我练功很辛苦,自我要求很高,从中可以体会
到我这个被宠坏了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3)*戏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课文介绍的是裁戏,这篇短文写的是作者学评剧的经历。
你对哪种传统戏曲最感兴趣?可以进行多方面了解,并做一张戏曲小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