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①,芳草萋萋鹦鹉洲;②僵卧孤村不自哀,。
③采菊东篱下,;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⑥,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默写《望江南》: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人生百年,困厄.总是不期而至。
哭天抢.地者有之,痛定思痛者有之,义愤填yīng 者有之,悲情兮兮、做挺胸脯状往前走的人也不少。
但说到用qiào 皮的方式来应对,变费为宝,就不多了。
我们从来不缺乏直面不幸的决心、勇气、气慨。
缺的是跟不幸说拜拜的神来之笔。
是从灾难中找到财富与希望的奇思妙想。
是那么一点点福至心灵。
是凄然之后潇洒放手、然后拈花一笑的艺术。
(摘自优游的《凄然之后拈花笑》)①、请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困厄.()哭天抢.()地义愤填yīng qiào 皮②、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 (2分)③、请解释文中加线的词的意思。
不期而至(2分)④、本文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1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①、《水浒》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是:善盗的,善射的,善行的。
②、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记述了一位具有觉醒的思想,但在当时社会难以立足的知识分子,他是。
4·提起我们初中生的“学业负担”,有可能会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感觉。
班级准备在下周一的班会课上,举办“减负听我说”座谈活动,想必你一定不愿错过大好机会。
(12分)①、你准备在座谈会上,就哪些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列出提纲即可。
(至少两点)(2分)A.B.②、从下面的材料中,你读出了关于“学业负担”的哪些信息?(6分)材料一:在一所示范中学,即使是下课时间,初三班级的门口也难见嬉闹的身影,教室里“卧倒”一片,有的在“伏案”把学习进行到底。
六年级语文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一、读拼音写词语。
(16分)nóng zhuāng dàn mǒyín zhuāng sùguǒcán kùróng qià()()()()yǔ shì cháng cíjiē tóu xiàng wěi là zhútān tā()()()()fù yú wán kàng shēng sǐyōu guān quán shìāo xiàn()()()()t iān jīng dìyìhūn yōng diān bǒzīshì fâi xū()()()()()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3分)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朝,他被称为诗圣,这一首诗是他“生平”。
《示儿》的作者代。
虽然这两首诗一“”一“”,但从诗句“、”“、”中能感受两位诗人都具有。
请你也写两句课外积累的爱国诗句:,;,。
2、我们爱你——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黄山、庐山的,长江、黄河的。
这部分从方面来赞美祖国。
3、著名钢琴练习曲《革命进行曲》是著名的音乐家肖邦的作品。
他的祖国是,当时他的祖国正被德国法西斯侵占着。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述了肖邦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但从未忘记祖国的故事,在他临行之际,他的老师特地为肖邦谱写了一首的曲子。
并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对他说:“孩子,,”肖邦。
老师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
他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回首,然后登上马车,。
4、《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是个两幕的,剧本开头先写明了故事发生的,和。
这篇课文改写自司马迁写的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看拼音写字词(10分)miǎo sh ì z ǔ n ǎo y ín s în ɡ xi ū k ùi r ě r én j ī xi ào( )( )( )( )( ) qiào 陡( ) ( )丽 j ùn ( )工 严( ) xi á ( )客 ( )窄 ji ān ( )固 ( )巨 二、词语积累(11分) 1、补全词语(6分)( )疲( )尽 ( )首( )胸 ( )空如( ) ( )( )玉立 ( )味深( ) 百( )不( ) 2、描写大自然的成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表示“笑”和“想”的词语各三个。
(3分)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子部分(14分)1、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5分) A.环境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E.动作描写 ①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了……是他来啦?……” ( )③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
( )④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 )⑤“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 ) 2、按要求写句子(6分)(1)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改为反问句)(2)天空可真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句子) (3)课内课外,我们读过很多的爱国名言,把你喜欢的一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测试卷.docx

2011—— 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 120 分时间:100分钟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拿到这份试卷的时候,春天的气息已扑面而来。
本试卷设卷面分 5 分,请大家认真书写。
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一)、古诗文默写:( 10 分)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远万里急赴沙场的句子是:,。
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将士们连年征战、出生入死的句子是:,。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王维的《竹里馆》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4、李白《峨嵋山月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影入平羌江水流。
(二)、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
一切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人,归根到底都是来自土地,生于土地,最后又归于土地。
上帝对亚当说:“你是用尘土造的,你还要归于尘土。
””在乡村,那刚来自土地的生命仍能贴近土地,从土地中① (吸取汲取)营养。
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乡村为它提供了同样充满蓬勃生长的环境。
农村孩子的生活不②(寂寞孤单),他们有许多同伴,他们与树、草、家畜、昆虫进行着无声的谈话,他们感到自己本能地属于大自然这一生命共同体。
相比之下,城里孩子的生活就十分孤单,远离了土地和土地上丰富的生命,与大自然这一生命共同体断了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里孩子是没有童年的。
5、在文中横线上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①②(2分)6、把文字画线处的病句修改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7、你认为这段文字作者要表明的观点是(1分)(三)、名著阅读。
(5 分)《童年》简介名著名称《童年》作者讲述内容主人公及其形象(四)综合性学习( 5 分)英才中学七年级一班正在举办题为“成长的烦恼”的综合性学习,邀请你参加以下环节:1、请你仿一仿。
仿写这段话中的画线部分。
201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襁褓(bǎo)成吉思汗(hàn)亵渎(xiâ)重蹈覆辙(chïnɡ)B.旁骛(wù)弥留之际(mí)骈进(bìnɡ)强聒不舍(ɡuā)C.扶掖(yâ)怒不可遏(â)妖娆(ráo)一抔黄土(pïu)D.睿智(ruì)恪尽职守(kâ)枘凿(nà)气吞斗牛(dîu)2.找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风骚渲嚷留滞孤军奋战 B.陵驾凭调忐忑自知之明C.嬉闹灵柩谀词脑羞成怒 D.沉吟陨落田圃断章取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人生之路是曲折的,在坎坷面前,谁能勇往直前....,谁就能找到人生的卖点。
B.“勤学好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
C.上帝在创造世界时,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并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
D.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重蹈覆辙....,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夏天的鼓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世界闽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为避免甲型H1N1流感不再持续蔓延,近日,广州市12个区市将全面铺开中小学生甲流疫苗接种工作。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沁园春•雪》中的“数风流人,还看今朝”的“今朝”是指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
B.《雨说》中的雨已被诗人赋予了生命的灵性,是温柔而亲切的爱的使者。
C.《星星变奏曲》中采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给人宁静温馨的感觉。
D. 同样是描述大自然的,《蝈蝈与蛐蛐》与《夜》描述的大自然却截然相反,一个是吵闹不休的,一个是静谧安详的。
2011~2012第一次语文月考

2011-2012学年度高三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姓名得分座号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纤.手.(qiàn)鲜.为人知(xiǎn)唱主角.(jiǎo)裨.将(pí)B、乳臭.未干(xiù)殷.红(yīn)装模.作样(mú)刹.那(chà)C、弹.丸之地(dàn)畜.养(xù)淡泊.(bï)禅.让(shàn)D、里弄.(lîng)拾.级而上(shè)熨.帖(yù)虚与委蛇.(shé)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砧.板(zhēn)菁.华(jīng)抵.掌而谈(dǐ)恫.吓(tîng)B、吐蕃.(bō)撂.挑子(liào)胴.体(dîng)沉疴.(kē)C、隽.秀(jùn)镌.刻(jùn)昳.丽(yì)卷帙.(zhì)D、麾.下(huī)羁縻.(xì)稗.官野史(bài)佝偻.(lïu)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追朔伉俪蹉跎福址B、目不暇接妍媸毕路赧然雾蔼C、候车室挖墙脚惦念招领启事D、吃里爬外山清水秀不计前赚风云变幻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寸草春辉吻颈之交杀一儆百礼尚往来B、未雨绸谬明察秋毫曲水流觞通霄达旦C、瑕不掩玉毕恭毕敬沽名钓誉金榜提名D、食不果腹理屈词穷语无伦次飞扬跋扈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易中天凭借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红遍大江南北,他巧舌如簧....,将纷繁复杂的三国故事解说得通俗易懂。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测试卷

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 全卷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共四大题,另设附加题10分,计入总分,但试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20分;卷面分2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可给满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5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迸.()溅收敛.()宽shù() zhù()立2.改正下面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
(2分)A、诱惑仙露琼桨改为B、暄腾头晕目眩改为3.解释词语“小心翼翼”,并造句。
(2分)解释:造句:4.把下列的句子排列出正确的顺序,并把正确顺序的编号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2分)①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②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③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④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5. 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分)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修辞方法:作用:6. 请根据下面情境,按要求答题。
(共5分)小明正在阳台上浇水,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1)你听出了刘阿姨说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如果你是李小明,应该这样回答刘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二、积累与综合性学习(15分)7.名言名句填空。
((1)—(3)必答,(4)—(6)选答两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_____ 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 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 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写诗人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八年级语文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1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1 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阻遏(è) 壬戌(shù) 取缔(dì) 阡(qiān)陌交通B.吊唁(yán) 交卸(xiè) 老妪(yù) 怡(yí)然自乐C.箱箧(qiè) 仄(zè)歪诘(jié)问张皇(huáng)失措D.鞠(jū)躬震悚(sǒng) 差(chā)使穷愁潦(liáo)倒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瓦砾赃物篆章富丽堂皇B.地窖泻气拂晓月明风青C.粗拙愧怍溃退长途跋涉D.肃穆烦琐噩耗低眉顺眼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浪费了大好年华。
B.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D.人们常用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B.针对目前因特网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文明办网。
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D.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5.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D.便舍.船,从口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一、积累与运用(17分)6。
默写古诗文句子(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9分)1、妇姑荷箪食,2、更深月色半人家,3、《卜算子.咏梅》中写出了诗人虽遭不幸,但仍保持高洁、坚贞品质的诗句是:,4、《观刈麦》中揭示劳动人们贫困原因的诗句是,5.古诗词名句接龙:要求将所给诗词的最后一个字,作为衔接句的第一个字。
请你完成下面接力(只填写一句)。
百川东到海.→海.上生明月.→6.关注民生,不仅是当今领导人心中的大事,也是古代诗人胸怀的情感。
请写出古诗中同情劳动人民的一联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6分)7.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 繁衍(yǎn)陨(yǔn)落谀(yú)词一杯(póu)黄土B 伫(chù)立襁(qiǎng)褓骈(pián)进无与伦(lún)比C 扶掖(yâ)妖娆(ráo)昏晕(yùn)气吞斗(dǒu)牛D 旁骛(wù)喑哑(àn)亵渎(dú)媚(mãi)上欺下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3分)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
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12.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时尚”、“驾驶”、“草根”、“地震”都属于名词。
B.短语“食品安全”“传递火炬”“愚公移山”与“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
C.“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度。
”D.“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这两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雨”温柔可亲的形象。
13.语文实践活动。
(共9分)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2分)[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3分)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节日习俗:、(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
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
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4分)看法: (2分)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
(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2分) 三、浅层阅读理解(共28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6分)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4,诗中最能表现“早”诗句是“,。
”这两句从描写角度看既有,又有。
15,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所显现的情境,并说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阅读下面小品文,回答文后问题。
(6分)门的悬念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
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
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
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
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
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
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
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
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16.旧门被踢破后,教导主任和校长各采取了什么方法?反映了他们各自怎样的教育思想?(3分)17.文中说“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的手中”一句中的“易碎的梦”是指的什么?(3分)(三)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8分)食品添加剂之“瘦肉精”“瘦肉精”是个什么东西?学名叫β一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十几种物质。
很多这类化合物都是人用药,治哮喘病的,临床上广泛使用。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发现动物喂盐酸克伦特罗,可提高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经济效益好。
后来,美国又研究出毒性小、代谢快的替代品——莱克多巴胺,只要严格掌握剂量、执行停药期规定,几乎不会在动物体内残留。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先后批准将莱克多巴胺用于猪、牛、羊等动物养殖。
不过,各国也制定了严格的残留限量。
上世纪90年代初,“瘦肉精”引入我国。
但后来发现,不当使用“瘦肉精”,残留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盐酸克伦特罗容易引起中毒,会产生头晕、心悸、肌肉震颤、呼吸急促。
我国随即对“瘦肉精”说“不”。
2002年,农业部会同卫生部、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瘦肉精禁用目录,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7种物质。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瘦肉精的量刑依据。
饲喂瘦肉精的猪,瘦肉多,颜色红,卖相好。
一些屠宰场和猪贩子高价收购,养殖户使用很简便,抓把药面搅进饲料里就得。
而且,还有深厚的背景原因:一是生产经营高度分散,目前全国有生猪养殖场户6000多万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只占约30%,大部分是小猪场、散户养,监管难度大,违法成本低。
二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农业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大多围绕增产建立,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
瘦肉精的引入、应用到禁止,本身就折射出我国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轨迹。
再比如农药兽药残留问题、植物生长调节剂问题,这都是温饱有余之后遇到的新矛盾。
(摘自《人民日报》2011年5月26日,有改动)18.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
(4分)19.任意列举文中所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
(4分)(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5分)【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
”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 èn )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11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
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
③[陛]殿前的台阶。
④[少]通“稍”。
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 的意思。
⑥(发]打开。
⑦[揕]用刀剑等刺。
⑧[绝]挣断。
⑨(还]通“环”,绕。
⑩[卒]“猝”,突然。
○11[郎中]宫廷的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