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考研模拟电子线路(模电)第四章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电学习要点汇集

写在前面:之答禄夫天创作对免修我只能说, 时运不齐, 命途多舛.模电对电气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一样工具, 从我自学模电的感觉来说, 模电自己去看, 难度很年夜, 建议年夜家还是去上课好好听听.我写这个工具就是希望年夜家不要走我的路, 因为这样自己去看的话, 很费时间, 效果纷歧定很好.我用的是王成华老师写的书, 但内容和年夜家的模电书一模一样.言归正传:综述:朋友们都学过电路, 电路开篇第一章说电路理论是集总参模型, 希望年夜家还记得这句话.从这个角度说, 模电就与电路分歧.这是其一.其二就是, 模电更多是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完全不用于理想模型, 这样的话, 就呈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年夜家之前学习最终的目的是准确谜底.模电里面有很多近似、估计, 他不去抠准确度.理解这个工具, 学习起来就能省一些力气.有一次上数电课郑步生说:年夜家为什么觉得模电难学?因为模电是一门禁绝确的学科, 他讲究工程上的估算……还有一点要提醒年夜家, 电流源对交流信号时断路, 电压源是短路, 这个很重要!!第一章:第一章讲的是PN结, 半导体元件.PN结这部份只是一个引导性的工具, 上面的公式其实不重要, 对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 理解就好(PS:此处有利于理解后面的基区宽度调制效应).这部份有两个参量要理解记住 U T和I S, 在以后的公式推导和计算中会年夜量使用!半导体元件的二极管是比力简单的部份, 此处对稳压管的串连电阻的计算是一个要点(PS:此处在串连稳压电源部份也会涉及, 提前学会, 防止返工).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学习, 输入特性、输出特性的曲线变动规律和每一部份是什么区、外部电路如何都是要了解的.对三极管来说, 两个系数αβ是很重要的, g m与β的关系在放年夜器频率响应部份也是很重要的.固然最重要的是, 三极管的等效电路(简化的H, 和π型等效电路), 这是必需要记住(PS:对第二章放年夜器基础主要是前者, 后者在频率响应中极其重要).r be的计算是极其重要的处所.PS:H参数的电路是从数学上来讲的, π型等效电路是我们内部结构实际连接直接获得的.场效应管等效电路单从考试来看重要性不是很年夜, 但在以后的分析中也是很重要的, 其中参数g m计算方法有需要学会, 该参数主要反映的是栅极和源极电压对电流的控制作用.第二章:第二章讲的是放年夜器基础, 一共是六种, 共发, 共集, 共基, 共源, 共栅, 共漏.分析过程就是将三极管或者场效应管的小信号模型替换一下, 应用电路理论知识进行计算.最后获得结果.这里需要记住6种电路共18个参数, 其实就是三类参数, 电压放年夜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这个是必需记住的.对后面的多级耦合放年夜器, 其实就是应用戴维南定理的问题.共发放年夜器中有个工作点稳定电路, 其实这里的R e是引入了负反馈(此处之所以提及, 便于日后的理解).第三章:第三章讲的是集成运放的电路原理.我感觉最重要就是差分电路部份, 差分电路设计目的就是用两倍的元件抑制零点漂移, 而不损失放年夜倍数.这部份主要是两个部份, 差模和共模.分别还是三个参量, 电压放年夜倍数, 输入输出电路.差模部份是四种电路, 其实只有两种, 关键是理解等效电路图为什么这样来画.(分析:对差模信号, 假如左边是正, 右边是负, 两个三极管射极中间部份就是0电位(从高电平到低电平, 中间不就是0么?)下面连接的Re就没了)以上分析对双端输出有输出电阻的时候同样适用.差模增益计算其实就是对一侧的三极管求它的共发放年夜倍数.对单端输出的放年夜倍数计算要注意二分之一的存在.说完差模, 我们再来说说共模, 或许年夜家一见到共模放年夜倍数(单端输出)的时候觉得头年夜了, 其实那个公式就是工作点稳定电路的放年夜倍数.如果记住第二章的那些参数, 这些都不是很年夜问题.差分电路的传输特性至少年夜家要自己推导一遍, 此处在模拟乘法器中会用到.这一章还有一个就是恒流源的问题, 恒流源作用两个:有源负载提供偏置.对理想恒流源, 交流电阻无穷年夜, 以这个划分的话, 就有了书上的几种恒流源, 我在这里之所以提到电阻的问题, 是因为书上对这个介绍的很少, 可是这个对年夜家了解电路我感觉还是比力重要的.之后就是集成运放的介绍, 为什么在输入端用差分, 为什么用复合管, 输出端为什么采用共集电路, 为什么使用PNP 和NPN , 为什么在输出端再加一个三极管而且还要在基极加上电阻.这些其实看看就好, 了解一下就行.对集成运放的计算来说一般先是找到恒流源, 求收工作点, 剩下的就不是很难了.这里提醒年夜家, 计算工作点的时候, 如果感觉总是少了一个条件, 没法计算, 一般是年夜家忽略了一个处所:当输入为0的时候, 输出必为0, 这样从输出端我们可以逆推到各个部份.对模拟乘法器, 推导看看就行, 可是后面的各种应用电路是要记住的, 还是有些用处的.第四章:第四章是信号处置和运算电路.我是划分为两个部份, 一个是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一个是工作在非线性区.基本运算电路的话电路拓扑结构要知道, 公式最好记住.加减法电路用的比力多, 其他的还是比力少一些.对一些改进电路, 看看就好.有源滤波器分为四类高通低通带通带阻(PS:还有个全通, 信号与线性系统中会有所涉及.)真正看有源滤波之前, 最简单的低通带通带阻电路理解最好.以低通滤波为例, 一阶其实就是加上了一个基本的低通电路, 二阶就是两个级联一下(PS:只说2阶, 再向上的话比力复杂, 不止一个运放).这部份公式很复杂, 你记不记, 反正我是没记.电压比力器就是工作在非线性区, 过零比力器, 滞回比力器, 门限比力器, 主要是电压的计算, 比力重要, 这里的一些工具会在之后的波形发生电路中应用.第五章频率响应这部份开头的低通和高通的截至频率的计算十分重要, 是一个引子.这部份主要用到了三极管的π型等效电路, 对共发放年夜器, 高频部份:Cμ要通过密勒效应等效到输入和输出, 去除旁路和耦合电容, 应用基本低通截至频率计算低频部份:保管耦合和旁路电容, 构成高通, 计算截至频率即可.中频部份:和原来一样.此处增益带宽积是一个比力重要的概念.之后的两种组态的放年夜电路, 了解它们的性能就行.组合宽带放年夜器, 就是相互帮手的过程, 没意思.第六章:第六章是反馈及其稳定性主要介绍负反馈, 四种组态, 电压串连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连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判断方法书上有介绍的一些, 一般从第一级的基极引出的是电流求和, 并联负反馈, 从射极引出的是电压求和, 串连负反馈.当输出电压为零仍有反馈的就是电流负反馈, 反之电压负反馈.其次就是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1、从输入端来看:串连增加输入电阻并联减小输入电阻2、从输出端来看:电流增加输出电阻电压减小输出电阻以上不论增年夜还是减小都是反馈深度的倍数(输出电阻的倍数略有分歧)电流反馈稳定电流, 越是稳定的电流其电阻越年夜(恒流源), 电压反馈稳定电压, 越是稳定的电压电阻越小(恒压源).剩下的负反馈对其他性能的影响不再赘述.最后是最有用的一部份, 负反馈自激的解决:1、从做题上来看, 计算裕度就是用180度, 计算稳定, 用135度.2、实际应用的话, 要理解增益带宽积的意义, 合理引入负反馈.学会赔偿的方法, 如何计算各个参数方法, 也不罗嗦, 需要看书的.这里我介绍一种判断稳定性的方法, 首先我们已知开环电压增益曲线, 之后我们画出20log|1/F|直线, 相交于第二个极点之后极为不稳定(PS:增益曲线是-20dB/十倍频, -40dB/十倍频……变动才行), 该方法的具体推导过程略.赔偿的结果是保证0dB以上只有一个极点, 且赔偿后的曲线与0dB交点和前面的那个极点之间的直线斜率-20dB.第七章:波形发生电路正弦振荡电路:振荡条件起振条件选频电路文氏电桥选频 F=1/3, 增益要想起振应该年夜于三, 才华起振.只要会计算选择的频率就行.正反馈放年夜环节电路中的负反馈是用来稳定电路的.电感三点式电容三点式.三点式电路基本规律:射极连接相同阻抗的元件, 另外一个分歧.对晶体振荡器, 分为串连和并联, 串连就是阻抗最小.非正弦波形:使用运放和电容电阻加上比力器, 引入反馈, 可以发生方波.对使用非门构成的比力器, 主要是注意U T问题, 要知道当输入电压达到U T的时候会发生跳变, 引起电容两真个电压跳变.这一点很重要, 在分析有非门电路中极其有用.这部份要求计算周期比力多, 公式这里我介绍一个普遍使用公式格式:时间常数 X ln((稳态—稳态)/(末态—初态))施密特触发器有两个门限电平, 注意一下.555芯片很重要, 你值得拥有.主要就是两个门限电平的问题.内部的RS触发器在数电中会有介绍, 简单的说 R就是reset , S就是set, 一个复位(0), 一个置位(1).这个芯片其他的处所就没有太多问题.至于后面的钳位电路什么的, 看看就好.第八章功率放年夜器和稳压电源功放分为甲类, 乙类, 甲乙类(PS:丁类我不懂), 书上有图, 看看就好.如果年夜家想速成的话, 具体推导不需要看, 只要记住输出功率计算, 电源功率的计算就行, 还有就是管耗.三个公式杀遍乙类电路.电路设计方面要注意的就是互补推挽, 还有Ube倍增电路等, 主要是克服交越失真的问题, 所谓交越失真的问题就是Ube的存在, 以上改进电路都依次设计.稳压电源部份:一个是整形电路, 书上是全波的, 系数0.9 , 加上C之后就是1.2了, 计算要注意.半波整形年夜家看到题目就会了, 没啥太年夜问题.之后的电路要注意调整管要有3—8V的压降.还有要注意的是采样和输出电压的比例关系, 计算Pcm的时候不要忘记采样电路的电流.开关稳压电路就是PWM的过程, 看看就行, 应付考试的话不用看.后记:这个工具说实话来讲, 负反馈那边很有用, 但书上的还是很简单的, 以上学习上的内容是我个人的观点, 方法上我学他人的, 也有自己的工具, 拿来分享一下.这个工具我之所以写是考虑到年夜家上课很多时候欠好好听, 可是说实话模电自己去看, 难度挺年夜的.在考试之前, 模电书我已经看了5遍, 还是不成.So, 上课听听很有用, 老师有的方法还是很有用的.这篇工具是我对王成华老师模电书的一个简单的压缩, 如有遗漏, 请年夜家包容.该文仅供参考.最后, 我想说, 模电里面的运放还是其他的一些工具, 也是经过理想过的, 实际运用会出很多问题, 时间出真知.。
《模拟电子线路》教学内容.doc

主讲教师:周日强
(共30学时)
课
程
主
要
内
容
第一章 绪论(0.5小时)
第二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2小时)
概述
2.1半导体器件的种类及发展
2.2PN结
2.3半导体器件二极管
2.4基本要求
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8小时)
3. 1半导体三极管
3.2简单交流放大电路
3.3基本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6.1直流放大器
6.2集成运放
6.3小结与基本要求
第七章反馈放大器(4小时)
7.1反馈的概念
7.2反馈的基本方程
7.3深负反馈放大倍数的计算
7.4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八章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3小时)
8.1基本运算电路
8.2基本应用电路
8.3模拟乘法器
8.4小结与基本要求
第九章信号产生电路(3.5小时)
1、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2、童诗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三版)高教出版社
9.1正弦波产生电路
9.2比较器和非正弦波发生器
第十章直流稳压电源(2小时)
概述
10.1单相整流电路
10.2滤波电路
10.3稳压电路
附录_习题(自学)
重点掌握内容
1.三极管放大电路2.负反馈放大器3.基本运算电路4.RC正弦波振荡器5.比较器6.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稳压管稳压电路
主要参考书资料及对教材的建议
3.4工作点稳定问题
3.5共C、共B电路
3.6恒流源电路(略)
3.7单级放大器小结
3.8多级放大器
南航模电试卷

1. (12分)电路如图所示,各运放均为理想运放,试写出ou与晶体管β的关系式()o u f β=。
设电源电压和各电阻均为已知。
1. 解:从1A 切入,有C C A1+A1-2V u u ==,考察晶体管T ,得到:C C A1-C C c CC2-==V u V i R R ,b BEQu U =,则cC C b C2ββ==i V i R (3分)由通路:i21i14bu R u R u →→→→,得i1bi2i1b14u u u u i R R --==解得:i1b 1bu i R u =+,i2b 1b2u i R u =+ (2分)再由通路得到:o 2A2-2A3o 3A3-3G N D→→→→→→→→u R u R u R u Ro A2-A2-A3o22u u u u R R --=;A3o A3-A3-33u u u R R -=(2分)由A2+A2-i2u u u ==,A3+A3-i1u u u ==,化简后得到C C 1o b 1C2β==V R u i R R 。
(5分)2. (12分)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设图中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工作点参数已知,电容1C 、2C 、3C 、4C 可视为交流短路:① 画出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② 计算放大器的电压增益u A、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2. 解: ① 放大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如图(a)所示。
(4分)② gsi U U =,()gsm i2ds o1 // U g R r U ⋅⋅-=,()β+=1bei2r R ,()m i2ds io1u1 // g R r U U A ⋅-==,2b o R I U ⋅-= β,bbe o1I r U -=,o 2u2o1be β==U R A U r ,u u1u2=⋅ A A A , (4分) i 1=R R , (2分)o 2=R R 。
3. (12分)反馈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① 试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图中的级间反馈的极性和组态(类型); ② 假定满足深度负反馈的条件,试求闭环电压增益uf o i/A u u =;③ 若50R =,反馈系数=F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uf A =?此时构成什么电路?3. 解:① 图中的级间反馈网络由2R、5R 组成,类型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南航考研模拟电子线路(模电)第四章01解析

电子线路基础4.1 电流源电路4.2 差动放大电路4.3 双极型集成运算放大器4.4 场效应管集成运算放大器4.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参数4.6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4.7 模拟乘法器原理电子线路基础 4.1 电流源电路电流源电路:提供恒定输出电流的电路具有输出电流恒定、温度稳定性好,直流电阻小和等效交流输出电阻大的特点。
在集成电路中多用于直流偏置和有源负载。
1. 镜像电流源电路2. 微电流源电路3. 比例电流源电路4. 多路电流源电路5. MOS管镜像电流源电路212+⋅==ββR C C I I I I B2RT 1I C1R L I oI C2T 2I R+....1.镜像恒流源电路BE 2BE 1BE U U U ==B2B 1B I I I ==βββ==21RU V I BECC R -=β2C R B R 1C 2C 22I I I I I I -=-==当β>>2时RU V I I I BECC R 2C O -=≈=212+⋅==ββR C C I I I I B2RT 1I C1R L I oI C2T 2I R+....1.镜像恒流源电路βββ==21当β>>2时RU V I I I BECC R 2C O -=≈= 若调节I R ,则I o 随之改变,可以把I o 看作是I R 的镜像。
① 当β越大时,I o 与I R 之间的匹配精度就越高;② 因 β 、U BE 是温度敏感的参数,则I o 与I R 易受温度的影响;③ 当电源电压V CC 变化时,I o 与I R 会随之改变。
故要求V CC 的稳定性高。
RT 1R EI oI E T 2I R+....T 3(a)'R LI B2RT 1I C1R L I oI C2T 2I R+....3B 1C R I I I +=()33E 3B 1/β+=I I 2B 1B 3E I I I +=RR 22o 2I I I ≈⋅+++=ββββRU V I BECC R 2-=I B2RT 1I C1R L I oI C2T 2I R+....T 1I C1I oT 2...+I RR L当)of f (BE CC DS GS U U V U >-=R D DSS I I I =≈场效应管T3工作在恒流区。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第四章习题答案(大题)

习题4.1选择填空1、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 。
A 、克服温漂B 、 提高输入电阻C 、稳定放入倍数2、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e ,将使电路的 B 。
A 、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 B 、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 C 、差模输入电阻增大3、差动放大器中的差模输入是指两输入端各加大小___相等_____、相位___相反____的信号。
4、设差放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对地的电压分别为v i1和v i2,差模输入电压为v id ,共模输入电压为v ic ,则当v i1=50mV ,v i2=50mV 时,v id =_0mV __,v ic =_50mV __;当v i1=50mV ,v i2=-50mV 时,v id =_100mA __,v ic =_0mA__;当v i1=50mV ,v i2=0V 时,v id =_50mV __,v ic =_25mA __。
5、电流源常用于放大电路,作为_A ___(A.有源负载,B.电源,C.信号源),使得放大倍数__A __(A.提高,B.稳定)。
6、电压放大电路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a 、 b 、 c ;功率放大电路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d 、 e 、 f 、 g 、(a 电压放大倍数 b 输入电阻 c 输出电阻 d 输出功率 e 电源提供的功率 f 效率 g 管耗)7、功率放大电路中,___甲类____功率放大电路导通角最大;_____乙类___功率放大电路效率较高。
(甲类、乙类、甲乙类) 8、甲类功放效率低是因为 B 。
A 、只有一个功放管B 、 静态电流过大C 、管压降过大4.1对称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 4.1所示。
已知晶体管1T 和2T 的50=β,并设U BE (on )=0.7V,r bb ’=0,r ce =∞。
(1)求V 1和V 2的静态集电极电流I CQ 、U CQ 和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 b’e 。
(2)求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 ud ,差模输入电阻R id 和差模输出电阻R od 。
飞电4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电路

故 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对时间的一次微分成正比。 图4-6 微分运算电路
五、电压比较器
电压比较器的作用是来比较输入电压和参考电压。 UR是参考电压,加在同相输入端,输入电压ui 加在反相输入端。 运算放大器工作于开环状态,由于开环电压放大倍数很高,即使输入端有 一个非常微小的差值信号,也会使输出电压饱和。 因此,用作比较器时,运算放大器工作在饱和区,即非线性区。 当ui<UR时, ;当ui>UR时, 。 图4-7(b)是电压比较器的传输特性。 可见,在比较器的输入端进行模拟信号大小的比较,在输出端则以高电平 或低电平(数字信号“1”或“0”)来反映比较结果。 图4-7 电压比较器
2、理想运放的两输入端不取用电流,这是因为rid 的 缘故。 利用这两条结论对于分析各种运放电路,都十分简便。
4.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举例
一、反相放大器 二、同相放大器 三、积分运算 四、微分运算 五、电压比较器
一、反相放大器
图4-3是反相放大器的原理电路, 输入信号ui 经过R1 接到反相 输入端, 输出电压uo 经过电阻RF 接回 到反相输入端。 根据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 时的两条分析依据可知:
飞机电子基础
南航新员工培训
目录
第一章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 二极管与整流电路 第三章 三极管与放大器 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电路 第五章 数制及其转换 第六章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第七章 数字电路 第八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九章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十章 ARINC429数字数据总线
三、积分运算
与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比较,用电容CF代替RF作为 反馈元件,就成为积分运算电路,如图4-5所示。 由于反相输入,u- 0,故 图4-5 积分运算电路 上式表明uo 与ui 的积分成比例,式中的负号表示 两者反相。 R1CF称为积分时间常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33模拟电路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833模拟电路
参考书目
《模拟电路》王友仁,李东新,姚睿编著。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11.2。
考试大纲
(1)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基本知识,PN结单向导电性。
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主要参数和等效电路模型。
(2)放大电路基础: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技术指标,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估算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分析器动态参数。
耦合方式,多级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分析计算方法。
频率响应和频率失真、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以及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3)模拟集成运算放大器:常用电流源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电流传输关系,差模、共模信号和共模抑制比。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
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其主要参数,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条件及其工作在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的特点。
(4)模拟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由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运算、加减运算、积分运算、微分运算的分析方法。
有源滤波器的组成和特点。
单门限比较器、迟滞比较器、窗口比较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5)反馈放大电路:反馈的基本概念以及反馈类型、极性和负反馈。
最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第四章精品ppt课件

iC1 iB b iB1 VT1
c iC
iC2
iE1= iB2 VT2
iE e
与PNP型三极管等效
β = β1+β2+β1β2 ≈ β1β2
rbe= rbe1 +(1+ β1)rbe2
c
iB b
iB1
iC1= iB2
iC VT2
VT1
iC2
iE1
iE
e
与PNP型三极管等效
β = β1 (1 +β2)≈ β1β2
集成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引脚和典型接法
下页 总目录
目前,利用集成电路工艺已经能够生产出品种繁多的集 成功率放大器。 集成功放除了具有一般集成电路的共同特点外,还有一 些突出的优点,主要有温度稳定性好,电源利用率高, 功耗较低,非线性失真较小等,还可以将各种保护电路 也集成在芯片内部,使用更加安全。 集成功放从用途划分,有通用型功放和专用型功放。 从芯片内部的构成划分,有单通道功放和双通道功放, 从输出功率划分,有小功率功放和大功率功放。
U C E 1 U E C 2 2 V C C
或 U C E 1 |U C E 2| 2 V C C
当VT2导电时, VT1截止,此时VT1的集电极承 受反向电压。当VT2饱和时, VT1的集电极电压 达到最大,此时:
U C E 1 2 V C C |U C E S 2 | 2 V C C
因此,功率三极管的集电极最大允许反向电压应为
U(BR)CEO2VCC
上页 下页 首页
▼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在OCL互补对称电路中,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PV, 一部分转换成输出功率Po传送给负载,另一部分则 消耗在三极管内部,成为三极管的耗散功率PT ,使 管子发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电流源电路4.2 差动放大电路4.3 双极型集成运算放大器4.4 场效应管集成运算放大器4.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参数4.6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4.7模拟乘法器原理4.2 差动放大电路4.2.1 双极型三极管差动放大电路4.2.2场效应管差动放大电路4.2.3差动放大电路的传输特性电子线路基础4.2.1 双极型三极管差动放大电路1.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1)电路组成u i u i2u o2u ou o1V CCEE EV 12T T R B2B1C1C2EEEE2E....-L电子线路基础(2) 工作原理①放大差模信号差模信号: 施加在差放两个输入端的信号为大小(幅值)相同、极性相反的一对输入信号(即) 。
图中差模输入电压信号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u o2u ou o1VCCEE V 12T T R BBCCE.-u idu i1-u i1u i2=1i 2i u u -=212122i i i i id u u u u u -==-=2i 1i odid od ud u u u u u A -==电子线路基础②抑制共模信号共模信号: 在差动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端施加大小(幅值)相等、极性相同的一对输入信号(即)。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u o2u ou o112T T CCEE V R E +-V CC BBu iu i1u i2+-u icic 2i 1i u u u ==icocuc u u A =(3)共模抑制比共模抑制比:衡量差动放大电路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用表示,定义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之比,即:越大,说明差放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能力越强。
工程上也常用来表示共模抑制比。
CMRK CMR K CMRK ucudCMR A A K(dB)/lg 20uc ud A A2.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1)发射极电阻的作用温度T↑或↑→ ↑→ →↑→ ↑对共模信号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2)输出端取电压差抑制法当差放电路的输入端加共模信号时,两个输出端对地信号电压与大小相等、极性相同。
当输出端取电压差时,为零,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ic u )(2E 1E i i ↑E E 2R i ↓)(BE2BE1U U )(2B 1B i i )(2E 1E i i E R 1o u 2o u 2o 1o oc u u u -=oc u 0A =电子线路基础3.对一般输入信号的放大特性差动放大电路两个输入端信号之差:有:差动放大电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平均值:可得:2i 1i id u u u -=⎭⎬⎫-==id 2i id 1i 5.05.0u u u u 22i 1i ic u u u +=⎪⎭⎪⎬⎫+-=++--=+=++-=ic id 2i 1i 2i 1i 2i ic id 2i 1i 2i 1i 1i 21)(21)(2121)(21)(21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电子线路基础u o2u o1u o2T 1T CCEE V R E --V CCBBu id u id u i1122R L C 1C 2icuc id ud o u A u A u ⋅+⋅=电子线路基础4.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分析双端输入:、。
单端输入:、中有一个信号为零。
从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双端输出方式、单端输出方式01i ≠u 02i ≠u 1i u 2i u u o2u ou o112T T C CEE V R E +-V CCBBu iu i1u i2+-u icu o2u ou o112T T CCR EBBu i1u i2C 2C 1R Li e1i e2i REi b1i c1i c2i b2Eu o2u ou o112T T CC2R E BBu icC 2C 1R Li icE 2R EE(1)静态分析在静态时,有。
设电路完全对称,即,,,则有02i 1i ==u u βββ==21C 2C 1C R R R ==B B2B1R R R ==QQ Q U U U BE 2BE 1BE ==QQ Q I I I E 2E 1E ==Q Q Q I I I C 2C 1C ==QQ Q I I I B 2B 1B ==QQ Q U U U CE 2CE 1CE ==u o2u ou o112T T C CV R E +-V CCBBu iu i1u i2+-u ic可求出:通常,,,则相应可有:则EE BE B EE 2R I U R I V Q Q B Q ⋅⋅++⋅=1>>β<<Q U BE EE V <<B Q R I B E EQ R I E EEE 2R V I Q ≈Q Q I I C E ≈β/C B Q Q I I =()EE C C EE CC CE 2R I R I V V U Q Q Q ⋅-⋅---=()E C E CC CE 22R R I V U Q Q +⋅-≈u o2uou o112T T CCEE V R E +-V CCBBu iu i1u i2+-u ic电子线路基础(2)动态性能分析1)差模特性①双端输入 双端输出u o2u ou o112T T CCR EBBu i1u i2C 2C 1R Li e1i e2i REi b1i c1i c2i b2Eu idu idu idu odu odu odR B R BR CR CR LR LR oR ir beib1i b1ib2i b2..222222u o1u o2r beu o2u ou o112T T CCR EBBu i1u i2C 2C 1R Li e1i e2i REi b1i c1i c2i b2E beL 1u 2u 1u id2u id 1u id 2o 1o id od ud β)(21)5.0(5.0r R R A A A u A u A u u u u u u A B id +'⋅-==+=⋅--⋅=-==u idu idu idu odu odu odR B R BR CR CR LR LR oR ir beib1i b1ib2i b2..222222u o1u o2r beu o2u ou o112T T CCR EBBu i1u i2C 2C 1R Li e1i e2i REi b1i c1i c2i b2E )(2be iidid r R i u R B +==Cod 2R R =差模输入电阻为:差模输入情况下,差放输出端的输出电阻为:②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差模输入电阻为:差模输出电阻为:若接在的集电极与地之间,则:=()be L1i 1o id od ud 2β2r R R u u u u A B +'⋅-===()be id 2r R R B +=Cod R R ≈L R β'⋅ud A电子线路基础2)共模特性u o2u ou o112T T CC2R E BBu icC 2C 1R Li icE2R EE u ici icu ou o1u o2R LR Libibi bi b...R ER B R E 22r ber beR B 0ic 2o 1o ic oc uc =-==u u u u u A 双端输出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单端输出时()Ebe Lic 1o uc β12βR r R R u u A B +++'⋅-==LR A '-≈电子线路基础②共模输入电阻③共模抑制比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时: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时:[]E be ic ic ic ic )β1(2212R r R i u i u R B b ⋅+++===∞==ucudCMR A A K ()be EL be Luc ud CMR 2r R R R r R R A A K B B +⋅=⎪⎪⎫⎛'+'⋅==ββ电子线路基础③单端输入当、或、时,为单端输入情形。
i 1i u u =02i =u i10u =i2iu u =电子线路基础4.2.2场效应管差动放大电路1.JFET 差动放大电路I ou o 1T 2T DDu i u i2V DDR L u o1u o2S①当输入共模信号时②当输入差模信号时对于双端输出情况(即),可得对于单端输出情况(设),可得③JFET 差放电路的差模输入电阻、共模输入电阻都近似为无穷大。
双端输出时:0uc =A 1u id2o 1o udA u u u A =-=)//5.0()////5.0(D L m ds D L m R R g r R R g ⋅-≈⋅-=id1o udu u A =)//(5.0)////(5.0D L m ds D L m R R g r R R g ⋅⋅-≈⋅⋅-=DD ds od 2)//(2R R r R ≈=2.MOS 管差动放大电路I SSV u o 1T 2T DDu i 2u iV DDR L D 1D 2电子线路基础4.2.3差动放大电路的传输特性1.双极型三极管差动放大电路的传输特性u o 112T T Cu i u i 2EE u EB u 2E B i c2i c1u E(ro )V CCV C电子线路基础得:而得:T1BE S 1E 1C U u eI i i ⋅=≈T2BE S 2E 2C U u eI i i ⋅=≈,T2BE 1BE 2C 1C U u u e i i -=EE 2C 1C I i i =+2BE 1BE id u u u -=,id T id id id TTTidid T T2EE EE C12222id EE EE EE EE 1 th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I I ei eeeu I I I I e e---⋅==++⎛⎫-=+⋅=+⋅ ⎪⎪⎪⎭⎫⎝⎛⋅-=+-⋅+=+=+=----T id EE EE 2222EE EE 222EE EE 2C 2th 2222 1Tid T id Tid Tid T id T id Tid Tid U u I I ee ee I I eeeI eI i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U T U TU T U T U TU T U T U T -6-2-4-++2+4+6C1C2虚线表示差动对管射极接负反馈电阻时,传输性曲线线性工作区扩大R E u idEEI i i i C 0.5EEI结论:①当时:当输入差模信号时:②差模输入电压的线性工作范围为:。
差放电路在大信号输入时有很好的限幅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