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防控知多少——母源抗体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影响

合集下载

影响猪只免疫效果的关键点分析

影响猪只免疫效果的关键点分析

影响猪只免疫效果的关键点分析【摘要】免疫是猪场预防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如果没有考虑到相关影响因素,不但起不到预防效果,还会造成疾病发生,希望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猪免疫效果作为基础工作者,经常听到一些猪场反映搞过防疫的猪发病了,并且是猪瘟、有五号病等做过免疫注射的疾病。

有人开始怀疑防疫的效果。

我们分析了防疫的过程,发现防疫不理想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造成的,以下几种情况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1、免疫剂量许多猪场在仔猪出生20天左右为哺乳仔猪免疫猪瘟时,只注射1头份或2头份(细胞苗)。

前阶段我们对产后18天和注射两头份猪瘟苗的保育猪作了一次抗体监测,结果是18天的仔猪的抗体指数反而高于注过苗的保育猪,个别保育仔猪的抗体指数近乎为零,以后改用20天注射四头份子后,保育猪的抗体指数提高。

这也验证了专家提出的20-25天注射四头份,而在60-65天注射两头份是合理的。

所以建议各猪场要关注免疫时机和剂量。

2、母源抗体的影响母源抗体可以保护仔猪一定时期的免疫能力,有的十几天,有的二十几天等,这是在比较正常情况下。

在生产上,由于母猪自身抗体水平不一,防疫时间和剂量有变化,所以通过乳汁传递给仔猪的抗体也有很大差别,仔猪的免疫抗体也是不同的,这也就是一些猪场防疫后发病的原因,所以一定要关注母猪防疫的时间,来确定仔猪的防疫时间和剂量。

3、疾病的影响猪在发病期间不能注射疫苗,因这时的猪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不可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但实际上许多猪场都没有按要求去做,有的是不懂,有的是为了省事(因未注苗的猪需要记耳号,会影响其它疫苗的注射计划等),这样这些病弱猪将是受威胁最大的群体,做了疫苗没效果还发病。

我们曾对一些猪场的弱小仔猪进行剖检,不少猪有明显的猪瘟感染迹象,这就需要怀疑这些猪在注苗时是不是处于患病或亚健康状态。

4、注射部位疫苗注射时多要求肌肉注射,是因为肌肉吸收快,疫苗很快进入血液,而如果注射到皮下,吸收减慢,效力降低,而如果注射进脂肪,吸收就更慢了,大部分疫苗将失去作用,也就相当于注射剂量不足。

影响口蹄疫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影响口蹄疫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疫 ( 猪瘟 同 时免 疫 ) 与 与春 、 秋二 季 集 中免疫 相 结 合。
口蹄疫 病毒 属小 R A病 毒科 口蹄 疫病 毒 属 , N
由假 2 0面体 对称 的衣壳 和病 毒核 酸构成 。 据 血 根 清 学 反应 , MD F V可分 为 O、 C、 非(A ) A、 南 S T I型 ,
10 , 于 现 代 繁 殖 学 和 营 养 学 的 发 展 已使 动 物 0% 由
每个 血 清型又 有很 多亚 型 , 已知 有 0l l , — 2 — lA1 3 ,
Cl 5. AT I1 7,ATI l 3 S 一 S — S I 一 . ATⅢ 3 4, i — — As I1 3 a
牛 、 的免疫 : 免后 2 4周 ( 羊 首 ~ 建议 4周 ) 再加 强免 疫一 次 , 以后 每 4 1 ~ 2个 月 ( 议半 年 ) 疫一 建 免
次。
效 力 良好 (H I A抗 体水 平 大 于或 者 等 于 5o2 的 1 ) g 比例不 高 ,本文 将对 影 响 口蹄疫 免 疫 的主 要 因素
vv。 x z. m vvz m sc vv g o

规模 养 猪
mal x y 1 6C I irms @ . T : j 2 OI
影 响 口蹄 疫 免 疫 效 果 的主 要 因素
廖 波 。 明志友
(1 四 川 省 自贡 市 荣 县 动 物 疫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 川 自贡 6 3 0 0 . 四 410 ;
度 提高 免疫 有效 率 , 可 降低 疫苗 注 射引 起 的不 适 并 反 应 。有试 验证 明 , 对一 些 注射 疫苗 反应 较 强 的动 物, 采用 肾上 腺素 和地 塞米松 注射 可减 轻反 应 。

猪口蹄疫免疫注意事项

猪口蹄疫免疫注意事项
关键词:猪;口蹄疫;注意事项
1 疫苗选择
口蹄疫病毒是一个容易发生变异 的病毒,虽然可以使用疫苗提前进行免 疫防控,但是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保 证不会发病的。因为只有免疫相同毒 株的疫苗,才对相应口蹄疫病毒有效, 例如只免疫 O 型疫苗对 A 型口蹄疫是 没有保护效果的。同时选用疫苗时,不 仅要求血清型一致,还要保证疫苗的毒 株必须与流行毒株相匹配。如果我们 按照科学的程序免疫接种后,猪群仍然 发生口蹄疫疾病,就有可能存在流行毒 株发生变异或变化的情况。
3 正确使用疫苗
首先需要选用经国家批准生产和 注册、由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逐级 供应的口蹄疫灭活疫苗。严格按照疫 苗运输和保存说明进行妥善保管,以 免发生疫苗失效情况。在使用疫苗前 认真检查疫苗瓶口的胶盖是否封闭严 实,记录好疫苗的生产厂家、生产日 期、生产批号、包装规格和失效日期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按说明书要求的方法 和用量来进行。对所使用的器具要进 行彻底消毒,否则会污染疫苗,引起继 发感染。最好应注射一头猪更换一个 针头 [3]。
应选用与流行毒株最为匹配的疫 苗来进行免疫。虽然猪口蹄疫疫苗有 20 多种,但是随着病毒毒株变异,猪群 发生口蹄疫后仍然存在使用疫苗与流 行毒株不匹配的情况,引起免疫失败或 临床保护效果不良的情况,致使常有猪 群发病,给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 在实际养猪生产中,应及时检测并掌握 病毒特性及当地流行口蹄疫病毒毒株, 选用相应的疫苗免疫接种,才能获取理 想的保护效果,保证猪群的健康状况。 例如果发生的口蹄疫属于 A/Sea-97/G2 毒株 A 型的,就要选用猪口蹄疫 O 型、 A 型二价灭活疫苗,这是才是最匹配的 口蹄疫疫苗 [1]。
参考文献:
[1] 甘一波, 李汝, 张红云. 玉林市口蹄疫 免疫水平监测与免疫效果分析 [J]. 广西畜牧兽 医, 2011(6): 33.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的不良反应汇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的不良反应汇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的不良反应汇总口蹄疫是国家农业部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是多种偶蹄动物的共患病之一,为国家强制免疫病种。

从前为冬春季节多发,现在变为不分季节常年可发生,是养猪户必须常年免疫的主要疫病之一。

但在免疫猪口蹄疫疫苗时常发生应激反应,甚至出现死亡。

1临床症状及救治措施1.1轻微反应属于注射疫苗后的正常反应,它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患病后的猪只是会出现食欲轻微减弱的现象,大约经过1~2 d 之后,症状就会消失。

1.2中度反应不严重的会出现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甚至是食欲降低的现象,大概在3~5 d 之后症状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严重的会表现出呼吸艰难、流口水、阴部、肛门肿大,眼睑水肿、发亮,有的在颈部或者躯干的位置会发现少许的荨麻疹等现象。

要尽早通过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一类的药物进行治疗,通常会选择盐酸肾上腺素进行肌肉注射,这类药物可以快速缓解休克问题,可是不可以进行大剂量注射,通常要依据猪本身的体重进行肌肉注射,控制在 0.5~1 mg/(kg 体重)。

如果大剂量注射肾上腺素就会使得猪的心率过快,严重的还会引起猪心脏猝死。

对于荨麻疹、眼睑水肿等的症状可以通过注射盐酸苯海拉明进行治疗,这类药物的剂量应当控制在 20~60 mg/(kg 体重),1 d 1~2 次,一直到症状消失为止。

但是此类药物对于急性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并没有过多的效果,它无法同肾上腺素以及地塞米松一类的药物相比。

一旦猪的体温超过了40℃时,就应当及时注射复方氨基比林。

如果出现心脏衰弱的,可以通过注射安钠咖并做好保暖的工作。

1.3重度反应以及急性反应它的过敏症状可以通过注射疫苗后的 5~20 min 之内就会产生,有的还会在注射数秒钟之后就会出现过敏性反应。

患猪会出现呼吸困难、停止进食、眼结膜苍白、体温高达40℃,心率每分钟高达140次。

有的患猪在颈部以及躯干的部位会有大面积的荨麻疹出现,皮肤会出现水肿、发硬、增厚等现象,无法站立、反应迟缓、全身颤抖。

猪口蹄疫几天就不传染了,附症状及防治方法

猪口蹄疫几天就不传染了,附症状及防治方法

猪口蹄疫几天就不传染了,附症状及防治方法1、传染时间:猪口蹄疫的潜伏时间一般为1-7天,在出现症状24小时后开始进行排毒(前期排毒量大),2-3天左右即可传染全群,5-7天后,排毒量下降,10天后,基本不再进行排毒。

2、症状:体温升高,精神萎靡不振,口、鼻、蹄、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溃烂。

3、防治方法:使用0.5%过氧乙酸,1-2%氢氧化钠对猪舍进行消毒,并及时接种口蹄疫疫苗。

一、猪口蹄疫几天就不传染了1、潜伏、传染时间(1)猪口蹄疫的潜伏时间为1-7天左右,长的可以达到14天左右。

(2)病猪在出现症状24小时后开始进行排毒(前期排毒量大),2-3天左右即可传染全群。

5-7天过后,排毒量下降,10天过后,基本不再进行排毒,甚至不会引起同栏感染(淋巴结及骨髓的带毒时间持续30天以上)。

2、持续时间(1)如果是良性,一般7-14天左右即可痊愈,如果蹄部有病变,痊愈时间会延长至14-21天左右,甚至更长,死亡率为1-2%左右。

(2)如果是恶性口蹄疫,病猪一般会因为心肌炎而死亡,死亡率高达25-50%左右(以乳猪为主)。

二、猪口蹄疫的症状及防治方法1、症状(1)体温升高至40-41°C,精神萎靡不振,进食欲望下降。

(2)病猪的口、鼻、蹄、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并且水疱在12-36小时内溃烂,伤口处出现红色糜烂面。

严重时,导致病猪蹄边破裂,蹄壳脱落。

2、防治方法(1)及时对猪舍进行消毒,消毒液可以选择1-2%氢氧化钠,30%热草木灰,1-2%甲醛,0.5%过氧乙酸等。

(2)及时接种猪口蹄疫疫苗。

如果是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体重在50kg以上的猪,每头肌肉注射3ml,体重为25-50kg的猪,每头肌肉注射2ml,体重为10-25kg的猪,每头肌肉注射1ml。

如果是O 型高效灭活疫苗,体重在80kg以上的猪,每头肌肉注射3ml,体重为30-80kg的猪,每头肌肉注射2ml,体重为10-30kg的猪,每头肌肉注射2ml。

猪瘟的病理与防治 猪口蹄疫的病理及防治 - 养猪技术

猪瘟的病理与防治 猪口蹄疫的病理及防治 - 养猪技术

猪瘟的病理与防治猪口蹄疫的病理及防治-养猪技术猪瘟又名烂肠瘟,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急性猪瘟由强病毒所致,多为急性败血症经过,慢性猪瘟以坏死性肠炎为特征。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现为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部分猪口腔黏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病变。

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

下面一起来看看猪瘟的病理与防治猪口蹄疫的病理及防治。

我国养猪业正处于转型期,而制约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来自于疾病控制,首先是外来品种的由于经人工培育,提高了瘦肉率和生长速度,而对疾病的抵抗力却在下降;其次大规模的集中养殖增加了猪群密度,使猪病传染更迅速,难以控制,而且猪病的种类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

1、猪瘟的病理与防治1.1 病理变化猪瘟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病原是猪瘟病毒(RNA病毒)。

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高热稽留呈败血症变化;慢性者一般症状不明显,后期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受到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

猪瘟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猪,通过唾液、尿液、粪便等排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

该病的急性特征是初期表现精神沉郁,不食或少食,寒颤,体温升高,一般在41℃左右,便秘,排出球状带有黏液脓血的粪快,最后出现腹泻[1]。

慢性型多见于疾病流行的后期,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大多数耐过仔猪后期发育不良形成僵猪。

猪瘟的病理变化是以出血为主,一般是器官和组织呈现斑点状出血,主要部位是皮肤、黏膜、喉头、膀胱、胆囊、心外膜、肾脏等处。

1.2 防治猪瘟虽然发现比较早,但是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实践中还是以预防为主。

预防主要是注射猪瘟疫苗,具体方法是在仔猪出生20日龄是首免,由于此时仔猪正在哺乳期,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建议一次注射4~5头份疫苗,在仔猪00~60日龄时二免,一般无猪瘟疫情发生时可以至出栏不用免疫,母猪一般建议在仔猪首免时一同免疫[8],也就是所谓的跟胎免疫。

猪瘟除了接种疫苗外还要注意平时的预防工作,做到环境整洁,通风良好,经常消毒,还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外来猪源携带病原进场的机会,引种是要做好隔离观察和疫苗接种工作。

母源抗体干扰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影响分析

母源抗体干扰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影响分析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典型症状是在蹄部、口腔黏膜和雌性动物乳房皮肤出现水泡。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一但发生和流行,对养猪生产危害很大。

1流行病学FMDV有7个血清型:O型、A型、C型、亚洲1型、南非1型、2型、3型,而同一个血清型中,又包括大量不同的毒株。

不同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作用,而同一血清型的不同毒株之间也仅有部分具有交叉免疫性。

感染或接种一种血清型的FMDV无法抵抗其它血清型的感染。

FMDV血清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亚洲国家主要流行的血清型包括O型、A型与亚洲1型。

其中O型感染最为广泛,其次是A型,亚洲1型很少见。

2005年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将全世界的O型口蹄疫划分为10个拓朴型(Topotype),常见的有东南亚型(缅甸98株)、中东南亚型(泛亚株)与Cathay(古典中国)型,当前我国流行的优势毒株属于缅甸98株。

2免疫政策目前我国政府实施了推动FMD强制性免疫,农业部将其列为强制免疫注射的首要病种。

为了有效防止猪口蹄疫的发生,规定每年的春秋两季都要进行强制免疫,要求应免动物的免疫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必须≥70%。

在疫苗选择上,可选用政府免费提供的FMD疫苗,也可以使用商品化的高效FMD疫苗。

无论采用何种疫苗产品,免疫后都必须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和免疫效果评估。

3母源抗体干扰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猪口蹄疫的防疫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一些规模化猪场反映,使用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即使母猪群每年免疫3~4次,仔猪群一生免疫2~3次,而到了生长育肥阶段抗体几乎全部为阴性,免疫完全失败。

出现这种现象很可能是猪场免疫程序不合理,引起母源抗体干扰所致。

母源抗体是指通过胎盘、初乳从动物母体直接传递给胎儿或新生动物的抗体。

一方面母源抗体可有效保护仔猪免受FMDV的感染,同时,母源抗体也能够显著干扰仔猪的免疫效果。

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时间,什么时候打,怎么打

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时间,什么时候打,怎么打

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时间,什么时候打,怎么打注射完口蹄疫疫苗后,需要14-15天左右的时间才能生效,免疫持续期6个月。

育肥猪:一般在出生后30-40天内进行注射。

种公猪:在每年的9月和12月份时进行接种。

种母猪:在分娩前1.5个月左右接种。

乳猪:断奶后首免,50-60日龄二免,70-80日龄三免。

一、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时间,什么时候打1、一般情况下,注射完口蹄疫疫苗后,需要14-15天左右的时间,猪才会产生抗体发挥作用,在注射后,免疫持续期6个月。

2、如果是育肥猪,一般在出生后30-40天的时候进行首免,注射方法为肌肉注射,后海穴注射;出生后60-70天左右进行二免,注射方法为肌肉注射,后海穴注射。

3、如果是种公猪,每年接种2次,分别在每年的9月和12月份时进行接种。

4、如果是种母猪,一般在分娩前1.5个月左右接种,需注意母猪临产前半个月和怀孕前一个月不能注射。

5、如果是乳猪,断奶后,进行猪瘟和口蹄疫的首次接种;50-60日龄,进行猪瘟和口蹄疫的二免;70-80日龄,进行口蹄疫三免。

二、猪口蹄疫怎么打1、对于体重在10-25kg的猪,每头猪在耳根后肌肉注射1ml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2、对于体重在25-50kg的猪,每头猪在耳根后肌肉注射2ml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3、对于体重在50kg以上的猪,每头猪在耳根后肌肉注射3ml 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4、如果是2-4周龄的猪应使用2.5cm长的16号针头,4周龄以上的猪使用4cm长的18号针头。

5、在注射前,对于针头和注射器,需要使用湿热方法高压灭菌或用洁净水加热煮沸消毒法消毒至少15分钟。

接种时,一个针头接种一头猪,不可以一个针头接种多头猪。

6、注射时,注射部位需要剪毛,剪毛后使用70-75%的酒精棉或碘酊擦净消毒,然后用挤干的酒精棉擦干消毒部位,注射时疫苗必须注入肌肉内,不能过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