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苗期病虫害防治
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

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大豆是我国的主要作物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和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为了保障大豆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病害防治1. 灰霉病防治灰霉病是大豆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影响嫩叶和茎。
防治方法:(1)选择耐灰霉病的品种进行种植。
(2)加强田间管理,保持作物通风干燥,减少病害的发生。
(3)及时清除病叶、病茎,不留下病源。
(4)采用化学防治,如苯酚醚、拜防龙、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等。
疫霉病主要影响大豆的根部和种子,特别是在高湿的环境中更易滋生。
防治方法:(2)注意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3)控制栽种密度,保持良好的气流和通风。
3. 根结线虫病防治根结线虫是嫩茎和根部的一种寄生性线虫。
它会破坏大豆的水分吸收和营养吸收,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和凋萎。
防治方法:(1)在育苗前使用磷酸二氢钾浸泡种子,可减轻根结线虫的损害。
(2)及时消毒种子床和土壤,减少虫卵和线虫的数量。
(3)使用甲基磺菌灵等化学防治剂进行土壤处理,杀死线虫。
(1)提高田间管理水平,保持田间通风和保持一定的湿度。
(2)选择抗蚜虫的品种进行种植,如黑大豆、天义20、北大豆1号等。
(3)使用磷酸二氢钾、氮磷钾、硫酸亚铁、红磷钾等浸泡种子,对蚜虫有一定的防效。
(4)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如敌百虫等。
2. 豆蝽防治(2)使用黄板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虫害。
(3)筑龙船、捕虫棚等物理防治措施。
总之,大豆病虫害防治是大豆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种植户进行认真细致的田间管理和农药使用,以保障大豆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由于大豆生长周期较长,且受病虫害影响较大,导致产量波动较大。
了解大豆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大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豆主要病害1.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是大豆在生长期内较为普遍的一种病害。
主要通过空气、种子和土壤传播。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小斑点,后渐渐变成褐色大斑点,严重时叶片会变为焦黄色并掉落。
严重影响大豆的光合作用,导致产量减少。
2.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该病病原菌会侵入大豆根部,造成根部腐烂,导致大豆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
1.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大豆上天敌虫,主要通过叶片吸食植物汁液为生。
大豆蚜虫主要在大豆的生长期内出现,植株上的叶片会出现黄化、卷曲、脱水等现象。
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干枯并掉落,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
2.豆莨铃虫豆莨铃虫主要危害大豆的花朵和幼小的豆荚。
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片部变黄并干枯,严重时还会导致豆荚畸形和减产。
三、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选择抗病抗虫品种为了降低病虫害对大豆的影响,种植者可以选择具有一定抗病抗虫能力的大豆品种进行种植。
通过育种工作,提高大豆的抗病抗虫能力,减少病虫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提高地力,增强植物的抗病抗虫能力。
通过施用有机肥、磷肥等,提供养分和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抗病抗虫的能力。
3.合理浇水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过湿或者干旱的土壤环境都会导致大豆的生长不良,易受病虫害侵害。
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是减少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4.管理留茬在大豆种植的轮作中,合理安排大豆的留茬管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留茬管理,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存活,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5.化学控制对于大豆的主要病虫害,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措施,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

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大豆种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大豆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要做好大豆的种植管理工作。
大豆在各个生长期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并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
包括合理施肥、灌溉、病虫害监测以及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研究等。
特别是在大豆种植初期,要注意对土壤的改良,保持土壤湿润和松软,有利于大豆的生长。
及时清除杂草,并采取适当的间作和轮作措施,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要加强大豆的病虫害防治。
大豆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大豆疫病、霜霉病、大豆根腐病、大豆蚜虫、豆扁背甲等。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比如对于大豆疫病,可以选用抗性品种,并进行合理的病害防治,如病害来源清除、草地平衡处理、适度施肥等。
对于大豆根腐病,要注意病菌的传播途径,及时清除病株和病死根瘤,避免病菌传播。
对于大豆蚜虫和豆扁背甲等昆虫,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喷洒农药、放置黏虫板、设置陷阱等。
大豆种植还需要注意病虫害防治的周期性。
大豆不同生长阶段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不同,因此在每个生长阶段都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比如大豆的幼苗期,要注意杂草的清除和病虫害的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花期和结荚期,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影响结荚和结实。
在大豆的收获期,要做好成熟豆的储存和管理,防止病虫害继续传播。
大豆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农民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防治措施,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
大豆主要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主要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它也容易遭受各种虫害的侵袭。
以下是大豆常见的主要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1.豆荚蝇:豆荚蝇是大豆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虫害,主要危害豆荚,导致豆荚变形、裂缝、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清理田间杂草和豆荚上的虫卵,及时收获成熟豆荚,可以采用黄板诱虫、粘虫球等黏陷剂进行监测和防治。
2.豆蝽:豆蝽是大豆生长期内的主要虫害之一,它以吸食豆荚汁液为主,会引起豆荚畸形、减产。
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合理轮作和间套作,增加有害昆虫天敌的数量,及时进行防治,如使用化学药剂或生物农药等。
3.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大豆病害的重要传播者之一,它会引起大豆叶片黄化、卷曲、凋落,还可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等病毒病害。
综合治理方法包括:清除野外寄主植物,增加天敌的数量,适时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4.大豆蛾:大豆蛾是大豆生产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虫害,幼虫以大豆的茎、叶片为食,导致大豆逐渐萎黄、减产。
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培育具有抗病虫能力的品种,采用化学药剂喷雾、灌根等方式进行防治。
5.金银花蝽:金银花蝽是大豆生长期内的一种常见虫害,以吸食大豆的茎、叶片汁液为主。
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尽早发现发生虫害的苗圃,清除虫害的泉源,加强调查监测和早期预警,及时采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综合防治大豆虫害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选用耐虫害的大豆品种进行种植,减少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2.必要时可采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合理使用。
3.配合使用生物农药,通过增加天敌数量、释放捕食性昆虫等方法进行防治。
4.合理耕作管理,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秸秆,减少虫害滋生的环境。
5.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早期状况,防止虫害扩散。
6.采用合理的轮作和间套作制度,减少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7.积极利用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等自然方式控制害虫数量。
8.引入机械防治技术,如粘虫球、黄板诱虫等,用于监测和防治。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大豆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豆生长,提高产量,我们需要了解大豆主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技术。
一、大豆主要病害1. 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病叶显示出黄化焦枯等症状,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磷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合理轮作和间茬,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
2. 大豆疫霉病大豆疫霉病是由霉菌引起的病害,多发生在湿热的环境中。
可通过播种前处理种子、合理密植、保持通风、及时疏菌等方式进行防治。
3. 大豆褐斑病大豆褐斑病是一种由霜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合理的密植和距离栽培、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等。
4. 大豆软腐病大豆软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导致大豆根颈处软腐。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无菌土壤、合理施肥、保持通风等。
二、大豆主要虫害1. 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大豆上的常见害虫,会导致大豆叶片弯曲,并分泌蜜露,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防治大豆蚜虫主要方法包括喷洒农药、利用天敌控制蚜虫数量、合理施肥等。
2. 大豆螟大豆螟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期为害,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和果实。
防治大豆螟的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间断播种、灭蛹、喷洒杀虫剂等。
3. 大豆甲大豆甲是大豆的常见害虫,会造成大豆幼苗被啃食,导致生长不良。
防治大豆甲的方法包括喷洒农药、采用甲虫专用的诱虫剂等。
三、防治技术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施用,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 选择抗病品种大豆的品种繁多,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合理轮作和间茬合理的轮作和间茬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大豆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播 虫 寄生 后 , 根 和 侧 根 发 育 不 良 , 根 公 斤 与种 肥 混 拌 均 匀 , 种 时施 入 。地 主 须 增 多 , 瘤 稀 少 。 害 根部 表 皮 龟 裂 , 根 被 极 下 害 虫 发 生 时 可 选 用 地 虫 一 喷 净 田 间 易遭 受其他 病菌 侵害而 引起腐 烂使 病 喷洒 , 亩用量 1 0毫升 。 株 提 早枯 死 。 四 、 豆 根 蛆 大 1 豆 根 蛆 田 危 害 表 现 大 2 豆孢 囊 线 虫 病 防治 方 法 大
1 豆 根 腐 病 田问 表 现 大 随着 大 豆种 植 面 积 的 扩 大 和 重 、 迎 茬 地 块 的 增 多 , 豆 主 产 区 大 豆 根 腐 病 大
二 、 豆 孢 囊 线 虫 病 大
1 豆 孢 囊 线 虫 病 田间 表 现 大
褐 色病 斑 , 陷 或 不 凹 陷 , 环 绕 根 茎 凹 常 在 高湿 条件 下 呈 水 液 状 , 可 产 生 梭 形 也 红 褐 色 或 暗 褐 色 大斑 、暗 褐 色 条 斑 , 成 条 状纵 向排列 或 主根 和侧 根 变黑 、 腐 烂 。 豆 发 生 根 腐 病后 直接 导致 大豆 植 大
浸 染 的 机会 。 明义 张 成 军
大 豆 田苗 期 病 害 主 要 有 根 腐 病 、 孢 新 根 ,使新根迅速吸 收水分 和养分 , 缓 断 口整 齐 , 易与 蝼 蛄 被 害 状 区别 。 蛴螬喜在豆茬 、花 生茬 内产卵 , 所 囊线虫病 ; 害主要是大豆根蛆和地下 解病情 , 虫 这是 治疗 大豆根腐病的一项有 害 虫 。大 豆 苗 期 病 虫 害 防治 应 遵 循 “ 预 效 措 施 。 以豆 茬 后 作 受 害严 重 。 地 势 上 岗地 多 , 防 为 主 ” 植 保 方 针 , 样 才 能 做 到 成 的 这 f 种 子 处 理 : 用 3 % 多 克 福 或 低 洼 地 少 。 虫 有 假 死 性 与 转 株 危 害 的 6 ) 可 5 成 2 %菌 克 毒 克 种 衣 剂 药 种 比 17 :5进 行 习性 。 本低 、 效好 。 防 地老 虎又称 截虫 。以幼虫 截食植 大 豆 根 腐 病 拌种 。
大豆各时期病虫害防治

04
大豆收获期病虫害防治
防治对象:
豆荚螟
豆荚螟是一种常见的大豆害虫,主要在 豆荚期为害,造成豆粒破损、品质下降 。
VS
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大豆害虫,主要 在成熟期为害,造成豆粒破损、品质下降 。
防治方法:
01
02
03
04
及时收获
在大豆成熟后应及时收获,避 免豆荚螟和食心虫等在豆荚上
感谢观看
THANKS
防治效果:
• 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保障大豆的正常 生长,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和药剂, 避免对大豆和人畜造成伤害和污染。
03
大豆生长后期病虫害防治
防治对象
炭疽病
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和豆荚,造成叶 片枯萎、豆荚腐烂。
• 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大豆的出苗率和生长状况,为后续的生长发育 打下良好的基础。
02
大豆生长中期病虫害防治
防治对象:
蚜虫
01
蚜虫是大豆生长中期的常见害虫之一,它们会吸取大豆的汁液
,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
红蜘蛛
02
红蜘蛛会吸附在大豆叶片背面,吸取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枯
大豆各时期病虫害防
治
汇报人:
2023-11-28
• 大豆种植前期病虫害防治 • 大豆生长中期病虫害防治 • 大豆生长后期病虫害防治 • 大豆收获期病虫害防治
目录
01
大豆种植前期病虫害防治
防治对象:地下害虫、线虫病、霜霉病等。
地下害虫
01
如蝼蛄、蛴螬等,对大豆的根系造成损害,影响其生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较高。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1. 大豆病害:(1) 大豆霜霉病:又称北斗病,病原菌为霜霉菌。
病害主要在大豆结荚后期发生,严重时可导致结荚减产或脱粒。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选择抗性品种、适时施肥增强植物抵抗力等。
(2) 大豆白粉病:病原菌为白粉菌,主要发生在大豆叶片上,会导致叶片变形、减产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浇水、合理更新种子、加强病害监测等。
(3) 大豆炭疽病:病原菌为炭疽菌,可导致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适时施肥、及时除草等。
2. 大豆虫害:(1) 大豆蚜虫:大豆蚜虫为常见的大豆害虫,主要危害大豆苗期和开花前期的幼苗。
严重时会导致大豆叶片黄化、萎蔫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轮作种植、提前追肥、合理使用农药等。
(2) 大豆豆蠹:又称豆蠹虫,虫害发生在大豆结荚期,会导致大豆粒重下降。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病害监测、采用虫克隆等生态防治方法。
(3) 大豆飞虱:大豆飞虱对大豆的害害较大,主要危害大豆幼苗期和苗期。
防治措施包括轮作种植、土壤消毒、定期清理杂草等。
针对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综合的防治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1) 合理轮作: 通过规划农作物的种植序列,合理安排大豆与其他作物的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选择抗性品种: 通过选用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
(3) 加强病虫害监测: 定期检查大豆田的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施肥增强植物抵抗力: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大豆生长的需要,适时施肥,提高大豆的营养水平,增强大豆植物的抵抗力。
(5) 合理使用农药: 在必要时可以适量使用农药对大豆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合理施药剂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大豆病虫害问题的防治需要全方位的多种措施综合使用,通过提高大豆植物的抵抗力和减少病虫害的机会来降低发生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 有 丰 富 的 蛋 白 质 的 豆 科植 物 。 大 豆 呈 椭 圆 形 、 球形, 颜 色 有 黄 色、 淡绿 色、 黑 色等 。 故 又有 黄 豆 、 青豆 、 黑 豆 之 称 。 大 豆 加 工之
后 , 也 可 以成 为酱 油或 腐 乳 。 欧 美现 代 也 开 始吃 豆 腐 。 但 是 一般
N o N G YEK EXU E
大豆苗期病 虫害 防治
文/ 马 修 候 威
黑龙 江 省 延 寿 县 安 山 乡农 业技 术 推 广 站 黑龙 江 延 寿 1 5 0 7 7 4
黑龙 江省 巴彦 县 红 光 乡 农 业技 术综 合 服 务 中 心 黑 龙 江 巴彦 1 5 1 8 2 0
白质。
1 、 选 用抗 病 品种 。 目前 生 产 上 已 准 广 有抗 线 虫 和 较 耐 品 种
2 、 合 理 轮 作 。病 田种 玉 米 或水 稻 后 , 胞 囊量下降 3 0 %以 上 . 是 行 之 有 效 的农 业 防 治 措 施 , 此 外要 避 免 连 作 、 重茬 , 做 到 合 理 轮作 。
关键 词 : 大 豆 病 虫 害 防治
大豆苗期病害主要有根腐病 、 孢 囊 线 虫病 ; 虫 害 主 要 是 大 豆 根 蛆 和 地 下 害 虫 。大 豆 苗 期 病 虫 害 防 治 应 遵 循 “ 预防为主 ” 的 植
保方 针 , 这 样 才 能做 到成 本 低 、 防效 好 。
一
3 、 药 剂 防 冶 。提倡 施 用 甲基 异 硫 磷 水 溶性 颗粒 剂 , 于 播 种 时 撒在 沟内 , 湿土效果好 于干土 , 中 性 土 比碱 性 土 效 果 好 , 要 求 用
摘要 : 大豆 ( 学名 : G l y c i n e ma x ) , 中 国 古称 菽 , 是 一 种 其 种 子
生、 节 间短 缩 , 开花期延迟 , 不 能结 荚 或 结 荚 少 , 叶 片 黄 化 。重 病 株花及嫩荚枯萎 、 整 株 叶 由 下 向 上枯 黄 似 火 烧 状 。根 系染 病 , 被 寄生主根一侧鼓包或破裂 , 露 出 白 色亮 晶微 如 面 粉 粒 的胞 囊 , 被 害根很 少或不结瘤 , 由 于胞 囊 撑 破 根 皮 , 根 液外渗 , 致 次 生 土 传 根 病 加 重 或 造 成根 腐 。
器械施不可用手施 , 更 不 准 溶 于水 后 手 沾 药 施 。 三、 大 豆潜 根 蝇
、
大 豆 根 腐病
根 腐病 是大 豆 的 三 大病 害 之 一 , 在 大 豆 的 整 个 生 育 期 均 可 发 生, 减产在 2 5 — 7 5 %, 甚 至 绝 产 。主 要 发 生在 苗 期 , 病 株 根 及 茎 基 疗 产 生 椭 圆 形 褐 色 长 条 形 至 不 规 则 形 凹 陷 斑 .后 扩 展 成 环 绕 主 根的大斑块 , 有的为害侧根。该菌主要为害皮层 , 造成 病 苗 出 土 很慢 , 子叶褪绿 , 侧根 、 须根少 、 后期根部变黑 , 表皮腐烂 , 病 株 发 黄变矮 , 下疗叶提前脱落 , 病株一般不枯死 , 但结荚少 , 粒 小 。大 豆 疫 霉 根 腐 病 可 在 大 豆 的任 何 生 育 阶 段 发 生 和 为 害 。 造 成 幼 苗 出 土前的烂种 、 烂 苗和出土后幼 苗的猝死 , 以及成株 期的侵染 , 使 植 株 矮 化 甚 至枯 萎死 亡 。 随 着 大 豆 种 植 面 积 的扩 大 和 重 、 迎茬地块增 多, 大 豆 主 产 区 大 豆 根 腐 病 呈逐 年 加 重趋 势 。 大 豆根 腐 病 的 症 状 表 现 在 以 下 方
喷边拌 , 拌匀后闷 4 ~ 6小 时 , 阴 干 后 即可 播 种 。
用 来代 替 奶 制 品 。因为 大 豆 用途 多样 , 营 养价 值 高 , 栽培广泛, 便
于 出 口, 所 以在 缓 和世 界 性 饥 饿 问题 上起 了重要 作 用 。 大 豆 , 是
豆 类 中营 养 价 值 最 高 的 品 种 .在 百 种 天 然 的 食 品 中 . 它 名 列 榜 首. 含 有 大量的不饱和脂肪 酸 。 多种微量元 素、 维 生 素 及 优 质 蛋
2 、 药剂 防 治 。用 5 0 %辛 硫 磷 乳 油 兑水 喷 洒 到大 豆 种 子 上 , 边
种 子发霉溃烂 、 不能萌发 , 且 表 面 生 有 白色 霉 层 : 种 子 萌 发 后溃烂 , 幼芽变褐并畸形 , 最 后 枯死 腐烂 ; 幼苗根腐 , 在 根 部 产 生 不 规 则形 浅 褐 色病 斑 , 凹陷或不凹陷 , 常 环 绕 根 茎 在 高 湿 条 件 下 呈水液状 , 也可产 生梭形红 褐色或暗褐 色大斑 、 暗褐色条斑 , 成
器 刺破 豆 叶 组 织 , 然后抵食汁液 , 大豆叶片呈枯斑状。 5月下 旬 至
6月下 旬 气 温 高 , 适宜虫害发生 , 连作 , 杂 草 多 以 及 早 播 的 地 块 危
害重。
大 豆潜 根 蝇 防 治 方 法 :
1 、 农 业 防 治 。 豆 田秋 季 深 中耙 茬 。深 翻 可 降 低 成 虫 的 羽 化 率, 秋耙茬能把越 冬蛹露 出地表 , 经冬季低 温干旱 , 使 蛹 不 利 羽 化 而 死 亡 。轮 作 也 可 根 蝇 又称 根 潜 蝇 、 豆 根 蛇 潜 蝇 。 主要 危 害 大 豆 幼 苗 。 幼 虫潜 入 大 豆幼 苗 根 部 皮 下 蛀 食 ,被 害 根 变 褐 或 纵 裂 ,形 成 肿 瘤, 根瘤及侧根减少 , 根 皮腐 烂 。受 害 的 大 豆 株 矮 小 , 叶黄 , 受 害 严 重植 株 枯 死 。受 轻 害 的 植 株在 7月初 幼 虫 化 蛹 后 , 根 部 伤 口愈 合 可恢 复 生长 , 但根瘤较少而小 , 株 矮 荚 小 。成 虫 取 食 前 以 产 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