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计算
粗集料筛分(全自动算)

底 0.3 0.1 筛前质量(g)1071.6 100.0 筛后质量(g)1071.6 0.0 质量损失(g) 0 0.7 0.1 筛前质量 1107.3 100.0 筛后质量(g)1107.3 0.0 质量损失(g) 0 100 0
0
0
0
5
97
100
100
碎石或卵石颗粒级配规格
累计筛余(按质量百分率计)
-
95~100 90~100 30~60 0~10 0
95~100 90~100 40~70 - 0~10
95~100 90~100 - 30~70 -
95~100 90~100 70~90 - 15~45
连 续 级 配
5-40
- 95~100 75~90 - 30~60
10-20
- 95~100 85~100 - 0~15
圆孔筛筛孔尺寸(mm)
9.5
16
19
26.5 31.5 37.5
53
63
75
0~16
0
-
-
-
-
-
2
1
30~60 0~10
0
-
-
-
-
-
-
40~70-Biblioteka 0~100-
-
-
-
-
-
30~70
-
0~5
0
-
-
-
-
70~90
-
15~45
-
0~5
0
-
75~90
-
30~60
-
-
0~5
0
85~100
-
0~15
0
粗集料图解法

2.36 1.18 0.6 0.3 0.15 底 0.3 0.5 2.3 0.1 0.1 0.2 0.3 2.5 0~5 : 15%
5.3 36.9 44.0 86.2 97.5 95~ 100
合成级配 规范要求级配中值 标准级配范围
66%
监理员:
批准日期:
混合料矿料组合设计报告
D.TJ8-C-CJL.QL-2 #REF! 规格 4.75~9.5mm
100.0 100.0
19 16.2 80.0 100.0 0.1 28.1 44.0 72.2 / / =
16 2.3 53.6 100.0 0.1 4.8 44.0 48.9 50.0 30~70 19%
9.5 0.4 2.2 90.4 0.1 1.0 43.9 45.0 / / :
4.75 0.3 0.6 17.4 0.1 0.3 2.8 3.1 5.0 0~10
…筛 …筛 JB010207 混合料矿料组合设计报告
试验室名称:云南云桥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小磨公路改扩建工程第三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工地试验室 工程部位/用途 级配类型 集料代号 1#料 4#料 规格 19~31.5mm 连续级配 集料代号 2#料 5#料 图解法确定混合料掺配比例 100 90 80 70 60 通 过 50 百 40 分 率 30 % 20 10 0 2.36 4.75 16
( )
26.5 31.5
3#料 掺量 15%
图解法初步确定矿料组成掺配比例: 1#料 : 2#料 :
3#料
=
1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66%
: 15%
矿料组合计算表(5~25mm) 通过筛余百分率(%) 材料名称 1#料 2#料 3#料 1#料 2#料 3#料 19% 66% 15% 37.5 31.5 90.2 100.0 100.0 15.5 36.9 44.0 96.4 / / 26.5 55.9
粗集料计算

含泥量试验
经淘洗烘干后 含泥量 试样重(g) (%) 9927 9914 0.7 0.8 0.9 平均值 (%)
堆积密度试验
量筒体积 (L) 10 10 量筒重 (g) 1293 1293 量筒+试样 重(g) 16573 16608 试样重(g) 15280 15315 堆积密度(kg/m3) 1528 1532 平均值(kg/m3) 1530 干试样重 (g) / /
泥块含量试验
经冲洗烘干后试样重(g) / / 含泥量 (%) / / 平均值 (%) /
振实密度
量筒体积 (L) / / 量筒重 (g) / / 量筒+试样 重(g) / 试样重(g) / 紧密密度(kg/m3) / / / / 平均值(kg/m3) 试样重(g)
含水率试验
烘干后试样重(g) / / 含水率 (%) / / 平均值 (%) /
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干试样重 瓶+水重 试样+瓶+ (g) (g) 水重(g) 1686.8 1686.2 753.5 753.6 1497.8 1498.4 水温(℃) 19 19 修正系数 0.004 0.004 表观密度(kg/m3) 2613 2611 2608 10000 平均值(%) 干试样重 (g) 10000
/
/
针片状含量
干试样重 针片状颗 针片状含 (g) 粒重(g) 量 (%) 5000 5000 810 820 16.2 16.4 平均值(%) 干试样(g) 3000 16.3 3000 2219 筛余(g) 2200
压碎指标
平均值(%) 压碎指标(%) 26.7 26.4 26.0
Hale Waihona Puke 筛分析试验1 筛孔尺寸 (㎜) 样重: 500g 2 样重: 500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平均累计筛余(%) 1 2 1 2
集料

2009-4-221道路建筑材料第一章集料1.基本概念2.技术性质(基本性质及其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3.矿料级配组成设计方法—图解法。
第一节粗集料一、基本概念1.集料是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的作用的粒料。
2.集料的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
3.粗细集料的分界粒径。
4.标准筛:对颗粒性材料进行筛分试验用的符合标准形状和尺寸规格要求的系列样品筛。
筛孔为正方形。
1.集料的物理性质密度试验方法(3)选择具体的试验方法:网篮法、容量瓶法 (4)泡水24h(目的是尽量让开口孔隙饱水) (5)秤取试样的水中质量。
(6)取出试样,秤取试样的表干质量。
(7)烘干试样,秤取试样的烘干质量。
(8)取两次试验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9)重复试验的精密度为0.02个单位。
密度试验方法(10)注意事项:水温应在15℃-25℃范围内,浸水最后2h 内的水温相差不得超过2℃。
密度的计算结果应准确至小数点后3位。
吸水率的重复性精密度为0.2%。
密度的用途材料的物理常数不仅反映材料的内部组成结构状态,而且能间接的反映材料的力学性质这些密度是为了计算孔隙率、空隙率、间隙率和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振实状态下的空隙率,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骨架捣实状态下的间隙率。
23)颗粒形状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过多,会使混凝土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
规准仪法(水泥混凝土):适用于测定水泥混凝土使用的4.75mm以上的粗集料的针及片状颗粒含量,以百分率计。
试样准备,试样风干至表面干燥,四分法缩分至该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小质量。
3)颗粒形状试验步骤,将目测有可能属于针状颗粒的集料按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针状颗粒鉴定,挑出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相应间距而不能通过者,为针状颗粒;将通过针状规准仪相应间距的非针状颗粒逐粒对试样进行片状颗粒鉴定,挑出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相应孔宽能通过者,为片状颗粒。
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的质量。
粗集料填充体积率计算公式

粗集料填充体积率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和道路施工等领域,粗集料填充体积率可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稳定性。
那到底啥是粗集料填充体积率呢?简单来说,就是粗集料在一定空间内所占的体积比例。
要计算粗集料填充体积率,咱们得先搞清楚几个关键的量。
比如说,得知道粗集料的总体积,还有包含粗集料在内的整个混合物的总体积。
这就好比你有一堆水果,苹果是粗集料,然后还有香蕉、橙子啥的混在一起,你得算出苹果在这一堆水果里占了多大比例。
那计算公式是啥呢?公式就是:粗集料填充体积率 = 粗集料的体积÷(粗集料的体积 + 空隙体积)× 100% 。
这里面的空隙体积就是那些没被粗集料填满的空间。
给您说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儿吧。
有一次我跟着一个施工队去修一条乡村公路。
当时大家在讨论怎么保证这条路的质量,其中就提到了粗集料填充体积率这个事儿。
施工队长特别严肃地跟我们说,这个比例要是算错了,路可就不结实,用不了多久就得返工。
我就好奇地凑过去看他们计算,只见他们拿着各种测量工具,又是尺子又是量筒的,忙得不亦乐乎。
测量粗集料体积的时候,他们先把粗集料装进一个大箱子里,然后量箱子的尺寸,通过计算得出体积。
空隙体积的测量就更复杂了,得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注水法。
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我才真正明白,这一个小小的计算公式,关系到的可是一条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回到这个计算公式,要准确测量和计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比如说,测量粗集料体积的时候,得保证粗集料装得密实,不能有空隙。
要是装得松松垮垮的,算出来的体积就不准确,那最终的填充体积率也就错了。
还有啊,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工程对粗集料填充体积率的要求也不一样。
像高速公路的要求就比普通乡村公路高得多。
这是因为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大、车速快,对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更高。
总之,粗集料填充体积率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运用中需要我们特别仔细和认真。
只有准确计算,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让我们的建筑和道路更加坚固耐用。
粗细集料

粗细集料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概念1.集料最大粒径指集料100%都要求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2.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允许有少量筛余(筛余量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试验:试验一:表观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粗集料多种形式的密度,包括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等,为计算空隙率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2.试验仪器设备(1)静水天平(或天平):可悬挂吊篮测定集料在水中的质量,能够满足不同粒径粗集料试验时的称量要求,感量不大于最大称量的0.05%。
(2)吊篮:采用带有小孔的耐锈蚀材料制成,体积大小要适合每次试验材料数量。
(3)带有溢流口的水槽,试验时能保证水面高度一致。
(4)烘箱:能控温在105℃±5℃。
(5)其他:包括温度计、瓷盘、标准筛、刷子、毛巾等。
3.试验方法和步骤(1)将待测试样用 4.75mm的筛过筛,对2.36-4.75mm集料,或者混在4.75mm以下的石屑中的粗集料,则用2.36mm标准筛过筛,用四分法缩或分料器法缩分成所需的质量,分两份备用。
针对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应对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别测定,并要求每份试样保持原有的级配。
在测定2.36-4。
75mm的粗集料时试验过程中应特别小心,不得丢失集料。
(所需最小试样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2)将待测试样浸泡水中一段时间后,小心漂洗干净,漂洗时防止颗粒损失。
(3)取一份试样放入盛水器皿中,注入清水,高出试样至少20mm,搅动石料,排除其上的气泡。
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4)将吊篮浸入溢流水槽中,控制水温在15~25℃的范围。
水槽的水面高度由溢流口调节,试验过程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
天平调零。
(5)将试样转入吊篮,在水面维持不变的状态下,称取集料在水中的质量(mw)。
(6)提起吊篮稍加滴水后,将试样全部倒人瓷盘或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
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拭集料颗粒表面的水,直到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使石料处在饱和面干状态;当集料颗粒较大时,也可逐颗擦干。
粗集料试验规程有关计算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有关计算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6.1干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m 5=m 0-(∑m i +m 底) (T0302-1)式中:m 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m 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m i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i ——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m 底——筛底(0.075㎜以下部分)集料总质量(g)。
6.1.2干筛分计筛余百分率'05100ii m p m m =⨯-(T0302-2) 式中:'i p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m 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m 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m i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i ——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6.2水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m 4——水洗后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m 0.075=m 3一m 4(T0302-3) P 0.075=0.0753m m =343100m m m -⨯(T0302-4)式中:P 0.075——粗集料中小于0.075㎜的含量(通过率)(%);m 0.075——粗集料中水洗得到的小于0.075㎜部分的质量(g);m 3——用于水洗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6.2.2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 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记入表。
T0302-3之第(1)栏,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
m 5=m 3一(∑m i +m 0.075) (T0302-5)式中:m 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m 3——用于水筛筛分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m i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i ——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m 0.075——水洗后得到的0.075㎜以下部分质量(g),即(m 3一m 4)。
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标准

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标准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粗集料和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其中,粗集料是指直径大于5毫米的石料、碎石等颗粒状物质。
粗集料的用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确定粗集料用量的标准非常重要。
一、粗集料用量的计算方法粗集料用量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按体积比例法和按重量比例法。
1. 按体积比例法按体积比例法是指根据混凝土的总体积来确定粗集料的用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粗集料用量 = 混凝土总体积 x 粗集料体积比例其中,混凝土总体积指混凝土中所有原料的总体积,包括水泥、砂、粗集料和水的体积。
粗集料体积比例指粗集料的体积占混凝土总体积的比例,通常为0.6-0.7。
例如,假设混凝土总体积为1立方米,粗集料体积比例为0.6,则粗集料用量为1 x 0.6 = 0.6立方米。
2. 按重量比例法按重量比例法是指根据混凝土中各原料的重量比例来确定粗集料的用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粗集料用量 = 混凝土总重量 x 粗集料重量比例其中,混凝土总重量指混凝土中所有原料的总重量,包括水泥、砂、粗集料和水的重量。
粗集料重量比例指粗集料的重量占混凝土总重量的比例,通常为0.6-0.7。
例如,假设混凝土总重量为2吨,粗集料重量比例为0.6,则粗集料用量为2 x 0.6 = 1.2吨。
二、影响粗集料用量的因素粗集料用量的确定不仅取决于混凝土的用途和强度等要求,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粗集料的种类和质量不同种类和质量的粗集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和稳定性,其用量也有所不同。
例如,强度较高的钢渣石可以减少砂和水泥的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成本。
2. 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要求不同,粗集料的用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高强度混凝土需要较多的粗集料来提高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3. 施工环境和条件施工环境和条件不同,粗集料的用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寒冷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施工时,需要增加粗集料的用量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